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1頁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2頁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3頁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4頁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四月月考試卷語文(試題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基礎知識積累(30分)學校開展“絲路探幽”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閱讀下面語段,完成題目。“半是絲路半是綢,古今nícháng競風流。”絲綢之路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張騫出使西域、玄奘求取佛法、班超投筆從戎……他們chóuchúmǎnzhì,長途跋涉,帶來了絲綢之路的繁華。從夏商周殘留的紡織品纖維到春秋戰國的服飾用料,從隋唐的冠帽到宋元的流行服飾……直至今日,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絲制品,無不說明中國絲綢自出心裁,獨領風騷。絲綢之路凝結著中國古人的智慧。長期以來,中國經由絲綢之路與沿線其他國家開展了各種經貿活動。從西漢時期至明代,幾千年來,絲綢之路孜孜不倦地溝通著中西互利共贏的經貿往來和互學互鑒的文化交流,展現了開放包容的胸襟與和平合作的絲路佳話。如今,絲路故事仍在講述。近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還開展了各種項目合作。這些舉措使沿線國家求同存異中共同進步。(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中寫出詞語。(2分)níchángchóuchúmǎnzhì(2)給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只填序號)(4分)【風騷】fēngsāo①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泛②指風情;③在某方面領先叫領風騷。【甲】【乙】唐宗宋祖,稍遜風騷。()(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畫線句的句子主干是“絲綢之路凝結智慧”。B.語段中“開展”“交流”“活動”的詞性分別是動詞、名詞、動詞。C.“互利共贏”“互學互鑒”“開放包容”“求同存異”四個短語的類型相同。D.語段括號里應該填入的標點符號是雙引號。2.字音字形。(3分)下面是某同學為義賣品寫的推薦語,對加點字讀音或字形分析正確的一項是()歡迎大家光臨我們的展區,這里有琳瑯滿目的圖書:精典的文學名著、有趣的動漫讀本……有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奔馳的駿馬、憨厚的小熊……各個自出新裁,別俱一格。所有商品一律打折銷售。A.“泥塑”的“塑”讀“suò”,“憨厚”的“憨”讀“hān”。B.“惟妙惟肖”的“肖”讀xiào,“打折”的“折”讀“shé”。C.“自出新裁”的“新”應寫為“心”,“別俱一格”的“俱”應寫為“具”。D.“精典”的“精”應寫為“經”,“奔馳”的“馳”應寫為“弛”。3.詞語辨析。(3分)依次填入文中a、b、c處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知史以明鑒,察古以曉今。樂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緊扣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大博物館a,紛紛推出了新穎有趣的活動。人們可以在樂山市博物館挖掘漢代崖墓形制元素,在峨眉山博物館探尋儒、釋、道相互交融發展的歷史b,在夾江手工造紙博物館體驗竹紙制作技藝,在鐵道兵博物館了解鐵道兵的奮斗歷程和他們c的英雄事跡……A.異想天開源頭可歌可泣B.別出心裁淵源可歌可泣C.別出心裁源頭頂天立地D.異想天開淵源頂天立地4.語法。(3分)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①中國之所以被稱為詩國,不是因為我們人人都寫詩,而是我們有一個崇尚讀書、崇尚詩教的民族傳統。②詩歌在我們的身邊撒播文化種子,滋養我們的詩意人生。③我們不一定人人都是詩人,但是我們可以從詩詞中體味到溫馨浪漫和靈趣哲思。④讀詩,讓我們回顧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讓我們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A.“崇尚讀詩”“溫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個短語的結構類型完全相同。B.句②中“詩歌在我們的身邊撒播文化種子”的主干是“詩歌撒播種子”。C.句③用“但是”連接前后兩個分句,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無主次之分。D.句④中,“回顧”是副詞,修飾“源遠流長”;“美好”是“精神境界”的定語。5.病句辨析。A.1991年,鄒平丁公遺址發現了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入選“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在此地發現的“陶書”,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約800年左右,引起國內外轟動。B.“兵家鼻祖”孫武所著《孫子兵法》揚名海內外。在濱州,很多中小學開展了多種孫子文化校本課程。