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保健科工作手冊
目錄
兒童保健門診常規(guī).............................................................
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常規(guī).........................................................
體弱兒管理常規(guī)...............................................................
兒童口腔保健常規(guī).............................................................
維生素D缺乏行佝僂病診療常規(guī).............................................
小兒營養(yǎng)不良診療常規(guī)........................................................
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診療常規(guī)...............................................
新生兒疾病篩查常規(guī)...........................................................
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采集技術規(guī)范.............................................
新生兒疾病篩查追訪與管理技術規(guī)范...........................................
預防接種服務規(guī)范.............................................................
預防接種技術操作要點.........................................................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guī)范.......................................................
新生兒聽力篩查和檢測程序....................................................
幼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管理辦法...............................................
XX縣托幼機構衛(wèi)生保健管理規(guī)范.............................................
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
體弱兒管理工作規(guī)范...........................................................
四川省婦幼衛(wèi)生信息工作管理辦法(試行)......................................
XX縣婦幼衛(wèi)生信息工作管理規(guī)范.............................................
青春期保健常規(guī)...............................................................
婚前保健工作規(guī)范(衛(wèi)生部)...................................................
圍絕經(jīng)期保健常規(guī).............................................................
圍產期保健常規(guī)...............................................................
高危妊娠管理常規(guī).............................................................
孕產婦營養(yǎng)咨詢常規(guī)..........................................................
婦科病查治常規(guī)...............................................................
乳腺保健常規(guī)..................................................................
性健康咨詢常規(guī)...............................................................
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
XX縣孕產婦死亡評審細則(試行).............................................
XX縣基層婦幼保健工作規(guī)范(試行)...........................................
《XX市出生醫(yī)學證明》管理辦法.............................................
兒童保健門診常規(guī)
一、對象
從出生到七歲內的小兒,均為服務對象,其中一歲內小兒為重點。
二、開診時間
每天開診。
二、開診內容
(一)健康檢查:對小兒進行定期檢查(1、2、4、6、9、12、18、24、30、36個月)共10次,
通過體檢掌握兒童生長發(fā)育情況并作出評價,對有問題的兒童及時矯治和指導母親或家庭改進護理
和教育方法。
(二)營養(yǎng)咨詢及營養(yǎng)評價
四、要求
(一)凡來健康門診就診的小兒應無傳染病和急、慢性病,認真分診檢查,如發(fā)現(xiàn)患傳染病轉
入市傳染病醫(yī)院進行治療,其他病人轉入我院兒科疾病門診。
(一)診室溫度適宜(18-20。),保持衛(wèi)生、通風,根據(jù)情況消毒。
(三)認真填寫兒童保健手冊,實行預約制度。
