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_第1頁
《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_第2頁
《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_第3頁
《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_第4頁
《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格言聯璧·敦品類》全文譯解《格言聯璧》是清代學者金纓(字蘭生)編纂的一部格言集,成書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全書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收錄了歷代圣賢典籍、諸子百家及歷史人物的名言警句,內容涵蓋修身、齊家、處世、治學等多個領域,被譽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讀本之一。全書分為十類,包括學問、存養、持躬、攝生、敦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吉,每類下又細分條目,共收錄格言千余條。這些格言語言精煉,對仗工整,融合了儒家“修身養性”的核心理念,同時兼收佛道思想,強調道德實踐與人生智慧。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譯文】若想煉就精金美玉般的人品,必先歷經烈火般的錘煉;若欲成就驚天動地的功業,須如履薄冰般謹慎而行。【解讀】此句以“精金烈火”與“薄冰功業”為喻,揭示成就至高人格與事業的本質法則——至純至堅的品德,必在苦難淬煉中脫胎換骨;至偉至險的功業,必在如臨深淵的審慎中步步為營,既頌揚了堅韌無畏的膽魄,亦強調了敬畏風險的智慧,唯有以“烈火鍛心性”的剛烈與“薄冰行大道”的慎微相濟,方能在剛柔并濟中既鑄就精神的純粹,又成就功業的輝煌。人以品為重,若有一點卑污之心,便非頂天立地漢子;品以行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譯文】人以品格為根基,若存一絲卑劣念頭,便算不得頂天立地的真丈夫;品格以行動為印證,若有一件虧心之舉,便配不上高山仰止的崇高境界。【解讀】此句直指人格修為的至高標準——真正的“頂天立地”不在形貌魁偉,而在心性無瑕;真正的“泰山北斗”不靠虛名標榜,而憑行止無愧,揭示心行合一的嚴苛法則:一念之私可潰精神堤壩,一事之愧可毀品格豐碑,唯有以“慎獨”之功修心、以“知行”之誠踐履,方能在內外雙修中成就無懈可擊的完滿人格,縱然世道紛紜,亦能立身如岳、行世如光。人爭求榮,就其求之之時,已極人間之辱;人爭恃寵,就其恃之之時,已極人間之賤。【譯文】人們爭奪榮耀時,在其汲汲以求之際,已飽嘗人間恥辱;人們倚仗恩寵時,在其恃寵而驕之時,已淪為世間卑賤。【解讀】此句以犀利的反諷揭示功利之弊——求榮者奴顏屈膝、不擇手段,看似追逐光環,實則在攀附中踐踏尊嚴;恃寵者諂媚逢迎、喪失風骨,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在依附中自貶人格,警示世人真正的尊貴源于獨立精神與高潔品性,若將人生價值寄托于外界的虛名浮利,縱使一時得勢,亦在靈魂深處種下恥辱與卑賤的因果,唯有以自立立身、以自重重人,方能于濁世中守住生命的清貴。丈夫之高華,只在于道德氣節;鄙夫之炫耀,但求諸服飾起居。【譯文】大丈夫的高貴光華,唯在于道德與氣節;庸俗之輩的炫耀顯擺,只求于衣著與排場。【解讀】此句以“丈夫”與“鄙夫”對舉,直指人格境界的云泥之別——真豪杰以精神氣節為華服,雖布衣陋室難掩其輝;偽君子以外物虛飾為榮耀,縱錦衣玉食難藏其鄙,揭示價值的本質分野不在外顯的浮華,而在內修的德行,唯有以道德為骨、氣節為魂,方能超越世俗評判,成就“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生命氣象,于浮世喧囂中鑄就一座精神的豐碑。阿諛取容,男子恥為妾婦之道;本真不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譯文】曲意逢迎以取悅他人,是男子漢所不齒的卑躬之道;葆有本真而不加偽飾,是高尚者永存的赤子之心。