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210GuidelinesfortheconstructionoftheelderlycareI 2 2 2 4 6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a)更改了居住環境要求,引用最新國家標準;b)更改了住宅區配建養老服務用房等設施要求,刪除了不符合當前形勢發展的相關內容;c)新增了有關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標----2017年首次發布為DB3210/TF741頤養社區建設指南GB/T20647.2社區服務指南第2部分:環境GB/T20647.3社區服務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體育服務GB/T2777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T27772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5018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GB50437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關于做好2023年老年友好型社區申報工作的通知(揚衛求的社區。頤養社區既可指整個行政社區,也可指行政社區中的一等老年群體為政府保障的特定對象,高血壓、糖尿病、介護、介助老人為重點監2提供餐飲家政、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4.1應為老年人提供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居住條件,提高老年人居住滿意度。4.2應為老年人提供社區公共設施,提高社區養老服務4.3應建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家養老支持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4.4應建設代際和睦、人人共享、和諧發4.6應符合基本適老化場景需求,即具備:日間照料室、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康復健身室、助5.2新建住房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配置和功能布局應符合JGJ450中有關要求。5.3新建住房社區養老服務消防設施配置應符合GB50016中有關要求。5.4新建住房養老服務設施應按照GB50763中有關要求進行無障礙設計,有條件的既有多層舊住宅36.1設施配備齊全6.1.1新建住宅區按照每百戶建筑面積不少于20m2、單處不少于120m2,已建成住宅區按照每百戶建筑面積不少于15m2、單處不少于120m2,配建養老服務用房等設施。6.1.2應有效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建立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獲取有個性化的、多樣化的社區公共事務服務提供支持。6.1.3具備建設嵌入式服務綜合體條件的社區應建有日間照料、短期托養、助餐服務(有條件的社區建設中央廚房)等養老服務設施,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服務需求,按照每床建筑面積不少于35m2,總面積不少于350m2的標準,設置一批護理型床位,提升社區嵌入式短期生活照護和康復服務設施建設水平。6.1.4應設有供老年人活動的室內場所,應做到免費每日開放6h,提供飲用水,有冷暖空調,做好開放服務活動記錄。6.1.5應提供老年人可使用的學習、活動場所,圖書閱覽室有1000冊以上圖書,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6.1.6應確保有適合老年人健身的體育設施,鼓勵老年人利用公共空間開展文明健身活動。6.1.7應建立社區生活緊急援助機制,確保居家老年人家中設置的緊急求助裝置正常運行。6.1.8社區內各類為老服務設施應利用自身設施、服務資源和專業知識發揮功能延伸作用,為社區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護理、照料等服務和相關技能培訓。6.2設施安全完善6.2.1社區附近應設有公交站點,便于老年人出行,站名標識應適合識別,候車區應提供座椅及遮雨、防曬設施。6.2.2社區內的主要通道宜采用快慢交通分離的道路設計,內部通道交叉點應設置減速設施,社區內的道路照明應合理布局,保持便于安全通行的亮度。6.2.3住宅區出入口應平緩無臺階,內部道路應平整無障礙。6.2.4在老年人主要活動場地及主要通行道路上設置休息座椅,方便老年人出行。6.2.5住宅區車輛出入口應設置限制車速、禁止鳴號、停車讓行等標志。6.2.6應建立住宅區內車輛通行和停放管理的協商機制,確保老年人行走安全。6.2.7應維護社區內庭院、樓道、道路、綠化地帶等場所的物品放置及設施設置安全和環境美觀,排除隱患。6.2.8在老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居住區公共空間、社區花園、社區公園、廣場、亭、廊等活動場地)附近設置公共廁所或附近有可供老年人使用的廁所。6.2.9社區內健身設施的安全性,應符合GB/T20647.3的要求。6.2.10既有住房中過窄過陡的樓梯扶手應做加固和防滑處理。6.2.11既有小區及樓幢間的出入口應有無障礙設施。6.2.12社區有應對火災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有進行防火和緊急救援的人員隊伍和應急工作網絡,配備防火和緊急救援設施設備,如微型消防站、應急救援亭、滅火器、緊急呼叫器、監控視頻、急救箱等。6.2.13養老服務功能布置在二層及以上時,應設置無障礙電梯;出入口應滿足無障礙通道規范要求。6.3生活網點便利6.3.1應在老年人步行15分鐘距離內建立生活服務圈,各種服務網點齊全。6.3.2應加強社區菜市場的環境管理,設置地面防滑。