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高中生物常見計算題總結一、有關蛋白質的計算:公式:
3、蛋白質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數-18×水分子數例1:現有氨基酸6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610個,羧基總數為6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解析:由條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數是10個、羧基數是8個;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鍵數=600-2=598;氨基數=2+10=12;羧基數=2+8=10。所以選B。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個,現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條長短不等的多肽(如圖所示),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鍵數為(
)A、31
B、32
C、34
D、35
解析:切去4個丙氨酸后氨基酸總數為35,肽鏈數為4,所以肽鍵數為35-4=31。選A。例3、測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又測得胰島素分子量約為5646,由此推斷含有的肽鏈條數和氨基酸個(
)A.1和44
B.1和51
C.2和51
D.2和44.解析:依據蛋白質的平均分子量計算公式即可求出。選C。二、物質分子的穿膜問題:需注意的問題:1、膜層數=磷脂雙分子層數=2×磷脂分子2、線粒體、葉綠體雙層膜(2層磷脂雙分子層、4層膜)3、一層管壁是一層細胞是兩層膜(2層磷脂雙分子層、4層膜)4、在血漿中O2通過紅細胞運輸,其他物質不通過。5、RNA穿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共穿過0層膜。6、分泌蛋白及神經遞質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共穿過0層生物膜,因為是通過膜泡運輸的,并沒有穿膜。7、(一)吸入的O2進入組織細胞及被利用時的穿膜層數:1層肺泡壁+2層毛細血管壁+紅細胞2層膜+組織細胞的細胞膜=2+2×2+2+1=9層膜=9層磷脂雙分子層=18層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線粒體兩層膜。(二)CO2從組織細胞至排出體外時的穿膜層數:1層組織細胞膜+2層毛細血管壁+1層肺泡壁=1+2×2+2=7層膜=7層磷脂雙分子層=14層磷脂分子。注:若是“從產生場所”需加線粒體兩層膜。(三)葡萄糖從小腸吸收至組織細胞需穿膜的層數:1層小腸上皮細胞+2層毛細血管壁+組織細胞膜=2+2×2+1=7層膜=7層磷脂雙分子層=14層磷脂分子。例1、若某一植物細胞線粒體中產生的一個CO2擴散進入一個相鄰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則該CO2分子穿過
層生物膜(
層磷脂雙分子層;
層磷脂分子)。解析:CO2由線粒體產生由該細胞釋放出來,穿越3層膜;進入相鄰細胞的葉綠體穿越3層膜,共穿越6層膜。答案:6
6
12例2、人體組織細胞(如骨骼肌細胞)有氧呼吸時需要的C6H12O6和O2從外界進入該細胞參與反應,各自至少需要通過多少層生物膜(
)
A、3和4
B、4和5
C、7和9
D、7和11解析:這個物質跨膜數量問題就比較復雜,我們還是用圖示加以說明。先看葡萄糖(),機體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組織細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經小腸粘膜上皮進入毛細血管中,形成了血糖。圖丙中的①→②→③便是其運輸的途徑:葡萄糖從小腸進入毛細血管經過4層細胞膜后,還要再穿過一層毛細血管壁上皮細胞(2層膜),進入組織液,再穿過1層組織細胞膜,進入組織細胞,共通過7層生物膜。這里特別提醒注意兩點,一是葡萄糖是在血漿中運輸,而不是進入紅細胞內被運輸;二是葡萄糖是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而不是直接進入線粒體。再來看氧氣,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單層細胞構成的,其次要知道氧進入血液后,要進入紅細胞內與血紅蛋白結合并運輸;三是氧進入組織細胞后,還要再進入線粒體才能被利用,因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需要氧,而該階段是在線粒體基質中完成的。圖丁中的①→②→③→④描述的就是這一比較復雜的過程:出肺泡(2層膜)→進血管(2層膜)→進紅細胞(1層膜)→運輸到組織器官→出紅細胞(1層膜)→出血管(2層膜)→進組織細胞(1層膜)→進線粒體(2層膜),共計11層生物膜。選D.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關計算:1、解決圍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計算,首先要了解幾組概念:第一組:O2的產生量、O2的釋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第二組:CO2的總吸收量、CO2的凈吸收量、CO2的釋放量;第三組: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總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凈生產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以上三組是相對應的三組,反映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具體關系是:光合作用O2的產生量=O2的釋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CO2的總吸收量=CO2的凈吸收量+CO2的釋放量;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總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凈生產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2、相關計算還可依據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反應式來進行。根據化學計算比例原理,可以將反應式簡化如下:光合作用:6CO2~C6H12O6~6O2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無氧呼吸(產生酒精):C6H12O6~2CO2例1:用某植物測得如下數據:若該植物處于白天均溫30℃、晚上均溫15℃,有效日照15h環境下,請預測該植物1d中積累的葡萄糖為(
)A、315mg
B、540mg
C、765mg
D、1485mg30℃15℃黑暗5h一定強度的光照10h黑暗下5hCO2減少880mgO2減少160mgO2減少80mg解析:在黑暗條件下,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依據C6H12O6—6O2,可求出30℃和15℃下的呼吸速率分別為30mg、15mg。白天30℃時每小時積累的葡萄糖為60mg.在上述條件下有效日照15h該植物1d中積累的葡萄糖為60×15-15×9=765mg,所以選C。溫度/℃27282930暗處理前后重量變化/mg-1-2-3-1光照前后重量變化/mg+4+5+6+2例2、將狀況相同的某種植物綠葉分成相同的四組,在不同溫度下先暗處理一小時,再用相同適宜的光照射1小時,測量重量變化(假設在有光和黑暗條件下,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27℃時該綠葉在整個實驗期間積累的有機物是2mg。B、28℃時該綠葉光照后比暗處理前重量增加3mgC、29℃是該綠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D、30℃時該綠葉經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總量是3mg/h解析:在暗處理過程中,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所以暗處理后重量變化就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間接反映呼吸速率。以上四種溫度下的呼吸速率依次是:1mg/h、2mg/h、3mg/h、1mg/h,可見在上述四種溫度下,29℃是該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光照前后重量的變化代表了1h內的凈光合速率,它與呼吸速率的和等于真正的光合速率,即上述四種溫度下,真正的光合速率為:5mg/h、7mg/h、9mg/h、3mg/h。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也是29℃;28℃時該綠葉光照后比暗處理前增加的重量為(5-2)=3mg,27℃時整個實驗期間積累的有機物為(4-1)=3mg;所以選A。例3.將等量且足量的蘋果果肉分別放在O2濃度不同的密閉容器中,1小時后,測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釋放量,結果如下表變化量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350.350.60.70.81CO2釋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1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蘋果果肉細胞在O2濃度為3%時,既進行無氧呼吸又進行有氧呼吸
