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PAGE5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表一工程總體情況項目名稱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建設單位成都電業局法人代表通訊地址成都市東風路17號聯系電話郵政編碼610017建設地點變電站:金堂縣成阿工業園區內成阿大道以南與元豐路以西交叉口處;線路:金堂縣淮口鎮成阿工業園區內;工程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電力供應業環境影響報告表名稱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四川省輻射環境評價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初步設計單位成都城電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部門四川省環境保護廳文號川環審批[2011]455號時間2011.10.21工程核準部門川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號川發改能源〔2012〕704號時間2012.7.18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四川省電力公司文號川電基建〔2012〕189號時間2012.5.15環境保護設施設計單位四川錦能電力設計有限公司環境保護設施施工單位四川宏業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環境保護設施監測單位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投資總概算(萬元)5849環保投資(萬元)22.6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0.38%實際總投資(萬元)5264環保投資(萬元)18.08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0.34%環評主體工程規模五回110kV供電線路線路全長2×3.5km,三臺35MVA主變工程開工日期2012年5月實際主體工程規模五回110kV供電線路線路全長2×3.5km,三臺35MVA主變投入試運行時期2014年6月表二調查范圍、環境監測因子、敏感目標、調查重點調查范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中評價范圍及項目實際情況,監測(調查)范圍如下:(1)工頻電場、工頻磁場110kV變電站:變電站站界外30m范圍內;110kV輸電線路:邊導線地面投影外兩側各30m范圍內。(2)無線電干擾110kV變電站:變電站圍墻外100m范圍內(重點調查變電站墻外50m范圍內);110kV輸電線路:線路走廊兩側100m范圍內(重點調查走廊兩側30m范圍)。(3)噪聲110kV變電站廠界噪聲:變電站圍墻外1m;110kV變電站周圍環境噪聲:變電站圍墻外100m范圍;110kV輸電線路:邊導線地面投影外兩側各30m范圍內。(4)生態110kV變電站:站場圍墻外500m內;110kV輸電線路:邊導線地面投影外兩側各300m的帶狀區域。環境監測因子1.施工期根據工程施工期生產工藝流程圖,輸變電建設項目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噪聲、污廢水、揚塵及生態影響等。2.運營期根據工程運營期生產工藝流程圖,輸變電建設項目運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和無線電干擾、生活污水、噪聲及生活垃圾。環境敏感目標環評階段本項目確認的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1。表2-1環評階段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項目名稱序號敏感點位置及距離環境影響因素新110kV繡淮二線”π”接進成阿北變線路1四川國中食品有限公司廠房(每幢4層、平頂,高19m)架空線路西側,與線路邊導線投影最近距離5mE/H/RI/N2成都浩旺成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廠房(每幢5層,平頂,高20m)架空線路南側,與線路邊導線投影最近距離5mE/H/RI/N注:E-工頻電場、H-工頻磁感應、RI-無線電干擾N-噪聲驗收階段通過驗收調查單位的現場勘測與調查,本工程東岳110kV變電站調查范圍內無敏感目標。本工程線路沿線有1處敏感目標,即1號敏感目標。本項目驗收的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2。表2-2本工程驗收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建設內容驗收環境影響因素敏感點位置距離1新110kV繡淮二線“π”接進成阿北110kV福岳線旁國中食品廠29#~30#旁(金堂大道與成阿大道交匯處成阿工業園區)西側約8mE/H/RI/N注:E-工頻電場、H-工頻磁感應、RI-無線電干擾N-噪聲本工程驗收監測對上述環境保護目標全部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見表七。調查重點(1)主要對變電站站界及周邊敏感點、線路及距離線路邊導線較近典型敏感點的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和噪聲現狀進行監測。