46.3.3水、電、氣等各種公用事業應計費準確、繳費便利,計量器具的6.3.4物業管理、物業服務等單位的管理處(服務點),指向標識應清晰明了。6.3.5生活服務網點商品及服務的標識應清晰,字號應適合老年人閱讀,宜為老年人提供休息、送貨6.4.1應逐步增加社區為老服務設施的財力投入,扶持社區各類為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正常營6.4.3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應符合政府部門關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規范要求,實施配置、建6.4.4應規范養老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承接主體、責任人,張貼上墻,便于服務老人。6.4.5應建立社區老年人照護需求評估機6.4.6應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為老服務建設和運營機制,提供公平的市場環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6.4.7社區為老服務設施應實施專業化服務,標準7.1.1應建立公平、合理使用公共服務資源的照料體系,提供適合老年人需7.1.2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為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護理、助餐、助急、康復輔助、事務代辦以及精神慰藉等服務,并根據老年人經濟狀況和服務內容給7.1.3應根據揚州市老年需求評估的要求,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適宜的居家和機構照護服7.1.4應全面掌握本社區特殊困難老年人群體情況,建立健全花名冊,分類制定養老幫扶措施,保障7.1.5應針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者提供支持性服務,包括護理技術培訓、輔具租用、減7.1.6應嚴格落實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探訪關愛服務。7.1.7應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政策咨詢、資源鏈接、服務推薦等“銀發顧問”服務。7.1.8應充分利用老年人熟悉的家庭成員、鄰里及社區志愿者等非正式社區資源,運用社區照顧的社7.1.9應定期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用水、用電和用氣等設施7.2.1應加快養老服務人才職業體系建設,健全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權益保7.2.2應引導支持義工、志愿者和下沉黨員積極投身為老志愿服務,依托政府有關信息系統、社區網57.2.3應部署開展互助養老試點,鼓勵、支持低齡健康老年人為高齡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7.3健康服務支持7.3.1社區內老年人的基本醫療和健康服務應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診所、綜合門診部等醫療衛生機構為主要載體和平臺,整合區域內的醫療資源,以“連幫帶”的方式,連接地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促進區域內的醫療資源共享,構建全面覆蓋、品質服務的社區醫療體系。7.3.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診所、綜合門診部等醫療衛生機構應結合家庭醫生制度建設,為有需求的社區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家庭病床等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護理服務。7.3.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診所、綜合門診部應以社區衛生基本服務項目為基礎,與區域內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托養機構合作,強化養老機構與社區托養機構醫療衛生服務的技術支撐。7.3.4所在社區或鄰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為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診等上門醫療服務;所在社區或鄰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7.3.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欄、健康知識講座、個體化健康指導、短信微信等方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涉及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失能預防核心信息和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干預核心信息以及健康老齡化理念和健康科學知識。7.4教育服務支持7.4.1社區內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訓應以社區教育中心為主要載體,實現社區教育服務全覆蓋。7.4.2應擴大老年教育供給,推進老年大學基層辦學點建設,向老年人公平有序開放老年教育資源,進行老年教育資源庫建設。7.4.3社區教育中心要把依靠老年人和為了老年人作為宗旨,既要倡導自我服務,開發老有所為能力,又要注重培訓引領,提升老有所樂品味。7.4.4應普及自救互救、防災減災、逃生避險、養老照護、衛生健康等知識,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組織防災救災演練。7.5智慧助老創新7.5.1社區應支持先進信息技術和科技產品在養老服務中的運用,提高養老服務能效。