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丹南三校聯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月考歷史試卷(3月份)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分。1.有學者認為,這個事件根本不是革命,只是殖民地對他們“母”國效忠的一種機械的破裂,有學者則將這場革命看成是“擺脫西班牙王室的解放運動”。材料所述的歷史事件是()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美國獨立戰爭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如圖所示現象得益于()
A.彼得一世改革的實行 B.農奴制改革的推行
C.十月革命的爆發 D.新經濟政策的實施3.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現代化學工業的產生,是應用技術領域中的一項重大突破。發明了現代炸藥的化學家是()A.愛迪生 B.狄塞爾 C.本茨 D.諾貝爾4.19世紀中期,為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英國5-14歲兒童的入學率從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國5-14歲兒童的入學率從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說明工業革命()A.推動大眾教育普及 B.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C.壯大工人階級隊伍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下列思維導圖中①處的事件是()
A.美國南北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美蘇冷戰6.1937年,蘇聯的鋼鐵產量從1928年的425萬噸增加到1773萬噸,可以制造自己的發電裝置,發電量是1928年的9倍。這一現象的出現是由于()A.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推行
C.新經濟政策的實行 D.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7.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公共設施(如圖),緩解失業現象,刺激經濟早日復蘇。這一舉措屬于羅斯福新政項目中的()A.整頓金融體系
B.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
C.推行“以工代賑”
D.調整農業政策8.第二次世界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歐洲老牌殖民強國的力量,在非洲,利比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相繼獨立;在拉丁美洲,古巴取得了反抗美國斗爭的勝利。這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A.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B.改變了舊的世界政治格局
C.使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 D.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發展9.1942年起,各國開始大規模的協同作戰,美、英等盟國軍隊在諾曼底登陸作戰,蘇聯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并派遣軍事顧問。材料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雅爾塔會議的召開 B.《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D.《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10.“馬歇爾計劃以美國商品和資本技術對西歐進行援助,1948-1951年間十六個國家得到美國的援助,總計超過一百三十億美元,使歐洲政治家和公眾高度贊賞其‘現實慷慨態度’,在歐洲公眾中形成了無形的政治力量。”材料意在說明馬歇爾計劃()A.有利于美國加強對西歐的控制 B.對歐洲國家的經濟援助范圍廣
C.根本目的是幫助歐洲恢復經濟 D.使國際關系由對抗趨向于合作11.從下面表格內容中可以獲取的信息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醫療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國家1970年1980年1990年增長百分比美國7.49.312.433.3加拿大7.17.49.021.6法國5.88.98.917.1意大利5.26.87.611.8英國4.55.86.14.7A.西方社會保障事業不斷發展 B.美國醫療技術領先世界
C.西方階級矛盾問題日益嚴重 D.英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12.據估計,核污水排海后進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2億—6億居里,海洋生物通過體表吸附或通過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并逐漸積累在器官中,通過食物鏈作用傳遞給人類……且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約1千萬噸。這表明現代人類社會()A.急需保護海洋環境 B.海洋生態系統已經崩潰
C.能源危機異常嚴峻 D.實現了可持續協調發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如圖。(1)1857年,圖中所示運動興起,沉重打擊了______(國家)殖民者;1920年和1930年,______(人物)發起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______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在1934年______當選墨西哥總統,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二:朝鮮戰爭的作戰雙方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自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為了“對付共產主義在東亞擴張的巨大威脅”,就深深陷入戰爭泥淖;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全面對抗的持續發展,使得其決策者難以將戰略注意力及相關資源集中于對付來自蘇聯這一主要冷戰敵對大國的挑戰;美國卷入越戰引起了國內公眾日益深化的沮喪與憤怒,社會分裂與動蕩。美國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以對華政策及東亞戰略的調整為中心,發生了“選擇性收縮”為基本特征的重大轉變。(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并分析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影響美國的東亞政策出現變化的因素。
【合作與沖突】
材料三:美國所謂的“競爭”并不是基于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公平健康的良性競爭,而是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不擇手段的打壓遏制。中美關系近年來之所以陷入嚴重困難,正是美國癡迷于遏制打壓中國造成的。中國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基礎上發展中美關系。美國政府應摒棄零和博弈思維,以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為世界和平發展發揮大國應有的作用。
