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年級語文學科試題1.本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筆者:去年您榮獲了“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您覺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葉嘉瑩: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對人的心靈、品格圣先賢的《論語》《孟子》,或者是其他經、史、詩詞,都是對人的心靈、修養、品格的提升和鍛葉嘉瑩:只要你像我一樣,體會詩詞、體會那些古代心性,你會發現,不管是相隔多少年,它們都仍然是有生命時代的人,杜甫是唐代的人,但是杜甫讀宋見的陶淵明,就是陶淵明當年的樣子。因為命來寫作詩篇,用生活來實踐詩篇的。生活里面,我們所讀誦的,不只是一些簡單的文筆者:在外行人眼中,西方文藝理論看起來非常枯葉嘉瑩:當然有效。我是站在中國的傳統來講的。儒家的《論語》《孟子》,道家的《老子》《莊子》,都是非常形象化的一個一個的故事、一個一個的寓言。而西方的語言是邏輯的、理論的。中國人講批評,王國維說是“境界”,嚴滄浪說“興趣”,王漁洋說“神韻”。什么是“境界”?什么是“興趣”?什么是“神韻”?你如果是傳統很深的人,靈犀一點,就領悟了??墒峭鈬筒皇沁@樣。比如說,我們講一首溫庭筠的詞?!皯衅甬嫸昝?,弄妝梳洗西方的文學理論?!岸昝肌眱蓚€字,出處非常荑,膚如凝脂。領如熵蠐,齒如瓠犀。蝽首蛾眉用最原始的語言來形容美女,“蛾眉”是說女子的眉毛像飛蛾的觸須??偠灾?,這就是“蛾眉”的出處,“蛾眉”就是美女的象征。如果“蛾求。于是這個詞語就有了一種象喻的傳統,到了屈原就語在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之中被使用很久的時候,這個語言就變成了一個文化的語碼。“蛾眉”本來是客觀形容一個美女,到了后來,它就不是僅僅指美女了,對于讀書人來說,美女之“美”代表著他的才能和品行。筆者:柳亞子說過不到五十年,中華詩詞的平仄格律就會消失,現在寫詩詞的人還很多。對這種現象您如何看待?葉嘉瑩:當年有記者訪問過我,問我是否為詩詞的命運擔憂。我說,詩詞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不在讀者喜歡不喜歡,好的詩人是用生命來寫作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筆者:您能談談中華詩詞的當代價值是什么嗎?葉嘉瑩:中華詩詞的價值在創作者本身。你是用生命寫的,不是應付,不是點綴,不是口號,有你自己的生命,你的詩就是好的。教詩是把詩歌里面真正的生命美感告訴年輕人。(摘編自張芬、劉香蘭《繁花又向天涯發,明月還從海上來——葉嘉瑩先生訪談錄》)材料二:我對詩詞的愛好與體悟,可以說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寫作也好,講授也好,我所要傳達的,可以說都是我所體悟到的詩歌中的一種生命,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的力量。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認為詩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當然在傳達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憑借一些知識與學問作為一種說明的手段和工具。真正偉大的詩人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的,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他們的詩篇,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而我們講詩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要透過詩人的作品,使這些詩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機會。而且在這個再生的活動中,將會帶著一種強大的感發作用,使我們這些講者與聽者或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匯、相感發的活動中,自有一種極大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與是否成為一個學者,是否獲得什么學術成就,可以說沒有任何關系。