(四)要由主治醫(yī)師或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坐診,同時要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
(五)門診醫(yī)院人員要衣帽整潔,態(tài)度和藹,有禮貌,診查細心,咨詢耐心,努力做到診斷正
確,處理恰當,一切從方便小兒出發(fā)。
五、設施用具
(一)除有一般兒科門診的用具設施外,還應設有幼兒體重計、身長計、皮尺、智能測試工具
等。
(-)應備有示教用具,如合理的小兒衣褲、尿布、玩具、輔助食品實物及蠟制品,以進行喂
養(yǎng)護理早教等方面的示教。
(三)設有宣傳欄、宣傳園地、張貼科學育兒知識、防病知識等,備有喂養(yǎng)、早教、護理及常
見病、多發(fā)病防治等各種宣傳資料進行科學育兒知識宣傳。
兒童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常規(guī)
一、體格檢查內容
(一)測量體重、身長、坐高、頭圍、胸圍、皮下脂肪。
(二)全身各部位的體格檢查。
(三)每半年作血紅蛋白測定,必要作血常規(guī)檢查及X線檢查。
(四)關于精神、神經(jīng)的發(fā)育,可從兒童的行為、動作、語言以及條件反射等方面做智能測試。
二、檢查方法
(一)體重測量
用體重秤,準確讀數(shù)至50克,注意校正零點。測量應脫去外衣、鞋襖和帽子,測量結果以公斤
記錄,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
(二)身長及身高的測量
3歲以內小兒量臥位身長,脫去帽鞋襪,穿單衣仰臥于量床底板中線上,助手將頭扶正,頭頂
接觸頭板,小兒面向上,兩耳在一水平上。測量者位于小兒右側,左手按住雙膝,使腿伸直,右手
移動足板使其接觸兩側足跟,注意兩例的讀數(shù)應該一致,測量結果以厘米計,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精
確到亳米)。
三、體格檢查重點
(一)一般情況的觀察:如小兒發(fā)育、營養(yǎng)狀況可通過測量五項指標,根據(jù)WHO標準體重低
于同年齡標準人群中位數(shù)減2個標準差者為營養(yǎng)不良,應列入體弱兒管理。
(二)頭、面部檢查:面部有無特殊面容,有無唇、腭裂,頭顱有無顱骨軟化或兵乓顱、枕禿,
有無方顱,有無畸形,前囪大小及關閉時間。
(三)口腔:注意出牙時間、牙數(shù)及有無踽齒,有無絆舌,2歲內乳牙數(shù)=小兒月齡一4至6,
乳牙萌出年齡推遲或牙數(shù)不足均說明骨骼發(fā)育延遲。
(四)耳:早期發(fā)現(xiàn)小兒先天性和后天性聽力障礙,及時采取措施,使聾啞兒“聾而不啞”、“殘
而不廢”,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五)眼:建立常規(guī)視力檢查制度,1—3歲兒童圖形視力卡或點視檢查,3歲以上用視力表或
標準視力表檢查,無條件者可先從3歲以上兒童作起,半年一次,注意有無白內障、斜視。
(六)頸部:有無畸形(斜頸、頸短、頸蹊),有無胸鎖乳突肌血腫。
(七)胸部:有無肋串珠、雞胸、漏斗胸、肋緣外翻等。肺部呼吸音清晰否,有無啰音,心臟
心音性質,有無雜音,心律心率等。
(八)腹部:觸診肝脾大小,有無臍疝。
(九)外生殖器、發(fā)育情況,有否畸形。
(+)四肢及脊柱:有無手鐲、腳鐲、脊柱變形,下肢有無“0”、“X”型腿,雙下肢是否等
長,雙股外展有無異常,有無多指(趾)及并指(趾)
(十一)神經(jīng)反射:在新生兒及小嬰兒須注意檢查該年齡的特殊反射:如吸吮、握持、擁抱反
射,如未引出以上反射應高度疑為腦損傷。
(十二)肌力:特低多見于各種肌營養(yǎng)不良,亢進常見于痙攣型腦型癱疾。
四、體格發(fā)育評價
(一)低休重:體重/年齡v中位數(shù)一2SD,該指標反映兒童近期營養(yǎng)不足。
(二)發(fā)育遲緩:身高/年齡〈中位數(shù)一2SD,該指標反映兒童過去較長期或者是慢性營養(yǎng)不良
狀況。
(三)消瘦:是指兒童按身高的體重(體重/身高)〈中位數(shù)一2SD,該指標反映兒童近期或急
性營養(yǎng)不良狀況。
(四)若發(fā)現(xiàn)有各種疾病及營養(yǎng)不良,給予針對性防治。
五、要求:
(一)小兒體重測量應力求準確,記錄應以公斤為單位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測量工具應為杠桿秤,
靈敏度為50克,讀數(shù)應清晰。
(二)醫(yī)務人員應教會家長會看監(jiān)測圖。如發(fā)現(xiàn)體重曲線偏離(不增、下降或偏低)時,應找
保健醫(yī)生進行檢查,尋找原因,早期干預。
六、注意事項:
(一)量具最好固定,不宜常換,便于前后比較。
(二)測量時必須脫鞋、帽、衣褲。
體弱兒管理常規(guī)
體弱兒包括活動期佝僂病、中度以上貧血、營養(yǎng)不良(低體重、發(fā)育遲緩、消瘦)、早產、低出
生體重、先天性心臟病、反復發(fā)作性呼吸道感染(每月22次)等。
一、上述小兒訪視時間和次數(shù)
對體重未達到2500克,胎齡小于37周者接到報告后應專案管理,當日訪視,訪視的次數(shù)應相
據(jù)低出生體重兒或早產兒的具體情況而定,對出生體重低于2000克者,體溫不升,生活能力及吸吮
力弱者,送醫(yī)院治療,出生后情況較好者,每周訪視一次,滿月后到兒保門診進行系統(tǒng)保健。
二、訪視及護理內容
對于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除按一般新生兒訪視和護理外,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暖:每次訪視都要測量體溫,一般小兒體溫保持在36.5C(腋下)左右為宜,如低于
時,應用熱水袋(瓶)時要防止燙傷,不能讓其直接接觸小兒皮膚,特別提倡最簡單的母溫
保暖法,讓小兒睡在母親懷抱中取暖,室內溫度一般應達24-26C,濕度達到55?65%。
(二)喂養(yǎng):鼓勵母乳喂養(yǎng)及早開始喂奶,由于早產兒個體差異很大,不宜按公式硬套奶量,
生活能力弱者應以滴管或胃管喂養(yǎng),防止嗆奶,生活能力及吸吮能力較強者,可直接喂母乳或小杯
喂奶,應盡早投予維生素D,以防佝僂病的發(fā)生。
(三)防病:為了預防感染,喂期前先洗手,母親患乳腺炎暫停喂奶,感冒時應戴上口罩哺乳,
盡量減少親友探望,減少與小兒皮膚接觸,加強臍部、皮膚皺裳、口腔和臀部護理,保持室內空氣
清新。
(四)護理:指導家長隨時觀察小兒吃奶、精神、面色、哭聲、皮膚及大小便情況,小兒體位
要保持交替臥位,以利肺部擴張,需將頭部置側位,以防嘔吐物吸入氣管而引起窒息,每次換尿布
