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班下學期摸底聯考歷史試題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世紀初,隨著梁啟超《中國史敘論》、《新史學》的發表,實現了中國史學由傳統史學向現代史學的轉變。導致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史學研究的目的、內容變化 B.史學研究的服務對象變化C.中國社會的變革轉型 D.史學家的職業道德意識增強2.1948年10月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第一環是英聯邦,包括英國及其自治領、殖民地;第二環是英語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講英語的國家;第三環是聯合起來的歐洲。環環相扣,以英國為核心。此項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擴張的需要C.歐共體的政治聯合步伐落后于經濟聯合D.二戰后英國和歐洲的國際地位被削弱3.美國歷史學家比爾德在評價1787年憲法時說:一幫“有才干的資本家投機商”,成功地哄騙一般的老百姓去接受旨在有利于少數顯貴而設計的政體。這反映了1787年憲法()A.消除了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 B.維護了權貴利益具有局限性C.賦予了公民廣泛的民主自由權利 D.體現了分權制衡的政治原則4.“這種經濟危機特別難以應付,用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醫治通貨膨脹,就會使生產停滯,失業增加:用赤字財政政策醫治生產停滯,增加就業,又加劇通貨膨脹?!蔽闹小斑@種危機”出現于A.第一次世界大戰后B.20世紀70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D.20世紀90年代5.王禎《農書》卷二十記載:“其制當選湍流之側,架木立軸,作二臥輪,用水激轉下輪,則上輪所周索,通激輪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隨轉。其掉枝所貫行桄因而推挽臥軸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術,則排隨來去,搧冶甚速,過于人力,”這項技術最早出現于A.東漢 B.三國 C.唐朝 D.北宋6.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發言時指出:“黨中央號召公安、檢察、法院和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辦事。我認為依法辦事,是我們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環節。”這一思想A.提供了新中國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建國初期推行依法治國的方針C.標志著有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形成D.豐富了思想的法學理論寶庫7.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原始社會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諸侯的祖廟為“宗廟”,士大夫的祖廟為“家廟”。與此現象最相關的觀念是()A.萬物有靈與皇權至上 B.血族宗親與君主專制C.敬宗收族與尊卑有序 D.圖騰崇拜與家族倫理8.下圖(石斧)反映的歷史信息較為準確的是:A.原始農業 B.聚族而居 C.貧富分化 D.文明起源9.1928年周恩來曾指出:“……為了聯合戰線,不能破壞國民革命軍而要幫助國民黨鞏固國民革命軍,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無產階級的獨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轉變的前途而得出這樣不通的結論?!边@種認識產生的原因是A.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 B.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的指導C.中央堅持“城市中心論” D.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10.1898年6月,李鴻章在致兒信中說:“學堂之事,上意甚為注重,聞每日與樞廷討論者多學堂、工商等事,惜瘦駑庸懦輩不足贊襄,致……輩竊東西洋皮毛,言聽計從?!毙胖小笆蓠w庸懦輩”是指A.洋務派 B.維新派 C.頑固派 D.立憲派11.春秋時期,晉國趙氏宗主趙盾在晚年將宗主之位讓給異母弟趙括,后來爆發了趙氏宗主之爭的“下官之難”(趙氏孤兒事件),趙盾之孫趙武重新奪回了宗主之位。這反映出當時A.大宗小宗常被人為改變 B.社會劇烈變化禮崩樂壞C.趙武是宗法制的捍衛者 D.血緣關系退出政治舞臺12.“懲唐季藩鎮,削其兵柄,收其賦入,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為之也。”這一評論是針對A.西周分射制瓦解B.北宋強化中央集權C.西周分裂割據局面D.北宋“重文輕武”治國理念13.2019年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議會休會五周請求,得到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批準。但是隨后最高法院判決約翰遜此舉違反法律,認為這是在英國“脫歐”之前的關鍵時期“阻止議會履行職責”,裁決要求議會兩院議長自行決定下一步行動。這體現了英國政體的哪一原則A.議會至上 B.分權制衡 C.有限君權 D.責任內閣14.美國學者弗格森認為“希臘城邦是一個有著獨特內在構造的單細胞有機體,除非進行再分割,否則無法發展,它們可以無限制地復制同類。但這些細胞,無論新舊,都無法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這是因為古希臘A.以小為美的城邦自治情結濃厚 B.裂變式殖民擴張加劇母邦矛盾C.自然地理環境決定其國家結構 D.泛希臘主義文化認同感很微弱15.中世紀歐洲盛行封建制度,維系其封建關系的主要基礎是A.國王的權威B.土地與契約C.宗教與習俗D.宗法與血緣16.-位學者曾發表這樣的感慨“一場運動,使一個缺乏群眾基礎的‘在野黨’,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執政黨’:一個由少數知識精英聚集的幼年的黨迅速成長為中國政治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成千上萬工農群眾卷入這場洪流,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彼劦臍v史事件A.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勢力B.結束了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C.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務D.標志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17.1941年5月頒布的《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實行合理的稅收制度,居民中除極貧者應予以免除稅外,均須按照財產等第或多寡實施程度不同的累進稅制,使大多數人民均能負擔抗日經費”。這一規定A.貫徹了聯蔣抗日的方針 B.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C.保證了財政收支的平衡 D.體現了社會平等的原則18.有學者指出,科學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業中的成長孕育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以至于企業都開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該學者旨在強調A.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發展 B.企業致力于新技術研發C.科學研究以盈利為目的 D.工業革命促進科技進步19.20世紀30年代,在嶺南山區的一些市鎮上,煙民可以很容易買到英美煙草公司的香煙,以致有報紙評論道:“村民也許不知道孫中山是誰,但是幾乎沒有地方是不知道美國的哈德門香煙。”材料反映出A.美國開始向嶺南地區傾銷商品 B.國民黨在農村地區的影響有限C.山區民眾成為外煙的消費主體 D.中國卷入世界市場的程度加深20.人們往往以歷史階段特征或呈現的顯著現象來劃分歷史時期。