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206-2024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_第1頁
DB2301T 206-2024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_第2頁
DB2301T 206-2024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_第3頁
DB2301T 206-2024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_第4頁
DB2301T 206-2024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CCSB50DB2301IDB2301/T206—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環境條件 5本底 6苗種及運輸 7投放 9生產檔案 10效果評估 附錄A(資料性)抽樣和放流記錄表 DB2301/T20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晨、霍堂斌、王樂、王慧博、高忠斯、黃曉麗、王學浩。DB2301/T206—20241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翹嘴鲌(Culteralburnus)增養殖的環境條件、本底、苗種及運輸、投放、日常管理、生產檔案及效果評估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大水面翹嘴鲌的增養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1607漁業水質標準SC/T1075魚苗、魚種運輸通用技術要求SC/T1149—2020大水面增養殖容量計算方法SC/T9102.3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第3部分:淡水SC/T940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程SC/T9437—2020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范名詞術語SC/T9438淡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SC/T1149—2020、SC/T9437—202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環境條件4.1水質應符合GB/T11607的要求。4.2水域選擇小型魚類及蝦類資源較為豐富的水域,生態環境良好,水面開闊,水深應在3m以上,且冬季冰下水深1.5m以上。5本底增殖放流前,應按照SC/T9102.3中的規定開展增養殖水域的水環境因子、餌料生物及魚類資源量等現狀的調查,參見SC/T1149中生態類型增殖容量計算方法,科學制定翹嘴鲌增養殖數量。6苗種及運輸6.1質量應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完整無外傷及檢驗檢疫合格的個體,檢驗檢疫內容及要求按照SC/T9401的規定執行。DB2301/T206—202426.2規格小規格苗種宜選擇體長超過5cm,大規格苗種宜選擇體長10cm~15cm的翹嘴鲌魚種。6.3運輸苗種運輸前宜開展拉網鍛煉,采用活魚車或魚苗袋充氧運輸,活魚車裝魚箱內壁應用3%~5%左右的高錳酸鉀或30mg/L~40mg/L的聚維酮碘清洗,運輸水體與增養殖水域水溫溫差不超過±3℃,運輸時間不宜超過8h,苗種運輸應符合SC/T1075要求。6.4計數可選擇稱量法或桶量法。稱量法:隨機抽取一定數量苗種(不少于30尾),隨機重復抽樣3次,計算單位重量的平均個體數量,根據放流總重量計算放流總數量。桶量法:隨機抽取一桶,濾水后計數苗種尾數或稱重,隨機重復抽樣3次計算平均值,以總桶數計算總尾數或總重量,苗種計數應符合SC/T9401要求。7投放7.1時間春、秋兩季投放均可,春季投放時間為5月~6月,秋季投放時間為9月~10月。7.2天氣選擇晴朗、多云或陰天投放,風力不超過4級,水溫13℃~20℃為宜。7.3地點應選擇水深不超過3m,水流較緩、水質優良、交通便利、操作方便水域,遠離捕撈作業區及閘口,最佳地點為水草豐茂的湖區或庫灣回水區。7.4方法放流前進行溫度適應。放流時貼近水面(距水面不超過1m),緩慢將苗種放入放流水域。在船上投放時,船速小于0.5m/s。7.5密度每公頃水域投放小規格苗種150尾~250尾,或投放大規格苗種80尾~120尾為宜,并根據本底調查結果及實際增殖效果進行調整。8.1餌料大水面增養殖通常利用水體中天然餌料,除大水面網箱增養殖模式及大水面圍欄增養殖模式外,不應額外投餌,可通過布設人工魚巢方式,增加水體餌料魚類資源量。8.2監測定期開展餌料生物水平和魚類生長情況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次年增殖放流計劃。8.3防逃根據水域特點可設置攔魚柵或攔魚網等防逃設施,并定期檢查、管理與維護。DB2301/T206—202438.4防盜管理單位應定期開展漁政巡邏,防止偷魚、毒魚、電魚、炸魚等行為的發生。8.5捕撈為了確保翹嘴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應依據輪捕輪放,捕大留小原則,捕撈時間應避開翹嘴鲌繁殖季節6月~7月,起捕規格0.5kg/尾以上為宜。9生產檔案建立翹嘴鲌大水面增養殖生產檔案,詳細記錄苗種投放、日常管理與維護、捕撈與銷售等信息,及時歸檔整理并保存。10效果評估按照SC/T9438的規定,開展增殖放流效果評估。DB2301/T206—20244(資料性)抽樣和放流記錄表抽樣和放流記錄按照表A.1。表A.1抽樣和放流記錄表):運輸方式:運放流水域:放放流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