或做其他護理時,動作要迅速,手腳要輕柔,以免小兒著涼或皮膚受損,注意觀察臍部情況,小兒
生后14天及28天時各測一次體重,對體重長不理想的,應與家長分析原因,以便改善。
二、其他體弱兒管理
除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外,其他的體弱兒可按下面方法管理:
(一)建立專案管理:除按健康兒童管理內容外,根據(jù)每一個體弱兒的具體情況。制訂出確實
有效的治療方案,預約定期到門診復查,按期未來者要及時電話通知回院檢查,每次檢查情況需做
詳細記錄,“體弱兒登記本”和“體弱兒專案管理記錄”上的項目應填寫完整。
(二)如果病情比較嚴重,應及時轉上級醫(yī)院治療。
(三)針對不同病因指導合理喂養(yǎng),正確護理,進行防病知識的宣教。
(四)體弱兒經(jīng)治愈后結案轉為健康兒童系統(tǒng)管理。
兒童口腔保健常規(guī)
目的主要是防治齷齒。肺齒是兒童的常見口腔疾病,兒童正值生長發(fā)育旺盛階段,如不及時
防治,可能造成一系列病變,嚴重影響兒童的營養(yǎng)狀況進而妨礙兒童生長發(fā)育,因此,防治斜齒應
列為兒童保健的重要內容。
一、3歲以下重點檢查牙齡發(fā)育情況,看出牙個數(shù)是否與月齡相等,槍查是否存在舌系帶異常。
二、3歲以上主要檢查踽齒,發(fā)現(xiàn)踽齒及時治療,檢查牙頜關系是否正常,有無反頜現(xiàn)象,及
時矯治。
三、開展口腔衛(wèi)生宣教,使家長和兒童掌握口腔自我保健能力,限制糖食,提倡2歲開始由家
長輔助兒童刷牙,局部用氟防酷。
維生素D缺乏行佝僂病診療常規(guī)
營養(yǎng)性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是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使鈣、磷代謝絮亂,產生的一種以骨
骼病變?yōu)樘卣鞯娜砺誀I養(yǎng)性疾病c典型的表現(xiàn)是生長著的長骨干斷端和骨組織礦化不全,維生
素D不足使成熟骨礦化不全,則表現(xiàn)為骨質軟化癥(Osteomalacia)。佝嘍病也同時有骨質軟化癥,
長骨與生長板同時受損。
一、診斷標準:
佝僂病診斷應依據(jù)年齡、病史、癥狀、體征、血生化及X線檢查綜合分析,判斷臨床分期、分
度。
(-)臨床分期: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過程。依據(jù)年齡、病史、癥狀、體征、X線及血
生化檢查時,可按簡易診斷標準進行分析。
1、初期:多自三個月齡左右開始發(fā)病。早期常有非特異的癥狀如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枕
禿也較常見。同時可有輕度的骨骼改變特征。X線片可無異常或見骨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25-羥維
生素D3下降,骨源行堿性磷幅輕度升高。
2、激期:常見于三個月至二歲的小兒,有明顯的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癥狀。同時可有中度
骨骼改變體征,X線片可見骨臨時鈣化帶模糊消失,干甑軟骨加寬。血鈣、血磷下降,堿性磷酸酶
上升,25?羥維生素D3明顯下降,骨源性堿性磷酸酶明顯上升。
3、恢復期:活動期經(jīng)常規(guī)治療后,癥狀消失,體征逐漸減輕或基本恢復,X線片可見臨時鈣化、
重現(xiàn)、增寬、密度加厚。骨源性堿性磷酸酶、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恢復正常,25-羥維生素D3
上升。
4、后遺癥:多見于三歲以后的小兒。經(jīng)治療或自然恢復,癥狀消失,骨骼改變不再進展。X線
及血生化檢查正常,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二)臨床分度佝僂病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類骨組織增生,骨基制鈣化不良等骨骼變化。依據(jù)骨
骼改變體征的程度可分為:
1、輕度:表現(xiàn)有輕度骨骼改變,如囪門邊軟、方顱、串珠、肋隔溝、雞胸等。
2、中度:表現(xiàn)有典型而明顯的骨骼改變,如方顱、串珠、肋隔溝、雞胸、漏斗胸、手鐲、O、
X形腿等。
3、重度:表現(xiàn)有嚴重的骨骼畸形或功能障礙,有嚴重的肋隔溝、雞胸、漏斗胸、手鐲、0、X
形腿、脊柱畸形、病理性骨折等。
治療目的在于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療的原則應以口服為主,一般劑量為每日
50ug-100ug(2000IU-40001U),或1.25?(OH)2D30.5ug?2.0ug,一月后改預防量400IU/日。當重
癥佝僂病有并發(fā)癥或無法口服者可加大劑量肌肉注射維生素D20萬IU-30萬IU一次,三個月后改預
防量。治療一個月后應復查,如臨床表現(xiàn)、血生化與骨骼X線改變無恢復征象,應與抗維生素D佝
僂病鑒別。
除采用維生素D治療外,應注意加強營養(yǎng),及時添加其它食物,堅持每日戶外活動。如果膳食
中鈣攝入不足,應補充適當鈣劑。
二、預防
(一)圍生期孕母應多戶外活動,食用富含鈣、磷、維生素D以及其它營養(yǎng)素的食物。妊娠
后期適量補充維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兒貯存充足維生素D,以滿足生后一段時間生長發(fā)育
的需要。
(二)嬰幼兒期預防的關鍵在日光浴與適量維生素D的補充。生后2-3周后即可讓嬰兒堅持
戶外活動,冬季也要注意保證每日1-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
(三)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日,3個月后改預防
量。足月兒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日,至2歲。夏季戶外活動多,可暫停服用或減量。
一般可不加服鈣劑。
小兒營養(yǎng)不良診療常規(guī)
一、診斷
(一)據(jù)喂養(yǎng)史及病史。
(二)臨床表現(xiàn):體重不增,消瘦,皮下脂肪減少,精神菱靡。
據(jù)WHO標準體重低于中位數(shù)-2SD為中度低體重,-3SD為重度低體重。
據(jù)WHO標準身高低于中位數(shù)-2SD為中度發(fā)育遲緩,-3SD為重度發(fā)育遲緩。
據(jù)WHO標準體體重/身高低于中位數(shù)-2SD為中度消瘦,-3SD為重度消瘦。