(2)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調查。(3)環境風險防范及應急措施調查。(4)施工期環境影響回顧性調查。表三驗收執行標準電磁環境標準根據環評執行標準并結合現行實用標準,該項目驗收監測執行標準見表3-1。表3-1驗收監測執行標準表類別驗收監測標準標準限值工頻電磁場《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居民區推薦工頻電場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100μT無線電干擾《高壓交流架空送變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GB15707-1995)110kV項目為46dB(μV/m)(0.5MHz,站界外20m處或距離邊導線20m處)聲環境標準根據環評執行標準并結合現行實用標準,該項目驗收監測執行標準見表3-2。表3-2驗收監測執行標準表類別驗收監測標準標準限值噪聲《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晝間60dB(A)夜間50dB(A)《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晝間60dB(A)夜間50dB(A)表四工程概況4.1工程地理位置圖東岳110kV變電站(原成阿北110kV變電站)位于金堂縣成阿工業園區內成阿大道以南元豐路以西交叉口處。站址地勢平坦,土地用地性質為劃撥工業用地。站址四周200m范圍內均為道路或空地,北側為寬40m的成阿大道,道路以北均為空地;東臨元豐路,道路以東亦為空地;其余兩側均為空地。4.2主要工程內容及規模(1)110kV成阿北變電站新建工程:東岳110kV變電站主變采用戶外布置方式,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布置,35kV和10kV配電裝置均采用戶內布置方式。主變本期2×63MVA,110kV出線本期2回,35kV出線本期6回,10kV出線本期12回,無功補償容量本期4×6000kVar。新110kV繡淮二線“π”接進成阿北變線路工程:線路總長2×3.5km,全線新建雙回塔16基;導線采用同塔雙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設,型號為2×LGJ-240/30型鋼芯鋁絞線,每回路設計輸送電流450A。在與新110kV繡淮二線相距15m處為已投運的單回三角形排列方式架設的原110kV繡淮二線,原110kV繡淮二線仍繼續使用。本項目新建線路從新110kV繡二線上π接進成阿北變電站。當本項目新建線路建成后,由于“π”接點處的鐵塔(新110kV繡淮二線3#塔)現為直路塔,本項目需將其拆除后換成1基雙回耐張塔,并更換兩基鐵塔間的300m導線,更換后的導線型號與原來的一樣。拆除產生的廢鋼材5t、更換的300m導線均由成都電業局修試所回收利用。4.3工程占地及總平面布置、輸電線線路路徑1、工程占地:本項目變電站占地5400m2,新建架空線路永久占地450m2,施工臨時占地200m2。項目占地面積及占地類型見下表4-1。表4-1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占地面積及占地類型工程名稱劃撥工業用地(m2)東岳110kV變電站永久占地圍墻內占地4176進站道路60站外道路、排水溝等設施占地1164東岳110kV變電站臨時占地—新建架空線路永久占地450新建架空線路臨時占地200合計60502、總平面布置:東岳110kV變電站的主變采用戶外布置方式,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布置,35kV和10kV配電裝置均采用戶內布置,站界長72m,寬58m。根據變電站擬定的進出線方向,將110kV戶外GIS布置在站區的北面,其以西為10kV無功補償裝置布置;35kV配電裝置室布置在配電綜合樓內;配電綜合樓布置在站區的南面;主變壓布置于110kV配電裝置與配電綜合樓之間。進站道路從站區東側的元豐路接入,長15m。變電站大門位于站區東面,采用平開不銹鋼實體門,大門右側設置國網公司統一標識墻,圍墻采用2.3米高實體磚圍墻。輸電線路路徑:在已投運的原110kV繡淮二線東側15m處為110kV繡淮二線,本項目新建線路將從新110kV繡淮二線“π”接兩回線路進成東岳變電站。線路從新110kV繡淮二線“π”接點出發后沿金樂路南側的電力通道向東前進,跨越金堂電廠專用鐵路后在成阿大道與金樂路交匯處左轉,沿成阿大道西側的電力通道走廊向西北方向前進,再次跨越金堂電廠專用鐵路,直至110kV東岳變電站。本線路經過的電力通道內現無其他已建、擬建高壓電線。本輸變電項目靜態總投資為5264萬元,其中環保投資共計18.08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0.34%。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的要求進行建設,建設單位嚴格執行了“三同時”制度。完全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環評批復的要求進行建設,無其他工程變更情況。表五環境影響評價回顧根據本工程的性質,主要環境影響有生態環境影響、電磁環境、聲環境影響、水環境影響以及固體廢物等。生態環境影響、1.項目建設對土地利用格局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挖填方將造成土壤表層被破壞,土壤性質變化,保水保肥性能下降。成阿北110kV變電站永久占地面積為5400m2,無需臨時占地。架空輸電線路永久占地面積為450m2,臨時占地面積為200m2,永久占地導致土地性質發生改變。線路施工臨時占地在施工完成后可隨即進行綠化恢復。