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卷I(閱讀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長江和黃河雖然同為中華文化的母親河,都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果,但從夏商周到西晉末,黃河流域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超過長江流域。然而,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沖擊,歷次兵燹帶來大規模北人南遷,而相對安定的長江流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優越的自然條件日益凸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皆具水熱條件,故成為中華文化的兩大源頭,而長江流域擁有更豐沛的水熱資源。但在原始社會末期至商末這一文明初始階段的氣候條件下,中國先民所能達到的生產力水平更適合開發北方黃河流域。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氣候變暖,長江、黃河流域較之現在更加溫暖濕潤。黃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溫和干旱的威脅較輕;而氣候炎熱潮濕的長江流域則經常發生洪澇災害。當時的原始農業以木石農具為主,黃河中上游的粟作農業依托肥沃疏松的黃土和黃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過精耕細作實現了蓬勃發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綿延不絕并逐漸融合;而長江流域則因其紅壤的土質較為緊密,水稻種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勞動量大、技術要求高,而當時人員、技術所能達到的稻作生產方式又較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脅,故其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這種農業生產上的差異在進入青銅時代后仍長期延續,直至鐵質農具產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現、防洪手段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長江流域的水熱優勢才逐漸彰顯。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農業生產重心的轉變過程中,近5000年來的中國氣候總體向干冷演變,這導致黃河流域生態系統趨向脆弱,而長江流域則變得更適宜人類居住和農業開發。另外,黃河流域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總體而言,在當時及此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長江流域鐵農具的推廣和興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黃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才擺脫“火耕”,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區還開始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灌溉農業模式也日臻成熟,這些都為日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的騰飛打下基礎。六朝時,長江流域的灌溉與防洪事業進一步發展。如東晉時期的荊江筑堤,南朝的鄱陽湖筑堤建閘等,長江流域的豐富水熱資源得到較大程度開發,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此外,造船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長江流域開始展開大規模航運。史載南朝宋孝武帝西巡“龍舟翔鳳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無比”。為方便水路交通,各處運河開始修筑。比如孫吳開鑿破岡瀆以匯通秦淮與江南運河,使建鄴(今南京)成為聯絡長江與吳會水運的中心城市,商貿迅速興起。東晉南朝時期,與農業生產關系密切的天文歷法學取得重大突破,東晉虞喜發現歲差現象,稍后,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隋唐因之,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發展幫助甚大。唐朝政府極重農田水利工程,將興修水利提高到了法律層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水利管理機構,長江流域也隨之開辟出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安史之亂過后,長江中下游的淮南道和江南道成為長安朝廷的財賦供應基地,其水利事業蓬勃發展,農業生產隨之日盛。中唐時期權德輿指出:“江、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于東南。”唐代后期,江東人民還從長期水田耕作的實踐出發,改進笨重的直轅犁為曲轅犁,明顯降低了犁的受力點,既減輕了扶犁農戶的體力消耗,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畜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中國舊式步犁至此發展成熟,完全定型化”。