二、治療
去除病因,調整飲食,補充營養(yǎng),促進消化功能,增進食欲,積極治療并發(fā)癥。
(一)消除病因,加強護理,控制感染。
(二)調整飲食,食物從少量開始逐級增加,應選擇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并供給
足夠的維生素。
(三)可用促進消化藥物。
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診療常規(guī)
一、診斷
(-)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結合膜、口唇蒼白,長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易煩躁,注意力
不集中。
(二)實驗室檢查:
1、6月~6歲小兒血紅蛋白低于110g/L
2、紅細胞數(shù)低于正常。
二、貧血程度
(-)輕度血紅蛋白90-<U0g/L
(二)中度血紅蛋白60-v90g/L
(三)重度血紅蛋白3O-V6O0L
(四)極重度血紅蛋白<30g/L
二、治療
(一)消除病因
(二)飲食療法
輕度貧血,調整飲食,逐漸增加富含鐵質、蛋白質及維生素C的食物。
(三)中度、重度、極重度貧血:用藥物治療,并視病情給予輸血治療。
(四)鐵劑治療
(五)其他治療
維生素C和蛋白質與鐵劑同服,促進鐵吸收。
新生兒疾病篩查常規(guī)
篩查對象:我市各級醫(yī)院保健機構出生的每個活產嬰兒C
一、篩查疾病:目前僅限于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H)和苯丙酮尿癥(PKU)。
二、篩查時間:
(一)新生兒出生后72小時,必須哺乳6次以上。
(二)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一般推遲2-3天(出生7~10天)
(三)補采血時間:有下列情形未采血者要及時補采血:
1、提前出院者;2、因某些疾病如窒息、感染者;3、新生兒患病住院或轉院治療未采血者。以
上情形接產醫(yī)院要有記錄,并填寫延遲采血通知單,并與家長簽訂協(xié)議書,以便補采血和日后查證。
患兒痊愈后到原接產醫(yī)院采血,最遲采血時間不宜超過新生兒出生后20天。
三、采血:
(一)采血時間:1、必須在新生兒出生72小時以后進行;2、必須喂奶6次以上;對早產兒、
低體重兒延遲采血;3、延遲采血不宜超過新生兒出生后20天。
(二)填寫采血卡:采血前應按采血卡片的要求詳細登記嬰兒的情況,特別是詳細填寫通訊地
址和聯(lián)系方式,如有特殊情況應作特殊說明。
(三)采血前用物準備
1、70%或75%的酒精。不能用其它消毒劑代替,特別不能用碘劑消毒。2、消毒干棉球。3、
合格的采血卡片。4、采血針的選擇:選用能控制穿刺深度,長度要小于3mm的采血針。也可用采
指血的三角針或測血糖用的針。
(四)采血體位:應保證采血部位在嬰兒心臟水平位置下。一般將嬰兒平躺,足跟下垂于床沿,
采血者可下蹲操作。
(五)采血部位:一般新生兒取足跟肌,不取臍帶血(避免假陽性),大于2個月的嬰兒可取臍
靜脈血和指血。取足跟的內或外側緣,以外側緣的內側為常用部位,距足跟0.6-0.7cm處,不要在足
跟中心部位采血,避免神經(jīng)、肌腱、軟組織的損傷。
(六)采血深度:深度為1.5-2.0mm,過深易傷神經(jīng)、肌腱、軟組織,過淺則不容易取出血。
(七)采血過程:1、用酒精常規(guī)消毒新生兒內、外足跟踝下方足跟姓,待干;2、用采血針與
皮膚呈35-40度角進針,針刺深度為1.5-2mm(即針頭面全部刺入),快速出針,不要重力擠壓;3、
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待血液流出時,用血濾紙片接觸血滴直到雙面透過;4、共取三個血斑,
每個血斑直徑大于8mm;5、處理好創(chuàng)口,防止感染;6、兒滴血不要重復在一個血斑上,以免造成
血液濃度增加,出現(xiàn)假陽性。
(八)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視為不合格血片。
1、濾紙兩面未完全滲透;2、每個血斑小于規(guī)定的直徑;3、分別在濾紙兩面采血或在一面重復
采血;4、由于凝血或其它原因使血液不均勻;5、由于加熱等原因使血液凝固在濾紙上;6、標本被
磨損或損壞;7、血液過度飽和導致血片上的血液過于厚重;8、被血清、尿、消毒劑或其他液體污
染的血片;9、收到日期距采血時間超過14天。
(九)完整、準確填寫“新生兒疾病實驗室篩查標本登記本”。
四、血片保存
(一)血樣濾紙片應在常溫下,自然涼干3-4小時,防火烤、太陽曬干。
(-)血樣濾紙片應避免潮濕、污染和與有機化合物接觸;
(三)待血樣濾紙片曬干后,放在密封塑料袋里,放在2-8度的冰箱內保存,待寄送。
(四)不得將血片重疊放在一起,避免相互污染,應交叉疊放。
五、血片遞送
(一)5-7天寄送一次,以采血時間計算,無論多少血片。
(二)郵寄特快寄送往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附上新生兒疾病篩查交接表。
(三)寄血片時應注明:防潮、防污染,避免高熱、陽光直射。
六、信息反饋
(一)及時了解送檢血片監(jiān)測結具(由保健科負責電話查詢,咨詢電話028.87743172),并做好
登記。
(二)及時通知陽性患兒家長,帶孩子到指定醫(yī)院復查。
七、隨訪
(一)由保健科負責對陽性患兒復查結果隨訪。
(二)對確診患兒治療指導,定期隨訪,專案管理。
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采集技術規(guī)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流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采血質量直接影響實驗室檢測結果,因
此必須規(guī)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機構及人員要求
(一)采血機構:取得《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許可證》并設有產科或兒科的醫(yī)療保健機構。
(二)采血人員:
1、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從事臨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過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包括:新生兒疾病篩查的目的、原則、方法
