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建筑強制性條文(建筑設
計)20230406
工業建筑強制性條文(建筑設計)
20230428
1建筑設計
1.1屋面與防水設計
?屋面工程技術標準?GB50345-2023〔共8條〕
3.0.5屋面防水工程應根據建筑物的類別、重要
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確定防水等級,并應按相應
等級進行防水設防;對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
面,應進行專項防水設計。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
要求應符合的規定。
表3.0.5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防水建筑類別設防要求
等級
I級重要建筑和高層建兩道防水設防
筑
II級一般建筑一道防水設防
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應符
合表4.5.1的規定。
表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
防水防水做法
等級
1級卷材防水層和卷材防水層、卷材防水層和
涂膜防水層、復合防水層
II級卷材防水層、涂膜防水層、復合防水層
注:在I級屋面防水做法中,防水層僅作單層卷
材時,應符合有關單層防水卷材屋面技術的規
定。
4.5.5每道卷材防水層最小厚度應符合表4.5.5
的規定。
表4.5.5每道卷材防水層最小厚度〔mm〕
防水合成高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等級分子聚酯胎、玻纖自粘聚自粘無
防水卷胎、聚乙烯胎酯胎胎
材
1級1.23.02.01.5
II級1.54.03.02.0
4.5.6每道涂膜防水層最小厚度應符合表4.5.6
的規定。
表4.5.6每道涂膜防水層最小厚度〔mm〕
防水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水泥高聚物改性瀝
等級防水涂膜防水涂膜青防水涂膜
I級1.51.52.0
II級2.02.03.0
4.5.7復合防水層最小厚度應符合表4.5.7的規
定。
表4.5.7復合防水層最小厚度〔mm〕
防合成高自粘無高聚物聚乙烯丙綸
水分子防胎聚合改性瀝卷材+聚合物
等水卷材+物改性青防水水泥防水涂
級合成高瀝青防卷材+高膜
分子防水涂膜+聚物改
水涂膜合成高性瀝青
分子防防水涂
水涂膜膜
I1.2+1.51.5+1.53.0+2.0C0.7+1.3)
級x2
II1.0+1.01.2+1.03.0+1.20.7+1.3
級
4.8.1瓦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應符合表
4.8.1的規定。
表4.8.1瓦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
防水防水做法
等級
I級瓦+防水層
II級瓦+防水墊層
注:防水層厚度應符合本標準第4.5.5條或第
4.5.6條II級防水的規定。
4.9.1金屬板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應符合表
4.9.1的規定。
表4.9.1金屬板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
防水防水做法
等級
I級壓型金屬板+防水墊層
II級壓型金屬板、金屬面絕熱夾芯板
注:1當防水等級為I級時,壓型鋁合金板基板
厚度不應小于0.9mm;壓型鋼板基板厚度不應小
于0.6mm;
2當防水等級為I級時,壓型金屬板應采用
360°咬口鎖邊連接方式;
3在I級屋面防水做法中,僅作壓型金屬板
時,應符合?金屬壓型板應用技術標準?等相關技
術的規定。
5.1.6屋面工程施工必須符合以下平安規定:
1嚴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
工;
2屋面周邊和預留孔洞部位,必須按臨邊、
洞口防護規定設置平安護欄和平安網;
3屋面坡度大于30%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4施工人員應穿防滑鞋,特殊情況下無可靠
平安措施時,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平安帶并扣好保
險鉤。
?坡屋面工程技術標準?GB50963-2023〔共4條〕
3.2.10屋面坡度大于100%以及大風和抗震設防
烈度為7度以上的地區,應采取加強瓦材固定等
防止瓦材下滑的措施。
3.2.17嚴寒和寒冷地區的坡屋面檐口部位應采
取防冰雪融墜的平安措施。
3.3.12坡屋面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
1屋面周邊和預留孔洞部位,必須設置平安
護欄和平安網或其他防止墜落的防護措施;
2屋面坡度大于30%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3施工人員應戴平安帽,系平安帶和穿防滑
鞋;
4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以上時不得施工;
