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凡人小事 能力提優卷 (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_第1頁
第三單元 凡人小事 能力提優卷 (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_第2頁
第三單元 凡人小事 能力提優卷 (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_第3頁
第三單元 凡人小事 能力提優卷 (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_第4頁
第三單元 凡人小事 能力提優卷 (含答案)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三單元凡人小事能力提優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范圍: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一、積累與運用(20分)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每小題2分,共6分)【甲】“線上學習模式”不僅(考驗考證)學生的自律,還給一些學生帶來了負面情緒,如難以靜心學習的fánzào、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焦慮、拒絕不了電子產品誘惑的傷感等。【乙】一盞小油燈掛在門框上,被騰騰的煙霧(籠罩繚繞)著。我個頭矮,只能站在門檻上就著如豆的燈光看書。我沉浸在書里,頭發被燈火燒焦也不知道。【丙】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pīlì,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丁】祥子是老舍筆下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底層勞動者。他本是農民,進城后以拉洋車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車廠的主人劉四爺的女兒。(1)根據上面【甲】【丙】兩段文字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①fánzào②pīlì(2)給上面【乙】【丁】兩段文字中加點的詞語注音。①門檻()②侮辱()(3)從【甲】【乙】兩段文字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兩段文字的空缺處。2.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相應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1),寒光照鐵衣。(《木蘭詩》)(2)深林人不知,。(王維《竹里館》)(3)策勛十二轉,。(《木蘭詩》)(4)韓愈在《晚春》中賦予花草樹木以人的思想感情,以“,”寫出了它們知春歸去而爭奇斗艷、盡情舒展的生命本色。3.魯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談談這些修改好在哪里。(每小題2分,共4分)題號原稿改定稿(1)題目:吾師藤野先生題目:藤野先生(2)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總是養不過夜的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4.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如今,勞動課已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為此,學校決定開展“勞動光榮”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5分)(1)為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請你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分)(2)請根據下圖的內容和示例,提煉出關于勞動課程的相關信息。(3分)示例:勞動課程內容分為“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版塊。二、閱讀(30分)(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5~6題。(4分)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一句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的是自己在長安的家,“東望”點明長安的位置。B.第二句帶有夸張的意味,“龍鐘”在這里是“老態龍鐘”的意思,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C.這首詩抓住一閃而過的生活片段,經過詩人的提煉概括,使它具有了典型的意義。D.此詩語言自然質樸,不加雕琢,好似信手拈來,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6.請從內容的角度賞析“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表達效果。(2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題。(12分)劉弇遇東坡劉偉明弇①少以才學自負,擢高第,中詞科,意氣自得,下視同輩。紹圣初,因游一禪剎,時東坡謫嶺南,道廬陵,亦來游,因相遇,互問爵里②姓氏。偉明遽對曰:“廬陵劉弇。”蓋偉明初不知其為東坡。自謂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復問東坡所從來。公徐應曰:“罪人蘇軾。”偉明始大驚,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見所畏③。”東坡亦嘉其才氣,相與劇④談而去。【注釋】①弇(yǎn):劉偉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鄉。③不意乃見所畏:沒想到竟然見到我敬畏的人。④劇:痛快。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A.相與劇談而去自錢孔入,而錢不濕B.乃復問東坡所從來乃取一葫蘆置于地C.東坡亦嘉其才氣汝亦知射乎D.公徐應曰徐以杓酌油瀝之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1)劉偉明弇少以才學自負。(2)東坡亦嘉其才氣,相與劇談而去。9.從文中兩人“互問爵里姓氏”的不同回答中,可見劉弇與東坡各有何特點?(3分)10.請結合原文分析,面對“意氣自得”“欲以折服之”的劉弇,蘇軾的哪些舉動展現了一代大家的風范。(3分)(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1~13題。(10分)母愛像棉花盛開徐學平①聽說,每一位母親都是大地上盛開的花朵。有人說母愛溫馨如康乃馨,有人說母愛圣潔如魯冰花……然而,我那與泥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母親卻從來沒見過這些嬌貴的花兒。我也一直在尋找,尋找一朵屬于母親的花。②母親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她用天底下最無私的愛養育著自己的三個兒女。小時候,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母親卻總能讓我們成為小伙伴們羨慕的對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書,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兒……而母親,她對自己卻節儉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③記得我小學時在一篇作文里曾經這樣描述母親:“我從來沒有看到媽媽穿過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親比作花兒,盡管那個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談,但母親那純樸的形象卻永遠烙在了我心中。