以下曾被一些學者譽為“武士與思想家的時代”的是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21.較之唐五代,北宋農業中的租佃關系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佃戶退佃而另尋他處,可以不需主戶出具憑證。這一變化的影響是A.農業生產者積極性提高 B.農民人身依附關系增強C.商品經濟發展條件成熟 D.土地買賣現象更加頻繁22.1956年至1961年間從2億噸下降至1億2千萬噸,1961年至1965年又回升至2億噸??赡苁俏覈姆N行業的產量:()A.煤炭生產的基本狀況 B.糧食生產的基本狀況C.鋼鐵生產的基本狀況 D.石油生產的基本狀況23.“倘山陬海隅,有不肖之徒,潛師洋法,獨出新意,一旦輟耕太息,出其精能,官兵陳陳相因之兵器,孰與御之?鴻章所為每念及此,不禁瞿然起立,慨然長嘆也?!保ā吨驴偫砀鲊聞昭瞄T書》)由此可見,李鴻章開辦洋務運動的目的是A.鎮壓內亂,維護統治 B.師夷長技,開拓創新C.借洋務之名,營自己之私利 D.學西方之利器,開中國之資源24.1929年,美國政府成立了一個擁有38億美元的“復興金融公司”,借貸給銀行、工業、鐵路企業和農場主。同時政府用5億美元收購農產品,以提高農產品市場價格。用于公共工程開支高達7億美元。這說明當時政府旨在A.緩解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 B.對經濟進行有限的干預C.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D.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展25.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的工作報告中提出,蘇聯正在順利地解決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產量方面趕上美國的任務。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蘇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蘇聯正在循序漸進的解決這一任務,并同樣堅信蘇聯將會趕超美國。這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蘇聯()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堅持以農業改革為重點C.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D.基本沿襲了斯大林模式26.明中后期,河南地區棉農種植的棉花,除滿足自身需要及供給本地棉紡織業外,還有大批被輸往江南,供應松江、蘇州等地的棉紡織業,因而鐘化民認為“中州地區所產棉花雖然數量很大,卻盡歸商販,民間衣服率從貿易”。這反映了()A.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B.自然經濟日趨瓦解C.長途貿易較為興盛 D.經濟分工更加細化27.中國各區域口岸在全國貿易中的份額,以1895年為界,可分前后兩個階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國份額的半數.華南約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貿易的發展呈現出華北和東北快于其他區域口岸的趨勢。對這一變化解讀合理的是A.日本在華擴張影響了我國港口格局B.一戰加快了沿海地區工業的發展C.上海喪失了全國最大貿易港的地位D.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28.下圖漫畫載于2018年3月9日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題目是《自筑壁壘》。它從深層次說明了A.中美兩國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B.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C.當今世界單極格局仍不可動搖D.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陷入孤立29.下圖為1958年1月我國《人民日報》發表的時政漫畫。該漫畫反映了當時A.美蘇共同致力于推動世界和平B.美蘇已結成主宰世界的軍事聯盟C.中蘇關系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D.和平與發展成為當時世界的主題30.下列描述明顯有思想價值判斷的是A.“中國近代史開始于廣東”B.“洋務運動開始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C.“鴉片戰爭后出現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D.“近代民族企業的產生與洋務運動有關”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決獄是西漢董仲舒首先提出來的一種判決模式,他認為在法律無明確規定時,可用《春秋》等六經中的思想作為判決案件的依據。此外,審判除了應根據案件的事實外,還應重視追究犯罪人的動機來斷案,即所謂“原心定罪”。與此有關的斷獄案例被匯編成十卷的《春秋決事比》,該書中有案例如下:女子甲嫁漁民乙,乙出海遇風暴,船破身亡死不見尸。后,女子甲在其父母的建議下,改嫁他人。按秦朝以來的法律規定,夫死未葬不許改嫁。否則就是私嫁。律當棄市。董仲舒則根據《春秋》之義認為:夫死無男(無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從母命所嫁,并無淫行之心,故而“無罪名,不當坐”。——摘編自楊健康、黃震《春秋決獄及其現代價值》等材料二羅馬《十二銅表法》規定:如“恩主詐騙被保護人的(財物)應宣誓充作‘犧牲’,奉獻于神”。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處死以祭谷神。只對有主觀故意的犯罪行為人進行刑罰,如“故意殺害他人”與“不希望殺害他人但不幸發生殺害他人的行為”。前者處予死刑,后者可通過交一只公綿羊替罪,這一原則長期沿用。進入帝國時期,出現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內的新罪名,羅馬私法發達、公法相對不發達的狀況深刻地影響了古羅馬刑法中公犯與私犯的規定,以至造成兩者的失衡?!幾怨o《羅馬刑法的發展進程及其評價與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判決女子甲無罪的依據,并分析其“春秋決獄”反映的漢代法律的發展趨勢。(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羅馬法蘊涵的法制理念。(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春秋決獄”與羅馬法所形成的法治文化產生的歷史影響。32.漫畫中的歷史以下是美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別于1947年和1949年以馬歇爾計劃(MarshallPlan)為對象創作的漫畫。(注:圖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繩子上寫著MarshallPlan;圖二人物手中和墻上掛著的繩圈上分別寫著法國、德國等國家名稱)問題(1)分別依據圖片信息,概括圖一、圖二的主題?(2)具體分析導致以上兩幅漫畫出現觀點迥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我們如何看待這兩幅漫畫的歷史價值?33.華夏認同觀念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少數民族政權華夏認同的主要角度。(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少數民族政權華夏認同的歷史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傳統史學注重政治史,被近代稱為帝王將相家譜,新史學關注社會、民眾,從這種變化來看,史學的社會功能強化,政治功能減弱,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國社會轉型,隨著近代化推動,史學研究必然發生轉向,C正確;A、B是新史學變化內容,而非原因,排除;史學家職業道德意識增強是主觀因素,受到社會轉型影響,不能作為主要原因,排除D。2、D【解析】1948年10月丘吉爾提出的“三環外交”以英國為中心,是建立在二戰之后英國和歐洲的國際地位削弱的基礎之上的,目的是希望重振英國以及歐洲的雄風,故選D;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對峙局面形成于1955年,故A不符合史實;英國外交政策在二戰之后首先是關注自身地位的提高而不是遏制共產主義擴張,故B不符合史實;歐共體開始建立是在20世紀50、60年代,故與題干時間不符,所以排除C。3、B【解析】

