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_第1頁
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_第2頁
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_第3頁
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_第4頁
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考試題(附答案)單選題A、介紹信C、工作證D、監督執法證件2.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被檢查單位應當接受A、拒絕B、拒絕和阻礙3.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被檢查單位應當(),A、停止作業并接受檢查B、接受檢查并予以支持配合C、認真對待D、立即停止違法行為4.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中,轉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的罰款。A、二倍以上五倍以下B、五倍以上十倍以下C、二倍以上十倍以下D、三倍以上五倍以下5.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6.職業健康監護是職業危害防治的一項主要內容。在職業健康管A、按標準配備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B、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監測C、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場所配置現場急救用品D、組織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體檢7.職業病診斷應當由()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A、省級以上B、市級以上C、縣級以上D、鄉鎮級以上8.職業病診斷機構未建立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A、一萬元以下B、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D、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等資料。A、職業衛生檔案B、健康監護檔案C、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10.職業病診斷、鑒定過程中,在確認勞動者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時,當事人對勞動關系、工種、工作崗位或者在崗時間有爭議的,可以向當地的()申請仲裁。A、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C、衛生行政部門D、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11.職業病診斷、鑒定過程中,用人單位不提供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的,診斷、鑒定機構應當結合勞動者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和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并參考()等信息,作出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A、勞動者自述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的日常監督檢查信息C、衛生行政部門提供的日常監督檢查信息D、工會組織提供的信息12.職業病診斷、鑒定費用由()承擔。A、當事人C、工傷保險基金D、政府部門13.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危害勞動者健康、能導致職業病的有害因素。下列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于勞動過程中產生A、電焊作業產生的煙塵B、接觸到的生物傳染性病原物C、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D、使用不合理的工具14.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D、經驗豐富15.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未建立和保存職業病鑒定檔案的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的罰款。A、一萬元以下B、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D、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16.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的方針。A、治療為主、防治結合B、康復為主、防治結合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17.職業病防治法中所稱用人單位是指()。A、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B、企業、科研單位、政府機關C、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D、企業、個體經濟組織18.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D、安全生產19.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的規定執行。A、工傷保險B、社會救助基金C、社會醫療保險參考答案:A得賠償權利的,有權向()提出賠償要求。A、地方政府衛生行政部門B、用人單位C、行業主管部門D、勞動保障行政部門21.職工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2.噪聲聾是生產性噪聲引起的職業病,工作場所操作人員每天連續接觸噪聲8h,噪聲聲級衛生限值為()分貝。23.在上崗前體檢中檢出血象偏低或患有某種血液病的人,不適合于從事接觸()的作業。B、一氧化碳C、高溫D、噪聲24.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A、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B、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C、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D、職業病危害25.用人單位應督促、指導勞動者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發放錢物替代發放職業病防護用品。B、不得C、部分可以D、視情況26.用人單位應當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B、本質C、源頭D、作業環境27.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處理情況、()等有關個A、既往病史B、家族病史C、診療史D、用藥情況28.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B、職業健康監護29.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檔案。A、勞動者健康監護C、人事D、培訓30.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加強對職業病防治B、責任制D、規定31.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D、合理32.用人單位隱瞞、偽造、篡改、毀損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等相關資料,或者拒不提供職業A、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B、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C、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D、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33.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A、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B、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C、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34.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項目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的罰款。A、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B、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C、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D、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參考答案:B35.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維護、檢修、檢測,或者不能保持正常運行、使用狀態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的罰款。A、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C、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D、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參考答案:B36.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日常監正的,處()的罰款。B、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C、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D、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37.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規定,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A、追究民事責任B、給予經濟處罰C、追究刑事責任D、給予行政處分38.用人單位違反《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未按照規定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A、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B、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D、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39.用人單位違反《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未按照規定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正;逾期未改正的,處()的罰款。A、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B、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D、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40.用人單位使用未經培訓考核合格的勞動者從事高毒作業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處()的罰款;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予以關閉。