及網(wǎng)絡運行;濾紙干血片采集,保存,遞送的相關知識;新生兒疾病篩查有關信息、結果登記和檔
案管理。
二、采血機構和人員職責
(一)采血人員在實施血片采集前,應將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項目、條件、方式、費用等情況如
實告知新生兒的監(jiān)護人,并應遵循知情選擇的原則。
(二)認真填寫采血卡片,做到字跡清楚、登記完整。卡片內容包括:采血單位,母親姓名、
住院號、居住地址,聯(lián)系電話、新生兒性別、孕周、出生體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三)嚴格按照新生兒疾病篩查采血技術程序,采集足跟血,制成濾紙于血片,并遞送至篩查
檢測機構。
(四)因特殊情況未按期采血者,應及時預約或追蹤采集血片。
(五)對可疑陽性病例應協(xié)助追訪機構,及時通知復查,以便確診或采取干預措施。
(六)做好資料登記和存檔保管工作,包括掌握產數(shù)、篩查數(shù)、新生兒采血登記信息、反饋的
檢測結果及確診病例等資料,保存時間至少10年,以備查。
三、血片采集步驟
(一)采血人員清洗雙手并佩帶手套;
(二)按摩或熱敷新生兒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膚;
(三)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刺足跟內或外側,深度小于3亳米,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取第二
滴血;
(四)將濾紙片接觸血滴,切勿觸及足跟皮膚,使。血自然滲透至濾紙背面,至少采集二個血
斑;
(五)手持消毒棉輕壓取血部位使其止血;
(六)將血片置于清潔空氣中,避免陽光直射,自然晾干呈深褐色,并登記造冊;
(七)將檢查合格的濾紙干血片,置于塑料袋內,保存在2~8C冰箱中;
(A)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濾紙干血片遞送至新生兒疾病篩查實驗室檢測機構。
四、采血工作質量要求
(一)采血濾紙應與試劑盒標準,質控血片用濾紙一致。
(二)采血針必須一人一針。
(二)采血時間為出生72小時后,7天之內,并充分哺乳;對于各種原因(早產兒、低體重兒,
提前出院者等)沒有采血者,最遲不宜超過出生后二十天。
(四)合格濾紙干血片應為:1、每個血斑直徑大于8亳米。2、血滴自然滲透,濾紙正反面血
斑一致。3、血斑無污染。
(五)濾紙干血片應在采集后5個工作日內遞送,3天內必須到達篩查檢測機構。
(六)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結果登記冊。
新生兒疾病篩查追訪與管理技術規(guī)范
一、基本要求
(一)機構設置
1、取得《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許可證》的醫(yī)療保健機構;
2、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zhí)業(yè)許可證》;
3、承擔區(qū)域內婦幼保健網(wǎng)絡的管理職能。
(二)人員要求
必須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中專以上學歷,從事醫(yī)療保健工作2年以上,接受過新
生兒疾病篩查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
1、新生兒疾病篩查目的,原則、方法及網(wǎng)絡運行;
2、兒童保健學相關內容;
3、心理學相關知識。
二、管理及職責
(―)追訪要求
1、依托區(qū)域內婦幼保健網(wǎng)絡,建立追蹤隨訪網(wǎng)絡;
2、接到篩查檢測機構出具的可疑陽性報告,立即電話或書面等方式追知新生兒監(jiān)護人,到篩查
檢測機構進行復查,并提供健康教育;
3、督促并確保可疑陽性患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遺傳代謝病在7個工作日內、聽力障礙按聽力篩查
技術規(guī)范追蹤要求)至確診治療機構就診,盡早給予治療及干預;
4、因地址不詳或拒絕隨訪等原因而失訪者,須注明原因,并告采血機構及檢測機構備案;
5、每次通知或訪視均須記錄,相關資料保存10年;
6、按篩查疾病的不同診治要求,定期訪視確診患兒,給予長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二)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檢測及聽力檢測醫(yī)療保健機構的技術管理職責
1、承擔本區(qū)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培訓和繼續(xù)教育,負責對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醫(yī)療保健機構
的業(yè)務指導工作;
2、對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醫(yī)療保健機構進行質量控制;
3、本區(qū)新生兒疾病篩查有關信息的收集、統(tǒng)計、分析,上報和反饋工作;
4、承擔區(qū)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預防接種服務規(guī)范
一、服務對象
轄區(qū)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
二、服務內容
(一)預防接種管理
1、及時為轄區(qū)內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接種
檔案。
2、采取預約、通知單、電話、手機短信、網(wǎng)絡、廣播通知等適宜方式,通知兒童監(jiān)護人,告知
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
3、每半年對責任區(qū)內兒童的預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預防接種
根據(jù)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免疫程序,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guī)接種。在部分省份對重點人群接種出血