2.項目建設對植物、植被的影響本項目輸電線路全線在工業園區規劃道旁電力通道走線,不涉及樹木的砍伐。3.項目建設對動物的影響本項目建設區域野生動物主要是蛇、鼠、蛙等常見動物,無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項目建設不會對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產生影響。4.項目建設對農作物的影響本項目占地為劃撥工業用地,不占用耕地,因此對農作物不產生影響。5.本項目對沿線自然景觀的影響本項目輸電線路在施工過程中,挖填方、運輸等將造成植被破壞、地表裸露,會對沿途的自然景觀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項目施工期間,要盡量少破壞植被,妥善處理好棄土和生活垃圾,保護好沿途自然景觀。電磁環境影響1、成阿北110kV變電站成阿北110kV變電站電磁環境影響評價采用類比分析的方法進行預測評價。本次選擇110kV界牌變電站作為110kV成阿北變電站的類比變電站。類比預測結論如下:工頻電場強度:經類比分析,成阿北110kV變電站建成后圍墻外工頻電場強度最大值為3.49×10-1kV/m,所有點位滿足4kV/m的評價標準要求。工頻磁感應強度:經類比分析,工頻磁感應強度最大值為1.89×10-4mT,滿足0.1mT的評價標準要求。無線電干擾:經類比分析,站界外20m處無線電干擾最大值為36.66dB(μV/m),滿足46dB(μV/m)的評價標準要求。2、架空輸電線路成阿北110kV變電站本項目輸電線路均為同塔雙回垂直逆相序排列的架空線路,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架空輸電線路電磁環境影響評價采用類比分析法和理論計算進行預測評價。利用與本工程線路較為相似的110kV候西二線(同塔雙回垂直逆相序排列)進行類比監測數據與模式計算數據的對比分析。各段工頻電場強度均低于4kV/m的限值,工頻磁感應強度均低于0.1mT的限值,無線電干擾值均低于46dB(μV/m)的評價限值。聲環境影響1、成阿北110kV變電站本項目變電站本期和終期工程投入運行后廠界噪聲預測值晝夜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限值要求。站界外敏感點的影響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限值要求。2、110kV架空線路本項目線路噪聲環境影響采用類比分析法進行預測評價。為預測本工程輸電線路投運后的噪聲水平,對同等級的輸電線路進行了類比監測。根據國內已運行的110kV輸電線路的可聽噪聲監測結果和本次類比監測結果可以看出,110kV輸電線路下的噪聲值晝間低于60dB(A),夜間低于50dB(A),均達到評價標準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本工程輸電線路投入運行后,產生的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控制在標準限值內。水環境影響1.變電站成阿北110kV變電站運營期產生約0.04t/d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通過管網進入紡織工業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沱江,待成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成后,變電站污水將通過管網進入成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沱江。站內設有15m3的事故油池,當出現事故時,變壓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變壓器油回收利用,產生的少量廢油由成都電業局修試所回收收集、運輸、貯存和利用,不外排。2.輸電線路本項目輸電線路運營期無污廢水排放。固體廢物1.變電站成阿北110kV變電站投入運行后,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5kg/d,由市政環衛統一清運。2.輸電線路本項目輸電線路運營期無固體廢物排放。六、社會影響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變電站和線路中無拆遷。5.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一、項目建設內容和總體意見工程屬國家發改委第40號令中的鼓勵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變電站選址用地和線路路徑方案分別經當地規劃和國土部門出具書面意見,符合當地相關規劃,在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和無線電干擾能滿足環評相關標準要求,不利環境影響可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地點、規模、路徑方案、采用的電壓等級、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項建設。二、項目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1、嚴格按照輸變電建設的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進行工程設計、施工、運營和管理,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2、加強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全面及時落實施工期各項環保措施。