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13000字(論文)_第1頁
《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13000字(論文)_第2頁
《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13000字(論文)_第3頁
《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13000字(論文)_第4頁
《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13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公司為例摘要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世界經濟遭遇沉重打擊。實體經濟面臨巨大危機,人們吃穿住用行的交易很多都轉移到互聯網上,互聯網產品需求量的劇增,為互聯網企業的的發展帶來機遇。但同時,國際政治、我國互聯網企業自身的能力等方面的不穩定因素也讓企業面臨著重重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應對風險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首先,本文對已有相關文獻進行了研究分析。總結了我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階段。其次,利用案例研究法,將騰訊作為案例,利用收集到的數據簡單介紹騰訊公司概況后,將其國際化發展歷程分為初步摸索、步入正軌、全面發展三個階段進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騰訊國際化的內部、外部條件。最后,總結了騰訊在海外發展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了相關的可行性建議。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國際化;騰訊目錄TOC\o"1-2"\h\u18145引論 2735(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228001(二)文獻綜述 316420(三)研究方法 428086一、我國跨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概況 424910(一)國際化初步摸索階段(2000--2011) 43180(二)國際化步入正軌階段(2012--2015年) 58464(三)國際化全面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 527165二、我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發展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為例 724382(一)騰訊公司簡介 76895(二)騰訊國際化發展概況 825574(三)騰訊國際化內部條件分析 919465(四)騰訊國際化外部條件分析 116524(五)騰訊在海外發展迎接的機遇 117459(六)騰訊在海外發展面臨的挑戰 1227114三、騰訊在海外發展的對策建議 1416946(一)評估國際市場政治風險,進行合理防范 146854(二)利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制定本土化策略 1520084(三)吸納國際化人才,為企業注入國際化的新鮮血液 155660主要參考文獻 17引論研究背景和意義1.研究背景互聯網產業在近年持續為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國家對于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強力支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第二十六章《發展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中,引入了一個“互聯網+”的概念。綱要中提到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這也預示著在未來,互聯網領域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新的發展高度,與之相關的行業也將更加炙手可熱.本文將在后疫情時代的大環境下,對我國跨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相關文獻做出梳理分析,從宏觀上總結其發展階段與歷程,再將我國龍頭跨國互聯網企業騰訊作為典型案例的,對其發展歷程進行總結、內外部國際化條件做出分析,并結合國際形勢等對我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此后將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做出分析預測。2.理論意義一是對我國跨國互聯網公司發展的根源及發展過程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剖析。二是以個案為基礎,對騰訊的發展歷程做出了總結,并對騰訊的發展特征進行了剖析,從而使其在國際上的研究更加充實和擴展,為騰訊在國際發展中會遇到的機會與挑戰提供新的發展和解決思路。3.實踐意義本文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疫情及以美國為首外國政府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發展進行打壓的雙重背景下,探索中國跨國互聯網企業如何更好的在面對在海外的機遇與挑戰。近年來,新媒體和互聯網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給互聯網企業的跨境發展帶來利好,但同時國際范圍內逆全球化趨勢暗流涌動卻加大了國際化的風險。尤其2020年以來,在疫情背景下,國民經濟尤其第三產業陷入疲軟,而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卻有在海內外逆勢發展的良好勢頭。