A、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B、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D、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41.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處()的罰款。A、一萬元以下B、二萬元以下42.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報告。確診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依法作出處理。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勞動部門C、工會43.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報告。A、衛生行政部門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C、勞動保障行政部門D、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44.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A、終止職業病病人的待遇B、由職業病病人與企業協商解決C、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45.用人單位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未按照規定進行維護、檢修、檢測,或者不能保持正期不改正的,處()的罰款。B、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C、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D、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46.用人單位對從事()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A、體力勞動B、腦力勞動C、接觸職業危害作業D、危險作業47.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責。A、不用C、全面D、視情況48.以下()情形不能認定工傷的情形。B、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C、患職業病的D、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參考答案:A49.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A、不得B、可以參考答案:A50.依據《職業病防治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B、儲運C、進口51.醫療衛生機構未經批準擅自從事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處()的罰款。A、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B、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C、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D、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52.醫療衛生機構超出資質認可或者診療科目登記范圍從事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的罰款。A、二倍以上五倍以下B、五倍以上十倍以下C、二倍以上十倍以下D、三倍以上五倍以下5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損害人的()系統。B、消化54.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應當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A、可行性論證階段C、施工階段D、竣工驗收階段55.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和中文警示說明。A、安全標識B、警示標識56.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C、中英文D、彩色57.下列()項,不是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時候應該提交的資料。A、工傷認定申請表B、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C、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D、職工所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報告58.矽塵是指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大于()的粉塵。B、安全60.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A、危險工作B、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C、任何工作61.手臂振動病是()從事手持振動工具作業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環和手臂神經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關節骨質62.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B、建議D、批評和意見63.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A、觸電、窒息B、高空墜落、物體打擊C、噪聲、輻射D、窒息、高溫64.森林腦炎屬于()職業病。A、物理因素職業病B、職業性皮膚病C、職業性化學中毒D、職業性傳染病65.任何單位和個人()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C、經領導批準可以D、經協商一致可以66.目前我國法定職業病中發病率最高的是()。B、噪聲聾C、苯中毒67.硫化氫是一種無色,具有()的氣體.A、腐臭蛋味B、刺激性味道68.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并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A、如實、無償提供B、收取費用C、如實提供D、無償提供69.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A、原件B、復印件70.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A、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B、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C、本人勞動合同D、工資證明71.勞動者可以在()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A、用人單位所在地B、本人戶籍所在地C、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72.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承擔。A、勞動者本人B、最后用人單位C、工傷保險基金D、政府部門73.靠近聲源的場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會取得理想B、隔聲C、減振D、阻尼降噪A、職業病危害預評價B、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C、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D、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參考答案:B75.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B、同時設計,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參考答案:D76.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并與主體工程()。A、同時設計,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B、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參考答案:D77.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并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A、同時報批B、同時規劃C、同時設計參考答案:C78.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其中,醫療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衛生行政部門C、勞動保障行政部門D、環境保護部門79.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衛生行政部門C、勞動保障行政部門D、環境保護部門80.甲醛的職業禁忌證有()。A、全身性皮膚病和慢性眼病B、原發性高血壓C、風濕性關節炎81.急性甲苯中毒診斷分級以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劃分。凡出現()B、意識模糊82.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為()的損害。B、消化系統C、造血系統83.國家鼓勵和支持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A、新產品C、新材料84.國家對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實行()制度。B、分類管理C、行業管理D、統一管理85.根據國家現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分工,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由()負責。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衛生行政部門C、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86.粉塵作業時要戴()。A、棉紗口罩B、過濾式防塵口罩C、防毒面具87.粉塵作業時必須佩戴()。A、棉紗口罩B、防塵口罩C、防毒面具參考答案:B88.粉塵主要通過()途徑侵入人體。A、呼吸系統B、消化系統89.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該向()方向疏散。A、下風B、上風C、順風參考答案:B90.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所需費用由()。C、用人單位承擔91.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B、救護車C、醫務室92.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用人單位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工作人員佩戴()。A、安全帽B、防護眼鏡C、個人劑量計D、安全帶93.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為素的運輸、貯存,用人單位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工作人員佩戴()。A、射線累積計量儀B、個人劑量計C、便攜式放射線檢測儀94.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A、上崗前和在崗期間B、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C、在崗期間95.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A、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B、上崗前和在崗期間C、在崗期間D、離崗時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要符合有害作業在()和有害、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A、上風向B、下風向D、背面97.