應根據當地規劃和輸變電工程周邊環境敏感點分布、土地利用性質、地形等,進一步優化變電站和線路施工作業方案和作業時間。有效控制施工期對周圍環境敏感點的不利影響,避免污染擾民引起的糾紛。盡量減少土地占用和對植被的破壞。對施工臨時占地應及時采取場地平整和植被恢復等生態保護措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應根據變電站外環境現狀,優化變電站總平面布置實現對變電站外的電磁環境和聲環境的影響最小化。施工圖設計時應進一步優化線路路徑和合理設計導線對地、對屋頂的距離,確保線路通過居民區或人群經常活動區域附近及非居民區的環境影響,能滿足環評及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要求。4、變電站設計應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有效隔聲降噪措施,設置必要綠化隔離帶,確保廠界噪聲符合GB12348-2008)相應功能區標準限值。5、嚴格按技術規范要求,建設相應規模的變壓器事故油池,確保事故狀態下變壓器油不外泄,防止造成環境污染。產生的廢變壓器油等危險廢物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防止產生二次污染。6、線路與公路、河流、電力線、通訊線、無線電設施等交叉跨越時,應按《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要求,應留有足夠的凈空距離。7、嚴格按國家和地方有關拆遷、安置、補償的政策和規定,配合當地政府積極穩妥做好拆遷安置、補償工作,確保拆遷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不因項目建設而下降。8、項目建設單位應根據公眾的反映,以適當、有效的方式,積極主動將電網建設環保知識告知工程區域公眾,切實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消除公眾的疑慮和擔心,避免因公眾參與工作不到位,導致糾紛和不穩定因素。三、項目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表六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無無無無無無1.變電站(1)變電站施工應盡量集中在征地范圍內。(2)變電站施工期應先行建筑圍墻和排水溝,減少噪聲影響和地表徑流侵蝕。2.輸電線路(1)輸電線路施工期間,要盡量少破壞植被,妥善處理好棄土和生活垃圾,保護好沿途自然景觀。(2)在塔基基礎分坑形成四個小基面,基坑中間的土體完全保留。(3)塔腳基礎作成混凝土護面,對塔位表層無植被或植被很稀疏的塔基,可采取人工植被。同規定措施,已實施1、大氣污染物1.變電站施工現場地面和路面定期灑水,在大風和干燥天氣條件下適當增加灑水次數。2.輸電線路施工不產生揚塵。同規定措施,已實施2、生活污水產生及處置情況:變電站和輸電線路施工期產生生活污水利用附近企業廁所處理。同規定措施,已實施3、固體廢物:變電站和輸電線路施工產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環衛統一清運。拆除工程產生廢物由成都電業局修試所回收利用。同規定措施,已實施4、噪聲1.變電站應避免在夜間進行高噪聲施工,制定施工計劃時,盡可能避免大量噪聲設備同時使用。2.避免在同一地點安排大量動力機械設備,以免局部聲級過高。對本項目來說,應盡可能將施工設備布設在場界中央,盡量使高噪聲設備同規定措施,已實施遠離周圍企業辦公區。3.在施工設備的選型上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加強對設備的維護、養護,閑置設備應立即關閉;盡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減少現場加工工作量。4.按操作規范操作機械設備,盡量減少碰撞噪聲,對工人進行環保方面的教育。盡量少用哨子、鐘、笛等指揮作業。在裝卸進程中,禁止野蠻作業,減少作業噪聲。5.在施工工作面鋪設草袋等,以減少車輛與路面摩擦產生噪聲;適當限制大型載重車的車速,尤其進入噪聲敏感區時應限速;對運輸車輛定期維修、養護;減少或杜絕鳴笛。同規定措施,已實施無無1、在塔基基礎分坑形成四個小基面,基坑中間的土體完全保留。2、塔腳基礎作成混凝土護面,對塔位表層無植被或植被很稀疏的塔基,可采取人工植被。同規定措施,已實施1.生活污水(1)變電站運營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通過管網進入紡織工業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沱江。待成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成后,變電站污水將通過管網進入成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沱江。(2)輸電線路運營期不產生污水。2.事故廢油成阿北變電站事故狀態下的變壓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變壓器油回收利用,產生的少量廢油由由成都電業局修試所收集、運輸和貯存。(1)事故廢油應在生源處收集,收集容器應完好無損,沒有腐蝕、污染、損毀或其他能導致其使用效能減弱的缺陷,收集過程中產生含油棉、含油氈等應一并收集。