在此大環境下,探究我國跨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將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龍頭企業一一騰訊進行案例分析研究并比較其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異同,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及面對出海過程中的一系列不確定性的風險提供經驗借鑒。同時在美國對于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打壓下,如何破局會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發展的重中之重。(二)文獻綜述1.國內文獻綜述(1)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動機方面既往國內文獻認為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動機主要有提高創新能力和獲取資源兩點。張麗芳(2016)對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典型案例進行研究后發現: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的動因一是獲得戰略資源,彌補落后于先發企業的不利條件;二是并購先發企業的優質資源以提高自身產品的創造性。宋林和彬彬(2016)使用多項Logit模型分析發現,民營企業、大型企業、我國在低收入國家和距離較遠國家的企業國際化的動因多為資源和技術動因;而國有企業、小型企業、我國在高收入國家和距離較近國家的企業國際化動因多為市場動因。劉追、張志菲和姜海云(2017)提出中國的企業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其國際化動機更為復雜,企業的國際化動機有經濟效益和戰略效益的雙重動機。(2)企業國際化影響因素方面萬志宏、王晨(2020)提出從微觀角度出發,國際化戰略的選擇及企業自身的經營模式、企業的創新能力及其核心競爭力以及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這三點共同構成影響企業國際化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呂屹和劉力鋼(2015)影響企業國際化的因素有合法性機制、權力機制和外部董事比例,當企業管理層的在社會上的資源多為政治層面的時,雖然會推動企業國際化決策的形成,但同時也會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對企業造成某些阻礙,當企業CEO和董事長為同一人擔任時,也會推動企業國際化決策的形成。鐘熙等人(2018)通過對2007—2016年中國910家在A股上市的制造業公司的實證研究發現,CEO的過度自信對于企業國際化的范圍、速度、節奏都具有正向影響,但對于越大的企業的國際化的范圍、速度以及節奏的影響越小。蘇振東等人(2012)選用傾向指數匹配方法分析出,企業接受政府的生產性決策補貼有助于企業做出國際化決策,并且可以在內外兩個方面都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國際化發展。2.國外文獻綜述(1)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動機方面以往國外學者對跨國公司進行跨國經營的研究,認為企業國家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提高自主創業的實力,二是利用海上貿易來避免國內外各類的風險。Amit(1993年)和Makadok(2001)提出了能力建設的理論,他們相信,在新興經濟體中,公司的全球化策略主要是為提高其創意。Mathews(2006)運用關系、杠桿、學習等框架來說明,在新興經濟體中,公司之所以能夠實現跨國經營,主要是因為它們能夠從國際關系中獲取戰略資源,從而規避其在境外的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呂和Tung(2007)認為,“跳板”是指在新興經濟體中,公司通過跨國擴展來避免本國體制約束,從而獲得戰略性的資源。(2)企業國際化影響因素方面Kubilay(2020)根據“權變”的觀點,指出跨國公司在進行全球化策略時會受到公司特性、組織能力、東道國環境以及國際商業風險等諸多因素的制約。SophieHoozEe(2020)通過一個跨國公司的案例分析,發現公司在面對全球市場的改變時,必須要有一個符合全球市場需求的產品策略,并在新的競爭策略下進行重組,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ManYang(2018)的調查顯示,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營銷策略包括:共同創新、提升客戶價值、擴大全球范圍內的市場領先優勢。Cedric(2020)運用Tobit和OLS模式對2006到2018年間399家主要的跨國公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輕量化策略只能對其全球表現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RossK.(2021)考察了新西蘭企業在執行國際化策略時,由于地域因素對企業的國際市場策略產生的作用不大,而在心理上,則是直接作用于企業的行為。3.文獻評述既往文獻多是對于發達國家跨國互聯網企業的研究,對于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互聯網企業研究較少,但發展中國家互聯網企業國際化的動機及影響因素會較發達國家更多元化,具有十分的研究意義。所以,本文著力于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的跨國互聯網企業進行研究。(三)研究方法1.文獻分析法通過在線上線下搜集各種資料,對國內外相關文獻和理論成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再探索中國跨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歷程,并確定此研究任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案例分析法本文采用單案例研究法,將騰訊公司的到現在的發展作為案例,結合收集到的各項數據,在總結其以往發展歷程和對其國際化的內部外部條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析其在海外正在面臨或將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對應的可行性發展建議。