導致塵肺發生的主要因素是()。A、接塵工齡、粉塵種類、小于10um的粉塵和累積接塵量B、接塵工齡、粉塵種類大于10pm的粉塵和累積接塵量C、接塵工齡、粉塵種類、等于10um的粉塵和累積接塵量98.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申請鑒定。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B、勞動保障行政部門C、衛生行政部門D、總工會99.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C、行政訴訟D、仲裁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接受監督。組織()名以上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集體診斷。C、三B、咳嗽咯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C、肋下隱痛、食欲減退、肝臟腫大等103.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國家()標準。B、安全生產104.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A、國家職業衛生標準B、行業標準C、地方標準D、企業標準105.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應當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間等衛生設施。A、孕婦休息B、勞動保護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B、車間門口D、辦公室內107.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B、機加工作業C、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108.爆震聾是新修訂的《職業病分類與目錄》中新列入的一種職業病,造成該種職業病的職業接觸史通常包括()。A、爆破作業近距離暴露B、受到易燃易爆化學品、壓力容器等發生爆炸瞬時產生的沖擊波及強脈沖噪聲的累及C、A.和B10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A、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C、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D、以上都是110.《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B、用人單位111.()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A、各級工會組織B、用人單位C、企業、科研單位、政府機關112.()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B、醫療衛生機構C、地方衛生行政部門113.()措施是防治塵肺的根本措施。A、工程技術B、個體防護C、教育培訓D、加大處罰114.()不屬于我國規定的職業病。B、高溫C、乙肝1.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A、相關專業知識B、管理經驗D、熟悉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2.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A、具有相應資質B、按照規定的項目和周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C、出具客觀、真實的檢查報告D、對檢查結果保密3.職業健康檢查包括()。A、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B、在崗期間定期職業健康檢查C、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D、應急職業健康檢查4.職業病鑒定需要的材料有()。A、職業病診斷鑒定申請書B、職業病診斷證明書C、衛生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資料D、當事人的身份證明5.職業病防治工作機制()。A、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B、行業自律、職工參與D、員工監督、工會參與6.職業病防治的科學知識主要包括()等內容。A、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知識B、職業衛生C、職業病防護的知識D、職業病防護技能等7.在崗期間定期職業健康檢查的周期根據()確定。A、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B、勞動者的年齡C、勞動者的工作強度D、相關法律法規規定8.預防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措施有()。A、對放射源進行嚴格管理B、為工作人員配備個人劑量監測儀D、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健康檢查A、氮氣B、三氧化硫C、氨氣E、二氧化硫10.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未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的,勞動者有權()A、解除勞動合同B、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C、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D、繼續履行合同但要求增加工資A、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B、勞動者的佩戴舒適性C、防護用品的價格D、防護用品的使用壽命12.用人單位在選用職業病防護設施時,應考慮的因素有()A、防護設施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B、防護設施的安裝、維護和使用便利性C、防護設施的美觀程度D、防護設施的使用壽命和成本效益13.用人單位在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時,應提交的材料包括()A、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B、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C、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分布情況以及接觸人數D、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14.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A、如實告知勞動者B、進行保密C、存檔保存D、報告給衛生行政部門15.用人單位應當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正確的是()。A、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B、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C、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16.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A、進行治療D、適當休息17.用人單位應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有()。B、個體防護措施,為勞動者配備合格的防護用品D、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A、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C、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使用狀態的D、未按照規定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的19.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有()。A、行政責任B、民事責任C、刑事責任D、經濟賠償責任20.用人單位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A、經常性的維護、檢修B、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C、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D、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21.用人單位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等內容A、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B、后果C、預防措施D、應急救治措施22.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并采取相應的職業病防護措施。B、工藝D、材料23.以下屬于職業性皮膚病的有()。A、接觸性皮炎D、潰瘍24.以下屬于物理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有()。A、噪聲C、振動25.以下哪些屬于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部門?()A、衛生行政部門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C、勞動保障行政部門D、工會組織26.以下哪些是勞動者可以采取的維護自身職業健康權益的措A、向用人單位提出改善工作條件的要求B、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C、申請職業病診斷和鑒定D、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27.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發生()情形時,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B、并購C、合并D、解散28.下列關于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設置的說法,正確的有()。A、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C、應根據危害因素種類設置相應的圖形標識、警示語句和警示色29.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A、預防為主C、分類管理D、綜合治理30.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D、使用31.勞動者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A、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賠償B、要求用人單位調整工作崗位C、繼續從事原工作但要求增加防護措施D、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32.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用人單位應當()。A、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B、口頭告知勞動者C、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D、崗位公共告知勞動者E、培訓中告知勞動者33.勞動者有權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A、批評34.勞動者享有下列哪些職業衛生保護權利?()A、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B、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C、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D、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35.勞動者享有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利,其中職業病診療包括()。