5施工現場應設置消防設施,并應加強火源
管理。
10.2.1單層防水卷材的厚度和搭接寬度應符合
表10.2.1-1和表10.2.1-2的規定。
表10.2.1T單層防水卷材的厚度〔mm〕
防水卷材名稱一級防水厚二級防水厚
度度
高分子防水卷材21.521.2
彈性體、塑性體改25.025.0
性瀝青防水卷材
表10.2.1-2單層防水卷材搭接寬度Cmm)
防水長邊、短邊搭接方式
卷材滿機械固定法
名稱粘熱風焊接搭接膠帶
法無覆蓋有覆蓋無覆蓋有覆蓋
機械固機械固機械固機械固
定墊片定墊片定墊片定墊片
高分>8021202120>200
子防80且有效且有效且有效且有效
水卷焊縫寬焊縫寬粘結寬粘結寬
材度225度,25度》75度》
150
彈、塑22802120
性體100且有效且有效
改性焊縫寬焊縫寬
瀝青度才40度240
防水
卷材
?采光頂與金屬屋面技術規程?JGJ255-2023〔共
3條〕
3.1.6采光頂與金屬屋面工程的隔熱、保溫材
料,應采用不燃性或難燃性材料。
4.5.1有熱工性能要求時,公共建筑金屬屋面的
傳熱系數和采光頂的傳熱系數、遮陽系數應符合
表4.5.1-1的規定,居住建筑金屬屋面的傳熱系
數應符合表4.5.1-2的規定。
表4.5.1-1公共建筑金屬屋面的傳熱系數和采
光頂的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
圍護區域傳熱系數{W/(m2■K)}遮陽
結構體型系數W0.3V體型系數
0.3系數W0.4SC
金屬嚴寒W0.35W0.30—
屋面A區
嚴寒W0.45《0.35—
B區
寒冷W0.55W0.45一
地區
夏熱W0.7—
冬冷
夏熱W0.9—
冬暖
采光嚴寒W2.5一
頂A區
嚴寒W2.6—
B區
寒冷W2.7W
地區0.50
夏熱W3.0W
冬冷0.40
夏熱W3.5W
冬暖0.35
表4.5.1-2居住建筑金屬屋面的傳熱系數限值
區域傳熱系數tW/(m2■K)}
3層3體型系數體型系數D<
及3層W0.4>0.42.52.5
層以DWD>D>
以上2.52.52.52.5
下
嚴寒0.20.
A區25
嚴寒0.20.
B區530
嚴寒0.30.
C區040
寒冷0.30.
A區545
寒冷0.30.
B區545
夏熱WWWW
冬冷0.81.00.50.6
夏熱這W
冬暖0.51.0
注:D為熱情性系數。
4.6.4光伏組件應具有帶電警芻亍標識及相應的
電氣平安防護措施,在人員有可(總接觸或接近光
伏系統的位置,應設置防觸電警示標識。
1.2地面與樓面
?建筑地面設計標準?GB50037-2023〔共4條〕
3.2.1公共建筑中,經常有大量人員走動或殘疾
人、老年人、兒童活動及輪椅、小型推車行駛的
地面,其地面面層應采用防滑、耐磨、不易起灰
的塊材面層或水泥類整體面層。
3.2.2公共場所的門廳、走道、室外坡道及經常
用水沖洗或潮濕、結露等容易受影響的地面。應
采用防滑面層。
3.8.5不發火花的地面,必須采用不發火花材料
鋪設,地面材料必須經不發火花檢驗合格前方可
使用。
3.8.7生產和存儲食品、食料或藥物的場所,在
食品、食料或藥物有可能直接與地面接觸的地
段,地面面層嚴禁采用有毒的材料。當此場所生
產和存儲吸味較強的食物時,地面面層嚴禁采用
散發異味的材料。
?導〔防〕靜電地面設計標準?GB50515-2023〔共
20條〕
3.1.3以下場所均應采用導〔防〕靜電地面:
1有易燃易爆物質的場所;
2有靜電敏感的電氣或電子元件、組件和設
備的場所;
3因人體靜電放電對產品質量或人身平安
帶來危害的場所。
3.1.5凡室內有易燃易爆物質的場所在采用導
〔防〕靜電地面時,均應全部采用不發火的導
〔防〕靜電地面。
3.3.6人在導〔防〕靜電地面上活動時所限制的
靜電峰值能量必須小于易燃易爆物質的計算能
量。
4.3.8設計地面時,應保證地面面層材料與該場
所產品和原輔材料的相容性。
4.4.6原材料或成品與銅材能發生化學反響生
成更為敏感物質的生產場所,接地網和相關連接
件不得選用銅質材料。
4.4.7建筑物變形縫兩邊地面的接地網應沿縫
斷開,并應分別與接地干線連接。
5.1.1以下場所應采用導〔防〕靜電地面:
1易燃易爆特種危險化學品生產、試驗場
所,包括粉碎、混合、驅水、膠化、壓藥、制片、
切藥、造粒、篩選、除塵、光藥、混批、烘干、
晾藥、包覆、周轉、儲存、分裝等工序;
2軍工火工燃爆產品生產、試驗場所,包括
過篩、混藥、稱重、裝藥、壓藥、成型、裝配、
涂膠、封口、涂漆、涂油、包裝、周轉、儲存等
生產工序;
3航天器〔包括航空飛行器、衛星、宇宙飛
船等〕所用電火工品元器件的生產、裝配、測試
等場所;
4民爆器材,包括火雷管、電雷管、導火索、
導爆索、導爆管、點火引線、拉火管、電點火具、
火藥、炸藥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分裝、周轉、
儲存等場所;
5煙花爆竹、大型禮花等生產行業,所屬生
產區、暫存間、中轉庫等場所。
5.1.2易燃易爆特種危險化學品及其制品的儲存
場所,應采用防靜電地面。
5.1.3易燃易爆特種危險化學品及其制品的檢
修、測試、拆裝、銷毀等場所,應采用與生產、
試驗場所類型相同的導〔防〕靜電地面。
5.2.3液體石油產品在流動、過濾、混合、噴霧、
噴射、沖洗、加注等工序,當油品蒸氣和空氣混
合物的爆炸危險性分區為0區和1區時,應采用
導靜電地面;當為2區時,應采用防靜電地面。
5.2.4加油站、加氣站及易燃油品或有機溶劑庫
地面面層應采用耐磨、耐沖擊的水泥類不發火導
〔防〕靜電地面。
5.2.5氫氣、液化石油氣、甲烷乙快、環氧乙烷、