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母親的了解也在不斷地增多。我曾經見到過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兩根烏亮亮的麻花辮。原來母親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親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母親不得不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⑤母親不分晝夜地操勞著,做家務、農活,喂牲口,養孩子……母親總有忙不完的事,再也無暇去照一下鏡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長發了。在我心中,母親有時好像命運多舛的苦菜花,有時卻又像挺拔堅強的向日葵。然而,我總感覺這些花兒還是代表不了母親,總覺得還缺了些什么。⑥直到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剛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因為我想早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那天見到母親時,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黃,只有星星點點的棉花還在競相開放,潔白的棉絮漫天飛舞,和母親的白發一起在風中飄揚。⑦母親得知我即將參加工作,雙眼頓時噙滿了欣慰的淚水,她高興地說:“快,幫媽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購站,說不定還能給你換套像樣點兒的西裝呢!”望著母親因長年累月的辛勞而過早蒼老的身影,驀然間,我覺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隨風搖曳的棉花。⑧棉花的一生共有兩次“花”開:花齡期的棉花開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純潔,粉的淡雅,但是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謝掉自己美麗的容顏;產棉期的棉花會把自己所有的養分毫不保留地提供給棉桃,于是葉蔫了,枝枯了,潔白的棉花終于盛開了,而這一次,她枯槁的卻是自己的全部啊!⑨棉花,可謂是我再熟悉不過的鄉間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尋覓的“母親花”嗎?母愛像棉花盛開,她窮其畢生的精力,只為換取無私的綻放,吐出棉,紡成紗,擰成慈母手中線,織成游子身上衣。(選自《賀州日報》,有刪改)11.請簡要分析文章以“母愛像棉花盛開”為標題的妙處。(4分)12.請結合全文,品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黃,只有星星點點的棉花還在競相開放,潔白的棉絮漫天飛舞,和母親的白發一起在風中飄揚。13.文章開頭說“每一位母親都是大地上盛開的花朵”,你覺得你的母親是一朵什么花?請聯系實際說明理由。(3分)(四)閱讀下面的名著選段,完成14~15題。(4分)他的心要跳出來!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這一刻,仿佛全歸到心上來;心中發熱,四肢反倒冷起來;熱望使他混身發顫!一直到半夜,他還合不上眼。希望使他快活,恐懼使他驚惶,他想睡,但睡不著,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著。什么響動也沒有,只有天上的星伴著自己的心跳。駱駝忽然哀叫了兩聲,離他不遠。他喜歡這個聲音,像夜間忽然聽到雞鳴那樣使人悲哀,又覺得有些安慰。遠處有了炮聲,很遠,但清清楚楚的是炮聲。他不敢動,可是馬上營里亂起來。他閉住了氣,機會到了!他準知道,兵們又得退卻,而且一定是往山中去。這些日子的經驗使他知道,這些兵的打仗方法和困在屋中的蜜蜂一樣,只會到處亂撞。有了炮聲,兵們一定得跑;那么,他自己也該精神點了。他慢慢地,閉著氣,在地上爬,目的是在找到那幾匹駱駝。他明知道駱駝不會幫助他什么,但他和它們既同是俘虜,好像必須有些同情。軍營里更亂了,他找到了駱駝——幾塊土崗似的在黑暗中趴伏著,除了粗大的呼吸,一點動靜也沒有,似乎天下都很太平。這個,教他壯起點膽子來。他伏在駱駝旁邊,像兵丁藏在沙口袋后面那樣。極快的他想出個道理來:炮聲是由南邊來的,即使不是真心作戰,至少也是個“此路不通”的警告。那么,這些兵還得逃回山中去。真要是上山,他們不能帶著駱駝。這樣,駱駝的命運也就是他的命運。他們要是不放棄這幾個牲口呢,他也跟著完事;他們忘記了駱駝,他就可以逃走。把耳朵貼在地上,他聽著有沒有腳步聲兒來,心跳得極快。不知等了多久,始終沒人來拉駱駝。他大著膽子坐起來,從駱駝的雙峰間望過去,什么也看不見,四外極黑。14.選文中的“他”是,本選段出自《》。(2分)15.選文開頭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2分)三、寫作(50分)16.請以“我在中成長”為題,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作文。要求:①聯系生活實際,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參考答案1.(1)①煩躁②霹靂(2)①ménkǎn②wǔrǔ(3)考驗繚繞2.(1)朔氣傳金柝(2)明月來相照(3)賞賜百千強(4)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3.(1)吾師已經是先生了,再稱先生就重復了。此外,魯迅的老師不止一位,如果稱吾師,似乎只有一位老師,所以改成“藤野先生”更好。(2)“總是”二字強調無一例外,說得太“過”,并不符合科學精神。刪掉這兩個字,表現出作者作文之嚴謹,用語之準確。4.(1)示例一:勞動創造世界。示例二: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2)①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②日常生活勞動中的清潔與衛生任務要求小學生在中低年級學段完成并達標。(或: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適合在高年級學段開展)5.B6.示例:詩人選取特定環境下的典型情節,“馬上相逢”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場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替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7.A(A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折;B于是、就;C也;D慢慢地)8.(1)劉偉明,字弇,年輕時因為頗有才華而自負。(2)蘇東坡也夸贊他的才氣,與他痛快地交談之后才離去。9.劉弇高傲自負,蘇軾謙虛低調。10.蘇軾用“罪人蘇軾”趣對得意揚揚、目中無人的劉弇,語言幽默風趣;最終蘇軾又夸贊他的才氣,與他暢談,展現了一代大家的風范。【附譯文】劉偉明,字弇,年輕時因為頗有才華而自負,科舉考試得甲等,中了詞科,更洋洋自得,看不起同輩。紹圣初年,因游一座禪剎,當時東坡被貶到嶺南,路過廬陵,也來這里游玩,(兩人)正好遇上,相互詢問爵位、故鄉、姓氏。劉偉明立即回答說:“我是廬陵劉弇。”偉明起初不知道他就是東坡。自以為名聲不落于人,想要以此折服別人,(偉明)于是又問東坡從什么地方來。東坡慢慢地回答說:“(我是)罪人蘇軾。”偉明剛開始很吃驚,猶豫了一會兒,上前致敬說:“沒想到竟然見到我敬畏的人。”蘇東坡也夸贊他的才氣,與他痛快地交談之后才離去。11.①標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母愛”比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