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估算與估測物理學史儀器的使用及讀數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估測估算【真題研析】【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二物理學史【真題研析】【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三儀器的使用及讀數【真題研析】【核心精講】【命題預測】考點要求命題預測估算估測“估測題”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以實際生活中常見背景材料為載體,考查學生對長度、時間、速度、溫度、質量、重力、功、功率、電流、電壓及電功率等物理量的估測。考查方式分為數值判斷式和單位判斷式兩種,有時也會結合圖片進行綜合考查。考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四個選項涉及對四個不同物理量的估測或估算,估算要求結果接近實際。物理學史物理學家的貢獻,以物理學家命名的物理量單位與物理規律,物理學家的探究過程與探究方法,物理學發展史與物理學家等。儀器的使用及讀數關于實驗器材的讀數是物理實驗的一個基本要素,也是考查實驗基本技能的一種重要手段,考查點:刻度尺、秒表、溫度計、托盤天平、量筒、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和電能表這這九種測量工具的讀數方法。考試題比較簡單,題型大多為填空題、選擇題,與其它考點一起考。考點一估測估算1.(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手機是常用的電子工具。圖示是某款國產手機,使用功率為60W的充電器半小時可充滿一次電。下列對于該款手機的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
)A.質量約為500gB.正常使用時,后殼溫度約為C.充滿一次電消耗的電能約為D.長度約為1.2dm【答案】D【解析】A.手機質量約為100g,故A不符合題意;B.手機正常使用時,后殼溫度約為40℃,故B不符合題意;C.手機充滿一次電消耗的電能約為故C不符合題意;D.手機長度略短于人的手掌,約為1.2dm,故D符合題意。故選D。2.(2024·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下列實驗情景說法不正確的是()A.探究“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關系” B.比較水和鐵砂的吸熱能力C.探究“定滑輪的使用特點” D.估測大氣壓強值【答案】A【解析】A.圖中改變鉛筆芯連入電路的長度,改變電阻,探究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故A錯誤,符合題意;B.實驗時,用同一酒精燈分別加熱兩個相同試管中的水和鐵砂,加熱時間相同,則水和鐵砂吸收的熱量相同,比較溫度計示數大小判斷水和鐵砂的吸熱能力,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改變拉力的方向,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探究定滑輪的特點,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測出拉開吸盤時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和吸盤的面積,可估測大氣壓強的值,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3.(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蘋果的估測,合理的是()A.一個蘋果的直徑約為 B.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C.烈日照射下的蘋果溫度可達 D.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的時間約為【答案】C【解析】A.一個蘋果的直徑約為,故A不符合題意;B.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故B不符合題意;C.夏天烈日下氣溫可達以上,所以烈日照射下的蘋果溫度可達,故C符合題意;D.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的時間約為2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題)下列估測值符合實際的是()A.成人步行速度約為1m/s B.成年大象的質量約為1kgC.人正常心跳一次約為1min D.書房臺燈功率約為5000W【答案】A【解析】A.成年人邁出一步的距離約為1m,所用的時間約為1s,則步行的速度為1m/s,故A符合題意;B.成年大象的質量約為10t,故B不符合題意;C.人正常心跳一次約為1s,故C不符合題意;D.書房臺燈功率約15W,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5.(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理量的估測,符合生活實際的是()A.學生課桌的高度大約為75dm B.人們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40℃C.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為500N D.考場內照明燈的電流約為2A【答案】C【解析】A.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故A不符合題意;B.人們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26℃,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質量約為50kg,受到的重力約為G=mg=50kg×10N/kg=500N故C符合題意;D.考場內照明燈的電流約為0.2A,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2023·河北·中考真題)對中學生體育運動相關數據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A.立定跳遠的跳躍距離約為2mB.一個籃球的質量約為100gC.800m比賽后體溫約為45℃D.100m跑的成績約為8s【答案】A【解析】A.立定跳遠的跳躍距離為2m左右,故A符合題意;B.一個籃球的質量約為550g,故B不符合題意;C.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故C不符合題意;D.50m跑的成績約為8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題)在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扛上鋤頭去菜地挖地種菜,請你估測一把鋤頭的質量最接近()A.1500mg B.1500gC.1500kg D.1500t【答案】B【解析】根據實際生活經驗可知,一般來說,50厘米長的鋤頭把對應的鋤頭重量大約重3斤,而1斤為500g,故一把鋤頭的質量最接近故選B。知識解答方法估測估算1.記憶法:熟記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常見物理量,直接確定答案。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1m/s;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7°C。2.單位換算法:把不熟悉的單位換算成熟悉的單位,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3.6km/h=1m/s,一袋方便面的質量約為0.1kg=100g。3.比較法:將自己不太熟悉的物理量與自己熟悉的物理量進行對比,從而得出結論。如:中學生的正常身高約為1.6m,這一高度小于門的高度,可以判斷門的高度約為2m。4.估算法:結果不是精確值而是一個大概的范圍,可以應用熟悉的估測量及相關公式進行估測。如判斷中學生爬到三樓時所做的功,我們已知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爬到三樓的豎直距離約為6m(兩層樓的高度),根W=mgh可計算出中學生爬到三樓所做的功。在運算時將數據近似取值,如將樓層的高度直接取值3m,常數g的值取10N/kg,家庭電路電壓取200V,水的比熱容取4×103J/(kg?°C),如此大大節約運算時間。物理量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值長度(1)中學生的身高在170cm(1.7m)左右(2)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教室寬約6m,長約10m,教室門高約2m(3)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直徑2.5cm(4)一拃約15~20cm,一庹(平伸兩臂兩中指指尖間的距離)約等于身高(5)茶杯的高度約為12cm,筷子長約15~30cm,牙刷長約20cm,百元鈔票長約15cm(6)身高約為頭長的7.5~8倍,約為腳長的7倍,約為肩膀(最寬處)的4倍。