水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生產、灌裝場所,應采
用水泥類不發火導靜電地面;其銷售場所應采用
水泥類不發火防靜電地面。
5.2.6在加工、生產、使用錯粉、社粉、鈦粉、
硫磺粉、鋁粉聚乙烯、環氧樹脂、苯酚、甲
噴漆棉、賽璐璐棉等易燃易爆、易產生靜電積聚
的場所,應采用導〔防〕靜電地面。
5.2.7橡膠制品的煉膠、開放式熱煉、膠漿制造
的攪拌、裝桶、涂膠、壓延、裁斷、層布貼合、
輪胎成型、運輸帶成型、膠布制品成型等工序,
應采用導靜電地面;膠鞋刷漿、晾布、膠漿溶劑
庫等場所,應采用防靜電地面。
5.4.4感光化學材料的生產、試驗、檢測場所,
應采用導靜電地面。
5.4.5飛機停放庫和維修區,應采用不發火的防
靜電地面。
5.5.2醫療部門的手術室、麻醉室等存在有易燃
易爆氣體的場所,及使用助燃氣體的吸氧室,應
采用易清洗、不起塵、抗溶劑的防靜電地面。心
電圖、腦電圖等易受人體靜電干擾而影響檢查結
果的場所,應采用防靜電地面。
6.1.2導〔防〕靜電接地系統嚴禁與獨立避雷針
的桿塔、架空避雷線的端部、架空避雷網的支柱
及其引下線連接。
6.1.5靜電接地網〔帶〕與接地干線的連接必須
牢固,每塊地面的接地網〔帶〕與接地干線的連
接不應少于2處;超過100m2的導〔防〕靜電地
面的接地網〔帶〕應增加與接地干線的連接點。
6.2.3接地網〔帶〕的引出端應避開人流、物流
集中的區域。
1.3墻體與節能
?墻體材料應用統一技術標準?GB50574-2023
〔共11條〕
3.1.4墻體不應采用非蒸壓硅酸鹽磚〔砌塊〕及
非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
3.1.5應用氯氧鎂墻體制品時應進行吸潮返鹵、
翹曲變形及耐水性試驗,并應在其試驗指標滿足
使用要求后用于工程。
3.2.1塊體材料的外形尺寸除應符合建筑模數
要求外,尚應符合以下規定:
1非燒結含孔塊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應
符合表3.2.1的要求;
表3.2.1非燒結含孔塊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
度要求
塊體材料孔洞最小外最小肋其他要求
類型及用率壁厚
途〔%〕[mm][mm]
含用于W351515孔的長度與
孔承重寬度比應小
磚墻于2
用于1010
自承
重墻
砌用于W473025孔的圓角半
塊承重徑不應小于
墻20mm
用于1515
自承
重墻
注:1承重墻體的混凝土多孔磚應垂直于鋪漿
面。當孔的長度與寬度比不小于2時,外壁的厚
度不應小于18mm;當孔的長度與寬度比小于2
時,外壁的厚度不應小于15mm。
2承重含孔塊材,其長度方向的中部不得設
孔,中肋厚度不宜小于20mm。
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不應有未切割面,其
切割面不應有切割附著屑;
3.2.2塊體材料強度等級應符合以下規定:
1產品標準除應給出抗壓強度等級外,尚應
給出其變異系數的限值;
2承重磚的折壓比不應小于表3.2.2-1的
要求;
表3.2.2-1承重磚的折壓比
磚種息]度抗壓強度等級
類〔mm〕MU30MU25MU20MU15MU10
折壓比
蒸壓530.160.180.200.25
普通
磚
多孔900.210.230.240.270.32
破
注:1蒸壓普通磚,包括蒸壓灰砂實心磚和蒸壓
粉煤灰實心磚;
2多孔磚,包括燒結多孔磚和混凝土多孔
磚。
3.4.1設計有抗凍性要求的墻體時,砂漿應進行
凍融試驗,其抗凍性能應與墻體塊材相同。
4.1.8建筑設計不得采用含有石棉纖維、未經防
腐和防蟲處理的植物纖維墻體材料。
5.4.2夾心保溫復合墻應進行抗風設計。
5.4.3外墻板應進行抗風及連接設計,板材與主
體結構應柔性連接。
5.5.2外墻板與主體結構連接件承載力設計的
平安等級應提高一級。
6.1.9外保溫復合墻的飾面層選用非薄抹灰時,
應對由飾面層自重積累作用所產生的變形影響
采取構造措施。
6.1.10內保溫復合墻與梁、柱相接觸部位,應
采取防裂措施。
?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標準?JGJ298-2023〔共
4條〕
4.1.2住宅室內防水工程不得使用溶劑型防水
涂料。
5.2.1衛生間、浴室的樓地面應設置防水層,墻
面、頂棚應設置防潮層,門口應有阻止積水外溢
的措施。
5.2.4排水立管不應穿越下層住戶的居室;當廚
房設有地漏時,地漏的排水支管不應穿過樓板進
入下層住戶的居室。
7.3.6防水層不得滲漏。
檢驗方法:在防水層完成后進行蓄水試驗,
樓地面蓄水高度不應小于20mm,蓄水時間不應
少于24h;獨立水容器應滿池蓄水,蓄水時間不
應少于24ho
檢驗數量:每一自然間或每一獨立水容器逐
一檢驗。
?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JGJ
289-2023〔共3條〕
2.0.1防火隔離帶〔術語設置在可燃、難燃
保溫材料外墻外保溫工程中,按水平方向分布,
采用不燃保溫材料制成、以阻止火災沿外墻面或
在外墻外保溫系統內蔓延的防火構造。
3.0.4防火隔離帶應與基層墻體可靠連接,應能
適應外保溫系統的正常變形而不產生滲透、裂縫
和空鼓;應能承受自重、風荷載和室外氣候的反
復作用而不產生破壞。
3.0.6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保溫材料的
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