A、職業病診斷B、職業病治療C、康復治療D、定期體檢A、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癥狀和可能的病因B、向用人單位提出進行職業病診斷C、自行前往具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咨詢D、向衛生行政部門咨詢37.可能產生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有()。A、核工業B、放射性礦山開采C、射線裝置應用D、放射性物質運輸38.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年。39.國家鼓勵和支持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A、新技術C、新材料D、新工藝E、新儀器40.光氣、二氧化氮、氯氣、二氧化硫(刺激性氣體)急性中毒可導致肺水腫,對()有強烈的刺激作用。B、呼吸系統D、神經系統41.工業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C、消化道E、鼻腔42.工會組織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職責有()。A、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B、維護職工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合法權益C、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D、與用人單位就勞動者反映的有關職業病防治的問題進行協調A、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不能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B、企業將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安排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C、企業將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調離其所禁忌的作業崗位D、企業應與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44.高溫作業防護措施包括()。B、加強通風降溫D、閉B、勞動者的工作表現評價D、吊銷營業執照A、警示標識B、安全警示漫畫C、英文警示說明D、中文警示說明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等內容。B、后果D、應急救治措施E、濃度50.從事快遞分揀工作,可能面臨的職業病危害有()A、長時間站立導致的下肢靜脈曲張B、搬運重物造成的腰部損傷C、噪聲環境引發的聽力下降D、接觸包裹上的化學物質導致皮膚過敏51.從事化工合成工作,可能面臨的職業病危害有()A、化學灼傷B、中毒C、高溫燙傷D、噪聲危害52.從事電子元件制造的工人,可能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A、鉛、汞等重金屬B、有機溶劑如正己烷C、噪聲D、粉塵53.從事電鍍作業,可能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A、酸、堿等腐蝕性物質D、有機溶劑54.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的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須符合保護勞動者()健康的要求。B、安全D、心理有關職業病防治的()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C、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D、投入費用1.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所作檢測、評價應當客觀、真實。2.職業健康檢查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A、正確3.職業健康檢查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衛生4.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5.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7.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依法回避。8.職業病診斷、鑒定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9.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應當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工作場所和勞動者健康的影響作出評價,確定危害類別和職業病防護措施。A、正確10.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給予資質認可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所作檢測、評價應當客觀、真實。11.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給予資質認可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12.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14.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15.用人單位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16.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17.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18.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參考答案:A19.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發生或者可能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時報告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0.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1.用人單位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2.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23.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場所、環境和條件。24.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防治所需的資金投入,不得擠占、挪A、正確25.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防治所需的資金投入,不得擠占、挪26.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27.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28.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向勞動者公布。B、錯誤康復和定期檢查。30.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個人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1.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2.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3.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對有職業病危害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隱瞞其危害而采用的,對所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后果承擔責任。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4.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35.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37.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38.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39.用人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40.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41.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告知勞動者本人并B、錯誤42.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43.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44.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預評價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核決定并書面通知建設單位。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者預評價報告45.衛生行政部門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依法作出46.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不按照規定警告;虛報、瞞報的,對單位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47.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設立相關的專托有關衛生行政部門從專家庫中以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參加診斷鑒定委員會的專家。48.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行為進行檢舉49.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50.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51.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52.勞動者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用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53.勞動者有權利拒絕沒有職業危害防護的作業。54.勞動者有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義務。參考答案:B55.勞動者應當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56.勞動者應當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B、錯誤參考答案:A57.勞動者享有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權利。58.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59.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該用人單位承擔。A、正確參考答案:A60.進口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物品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1.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2.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由建設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