另外拳頭的周長約等于腳的周長(7)物理課本長26cm,寬18cm,厚6mm(8)水性筆長度12-15cm,一支鉛筆長度約20cm(9)成年人走兩步的距離約1.5m(10)教室每層樓高約3m(11)一張紙的厚度約0.1mm時間(1)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0.4s(2)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用時約50s(3)普通中學生跑完100m用時約20s(4)脈搏1min內跳動的次數約75次(5)眼保健操時間5min速度(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2)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3)自行車的行駛速度約為5m/s(4)人心跳65—80次/min(5)小汽車高速上的速度約為120km/h(6)我國高鐵速度最快可達350km/h(7)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8)蝸牛爬行的速度1.5mm/s(9)超音速殲擊機700m/s溫度(1)洗澡水溫度40~50℃(2)一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100℃(3)水的凝固點(冰的熔點)0℃(4)人的正常體溫37℃左右;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為18~25℃質量(1)一元硬幣質量6g(2)1枚雞蛋50g(3)一罐飲料500g(4)一位中學生的質量50kg(5)物理課本質量約250g(6)一個籃球的質量500g(7)中學生書包約4kg(9)一個蘋果的質量約150g重力(1)一位初中生的重力約為500N(2)一個雞蛋的重力約為0.5N(3)物理教科書的重力約為2N(4)一瓶礦泉水的重力約5N(5)一個籃球的重力約5N(6)一個蘋果的重力為1.5~2N密度(1)人體的密度約為1×103kg/m3(2)水的密度為1×103kg/m3(3)空氣的密度為1.29kg/m3壓強(1)報紙展開后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約1Pa(2)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3)1標準大氣壓為1.0×105Pa電流(1)臺燈工作電流約0.18A(2)25W普通照明日光燈的電流約為0.1A(3)手電筒小燈泡的電流0.2A(4)空調的工作電流約5~10A電壓(1)一節干電池1.5V(2)一節蓄電池2V(3)家庭電路220V(4)手機電池3.7—4.5V(5)工業電壓380V(6)人體安全電壓≤36V電功率(1)日光燈40—60W(2)微波爐、電飯煲800W(3)空調1000—2000W(4)冰箱,彩電,洗衣機,約100—200W1.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正確的是()A.一個中學生的體積約為50dm3B.我國居民身份證的長度大約為8.52mmC.一張A4普通打印白紙的質量約為47gD.一個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5m/s【答案】A【解析】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kg,密度大約是1000kg/m3,則體積大約為V=故A正確;B.我國居民身份證的長度大約為10厘米,故B錯誤;C.一張A4普通打印白紙是整張紙的十六分之一,整張紙大約70g,則一張A4普通打印白紙質量約為4.4g左右,故C錯誤;D.一個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D錯誤。故選A。2.我們常以生活中的某些常識為“尺”進行估測,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初三學生平均身高約為1mB.一顆雞蛋的質量約為1gC.人對50m外的高山喊一聲,從發聲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約為1sD.初三學生大拇指指甲的面積約為1cm2【答案】D【解析】A.初三學生平均身高約為1.6m,故A不符合題意;B.10個雞蛋的質量大約1斤,而1斤等于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人對50m外的高山喊一聲,從發聲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約為故C不符合題意;D.初三學生大拇指指甲的長和寬都在1cm左右,面積在s=a2=(1cm)2=1cm2左右,故D符合題意。故選D。3.如圖是小麗給家人盛飯時的情景。關于情景中的數據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剛煮熟的米飯溫度約為10℃ B.吃完一碗米飯用時約為1sC.碗口的直徑約為12cm D.空碗的質量約為10kg【答案】C【解析】A.剛煮熟的米飯跟沸水的溫度差不多,所以剛煮熟的米飯的溫度約為100℃,故A不符合題意;B.正常情況下,每個人吃完一碗飯所需的時間一般不同,吃完一碗米飯用時約為1s,時間太短了,不符合實際,故B不符合題意;C.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20cm,而碗口的直徑比其的一半長度略大,約為12cm,故C符合題意;D.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空碗的質量與此差不多,200g=0.2kg左右,故D不符題意。故選C。4.如圖是物理實驗操作考試所用干電池,下列關于這節干電池的物理量估測最合理的是()
A.提供的電壓約為3.7V B.質量約為500gC.高度約為6cm D.溫度約為50℃【答案】C【解析】AB.物理實驗操作考試所用干電池為1號干電池,電壓為1.5V,質量約為80g;故AB不符合題意;C.1號干電池的高度約為6cm,故C符合題意;D.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干電池的溫度等于周圍環境的溫度,一般不會超過42℃,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圖示為用水泥磚塊鋪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對于工人手中所拿磚塊的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
)A.寬約10cm B.體積約10dm3 C.質量約10kg D.密度約1×103kg/m3【答案】A【解析】AB.根據生活實際可知,市面上一塊水泥磚尺寸規格主要有24cm×11.5cm×5.3cm的標準磚,體積為1.4628dm3,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一塊標準磚的質量約為2.63kg,故C不符合題意;D.水的密度為1×103kg/m3,標準磚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即磚密度大于1×103kg/m3,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6.下列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A.一張試卷的厚度約為1cm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C.教室內比較舒適的溫度約為37℃D.普通乒乓球拍的質量約為3kg【答案】B【詳解】A.人的頭發的直徑在75μm左右,一張試卷的厚度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01c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3.6km/h左右,故B符合題意;C.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普通乒乓球拍的質量較小,約為200g,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最接近的是()A.考試用跳繩的質量約為3kgB.洗澡水的溫度約為70℃C.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16km/hD.中學生正常說話響度約10dB【答案】C【詳解】A.考試用跳繩的質量約為300g=0.3kg,故A不符合題意;B.洗澡水的溫度約為40℃,故B不符合題意;C.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18km/h,接近16km/h,故C符合題意;D.中學生正常說話響度約50dB,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下列估測不符合實際的是()A.成人步行速度約為4km/hB.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C.教室里空氣的質量約為200kgD.