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曾經假托我的老師顧隨先生說過:“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彼刮艺娴某搅诵∥?,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禍福這些事情,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廣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叵胛移缴哌^的道路,是中國的古典詩詞伴隨了我的一生。我從一個童稚天真的詩詞愛好者,首先步入了古典詩詞創作的道路;后來為了謀生,又步入了古典詩詞教學的道路;而為了教學,我又步入了古典詩詞理論研究的道路。我現在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與詩詞有關系的,不管是講課、看書還是寫稿子,都是與詩詞有關的。詩詞真的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在《詩馨篇》一書的序言里說過:“在中國的詩詞中,確實存在一條綿延不已的感發之生命的長流?!蔽覀円欢ㄒ星嗌倌甑牟粩嗉尤耄皝硪煌逵竞拖硎苓@條活潑的生命之流”,“才能使這條生命之流永不枯竭”。一個人的生命總有走完的一天,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命脈,要依靠年輕一代繼續傳承。(摘編自葉嘉瑩《紅菜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1.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升心靈、品格和修養的教化作用,有且只有古圣先賢的著作,才有這樣的功用。B.葉嘉瑩認為西方文藝理論雖然枯燥,但可以闡釋中國的古典詩詞,“蛾眉”一詞按西方文論的觀點,變成了一個文化語碼。C.古典詩詞不是空洞的文字,它們蘊含詩人詞人的理想和心性,有跨越時空的生命力,可以高二語文學科試題第2頁(共8頁)感動不同時代的人,正如杜甫會被宋玉的作品打動。D.好的詩人用自己的生命寫作詩篇,用自己的生活實踐詩篇;在歷史的發展中,讀者的喜好也會影響詩詞自身的命運。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人講批評,有自己的術語,比如“境界”“興趣”“神韻”等,如果你是傳統很深的中國人,就會容易領悟它們的含義,而外國人就不是這樣。B.中國的語言是形象的,如儒、道典籍常用形象化的故事、寓言表達觀點,相較于邏輯的、理論的西方語言,中國語言更易理解。C.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命脈,要依靠一代代人竭力傳承,要有青少年不斷加入中國詩詞“綿延不已的、感發之生命的長流”中。D.詩詞是葉嘉瑩生命的一部分,她從童稚天真的詩詞愛好者到古典詩詞的理論研究者,后為了謀生,又走上古典詩詞教學和古典詩詞理論研究的創作之路。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葉嘉瑩認為古典詩詞能給現代人以很大的力量;材料二中她個人的詩詞研究之路生動印證了這個觀點。B.材料二中葉嘉瑩認為教詩是一種以生命相融匯、相感發的活動,能讓教詩和學詩的人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和極大的樂趣。C.材料一引用《詩經》的句子闡釋了“蛾眉”的含義,屈原詩句“眾女嫉余之蛾眉”拓展了這一內涵,顯示了詞語內涵的相承性。D.材料一舉出柳亞子的觀點意在引出葉嘉瑩的反駁,前者認為中華詩詞的平仄格律不到五十年就會消失,后者認為并非如此。4.文中畫橫線的兩處引用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5.葉嘉瑩曾說:“我一生只有兩個嗜好,一是好詩,二是好為人師?!彼炎约旱囊簧挤瞰I給了古典詩詞,請結合材料談談,她的經歷為我們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帶來了哪些啟示。(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我的自然生活北村①我對自然的記憶基本固定在童年,似乎以后就不再生長了。在我們那個年代,自然意味著農村,它的基本含義是貧窮,而貧窮是需要逃離的。在倉廩未實之前,成年世界的自然是邪惡的,因為人要殘酷地以體力和心力與其搏食。自然與城市相對立,城市高踞在它上面,不受風吹雨打和四時輪換的不測的威脅,旱澇保收地過著穩定的生活。②我為什么會對自然有這樣的印象?原因是我從滿月就被我當鄉村醫生的母親抱到一個自然村,一直長到十歲,我與農村孩子無異。我的玩具只有水和泥巴。當然欲望未被釋放前,我是很滿足的,年幼的我無須像大人一樣擔心柴米油鹽,所以我是能體會到自然的原始之美的。我喜歡緊貼大地,或者流水。我常常百無聊賴地躺在汀江邊的沙灘上,我能聞到沙子散發的隱隱約約的腥味,你說它是香味也行,一個熱愛自然的人首先不是用視覺描述與記憶自然,而是用嗅覺。③我最喜歡的就是選一塊淺至腳踝的溪水,在黃昏時躺下來,身體呈“大”字排開,這時你的周身都是溪水在嘩嘩嘩流淌,天空在你上方極遙遠處,像哲學一樣移動……直到太陽西斜,我從溪水中起身,渾身冷得顫抖。我回到了現實,想著怎么對付即將責問的父母。