一、我國跨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概況(一)國際化初步摸索階段(2000--2011)在這一段時間內,中國的互聯網初現萌芽且發展非常迅速,出現了很多的互聯網公司,其中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網易最具代表性。考慮到互聯網的特性,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創建者們不僅計劃在中國開拓市場,還將目光放遠到了外國。例如阿里巴巴在創立后的兩年內就制定了開拓國外業務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阿里巴巴建立了針對于美國的研究與開發機構以及國外辦事處,但因為經驗匱乏和能力不足,此次任務失敗,阿里巴巴未能進入海外市場,僅僅一年間,阿里巴巴痛失超過90%的國際型人才。百度在2006啟動了其在海外的旅程,首先,百度設立了一個日本站點——百度日本的搜索引擎,但這個站點同樣遭遇了重大的損失和挫敗。騰訊于2005年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并在美國,意大利,印度以及越南設立了自己的總部,并于2009年對俄羅斯互聯網公司DST進行了三億美元的投資,但并沒有看到什么成效。這一時期中國一些較大互聯網企業正在積極地開始進行全球化的探索,但是,受制于匱乏的經驗和與國外企業相差懸殊的實力,幾乎未有能獲得成功的。(二)國際化步入正軌階段(2012--2015年)2012年,中國開始步入移動網絡時代,在中國,人們的上網設備開始從個人電腦逐步過渡到移動終端,而移動網絡則快速的替代PC端,并在網絡上占據了最大的資源。伴隨著智能電話的大量輸出,與之對應的智能電話軟件的發展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增長。百度借助多種手機軟件,率先在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建立了自己的地位。"百度稱,“通過發布“獵豹清除”Android手機軟件,來擴大國外的業務。”“獵豹清除”憑借其穩定、無需聯網、免費和快速的特性,很快就可以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這樣的新興網絡市場上找到適合本地客戶的低成本的傳送服務。當前,以工具型為基礎的手機應用領域,包括手機系統的性能優化與管理。基于工具的應用程序由于其兩個主要特點:免費和滿足新用戶的需求,以用戶獲取成本低和進入海洋的門檻低而迅速成為海外的流量入口。(三)國際化全面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2015年,國家鼓勵并扶持具備一定的產品競爭力的網絡企業在海外建立分支機構,以實現"互聯網+"戰略目標。中國手機網絡公司在積極的內部環境下,很快就把他們的業務從一個單一的軟件開發到一個多功能的領域,比如游戲,新聞,信息、短視頻和直播等等。攝影以及修圖類工具在2016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巴西,印度,東南亞等國家擁有了一大批用戶,成為了這一批出海工具中的架海金梁。比如美團點評,它的自拍軟件BeautyPlus和兼具拍照、修圖和試妝的軟件美妝相機都已經擁有了一億多的注冊使用者。目前,隨著金融工具行業的發展,金融產品行業的發展趨勢逐步減弱,行業內產品進入的壁壘不斷加高,它們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比如,在2016的時候,獵豹就已經在美國率先發布了實時直播軟件Liveme。在2016年,新聞及資訊類的產品開始進入海外,如印度,東南亞及中東等。當前,海外新聞與資訊服務主要依托于大數據以迎合本地使用者對新聞資訊的需求。在2016,中國短視頻和直播手機軟件就已經進入了東亞,東南亞以及南亞等地區。比如,快手推出與國內快手功能一致但更具海外特性的海外版應用kwai,還有同樣是短視頻軟件的SnakeVedio和Zynn。縱觀中國網絡公司的國際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化過程中呈現出三大特征:一是在不同地域,企業會選擇不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中國網絡企業的全球化程度因區域而異。當前中國網絡企業的全球化主要是在歐美市場、亞太地區以及拉美地區進行的。歐洲及美國的一些休閑類節目如短片、游戲機等更加流行,同時,亞太地區的電子游戲與工具也越來越多。在拉丁美洲,由于市場較新,各種類型的應用軟件在市場上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二,在國外市場上進行產品的垂直劃分。中國網絡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從一開始的粗放發展到了細致、深入的開拓。在移動手機工具領域,對攝影類、新聞資訊類、剪輯類、內容等工具應用進行了細分。三是工具出海,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網站,其目的是要從世界范圍內搶占流量入口。中國的公司幾乎無處不在,產品分布的領域十分廣泛,已經成為5G時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遐想。二、我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發展典型案例分析--以騰訊為例騰訊公司簡介騰訊公司于1998年由陳丹、張志東、馬化騰、徐晨曄、曾李青五人創立,從一家普普通通的軟件開發公司到現在成為中國最大、為最多人提供服務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在其發展過程中,積極進行國際化戰略是騰訊一直堅持的。騰訊是中國最早創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之一,全程參與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各個時期,是中國最典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之一,可追溯時間長,具有良好的歷史代表性。