(2)事故廢油在轉運前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檢查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核對品名、數量和標志等,檢查轉運設備和盛裝容器的穩同規定措施,已實施定性、嚴密性,確保運輸途中不會破裂、傾倒和溢流;轉運過程中設專人看護。(3)事故廢油應使用專用設施貯存,貯存前應進行檢驗,不應與不相容的廢物混合,實行分類存放;貯存設施內地面應作防滲處理,并建設廢油收集和導流系統,用于收集不慎泄露的廢油;容器盛裝液體廢油時,應留有足夠的膨脹余量,預留容積應不少于總容積的5%;貯存設施應遠離火源,并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已盛裝廢油的容器應密封,貯油油罐應設置呼吸孔,防止氣體膨脹,并安裝防護罩,防止雜質落入。固體廢物(1)營期生活垃圾由市政環衛統一清運。(2)線路運營期不產生生活垃圾。同規定措施,已實施噪聲(1)選用噪聲低于65dB(A)的變壓器。(2)輸電線路路徑走線時盡可能避開敏感點。同規定措施,已實施電磁環境1.成阿北變電站(1)站內平行跨導線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減少同相母線交叉與相同轉角布置,降低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在設備高壓導電部件上設置不同形狀和數量的均壓環(或罩),改善電場分布,降低無線電干擾水平。(2)將變電站內電氣設備接地。(3)保證變電站內高壓設備、建筑物鋼鐵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設備導電元件間接觸部位均應連接緊密,以減小因接觸不良而產生的火花放電。2.線路(1)線路路徑走線時盡可能避開敏感點,在與其它電力線、通信線、公路等交叉跨越時應同規定措施,已實施嚴格按規程要求預留足夠的凈空距離。(2)線路通過工業園區時最大弧垂對地高度不低于7m。(3)線路采用同塔雙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設,減小了對環境的影響。無無表七、電磁環境、聲環境監測電磁環境監測7.1監測因子及監測頻次根據對項目的工程分析、現場調查,得出本次驗收監測因子與監測頻次如下:工頻電磁場:綜合電場強度E(監測一次)、綜合磁感應強度B(監測一次);無線電干擾:干擾電平E(監測一次)7.2監測方法及監測布點1、監測分析方法驗收監測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標準監測分析方法,執行監測標準及規范如下:工頻電磁場:《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T10.2-199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072-2014)無線電干擾:GB12348-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工程監測布點驗收監測點位選取于驗收監測范圍所列范圍內,布點一般原則如下:1、變電站:監測點應選擇在無進出線或遠離進出線(距離邊導線地面投影不少于20m)的圍墻外且距離圍墻5m處布置。如果在其他位置監測,應記錄監測點與圍墻的相對位置關系以及周圍的環境情況。2、敏感點:主要考慮線路跨越、與線路或變電站相對較近的民房,監測點位一般位于敏感點靠近變電站或線路一側。根據現場調查情況,本次驗收監測選擇了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標(見表2-2)電磁環境監測3、監測斷面:為了更好地了解變電站和線路產生的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的空間分布特性,對變電站和線路進行監測斷面是必要,但受工程所在地周圍地形限制,斷面監測不能每個項目都能得以實施,因此斷面監測主要針對有斷面測試條件的變電站和線路進行。①工頻電磁場監測斷面線路:單回輸電線路應以弧垂最低位置處中相導線對地投影點為起點。同塔多回輸電線路應以弧垂最低位置處檔距對應兩桿塔中央連線對地投影為起點,監測點應均勻分布在邊相導線兩側的橫斷面方向上。對于掛線方式以桿塔對稱排列的輸電線路,只需在桿塔一側的橫斷面方向上布置監測點。監測點間距測量間距可根據實際情況取,常用5m。在測量斷面最大值時,相鄰監測點的距離應不大于1m。變電站:以變電站圍墻周圍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監測最大值處(距離變電站進出線邊導線地面投影不少于20m)為起點,在垂直于圍墻的方向上布置,測點間距為5m,依次順序測至50m處為止。②無線電干擾監測斷面變電站:從高壓出線處一側,避開進出線(距離變電站進出線邊導線地面投影不少于20m),以2nm間隔測量,測至2000m為止(n=0,1,2…11等正整數),測量頻率為0.5MHz。同時在變電站距最近帶電構架投影20m處或圍墻外避開進出線20m處設監測點,并測試全頻率。線路:以檔距中央導線弛垂最大處線路中心的地面投影點為測試原點,沿垂直于線路方向進行,以2nm處測量,測至達到環境無線電背景值時止(n=0,1,2…6),測量頻率為0.5MHz。同時在距邊相導線投影20m處設監測點,并測試全頻率。電磁環境監測7.3監測單位、監測時間、監測環境條件監測單位: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監測時間:2015年6月5日10:00~24:00監測環境條件:A.氣候條件:環境溫度:26.1~27.3℃;環境濕度:69.3~70.2%;天氣狀況:晴;測量地點相對空曠。B.測量高度:取離地面1.5米高度。