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1頁
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2頁
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3頁
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4頁
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化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經濟教研室黃

謙城市的商住區貧困地區民房

2012年國民收入分配比例

(“蛋糕”邊做邊分的結果)初次分配占77%

物質生產領域企業和勞動者獲得的收入

初次分配占23%中央和地方獲得的財政收入——再分配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2012年“蛋糕邊做邊分”超過財政收支預算的情況——比預算多收3600億元,支出超過預算赤字達到8500億元。

2012年政府財政收入(11.7萬億元)占GDP(51.93萬億元)比重為22.5%。

2012年我國國民總收入(GNI)約為82034億美元(50.86萬億元,按匯率6.2計算),相當于GDP的99.7%(GDP≈GNI)

財政收入占國民總收入(GNI)的比重為23%。

主要內容一、國民收入分配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二、中國國民收入分配的現實狀況與成因三、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標與措施

“三大差距”的現實狀況與成因

城鄉差距(二元經濟結構未破除與“剪刀差”存在)

區域差距(發展的起點不同與區域性改革政策差異)

貧富差距(壟斷行業差距、隱性收入與非法收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不完善的反映

2011年城鄉居民人平收入差距——

全國:21810元與6977元

湖南:18844元與6567元

益陽:17328元與6773元

2012年我國不同區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

全國人均

24565元

上海40188北京36469浙江34550山東25755

湖南21319湖北20839寧夏19831青海17566

(2013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

壟斷行業與其它行業的收入差距

我國壟斷行業主要包括鐵路、民航、電力、電信、銀行保險、證劵、石油、水電氣供應、煙草等。

據有關權威部門的調查,壟斷行業人均工資水平是其他行業的2~3倍,而實際收入是其他行業的5~10倍。

壟斷行業職工人數占全國職工人數的8%,按7倍算,其實際收入占職工報酬總額的55%。

房地產、高速公路收費等部門,職工收入也比較高。

(一些高速公路收費站收費員人均月收入8000元)

經濟理論界對居民貧富差距的評估

“5%的人擁有50%的收入,95%的人擁有50%的收入

——不能用基尼系數來衡量中國的貧富差距”。

——中央黨校經濟教研部主任趙振華(2012地廳班)

2012年新華文摘報道,10%的家庭擁有80%的收入。新華網報道,我國收入最高的10%群體和收入最低的10%群體的收入差距,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12年的23倍。2010年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的結論是相差65倍。市場經濟社會我國國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構成

1、初次分配制度的構成

(1)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

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度

(土地及其它自然資源)

資本收益分配制度

(國有資本、農村集體土地)

土地征收與使用制度

(“土地財政”與農民利益)

知識產權制度

(科學發明、技術、商業品牌)

1、初次分配制度的構成(續)(2)生產經營、就業與管理制度

產業政策與市場準入制度(壟斷行業與收入差距)

環保法規與監督機制(非法生產經營與灰色收入)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錄用制度

(“關系”與灰色收入)新的企業勞動合同法

(“9年合同期滿問題”)(3)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制度

貨幣政策與金融制度(直接或間接影響初次分配與再分配)

稅費征收與監管制度(直接或間接影響初次分配與再分配)

價格政策與管理制度(直接或間接影響初次分配與再分配)

(如壟斷價格與“剪刀差”的問題)

2、再分配制度的構成

社會保障制度(“5險1金”和社會救濟、福利)

財政收入分配制度(分稅、預決算、轉移支付)

財政資金使用審批及監管制度(權力制約與透明度)

稅費征收與監管制度

(稅率、稅種、過高收入調節)

價格政策與管理制度(糧食、能源、房地產等)

政府控制糧食價格的宏觀調控手段

年產5億噸,政府出價收購0.5億噸(買)

13

億人消耗4億噸左右,余0.5億噸

儲備糧庫

翻倉

,0.5億噸

投放市場

(賣)

關系國計民生的兩個問題

1、政府為什么每年要收購0.5億噸糧食?

備戰備災荒。(古代官府開倉放糧不是開倉賣糧)

2、備戰備災荒國人都有義務,為何不提高糧價?