曲轅犁沿用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除此之外,唐朝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之法,這不僅令長江流域豐富的水熱資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還有利于保持生態的平衡,江南水稻區的農業生產蒸蒸日上。宋朝時,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較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揚凈等都有專門工具,復種(雙季稻和稻麥兩熟)技術也較為成熟,加之當時圩田盛行于江南,“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唐末引自越南的較為耐旱的占城稻此時也在江南普遍種植,江南水稻產量得到了極大提高,故南宋中期以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廣為流傳。綜上所述,春秋以迄宋代,隨著技術的進步,自然條件更為優厚的長江流域在農業生產方面逐步趕超了黃河流域,成為中國的糧食財富供應基地。(摘編自馮天瑜、馬志亮、丁援《長江文明: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外因與內因》,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青銅時代后,長江流域水熱資源優勢逐漸彰顯,很快形成了能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B.各路運河的修筑帶動了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推動了商貿的迅速興起,C.在天文歷法方面,引入祖沖之、虞喜歲差學說的大明歷,對長江流域的農業發展幫助很大。D.引入外來的占城稻,極大促進了江南水稻產量的提高,使江南成為南宋中期以來的糧食基地。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第三段的內容可以看出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為受到了氣候逐漸干冷、干旱的影響。B.從六朝和唐代的歷史來看,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國家和政府層面的組織建設。C.安史之亂后淮南道和江南道農業生產大發展與法律保障下水利管理機構的建立不無關系。D.唐朝江南地區的一系列耕作方法給了我們啟示:人類可以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為農業生產服務。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不屬于經濟文化重心逐漸由黃河流域移至長江流域原因的一項是()A.東漢末年以來,中國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沖擊,南方相對安定。B.長江流域的紅壤土質緊密,而黃河流域的黃土土質疏松。C.隨著生產力發展,長江流域更豐富的水熱資源優勢得以發揮。D.長江流域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超越了黃河流域。4.衡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是生產工具,下面表格空缺處內容填充不正確的一項是()表格名稱:①時間原始社會末期至商末青銅時代后期至東漢前期唐代后期宋朝工具/特點木石農具②曲轅犁④領先地域黃河流域③長江流域長江流域A.①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生產工具發展情況對照表B.②青銅農具C.③黃河流域D.④水田耕作工具種類多樣且較為配套5.請梳理長江流域水稻耕作、種植方式的發展脈絡。【答案】1.D2.A3.B4.B5.①東漢以前,“火耕水耨”為其主要耕作方式;②東漢時期,開始精耕細作,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種植;③唐朝,改進后的曲轅犁用于耕作能夠節省人力,有效利用畜力,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法;④宋代,復種技術較為成熟,圩田盛行于江南,占城稻此時在江南普遍種植。【解析】【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曲解文意(混淆時態),“形成了能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錯,根據原文“如東晉時期的荊江筑堤,南朝的鄱陽湖筑堤建閘等,長江流域的豐富水熱資源得到較大程度開發,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可知,青銅時代后,長江流域還沒有形成足以與黃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農業生產區,形成時期在東晉時期。B.因果倒置,“各路運河的修筑帶動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錯,應是“六朝造船業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長江流域大規模航運的開展帶動了各路運河的修筑”。C.張冠李戴,根據原文“東晉虞喜發現歲差現象,稍后,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可知,歲差說是虞喜的,不是祖沖之的,應該是“祖沖之將虞喜的歲差學說引入歷法(大明歷)”。