C.通過濱州市博物館館藏的“黃河河道變遷圖”,讓我們知道在古代南到博興北到無棣都曾有過黃河故道。D.“世界數學泰斗”劉徽,今山東濱州人,魏晉時期數學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著有《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6.文學文化常識。(3分)下列關于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古人尚禮。席地而坐,離席站立,“避席”表敬意;“長跪”則是把腰挺直,以示敬意。B.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贈序,即離別贈言,這類文體在贈人以言的同時,往往不抒發作者的情志或心懷。C.《禮記》是戰國至秦漢間道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戴圣編纂的。D.莫泊桑,英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7.語句銜接。(3分)下列句子的排序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好的勞動教育讓人終身受益。要實現勞動育人目標,就要上好每一節勞動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①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②好的勞動課注重實踐,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并用③一堂好的勞動課,還要注重教育效果④上好勞動課,對課程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⑤幫助學生形成自覺的勞動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A..④③①②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④③①⑤②8.名著閱讀。(3分)下列關于《水滸傳》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水滸傳》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B.《水滸傳》在結構上采取先合后分的單線結構,順時敘述。C.《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以梁山好漢為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D.《水滸傳》用的是古代白話,堪稱中國白話文學的里程碑。二、現代文閱讀(20分)(一)閱讀“窗外”為題的現代詩文,回答9-11題。窗外谷靜(1)經過一日雨、一夜風,霧霾盡散,窗外再看不到穿短袖的人,夏天總算趕在來暖氣之前徹底走了。空氣清清爽爽的,林立的高樓央縫里的天也藍得清透高遠,連那銀杏葉子也認認真真黃亮起來了。(2)我起身走到窗前,看那棵銀杏。它滿樹扇形的葉子都已轉黃,只有葉柄還略帶一點綠色,陽光下黃得靈動,美得炫目。一陣微風,那些小黃扇子就翻動起來,跳起一場盛大的舞蹈。我貪戀它的金黃,卻只在每年十一月的十幾天才關注到它,其他三百五十天,在我看不見的時候,它的生命也在默默延展吧?而它盛大的舞蹈,也不是為了悅我眼目吧?(3)和它比鄰而居的本來是一棵玉蘭,正對著我書房的窗子。收房的時候,玉蘭花正像一個個白衣仙女在枝頭玉立,我著實歡喜了一陣子。因為窗外有玉蘭花白如玉,更因為今人多以“辛夷”為玉蘭的別稱,我就不辨真偽地記下了。誰知就是這一年夏天,一場狂風暴雨摧折了它,眼瞅著它掛水多日,也沒能像賈平凹的“小桃樹”一般再灼灼地開出花來。原來世間無情的生命,是要遭遇更多無常的。(4)后來工人又在窗外栽了一棵蘋果樹,蘋果樹每年春天都開粉白的花,夏天結青的果子,果子不待變紅就被孩子們用各種辦法打掉了。樹下和臺階上,經常有啃過一口的青果子。想來孩子們總是希望自己可以碰到一個甜的,一個一個地、一年一年地,都沒有如愿,但他們依然年年盼望著一顆甜的果子。(5)我一直不太習慣高的樓層,喜歡抬頭見綠,舊家在民心河邊,住七樓。民心河剛修好的時候,我跟同住河邊的朋友開玩笑:以后我就搖著船去你家串門了。但終歸是一個玩笑,民心河里的水時有時無,船是行不了的。但河邊的柳樹,卻總把第一縷春色送到我眼前。(6)廚房的窗正對民心河,東西兩個方向都可以看很遠。早晨拉開窗簾,就能看見窗外綠柳披拂,綠柳間還有絨花樹,一年里好幾個月都舉著滿樹粉紅的小傘,茸茸的,柔柔的,輕云一般。后來才知道,絨花樹又叫合歡樹。就是史鐵生用以紀念母親的樹。但這,是我搬家以后才知道的,所以很是遺憾,感覺當年在絨花樹上錯過了很多故事。(7)周末總是悠閑一些,做飯的時候抬眼看見好景致,就停下來觀賞:晴天的傍晚,橘色的夕陽染紅滿天云霞,也把橙色鋪在河面,閃閃的,奪了絨花樹的光彩;煙雨蒙蒙的時候,于柳樹最相宜,河面上的雨霧和朦朧的柳煙,總讓我疑心到了江南。那時候我還很年輕,忙著在這個城市扎根,忙著照顧家庭和孩子,時間總是不夠用。只有這時候,才感覺時間慢下來,心也柔軟下來了,像柳煙,像絨花,像個女子。(8)因為柳樹和絨花樹,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土地的聯系,這讓我踏實。所以后來選這套房的時候,我選了二樓。(9)在那個最冷的冬天,我就坐在客廳寬大的窗子下,無遮無攔地曬著陽光:想象車都趴在馬路上,人都貓在窗子后面,等春天。終于等到迎春看似干枯的枝條爆出第一瓣鵝黃,等到夾竹桃、海棠也都開出紅艷艷的花來,整個世界都活起來了:街上響著惱人的汽車喇叭聲,黃衣的外賣小哥兒一手拎著袋子一手舉著電話奔跑,穿校服的孩子飛一樣地騎著自行車。(10)轉眼就到了“花褪殘紅青杏小”的時節,不開花的玉蘭和沒有經秋的銀杏辨識度很低,遠遠看去,只是混在眾樹里面的一片綠色而已,整個夏天,窗外就是那么一團一團的綠。