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七章侵犯財產罪
第一節(jié)侵犯財產罪概述
第二節(jié)奪取型犯罪
第三節(jié)竊取、騙取型犯罪
第四節(jié)侵占、挪用型犯罪
第五節(jié)毀壞、破壞型犯罪
思考題第一節(jié)侵犯財產罪概述一、侵犯財產罪的概念和特征
侵犯財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攫取公私財物,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 (一)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二)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各種手段侵犯公私財產的行為 (三)主體大多數(shù)是一般主體,也有少數(shù)是特殊主體 (四)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二、侵犯財產罪的分類返回第二節(jié)奪取型犯罪一、搶劫罪
(一)搶劫罪的概念及特征 搶劫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產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對人身實行強制的方法,立即劫取財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財物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且故意的內容必須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目的。 (二)認定搶劫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區(qū)分。
2.關于搶劫罪與相似犯罪的界限。
3.轉化型搶劫罪的認定。
4.搶劫過程中使用暴力手段致人死亡案件的定性問題。
5.搶劫罪的既遂、未遂的認定。
6.關于“飛車搶奪”行為的定性。 (三)搶劫罪的刑事責任二、搶奪罪 (一)搶奪罪的概念及特征 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或利用他人缺乏對財物的防護能力,公然奪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乘人不備或利用他人缺乏對財物的防護能力,公然奪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
(二)認定本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2.本罪與搶劫罪的區(qū)別。
3.本罪向搶劫罪的轉化。
4.本罪的一罪與數(shù)罪的認定。 (三)搶奪罪的刑事責任三、聚眾哄搶罪 (一)聚眾哄搶罪的概念及特征 聚眾哄搶罪,是指糾集多人哄搶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公私財產所有權和社會正常管理秩序,但主要是前者。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聚集、糾合多人,采用哄鬧、滋擾等方法,一哄而起地公然搶走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 3.主體為凡年滿16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并且是聚眾哄搶行為的首要分子或者積極參加的人。 4.主觀方面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
(二)認定聚眾哄搶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搶劫罪、搶奪罪的區(qū)別。 (三)聚眾哄搶罪的刑事責任四、敲詐勒索罪 (一)敲詐勒索罪的概念及特征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采取以將來實施的暴力或其他損害相威脅的方法,索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客體為復雜客體,一方面,行為人非法索取公私財物,侵犯了公私財物所有權;另一方面,行為人以使用暴力或其他損害相威脅,又侵犯到他人的生命、健康等人身權利。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對被害人采取以將來實施的暴力或其他損害相威脅的方法,強行索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而且必須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認定敲詐勒索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搶劫罪的區(qū)別。
3.本罪與綁架罪的區(qū)別。
4.本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別。
5.本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三)敲詐勒索罪的刑事責任返回第三節(jié)竊取、騙取型犯罪一、盜竊罪
(一)盜竊罪的概念及特征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竊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竊取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
2.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秘密竊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4.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認定盜竊罪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盜竊罪與非罪的界分。
2.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
3.盜竊罪的一罪與數(shù)罪。
4.盜竊罪的數(shù)額認定。 (三)盜竊罪的刑事責任二、詐騙罪 (一)詐騙罪的概念及特征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財物。
3.本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認定詐騙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刑法規(guī)定的其他詐騙罪的區(qū)別。
3.本罪與盜竊罪的區(qū)別。
4.本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qū)別。 (三)詐騙罪的刑事責任返回第四節(jié)侵占、挪用型犯罪一、侵占罪 (一)侵占罪的概念及特征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具體講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拒不退還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以及拒不交出他人的遺忘物或埋藏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出于故意。 (二)認定侵占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盜竊罪的區(qū)別。
(三)侵占罪的刑事責任二、職務侵占罪 (一)職務侵占罪的概念及特征 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而且是具有主管、管理、經手本單位財物職權的人員。
4.主觀方面為故意,而且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認定職務侵占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侵占罪的區(qū)別。
2.本罪的共同犯罪。
3.本罪的一罪與數(shù)罪。 (三)職務侵占罪的刑事責任三、挪用資金罪 (一)挪用資金罪的概念及特征 挪用資金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shù)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財產的所有權。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的行為。
3.主體為特殊主體,為公司、企業(yè)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4.本罪主觀方面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對本單位資金的使用權。 (二)認定挪用資金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qū)別。
3.本罪的一罪與數(shù)罪的認定。 (三)挪用資金罪的刑事責任四、挪用特定款物罪 (一)挪用特定款物罪概念及特征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違反特定款物專用的財經管理制度,挪用國家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情節(jié)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本罪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包括國家對特定款物的財經管理制度和公共財產的所有權。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挪用國家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情節(jié)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行為。 3.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由管理、經手特定款物的人員構成。
4.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將特定款物用作其他公用事務。 (二)認定挪用特定款物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2.本罪與挪用資金罪的區(qū)別。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刑事責任返回第五節(jié)毀壞、破壞型犯罪一、故意毀壞財物罪 (一)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概念及特征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
(二)認定故意毀壞財物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2.本罪與其他相近似犯罪的界限。 (三)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刑事責任二、破壞生產經營罪 (一)破壞生產經營罪的概念及特征 破壞生產經營罪,是指由于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限于自然人。
4.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
(二)認定破壞生產經營罪應注意的問題
1.本罪與非罪的界分。
2.本罪與相關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區(qū)別。
3.本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三)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刑事責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私車質押貸款合同
- 個人英語介紹課件
- 兩委換屆課件
- 實習人員聘用合同
- 專屬介紹對象課件
- 【課件】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成語教案二
- 宿遷澤達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史學史(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師大附中2025年初三期末試題含解析
- 云貴川高中2024-2025學年高考生物試題原創(chuàng)模擬卷(四)含解析
- 醫(y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培訓課件
- 敏捷開發(fā)管理咨詢合同
- 病區(qū)安全管理新護士上崗前培訓課件
- 汽車調光玻璃行業(yè)專題報告(技術路徑、市場空間、競爭格局等)-2024-08-零部件
- 老年人血脂異常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yè)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工裝裝修合同電子版
- Q195L板坯工藝方案
- 2024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二)
- 脫掛式客運索道報價說明(單線循環(huán)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調研數(shù)學押題卷(蘇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