故選D。【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因為受到了氣候逐漸干冷、干旱的影響”曲解文意,根據原文“另外,黃河流域因過度開發而導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知,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為過度開發,而氣候干冷導致的是生態系統趨向脆弱。故選A。【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B.根據原文“當時的原始農業以木石農具為主,黃河中上游的粟作農業依托肥沃疏松的黃土和黃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過精耕細作實現了蓬勃發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綿延不絕并逐漸融合;而長江流域則因其紅壤的土質較為緊密,水稻種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勞動量大、技術要求高,而當時人員、技術所能達到的稻作生產方式又較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脅,故其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材料談及了“長江流域土質緊密的紅壤”與“黃河流域疏松的黃土”,但并沒有把二者進行比較,且此處主要論述“長江流域農業產出量不及黃河流域”。故選B。【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根據題干提示,首先從原文中按照時間順序逐一提取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農具,比較判斷其所屬地域及是否處于領先地位。通過表格橫線和縱向的信息比對,推斷具體空缺處的內容,②處應填“鐵制農具”。故選B。【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從第四段““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才擺脫‘火耕’,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區還開始使用牛耕,出現了秧苗移栽與雙季稻,灌溉農業模式也日臻成熟,這些都為日后長江流域農業生產的騰飛打下基礎”可以梳理出①②兩條;從第六段“唐代后期,江東人民……改進笨重的曲轅犁……唐朝江南地區還出現了稻麥復種制、茶林間作與魚草輪作之法”,可以梳理出第③條;從第七段“宋朝時……復種(雙季稻和稻麥兩熟)技術也較為成熟,加之當時圩田盛行于江南”,可以梳理出第④條。據此歸納整合即可。(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憂樂行聶鑫森紅果果真的很后悔。她怎么能再去煩擾顧憂樂老師呢?走出大學校門,她參加了工作,一轉眼就幾個月了。顧老師年近花甲,瘦高個,瘦削臉,戴著一副深度眼鏡,在心理學系專開一門課——社會心理學。紅果果最喜歡聽顧老師的課,他的課不但講得妙趣橫生,聲音也渾厚、沉著。她上課認真,下課了還會去請教有關問題,成績自然是名列前茅,顧老師很欣賞這個既刻苦又有悟性的學生。顧老師曾問紅果果,是否愿意讀他的研究生,讀了碩士再讀博士?紅果果眼睛濕了,說:“愿意。”然后嘆了口氣,又說:“我家在農村,爹媽身體不好,還有正讀書的弟弟妹妹。我得趕快去工作,什么工作都行,只要能養活自己和幫助家里。老師,辜負您的好意了。”顧老師說:“人世都道讀書好,貧家首思吃飯難。我理解。不過,我建議你優先考慮能廣泛接觸社會的工作,再在業余多讀書,別丟棄了自己的專業。”紅果果答道:“謝謝老師教誨。”湘楚市是一座古城,這些年發展很快。老城區依傍湘江,從南到北早形成格局,然后陸續在江上建起幾座大橋,形成一片寬闊的新區。地方大了,道路多了,與之配套的公交車線路自然與日俱增。公交車公司張榜招聘司機和售票員,每月工資近三千元。紅果果心想自己可以先去應聘售票員,這個工作讓自己既有時間去學習,也能廣泛接觸社會且待遇還不錯,便立即去應聘,被錄用后分配到44路的一輛公交車上。當她用手機向顧老師匯報時,顧老師說:“好!你可以接觸不同的人群,了解他們不同的心理趨向,增長見識。休息日,到我家來,讓師母給你做好吃的。”44路,起點在城南,終點在城北,全長十來公里,沿途有十多個停靠站。共有八臺車跑這條線路,兩班人馬輪換,人歇車不歇。早晨六點至下午二點是一個班,下午二點至晚上十點是另一個班。紅果果售票的這臺車,還有一個和她同時應聘上崗的司機尹勇,是部隊退伍的汽車兵,三十多歲,長得粗黑健壯。得閑時,他喜歡談在部隊開車的奇聞,高山險嶺窄路,多少次死里逃生,就沒害怕過!紅果果很佩服他。這條線路有幾個站上車下車的人比較多:傷科醫院、腫瘤醫院、養老中心,還有終點站殯儀館。紅果果發現這個城市,居然有這么多的傷殘者、重病者、衰老者、悲痛者!他們或頭上、手臂上、腿上纏著滲出血痕和藥味的白繃帶,或拄著木拐、坐著輪椅,或拎著裝CT片的牛皮紙袋,或戴著化療后的假發,或手臂上套著黑袖章,或壓低聲音呻吟。陪同他們和攙扶他們的親戚朋友,滿臉皆是酸楚和無奈。一晃三個月過去了。司機尹勇的話越來越少了。有一天在終點站的休息室,他突然對紅果果說:“難怪新來的司機和售票員,都安排跑44路,天天接觸傷、殘、病、死,壓抑得難受。”“你當過兵,還怕這個?”“一時的驚恐我當然可以不懼不慫。但要長期面對驚恐,一日又一日,難!我老婆說我臉相都變了,讓我趕快辭職。”紅果果認真看了看尹勇的臉色:白里透出淡青;再看他坐著的模樣;體形僵直。她想起顧老師曾講過,長期面對驚恐的環境,心理和情緒的恐懼必須得到合適的釋放和撫慰,使之消泯。但她搖搖頭,說:“你和先前一樣,沒變!”心里卻嘀咕:“你變了。我也一樣。”