7.5.2利用信息化手段,如APP、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養老信息平臺等,有效對接為老服務供給與需求信息。7.5.3通過多種渠道,為老年人使用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和智能技術提供培訓和幫助,推動老年人高質量融入“數字生活”。7.5.4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物業、居委會等老年人高頻活動場所保留人工服務和現金收費等傳統服務方式。7.6長效機制建設7.6.1應根據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實際狀況,將養老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7.6.2應建立和完善社區老年人生活照料體系。7.6.3應推動為老服務組織、專業社工機構、老年人互助組織、居家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等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在社區形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人員穩定的養老服務隊伍,以及一批具有專業服務水平、實行“員工制”管理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7.6.4應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67.6.5應扶持專業服務機構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7.6.6應加強合同管理,明確社區、養老企業或社會組織、服務對象及家庭的責任和義務。7.6.8應建立健全60周歲以上老人花名冊、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花名冊、政府購買服務對象花名冊、為8.1.1應通過宣傳、定期聯系、開展多種形式的敬老活動,強化子女的尊8.1.2應開展敬老家庭、文明家庭等評比活動,對優秀典型給予表彰獎勵。8.1.3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并寫入社區居民公約。8.2.1利用傳統節日,以走訪慰問、權益維護、文化活動、志愿服務、主題宣傳等多種方式,積極開8.2.2應在社區開展鄰里互助、代際共融的活動,讓社區居民都尊重和關心社區中的老年人,促進社8.2.3應在社區內開展低齡老年志愿者結對關愛高齡孤寡、獨居老年人的“結對關愛”工作。8.2.4應開展敬老志愿者組織或個人評比表彰活動,對表現突出者給予激勵。8.3.3通過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或法律顧問等渠道,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務,幫助解8.3.4應面向老年人普及防詐騙知識與技巧,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識與能力。8.4.1應豐富老年人文體生活,整合現有資源,統籌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建設,組織開展文化體8.4.2應建立老年協會等老年社會組織,實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立老年文體團隊,組織8.4.3應引導和組織老年人參與社區的各項事務和管理活動,充分發揮老年人的作用。8.4.4應為老年人和老年社團組織參與社區活動及志愿者行動提供必要的場地、經費等便利和扶持措施。79生態環境建設要求9.1空氣污染防治9.1.1空氣質量達到GB3095-2012相應功能區質量要求。9.1.2發現或接報的空氣污染源,應及時整治。9.1.3社區應根據環保部門的空氣污染預警及時提示老年人。9.2噪聲有效控制9.2.1社區內噪聲的防治應符合GB/T20647.2的要求;聲環境質量達到GB3096相應功能區噪聲限值要求。9.2.2社區周邊的主干道、高架道路、高速公路、鐵路及施工工地,應按規范實施監測,禁止違規夜間施工。9.2.3應對社區內及周邊商業、娛樂場所進行噪聲干擾排查監督,及時處理噪聲污染。9.2.4應及時協調解決社區居民相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磨難的中考語文作文
- 纖維板生產中的員工培訓與管理考核試卷
- 智能電動牙刷智能識別考核試卷
- 生活就像一首歌初三語文作文
- 殘疾人座車交通事故應急預案考核試卷
- 描寫巴黎的初二語文作文
- 紡織品在包裝行業的應用與發展考核試卷
- 電力施工項目施工圖紙識別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指南
-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 2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題班會
-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設備管理報廢制度
-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批流程圖
- 軟件系統功能需求調研表(信息系統項目需求調研表)
- 第五屆“國藥工程杯”全國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
- 中國電信LTE網絡質量評估測試規范(試行稿)V1
- 藍牙音響成品檢驗規范
- 材料5:個人征信系統機構接入和接口驗收工作流程
- 項目選址比選方案分析參考范本
- 中機2015~2016年消防系統維保養護年度總結報告
-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生產工藝技術規程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