自然和父母,就在我的兩端,我一端連通著自然,一端連通著父母,前者是我的臍帶,后者是我的義務。成長是與自然的遠離相對應的,直到我成長為一個作家,入駐城市,自然就基本只留在筆端了。我不說城市看不到星星月亮等套話,真相是:就算能看到,你也不會去看了,你心里的尺度變了,你經常出差,即使又到了鄉村,再見草木,你也并未看見自然,這些草木在風景名勝中強烈地呈現美貌,但與我小時候感受的自然相去甚遠,完全不是同一個東西了。④城市是一個欲望容器。所以,在城市不要說自然的事,城市人眼中看不到自然,只有標的、人群和速率。我的身體慢慢地從清涼的溪水中置換到單元房的套內面積之后,“體”在漸漸隱退,“魂”在隆隆升起,就是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顯形了,成為我的顯在人格。⑤我覺得到了改變生活方式的時候了,不是讓自然生活成為我的觀念或緬懷的內容,而是直接進入它,活成一個“自然的人”。我決定放下在北京的編劇工作,回到“貧窮”的自然生活中去。我一頭扎入我的故鄉長汀,開始了我的“自然生活田野實踐活動”,我稱之為“翻山越嶺,追雞趕豬”。我幾乎隔幾天就下鄉,不到兩年就跑遍了故鄉每一個鄉鎮的田野和山巒。我那昔日只與知識分子辯論的口舌,現在能自然對接到任何地方不同文化層次的農民,多數是山民。他們無法識別我那個作家“北村”的城市標記,只知道我姓“康”,是一個老鄉,我與他們的無縫轉換,讓我從逼仄的文化困境中解脫出來。⑥我在田野實踐中發現,在南方的多山地區,最好的耕作方式就是“自然農法”。在我的一個小黃姜試驗區內,整個山坳形成了一個“自然生態環”:山上放養的家禽,啄食自然植被中退耕還林后果樹掉落的自然野果,它們釋放的糞便,經過自然發酵,形成多酶的堆漚自然肥料,以此施放給姜田和生態稻田,避免了使用化肥,產生的蟲子又被除草鴨啄食,這種稻米我們叫它“稻鴨米”。我在田間使用光媒除蟲,使這塊地區實現了有毒滅蟲劑和除草劑的零釋放,不使用化肥又讓土地凈化率增高,自然農法讓真正的自然得到擴張。這個自循環的生態圈,從土地到空氣到水,都得到了自然凈化。這是我在自然生活實踐中最震撼的看見!⑦很自然地,我們的實踐成果顯赫,連一片小小的果干,都要實現一個目的:還原到其本味。何謂“本味”,就是大自然本身的味道,它是緩慢生長后才能蓄積和釋放的。所以,食物的本味是最豐富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食用自然食材的原因,不光是為著身體,更是為著真理。我對那些孩子說:當你畫一棵樹上的一萬片樹葉時,重復率絕對大于自然生長的一萬片樹葉,因為真正的樹由一個神秘的生命導出的多樣性,是最豐富廣闊和延展的,這就是自然生命中最奧秘的基因密碼,是創造之秘中最令人感動的部分!正如一個大字不識的孕婦,照樣能孕育出最精密復雜和充滿感情及智慧的生命體。⑧我流連于自然之中,并非是流于表面的淺嘗輒止的情感體驗,我是深入到它的生命內部,窺見自然的至深奧秘。在自然生活的第一年,我會為我的河田雞們,每天日暮都振翅飛到樹上棲息而興奮不已!河田雞是一種保有較多野性的自然雞種,無論公雞母雞,一律上樹睡覺,我戲稱之為“滿樹開滿了河田雞”。隨著逐年深入,我發現這個“自循環生態圈”才是最寶貴的真相!在這里,天、地、人,以及一切活物,按照命定的法則在生活著,循環著,延續著。天是為著地,地是為著人,人反過來要遵循天地,而且終歸于天地。⑨我在世間行走諸年,得到一個啟示,就是我們一切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都是天造地設的結果。天為著人,以地上一切的果蔬來養活人,按著正確的命定。對于自然,人類拿捏的度在于:認識上天的創造并合理運用,不混亂它的法則。人類得到授權的同時,也被賦予了責任,而這個責任的高二語文學科試題第5頁(共8頁)力量,來源于對生命認識的深度。這也許就是敬畏的方向和意義。(選自《草原》,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滿樹開滿了河田雞”,用比擬手法描寫河田雞在樹上睡覺的狀態,突出河田雞的野性,展現以兒童視角觀照自然的新奇發現。B.“我”以作家的身份入駐城市后,由于自己內心的某些變化,即使再次來到鄉村,也已經找不到小時候接觸自然的那種感覺。C.文中通過“我”躺在溪水中自在地感知溪水、遙望天空和“我”起身后想著怎么應對父母責問的前后對比,寫出父母對孩子天性的壓抑。D.在“我們”那個年代,自然意味著農村,它的基本含義是貧窮,所以童年的“我”渴望逃離自然,向往城市的穩定生活。7.下列對第⑦段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段文字蘊含著關于生命的哲思,是“我”自然生活的實踐成果在精神層面的獨特感受。B.一個文化不高的孕婦,也能孕育出讓人驚嘆的生命,表達了“我”對自然創造力的贊嘆。C.還原一片小小果干的本味,是“我們”在追求還原大自然本身的味道,需要耐心地等待。D.通過人描摹樹葉與自然生長樹葉的對比,突出如今孩子與自然的隔閡,呼喚回歸大自然。8.“自然和父母,就在我的兩端,我一端連通著自然,一端連通著父母,前者是我的臍帶,后者是我的義務。”這句話意味深長,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4分)9.