中學生的體積約為0.5m3【答案】D【詳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1m/s≈4km/h,符合實際,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人覺得舒適的環境溫度為25℃,符合實際,故B不符合題意;C.空氣的密度在1.29kg/m3左右。教室的長、寬、高分約為8m、6m、3.5m,教室中空氣的質量在m左右,接近200kg,符合實際,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人對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由ρ=m/V,人體積大約為不符合實際,故D符合題意。故選D。9.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初中物理課本一頁紙的厚度約為0.007mmC.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約為30kgD.用手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答案】D【詳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頭發的直徑在75μm左右,物理課本一頁紙的厚度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空氣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長、寬、高分別在9m、7.5m、3m左右,教室中空氣的質量在m=ρV=1.3kg/m3×9m×7.5m×3m=263.25kg,故C不符合題意;D.2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0g,其重力約為G=mg=0.1kg×10N/kg=1N則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估測估算能力是物理學習中培養的能力之一,在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下面幾個物理量是小明假期在家時對一些常見現象的估測和估算,其中符合實際的是()A.房間門的寬度約2mB.提一袋5kg的大米從1樓到5樓的家里所做的有用功約為600JC.洗澡時的水溫約80℃D.書桌上的臺燈工作1小時消耗的電能大約【答案】B【詳解】A.房間門的寬度一般不會超過1m,故A不符合題意;B.一袋大米的重力G=mg=5kg×10N/kg=50N一層樓的高度約為3m,從1樓到5樓,上升的高度h=4×3m=12m則提一袋5kg的大米從1樓到5樓的家里所做的有用功W=Gh=50N×12m=600J故B符合題意;C.洗澡水的溫度一般在40℃~50℃,不可能達到80℃,故C不符合題意;D.書桌上臺燈的功率約為15W,工作1h消耗的電能W=Pt=15W×1×3600s=5.4×104J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在“估測用電器的實際功率”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先斷開家中所有用電器,只讓圖甲所示空調工作3min,測得電能表指示燈閃爍120次。若只讓圖乙所示的電視機工作0.1h,則電能表指示燈閃爍的次數最可能是()
空調電視機額定電壓220V220V額定功率1200W120WA.6次 B.12次 C.24次 D.48次【答案】C【解析】由表中數據可知,空調工作3min,消耗的電能W=Pt電能表指示燈閃爍120次,由W=n'n由表中數據可知,電視劇的額定功率為120W,工作0.1h,消耗的電能則電能表指示燈閃爍的次數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2023年5月3日,瀘州市廣大市民手機收到了地震預警信號,預警地震波到達的時間,預警時間為12s,若地震波傳播速度約7km/s,則估算震中到瀘州的距離為km,我們手機收到預警信號是通過傳遞信息的,地震時會產生(后兩空選填“超聲波”、“次聲波”或“電磁波”)。【答案】84電磁波次聲波【詳解】預警時間為12s,若地震波傳播速度約7km/s,則估算震中到瀘州的距離為電磁波能夠傳遞信息,手機收到預警信號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地震波的頻率一般在20Hz以下,地震時會產生次聲波。13.研究表明,人步行時重心升降的幅度約為腳跨一步距離的0.1倍,人正常步行時,請你估算一名中學生正常步行半小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A.10W B.20W C.70W D.140W【答案】C【詳解】中學生的步距約為0.5m,每走一步重心上升的高Δh=0.1L=0.1×0.5m=0.05m中學生的重力約為G=mg=50kg×10N/kg=500N每走一步克服重力做功W=GΔh=500N×0.05m=25J中學生半小時內通過路程s=vt=1.4m/s×30×60s=2520m總共走的步數克服重力做的總功W則整個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二物理學史8.(2023·四川內江·中考真題)下列物理學家和他們對科學的貢獻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牛頓——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法拉第——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C.焦耳——焦耳定律 D.盧瑟福——慣性定律【答案】C【解析】A.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是盧瑟福提出的,故A錯誤;B.發現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的是奧斯特,故B錯誤;C.焦耳定律是焦耳發現的,故C正確;D.慣性定理是牛頓總結出來的,故D錯誤。故選C。9.(2022·河南·中考真題)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發現,都為人類的文明和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牛頓用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法拉第經過十年的不懈探索發現了現象,開辟了人類大規模使用電能的新時代。【答案】七色光電磁感應【解析】[1]英國物理學家牛頓1666年讓光通過三棱鏡,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這就是光的色散現象。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通過三棱鏡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該實驗說明:太陽光是白光,它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2]經過10年堅持不懈地努力,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10.(2021·山東濟南·中考真題)所有推動社會發展的科學知識和規律,都是經過眾多科學家長期,艱苦地科學探究得來的。下列關于科學家及其發理的陳述,符合物理學發展歷史的是()A.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B.托里拆利通過馬德堡半球實驗,成為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第一人C.焦耳對電流熱效應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最后歸納出焦耳定律D.奧斯特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進一步揭示了電磁之間的相互聯系【答案】AC【解析】A.伽利略提出“運動不需要力維持”,為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故A符合題意;B.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用兩個中間抽成真空而壓合在一起的銅半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出1標準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即標準大氣壓的值,故B不符合題意;C.焦耳最先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得出焦耳定律,故C符合題意;D.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進一步揭示了電磁之間的相互聯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C。11.(2021·青海·中考真題)許多物理學家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列敘述中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牛頓發現了杠桿平衡條件B.伽利略最早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C.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D.阿基米德最早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答案】C【解析】A.最早發現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是阿基米德,故A錯誤;B.托里拆利最早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故B錯誤;C.奧斯特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故C正確;D.牛頓最早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即光的色散,故D錯誤。故選C。12.(2024·西藏·中考真題)英國物理學家焦耳用近40年的時間做了400多次實驗,最終歸納總結得出焦耳定律,為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以下物理量的單位用焦耳命名的是(
