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169-2018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_第1頁
T/CEC169-2018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_第2頁
T/CEC169-2018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_第3頁
T/CEC169-2018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_第4頁
T/CEC169-2018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9.020

K60

備案號:53939-2016

T/CEC169—2018

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內短路

測試方法

Internalshort-circuittestmethodoflithiumionbattery

forelectricalenergystorage

成品:210*297

版心:166*238

字數:45字*43行

天:35;地:24;訂:24;切:20

2018-01-24發布2018-04-01實施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

T/CEC169—2018

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內短路測試的試驗原理、試驗條件、試驗步驟、檢驗規則和

試驗結果處理等。

本標準適用于矩形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電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計數型抽樣檢驗

GB/T10592高低溫試驗箱技術條件

GB/T11651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

WB/T1061廢蓄電池回收管理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電池單體cell

實現化學能和電能相互轉化的基本單元,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質、殼體和端子等組成。

3.2

觸發元件triggercomponent

植入電池內部的可控觸發內短路的金屬元件。

4試驗原理

采用記憶性金屬合金制作成觸發元件,利用其記憶特性,常溫時保持表面平整,植入電池樣品

中,當溫度升高時觸發元件尖端翹起,刺穿隔膜,實現電池內部正極部分(包括正極極耳、正極集

流體、正極活性物質)與負極部分(包括負極極耳、負極集流體、負極活性物質)之間的低阻性

短接。

5試驗條件

5.1環境條件

5.1.1溫度

試驗期間周圍環境溫度宜在25℃±2℃。

5.1.2濕度

試驗期間周圍環境濕度宜在15%~90%。

1

T/CEC169—2018

5.1.3大氣壓力

試驗期間大氣壓力宜在86kPa~106kPa。

5.2試驗設備

5.2.1充放電裝置

充放電裝置應符合如下條件:

a)測量范圍:電壓測量范圍滿足試驗要求。

b)控制精度:±0.1%FS(滿量程)。

c)測量準確度:±0.5%FS(滿量程)。

5.2.2尺寸測量裝置

尺寸測量裝置的準確度為±1mm。

5.2.3防爆型溫箱

防爆型溫箱應符合如下條件:

a)溫度控制范圍:30℃~150℃。

b)溫度準確度:±2℃范圍內。

c)升溫速度:≥3℃/min。

d)防爆等級:ExdⅡBT4。

e)防爆型溫箱其他要求應滿足GB/T10592規定的高溫試驗箱技術條件。

5.2.4熱電偶

熱電偶應符合如下條件:

a)測量范圍:0℃~1000℃;

b)測量準確度:±0.5℃。

6試驗步驟

6.1一般要求

6.1.1試驗應在有充分安全保護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試驗場地應具備消防設備。

6.1.2試驗人員應配備防毒面具、手套、防護眼鏡、防護服等安全防護用品,防止試驗過程中電池起

火、燃燒、爆炸等對人體造成傷害。

6.1.3安全防護用品須符合GB/T11651的規定并經國家相應的質檢部門檢測,具有生產許可證及編號

標志、產品合格證者,方可使用。

6.2樣品準備

6.2.1樣品完全放電

電池樣品完全放電應按照如下程序:

a)電池單體在25℃±2℃環境下擱置5h。

b)以額定功率放電至電池單體的放電終止電壓,靜置30min。

2

T/CEC169—2018

6.2.2樣品制作

植入觸發元件的電池樣品制作過程見附錄A。

6.2.3樣品完全充電

樣品完全充電用符合如下條件:

a)電池樣品在25℃±2℃環境下擱置5h。

b)以額定功率放電至電池單體的放電終止電壓,靜置30min。

c)以額定功率充電至電池單體的充電終止電壓,靜置30min。

6.2.4布置熱電偶

在電池樣品表面布置3個熱電偶,分別位于觸發元件上方、下方及對側表面幾何中心,參考圖1所

示,根據實際情況可在其他位置添加布置熱電偶。

圖1熱電偶布置示意

6.3溫箱加熱

6.3.1預熱

將電池樣品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觸發元件側向上)在溫箱內,將溫箱設置為30℃,保持