紅果果認為工作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必須堅守下去,但也忍不住把尹勇和她的感受告訴了顧老師,得到的答復是:“你別著急,這是個好課題!”到了星期天,輪到紅果果休息,顧老師打電話叫她去吃午飯,顧師母特意做了幾道可口的菜,還熱了一小壺黃酒。師母說:“果果,你瘦了,工作累嗎?”“師母,賣車票,不累。”“我也是教心理學的,你的臉色告訴我,情緒中積存著許多不安的因子呵。”顧老師忙說:“來,喝口溫好的黃酒,然后你多吃菜,古人說‘酒能增豪氣’!”“謝謝老師和師母!”“果果,接你電話后,我去貴公司找來一份市區線路圖,好好地研究了一番。”“讓老師操心了。”“有條77路公交線,從老城區始發,過湘江一橋去江對岸的新城區,沿途停靠點有市婦幼保健院、天臺幼兒園、白鶴小學、體育館等八個站。你去坐過嗎?”“沒有。”紅果果低聲回答。“我和你師母去坐過好幾次。司機和售票員稱‘77’為‘喜喜’。你們的‘44’,我也去坐過,是你不當班時。”“怎么叫‘喜喜’呢,老師?”“這幾個站上下的人也多;腆著大肚子的孕婦,期待新生命的誕生,滿臉喜氣洋洋;抱著新生兒的年輕人或是老輩子,聽著清亮的啼哭聲,笑得特別開心;幼兒園的孩子、小學生娃娃和家長牽著手,不停地說著有趣的話;還有運動員,滿身透出力量和朝氣,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充滿希望!我們兩個老人,忽然覺得心情很陽光,不知老之將至。”“怪不得老師說這是個好課題。”“這個課題是你——紅果果首先發現的,我不能據為己有。飯后,我們陪你去坐77路公交車,來回多坐幾次,實地感受一下。讓你在44路車上積壓的悲涼,得到舒散和蛻變,重獲快樂。也許你可以寫出一篇論文。”“好!”紅果果笑了,笑得流下了眼淚。……公交車公司忽然在大會上宣布:跑44路車的員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與跑77路車的員工互換。此后,依前例,再互換下去。總經理還特意表揚了紅果果,說她身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卻樂意當售票員,品德高尚,還能著眼全局,關愛同事;通過調研,向公司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了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她還將寫一篇關于社會心理學的論文,讓我們翹首以待!尹勇對坐在身邊的紅果果小聲說:“謝謝你。要不我只能辭職去另謀生計了。”“是顧憂樂老師啟悟了我。他深知我的憂樂、老百姓的憂樂。”“對呀。對!”(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紅果果聽從顧老師的建議——從事公交車售票員一職,從業期間她的心理發生很大變化,但一直堅守著。B.湘楚市44路公交線上有傷科醫院、腫瘤醫院、養老中心等站點,這使得紅果果幫助了不少老弱病殘之人。C.紅果果受顧老師和師母的啟發,發現了44路與77路公交線蘊含著社會心理學課題并想到為此撰寫論文。D.小說結尾通過“公交車公司忽然在大會上宣布”和總經理的話,側面表現了紅果果在崗位上的用心付出。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從紅果果很后悔寫起,設置懸念,然后再敘寫紅果果參加工作之前的事情,布局十分巧妙。B.小說詳細描述了湘楚市的發展,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引出下文公交車招聘司機與售票員的情節。C.小說標題頗有意味,既指44路和77路兩條公交線路帶來的“憂”與“樂”,也指關心百姓憂樂的情懷。D.文中44路公交車上的情景與77路公交車上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湘楚市令人“憂樂”的兩面。8.小說中公交車司機尹勇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9.有人評價聶鑫森的小小說善于贊揚人性中的善,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答案】6.D7.B8.①襯托主要人物。當過兵的尹勇難以長期忍受44路公交車上壓抑的氛圍和令人驚恐的場景,動了辭職的念頭,而紅果果卻要“堅守下去”,突顯了紅果果的堅強。②推動情節的發展。尹勇的話引起了紅果果的共鳴,引發了紅果果求助老師等情節。9.①顧老師指點紅果果擇業并啟發她找到論文課題,幫助其發展,體現了顧老師的善良,關愛學生。②紅果果面對尹勇的話,故意說尹勇沒變,實則是安慰尹勇,體現了紅果果關愛同事。③紅果果為擔起家庭的重擔,毅然選擇畢業就業,體現了紅果果懂事、富有責任心,關愛家人。④尹勇與紅果果每天面對44路公交車上的慘象,感覺很壓抑,體現了二人具有悲憫情懷。【解析】【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的能力。A.“紅果果聽從顧老師的建議——從事公交車售票員一職”錯,顧老師沒有建議紅果果從事公交車售票員,只是讓她優先考慮能廣泛接觸社會的工作。B.“這使得紅果果幫助了不少老弱病殘之人”錯,文中沒有提及紅果果幫助老弱病殘之人。C.“發現了44路與77路公交線蘊含著社會心理學課題并想到為此撰寫論文”錯,是顧老師提示紅果果寫一篇論文,不是紅果果想到。故選D。【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B.“小說詳細描述了湘楚市的發展"錯,文中對湘楚市的發展只是簡略概括,沒有進行詳細描述。故選B。【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作用的能力。(1)作為次要人物的尹勇,其作用主要是襯托主要人物。44路公交車線路上傷科醫院、腫瘤醫院、養老中心、終點站殯儀館等站點,上下車有很多傷殘者、重病者、衰老者、悲痛者,“他們或頭上、手臂上、腿上纏著滲出血痕和藥味的白繃帶,或拄著木拐、坐著輪椅,或拎著裝CT片的牛皮紙袋,或戴著化療后的假發,或手臂上套著黑袖章,或壓低聲音呻吟。