年份收入(百萬元)收入增長幅度資產(百萬元)資產增長幅度凈利潤(百萬元)凈利潤增長幅度200149.07665.54210.2162002263.107536.12%213.666326.00%140.7071377.32%2003734.957279.34%575.716269.45%322.196228.98%20041143.533155.59%2863.321497.35%441.119136.91%20051426.395124.74%3427.122119.69%485.362110.03%20062800.441196.33%4650.572135.70%1063.8219.18%20073820.923136.44%6925.444148.92%1568.008147.40%20087154.544187.25%9855.557142.31%2815.65179.57%200912439.96173.87%17505.765177.62%5221.611185.45%201019646157.93%35830204.68%8115.209155.42%201128496145.05%56840158.64%10225126.00%201243894154.04%75256132.40%12785125.04%201360437137.69%107235142.49%15563121.73%201478932130.60%171166159.62%23888153.49%2015102863130.32%306818179.25%29108121.85%2016151938147.71%395899129.03%41447142.39%2017237760156.48%554672140.10%72471174.85%2018312694131.52%723521130.44%79984110.37%2019377289120.66%953986131.85%95888119.88%2020482064127.77%1333425139.77%160125166.99%表1騰訊2001-2020經營數據表表1呈現了騰訊2001-2020的部分經營數據,可以看到騰訊的總收入、資產、凈利潤在2001-2020年間持續上升,雖然增長率有高有低,但無一年例外地保持上漲的趨勢也能說明騰訊是一家經營十分成功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騰訊排在第二位。截至2022年3月,騰訊市值為3.38萬億港元折合人民幣2.74億元,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中市值最大企業。騰訊目前在社交、影視、音樂、電競、新聞、金融等領域都有涉獵。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幾乎覆蓋了我國互聯網企業的全部經營領域。通信與社交數字內容微信QQQQ空間騰訊游戲騰訊視頻騰訊影業微視騰訊新聞騰訊動漫騰訊音樂娛樂閱文集團騰訊電競騰訊看點金融科技服務工具微信支付QQ錢包理財通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乘車碼微信香港錢包微信馬來西亞錢包騰訊區塊鏈騰訊自選股退稅通財付通商企付手機騰訊管家QQ瀏覽器騰訊地圖應用寶QQ郵箱微信小程序表2騰訊經營領域分布(二)騰訊國際化發展概況1.初步探索階段(2005——2010)騰訊在2005年創立了一個專門處理海外實務的國際性部門。2005年推出了一項全球化的計劃——并購投資韓國網游公司GoPets,這一舉措標志騰訊進行全球化的第一步。騰訊在2008進入印度,開始與印度環球網絡公司開展業務往來。騰訊進軍俄羅斯和中歐市場的標志是在2009向DST公司投資了三億美元。DST是俄語市場上最大的網絡公司。同年,騰訊還對美國RiotGame公司進行了投資,并在獲得了《英雄聯盟》游戲的中國獨家代理權。2010年,騰訊在泰國的門戶網站Sanookg上進行了資金投入。這段時間,騰訊已經開始對海外的游戲和門戶網站進行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以此作為國際化的第一步,這段時間的投資基本都是在PC端網游領域。2.緩慢發展階段(2011——2016)微信是騰訊的核心產品之一,功能十分強大,囊括了社交、通信以及平臺。2011年,騰訊發布了國際版的微信Wechat,并在一些較多使用中文的國家或地區大力宣傳,大體方向是從較近的東南亞到印度,再到美國等距離較遠的歐美國家。2013年,騰訊為了分析研究美國使用Wechat的人群的特征以進一步擴大微信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在美國建立了專門的辦公室。騰訊通過與外國大型互聯網企業的聯合,例如Facebook和谷歌,大力宣傳Wechat,但是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另一方面,騰訊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對游戲公司進行投資,先后在日本,韓國以歐洲國家對20多家企業進行了投資。這一時期,騰訊雖然在推動其產品的全球化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其客戶的保有量卻很低。在這個階段,騰訊在國外投資的側重點也從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3.深度融合階段(2016——至今)面對之前Wechat的推廣在全球范圍內整體反響平平的情況,騰訊啟動了本土化策略,開始投資一些在當地適用人群較多的本土互聯網產品。比如,印度本地的社交軟件Hikemessenger,這個軟件在當地就有著一億多的使用者,它的發展空間比在印度宣傳Wechat更加廣闊,這個軟件可以與在印度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Facebook旗下的Whats不分伯仲。此外還投資了美國特色閱后即焚軟件Snapchat和匿名社交軟件Whisper、韓國聊天應用軟件KakaoTalk等。騰訊除了在社會通信領域進行投資外,還將其業務范圍擴展到了日常的各個領域,例如金融技術軟件,菲律賓的Voyage,印度的電商網站Udaan,瑞典的Spotify等。與此同時,騰訊也在僅需加大對游戲領域的投資,除了對傳統的游戲廠商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之外,還對新興的、小眾的游戲工作室進行了投資。