)A.電功率 B.電阻 C.能量 D.電流【答案】C【解析】A.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是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瓦特。故A不符合題意;B.電阻的單位是歐姆,是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歐姆。故B不符合題意;C.能量的單位是焦耳(J),焦耳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熱和功之間的關系,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能量的單位被命名為焦耳。故C符合題意;D.電流的單位是安培,是為了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安培。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2021·湖北襄陽·中考真題)電阻單位是為了紀念下列哪位物理學家而命名的()A.瓦特 B.安培C.歐姆 D.焦耳【答案】C【解析】A.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為了紀念物理學家瓦特而命名的,故A不符合題意;B.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安培而命名的,故B不符合題意;C.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為了紀念物理學家歐姆而命名的,故C符合題意;D.功的單位是焦耳,為了紀念物理學家焦耳而命名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電與磁之間聯系的科學家是()A.安培 B.奧斯特 C.焦耳 D.法拉第【答案】B【解析】A.安培發現了安培定則,揭示了通電螺線管磁場方向和電流之間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奧斯特發現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從而第一個發現電與磁之間聯系,故B符合題意;C.焦耳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總結了焦耳定律,故C不符合題意;D.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人們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發電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5.(2023·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一根直導線架在靜止小磁針的上方,并使直導線與小磁針平行,接通電路,發現小磁針偏轉。關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B.最早發現該實驗現象的科學家是法拉第C.利用該實驗原理可以制成發電機D.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偏轉方向不變【答案】A【解析】將一根直導線架在靜止小磁針的上方,并使直導線與小磁針平行,接通電路,發現小磁針偏轉,這是奧斯特最早發現的實驗,該實驗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而且這種磁場的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第一個發現了電與磁的聯系,利用該實驗原理可以制成電磁鐵、電磁繼電器,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6.(2021·廣東深圳·中考真題)有一個泡沫加在指南針上,漂浮在水面上,指南針有偏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指南針磁偏角是由宋代科學家沈括提出的B.水下10cm處的壓強為1×105PaC.如果外力消失,指南針會沉到水底D.當指南針和泡沫總重為0.2N時,排開水的質量是0.2kg【答案】A【解析】A.世界上第一個論述磁偏角的,即第一個發現地磁的兩極與地理的兩極并不完全重合的科學家是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故A正確;B.水下10cm處的壓強為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故B錯誤;C.一個泡沫加在指南針上,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外力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指南針處于靜止狀態,故C錯誤;D.當指南針和泡沫總重為0.2N時,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重力是0.2N,排開水的質量=0.02kg故D錯誤。故選A。17.(2020·四川涼山·中考真題)下列科學家與其研究成果對應正確的是()A.托里拆利——最早證明大氣壓的存在B.奧斯特——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C.法拉第——最早發現電流的磁效應D.沈括——最早發現磁偏角【答案】D【解析】A.托里拆利最早利用實驗測量出了大氣壓的數值,故A錯誤;B.奧斯特第一個發現了電與磁的聯系,故B錯誤;C.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故C錯誤;D.沈括是我國宋代的學者,它最早發現了磁偏角,故D正確。故選D。知識方法物理學史1.記憶法:記住科學家的貢獻及物理量的單位。2.對比法:在記憶物理學家的貢獻時,為避免混淆,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如發現電生磁現象的是奧斯特,而發現磁生電(電磁感應)現象的是法拉第。3.通過物理學家的一些典故進行記憶。國籍物理學家畫像貢獻(初中有關知識)英國牛頓牛頓第一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等焦耳焦耳定律Q=I2Rt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磁生電)湯姆遜發現電子(電子帶負電)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德國歐姆歐姆定律I=U/R意大利伽利略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發現“擺的等時性”托里拆利首先測量出大氣壓的數值(托里拆利實驗)法國安倍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帕斯卡帕斯卡定律、壓強單位pa丹麥奧斯特電流的磁效應(電生磁)古希臘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平衡條件中國沈括磁偏角(地磁兩極與地理兩極不重合)1.關于物理學史中的“之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上最早記述“地理的兩極與地磁場的兩極并不重合”的人是我國宋代學者沈括B.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C.第一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D.第一個發現“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的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物理學史,要記住一些物理科學家及他們的貢獻,逐一對各選項進行判斷.【詳解】A.世界上最早記錄“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場的兩極不重合”的是我國宋代科學家沈括,故正確:B.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故錯誤;C.