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一、基礎知識綜合(★★★)閱讀文字,回答問題。2024年10月11日,山東濟南千佛山第41屆重陽山會正如火如荼地舉行。①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泉城濟南一張靚麗的城市文化“名片”。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千佛山的古老石階上,山會便悄然拉開序幕。一踏入北門,人們瞬間會被主山路兩旁的美食所吸引。冰糖葫蘆的甜蜜、泉水茶湯的醇厚、黃家烤肉的香醇、宗記鍋餅的酥脆……每一口都是對“舌尖上的山會”的完美詮釋!拾級而上,②獨具濟南特色的手工藝展臺依次排開,表達著濟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讓人應接不暇,人們以大舜、魯班、秦瓊三個人物形象為創意點,創作出了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卡通版人物。③每一種藝術都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仿佛為各地游客所傾倒。當然,重陽山會怎么能少得了傳統經典項目!在這里,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戲曲粉墨登場,呂劇《喝面葉》《王小趕腳》,京劇《貴妃醉酒》《赤桑鎮》《文昭關》……余音裊裊,不絕于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為了讓游客能與家中的長輩共同記錄這段溫馨的時光,④工作人員搭建了古典雅致的背景板,供市民游客拍攝“全家?!?。這些美好生活中的平凡瞬間,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當夕陽西下,余暉灑在千佛山之巔。靜謐的山巒,瞬間化作一幅流動的畫卷。落日如同畫家手中的調色盤,將天空染上絢爛的色彩。1.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書寫,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悄然(qiāo)B.序幕C.承載(zài)D.記錄2.文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火如荼B.應接不暇C.惟妙惟肖D.粉墨登場3.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①B.②C.③D.④4.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成反問句,保持句意不變。這些美好生活中的平凡瞬間,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二、語言表達(★★★)5.好的文案字字入心,句句有情。請你參考示例,為重陽節設計一則具有節日特色的文案。(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示例:五月初五端午節:片片粽葉,將思念細致包裹;粒粒糯米,把心意滿滿承載。八月十五中秋節:小時候,吃月餅是為解饞;長大后,吃月餅是為團圓。重陽節: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眶~,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魚我所欲也》)【乙】秀才何岳,號畏齋。嘗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數金乎?”其人謝而去。又嘗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比的?,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往。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ㄟx自《金陵瑣事》)【注釋】①封識(zhì):封存的標記。②利:貪圖。6.下列對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蹴爾而與之蹴:踩踏B.萬鐘于我何加焉加:益處C.嘗教書于宦官家嘗:曾經D.因托以寄往因:因為7.下列對文中詞語和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不為茍得也”與“其人欲分數金為謝”中的“為”,都是“做”的意思。B.“人皆有之”與“不敢與家人言之”中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代詞。C.《孟子》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D.“鐘”是古代的一種量器?!叭f鐘”在甲文中指代優厚的俸祿。8.下列對選文內容有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是心”,相對于“賢者”來說,普通人容易喪失。B.甲文引出“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運用比喻論證從“所欲”“所惡”兩方面論述。C.乙文最后“此其過人也遠矣”,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贊揚了何岳的高尚品質。D.甲文論證嚴密、氣勢恢宏。乙文記述人物故事,運用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塑造形象。9.乙文畫線句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選涂兩項,超過兩處不可)嘗夜行A拾得B銀貳百余兩C不敢與家人D言之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2)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11.