4.0.1防火隔離帶應進行耐候性能試驗,且耐候
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0.1的規定。
表4.0.1防火隔離帶耐候性能指標
工程性能指標
外觀無裂縫,無粉化、空鼓、
剝落現象
抗風壓性無斷裂、分層、脫開、
拉出現象
防護層與保溫層拉伸粘>80
接強度〔kPa〕
?建筑外墻清洗維護技術規程?JGJ168-2023〔共
2條〕
4.1.3清洗維護不得采用pH值小于4或pH值大
于10的清洗劑以及有毒有害化學品。
5.5.5清洗維護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的
上下面同時作業。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23
2.0.2建筑體形系數(術語):
建筑物與室外空氣直接接觸的外外表積與
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外表積不包括地面和
不供暖樓梯間內墻的面積。
2.0.3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術語):
建筑某一個立面的窗戶洞口面積與該立面
的總面積之比,簡稱窗墻面積比。
2.0.4太陽得熱系數〔SHGC〕(術語):
通過透光圍護結構〔門窗或透光幕墻〕的太
陽輻射室內得熱量與投射到透光圍護結構〔門
或透光幕墻〕外外表上的太陽輻射量的比值。太
陽輻射室內得熱量包括太陽輻射通過輻射透射
的得熱量和太陽輻射被構件吸收再傳入室內的
得熱量兩局部。
2.0.5可見光透射比(術語):
透過透光材料的可見光光通量與投射在其
外表上的可見光光通量之比。
2.0.6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權衡判斷(術語):
當建筑設計不能滿足圍護結構熱工設計規
定指標要求時,計算并比擬參照建筑和設計建筑
的全年供暖和空氣調節能耗,判定圍護結構的總
體熱工性能是否符合節能設計要求的方法,簡
稱:權衡判斷。
2.0.7參照建筑(術語):
進行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權衡判斷時,作為計
算滿足標準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氣調節能耗用
的基準建筑。
3.2.1嚴寒和寒冷地區公共建筑體形系數應符
合表3.2.1的規定。
表3.2.1嚴寒和寒冷地區公共建筑體形系數
單棟建筑面積ACm2)建筑體形系數
300<A^800WO.50
A>800WO.40
3.2.7甲類公共建筑的屋頂透光局部面積不應
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0當不能滿足本條的規定
時,必須按本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權衡判斷。
3.3.1根據建筑熱工設計的氣候分區,甲類公共
建筑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應分別符合表
3.3.17?表3.3.1-6的規定。當不能滿足本條
的規定時,必須按本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權衡判
斷。
表3.3.1-1嚴寒A、B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構
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體形系0.30V體形
數W系數WO.50
0.30
傳熱系數K[W/(/K)]
屋面W0.28WO.25
外墻(包括非透光幕墻)WO.38WO.35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WO.38WO.35
空或外挑樓板
地下車庫與供暖房間之WO.50WO.50
間的樓板
非供暖樓梯間與供暖房W1.2W1.2
間之間的隔墻
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W2.7W2.5
外窗W0.20
(包括透0.20V窗墻W2.5近2.3
光幕墻)面枳比W
0.30
0.30V窗墻W2.2W2.0
面積比W
0.40
0.40V窗墻W1.941.7
面積比W
0.50
0.50V窗墻W1.6W1.4
面枳比W
0.60
0.60V窗墻W1.5W1.4
面枳比W
0.70
0.70V窗墻<1.4W1.3
面枳比W
0.80
窗墻面積比W1.3W1.2
>0.80
屋頂透光(屋頂透光局部W2.2
面枳W20%)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1
供暖地下室與土壤接觸$=1.1
的外墻
變形縫〔兩側墻內保溫21.2
時〕
表3.3.1-2嚴寒C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構熱
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體形系0.30V體形
數《系數40.50
0.30
傳熱系數KW/,K)]
屋面W0.35W0.28