7.4監測儀器及工況監測儀器監測選用經年檢合格的監測儀器,主要設備見表7-1:表7-1監測儀器一覽表監測儀器監測項目儀器名稱檢出下限檢定有效期檢定證書號工頻電磁場NBM550/EHP50D(sb46-1)檢出下限電場:5mV/m磁場:0.3nT2014-11-18至2015-11-17校準字第201411009558校準字第201411008421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無線電干擾PMM9010無線電干擾接收機(編號zysb163)0.01dBμV/m2014-8-28至2015-8-27計字第2014-0331號軍工電子402計量測試站2、工程運行工況輸變電項目在設計和運行上有別于一般建設項目。首先,變電站及配套的送電線路一般按照當地未來數年的用電負荷進行設計、建造,在變電站及配套的送電線路投入運行的初期,電壓可以到達額定電壓,但用電負荷(與電流相關)一般較小,要經過一兩年甚至五六年才能達到80%或100%負荷;同時,為了保障用電安全,電力部門根據當地用電量往往配置2倍以上的容量,因而,除非是電力設施嚴重不足的地區,一般不會出現滿負荷運行狀態。鑒于這種情況,輸變電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在其工況要求上必須采取實事求是、科學務實的辦法。由于輸變電項目工頻電場和無線電干擾由電壓決定,其驗收負荷工況可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而工頻磁場由電流決定,而電流受用電負荷影響短期不能到達額定電流值,但工頻磁場與電流基本呈正比關系,因此,可以通過對現狀電流下的工頻磁場進行監測,再根據現狀電流占額定電流的百分比進行修正,可以得到滿負荷狀態下工頻磁場影響。驗收在測得變電站及線路的工頻磁感應強度現狀值后,均根據現狀電流占額定電流的百分比進行修正并得到滿負荷狀態下工頻磁感應強度值。各工程驗收監測運行工況見表7-2。表7-2“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驗收監測運行工況表工程名稱變電站運行名稱項目主變功率項目線路電流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成阿北110kV變電站實際運行功率(MW)額定功率(MW)負荷比(%)線路名稱實際運行電流(A)額定電流(A)負荷比(%)404808.3云繡-淮口II線π接入成阿北變110kV線路工程104.912608.37.5監測結果分析7.5.1工程敏感點工頻電磁場監測結果分析與評價工程監測點工頻電磁場監測結果如下表7-3表7-3“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工頻電磁場現狀監測結果編號點位位置工頻電場強度綜合量(V/m)磁感應強度綜合量(μT)監測值修正值1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北側(大門側)26.569.646×10-21.1622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東側19.005.426×10-26.537×10-13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西側(110kV出線側)5.1104×1021.8642×10-12.24604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南側22.106.398×10-27.708×10-15110kV福岳線旁國中食品廠29#~30#旁(110kV繡岳線75#~76#同塔雙回)3.0862×1021.4624×10-11.7619電磁環境監測(1)工頻電場強度:根據上表監測數據,本次驗收的“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各變電站站界四周、距離變電站或線路較近的敏感點的工頻電場強度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規定的4000V/m的限值。(2)工頻磁感應強度:根據上表監測數據,本次驗收的“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各變電站站界四周、距離變電站或線路較近的敏感點的工頻磁感應強度按照電流比例關系修正后均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規定的100μT的限值。7.5.2工程敏感點工頻電磁場監測結果分析與評價工程監測點工頻電磁場監測結果如下表7-4:表7-4“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無線電干擾現狀結果[單位:dBμV/m]頻率(MHz)測點編號及位置0.150.250.501.001.503.006.001015301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北側(大門側)47.4444.5538.5436.5032.4829.5425.4728.5127.4923.542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東側44.5239.4235.4932.5127.5024.4721.5226.5521.4623.573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西側(110kV出線側)48.5345.3242.3937.5732.4328.3726.5332.4731.5527.454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南側43.5338.5235.4832.4227.4526.3622.4528.4825.4925.54電磁環境監測續表7-4“