經濟因素:政府財力有限;市民價格承受能力;政府大幅度提高糧價可能導致連鎖性物價上漲。

(產生“加工資物價漲的效應”)

糧食價格控制對益陽收入的影響

2011年城鄉居民人平收入

差距比較:

全國:21810元與6977元

湖南:18844元與6567元

益陽:17328元與6773元差距成因:

國家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國內社會分工的角色定位)及隱形收入分配方式20世紀90年代國務院制定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湖南是國家重要的農業發展區域,益陽是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緣由:“湖廣熟,天下足”(有糧食出口的7個省區: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廣西、四川、黑龍江)

隱形收入分配方式——

政府控制物價(糧價)實行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剪刀差的運用,種糧食的農民不知道自己的收入無形中少了,市民不知道自己的收入無形中多了。商品價值比較典故:沙漠中的金表與燒餅

國家財政對益陽轉移支付情況

2011年益陽財政總收入與總支出

總收入:60.03億元(地方稅收33.91億元)總支出:140.87億元(國家補貼80.84億元)

(2010年一般預算支出117億元)

假設沒有國家財政80億元的轉移支付,

益陽城鄉居民收入及經濟發展水平是什么狀況?

2011年益陽三大產業的比重

22.6:42.6:34.8

(人口:470萬;GDP:883.63億元

“收入分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

一項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制度

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的重要基石。”

—國發〔2013〕6號

“收入分配不公

是產生有效需求

不足的重要原因,

經濟增長取決于

收入分配”

——凱恩斯

收入分配不公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而產生的經濟危機(20世紀30年代)

巴西2200萬袋咖啡倒入大海;英國5萬加倫優質牛奶倒進臭水溝;美國倒進密西西比河的牛奶使該河成

為名符其實的“銀河”。

1933年美國政府與農場主簽訂合同:犁掉小麥、棉花各1000萬畝,玉米900萬畝;政府購買和屠宰2300萬頭牛、600萬頭豬,將其埋入荒地。

——暴殄天物(凱恩斯批評羅斯福)

羅斯福總統

“1933年美國60%的家庭處于貧困狀態,有300萬失業的工人、農民和破產的城市小商人,在饑寒交迫中煎熬。紐約市的貧困兒童到處撿煤渣,賓夕法尼亞州和肯塔基州的許多人靠挖野采充饑。”

——摘自9年制義務教育初三世界歷史教科書

1934年羅斯福接受凱恩斯的建議采取的改革措施

建立全國性《社會保障法》(1935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

通過制定國家干預經濟的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8大報告《深化收入分

配制度改革

若干意見》

——國發

〔2013〕6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時,收入分配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

——國發(2013)6號改革的總體要求:

“繼續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

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

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

——國發(2013)6號

改革要實現的4個主要目標與相應采取的6項具體措施

4個主要目標——

城鄉居民收入倍增

收入分配差距縮小

收入分配秩序明顯改善

收入分配格局趨于合理

6項具體措施——

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兩番。

“橄欖型”分配結構逐步形成

人口收入高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

政策保護——合法收入

稅收調節——過高收入

制度規范——隱性收入

依法取締——非法收入

提高“3個比重”

——

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6項具體措施

1、保障工資增加的改革措施

“深化工資制度改革,完善企業、機關、

事業單位工資決定和增長機制。”

(實現“三個比重”提高)

“建立反映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積極穩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和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到2015年,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80%,逐步解決一些行業企業職工工資過低的問題。”(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反運用)

2、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加強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推廣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對部分過高收入行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嚴格實行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政策,逐步縮小行業工資收入差距。”

“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全面建立覆蓋全部國有企業、分級管理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國有資本收益,擴大國有資本收益上交范圍。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間在現有比例上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

3、

政策保護合法收入的措施

“健全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生產要素價格的機制。

建立健全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技創新人才薪酬制度;

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分配政策;

完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貼制度;

允許和鼓勵品牌、創意等參與收入分配。”

4、稅收調節過高收入的措施

改革個人所得稅;完善財產稅;

改革完善房地產稅;

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提高資源稅稅負水平;

征收高檔娛樂和高檔奢侈品消費稅;

在適當時期開征遺產稅。

5、

制度規范隱性收入的措施

“完善公共資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機制。

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國有土地、海域、森林、礦產、水等公共資源出讓機制,加強對自然壟斷行業的監管,防止通過不正當手段無償或低價占有和使用公共資源。建立健全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機制,出讓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務支出。”

“加大促進教育公平力度。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嚴格規范教育收費行為。進一步完善高中、本科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政策,逐步提高補助標準。為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補助。”

教育資源配置直接影響收入分配的體現

義務教育掛“公辦民助”或“民辦公助”的收費問題;重點中學和重點小學產生的隱性收入與非法收入;

城鄉師資差異分配格局與教師內部的收入差距問題;

農村孩子進入城市學校讀書變相收費的問題;

參加“奧賽”學習資格與課外輔導班收費的問題等。

教育不公導致實質性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公

6、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的措施

“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實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制度。

“十二五”期末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十二五”期末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醫保基金支付水平達到75%以上。

全面實現統籌區域和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歡迎賜教!

謝謝各位!9、春去春又回,新桃換舊符。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這醉人芬芳的季節,愿你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