外墻(包括非透光幕墻)W0.43W0.38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W0.43W0.38
空或外挑樓板
地下車庫與供暖房間之W0.70W0.70
間的樓板
非供暖樓梯間與供暖房W1.5W1.5
間之間的隔墻
單一立面窗墻面積比W2.9W2.7
外窗W0.20
(包括透0.20V窗墻W2.6W2.4
光幕墻)面積比W
0.30
0.30V窗墻近2.3W2.1
面積比W
0.40
0.40V窗墻W2.0W1.7
面積比W
0.50
0.50V窗墻W1.7W1.5
面積比W
0.60
0.60V窗墻W1.7<1.5
面積比W
0.70
0.70V窗墻W1.5W1.4
面枳比W
0.80
窗墻面積比W1.4W1.3
>0.80
屋頂透光(屋頂透光局部W2.3
面枳W20%)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21.1
供暖地下室與土壤接觸21.1
的外墻
變形縫〔兩側墻內保溫21.2
時〕
表3.3.1-3寒冷地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構熱
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體形系數W0.30V體形
0.30系數40.50
傳熱SHGC傳熱SHGC
系數系數
屋面WW
0.450.28
外墻(包括非透光WW
幕墻)0.500.38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WW
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500.38
地下車庫與供暖房WW
間之間的樓板1.00.70
非供暖樓梯間與供WW
暖房間之間的隔墻1.51.5
單窗墻面積比《W於
0.203.02.7
立0.20V窗墻面WW
面積比W0.302.70.522.40.52
外0.30V窗墻面WWWW
積比W0.402.40.482.10.48
(0.40V窗墻面WWWW
包積比《0.502.20.431.70.43
括0.50V窗墻面WWW
透積比W0.602.00.401.50.40
光0.60V窗墻面WWWw
幕積比W0.701.90.35/1.50.35/
墻0.600.60
)0.70V窗墻面WWWW
積比W0.801.60.35/1.50.35/
0.520.52
窗墻面積比〉WWWW
0.801.50.30/1.40.30/
0.520.52
屋頂透光(屋頂透WWWW
光局部面積W20%)2.40.442.40.35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0.60
供暖地下室與土壤20.60
接觸的外墻
變形縫〔兩側墻內20.90
保溫時〕
表3.3.1-4夏熱冬冷地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
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太陽得熱
[W/(m2-K)]系數SHGC
(東、南、
西向/北
向)
屋面圍護結構熱W0.40
惰性指標D
W2.5
圍護結構熱WO.50
惰性指標D
>2.5
外墻圍護結構熱WO.60
(包括非惰性指標D
透光幕W2.5
墻)圍護結構熱WO.80
惰性指標D
>2.5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W0.70
架空或外挑樓板
單一立窗墻面積比W3.5
面外窗W0.20
(包括透0.20V窗墻W3.0
光幕墻)面枳比W0.44/0.48
0.30
0.30V窗墻W2.6W
面枳比W0.40/0.44
0.40
0.40V窗墻W2.4W
面枳比W0.35/0.40
0.50
0.50V窗墻W2.2W
面枳比W0.35/0.40
0.60
0.60V窗墻W2.2W
面積比W0.30/0.35
0.70
0.70V窗墻W2.0W
面積比W0.26/0.35
0.80
窗墻面積比W1.8W
>0.800.24/0.30
屋頂透明局部(屋頂透W2.6<0.30
明局部面枳420%)
表3.3.1-5夏熱冬暖地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
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太陽得熱
[W/(m2-K)]系數SHGC
(東、南、
西向/北
向)
屋面圍護結構熱W0.50
惰性指標D
W2.5
圍護結構熱WO.80
惰性指標D
>2.5
外墻圍護結構熱WO.80
(包括非惰性指標D
透光幕W2.5
墻)圍護結構熱W1.50
惰性指標D
>2.5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W1.50
架空或外挑樓板
單一立窗墻面積比W5.2
面外窗W0.20
(包括透0.20V窗墻W4.0W0.52
光幕墻)面枳比W
0.30
0.30V窗墻W3.0W
面枳比W0.44/0.52
0.40
0.40V窗墻W2.7W
面枳比W0.35/0.44
0.50
0.50V窗墻W2.5W
面積比W0.35/0.40
0.60
0.60V窗墻W2.5W
面積比W0.24/0.30
0.70
0.70V窗墻《2.5W
面枳比W0.22/0.26
0.80
窗墻面積比W2.0W
>0.800.18/0.26
屋頂透明局部(屋頂透W3.0<0.30
明局部面枳W20%)