B.Xg的果肉在O2相對濃度為3%時每小時分解葡萄糖0.15molC.貯藏蘋果的環境中,適宜的O2相對濃度為5%D.O2相對濃度為5%時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均最弱解析:蘋果果肉細胞在O2濃度為3%時,有氧氣的吸收,說明進行著有氧呼吸,但氧氣吸收量小于CO2釋放量,說明在有氧呼吸的同時,也進行著無氧呼吸。在氧濃度為3%時,依據C6H12O6—6O2—6CO2得出有氧呼吸分解的葡糖糖為0.05mol,釋放到CO2為0.3mol;依據C6H12O6—2CO2得出無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為0.1mol,所以在O2為3%時每小時分解的葡萄糖是0.15mol.在氧濃度為5%時CO2釋放量最低,總呼吸速率最弱,分解有機物的量最低,是貯藏蘋果的適宜環境條件。選D。四、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相關計算:方法:1、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數三者之間的關系:(1)有染色單體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2)無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DNA=1:12、牢記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三者變化情況:例1、豌豆的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數依次為(
)A、7、7、7
B、14、0、14
C、28、28、28
D、28、0、28解析: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離,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加倍,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相等。答案:B例2、某生物的體細胞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細胞內含有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依次是(
)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解析: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體已經復制,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每條染色單體上有一個DNA分子,但染色體數目沒有加倍。五、DNA的有關的計算:(一)DNA分子的結構有關的計算:1、在雙鏈DNA分子中,任意兩個不配對的堿基和占總堿基數的一半。即A+G或A+C或T+G或T+C占總堿基數的50%。2、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的兩堿基之和(如A+T或C+G)占總堿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條單鏈中這兩種堿基之和占該單鏈中堿基數的比例。3、DNA分子一條鏈中(A+G)/(T+C)的比值與互補鏈中該種堿基的比值互為倒數。4、DNA分子一條鏈中(A+T)/(C+G)的比值等于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該種比例的比值。5、若某DNA分子有n個堿基對,其堿基對的排列方式為4n種。(二)DNA復制有關的計算:1、復制n次,生成2n個DNA分子。2、若取一個被15N標記的DNA分子,轉移到14N的培養基上培養(復制)若干代。則有以下規律:(1)、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有2個,只含15N的有0個;含14N的有2n個,只含14N的有(2n-2)個。做題時應看準是“含有”還是“只含有”。(2)無論復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終是2個,占總數比例為、2/2n。(3)子代DNA分子的鏈中:總鏈數2n×2=2n+1條。含15N的鏈始終是2條,占總數比例為2/2n+1=1/2n。做題時,應看準是“DNA分子數”還是“鏈數”。(4)若一親代DNA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經過n次復制需要消耗游離的該脫氧核苷酸m×(2n-1)個。第n次復制,需要含該堿基的脫氧核苷酸數為m×2n-1(三)DNA的堿基數、RNA的堿基數、蛋白質的氨基酸數之間的關系:6:3:1.例1:某個DNA片段由500對堿基組成,A+T占堿基總數的34%,若該DNA片段復制2次,共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分子個數為(
)A、330
B、660
C、990
D、1320解析:由A+T占堿基總數的34%,可求出T=17%;由C+T=50%,可求出DNA分子中C=33%,C堿基個數為1000×33%=330個。根據公式m×(2n-1)得:330×(22-1)=990。答案:選C例2、將15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放入含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培養四代,則后代DNA分子中只含14N的DNA分子與含有15N的DNA分子之比為(
)A、1:1
B、7:1
C、8:1
D、15:1解析:DNA復制4次后得到24=16個DNA分子,其中15N為2個,只含14N為14個,所以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機械的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精美課件
- 紙張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商品知識與實踐考核試卷
-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筆的行業競爭現狀考核試卷
- 合成材料在個人防護裝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家禽飼養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下冊成語
-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主題
- DB13(J) 148-2012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程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廣播劇編劇合同范本
- 辦公場地托管合同模板
- 酒精性肝病護理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4年天津市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4-2030年下一代測序(NGS)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分析報告
- DB23T 1727-2016 地理標志產品 克東天然蘇打水
- 2017年注冊會計師《審計》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考生回憶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