第一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故錯誤;D.第一個發現“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故錯誤.故選A.2.下列有關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A.牛頓第一定律是伽利略總結牛頓等人的研究結果得出的B.阿基米德原理就是杠桿的平衡條件C.歐姆發現了同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和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D.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表明,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答案】C【詳解】A中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總結伽利略等人的研究結果得出的,故A是不對的;B中阿基米德原理不是杠桿的平衡條件,二者沒有聯系,故B也是不對的;C中歐姆發現了同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和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是正確的,這個關系就是著名的歐姆定律;D中不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表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而是奧斯特實驗表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故D也是不對的.3.了解物理學史,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物理理論和物理定律,以下敘述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證明了原子是可分的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C.伽利略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出了慣性定律D.焦耳經過大量實驗,總結出了焦耳定律【答案】C【詳解】A.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故A不符合題意;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故B不符合題意;C.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由于它揭示物體的本質—慣性,故也稱作為慣性定律,故C符合題意;D.焦耳經過實驗,總結出了焦耳定律,得出Q=I2Rt,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下列關于物理方法或物理學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伽利略首創了理想實驗的研究方法B.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光線”“磁感線”都是理想化模型C.將電流比作水流能幫我們較好的理解電流,這時用到了轉換法D.重心、合力和分力都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答案】C【詳解】A.伽利略首創了理想實驗法,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推理得出“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的科學結論。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理想化模型是把實際問題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光線”“磁感線”都是理想化模型。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類比法也叫“比較類推法”,將電流比作水流能幫我們較好的理解電流,運用的是類比法。故C錯誤,符合題意;D.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個物理現象和規律中,因實驗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實驗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難直接揭示物理本質,而采取與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現象來替代的方法。重心、合力與分力概念的建立都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5.(多選題)下列關于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A.伽利略首先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總結出慣性定律B.帕斯卡裂桶實驗證明了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C.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值D.阿基米德發現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桿原理【答案】BD【詳解】A.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的觀點,但沒有提出了慣性定律,牛頓提出了慣性定律,故A錯誤;B.帕斯卡裂桶實驗,證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確;C.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值,故C錯誤;D.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受到了啟發,并實驗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杠桿的原理也是由阿基米德得出的,故D正確。故選BD。6.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人們根據這一現象制成了發電機。下列四個設備中應用了電磁感應現象的是()A.
麥克風 B.
防水報警器C.
電鈴 D.
揚聲器【答案】A【詳解】A.麥克風是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題意;B.防水報警器是利用電磁繼電器來工作的,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故B不符合題意;C.電鈴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來工作的,故C不符合題意;D.揚聲器是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了解物理學史,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物理學家牛頓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狀態;地磁場的兩極和地理的兩極并不重合,方向略有偏差,我國宋代學者是最早記述這一現象的人。【答案】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沈括【詳解】物理學家牛頓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地磁場的兩極和地理的兩極并不重合,略有偏差,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8.如圖所示,當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落下來的現象后,經過思考得出下落原因是蘋果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且力的方向指向地球。小龍和小紅同學就蘋果從樹上掉落下來的現象進行了討論和交流,一致認為蘋果的高度下降了且蘋果的速度越來越大。請你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對蘋果的高度和速度的變化分別做出合理的解釋:①蘋果高度下降的原因是;②蘋果速度越來越大的原因是。【答案】①蘋果受到重力作用,運動狀態改變,且向下運動;②蘋果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且隨著高度的下降動能越來越大或蘋果受到重力作用,且作用效果越來越明顯。【解析】①蘋果高度下降的原因是:蘋果受到重力作用,運動狀態改變,且向下運動;②蘋果速度越來越大的原因是:蘋果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且隨著高度的下降動能越來越大或蘋果受到重力作用,且作用效果越來越明顯。