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JBX0011-2025 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_第1頁
TXJBX0011-2025 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_第2頁
TXJBX0011-2025 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_第3頁
TXJBX0011-2025 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_第4頁
TXJBX0011-2025 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T/XJBX0011—2025目次TOC\o"1-1"\h前言 III引言 V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基本要求 15巖土勘察技術要求 26隧道設計技術要求 27施工控制與監測 38驗收與檔案管理 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西安市計量標準檢測認證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青島地質勘查開發局)、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大隊(河北省水源涵養研究中心)、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中基發展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新世紀人才開發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述和、丁相軍、谷繼方、高強、武國峰、郭會征、劉勇、陳新盛。引言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的巖土勘察與設計是確保工程安全性、穩定性與長期使用性能的重要環節。由于隧道工程面臨的地質條件多樣且復雜,包括高地應力、軟弱圍巖、斷層破碎帶以及突水突泥等不良地質現象,科學合理的巖土勘察與設計顯得尤為關鍵。為規范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的巖土勘察與設計工作,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操作性,有必要制定系統化的技術規范。本文件旨在為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的巖土勘察與設計提供技術指導,規范勘察內容、設計方法、技術要求與成果表述。本文件適用于各類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工程,為工程安全建設與風險防控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持。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工程巖土勘察與設計規范范圍本規范規定了復雜地質條件(包括斷層破碎帶、巖溶、高地應力、軟弱圍巖、瓦斯地層等)下隧道工程的巖土勘察方法、地質風險評估、支護設計、施工控制及驗收要求。適用于山嶺隧道、城市地鐵隧道、水下隧道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勘察與設計,旨在降低地質災害風險,確保施工與運營安全。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術語和定義GB50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復雜地質條件complicatedgeologicalconditions對隧道施工安全與穩定性構成顯著威脅的地質環境(如突水突泥、巖爆、大變形等)?;疽罂辈旆旨壙辈旆旨壊襟E如下:初步勘察:識別區域地質構造、巖溶發育帶、活動斷裂等宏觀風險;詳細勘察:查明不良地質體空間分布、巖體力學參數及地下水特征;施工勘察:結合開挖揭露地質條件補充驗證,修正設計參數。設計原則風險預控:采用“強支護、弱爆破、勤監測”策略。適應性設計:針對不同地質區段制定差異化支護方案。信息化協同:應用BIM技術集成地質模型與結構設計。巖土勘察技術要求勘察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巖溶區:采用高密度電法、地質雷達(探測精度≤1m);斷層帶:地震反射波法、跨孔CT成像。鉆探與取樣:鉆探間距:高風險區≤20m,一般區≤50m;巖芯采取率:破碎帶≥80%,完整巖體≥90%。原位測試:地應力測試:水壓致裂法、聲發射法(Kaiser效應);瓦斯檢測:鉆孔瓦斯壓力、涌出量測定。地質風險評估風險分級:按地質復雜程度分為Ⅰ級(極高風險)至Ⅳ級(低風險)。評價指標:巖體完整性系數(Kv)、RQD值、地下水壓力、瓦斯濃度等。隧道設計技術要求支護結構設計超前支護:管棚:Φ89~159mm,長度20~40m,搭接長度≥3m;預注漿:滲透注漿(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加固破碎帶。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C25~C30,厚度≥15cm;鋼架:H175型鋼或格柵拱架,間距0.5~1.2m。二次襯砌:抗水壓設計:水壓>0.3MPa時采用防水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P10);抗震構造:設置減震層、可壓縮接頭。特殊地質應對措施巖溶區:溶洞處理:回填混凝土、跨越梁板或繞避;防排水:設置環向盲管+縱向排水溝,阻水帷幕截流。高地應力區:釋壓孔:鉆孔直徑50~100mm,間距1~2m;柔性支護:可縮式鋼架+纖維混凝土。瓦斯地層:通風設計:風速≥1m/s,瓦斯濃度預警閾值0.5%;防爆措施:非電起爆系統,設備防爆改造。施工控制與監測超前地質預報短距離預報:地質雷達(30~50m)、TSP(100~150m)。長距離預報:深孔鉆探(≥30m)、大地電磁法(ETM)。監控量測必測項目:拱頂下沉、周邊收斂、錨桿軸力、圍巖壓力。預警閾值:變形速率≥5mm/d或累計變形≥預留變形量的80%。動態反饋根據監測數據實時修正支護參數,調整開挖工法(如CD法→CRD法)。驗收與檔案管理隱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