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無線電干擾現狀結果[單位:dBμV/m]頻率(MHz)測點編號及位置0.150.250.501.001.503.006.001015305110kV福岳線旁國中食品廠29#~30#旁(110kV繡岳線75#~76#同塔雙回)46.5642.4337.4933.5029.5126.6024.4429.5327.4823.54根據上表監測數據,本次驗收的“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各變電站站界四周、距離變電站或線路較近的敏感點的0.5MHz無線電干擾分別低于《高壓交流架空送變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GB15707-1995)中46dB(μV/m)的限值(110kV項目)。7.5.3斷面監測結果分析和評價對線路及變電站進行斷面監測,是為了了解線路及變電站產生的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隨距離變化規律的最佳途徑。為了更好地反映出輸變電項目產生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的空間分布規律,驗收監測時對滿足斷面監測條件的線路及變電站做斷面測試,對于那些受地形地貌限制而無法進行斷面監測的線路及變電站,也可以從大量的斷面監測數據中總結出各自相應的規律。監測斷面應具備地勢平坦開闊、無高大樹木或建筑物遮擋、無其他鄰近電力設施等特點,同時,線路的監測斷面還應選取線路幅垂較低的路段進行測試。本次驗收項目沒有滿足斷面監測要求的線路和變電站。7.5.4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現狀監測結論通過對工程涉及距離線路和變電站較近的部分居民點進行監測,各監測點位的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值均低于相應標準。本項目雖因地理條件因素未能找到合適的斷面監測地點,但從環評的理論預測以及大量斷面監測結果分析,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值隨著距離增大而逐漸減小是普遍的規律。本次驗收選取的敏感點位包含了本項目環境保護目標中距離變電站或輸電線路距離最近的環境保護目標和輸電線路跨越的環境保護目電磁環境監測標。其余環境保護目標與變電站或輸電線路的距離均大于以監測的環境保護目標。故依據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值隨著距離增大而逐漸減小是普遍的規律,本項目變電站及輸電線路周邊環境保護目標的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值均能滿足相應標準限值的要求。本次驗收的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在投運后,變電站及線路產生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無線電干擾強度均滿足相應標準限值的要求。聲環境監測7.6監測因子及監測頻次根據對項目的工程分析、現場調查,得出本次驗收監測因子和監測頻次如下: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LeqA(監測2次,晝間和夜間分別監測一次);7.7監測方法及監測布點1、監測分析方法驗收監測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標準監測分析方法,執行監測標準及規范如下:GB12348-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噪聲現狀監測布點變電站:對變電站各側廠界噪聲最大位置布點,以檢查變電站建成后廠界噪聲是否達標。敏感點:對涉及地下電纜的項目,由于地下電纜產生的噪聲影響相比城市交通噪聲可忽略不計,因此對電纜線路均不設置監測點位。其余變電站和線路噪聲敏感點的設置基本上和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所選取的敏感點一致。7.8監測單位、監測時間、監測環境條件1、監測單位: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2、監測時間:2015年6月3日10:00~24:003、監測環境條件:A.氣候條件:環境溫度:26.1~27.3℃;環境濕度:69.3~70.2%;天氣狀況:晴;測量地點相對空曠;B.測量高度:取離地面1.5米高度,噪聲監測廠界圍墻處的測量按相應標準取測量高度。7.9監測儀器監測選用經年檢合格的監測儀器,主要設備見表7-5:聲環境監測表7-5監測儀器一覽表監測儀器監測項目儀器名稱檢出下限檢定有效期檢定證書號噪聲噪聲監測儀(zysb293)檢出下限