9.在人類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探索的歷程中,有三位科學家提出過相應的認識,如右表所示。CCBAh圖6序號科學家提出的認識a牛頓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b伽利略維持運動不需要力c亞里士多德只有不斷用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①請對三位科學家提出認識,按歷史時間的先后排序。_______(填序號)②伽利略是通過理想實驗提出觀點。伽利略的設想是:如圖6所示,小球從第一個斜面AB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個斜面BC的等高處。該設想能成立的條件是下列選項中的:_______。(選填序號)a小球的質量足夠大;b小球的速度足夠大;c斜面絕對光滑;d斜面的傾角足夠大。③上述“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人類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請你從物理學中再舉一例說明。__________【答案】①c、b、a。②c。③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從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軌道模式到電子云。【解析】①在人類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探索的歷程中,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先提出“只有不斷用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后來意大利科學家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提出“維持運動不需要力”;最后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總結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②伽利略是通過理想實驗提出觀點。伽利略的設想是:如圖6所示,小球從第一個斜面AB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個斜面BC的等高處。該設想能成立的條件是一種理想狀態,即小球與斜面間沒有摩擦力,故符合該條件上午時選項c:斜面絕對光滑。③上述“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人類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請你從物理學中再舉一例說明。可以從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回答:從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軌道模式到電子云。10.(2021上海寶山二模題)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首先利用圖3(a)所示裝置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選填“托里拆利”或“帕斯卡”)。而關于圖3(a)現象的成因,十七世紀有兩種觀點。觀點一:玻璃管上方充滿了由液體蒸發成的氣體,玻璃管上方的氣體越多,液面下降也就越多。觀點二:玻璃管內液面上方是真空的,大氣壓強恰能支撐住一定高度的液柱。為了驗證哪種觀點正確,將兩根長12米、規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別裝滿水和酒精,倒置在相應液體槽中,如圖3(b)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且酒精比水易變成氣體。若觀點一正確,應出現圖3(c)中圖的現象;若觀點二正確,應出現圖3(c)中圖的現象(后兩空均選填“甲”、“乙”或“丙”)。【答案】托里拆利;甲;丙。【解析】①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首先利用圖3(a)所示裝置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②觀點一:玻璃管上方充滿了由液體蒸發成的氣體,玻璃管上方的氣體越多,液面下降也就越多。若該觀點正確,因為酒精比水易變成氣體,所以管內上方酒精蒸發成的氣體比較多,液面應該比較低,應出現圖3(c)中圖甲的現象;觀點二:玻璃管內液面上方是真空的,大氣壓強恰能支撐住一定高度的液柱。若該觀點正確,因為已知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則酒精的高度比水柱大,應出現圖3(c)中圖丙的現象。11.(2021上海崇明二模題)自從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許多科學家都在逆向思考:既然電能生磁,那么磁也能生電。1825年,科學家科拉頓也用實驗探索如何磁生電。科拉頓用條形磁鐵在線圈中插入和拔出進行實驗時,為了排除磁鐵對“電流表”的影響,把“電流表”和線圈分別放在兩個房間里。實驗時,他在兩個房間之間跑來跑去,沒有觀察到電流表偏轉,實驗失敗。某同學利用一根條形磁鐵、一個電流表、一個線圈來通過條形磁鐵插入和拔出線圈來改變穿過線圈的磁場從而探究磁生電需要滿足的條件,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試完成下列問題:=1\*GB3①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為了形象直觀地描述磁場,物理學中引入了“磁感線”的概念,其實磁感線在磁場中的是(選填“存在”或“不存在”)的。=2\*GB3②如來,由(選填“N”或“S”)極進入磁鐵。NNSNSNSN向下運動靜止向上運動ABCD=3\*GB3③比較圖中A與B或C與D可知,要使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需要滿足的條件是:。=4\*GB3④根據以上實驗,判斷科學家科拉頓實驗失敗的原因是 A.在線圈的電路在缺少電源(如干電池) B.電表發生了故障 C.看電表時線圈中的磁場沒有變化 D.看電表時線圈中一定沒有磁場【答案】=1\*GB3①不存在。=2\*GB3②S。=3\*GB3③穿過線圈的磁場(或磁感線多少)發生變化。=4\*GB3④C。【解析】=1\*GB3①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為了形象直觀地描述磁場,物理學中引入了“磁感線”的概念,其實磁感線在磁場中的是不存在的。=2\*GB3②如來,由S極進入磁鐵。=3\*GB3③比較圖6中A與B或C與D可知,要使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穿過線圈的磁場(或磁感線多少)發生變化。=4\*GB3④科學家科拉頓實驗失敗的原因是看電表時線圈中的磁場沒有變化,所以選C。考點三儀器的使用及讀數18.(2024·四川內江·中考真題)刻度尺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一種測量工具,它用來測量()A.時間 B.溫度 C.長度 D.質量【答案】C【解析】A.時間的測量工具是秒表,故A不符合題意;B.溫度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故B不符合題意;C.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故C符合題意;D.質量的測量工具是托盤天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2023·山東菏澤·中考真題)按題目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物體長度為cm;圖乙中溫度計示數為℃;(2)用天平稱量物體時,被測物體應該放在(選填“左”或“右”)盤中;(3)用秒表和刻度尺做“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運用的物理原理公式是。【答案】1.20-8左【解析】(1)[1]甲圖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5.00cm對齊,右側與6.20cm對齊,則物體的長度L=6.20cm-5.00cm=1.20cm[2]乙圖中的溫度計一大格是10℃,其中又分成10小格,則其分度值是1℃,刻度值上小下大,表示零下溫度,則溫度計的示數為-8℃。(2)[3]使用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按照“左物右碼”的規則放物體和砝碼。即稱量時把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3)[4]做“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用刻度尺測量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用秒表測量物體運動的時間,然后用速度公式算出物體的運動速度,因此在測量物體運動速度時,運用的物理原理公式是。