陪同他們和攙扶他們的親戚朋友,滿臉皆是酸楚和無奈”,雖然尹勇當過兵,在這條線上,也每天感到壓抑,所以僅僅當了三個月公交車司機,他就打起了退堂鼓,用他自己的話說,“一時的驚恐我當然可以不懼不慫,但要長期面對驚恐,一日又一日,難!我老婆說我臉相都變了,讓我趕快辭職”,這就是說,他難以長期忍受44路公交車上壓抑的氛圍和令人驚恐的場景,動了辭職的念頭。但是從文中“紅果果認為工作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必須堅守下去”可知,面對與司機同樣的境地,有著同樣感受的紅果果卻要“堅守下去”。所以,小說用尹勇打算辭職突顯了紅果果的堅強。(2)次要人物的尹勇推動情節的發展文中說“紅果果認真看了看尹勇的臉色:白里透出淡青;再看他坐著的模樣;體形僵直。她想起顧老師曾講過,長期面對驚恐的環境,心理和情緒的恐懼必須得到合適的釋放和撫慰,使之消泯。但她……心里卻嘀咕:‘你變了。我也一樣。’”她忍不住把尹勇和自己的感受告訴了顧老師。然后顧老師告訴紅果果這是一個好課題,后面紅果果提議后,公交車公司把跑44路車的員工與跑77路車的員工每三個月互換,解決了困擾公司的難題。總之,文中尹勇的話引起了紅果果的共鳴和關注,引發了紅果果求助老師、以及公司解決難題的等情節。【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文中顧老師讓剛剛畢業的紅果果多接觸社會,后來在紅果果跟他說了44路公交車的壓抑問題后,顧老師又提示她“你別著急,這是個好課題!”,還陪著紅果果去坐77路公交車,“這個課題是你——紅果果首先發現的,我不能據為己有。飯后,我們陪你去坐77路公交車,來回多坐幾次,實地感受一下。讓你在44路車上積壓的悲涼,得到舒散和蛻變,重獲快樂。也許你可以寫出一篇論文”,顧老師指點紅果果擇業,并啟發她找到論文課題,幫助紅果果發展,表現了顧老師的善良,關愛學生。當尹勇提到要辭職時,雖然紅果果看出尹勇臉色變了,體形僵直,但她搖搖頭,說:“你和先前一樣,沒變!”紅果果面對尹勇的話,故意說尹勇沒變,實則是安慰尹勇,體現了紅果果關愛同事。文中也介紹了紅果果沒有繼續深造的原因,是她家在農村,爹媽身體不好,還有正讀書的弟弟妹妹。紅果果想趕快工作養活自己和幫助家里,紅果果為擔起家庭的重擔,毅然選擇畢業就業,體現了紅果果懂事、富有責任心,關愛家人。司機尹勇與售票員紅果果同在一輛公交車,每天都面對44路公交車上的慘象——“紅果果發現這個城市,居然有這么多的傷殘者、重病者、衰老者、悲痛者!他們或頭上、手臂上、腿上纏著滲出血痕和藥味的白繃帶,或拄著木拐、坐著輪椅,或拎著裝CT片的牛皮紙袋,或戴著化療后的假發,或手臂上套著黑袖章,或壓低聲音呻吟。陪同他們和攙扶他們的親戚朋友,滿臉皆是酸楚和無奈。”紅果果“心里卻嘀咕:‘你變了。我也一樣。’”司機尹勇與售票員紅果果每天面對44路公交車上的慘象,兩人都感覺很壓抑,體現了二人具有悲憫情懷。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秦欲伐齊,齊楚從親,乃使張儀往相楚。張儀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絕約于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計無便此者。”楚王大說而許之。群臣皆賀,陳軫獨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興師發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賀,子獨吊,何也?”陳軫對曰:“不然,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說乎?”陳軫對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今絕約于齊,則楚孤。張儀至秦,必負王,是北絕齊交,西生患于秦也,而兩國之兵必俱至。不若陰合而陽絕于齊,使人隨張儀。茍與吾地,絕齊未晚也;不與吾地,陰合謀計也。”楚王曰:“愿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張儀厚賂之于是遂絕約于齊使一將軍隨張儀。張儀至秦,詳失綏墮車,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秦齊之交合,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聞六里。”還報楚王,楚王大怒,發兵而攻秦。陳軫曰:“軫可發口言乎?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賂秦,與之并兵而攻齊。是我出地于秦,取償于齊也,王國尚可存。”楚王不聽,卒發兵而使將軍屈匄擊秦。秦齊共攻楚,殺屈匄,遂取丹陽、漢中之地。(節選自《史記?張儀列傳》,有刪改)材料二:張儀欺楚懷王,陳軫諫言可謂善矣。然至云:“不若陰合而陽絕于齊,使人隨張儀,茍與吾地,絕齊未晚。”是軫不深計齊之可絕與否,但以得地為意耳。及秦負約,楚王欲攻之,軫又勸曰:“不如因賂之以一名都,與之并兵而攻齊,是我亡地于秦,取償于齊也。”此策尤乖謬不義。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賂以地,齊本與國,楚無故而絕之,宜割地致幣,卑詞謝罪,復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軫之說于是疏矣。(節選自洪邁《容齋隨筆》)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乃以相印A授B張儀C厚賂之D于是遂絕約E于齊F使G一將軍H隨張儀。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親,指合縱相親,是戰國時期六國合縱結為聯盟,共同對抗秦國侵略的策略。B.卒,指最后、最終,與《赤壁賦》“而卒莫消長也”中的“卒”意思相同。C.但,指僅、只是,與《蜀道難》“但見悲鳥號古木”中的“但”意思不同。D.