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_第1頁
DB36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_第2頁
DB36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_第3頁
DB36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_第4頁
DB36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DB36336DB36/FORMTEXTXXXXX—20XXFORMTEXT?????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mechanicaltransplantingofoilseedrapeblanketseedlings(征求意見稿)(本稿完成日期:2023年6月)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87251171前??言 I圍 1993021572規范性引用文件語和定義 11924691514育苗工藝流程和移栽苗標準地選擇苗前準備 218338640657播種 210680387118播后管理 218582941519病蟲害防治 3149511753610移栽 373427400511栽后管理 3前??言油菜育苗機械化移栽技術在江西地區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油菜育苗移栽勞動投入多、成本高的問題,可以更好地開發利用冬閑田。該技術的重點是標準化、規模化培育高質量的適宜機械移栽的油菜苗和移栽后的管理。目前尚無針對江西地區“油菜育苗機械化移栽技術”地方標準的發布,且各地標準區域性強、地方特色明顯。為了提高江西地區油菜機械移栽質量,特制定《油菜機械化移栽技術規程》,對新時期江西省油菜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技術支撐。本文件按《GB/T1.1—2020》編寫。本文件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九江市農業科學院、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謝國強孫明珠周慶幈沈少華吳俊張佳明高冰可羅細芽袁志華劉雪麗李文康余進陳曉聶瑞明王蓉蓉詹禮平李春熊軍熊書敏歐陽照徐志峰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主要規定了油菜毯狀苗育苗和機械移栽技術,包括育苗場地選擇、育苗前準備、播種、播后管理、病蟲害防治、移栽、栽后管理等技術規范。本文件適用于江西省油菜種植地區。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7.2經濟作物種子第2部分:油料類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8172城鎮垃圾農用控制標準GB/T8321.5農藥安全合理使用準則(五)GB/T8321.6農藥安全合理使用準則(六)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本。3.1育苗基質作物秸稈粉碎經堆料發酵與蛭石、珍珠巖、無機鹽等按一定比例進行混配,用來代替土壤進行作物育苗的固形物質,具備苗期所需營養。育苗工藝流程和技育苗標準自配/專用基質苗盤準備(鋪麻地膜)基質預濕裝盤刮平播種蓋種疊盤擺盤蓋膜揭膜苗期管理機械移栽曬種拌種消毒育苗標準:基質厚2.0~2.5cm,含水率45%~65%;秧苗密度不小于3000株/m2,苗高10.0~15.0cm,葉齡4~6葉;秧苗直立、均勻分布,空穴率5%以內;秧苗健壯,盤根好,成毯狀,雙手托起時不斷裂。育苗場地選擇選擇室外水源便利、空曠平整、地勢較高的平整的水泥場地或者硬質田塊作為育苗場地。如果是泥土苗床或大田苗床,苗床一定要平整,兩側開溝便于及時排水。育苗前準備6.1苗盤準備育苗盤采用硬質育秧盤,規格58cm×28cm×3cm,底部均勻分布排水孔。在育苗盤底部鋪麻地膜(規格:27cm×56cm)。一畝地按25~30盤準備。6.2基質配制與選擇基質選用作物秸稈粉碎經堆料發酵與蛭石、珍珠巖、無機鹽等按一定比例進行混配或選用專業廠家生產的油菜育苗專用基質,基質要求:具良好的吸水性,有機質含量20%~40%,pH5.5~7.0,有害生物和重金屬指標應符合GB8172的規定。為了保持栽插苗直立效果,基質使用時添加25%~30%的預先粉碎的黃土混勻為佳。每畝大田按125L育苗基質準備。6.3基質裝盤小規模生產可以人工作業,把基質填入苗盤,用專用工具刮平即可。大規模生產用基質育苗生產線操作。6.4種子處理曬種1d~2d,播前用烯效唑溶液進行拌種(每千克油菜種子用0.5%烯效唑24~25ml)。稀效唑先溶于水中,充分攪拌后倒入待處理的種子中,充分攪拌至種子表面無水。播種7.1播種時間根據我省油菜生產季節和生長特點及稻茬安排,基質育苗播種時間在10月1日~10月20日為宜。7.2播種方式及播種量使用油菜播種器或用播種流水線進行精量播種,密度為800~1000粒/盤,畝用種量100g~125g。流水線作業期間,確保出水裝置穩定,基質能浸透。7.3蓋種播種后用基質均勻蓋種,厚0.3~0.5cm。基質含水量40%~50%。