2016年至今,騰訊實行了本土化策略,不再嘗試將自身的的產品融入當地市場,而是轉而投資更具當地特色、在本土更具發展前景的公司和產品。這一時期,進行了投資,向自主開發和主機開發。(三)騰訊國際化內部條件分析1.企業文化所有以往成功的大公司都有著清晰的使命、遠見和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就像是公司的信仰。在騰訊成立21周年當天,騰訊正式對外公布正式對外公布騰訊全新的使命愿景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并將公司價值觀更新為"正直、進取、協作、創造"。QQ成立之初,騰訊創始人一直秉承著“顧客至上,讓顧客成為我們的朋友”的理念,在細節上下功夫,在迭代上多研究,一門心思把好的東西做到極致。優秀的用戶經驗使得QQ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在中國的移動夢網發展初期,許多與中國移動有業務往來的增值內容提供商都會想方設法地賺取“紅色”的利潤,但騰訊堅信,這種方式會損害到使用者的利益,而且這種行為絕不能持續太久。因此,騰訊果斷地舍棄了移動夢網的“紅色”收入,并將重心放在了騰訊的游戲和騰訊網等新的產業上,以此來打破對移動夢網的依賴性。在網絡公司為了眼前的利潤,放松對廣告的審查,造成了網絡上出現了大量的虛假藥品和財務欺詐的廣告,而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網民群體的大公司,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謹慎,在“開戶審核”、“廣告審核”和“廣告巡查”三個環節,都建立了嚴密的審查制度。騰訊從來沒有為了短期的商業化而放棄了使用者的利益,相反,它不斷地努力著,不斷地在賺取利益的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新的利益。2.資本推動騰訊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投資融資活動。騰訊在2008年設立了騰訊的投資與收購部門,一直致力于在國際上進行的投資與收購。騰訊的官方網站于今年四月正式開通。到現在為止,騰訊共投入800多個公司,其中70多個已經上市,160多個已經成為了市場價值十億以上的“獨角獸”。Refinitiv數據顯示,騰訊2021年對國外創業公司的并購業務增加了7個百分點,在世界范圍內的業務拓展速度顯著提升。騰訊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34項海外投資,其中歐洲的投資有16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和2020年同期,騰訊僅分別有三筆和四筆海外投資。騰訊公司在歐洲的投資融資主要集中于游戲行業。Miniclip是騰訊的子公司,其英國子公司分別在一月和二月收購了荷蘭Gamebasics游戲工作以及羅馬尼亞GreenHorseGames的多數股權。另外,在今年上半年,騰訊還為新加坡,印度,日本,韓國以及澳大利亞的創業公司提供了多輪金融服務。2021年上半年騰訊在全球市場上的收入增長超過了其本土收入,占到了在線游戲收入的25%。未來騰訊還會在這個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騰訊在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業務多數是由子公司進行的。三月份,騰訊旗下中國香港子公司ImageFrameInvestment收購了日本樂天3.7%的股份。3.人力資源雖然騰訊公司在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設立單獨的人事管理機構,在最初的幾年,由五位創始人各司其職,其中主要由陳一丹負責人力資源與行政工作。這樣的人才配置,讓公司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強,為以后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騰訊的人才管理有三大特色:①騰訊成立至今,總體上的員工流失比例很低,即使是創始人離開,騰訊也會將其作為“終生榮譽顧問”。這反映了騰訊對于員工的需求高度關注與責任感。②大部分不論規模大小的公司,公司福利都是由老板和管理層共同制定的,制定完成后,再直接通知員工。而騰訊在這方面,則采取了“彈性福利”的形式,以職工的訴求為出發點,利用公司內部的論壇等渠道搜集員工需求等信息,然后制訂戰略實施。③在騰訊,主要由騰訊大學負責員工的培養,學院的培訓對象分為員工、管理人員和企業三個層次,騰訊將會給每個員工都提供一名導師,讓他們既能了解騰訊的企業文化,又能在工作能力上得到提升。騰訊單獨為每位員工制定了訓練的指導方針和方案,而騰訊學院不但師資力量雄厚,甚至也會有馬化騰親自指導。騰訊學院有上百個獨立開發的線下課程,上千個網上課程,為企業的員工培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四)騰訊國際化外部條件分析1.宏觀環境國內的宏觀環境對于騰訊的國際化十分有利,“一帶一路”、“互聯網+”等等一系列政策都在鼓勵我國企業進行國際化,特別是“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支出,支持有競爭優勢的互聯網企業率先走出去,騰訊作為國內互聯網的龍頭企業,無論是出于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還是負起大企業的社會責任,騰訊都應該積極出海。但是騰訊在海外發展仍需要面對海外企業競爭壓力、文化差異、截然不同的發展環境以及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打壓。2.行業環境在新冠疫情的特殊形勢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的雙重背景下,互聯網企業業務的應用場景更加廣闊,市場前景十分寬廣,但同時也將面對國外互聯網公司的巨大競爭。在騰訊的國際化過程中,其所做的出海業務早已在世界范圍內具有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具有清晰的變現路徑。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范圍內的擴散,線上的網絡貿易和在線服務為網絡產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極佳的機會。