本文的標題為“我的自然生活”,但作者卻花了不少筆墨寫自己曾經在城市的生活,這樣處理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節選自《陳情表》)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李)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已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節選自《晉書·孝友傳》)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帝覽之A曰B士之有C名D不虛E然F哉G乃停H召。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夙遭閔兇”的“夙”與“夙興夜寐”的“夙”含義不同。B.“外無期功強近之親”與“弗之劾”的“之”用法不同。C.區區,指自己的私情,與《孔雀東南飛》“何乃太區區”中的“區區”詞義不同。D.服闋,指守喪期滿除服。古代以親屬關系遠近確定喪服和服喪的時間,如“期”指穿九個月喪服。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密在《陳情表》中以“祖母病?!睘橛赏窬艹鍪?,晉武帝最終被其孝心感動,暫停征B.李密認為諸葛亮的言辭瑣碎是因對話者多為普通人,需詳盡教導,與舜、禹的簡雅對話形成對比。C.李密因不滿官職作詩抱怨“官無中人,不如歸田”,司隸因他清廉未彈劾,但武帝直接免其職。D.李密以齊桓公類比劉禪,說明君主用賢則興、用佞則亡的道理,體現其歷史洞察力。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2)華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14.結合兩則材料,分析李密在《陳情表》與《晉書》中人物形象的異同。(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5~16題。感舊(其五)①陸游凜凜隆中相,臨戎遂不還。登堂拜遺像,千載愧吾顏?!咀ⅰ竣賾c元四年(1198)夏,作于故鄉越州山陰。②定軍山:在今陜西省沔縣西南。山下有諸葛亮陵墓及廟宇。③河潼:黃河與潼關。④管樂:春秋時名相管仲和戰國時名將樂毅的合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凜凜”一詞生動刻畫出諸葛亮威嚴莊重的形象,暗含詩人的敬仰之情。B.“臨戎遂不還”中“遂”意為“最終”,點明諸葛亮為國盡忠、至死不渝的結局。C.頷聯描寫詩人當下所見景象,《出師表》上布滿塵埃,定軍山中草木叢生。D.頸聯時空對舉,下句將諸葛亮與“管樂”并列,對他做出了極高的評價。16.尾聯“登堂拜遺像,千載愧吾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許多為了國家大義而奮不顧身的人,如高適《燕歌行》中“”兩句描寫的一群浴血奮戰、舍生取義而不計功名的戰士。(2)《蜀道難》中運用夸張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的句子是:“ ” (3)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短m亭集序》中有兩句相似的感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①來到中國,看見中國,感受中國,講述中國。從紅墻黃瓦的北京故宮,到霓虹閃爍的上海外灘;……一段時間以來,入境游熱度不斷提升,國際游客A,中國游在海外社交媒體走紅。(甲)?這背后,首先是超乎預期的政策利好和旅行體驗。一系列務實措施,從硬件、軟件等全方位全流程提升便利度,拉近了外國游客與中國的距離。②越貼近.越真實。正因置身其中.許多初次來華的外國人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改變了刻板印象。“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地方.能在臨晨(chén)這樣安全?!痹谥袊诸^閑逛的英國哈欽森一家如是說。“在中國,有一部手機就夠了?!毕硎苊夂炚叩鸟R來西亞藉游客陳玉珍,體驗“一機在手”暢游暢買。因為真實,所以可愛。③越沉浸(jìng),越著迷。隨著旅游便利化程度B,(乙)??v情于山水之間,欣賞京劇、體驗非遺、參觀博物館,在街頭巷尾感受“煙火氣”,嘗試無人駕駛網約車……從湖光山色到文化藝術,從特色美食到高新科技,豐富的內容讓外國游客贊嘆不已。安全感滿滿,體驗感十足,熱情度滿分。中國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C,令人著迷?!皣辉谟诿裣嘤H(qīn)”,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梁,使中國游有了更多“打開方式”,外國游客深入了解中國,增進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18.