乙文中何岳的行為是否符合甲文中提到的“賢者能勿喪耳”?請表明觀點,并結合何岳的事跡進行分析。四、詩歌鑒賞(★★★)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竹軒詩興張镃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①來。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咀ⅰ竣僮▃huàn)煙:盤香的煙縷。12.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竹軒面對柴門,清風卷來,竹軒前剛剛開辟的小徑上栽了許多篁竹,表現環境的幽雅。B.頷聯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葉聲“逐”這一人的動作,寫出葉聲與煙縷相伴升起的動態美。C.頸聯作者在軒內倦臥看星和對雪吟詩,以“星穿過”和“雪壓摧”相應寫竹,情景俱妙。D.作者所喜愛的竹軒,四季均有佳趣,尾聯作者突出實寫了冬日里軒中竹梅相映的優美景致。13.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詩人的形象特點。五、名句名篇默寫(★★★)14.小新學習了九年級上冊的古詩文后,提筆寫下這段感想,請根據理解補充完整。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古代詩歌賦予山川明月、江海草木以詩意,一草一木承載了詩人的悲歡喜樂。你可以從“槲葉落山路,(1)______________”中,覺察到溫庭筠羈旅艱辛的自解情趣;你可以從“(2)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中,感受到劉禹錫面對世事滄桑的樂觀豁達;你可以從“長風破浪會有時,(3)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李白想要沖破一切阻力的豪邁氣概;你可以從“(4)______________,月有陰晴圓缺”中,感受到蘇軾對世事難全的哲理思考;你可以從“寂寂江山搖落處,(5)______________”中,聆聽劉長卿過賈誼宅的嘆息;你可以從“野芳發而幽香,(6)______________”中,體會歐陽修于花榮樹茂中深藏著的與民同樂的愉悅;你可以從《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7)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中,體味韓愈英雄失路的悲慨。六、名著閱讀(★★★)15.某學校九年級舉行名著主題閱讀系列活動。根據提示,完成題目。(1)《水滸傳》采用鏈式結構敘事,閱讀下面有關內容的梳理,補充相關情節。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學校文學社邀請你結合《水滸傳》的整本書閱讀經驗,評選《水滸傳》中“可悲又可敬的人物”。請從下列兩個選項中任選其一,結合該人物在原著中的主要故事情節,評論其可悲又可敬的性格特點。A.楊志B.魯智深七、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簪花是中國古代人頭飾的一種,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在古代。簪花主要用鮮花制作,但也有用其他材料,如綢、絹、羅等仿制的。人們在日常生活、喜慶良辰、節日節令都會在頭上簪花戴花,以表達喜悅之情。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一些漂亮的工藝材料用來代替,比如樹脂、陶瓷等代替珍珠玉石;以降低制作簪花成本,但對簪花的美觀沒有絲毫影響。簪花不僅可以用于裝飾發髻,還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如簪花上的小鉤可以用來掛住頭發,防止頭發散亂。設計和雕刻簪花基本有三個特色樣式,分別是:花卉簪花、動物簪花和場景簪花。設計師們根據不同的用途和主題會有不同的設計,在小小的簪花上表達豐富的寓意。制作簪花的手藝人通常會運用一些傳統的工藝技術,如絲綢織工、金銀鍛造等,以保持簪花的傳統風格和高貴氣質。制作完成后,簪花需要經過細致的打磨和拋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細膩,展現出令人驚艷的質感。材料二

朝代相關文字記載秦漢彼之女子,以彩絲穿花心,以為首飾。——陸賈《南越行紀》魏晉南北朝陽春百花生,摘插環髻前。——南朝宋代臧質《石城樂》唐唐代著名畫家周昉作《簪花仕女圖》,所畫為貴族人物,畫中貴婦的姿態各異,頭梳高髻,簪著金步搖,從左到右,頭上分別插著芍藥、海棠、荷花、薔薇和牡丹以裝飾。宋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元簪花之風衰落下去,在重大的節日與儀式中不再流行簪花習俗;由于文人地位下降,前朝的賜花受寵、杏林及第成為過眼云煙。但在部分人中,依然比較流行。明文人保持簪花習俗。清簪花習俗式微,逐漸成為女性的特權,男子已少有簪花之人。材料三“今生簪花、來世漂亮”,這個來自福建的非遺傳統,已經風靡泉城,并與漢服、旗袍迅速結合,成為姑娘們走街串巷拍照的熱門選擇。古城、泉水、小橋……作為濟南“古風”最出片的老街,曲水亭街當仁不讓地承接了這個風潮。漢服飾品店里,前來做簪花造型的姑娘絡繹不絕,她們尋巷而來,為的就是老板的手藝。特別是在府學文廟,紅墻琉璃瓦的千年古韻更是與典雅的漢服裝束相得益彰。穿行在文廟建筑群中,游人們一邊拍照留念,一邊感受著濟南老城的古韻悠悠。簪花不僅是一種風俗,游客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更是一種對幸福生活的表達和期待。老城之所以“老”,是因為有歷史的積淀、文化的傳承;之所以“新”,是自帶的底蘊有吸引年輕人的氣質。