30dB(A)2015-1-4至2016-1-3檢定字第201501000080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7.10監測結果分析本次驗收噪聲監測結果如下表7-6:表7-6“成都成阿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項目噪聲現狀監測結果編號點位位置監測時段晝間dB(A)夜間dB(A)1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北側(大門側)46.343.52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東側45.242.73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西側(110kV出線側)47.644.14東岳110kV變電站站界南側45.443.15110kV福岳線旁國中食品廠29#~30#旁(110kV繡岳線75#~76#同塔雙回)47.444.7從上表監測數據看出,各工程的晝間噪聲值和夜間噪聲值,對于各變電站廠界噪聲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的限值;敏感點環境噪聲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的限值。表八、環境影響調查施工期生態影響新建變電站在規劃用地內進行建設,變電站及線路新建主要對占地范圍內的原有農作物、植被造成破壞,建設單位已進行了相應的賠償。線路在施工期對線路走廊內的生態環境會帶來一定影響,如塔基開挖時會破壞附近的植被,同時產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從環評報告中可以看出,因線路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壞和引起的水土流失是比較輕微的。本次驗收的項目中,施工過程中無林木砍伐數量及生態補償費用。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很小的。環境影響變電站施工期的揚塵影響較小;線路施工無大規模開挖,單個塔基施工時小范圍內有少量揚塵,但時間短暫。施工期污水以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為主,站內污水由變電站內化糞池處理,線路污水由附近農舍旱廁處理。施工階段噪聲、揚塵及污廢水對周圍環境影響很小。社會影響經現場調查,本項目變電站和線路在施工期間未發生擾民現象,各級環保部門沒有收到群眾投訴。試運行期生態影響通過對各工程,特別是架空輸電線路沿線的調查,線路塔基周圍的植被已經開始恢復,農業耕作情況正常,線路走廊內植被生長正常。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很小的。環境影響根據本工程的性質,本項目運行期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有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以及噪聲等。電磁環境東岳110kV變電站與輸變電線路:工頻電場強度滿足4000V/m的評價標準要求。工頻磁感應強度滿足100μT的評價標準要求。無線電干擾滿足46dB(μV/m)的評價標準要求。二、噪聲變電站與輸變電線路按照本期規模建成投運后,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晝間標準(60dB(A))和夜間標準(50dB(A))要求。三、水環境影響東岳110kV變電站給水方式是打井,變電站排水方式是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城鎮管網。變電站化糞池容量為2m3;事故油池容量為15m3。固體廢物產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環衛統一清運。社會影響經現場調查,本項目變電站和線路在運行期間未發生擾民現象,各級環保部門沒有收到群眾投訴。表九、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委托四川東祥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考語文作文《我的成功密碼》教案
- 2《產生氣體的變化》(教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
- 4試種一粒籽(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第6課 獸王-發聲練習》(教案)-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人音版(2012)音樂
- Module8 Unit 2 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中考英語語法考點詳解06-介詞及短語 教案
- 語文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方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 三 認識圖形 3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的行動計劃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極地地區第二課時教案
- 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委托第三方代收款協議書x
- 數字化人才管理
- 會計學-中小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以廣州中大中鳴科技有限公司為例
- 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信息平臺解決方案
- W公司的客戶滿意度研究論文
- 公司電腦常見問題處理手冊
- 寵物輸液治療技術-靜脈輸液療法(寵物臨床治療課件)
- 豬白條購銷合同范本
- 鍋爐延期檢驗申請書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生活》大單元作業設計案例(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