——摘自人民網《發展中美關系,美國必須放下遏制打壓的執念》(3)依據材料三,概括中美關系屢遭波折的原因。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中美關系如何才能走出目前困境?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02年左右,英德之間展開了軍備競賽。這種海軍軍備競賽迅速升級到了一個十分“昂貴”的臨界點,給英國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這也使他們開始考慮是否應該放棄當時英國海軍政策奉行的“雙強標準”即:建設一支超過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海軍力量總和的海軍部隊……軍備競賽使得英德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最終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后果。——摘編自甘星《論20世紀初期(1900-1922)英美海上霸權和平轉移》
1913年英、法、德、美工業生產占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1)如圖現象的出現與哪一事件有關?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考慮放棄“雙強標準”的原因。說明“不可避免的后果”指的是什么?(2)《聯合國家宣言》事件發生于哪一年?寫出斯大林格勒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從經濟角度分析蘇聯在二戰前擁有強大軍事工業的原因。(3)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能最終取得勝利的原因。
【居安思危】
材料二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中國人民將堅持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4)說一說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應如何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科學理論】
材料一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觀念對宗教神學精神統治之下人們潛在的本質論思想產生了巨大沖擊。達爾文進化論通過自然主義的科學解釋以雄辯的事實大聲質問《圣經》的真實性,上帝創世論更多地成為了故事般的講述。就連宗教內部也由此分化為保守的基要派和開明的現代派,宗教陷入進化論的泥沼中,信徒的信仰也暫時地迷失了。——摘編自張驥《達爾文進化論對宗教思想的影響1859-1909》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指出上圖著作的出版使什么成為獨立的學科?依據所學知識,指出進化論出自達爾文的哪一著作。依據材料一,概括進化論的社會影響。
【科學技術】
材料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自然科學蓬勃發展,這時,自然科學不但已經趕上了工業和技術的發展,能夠在理論上滿足實踐的需要,而且還走到了生產的前面,成為技術革命的先導,進而促使整個工業技術體系發生嶄新的變化,發揮其促進社會經濟的超前作用。——摘編自陳雄《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諾貝爾(2)指出圖中人物(諾貝爾)的科學貢獻。依據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結合史實,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這一特點。
【科學應用】
材料三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而跨越海洋的電報就要靠海底電纜傳送。1851年英法間的海底電纜成功鋪設。大西洋海底電纜在科技和商業精英的推動及英美政府的配合下以巨大代價耗時十年于1866年鋪成。它是人類通信史上新的里程碑,從此人類進入了越洋通信的時代。——摘編自[美]約翰?S?戈登《瘋狂的投資》
世界第一輛有軌電車(3)法拉第發現的哪一現象為圖中交通工具動力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來源?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大西洋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的有利條件都有哪些?
【科學生活】
材料四發生在20世紀40-6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已經產生,并且仍在產生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影響。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是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的發明輔助人類不斷增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生物工程、核技術、激光技術、新能源與新材料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和宇宙空間技術等的發明與應用,都將人類的生產生活推向了新的高度。
——摘編自劉宗緒主編的《歷史學科專題講座》(4)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綜上所述,談談你對世界近現代科學發展的認識。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10年,西班牙被法國軍隊占領,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遭到嚴重削弱,西屬拉丁美洲人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運動。各地人民紛紛發動起義,驅逐西班牙殖民官吏,建立獨立政權,A正確;美國獨立戰爭反抗的是英國殖民者,排除B;印度民族大起義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抗的是英國殖民者,排除CD。
故選:A。
2.【答案】B【解析】根據數據圖表信息可知,1887—1897年俄國石煤石油、鑄鐵、生鐵產量增長迅猛。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俄國推行農奴制改革,使得大量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為俄國國內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促進了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故俄國石煤、石油、鑄鐵、生鐵產量增加,B項正確;彼得一世改革發生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十月革命和新經濟政策均發生于20世紀,它們均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CD三項。
故選:B。
3.【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故D符合題意;愛迪生發明耐用白熾燈泡,排除A;狄塞爾發明了柴油內燃機,排除B;本茨發明汽車,排除C。
故選:D。
4.【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世紀中期,為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英國5-14歲兒童的入學率從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國5-14歲兒童的入學率從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及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為適應工業化發展對人才的需要,英國不斷提高了兒童的入學率。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法國的兒童入學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由此可見,工業革命有助于推動大眾教育的普及,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生產力發展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工人階級隊伍壯大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材料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無關,排除D項。