播后管理8.1疊盤將播好后的苗盤層層疊放在一起,疊放層數以30~40層為宜,整體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保溫,每疊苗盤之間保持5~10cm距離。8.2發芽擺盤疊盤2~3d(積溫45°±5°)觀察種子發芽情況,待90%種子發芽露頭時,將苗盤平擺到育苗場地。水泥地面可直接擺盤,泥土苗床擺盤時要在苗床上先墊一層塑料地膜,防止秧苗扎根影響苗片均勻度。傍晚擺盤最佳,避免幼苗受到暴曬,擺盤后當天需澆水。8.3蓋膜擺盤后及時澆足水,及時蓋上30-50g/平米白色無紡布。高溫時揭開無紡布防止燒苗。8.4揭膜當80%以上的幼苗子葉完全展平變綠時,揭去無紡布。此后適當控制水分供應,以邊角部位不發生萎蔫為度,發生萎蔫時可少量補充水分。此外,2葉期前要注意預防大雨沖刷苗盤。8.5水肥管理8.5.1水分管理出苗后葉齡1-2葉前,保持基質濕潤,每次補水確保澆透,澆水設備需滿足出水量大且霧化適中,水滴不宜過大、霧化太高會增加澆水時間且不易澆透。3葉以后開始控苗,原則上基質表面不干不澆水,澆水則澆透,陰天基本不用澆水。8.5.2養分管理出苗后每5~7d葉齡1-2葉時,用1%濃度尿素水噴施一次,待葉齡4-5葉后用2.5%濃度尿素水連施2~3次。移栽前3d,用2%氮-磷-鉀(15-15-15)45%均衡復合肥噴施一次,施肥時間宜在早晚進行。移栽前2-3天需施一次肥,以利定植后養分供給,施肥量的多少視實際苗情長勢而定。肥料選擇與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病蟲害防治在育苗期間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等危害,農藥使用應GB4285、GB/T8321.5及GB/T8321.6的規定。移栽待苗齡4~6葉,苗高10~15cm時要適時移栽。移栽時要根據田塊大小、田塊類型以及形狀規則等合理選用移栽機具。小田塊、梯田以及不規則田塊宜采用插秧機底盤配套的自走式毯狀苗移栽機作業。前茬作物收獲后應在土壤適耕狀態下進行耕整地,有利于提高栽植質量和成活率,收獲時秸稈粉碎,均勻拋撒,耕整地時將秸稈翻埋于地表8cm以下,地表允許有少量短秸稈。適宜土壤含水率(絕對含水率):16~25%;土壤細碎度:在10公分耕層內小于3cm土塊占總重量比不小于90%;畦面平整度:在橫向1.5米范圍內,不允許有超過4cm的凸起或凹坑。大田塊、方塊田宜采用油菜毯狀苗聯合移栽機作業。前茬作物收獲時秸稈粉碎,均勻拋撒,收獲后應盡快移栽,利用土壤墑情即耕即栽有利于提高栽植質量和成活率。適宜土壤含水率(絕對含水率):25~30%。秧苗移栽前一天要補足水份,以增加移栽時根部的帶土量,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機械移栽安排在11月20日前為宜。10.1及時補水及時灌溉澆水是保證移栽油菜苗成活的關鍵。灌溉時用大水快速的把溝灌滿,不要漫過廂面,停止灌溉后,讓溝里的水慢慢滲透到廂面上。待地溝干爽后,需要人工清一次溝,特別要把圍溝、腰溝適當加深,利于排出田間積水。10.2封草移栽后2-3天內,要及時噴施封草藥控草,注意不要漏噴。11田間管理11.1清理“三溝”利用晴好天氣,進一步及時清理“三溝”,尤其是低洼田、冷浸田,要求做到雨止田干、溝無積水,可預防冬春漬害、干旱,促進油菜根系生長。11.2草害防治播后苗前每畝可采用90%的乙草胺40ml-60ml,或96%的精異丙甲草胺45ml-60ml噴霧防除雜草。但在土壤含水量較高或較低的條件下,應謹慎施用乙草胺以免降低種子發芽率。苗期草害較重的地塊需在溫度適宜時噴施選擇性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每畝用高效蓋草能10.8%乳油20ml-30ml或者烯草酮12%乳油30ml-40ml防除禾本科雜草,用高特克50%乳油27ml-30ml防除闊葉雜草。春后不宜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6、GB/T8321.8、GB/T8321.9、GB/T8321.10及國家農業農村部相關公告的規定。11.3弱苗調控五葉期,噴施40mg/L-80mg/L復硝酚鈉或60mg/L-100mg/L6-BA等快速促進苗情轉化,提高抗性;在冬至前后噴施美洲星、蕓苔素內酯等增強油菜防寒抗凍能力。蕾薹期,如出現脫肥癥狀,畝施用尿素7.5kg左右。11.4發根壯稈,增強抗倒性冬至前,畝施用30L濃度為40mg/L-60mg/L生根粉促進根系發育。立春后,如苗情長勢正常或偏旺,采用人工噴施的方式,畝施用30L濃度為20-30mg/L烯效唑,促進莖稈發育,增強抗倒性。也可采用無人機噴施,用量和濃度做相應調整。11.5初花期防分段結實立春后人工或無人機噴施25mg/L赤霉素、0.1%氯化鈣等預防花期早春凍害,減輕分段結實對產量的影響。11.6角果期催熟早騰茬4月15日前后,如角果不褪綠,可采用畝噴施40%乙烯利200ml-300ml,確保4月20日前后收獲。11.7病蟲害防治在蚜蟲株率達8%時,每畝用吡蟲啉10%可濕性粉劑40g-60g噴霧,控制蚜蟲危害。也可每畝用抗蚜威50%可濕性粉劑12g-20g或溴氰菊酯2.5%乳油10ml-20ml防治蚜蟲。在菜青蟲百株蟲量達到20-40頭以上時,每畝用高效氯氟氰菊酯10%可濕性粉劑8g-12g或阿維菌素1.8%可濕性粉劑30g-40g等防治。選擇晴好天氣采用無人機噴施每畝25%咪鮮胺乳油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