文中有一處注音和兩處別字錯誤,請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注音:別字:19.請在文中ABC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21.請在文中甲乙處的括號里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字。(4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改寫成“外國游客些豐富的內容贊嘆不已”,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四、寫作(60分)這句話對你有何啟示?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悟和思考。不少于800字。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2367CDBDDCC1.C【A.“有且只有古圣先賢的著作,才有這樣的功用”錯誤。材料一原文為“在外行人眼中,西方文藝理論看起來非??菰铩?是說“看起來”,且這句話是筆者說的,誤。材料一倒數第四段末尾處“詩詞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不在讀者喜2.B【B.“中國語言更易理解”無中生有。選項對應材料一,材料中只說明了中國語各自的特點,并未表達中國語言比西方語言更容易理解這一觀點。故選B另:D由于缺少了“為了并沒有預設她會反駁?!昂笳哒J為并非如此”亦有誤,根據材料命運,但沒有明確對“中華詩詞的平仄格律是否會在五十年內消失”這一觀點表態不同時代的讀者,同時引出后文關于“真正的詩詞”的看法。第②處點2分,兩點四分,未結合材料分析只得一分】5.①知人論世,深度解讀詩詞。古典詩詞是古人思想、生活經歷的折射,讀詩詞不能局限于文字,②拓展視野,多元解讀詩詞。葉嘉瑩不拘泥于中③全心投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葉嘉瑩一生致力于的熱愛超越了功利和小我。我們也需要加入學習、研究中國詩詞的行列,傳承中國優秀【每點2分,共6分】6.B【A.“展現以兒童視角觀照自然的新奇發現”錯誤,此處是作者回到實踐活動中對河田雞的觀察和描繪,發生于作者成年之后,故“兒童視角”不恰當。C.“寫出父母對孩子天性的壓抑”錯誤,父母責問“我”黃昏晚歸,并非是對“我”天性的壓抑,而是一般的管會到自然的原始之美的”“我喜歡緊貼大地,……”“一個熱愛自然的人……8.①自然是“我”童年的“臍帶”,象征著“我”與自然的原始連接和情感依賴;而父母則是“我”的“義務”,代表了“我”對家庭的責任與現實的牽絆。②隨著成長,“我”逐漸遠離自然,進入城市生活。這種兩端的關系,既展現了“我”對自然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我”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妥協?!久奎c2分,共計4分。在第①點中要點出“童年與自然的緊密聯系”。第②點要點出成年與自然遠離的無奈和感傷。僅解釋“臍帶”和“義務”,未涉及情感只給一分。】③主題上:城市生活與自然生活形成對比,突出回歸自然的意義,強化文章敬畏自然的主旨?!竟灿?分,每點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曰”為斷句標志,其后B處斷開;“哉”為句末語氣詞,其后G處斷可;“士之有名”中,“之”指穿九個月喪服的親族”錯,“期”指穿一年喪服的親族。故選D。】13.(1)臣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成人自立?!炯膊。荷?;不行:不能走路,至于:直到;成立:成人自立。】(2)張華認為他說得好。(后來)李密外調任溫縣的縣令,很討厭下屬官吏?!旧疲赫J為……好;憎疾:討厭,厭惡憎恨;從事:下屬官吏;語意通順1分?!?4.相同點:兩則材料均體現李密的“才”與“孝”(1分)。《陳情表》以才呈表,以孝拒官;《晉書》則主要以才辯應對張華,“后劉終,服闋”則體現了他的孝情。(2分)不同點:《陳情表》突出其謙卑忠謹,《晉書》展現其剛直率性甚至桀驁。(2分)山陰(今浙江紹興),而定軍山位于陜西沔縣,兩地相距千里,詩人無法實際看到定軍山的景象。16.①崇敬之情:詩人感懷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名垂千古,表達了其對諸葛亮的崇敬。③壯志難酬:詩人致力于抗金復國,但卻屢遭排擠。尾聯懷人傷己,深刻地表達出其有志難伸、壯志難酬的悲憤與無奈?!疽稽c2分,三點6分。情感1分,分析1分】17.①相看白刃血紛紛②死節從來豈顧勛③連峰去天不盈尺④枯松倒掛倚絕壁18.浸的讀音是jìn?!芭R晨”改為“凌晨”,“馬來西亞藉”改為“馬來西亞籍”?!疽惶?分,共3分】【A.紛至沓來:形容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B.