謝,指道歉,與《孔雀東南飛》“多謝后世人”中的“謝”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王為攻打齊國派張儀到楚國,張儀以六百里的土地和秦楚兩國的友好關系作為誘餌,誘惑楚王與齊國斷絕關系,楚王答應了張儀。B.面對秦國主動向楚示好、請求楚國與齊國絕交的提議,陳軫頭腦冷靜,洞察了其中的陰謀,力排眾議,勇敢地向楚王陳述自己的意見。C.張儀回到秦國,假裝跌下車,三個月不上朝,楚王以為張儀對斷交之事不滿,就派人辱罵齊王,齊王很生氣,于是與秦國建立了友好關系。D.楚使者被張儀欺騙后,報告楚王,楚王要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認為不能攻打,而應賄賂秦國,讓秦國單獨攻打齊國,楚王不聽建議。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茍與吾地,絕齊未晚也;不與吾地,陰合謀計也。(2)是我出地于秦,取償于齊也,王國尚可存。14.洪邁認為陳軫兩次諫言都有不合理之處,請分別簡要概括。【答案】10.CDF11.C12.D13.(1)如果秦國給我們土地,那么與齊國絕交也不晚;假如秦國不給我們土地,那也暗中符合我們的策略。(2)這樣我們從秦國失去了土地,還可以從齊國那里取得補償,大王的國家還可以生存下去。14.①陳軫并沒有考慮與齊國絕交是否可行,只是以得到土地作為是否同齊國絕交的標準。②陳軫不應該建議把楚國都市送給秦國,更不應該和齊國絕交,并聯合秦國攻打齊國。【解析】【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就把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于是就和齊國廢除了盟約,派了一位將軍跟著張儀到秦國。“以相印”作狀語,“授”作謂語,“張儀”作賓語,故在C處斷開;“厚賂”作謂語,“之”作“賂”的賓語,代指張儀,故在D處斷開;“于是遂絕約于齊”為狀語后置句,“于齊”做“絕約”的后置狀語,故在F處斷開。故選CDF。【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句意:齊國與楚國合縱,關系密切(合縱相親)。B.正確。最后、最終。句意:最終出動軍隊并派將軍屈匄進攻秦國。/可是最終沒有消減或增長啊。C.錯誤。意思均為“僅、只是”。句意:只是以得到土地作為是否同齊國絕交的標準罷了。/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D.正確。道歉/告訴、告知、勸告。句意:用謙卑的辭令承認過錯。/多多勸告以后的人們。故選C。【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讓秦國單獨攻打齊國”錯誤,由原文“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賂秦,與之并兵而攻齊”可知,是聯合秦國共同攻打齊國。故選D。【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茍”,如果;“與”,動詞,給;“絕”;斷絕;“陰”,暗中。(2)“是”,這樣;“出”,失去;“取”,取得;“出地于秦”“取償于齊”,狀語后置句。【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第一處諫言不合理之處“是軫不深計齊之可絕與否,但以得地為意耳”,陳軫沒有對與齊國絕交這件事深思熟慮,只是把得到土地放在心上。第二處諫言不合理之處“此策尤乖謬不義。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賂以地,齊本與國,楚無故而絕之”,原因在于陳軫諫言“賂之以一名都,與之并兵而攻齊”,陳軫不應該建議楚國用“名都”賄賂秦國,更不應該與同盟國齊國斷交,去結交“加亡道于我”的秦國,并秦楚聯合攻打齊國。參考譯文:材料一:秦王想討伐齊國,齊國與楚國合縱,關系密切(合縱相親),于是派張儀前往楚國出任國相。張儀游說楚王說:“大王如果真能聽從我的建議,與齊國廢除盟約,我請秦王向楚國獻上商於一帶的六百里土地,讓秦國的美女來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兩國互通婚嫁,就能永遠結為兄弟之邦。這樣在北面可削弱齊國而在西面對秦國也有好處,沒有比這更好的策略了。”楚王十分高興,答應了張儀。群臣都前來祝賀,只有陳軫表示哀痛。楚王惱怒地問:“我用不著調兵遣將就得到六百里土地,臣子們都向我祝賀,只有你表示哀痛,這是為什么?”陳軫回答:“不是這樣的,根據我觀察(在我看來),商於一帶的土地不僅不能得到,而且齊國和秦國還會聯合起來,齊、秦聯合起來,那么楚國的災難一定會到來。”楚王問:“你有什么解釋呢?”陳軫回答:“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就是因為我們有齊國作盟友。現在我們如果與齊國毀約斷交,楚國便孤立無援了。張儀回到秦國,一定會背棄對大王的承諾,這樣大王在北邊與齊國斷交,又在西邊與秦國生出禍患,兩國的軍隊必然會一塊打到楚國。不如暗中與齊國聯合而只表面上與齊國絕交,派人跟隨張儀去秦國。如果秦國給我們土地,那么與齊國絕交也不晚;假如秦國不給我們土地,那也暗中符合我們的策略。”楚王說:“希望陳先生閉上嘴,不要再講話了,等著我得到土地。”就把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于是就和齊國廢除了盟約,派了一位將軍跟著張儀到秦國。張儀回到秦國,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跌下車來受了傷,一連三個月沒上朝。楚王聽到這件事,說:“張儀是不是認為我與齊國斷交做得還不夠?”就派勇士到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向北辱罵齊王。齊王很生氣,折斷符節而委屈地和秦國結交。秦齊建立了邦交,張儀才上朝,對楚國使者說:“我有秦王賜給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獻給楚王。”