擁有“簪花熱”的濟南老城,就是一朵傲人向上的“繁花”。1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據材料一可知,簪花不僅可以直接用鮮花制作,也可以用綢、絹等其他材料進行仿制。B.簪花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宋朝時期,簪花不只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方式。C.我國佩戴簪花的習俗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發展,到了清代,佩戴簪花只成為女性的特權。D.據材料三可知,“簪花熱”的出現不僅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更是對幸福生活的表達。1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介紹簪花的別稱、制作材料、實用價值、設計和雕刻,采用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B.材料一中的畫線句采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真實地說明了簪花還有一定的實用價值。C.根據材料二可知,簪花習俗的發展歷史:秦漢到唐是簪花之風上升時期,之后逐漸衰落。D.材料三中的加點詞“特別”是“尤其”的意思,突出表現了府學文廟的簪花風潮更盛行。18.近期各地流行“簪花熱”,請結合閱讀材料、鏈接材料和生活體驗,探究此種現象的產生原因。鏈接材料:羽絨服搭配馬面裙、泡泡袖旗袍、盤扣上衣配百褶裙……最近,以“新中式”為代表的國風元素服裝頗受追捧,“為什么年輕人都喜歡新中式”等話題也接連登上熱搜榜。(★★★★★)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凝望那片海①一大早,已年近80歲的老人安業增換上一身嶄新干凈的黑絨夾克和棉布膠鞋,坐上了前往機場的大巴。②前一夜,老人輾轉未眠。③望著窗外的田間地頭,安業增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著哥哥安業民參軍前的模樣——年輕、堅毅、勇敢、愛笑、不怕苦……而看著倒映在車窗玻璃上早已滿臉皺紋的自己,安業增不停呢喃著什么,聲音極小。④今天,他們老兩口在兒女的陪伴下,將要去往那個令他多年魂牽夢繞的地方。⑤老兩口這輩子從未出過遠門,到達機場已近中午。⑥在安業增的印象中,哥哥安業民從小就承擔起家的責任。當時有一支解放軍隊伍短時間駐扎在村口。14歲的安業民經常背著弟弟安業增,一邊咯吱咯吱地推著磨盤,一邊聽解放軍老兵講打仗的故事,參軍的種子在那時就生根發芽。直到1957年3月,兩次應征才入伍的安業民如愿坐上了南下的軍列。⑦安業增記得,在得知哥哥即將參軍的那幾天,整個村里人都來了,將雞蛋和玉米餅子不停地往安業民懷里塞,最后還是母親將東西——退還。⑧啟程那天,母親怕安業民水土不服,給他的包里裝滿了自家種的干蒜和大蔥,并反復叮囑:“到部隊了,要好好干,報效祖國!”⑨胸前戴上紅花參軍的那一天,安業增向哥哥承諾,等他回來時,要識200個字……沒想到,這次再見便是永別。⑩哥哥最后一次來信,也是兄弟“約定”的開始。那天傍晚,落日余暉伴著輕風灑滿田野,輕撫著金黃的麥田。安業增系著紅領巾蹲在村口,看著遠處郵遞員騎著自行車搖晃而來。自行車停下,郵遞員將一封信件遞給期待已久的安業增。?安業增舍不得自己打開,一路小跑回家把信交給父親,在全家人緊張期待的目光中,父親點上蠟燭,打開信件朗讀起來。?“革命戰士之所以活著。只應該有一個目的,就是對人民有用,在戰斗的緊要關頭,我一定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為家人爭光。告訴增兒,這里的海很藍很美,等他長大了,我帶他來看大?!?聽到哥哥平安無事,一家人懸著的心才落到了肚子里。哥哥的囑托令安業增熱血澎湃,既為哥哥驕傲,又向往戰士的榮譽。?“哥,我現在能識200多個字了,你啥時能回來……”那天,安業增正在給哥哥寫回信,收音機里忽然傳來噩耗?!澳陜H21歲的安業民,為保護火炮,在嚴重燒傷的情況下,堅持不下火線,直至戰斗結束。最終,他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犧牲,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永遠緬懷他?!?那幾天,11歲的安業增經常獨坐在村口,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郵遞員來的方向,一坐就是一整天。?“或許,告別家鄉,坐上軍列的那一天,哥哥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打開那封早已泛黃的書信,安業增仍會淚流滿面。?村口的海松漸漸長大,每當微風吹過,當年哥哥“等他長大了,我帶他來看大海”的話就隨風搖曳著他的思緒。?“歲數大了,等不了了,現在就想去哥哥曾經戰斗的地方看看!”去年二月,安業增老人下定決心要完成與哥哥的約定。他不顧年邁的身體和種種疾病,義無反顧踏上了旅程。?跨越2600多公里,歷經兩天的顛簸輾轉,安業增一家人終于抵達了目的地——福建東南沿海某烈士陵園。?到達烈士陵園后,老人面色凝重、一言不發。他腳步沉重地走向每一件展品。當走到安業民的紀念碑前時,安業增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情感。他跪在碑前,凹陷的雙眼盈滿淚水?!案?,我來了!我來看你了!”?他伸出顫顫巍巍的胳膊,從上到下一遍遍撫摸著石碑。隨后,他從布袋里拿出從家鄉帶來的干蒜、大蔥和松枝,小心翼翼地整理好,整整齊齊地擺在碑前。?做完這一切,安業增挺起身子抬頭望去,遠方的大海一望無際,靜美遼闊。海岸上,淺灘處的浪花輕輕拍打著巖石。巖石兩側,健壯的海岸青松是那樣蒼翠、筆直。這就是哥哥想帶他看的景象嗎?安業增盯著大海凝望了許久。?“這海真藍……真美……”安業增口中不停地念叨著。?這一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