表3.3.1-6溫和地區甲類公共建筑圍護結構熱
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太陽得熱
[W/(m2-K)]系數SHGC
(東、南、
西向/北
向)
屋面圍護結構熱W0.50
惰性指標D
W2.5
圍護結構熱W0.80
惰性指標D
>2.5
外墻圍護結構熱W0.80
(包括非惰性指標D
透光幕W2.5
墻)圍護結構熱41.50
惰性指標D
>2.5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W0.70
架空或外挑樓板
單一立窗墻面積比W5.2
面外窗W0.20
(包括透0.20V窗墻W4.0
光幕墻)面枳比W0.44/0.48
0.30
0.30V窗墻W3.0W
面枳比W0.40/0.44
0.40
0.40V窗墻W2.7W
面枳比W0.35/0.40
0.50
0.50V窗墻W2.5W
面積比W0.35/0.40
0.60
0.60V窗墻W2.5
面積比W0.30/0.35
0.70
0.70V窗墻《2.5W
面枳比W0.26/0.35
0.80
窗墻面積比W2.0W
>0.800.24/0.30
屋頂透明局部(屋頂透W3.0<0.30
明局部面積W20%)
注:傳熱系數K只適用于溫和A區,溫和B區的
傳熱系數K不作要求。
3.3.2乙類公共建筑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應符
合表3.3.2-1和表3.3.2-2的規定。
表3.3.2-1乙類公共建筑屋面、外墻、樓板熱
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傳熱系數K[W/??!()]
位嚴寒嚴寒寒冷夏熱夏熱
A、B區C區地區冬冷冬暖
屋面W這
0.350.450.550.700.90
外墻(包括
非透光幕0.450.500.601.001.50
墻)
底面接觸室WWWW
外空氣的0.450.500.601.00
架空或外挑
樓板
地下車庫和WWW
供暖房間0.500.701.00
與之間的樓
板
表3.3.2-2乙類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墻)
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傳熱系數K[W/(m2?K)]太陽得熱系數
結構SHGC
部位
外窗嚴嚴寒夏夏寒冷夏熱夏熱
包括寒寒冷熱熱地區冬冷冬暖
透光A、BC地冬冬
幕墻區區冷暖
單一WWWWWWW
立面2.02.22.53.04.00.520.48
外窗
包括
透光
幕墻
屋頂WWWWWW
透光2.02.22.53.04.00.440.350.30
局部
(面積
W
20%)
3.3.7當公共建筑入口大堂采用全玻幕墻時,全
玻幕墻中非中空玻璃的面積不應超過同一立面
透光面積〔門窗和玻璃幕墻〕的15%,且應按同
一立面透光面積〔含全玻幕墻面積〕加權計算平
均傳熱系數。
4.1.1甲類公共建筑的施工圖設計階段,必須進
行熱負荷計算和逐項逐時的冷負荷計算。
4.2.2除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外,不得采用電直接
加熱設備作為供暖熱源:
1電力供給充足,且電力需求側管理鼓勵用
電時;
2無城市或區域集中供熱,采用燃氣、煤、
油等燃料受到環保或消防限制,且無法利用熱泵
提供供暖熱源的建筑;
3以供冷為主、供暖負荷非常小,且無法利
用熱泵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熱源的建筑;
4以供冷為主、供暖負荷小,無法利用熱泵
或其他方式提供供暖熱源,但可以利用低谷電進
行蓄熱、且電鍋爐不在用電頂峰和平段時間啟用
的空調系統;
5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且其發電量能滿足
自身電加熱用電量需求的建筑。
4.2.3除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外,不得采用電直接
加熱設備作為空氣加濕熱源:
1電力供給充足,且電力需求側管理鼓勵用
電時;
2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且其發電量能滿足
自身加濕用電量需求的建筑;
3冬季無加濕用蒸汽源,且冬季室內相對濕
度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建筑。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
26-2023
2.1.10窗墻面積比〔術語〕:窗戶洞口面積與房
間立面單元〔即建筑層高與開洞定位線圍成的面
積〕之比。
4.1.3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不
應大于表4.1.3規定的限值。當體形系數大于表
4.1.3規定的限值時,必須按照本標準第4,3節
的要求進行維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權衡判斷。
表4.1.3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
限值
建筑層數
W3層4?8層9?13層214層
嚴寒地0.500.300.280.25
區
寒冷地0.520.330.300.26
區