熱疫苗。在重點地區(qū)對高危人群實施炭疸疫苗、鉤體疫苗應急接種。根據(jù)傳染病控制需要,開展乙
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強化免疫、群體性接種工作和應急接種工作。
1、接種前的工作。接種工作人員在對兒童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卡、薄)或電子檔案,
核對受種者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及接種記錄,確定本次受種對象、接種疫苗的品種。詢問受種者
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jiān)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
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可采用書面或(和)口頭告知的形式,并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的情況。
2、接種時的工作。接種工作人員在接種操作時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
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核對無誤后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規(guī)定的接種月(年)齡、接
種部位、接種途徑、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種。
3、接種后的工作。告知兒童監(jiān)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后應在留觀室觀察30分鐘。接種后及時在
預防接種證、卡(簿)上記錄,與兒童監(jiān)護人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地點。有條件的地
區(qū)錄入計算機并進行網(wǎng)絡報告。
(三)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如發(fā)現(xiàn)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接種人員應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的要
求進行處理和報告。
三、服務流程
預防接種管理預防接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1、及時為轄區(qū)內所有居住滿31、接種前,查驗兒童檔案,如發(fā)現(xiàn)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
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核對受種者信息:詢問健康狀應,接種人員應按照《全國疑
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
接種檔案。2、采取預約、通知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jiān)護人所案》的要求進行處理和報告。
單、電話、手機短信、網(wǎng)絡、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
廣播通知等適宜方式,通知兒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如實
童監(jiān)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已錄告知和詢問情況。2、接
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種時,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相
在交通不便的地區(qū),可采取人關信息,核對無誤后嚴格按照
戶巡回的方式進行預防接種。規(guī)定予以接種。3、接種后,
3、每半年對責任區(qū)內兒童的預告知在接種現(xiàn)場觀察30分
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鐘,及時在檔案中做好記錄,
理。預約下次接種疫苗事官。
四、服務要求
(一)接種單位必須為區(qū)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預防接種單位,并具備有《疫苗儲存和運輸管
理規(guī)范》規(guī)定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鏈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進行疫苗的領發(fā)和冷鏈管理,保證疫苗
質量。
(-)承擔預防接種的人員應當具備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執(zhí)業(yè)護士或者鄉(xiāng)村醫(yī)生資格,
并經(jīng)過區(qū)級或以上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yè)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方可上崗。
(三)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積極通過公安、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委會等多種渠道,利用提供
其他醫(yī)療服務、發(fā)放宣傳資料、入戶排查等方式,向預防接種服務對象或監(jiān)護人傳播相關信息,主
動做好轄區(qū)內服務對象的發(fā)現(xiàn)和管理。
(四)根據(jù)預防接種需要,合理安排接種門診開放頻率、開放時間和預約服務的時間,提供便
利的接種服務。
(五)應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
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等相關規(guī)定做好預防接種服務工作。