1787年憲法維護權貴利益,以維護富人利益為目的,黑人、奴隸、印第安人等沒有相應的民主權利,故B正確,C錯誤;A項“消除了”表述太絕對,錯誤;材料信息不能體現分權制衡的原則,排除D。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旨在有利于少數顯貴而設計的政體”,聯系所學1787年憲法的評價分析解答。4、B【解析】

根據材料“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醫治通貨膨脹,就會使生產停滯……赤字財政政策醫治生產停滯,增加就業,又加劇通貨膨脹”可知,緊縮性財政金融政策、赤字財政政策均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但仍未解決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問題,凱恩斯主義失靈,“滯脹危機”出現,體現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發展特征,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5、A【解析】

根據圖片可知這是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的水排,是水力鼓風裝置,A選項符合題意。BCD選項與水排出現的時間不符合,排除。6、D【解析】

本題考查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依法辦事是加強民主法治和政治的原則,其本身不是法律制度,所以不是法律保障,故排除A項;依法治國的方針提出于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中全會,故排除B項;中共八大時我國的法律體系還遠遠沒有形成,故排除C項;依法辦事原則的提出豐富了思想的法學理論寶庫,故選D。7、C【解析】

材料中“祠堂”說明注重血緣和等級宗法觀念,C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皇權信息,A錯誤。君主專制不是材料主旨,B錯誤。圖騰崇拜材料沒有反映出,D錯誤。8、A【解析】