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意思是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C.多姿多彩(豐富多彩):形容顏色形態多樣?!?0.①偷換主語。刪除“作為”或者“使”;②成分殘缺。在“外國游客”前面加上“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國?!疽惶?分,共4分】21.甲:中國游何以成為流量密碼;乙:外國游客在華旅行更加追求沉浸式體驗【一處2分,共4分】22.①內容表達:”從……到……"這個句式本身的結構特點,全面展現了中國旅游資源的多樣性,【一點2分,兩點4分】“(你認為)安樂公這個人怎么樣?”李密說:“可以與齊桓公相并列。”張華問其中的原因,他回公劉禪得到諸葛亮的幫助而能抵抗魏國,任用黃皓卻亡了蜀國,(從)這可知成敗的原因是一樣的?!庇謫枺骸翱酌鞯囊巹裉嵝训脑挒槭裁茨敲船嵥?”李密說:“過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談話,所以的言論教導因此具體瑣碎。”張華認為他說得好。(后來)李密外調任溫縣的縣令,很討厭下屬官吏。曾經給人寫信說:“慶父這種人不死,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下屬官吏把他的信上報給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城的名聲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無人作后盾,于是被調到漢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為不如意而心懷怨恨。等到皇帝在東堂賞賜酒席,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這番話哪會正確啊!”武帝對此很生氣,(識相的)都官從事馬上材料中提到“沒有路的時候會迷路”,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沒有方向和路徑,人自然容易迷而“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這一部分則更為深刻。它暗示了在選擇過多的情況下,人們同樣會感到困惑和迷茫。這種現象在現代社會尤為常見,信息爆炸、選擇多樣,反而讓人難以做出決本次作文材料的關鍵詞:“迷路”是指迷失方向,找不到正確的道路或目標;“沒有路”表明缺乏明確的方向或選擇;“路多”意味著選擇多樣,信息豐富。就材料而言,本次作文應聚焦于探討“選擇”與“迷失”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選擇過多的情況下,如何避免迷失自我,找到人生的行文思路上,文章開篇可以日常生活中的迷路現象入手,引出材料“沒有路與路多都會迷路”的核心觀點,并運用舉例論證增強說服力。接著,分析兩種迷路現象的原因:缺乏指引或信息過載,并運用對比論證突出選擇過多的困擾。然后,結合個人經歷和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植保員考試2024年問題處理與試題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考試解析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的整體布局與規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問題解答
- 農業植保員聽說讀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實戰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的職業倫理與規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常見考點及試題與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河東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MOOC】中醫與辨證-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起重機械產品質量證明書與合格證樣表剖析
- 《機電傳動控制》模塊化實驗裝置設計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單元練習題全冊
- 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證明
- 苯嗪草酮生產工藝演示
- 用款申請單模板
- 外包商準入、退出管理制度
- 2021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生物真題及答案
- 《三字經》全文拼音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