20.(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題)甲圖中鉛筆的長度是cm,乙圖中停表秒針盤的分度值是s,停表讀數是s。【答案】2.500.1338.5【解析】[1]如圖甲,為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讀數為2.50cm。[2]如圖乙,為秒表,秒針盤每1s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為0.1s。[3]如圖所示,5min過半,說明秒表盤讀第二圈,讀30s開外,故讀數為5min38.5s,合338.5s。21.(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冰的熔化規律,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冰熔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試管中裝上適量碎冰進行實驗,因為碎冰比大塊冰的比熱容小,熔化的更快B.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說明冰的熔點為-3℃C.由圖乙可知,在的時間內碎冰停止吸熱D.時間內的溫度變化比時刻后的溫度變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答案】D【解析】A.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這樣做不僅可以使碎冰受熱均勻,而且便于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并觀察冰的狀態,故A錯誤;B.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讀數為-3℃,說明某時刻冰的溫度是-3℃,而不是冰的熔點為-3℃,故B錯誤;C.圖乙中的時間內,冰在熔化過程中,冰在吸收熱量,溫度保持0℃不變,故C錯誤;D.取0至t1時段與t2時刻后一段相等時間觀察,則吸熱相等,物質由固態冰變為液態水的過程中質量保持不變,水的比熱容比冰大,由知道,升高的溫度不同,水升溫比冰要慢,故D正確。故選D。22.(2024·四川內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A.F1>F2 B.F3>F4C.F1<F4 D.F1=F2=F3=F4【答案】D【解析】定滑輪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無論沿哪個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力的大小都相等。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3.(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1)圖1中,電流表示數為A;(2)圖2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N;(3)圖3中,體溫計示數為℃。【答案】0.45.436.5【解析】(1)[1]由圖1可知,電流表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所以其示數為0.4A。(2)[2]由圖2可知,彈簧測力計分度值0.1N,所以其示數為5.4N。(3)[3]由圖3可知,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示數為36.5℃。24.(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某同學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時,將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該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側調節,直至天平平衡;將盛有水的燒杯放到天平的左盤,右盤加減砝碼,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示數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水的質量為。【答案】右161.2【解析】[1]如圖甲所示,天平指針左偏,說明左端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右側調節,給右端增重,直至天平平衡。[2]天平橫梁標尺分度值為0.2g,則燒杯和水的質量為25.(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時先測物體的體積,再測物體的質量B.用調好的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物體應放在天平的左盤中C.稱量物體質量過程中,若橫梁不平衡,可調節平衡螺母D.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可以俯視讀數【答案】B【解析】A.測量物體體積時,將其從水中拿出時會帶出來水,在測量質量會使質量偏大,所以應先測質量,再測體積,故A錯誤;B.用調好的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砝碼和物體按照左物右碼放置,故B正確;C.稱量前,應將游碼歸零,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稱量物體質量過程中,不允許再調節平衡螺母,故C錯誤;D.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如果俯視則讀數偏小,故D錯誤。故選B。26.(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表示數的變化情況是()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不變,電壓表示數不變C.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不變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電路為并聯電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壓表測電源電壓。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根據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電流變大,則干路電流增大,即電流表示數變大;由于電壓表測電源電壓,故電壓表示數不變。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7.(2024·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塊處于靜止狀態,則物塊重力為N,電流表讀數為A,電壓表讀數為V。【答案】1.60.522.3【解析】[1]物塊處于靜止狀態,則所受重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即測力計示數;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則測力計示數為1.6N,即為物體重力。[2]如圖電流表選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為0.02A,故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52A。[3]如圖電壓表選用的是0~3V量程,分度值為0.1V,故此時電壓表示數為2.3V。28.(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今年“五一”期間,小明在家長陪同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利用家中的電能表測量家中空氣炸鍋的實際功率。小明把家中其他用電器全部斷開后,將空氣炸鍋單獨接入電路,觀察到標有“/()”字樣的電能表指示燈閃爍,用時,則空氣炸鍋在這內消耗的電能為,實際功率為W。【答案】0.021200【解析】[1][2]空氣炸鍋在這內消耗的電能為實際功率為29.(2024·內蒙古·中考真題)(如圖所示,電水壺的規格為“220V,1210W”、電熱水器的規格為“220V,2420W”、電能表上標著“3000revs/(kW·h)”。當電路中單獨使用電水壺燒水時,鋁盤轉動165轉,用時180s;在電路中單獨使用電熱水器時,用時6min。導線、電水壺和電熱水器的電阻不隨溫度變化。求:(1)電水壺和電熱水器的電阻;(2)單獨使用電熱水器時導線上產生的熱量。【答案】(1)40Ω,20Ω(2)1.21×105J【解析】(1)根據和P=UI,可得,則電水壺的電阻電熱水器的電阻(2)單獨使用電水壺燒水時,導線與電水壺串聯,電路消耗的電能為電路的總功率為電路的總電阻為導線的電阻為單獨使用電熱水器時,電路的總電阻電路中的電流為導線上產生的熱量為30.(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圖示為某家庭電路示意圖,關于該家庭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線b是火線B.