石斧是石器時代的農具,反映的是原始農業,故A正確;BCD材料無法體現,排除。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石斧”,聯系所學古代農業發展的史實分析解答。9、D【解析】

根據材料“1928年”“不能破壞國民革命軍而要幫助國民黨鞏固國民革命軍”可以得出所述為大革命時期黨的政策,再結合“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無產階級的獨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轉變的前途而得出這樣不通的結論”可得出,該認識是對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認識和反思,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國民大革命以失敗告終,材料時間已經為1928年,“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不符合史實,A項錯誤;國民大革命時期陳獨秀等人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而不是共產國際的“左”傾錯誤,B項錯誤;材料得出的認識是對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認識和反思,與中央堅持“城市中心論”沒有直接關系,C項錯誤。10、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李鴻章認為當政諸臣才力“不足贊襄”,結合所學可知,信中“瘦駑庸懦輩”是指盲目排斥西方先進技術和制度的頑固派,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11、B【解析】

材料信息是,趙氏宗主趙盾將宗主之位讓給異母弟,后來爆發爭奪宗主的“下官之難”,趙盾之孫重新奪回宗主之位。這反映出春秋時期宗法制度嚴重破壞,即社會劇烈變化導致禮崩樂壞,故B正確;材料信息體現的是大宗和小宗的爭奪,故A不符合材料主旨;趙武捍衛的是自己的宗主地位,而不是宗法制,故C錯誤;血緣關系依然是政治舞臺的重要力量,故D錯誤。12、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能力。材料的大意是:鑒于唐末藩鎮割據的教訓,收回地方的兵權和財權,將地方權力控制在皇帝手中??梢姴牧厦枋龅氖撬纬跫訌娭醒爰瘷嗟拇胧?,故選B。其他均錯誤??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北宋加強中央集權13、D【解析】

材料反映了首相提出議會休會,卻被最高法院判決違反法律。依據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可知,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制度,內閣需要對議會負責,政府的方案需要被議會批準,材料體現的是被英國國王批準。D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內閣需要對議會負責,沒有體現議會至上的原則,A錯誤;材料信息未體現分權制衡的原則,B錯誤;材料主體是內閣與議會,而不是君主權力的大小,C錯誤。故選D。14、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希臘各城邦獨立自治的情結非常濃厚,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使得希臘最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故選A;裂變式殖民可以將母邦統治階級所不喜歡的“難領導”的頑固分子分離出去,消除母邦內的擾亂因素,而不是加劇矛盾,排除B;自然地理環境是影響希臘城邦國家結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排除C;希臘城邦間的文化認同感并不微弱,特別是在面對強敵波斯時,排除D。15、B【解析】

本題考查中世紀西歐的封建制度。采邑改革促進了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隨著國王和大封建主的層層分封,封建等級制度逐漸形成。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土地關系為紐帶的封主和附庸的臣屬關系的建立。這一時期,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封建莊園盛行,農奴與領主之間的人身依附關系非常明顯。因此,維系中世紀歐洲封建關系的主要基礎是土地和契約。故排除ACD,B符合題意。16、A【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這場運動讓一個在野黨變成執政黨,是指國民黨,一個少數精英的年幼的黨變成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是指共產黨,故該事件為國民革命運動,國民革命運動以打倒帝國主義及鏟除軍閥勢力為目標,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在華統治,故A項正確。B項為辛亥革命的影響,排除。C項,新中國成立標志著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完成,排除。D項,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成為主力軍,標志著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排除。17、C【解析】

材料認為實行合理的稅收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保證抗日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選項與材料中“居民中除極貧者應予以免除稅外”的表述不符,排除;D選項與這一規定無關,排除。故選C。18、A【解析】

由材料信息“企業都開始資助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可以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對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深刻認識,故A正確;B項只看到表面現象,故錯誤;科學研究以盈利為目的不是材料主旨,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工業革命促進科技進步,故D錯誤。19、D【解析】

從材料可知,美國香煙在中國相對偏僻的嶺南山區市鎮上都能買到,說明外國商品在中國的傾銷地域更廣闊,反映了中國卷入世界市場的程度加深,故D項正確。A項排除,材料無法說明美國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向嶺南傾銷商品;B項是對材料的誤讀,排除;C項根據材料無法得出。20、D【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先秦階段知識的整體把握和認識,春秋時期,分封制崩潰,出現春秋五霸的爭霸戰爭,同時,由于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中,在思想上出現了諸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百家爭鳴”的現象,即“武士與思想家的時代”,所以,答案為東周21、A【解析】