楚國使者說:“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聽說過六里。”使者回國報告楚王,楚王大怒,想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說:“我可以開口說話嗎?與其攻打秦國,不如割讓土地賄賂秦國,和他合兵攻打齊國。這樣我們從秦國失去了土地,還可以從齊國那里得到補償,大王的國家還可以生存下去。”楚王不聽,最終出動軍隊并派將軍屈匄進攻秦國。秦、齊兩國共同攻打楚國,殺死屈匄,于是奪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節選自《史記?張儀列傳》,有刪改)材料二:張儀欺騙楚懷王,陳軫的諫言可以說得上是善言。然而他又說:“不如暗地里同齊國聯合而表面上則與齊國絕交,使人跟隨張儀去秦國,假使秦國真打算給我們土地,到那時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會為晚。”這里陳軫并沒有深入地考慮與齊國絕交是否可行,只是以得到土地作為是否同齊國絕交的標準罷了。等到秦國違背約定,楚王打算攻打秦國,這時陳軫又勸告說:“不如趁機把楚國的一個大城市送給秦國,與秦國合并軍隊,然后一同攻打齊國。這樣,楚國雖然失地于秦國,但從齊國那里得到了補償。”這種計謀尤其荒謬不合道義。況且秦國以無道行為強加于我,竟然想割地送給它,齊國本是楚國的同盟國,楚國卻無故與之斷交,這時候本應該是向齊國割讓土地,贈送禮物,用謙卑的辭令承認過錯,重新求得齊國的支援,怎么反而攻擊齊國,陳軫的計謀在這一點看實在疏闊了。(節選自洪邁《容齋隨筆》)(二)古詩閱讀(共2題,共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別匡山李白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中詩人遠望色彩斑斕的匡山,近看隨風搖曳的藤蔓,內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中。B.第三句寫野徑上人們多帶犬出行,第四句承接首句,巧妙寫出時間的推移。C.詩人倚古樹、看浮云、聽猿啼的閑適被洗缽僧驚飛的鶴群襲擾,露出怨意。D.末二句寫詩人的政治抱負,亦即遠游的目的,體現著詩人遠大的志向。16.有人說本詩與詩人的另一首詩《蜀道難》表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自然之美。請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本詩:作者借用曉峰、藤影、野徑等意象,描繪出匡山的美景,用閑倚古樹、山僧洗缽的情景,體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清新自然之優美。

②《蜀道難》:運用夸張、想象、神話傳說等浪漫主義手法,再現蜀道崢嶸、險絕、崎嶇的特點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表現出自由奔放、雄奇浪漫之壯美。【解析】【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露出怨意”錯,望“云”、聽“猿啼”、看“鶴飛”,都流露出詩人心曠神怡、安閑舒適的情懷,沒有怨恨之意。故選C。【1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本詩首聯借用曉峰和藤影這兩個意象,細膩地描繪了匡山的美麗景色。曉峰在初升的太陽下,如同畫卷般錯落有致,一片碧綠。而藤影在風中搖曳,輕輕拂過欄桿,仿佛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抹靈動。首聯描寫遠近結合、有動有靜,清新美麗。頷聯寫山村圖景,人們攜犬漫步于山間小徑,傍晚砍柴歸來,生活氣息濃郁,給人以平靜悠遠之感。頸聯寫詩人閑倚古樹,心隨浮云,靜看群鶴驚飛,體現了畫面的閑適優美。總之本詩前三聯寫景,具有濃郁生活氣息,表現出清新自然優美之景。《蜀道難》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運用夸張的手法開篇,就讓人感受到了蜀道的險峻與難行,將蜀道的艱險表現得淋漓盡致。接著,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六龍回日、黃鶴難飛、猿猴愁攀”,從鳥獸的感受來刻畫蜀道之高險;“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從行人的感覺來具體描寫蜀道之艱險;古木荒涼、鳥聲凄切,以山川幽冷深寂的悲涼氣氛來襯托渲染蜀道之艱險。同時文中引用神話傳說來描寫蜀道崢嶸、險絕、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如“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的遠古傳說表現蜀道的歷史悠久;引用“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的神話傳說形容蜀道的崎嶇與險峻。總之整首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表現了自然自由奔放、雄奇浪漫之壯美。(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2)《書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敘述兩次抗金勝仗,構成一幅幅氣勢磅礴的畫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3)《書憤》在今昔對比中強烈地抒發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2)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第Ⅱ卷(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2024年是農歷甲辰龍年。