也就是這些無意辨識的綠,把昂揚的生命力送至眼前,流進心里,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里,給人慰藉,帶走疲倦、焦灼和膽怯。(11)去年葉落的時候,我在陽臺上眼看著一個工人騎著三輪車停在樹下,然后用一根竹竿輪流敲打兩棵銀杏,然后把打落的葉子收到他的三輪車上準備拉走。我在窗子里喊:“師傅,別打了,多好看。”他卻什么都聽不見。我明白,位置不同,世界就不同:于我,片片金黃是銀杏的盛裝;于他,片片金黃就是片片麻煩。(12)許多植物都是春秋兩季才色彩斑斕,夏天都一樣綠著,忙著吸收天地精華,然后在秋天或者來年春天,幻化出獨特的美麗:或者在春日的嬌艷里喧鬧歡騰,或者在秋天的斑斕里安忍沉穩。周而復始地,把生命的榮枯展示給我們看。(13)我的心一陣悸動,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都是夏天窗外團團的綠,正醞釀著一場輝煌盛大又安靜的舞蹈嗎?周而復始,永不謝幕。9.欣賞插圖,回答問題。(10分)(1)請根據原文敘寫的順序為下列三幅插圖排序并為C圖取名。(5分)排序:(2)C圖對應的文章內容是否可以刪去?請說明理由。(5分)10.散文語言耐人尋味,請自選角度賞析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5分)想來孩子們總是希望自己可以碰到一個甜的,一個一個地、一年一年地,都沒有如愿,但他們依然年年盼望著一顆甜的果子。11.結合全文,說說你對末段劃線句“不都是夏天窗外團團的綠,正醞釀著一場輝煌盛大又安靜的舞蹈嗎”的理解。(5分))三、文言文閱讀(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西湖(二)袁宏道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選自《明人小品十家·袁中郎小品》,有改動)12.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梅花為寒所勒為:被。B.皆在朝日始出始:開始。C.止午、未、申三時止:同“只”。D.安可為俗士道哉安:怎么。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8分)(1)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2)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14.分別找出能概括選文主要內容的句子和描寫月景的句子。(5分)四、詩歌鑒賞(9分)江畔獨步尋花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15.下列四項對詩歌的評價,與詩人的想法相距甚遠的一項是(3分)()A.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的意思。B.第二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花的數量之多;“壓枝低”,形象地描繪了花兒密密層層,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C.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是說花枝上彩蝶翩躚起舞,這才是最動人的景致。如果沒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沒有什么看頭。D.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寫嬌鶯清脆悅耳的鳴叫聲,其實這是一種襯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現黃四娘家花的美麗與魅力。16.你認為詩中的“留連戲蝶時時舞”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能夠表現出黃四娘家的花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名句默寫。(7分)17.學校開展經典詩文朗誦大賽,請你幫助主持人完成串詞要求:①在前3位選手的串詞中填上恰當的詩句,必須是將要朗誦的詩文中的句子。②參照前3位選手的串詞;為第4位選手寫出完整的串詞,他朗誦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1)人生曲折,不言放棄。生活難免有磨難,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一直走下去,一定能看到光明。接下來,請欣賞1號選手為大家朗誦陸游的《游山西村》。(2)春夏秋冬皆是景,詩意永駐我心間。歐陽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瑯琊山春夏花開芬芳,枝繁葉茂的景象;劉禹錫用“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抒寫內心的豪邁情懷;岑參用“忽如一夜春風里,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新奇比喻,描繪出邊塞冬天特有的美妙意境。接下來,有請2號選手為大家朗誦歐陽修的《醉翁亭記》。(3)品讀詩文名句,感悟家國情懷。從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理想中,我們領略到他以天下為念的胸襟。接下來,有請3號選手為大家朗誦范仲淹的《岳陽樓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語言運用。(8分)18.在勞動周主題活動中,學校擬邀請大國工匠做報告。作為學校記者團成員,你獲得了采訪大國工匠的機會。請結合以下材料,完成采訪任務。大國工匠李工:帶領團隊經過無數次打磨、測試,總結出“一槍三焊”操作法,攻克了一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