五、考核指標
(一)建證率=年度轄區(qū)內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shù)/年度轄區(qū)內應建立預防接種證人數(shù)X100%。
(二)某種疫苗接種率=年度轄區(qū)內某種疫苗年度實際接種人數(shù)/某種疫畝年度應接種人數(shù)X100%。
六、附件1、疫苗免疫程序2、預防接種卡
附件1:
疫苗免疫程序
接種
按種對象月接種
劑
疫苗次接和部位接種劑量臍Ij次備注
(年)齡途徑
酵母苗5ug/0.5ml.出先后24小時內接種第1
肌內
乙肝疫苗0、1、6月齡3上臂三角肌CHO苗10ug/Lml、劑次,第1、2劑次間隔
注射
20ug/Lml228天
上臂三角肌皮內
卡介苗出生時10.1ml
中學略下處注射
2、3、4月齡,第1、2劑次,第2、3劑
脊灰疫苗4口服1粒
4周歲次間隔均N28天
百白破疫3、4、5月齡,上臂外側三肌內第1、2劑次,第2、3劑
40.5m1
苗18~24月齡角肌注射次間隔均>-28天
肌內
白破疫苗6周歲1上臂三角肌0.5ml
注射
麻風疫苗上臂外側三
皮F
(麻疹疫8月齡1角肌下緣附0.5ml
注射
苗、若史
麻腮風疫
上臂外側三
苗(麻腮疫皮下
18~24月齡1角肌下緣附0.5m1
苗、麻疹疫注射
著史
苗i
上臂外側三
乙腦(減皮下
8月齡,2周歲2角肌下緣附0.5ml
毒i注射
著處
上臂外側三皮下
流病A6-18月齡230ug/0.5m1第1,2劑次間隔3個月
角肌附著處注射
2劑次間隔23年;第1
上臂外側三皮下
流病A+C3周歲,6周歲2lOOug/O.5m1劑次與A群流腦疫苗第2
角肌附著處注射
劑次間隔212個月
叵
甲肝(減上臂外側三
18月齡11ml
毒1角肌附著處
接種第1劑次后14天接
出血熱疫上臂外側三肌內種第2劑次,第3劑次在
16~60周歲31ml
苗(雙價)角肌注射第1劑次接種后6個月接
種
炭疽疫情發(fā)生
時,病例或病
上臂外側三皮上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觸
炭疽疫苗畜間接接觸者I0.05ml(2滴)
角肌附著處劃痕者不能接種
及疫點周圍高
危人群
成人第l劑0.5ml,第2
流行地區(qū)可能劑1.0ml,7T3歲劑量
接觸疫水的上臂外側三皮下減半,必要時7歲以下按種第1劑次后7-10天
鉤體疫苗2
7~60歲高危角肌附著處注射兒童依據(jù)年齡、體重酌按種第2劑次
人群量注射,不超過成人劑
£1/4
8月齡(2劑上臂外側三
乙腦滅活皮下
次),2周歲,4角肌下緣附0.5ml第1、2劑次間隔7To天
疫苗注射
6周歲著史
甲肝滅活18月齡,上臂三角肌肌內
20.5ml2劑次間隔N6個月
疫苗24~30月齡附著處注射
注:1.CH0疫苗用于新生兒母嬰阻斷的劑量為20|jg/mL
2.未收入藥典的疫苗,其接種部位,途徑和劑量參見疫苗使用說明書。
附件2
預防接種卡
姓名編號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性別:出生日期:年月日
監(jiān)護人姓名:與兒童關系:聯(lián)系電話:
家庭現(xiàn)住址: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
戶籍地址:1同家庭地址2省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
遷入時間:年—月一日遷出時間:年—月一日遷出原因:
疫苗異常反應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種禁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染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卡日期:年月0建卡人:
疫苗與劑次接種日期接種部位疫苗批號接種醫(yī)生備注
乙肝疫苗1
2
3
卡介苗
脊灰疫苗1
2
3
4
百白破疫苗1
2
3
4
白破疫苗
麻風疫苗
麻提風疫苗1
2
麻甥疫苗
麻疹疫苗1
2
A群流腦疫苗1
2
A化群流腦疫苗1
2
乙筋(減毒)活疫苗1
2
乙病滅活疫苗1
2
3
4
甲月干減毒活疫苗
甲肝滅活疫苗1
2
其他疫苗
填表說明:
1、姓名:根據(jù)兒童居民身份證的姓名填寫。可暫缺,兒童取名后應及時補充記錄。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日(2位)順序填寫,如19490101。
3、監(jiān)護人姓名:只填寫一個,并在“與兒童關系”中注明母親、父親或其他關系。
4、家庭現(xiàn)住址:只填寫至鄉(xiāng)級。
5、戶籍住址:若同家庭現(xiàn)住址,則在“同家庭現(xiàn)住址”前數(shù)字1上劃"J",若不同,請具體
填寫只填寫至鄉(xiāng)級。
6、異常反應史,接種禁忌和傳染病史:在每次接種前詢問后填寫。
7、每次完成接種后,接種醫(yī)生應將接種日期、接種部位,疫苗批號、生產企業(yè)、接種單位等內
容登記到預防接種證中,并及時簽名;同時將接種口期、接種部位、疫苗批號、接種醫(yī)生等內容登
記到兒童預防接種卡中。其中,“接種部位”只填寫注射用疫苗的接種部位:左側用1表示,右側用
2表示;“有效日期”指有效截止日期,
8,“備注”欄用于記錄某疫苗某劑次接種的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接種乙肝疫苗的種類(酵母
苗/CHO苗)、接種百白破疫苗的種類(全細胞苗/無細胞苗)、特殊情況下的不同接種劑量等等。
9、接種其他疫苗時,按上述內容進行登記。
預防接種技術操作要點
一、皮內接種法
(一)適用疫苗:卡介苗
(二)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肉外下緣皮內
(三)操作方法:
1、家長抱緊兒童,露出兒童胳膊。
2、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藍芯注射器配4.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guī)消毒,右
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管,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角刺入皮膚,在用左手拇指固定針管,
但不要接觸針頭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個圓形皮丘,針管順時針旋轉180角后,
拔出針頭,勿按摩注射部位。
二、皮下接種法