材料“佃戶退佃而另尋他處,可以不需主戶出具憑證”表明佃戶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強,佃戶可利用這種自由建立新的租佃關系來獲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A正確;材料表明佃戶的人身依附關系大大減弱,B錯誤;材料只反映了佃戶的人身自由加強,但不能反映其去從事工商業,C錯誤;租佃關系的變化主要是對佃戶的管理放松,不會影響土地買賣,D錯誤。故選A。22、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58年我國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糧食產量下降,1960年我國提出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促使農業生產得到一定的恢復,故B符合題意;1958年我國開展大躍進運動,重視重工業發展,1956年至1961年間煤炭、鋼鐵、石油產量應該是增長,排除ACD。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56年至1961年間從2億噸下降至1億2千萬噸”,聯系所學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史實分析解答。23、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李鴻章認為一旦不肖之徒學習西方技術,將不利于清王朝統治,故官府應興辦洋務,A項符合題意;師夷長技為洋務運動的內容,并非目的,排除B項;題干不能反映李鴻章以權謀私,排除C項;洋務運動目的并不在于開發中國資源,排除D項。故選A。24、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采取措施對經濟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聯系所學可知,這是在經濟危機沖擊的背景下,通過這些措施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故答案為D項;材料反映的是針對經濟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不是緩解社會矛盾,排除A項;B項反映的是政府的做法,而不是目的,排除;政府的目的只是應對危機,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25、D【解析】從材料“蘇聯正在順利地解決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產量方面趕上美國的任務”“蘇聯正在循序漸進的解決這一任務,并同樣堅信蘇聯將會趕超美國”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赫魯曉夫改革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基本沿襲了斯大林模式的計劃經濟體制,故D正確;A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是赫魯曉夫改革的重點,排除。26、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明朝中后期,棉花等農作物開始面向市場,說明的是農業經濟的商品化,A正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是在鴉片戰爭后,B排除;長途貿易興盛的說法不符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農業經濟的商品化,C排除;材料與經濟分工細化無關,D排除。故選A。27、A【解析】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對華侵略擴張加劇,華北和東北地區口岸對日貿易激增,影響了我國港口格局,故答案為A項;一戰爆發是1914年,與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C項中的“喪失”說法絕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是在一戰期間,排除D項。28、B【解析】

本題考查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筑起了與他國貿易的圍墻。這指的是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從漫畫時間2018年可以看出,此時處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美國的做法說明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故本題答案選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中美兩盾,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單極的世界格局,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美國陷入孤立”,排除D項。29、C【解析】

從漫畫信息可知,中國對美國裁軍持批評態度,對蘇聯持表揚態度,這反映出當時中蘇關系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故答案為C項。漫畫中美國并未裁軍,不能說明美蘇共同推動世界和平,排除A項;漫畫反映的是美蘇裁軍,并未反映出美蘇結成軍事聯盟,且該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30、C【解析】

“鴉片戰爭后出現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認為鴉片戰爭引發了民族危機,是對鴉片戰爭的價值判斷,故選C項;ABD項是客觀描述,不帶有思想價值判斷,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依據:依據三綱五常的儒家倫理;無淫行之心的動機。趨勢:法律儒家化、倫理化;不斷寬松簡化,糾正秦朝以來嚴刑峻法的趨勢。(2)羅馬法法制理念:體現濃厚的宗教色彩;區分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重私法輕公法。(3)歷史影響:漢代:春秋決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解決立法漏洞、立法滯后等問題;司法審判強調情感道德的作用,考慮人主觀上的善、惡,推動了禮法并用、以禮為主的中國法律傳統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儒家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又難免造成“人治”局面;量刑趨向寬松。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羅馬法:較好地處理了各類矛盾,維系了國家統治與發展;立法與司法的有關精神影響深遠,澤被后世;強化了宗教對西方社會的影響?!窘馕觥?/p>

(1)依據:根據“用《春秋》等六經中的思想作為判決案件的依據”得出依據三綱五常的儒家倫理;根據“重視追究犯罪人的動機來斷案”得出無淫行之心的動機。趨勢:根據“根據《春秋》之義”得出法律儒家化、倫理化;根據“夫死無男(無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從母命所嫁,并無淫行之心”“無罪名,不當坐”得出不斷寬松簡化,糾正秦朝以來嚴刑峻法的趨勢。(2)羅馬法法制理念:根據“恩主詐騙被保護人的(財物)應宣誓充作‘犧牲’,奉獻于神”得出體現濃厚的宗教色彩;根據“故意殺害他人”“不希望殺害他人但不幸發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