在眾多的實體經濟停滯的時候,整個網絡產業都取得了逆向發展。然而,在其國際化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跨國網絡巨頭的打壓,面對著更強的競爭,但整個行業仍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五)騰訊在海外發展迎接的機遇1.國內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經濟環境中國出臺了一系列利于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政策,給騰訊的出海提供非常好的國內宏觀環境和發展機會。“十三五”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扶持企業“走出去”,深入推進企業國際化進程,向海外輸出中國的制造裝備、專業技術和服務,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3】國家對于企業企業國際化的鼓勵支持給騰訊的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國內宏觀環境。過去的20年,既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崛起的20年,同時也是中國經濟騰飛的20年。好風憑借力,經濟的整體發展有利的促進了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反過來,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進一步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提供動力。隨著互聯網+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也正在被重新塑造。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情期間,國內可以輕松做到長期不出門的外賣生活,相對而言,美國的外賣價格十分高昂,一般僅配送費就會達到5美元。這種整體與局部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放大了互聯網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隨著一輪輪收購合并重組,以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完成了資源整合與事實上的壟斷,同時代表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出溫室走向世界。國內目前良好的經濟環境使得騰訊這樣的能夠在國內進行蓄力,為企業國際化打下良好的基礎。2.疫情下,互聯網產品需求量劇增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互聯網企業迎來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在2003年非典疫情發生時,人們網上購物以及娛樂的需求驟增,當時的互聯網企業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就突飛猛進,借此機會迅速崛起。與2003年的情況相似,2020年的疫情也讓全世界人們飲食起居各個方面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宅經濟”異軍突起。與2003年不同的是,現在的互聯網經濟更加發達,在本次疫情發生之前騰訊就已經在國內擁有了龐大的客戶群體、成熟完整的經營體系,海外的需求量驟增對于騰訊在海外的游戲、電商等業務來說,無疑是很好的機會,在疫情期間抓住機會,疫情結束后就能第一時間搶占市場。(六)騰訊在海外發展面臨的挑戰1.海外嚴峻的政治環境美國總統特朗普于2020年8月6日簽署了兩項行政命令,在45天內禁止與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WeChat及其母公司騰訊進行任何美國交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自2018年起,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對中國企業進行蓄意打壓,提出各種不利于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禁令和政策。所以,當前騰訊在海外發展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仍是外國的負面政策帶來的不穩定風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2.國內業務仍被作為重心圖1騰訊2016-2020海外收入與海外資產變化圖(紅線為海外收入占比,黑線為海外資產占比)圖2騰訊2009-2019海外收入與海外資產占比變化圖由圖1和圖2可以發現,到2019年,雖然騰訊的海外資產占比達到了33%,但是海外收入占比僅有4%,較2011年的2%,8年間僅僅增長了2%。目前,騰訊的業務還是集中在國內市場,絕大部分收入也來自國內。國際化作為長期戰略布局的一部分,更多是在投資未來。在國內市場收入還看得見增長的時候,國際化業務重要性相對較低,企業不會把國際化當做生死存亡的關鍵,也不會帶著危機感去推進國際化業務,對于國際化的重視程度低。當國內市場出現波動或有新的競爭者出現攪動市場時,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必然要全力應戰,保住在國內市場的強勢地位。這個時候,勢必要壓縮對國際化的投入,拖慢國際化業務的進程。國際化業務往往也沒有獨立的架構,面對千變萬化的海外市場,會受到國內業務和產品方向的影響,錯過搶占市場的良機。3.巨大的文化差異中文還不是全球通用語言,騰訊出海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障礙。如果只是單純的交流問題,大部分中學英語水平的人,經過幾個月的使用和練習,也基本能夠達到用英語溝通的水平。比較難跨越的是語言背后的文化門檻,在面對不發達地區的人時,企業很少去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在發達地區,面對嚴謹、正規的商業環境,又總想用國內的一些手段來達到目的,偶爾得手還會嘲諷一番對方有多傻。沒有宗教傳統的中國人,無法理解一些國家的宗教傳統,更談不上內心的尊重。