10min。

6.3.2加熱

電池樣品的加熱過程應符合如下程序:

a)溫箱按照5℃/min的速率升溫。

b)電池樣品表面溫度達到90℃之前,電池樣品觸發內短路(判定條件見表1),溫箱停止加熱。

c)電池樣品表面溫度達到90℃之前,電池樣品沒有觸發內短路,溫箱升溫至90℃,保持45min

后停止加熱。

d)停止加熱后,觀察1h。

e)記錄a)~d)過程中電池樣品的電壓和溫度,記錄時間間隔1ms。

f)記錄a)~d)過程中的試驗現象,包括樣品是否出現鼓脹、燃燒、爆炸。

6.4樣品回收處理

試驗后電池樣品的回收應按照如下流程:

a)電池樣品溫度降至室溫后,保持1h。

b)將電池樣品放入儲存容器,容器應具有耐腐蝕、耐壓、防火、防爆、絕緣、隔熱的特性。

c)將儲存容器中的電池樣品進行回收處理,參考WB/T1061的相關規定。

3

T/CEC169—2018

7檢驗規則

內短路測試類型、內短路判定條件和樣品數量見表1。

表1檢驗規則

序號內短路測試類型內短路判定條件樣品數量

1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短路6

電壓相較初始電壓下降超過100mV

2正極鋁集流體-負極材料短路6

注:電池樣品抽樣依據GB/T2828.1進行。

8試驗結果處理

試驗結果處理方法如下:

a)計算電池樣品從內短路觸發到電壓下降首次超過100mV經歷的時間,按公式(1)計算:

ΔT=T2?T1(1)

式中:

T1——電壓開始下降時刻,s;

T2——電池樣品電壓下降首次超過100mV的時刻,s;

b)計算電池樣品從內短路觸發到試驗終止時刻的電壓變化值,按公式(2)計算:

ΔU=UE?U1(2)

式中:

U1——電池樣品內短路觸發時刻的電壓,V;

UE——試驗結束時刻電池樣品的電壓,V。

c)計算電池樣品內短路觸發引起的溫升值,按公式(3)計算:

Δt=tM?t1(3)

式中:

t1——電池樣品內短路觸發時刻的溫度,℃;

tM——電池溫度最大值,℃。

9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中應包含如下信息:

a)樣品名稱;

b)樣品規格型號;

c)樣品電壓與時間關系的曲線圖;

d)試驗時間T1、T2、ΔT;

e)樣品電壓U1、UE、ΔU;

f)樣品溫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圖;

g)樣品溫度t1、tM、Δt;

h)樣品試驗過程中的試驗現象觀測結果(是否鼓脹、漏液、冒煙、燃燒、爆炸);

i)試驗環境、試驗日期和試驗人員。

4

T/CEC169—2018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內短路測試樣品準備

A.1記憶合金觸發元件的設計與加工

A.1.1記憶合金觸發元件材料

測試中使用的觸發元件可使用鎳鈦記憶合金材料,具體材料成分、性能如表A.1所示。

表A.1記憶合金材料

成分%

Ni,50.85%;O+N≤0.045%;C,0.007%;H,0.0009%;Ti≥49.09%

(原子數)

相變溫度

40±3

屈服應力

≥470

MPa

拉伸極限應力

≥1390

MPa

延伸率≥12%

注:相變指金屬材料在溫度和壓力改變時其內部組織或結構會發生變化,即從一種相狀態到另一種相狀態的轉變;

屈服應力指在材料拉伸或壓縮過程中,當應力達到一定值時,應力有微小的增加而應變卻急劇增長的現象稱為

屈服,使材料發生屈服時的正應力就是材料的屈服應力;拉伸極限應力是指材料在拉伸斷裂時的最大應力值;

延伸率指拉伸斷裂后,標距段的總變形與原始標距長度之比的百分數。

A.1.2記憶合金觸發元件加工

記憶合金觸發元件按以下內容加工:

a)線切割。應用線切割技術對記憶合金薄板進行加工,具體形狀、尺寸見圖A.1,厚度為0.2mm±

0.03mm,公差在±5%以內。

圖A.1記憶合金觸發元件設計

b)加熱定型。使用鑷子、鉗子等工具將觸發元件的尖端翹起約120°并固定,使用400℃~450℃

的熱風槍加熱約1min,使尖端定型。將加熱定型后的觸發元件復原,并在100℃的熱風槍下

檢查是否會順利變形,若尖端翹起角度不足需重新加工。

5

T/CEC169—2018

c)酸洗清潔。將加熱定型后的觸發元件,置于濃鹽酸中超聲波清洗器酸洗1min。

A.2電池樣品加工

A.2.1觸發元件植入

觸發元件的植入按以下內容進行:

a)在環境溫度為20℃±2℃,露點溫度低于?25℃的干燥房或手套箱中把電池拆解,取出電芯。

b)將觸發元件按照如圖A.2、圖A.3所示放置在卷芯的中央,圖A.2所示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內

短路類型,圖A.3所示為正極鋁集流體-負極材料內短路類型,將觸發元件尖端翹起側朝向隔膜。

c)將卷芯再次纏繞,保持隔膜平整及緊繃。

圖A.2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內短路電池

圖A.3正極鋁集流體-負極材料內短路電池

A.2.2電池樣品封裝

適量補充電解液,采用與電池包裝相同的材料對電池樣品進行封裝。

6

2018

169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