電能表上計數器示數的單位是千瓦C.空氣開關跳閘,原因可能是電路中出現短路D.正確使用試電筆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燈不亮,該孔一定接零線【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開關接在導線a上,故導線a是火線,故A錯誤;B.電能表上計數器示數的單位是千瓦時,故B錯誤;C.家庭電路中發生短路或者用電器總功率過大都會導致空氣開關跳閘,故C正確;D.正確使用試電筆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燈不亮,該孔可能是零線,也可能是地線,故D錯誤。故選C。儀器考點點撥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使用時: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結果必須估讀到分度值后一位。注意估讀值為“0”的,也要記錄下來。用表測量時間秒表內圈的單位是“分鐘”,外圈的單位是“秒”。秒表讀數先要弄清楚內圈和外圈的分度值,內圈與外圈的分度值關系:內圈分針小于0.5min,讀外圈小于30s的讀數;內圈分針大于0.5min,讀外圈大于30s的讀數。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使用前:看清溫度計的分度值,體溫計的分度值精確到0.1℃。使用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玻璃泡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讀數時:溫度計不可離開被測液體(體溫計除外);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要看清液柱的位置,確定示數是在0℃的上方還是下方。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先看清量筒(或量杯)的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使用前:沿測量方向調零;并用手輕輕拉動幾下,防止卡殼。使用時:沿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測量;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要注意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用托盤天平測量物休的質量測量前:天平水平放置,游碼歸零,分度盤“左偏右調,右偏左調”;測量時:左物右碼,先大后小;讀數時:標尺應讀游碼左側對應的刻度值。物體質量=硅碼總質量+游碼讀數。用電流表測量電流使用前:調零;使用時:串聯接入待測電路;電流正進負出;試觸確定合適的量程;不能將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讀數時:要先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指針對應的位置讀數。用電壓表測量電壓使用前:調零;使用時:與待測元件并聯;電流正進負出;(試觸)確定合適的量程。讀數時:要先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指針對應的位置讀數。用電能表測量電功電能表示數的單位是kW?h(度),最后1格的數字是小數位。1.下列刻度尺的使用中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D【詳解】A.圖中刻度尺的刻度線未與被測物緊貼,故A錯誤;B.圖中刻度線傾斜放置,故B錯誤;C.圖中刻度尺未從零刻度線開始測量,刻度線未與被測物緊貼,故C錯誤;D.圖中刻度尺從零刻度線開始測量,且刻度線與被測物緊貼,故D正確。故選D。2.如圖所示,這是小宇測量鉛筆長度的示意圖。小宇特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讀數,你認為正確的角度應該是圖中的(選填“甲”、“乙”或“丙”)。按正確角度讀數,鉛筆的長度是cm。【答案】乙3.50【詳解】[1]甲和丙讀數時視線都沒有與刻度線相垂直,所以都是錯誤的;乙讀數時視線與刻度線相垂直,故正確的是乙。[2]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鉛筆左端與0刻度線對齊,右端與為3.50cm對齊,讀數為3.50cm,所以鉛筆的長度為為3.50cm3.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能/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安全/不安全)。【答案】乙不能安全【詳解】[1]乙是體溫計的構造,溫度升高后水銀柱升高,不會再降回去,可以知道是否超標。[2]外界溫度高,取出溫度計示數會上升,不能取出。[3]示數為5℃,小于8℃,安全。4.圖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測鉛筆的長度B.測液體的質量C.測液體的體積D.測物體的重力【答案】A【詳解】A.刻度尺的刻度貼近被測物體,視線與刻線垂直,故A正確;B.在測量質量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平衡螺母來調節天平平衡,故B錯誤;C.用量筒測量液體,讀數時視線應和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C錯誤;D.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時應豎直放置測力計,故D錯誤。故選A。5.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喜歡拍照的老師收集了部分學生實驗操作時的照片,其中操作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D【詳解】A.溫度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故A錯誤;B.鉛筆的一端沒有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刻度線對齊,故B錯誤;C.調節平衡螺母前沒有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故C錯誤;D.量筒讀數時,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故D正確。故選D。6.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mm,圓形物體的直徑cm;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為s。【答案】11.20140【詳解】[1]圖中刻度尺每1cm被分割成10小格,每1格為0.1cm,故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即1mm。[2]圓球左側對應2.00cm,右側對應3.20cm,所以圓形物體的直徑[3]圖中秒表小圈代表分鐘,大圈代表秒,分針指在2min和3min之間,更偏向2min,所以大圈對應的時間是20s,故時間為7.(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根據下圖,回答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倫理問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硅冶煉在太陽能熱利用的潛力考核試卷
- 2024年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整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關鍵策略試題及答案
- 類似品密封材料的耐磨損機理研究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考點理解試題及答案
- 全景回顧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視機智能傳感技術與運動追蹤考核試卷
- 項目管理專業人士的考試思路試題及答案
- 磷肥生產設備操作與維護考核卷考核試卷
- 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重點事項解讀(米)
- 鉛鋅礦的選礦工廠自動化控制技術
- 體育賽事管理課件
- 2024年采血針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發展趨勢
-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
- SL176-2007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
- 小學各年級 小學一年級 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弱點 主題班會
- 酒店網絡營銷外文翻譯文獻
- 油潑面廣告語
- 咽部腫瘤的診治
- 情景題心理測試題目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