學習一門語言容易,學習并尊重語言背后的文化和習慣,之后如何使自己融入當地的市場才是難點。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大型互聯網企業來說,擴展業務經常遇到的另一個語言問題就是——后臺。龐大的后臺系統,從一開始就沒考慮過對其它語言的支持,等到拓展海外業務需要支持多語言時,發現需要從底層架構開始改動。而這個時候海外業務規模還很小,值不值得去做這件事在內部會有很大的爭議,除非最高層有這樣的決心,否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而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便是只有英文的后臺,非英語國家使用起來門檻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是國外對于隱私的保護意識非常強烈,但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對于用戶的隱私保護措施還不夠充分。4.國內互聯網環境封閉,企業盈利能力不足國內互聯網企業最初基本都是借鑒硅谷的模式起家,再針對國內對特有的市場環境進行優化,逐步做強做大,騰訊也不例外。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和海外產品之間的競爭缺乏公平性。海外資本進入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要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等到國內市場發展起來,一些海外巨頭想在中國大展拳腳時,一堵看不見的墻已經悄然建了起來,失去的同臺競爭的機會。另外,國內不健全的法律體系和監管體系,也讓國內各種灰色手段橫行。但是到了海外市場就不一樣了。首先硅谷或者本土的學習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站穩了腳跟,而騰訊這樣的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只能以后進者的身份參與競爭。其次,沒有了國內封閉市場的保護,面對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騰訊需要痛苦的適應階段。其實移動市場的興起,給了中國互聯網公司與本土互聯網公司同時起跑的機會,但同樣因為國內特殊的環境導致海外推廣不順利。圖3騰訊2001-2020凈利潤占總收入比重情況經計算后得出,騰訊2001-2020凈利潤占總收入比重平均值為34.18%,盈利能力不足。在世界市場中,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要克服外國互聯網企業巨頭的壟斷,對于騰訊來說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騰訊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才能在海外市場中站穩腳跟。三、騰訊在海外發展的對策建議(一)評估國際市場政治風險,進行合理防范在美國發布禁令之后,2020年9月2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布禁止中國59款中國APP,其中包括騰訊旗下的微信、QQ郵件、QQ音樂、QQ新聞、QQ同步助手、QQ影音、騰訊會議、QQ國際、QQ安全中心、QQ桌面。中國與美印兩國的競爭日漸沸騰和正面化,一些國家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敵對意識很強。騰訊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必須全面、無死角地評估國際市場風險,進行合理的防范和規避。具體措施包括:(1)與地方合伙人協作:騰訊可以與東道主國家的一些公司或個人合伙成立新公司進行生產和運營。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可以拓展本地業主的基本盤,拉近與東道國政府的關系,并使公司的運營風險得以分擔。(2)多樣化的經營策略,將財務、投資、銷售等多樣化、分散地進行經營。一是融資多元化,使企業的資金來源多元化;二是投資多元化,使投資地區多元化,投資領域多元化,投資領域多元化;三是生產多元化,生產場所多元化,生產場所多元化,生產企業多元化,生產企業多元化。(3)參與境外投資險:目前,國外普遍適用的國外投資保險單主要包括四種主要的四種:禁止匯兌險、國有化或征用險、戰亂險、營業中斷險,騰訊公司可以把政治危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騰訊可以在東道國實行沒收、征用和國營化以前,騰訊可以積極地說服東道國政府,并為其提供一定的可行建議。如果所在國的政府態度很強硬,則可通過當地以及母國國際法等武器與東道國政府協商。(二)利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制定本土化策略目前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是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緬甸、老撾、泰國等。一方面,這些國家有許多人祖籍是中國,本就在血緣上與中華民族有著萬縷千絲的聯系,收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本就頗深。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的影視劇在這些國家也有很高的人氣,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使這些國家民眾對于中國的好感有所提升。騰訊在這些國家的發展中,可以在產品中加入更多“漢元素”,將當地特色文化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提升產品在海外的競爭力。在生產方面,騰訊應充分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勞動力和零部件,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的創造條件。這樣才能贏得民眾的青睞,把公司和地方的利益攸關方捆綁起來,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