4.1.4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的窗墻面積比不
應大于表4.1.4規定的限值。當窗墻面積比大于
表4.1.4規定的限值時,必須按照本標準第4.3
節的要求進行維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權衡判斷,并
且在進行權衡判斷時,各朝向的窗墻面積比最大
也只能比表4.1.4中的對應值大0.1。
表4.1.4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的窗墻面積
比限值
朝向窗墻面積比
嚴寒地區寒冷地區
北0.250.30
東西0.300.35
南0.450.50
注敞開式陽臺的陽臺門上部透明局部應計入
窗戶面積,下部不透明局部不應計入窗戶面積。
2表中的窗墻面積比應按開間計算。表中的
北代表從北偏東小于60°至北偏西小于60°的
范圍;東西代表從東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至
偏南小于60°的范圍;南代表從南偏東小于等
于30°至偏西小于等于30°。
4.2.2根據建筑物所處城市的氣候分區區屬不
同,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表
4.2.2T?表4.2.2-5規定的限值,周邊地面和
地下室外墻的保溫材料層熱阻不應小于表
4.2.2-1~表4.2.2-5規定的限值,寒冷〔B〕區
外窗綜合遮陽系數不應大于表4.2.2-6
4.2.6規定的限值。當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
參數不滿足上述規定時,必須按照本標準第4.3
節的要求進行維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權衡判斷。
表4.2.2-1嚴寒A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m2?K)]
W3層4?8層>9層
屋面0.200.250.25
外墻0.250.400.50
架空或外挑樓板0.300.400.40
非采暖地下車庫0.350.450.45
頂板
分隔采暖與非采1.21.21.2
暖空間的隔墻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戶門
陽臺門下部門芯1.21.21.2
板
外窗墻面枳比02.02.52.5
窗0.20
0.20V窗墻面1.82.02.2
積比W0.30
0.30V窗墻面1.61.82.0
積比40.40
0.40V窗墻面1.51.61.8
積比W0.45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1.701.401.10
地下室外墻〔與土1.801.501.20
壤接觸的外墻〕
表4.2.2-2嚴寒B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m2?K)]
W3層4?8層29層
屋面0.250.300.30
外墻0.300.450.55
架空或外挑樓板0.300.450.45
非采暖地下車庫0.350.500.50
頂板
分隔采暖與非采1.21.21.2
暖空間的隔墻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戶門
陽臺門下部門芯1.21.21.2
板
外窗墻面積比W2.02.52.5
0.20
0.20V窗墻面1.82.22.2
積比W0.30
0.30V窗墻面1.61.92.0
積比W0.40
0.40V窗墻面1.51.71.8
積比W0.45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1.401.100.83
地下室外墻〔與土1.501.200.91
壤接觸的外墻〕
表4.2.2-3嚴寒C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m2?K)]
W3層4?8層29層
屋面0.300.400.40
外墻0.350.500.60
架空或外挑樓板0.350.500.50
非采暖地下車庫0.500.600.60
頂板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隔墻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戶門
陽臺門下部門芯1.21.21.2
板
外窗墻面積比《2.02.52.5
窗0.20
0.20V窗墻面1.82.22.2
積比W0.30
0.30V窗墻面1.62.02.0
積比W0.40
0.40V窗墻面1.51.81.8
積比W0.45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1.100.830.56
地下室外墻〔與土1.200.910.61
壤接觸的外墻〕
表4.2.2-4寒冷A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圍護護結結構構部部位位傳傳熱熱系系數數KK[[WW//((m布2?-KK))]]
W3層4?8層29層
屋面0.350.450.45
外墻0.450.600.70
架空或外挑樓板0.450.600.60
非采暖地下車庫0.500.650.65