故選:A。
5.【答案】B【解析】據題干圖示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項正確;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于1861年,三國同盟形成于1882年,兩者并無關聯,排除A項;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是雅爾塔體系,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C項;美蘇冷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選:B。
6.【答案】D【解析】由題干“1937年,蘇聯的鋼鐵產量從1928年的425萬噸增加到1773萬噸,可以制造自己的發電裝置,發電量是1928年的9倍”并結合所學可知,在斯大林領導下,,1928年至1937年,蘇聯實施了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核心目標是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通過集中資源和力量發展重工業,蘇聯的鋼鐵產量和發電量大幅增加。題干現象主要歸功于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故D符合題意;蘇維埃政權在1917年十月革命時就已經建立,與1937年的工業增長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1918年至1921年間推行的,與1937年的工業增長無關,排除B;新經濟政策是在1921年至1928年間實行的,旨在恢復經濟,與1937年的工業增長關系不大,排除C。
故選:D。
7.【答案】C【解析】羅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C項正確;A項是金融領域的措施,B項是工業領域的措施,D項是農業領域的措施,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C。
8.【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實力進一步削弱,世界殖民體系逐步瓦解,非洲、拉丁美洲掀起了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運動,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D項正確;題干強調的是二戰后的民族解放運動,與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改變了舊的世界政治格局不符合,排除AB項;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
故選:D。
9.【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D項正確;1945年2月,美蘇英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排除A項;《凡爾賽條約》簽訂時間是1919年6月28日,排除B項;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0.【答案】A【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結束后,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復興經濟,恢復資本主義的統治秩序,以此控制西歐。故A符合題意;題干主旨是強調加強對西歐國家的控制,對歐洲國家的經濟援助范圍廣與題意不符,排除B;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歐,而非幫助歐洲恢復經濟,排除C;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冷戰政策的一部分,并未使國際關系由對抗趨向于合作,排除D。
故選:A。
11.【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醫療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可知,表格顯示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1970年、1980年和1990年醫療保障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以及其增長百分比。從中可以看出,各國的醫療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的增長較為顯著,這說明西方社會保障事業的不斷發展,A項正確;“美國醫療技術領先世界”在題干表格中未有體現,題干表格并未涉及醫療技術的領先性,排除B項;“西方階級矛盾問題日益嚴重”與表格數據無關,排除C項;“英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在題干表格中未有涉及,表格僅顯示醫療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涉及經濟發展速度,排除D項。故選:A。
12.【答案】A【解析】據題干“核污水排海后進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2億—6億居里,海洋生物通過體表吸附或通過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并逐漸積累在器官中,通過食物鏈作用傳遞給人類……且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約1千萬噸”可知,核污水排海后進入海洋中造成危害和石油污染物破壞海洋污染,表明現代人類社會急需保護海洋環境。故A符合題意;海洋生態系統已經崩潰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能源危機與題干材料反映海洋環境問題不符,排除C;題干材料反映海洋環境問題,不能體現實現了可持續協調發展,排除D。
故選:A。
13.【答案】【小題1】英國;甘地;1922;卡德納斯【小題2】影響: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因素: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經濟實力受到削弱;美蘇冷戰,蘇聯實力的增強;越戰中傷亡巨大,國內反戰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省寧德市名校2024年中考四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福建省長泰一中學、華安一中學、龍海二中學2024屆中考四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查隱患、反違章”專項排查工作總結模版
- 依托健康服務平臺提升城市醫衛水平的實踐研究
- 教導處段考總結模版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總結模版
- 醫護人員在團隊中的領導力培養與實踐
- 智能云倉項目的未來發展潛力分析
- 醫患關系與品牌信任的建立
- 信息技術助力生本課堂創新與實踐方案
- 離婚協議書原版
- 2025年體育賽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
- 2025年高考地理復習 大單元八 人口、城鎮與大都市輻射 題庫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始發準備課件
- 2025年天津市濱海新區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2024年全球及中國通信用氮化鋁陶瓷基板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T-CSTM 00290-2022 超高性能混凝土檢查井蓋
- 業務轉讓合同協議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語文二模作文題目“科技與相互理解”寫作指導
- 第四屆“魅力之光”知識競賽初賽題庫
-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電子教案 5-3 旅行社接待業務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