(一)使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風疹疫苗、水痘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風
疫苗。
(二)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膚。
(二)操作方法:
1、如在兒童左上臂接種,家長取坐位,兒童應坐于家長腿上;家長左腎抱緊兒童,是兒童頭部
靠在家長左肩膀;將兒童右臂置于家長身后;家長用右臂固定兒童雙腿,右手握住兒童左手,防止
在接種過程中亂動。
2、接種人員用1ml注射器配上5.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膚常規(guī)消毒,繃緊皮膚,右
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柄,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40角,快速刺入針頭長度的1/3~2/3,
放松皮膚,左手固定針管,回抽無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針頭,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壓針眼部位。
若有回血,應更換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三、肌肉注射法
(一)使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HIB疫苗、乙肝高效疫苗。
(二)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中部。
(三)操作方法:
1、家長取坐位,兒童應坐于家長腿上;家長左臂抱緊兒童,使兒童頭部靠在家長左肩膀;將兒
童右臂置于家長身后;家長用右臂固定兒童雙腿,右手握住兒童左手,防止在接種過程中亂動。大
年齡兒童可取坐位或立坐,注射側的手叉腰。
2、用適當常規(guī)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guī)消毒,左手將三角肌繃緊,右手持注射器(以
執(zhí)毛筆式),與皮膚呈90。角,快速刺入針頭長度的2/3,固定針管,放松皮膚,回抽無血,注入
疫苗后快速拔出針頭,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壓針眼部位。
四、口服法
(一)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種。
(-)用消毒的藥匙將脊灰疫苗送入兒童口中(液體疫苗可直接滴入),用涼開水送服咽下。
(三)月齡小的兒童,喂服脊灰疫苗時可將糖丸疫苗碾碎,放入藥匙內,加少許涼開水溶解成
糊狀服川,或將糖丸疫苗溶于5ml涼開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四)口服疫苗時要看服下肚,如兒童服苗后吐出應先飲少量涼開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guī)范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總體目標是早期發(fā)現(xiàn)有聽力障礙的兒童,并能給予及時干預,減少對語言發(fā)
育和其他神經(jīng)精神發(fā)育的影響。
一、基本要求
(一)機構要求
1、取得《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許可證》并設有產科或兒科的醫(yī)療保健機構。
2、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zhí)業(yè)許可證》。
3、職責:負責新生兒聽力篩查,出具報告,資料登記歸檔并上報,對家庭進行告知并轉診,對
通過篩查的高危兒要建議其定期至兒童保健網(wǎng)絡隨訪。
(二)人員要求
從事聽力篩查和監(jiān)測的技術人員須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考核批準,經(jīng)崗前培訓,取得合格證后方
可上崗。
1、分組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實施,由經(jīng)過聽力學專門培訓的技(護)師以上職稱的人員擔任。
2、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文字處理及統(tǒng)計)技術且有檔案管理的工作經(jīng)驗。
(三)房屋要求
設置1間相對比較安靜的專用房間,配備診察床和辦公桌椅,面積應在15平方米以上。
(四)設備要求
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焊接設備采購合同
- 2025居間租賃合同范本
- 2025輪胎購銷合同范本
- 2025企業(yè)標準設備采購合同參考范本
- 智能停車系統(tǒng)在城市更新項目中的應用-2025年項目建議書
- 長三角城市圈房地產市場分化態(tài)勢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中藥現(xiàn)代化與國際市場拓展中的中醫(yī)藥產業(yè)政策創(chuàng)新研究報告
- 2025年在線教育平臺教學質量提升策略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新進展報告
- 藝術培訓市場消費趨勢分析:2025年素質教育行業(yè)品牌競爭策略洞察
- 金融行業(yè)CRM數(shù)字化升級在個性化服務中的應用與實踐
-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工程部部門崗位職責
- 中國芳香植物資源
- (完整版)語文作文紙方格紙模版(兩種格式任選)
- 錄播教室裝修技術方案
- AB 753變頻器簡單操作培訓(參數(shù)拷貝)
-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表-(完整版)
- 基于文化創(chuàng)意視角的媽祖文化旅游地產發(fā)展研究莆田媽祖文化旅游地產發(fā)展條件及思路研究
- 《分子生物學》復習考試題庫(帶答案)
- 起訴狀侵犯隱私權
- 阿育吠陀體質測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