頂板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隔墻
分隔采暖與非采2.02.02.0
暖空間的戶門
陽臺門下部門芯1.71.71.7
板
外窗墻面積比W2.83.13.1
窗0.20
0.20V窗墻面2.52.82.8
積比W0.30
0.30V窗墻面2.02.52.5
積比W0.40
0.40V窗墻面1.82.02.3
積比W0.50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0.830.56—
地下室外墻〔與土0.910.61—
壤接觸的外墻〕
表4.2.2-5寒冷B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m2?K)]
W3層4?8層層
屋面0.350.450.45
外墻0.450.600.70
架空或外挑樓板0.450.600.60
非采暖地下車庫0.500.650.65
頂板
分隔采暖與非采1.51.51.5
暖空間的隔墻
分隔采暖與非采2.02.02.0
暖空間的戶門
陽臺門下部門芯1.71.71.7
板
外窗墻面積比《2.83.13.1
窗0.20
0.20V窗墻面2.52.82.8
積比40.30
0.30V窗墻面2.02.52.5
積比40.40
0.40V窗墻面1.82.02.3
積比W0.50
圍護結構部位保溫材料層熱阻
R[(m2-K)/W]
周邊地面0.830.56—
地下室外墻〔與土0.910.61一
壤接觸的外墻〕
注:周邊地面和地下室外墻的保溫材料層不包括
土壤和混凝土地面。
表4.2.2-6寒冷B區外窗綜合遮陽系數限值
圍護結構部位遮陽系數SC〔東西向/南北
向〕
《3層4?8層29層
外窗墻面積比
窗W0.20
0.20V窗墻
面積比W
0.30
0.30V窗墻0.45/-0.45/-0.45/-
面枳比W
0.50
0.40V窗墻0.35/-0.35/-0.35/-
面枳比W
0.45
4.2.6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應具有良好的密閉
性能。嚴寒地區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的氣密性等
級不應低于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
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驗方法?GB/T7106-2023中
規定的6級。寒冷地區1?6層的外窗及敞開式
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國家標準?建筑外
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驗方
法?GB/T7106-2023中規定的4級,7層及7層以
上不應低于6級。
5.1.1集中采暖和集中空調系統的施工圖設計,
必須對每一個房間進行熱負荷和逐項逐時的冷
負荷計算。
5.1.6除當地電力充足和供電政策支持,或者建
筑所在地無法利用其它形式的能源外,嚴寒和寒
冷地區的居住建筑內,不應設計直接電熱采暖。
5.2.4鍋爐的選型,應與當地長期供給的燃料種
類相適應。鍋爐的設計效率不應低于表5.2.4中
規定的數值。
表5.2.4鍋爐的最低設計效率〔%〕
鍋爐類型、在以下鍋爐容量〔MW〕下的設計效
燃料種類及率〔%〕
發熱值0.71.42.84.27.014.0>
28.0
燃煙II7374787980
煤煤III7476788082
燃油燃氣86878788899090
5.2.9鍋爐房和熱力站的總管上,應設置總供熱
量的熱量表〔熱量計量裝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場調研合同履約金協議
- 苗木交付責任協議
- 2025年重慶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一)(含解析)
- 貨車歸還條件協議
- 脈沖滅絕設備采購協議
- 四數碼顯示譯碼器一數碼顯示譯碼器的結構和功能示意課件
- 雙語列車長鐵路電報RailwayTelegraphBili
- 鐵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車輛運用與管理課件
- 2025年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操作R1證考試題庫
- 穎蒙建筑裝飾材銷售合同深度分析
- 企業供應商管理制度
- 新生兒早產兒個案護理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第七章-第九章)
- 維修人員管理獎懲制度3篇1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
- 手衛生知識宣教培訓
- 智能定時開關插座設計與制作
- 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工作制度
- 18《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23年版)》
- 江漢區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八年級數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