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_第1頁
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_第2頁
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立德樹人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根本任務。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用心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幫助他們積淀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發展必備的關鍵能力,為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文章分析了教師如何通過問題引導學習、創設教學情境、分析人物行為、品讀重點內容、多維閱讀思考等策略開展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有效夯實學生的品德基礎,推動他們逐漸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小學階段是錘煉品德修為、涵養高尚情操的黃金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核心任務是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的,綜合構建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使學生提升思想文化修養,建立文化自信,實現全面發展。在具體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建議,認真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規劃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高效的閱讀指導,讓學生既能學到豐富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奠定堅實基礎,又能堅定理想信念,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一、問題引導學習,受到思想熏陶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課文,走進文本內在天地,感悟文本蘊含的情感,體會課文中人物具備的道德品質,并從中汲取養分,進行自我反思,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課文。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如“電報的內容是什么”“毛主席躊躇的緣由是什么”“你從毛主席回復電報的細節描寫中聯想到什么”等,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勵學生深入分析課文并體會毛主席的悲痛心情。在學生理解文章傳遞的情感后,教師鼓勵學生聯系單元主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來分析毛主席的性格特點,理解其偉大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接下來,教師進行總結升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使得家國情懷根植于學生心靈深處。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我不能失信》、四年級上冊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則引入《禮記》的名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課文中人物的行為、感悟這些人物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受到這些杰出人物的思想、行為影響。從上述教學案例來看,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受到思想熏陶。教師可以基于“文道統一”的理念探索開展閱讀教學的思路,努力把語文教學與德育引領結合,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入分析,使學生由此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同時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的精神。二、創設教學情境,推動探索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圍繞課文內容收集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由此掌握語文知識和文化知識,體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文化自信[2]。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傳統節日》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于傳統節日的理解、自己過傳統節日時的感受。為了讓學生沉浸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展示了一系列人們過節的圖片、視頻,這些教學資源色彩鮮艷、重點突出,學生可以很快發現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意識到中國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教師創設的節日情境中,學生會回想起自己過節時參與的慶祝活動,記起自己過節時的愉悅感,從而產生比較強烈的表達欲和分享欲,愿意和同伴交流、討論傳統節日。經過一番討論,學生會記住與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有關的習俗,并初步體會到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性。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古詩《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介紹中國各地人們度過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的習俗,讓學生了解各地民俗文化,對中國傳統節日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教師先展示東北地區人們趕集的景象,介紹甘肅、陜西等地區的社火表演和廣東地區的迎春花市。在學生進入春節的熱鬧情境中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閱讀《元日》這首古詩,分析詩人描寫的節慶景象。此后,教師以同樣的方式介紹清明節和重陽節的習俗、起源以及相關的民間故事,讓學生理解傳統節日背后的文化底蘊,感受中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并對教學內容產生期待。此后,教師再鼓勵學生認真品讀《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首詩。在課堂最后,教師還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行閱讀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故事,由此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建立文化自信。從上述教學案例來看,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閱讀,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閱讀任務,理解課文寄托的情感,記住相關文化知識,從而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教師應當在教學前認真分析課文內容,收集相關教學資源,以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推動學生在課堂上深入探索教學內容。三、分析人物行為,體悟革命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課文中杰出人物的行為,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革命文化,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品德、高尚情操,從而逐步形成家國情懷,增強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的責任感、使命感[3]。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為人民服務》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出發,結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行為,分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含義。由此,學生會得到結論—那些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生命價值比泰山還重;而那些為了自己利益危害人民利益的人,生命價值比鴻毛還輕。此后,教師還設計了一項課后探究任務,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了解各行各業為國為民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的故事,然后嘗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他們的事跡,說明“為人民服務”的真正含義。在學生總結人物事跡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學生突出這些杰出人物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行為,著重展現其高尚人格。除此之外,教師也建議學生在寫作時適當采取外貌、神態、語言描寫。在完成這一課后探究任務時,學生主動閱讀杰出人物的事跡,總結了袁隆平、鄧稼先、劉華清、李四光、華羅庚、焦裕祿等人物的事跡,并由此真切感受到這些人一心為國、全心為民的精神。從上述教學案例來看,學生可以在分析人物行為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同時順利積累語言知識。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感悟革命文化的實質,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使學生受到良好熏陶,堅定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四、品讀重點內容,明晰職責使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與使命,是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靈活使用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品讀重點內容,使學生逐步明晰自身應當承擔的職責與使命。這樣的教育活動對于學生形成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及正確價值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4]。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帶領學生品讀課文重點內容,引導學生樹立為國讀書的意識。在學生自主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后,教師緊扣“中華不振”這一關鍵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分析少年時代的周恩來總理面對“中華不振”的心情,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與使命,萌生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而在學生自主閱讀《梅蘭芳蓄須》后,教師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日本駐港司令官親自出馬,多次逼迫梅蘭芳演戲”“無論戲園子老板開出的條件多么優厚,梅蘭芳全部拒絕了”等內容,鼓勵學生咬文嚼字,分析梅蘭芳的人物形象,并由此感悟梅蘭芳堅定的愛國信念。從上述教學案例來看,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深度閱讀,幫助學生通過具體的文字描述感悟人物精神,使學生受到精神感召,從而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使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遠大的理想信念。五、多維閱讀思考,形成責任擔當立德樹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應當是多樣化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課文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進行思考,讓學生逐步增強責任感,形成擔當精神[5]。根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帶領學生體會鄧小平爺爺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還指導學生分析植樹的意義,滲透環保知識,讓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從上述教學案例來看,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從課文內容出發,指導學生回顧生活經驗、學習生活常識,在多維度的閱讀、思考、學習中,領悟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增強責任感,形成擔當精神。當然,教師還應清醒地認識到,把德育融于小學語文教學時,自己需要努力做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真正認識到良好品德的重要意義,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以立德樹人為己任,認真思考“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問題,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依托問題引導學習、創設教學情境、分析人物行為、品讀重點內容、多維閱讀思考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真善美,讓學生受到杰出人物的精神感召,反思自身行為,樹立正確的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