人們普遍認為,甲辰龍年充滿了吉祥預兆;然而,①:“甲”也可能預示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一個新的起點。最近,整個中國AI科技界,乃至整個朋友圈都彌漫著悲觀的氣息。2024年2月15日,OpenAI在Runway、Pika、谷歌、Meta之后,正式加入AI視頻生成領域的競爭,推出AI視頻生成產品Sora。OpenAI稱:如果給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張靜態圖片,②,包含多個角色、不同類型的動作和背景細節。2022年11月30日,當ChatGPT3.5發布時,③;僅僅4個月之后,2023年3月15日,ChatGPT4.0上線,使用了1.5萬億個參數,比GPT3.5增加了10倍,國人才驚呼“狼來了”。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內推出了文心一言、訊飛星火、通義千問等人工智能軟件,很多人樂觀地以為我們會很快實現超越。但實際上,國外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超越了大部分人的認知。現在看來,目前的差距有可能再次被拉大。如果你以為Sora只能生成一分鐘的視頻,那你就大錯特錯了。Sora的成功,將意味著對幾乎所有行業的顛覆,甚至也是對世界格局的重新確認。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19.文中列舉了大量數字,請分析其表達效果。【答案】18.①其中也蘊藏著各種挑戰(不確定性);②(Sora)就能生成視頻(影視場景);③我們(國人)渾然不覺(置若罔聞、視若無睹)。19.(1)從內容上看:①列舉了多個以“2022年11月30日”為代表時間數字,彰顯了AI科技界的更新迭代速度快;②列舉了多個以“1.5萬億個參數”為代表的規模數字,彰顯了AI科技的規模愈發強大。(2)從表達效果上看,使信息更準確,更科學,更具體,更具有說服力。【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①句,依據前一句結尾處的“吉祥預兆”和本句開頭的“然而”,可知此處是轉折句,和前文的“吉祥預兆”對應,再者后文也補充解釋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一個新的起點”。所以可以確定此處應該填:其中也蘊藏著各種挑戰。第②句,根據“推出AI視頻生成產品Sora”可知,此處陳述對象是Sora,講述的是它生成視頻的功能,根據“包含多個角色、不同類型的動作和背景細節”是對生成的視頻的具體解釋,所以此處應該填:Sora就能生成視頻。第③句,后文有對應的句子“國人才驚呼‘狼來了’”,可以確定此處可以填:國人渾然不覺。【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從表達效果上看,列舉具體的數據,最顯著的效果是使信息更科學準確,更客觀具體,更具有說服力。從內容上看,列多處舉了“2024年”“2024年2月15日”等表示時間、日期的數字,突出了AI科技就在當下,離我們很近,并且其更新迭代速度快;列舉了多個以“1.5萬億個參數”“10倍”為代表的規模及其變化的數字,彰顯了AI科技的規模愈發強大,其影響力也越來越驚人。(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低頭是一種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變。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更精彩。懂得低頭,才能出頭!要學到新東西,要不斷進步,就必須放低自己的姿態。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能力也會有所長進。“低頭”之說就是要我們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①中,你只是無數生靈中的一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斗目標看得很高的時候,更要在人生舞臺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就是要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那些②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_____③____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頭并不斷省察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為自己的不足而自省,為別人的成功而喝彩。20.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低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A.幾個“慈祥”的老板,撿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B.百團大戰中這個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話。C.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D.雖然一些博物館在“國際博物館日”等時段開放過夜場,但這卻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