【解讀】此句以對比批判功利媚態、褒揚純真天性——阿諛者如妾婦屈膝,以諂媚換茍安,看似機巧實則自損尊嚴;葆真者如赤子無飾,以坦蕩立天地,看似樸拙實則深藏大智,揭示氣節與真誠方為立身之本,唯有摒棄虛偽逢迎、守護心性澄明,方能于濁世中成就“大丈夫”的磊落格局與“大人者”的純粹境界。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諂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譯文】君子侍奉上級,必定忠誠而恭敬;對待下屬,必定謙遜而溫和。小人侍奉上級,必定諂媚討好;對待下屬,必定傲慢輕慢。【解讀】此句以“上下關系”為鏡,照見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差異——君子以“忠敬謙和”貫通上下,內外如一,其德行如砥柱中流,不因地位高低而動搖本心;小人以“諂媚傲慢”分裂言行,表里不一,其心性如墻頭草芥,對上屈膝諂笑,對下跋扈欺壓,揭示真正的高貴在于人格的完整與真誠,而非權勢的攀附或虛張的威儀,唯有以平等心待人、以敬畏心處事,方能在紛繁世相中守住精神的純粹與尊嚴。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處士;平素不是好處士,由小時不是好學生。【譯文】在朝為官若不盡職,便非稱職良臣;退隱居家若失德行,便非高潔處士。成年后不成德才兼備之士,往往因少年時未做好學子本分。【解讀】此言以因果鏈條揭示人格修為的連貫性——若成年后為官不能忠勤、居家不能守德,其根源常在于年少時未奠定修身向學之基,強調人生每一階段皆需克己精進:少時勤學以立品,長而居官以盡責,隱則持節以養德,唯有始終如一地以“好學生”之心治學修身,方能在不同境遇中成就“好舍人”“好處士”的完整人格,避免因少時怠惰而致終生庸碌的遺憾。做秀才如處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婦,要養人;歸林下如阿婆,要教人。【譯文】為學子時應如少女般謙遜慎行,敬畏他人;入仕為官后應如主婦般養育百姓,擔當責任;退隱歸鄉時應如老嫗般傳授智慧,教誨后輩。【解讀】此句以女性生命階段的三種角色隱喻士人不同境遇中的處世之道——求學時如少女持敬畏之心以養德,為官時如主婦懷慈愛之責以濟世,歸隱時如長者秉智慧之炬以傳薪,揭示儒家對士人“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無論身處何位,皆需以謙卑、擔當、傳承為錨,在角色轉換中始終踐行“修身以立命,濟世以安民”的精神內核。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譯文】貧賤時不艷羨富貴,日后顯達必不驕縱;富貴時心中銘記貧賤,一朝退隱必無怨懟。【解讀】此言以貧賤與富貴的境遇轉換,揭示心性修養的終極智慧——于困頓時不慕虛榮,可護持心志純正,得勢時亦能謙遜守拙;于顯達時不忘根本,可沉淀感恩之心,失勢時亦能坦然釋懷,唯有以“不慕”抵御欲望、以“不忘”錨定初心,方能在命運的起伏中修得寵辱不驚的定力,成就窮達皆安、進退自如的圓滿人生。貴人之前莫言賤,彼將謂我求其薦;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將謂我求其憐。【譯文】在顯貴者面前莫言自身卑微,否則對方會以為你在求其舉薦;在富者面前莫道自家貧寒,否則對方會以為你在求其憐憫。【解讀】此言直指人際交往中的自尊智慧——面對權貴不示弱,是為免諂媚之嫌;面對富者不訴窮,是為避乞憐之態,揭示傳統處世哲學中“不卑不亢”的精髓:真正的尊嚴不在于外顯的強弱,而在內心的持守,唯有以獨立之姿立世,方能避免被誤讀為趨附或乞求,于復雜人情中守住人格的完整與清貴。小人專望人恩,受過輒忘。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譯文】小人總指望他人施恩,得到幫助后轉眼就忘;君子不輕易接受他人恩惠,一旦接受必定回報。【解讀】此句以恩惠為鏡,照見人格的高下分野——小人貪求恩澤卻薄情寡義,將他人善意視為理所應當,顯露自私本性;君子慎受恩惠而重信守諾,視人情為珍貴饋贈,彰顯自重之心,揭示傳統文化中“施恩不圖報”與“受恩不可忘”的倫理準則,唯有以君子之心處世,方能在人情往來中建立互信根基,讓善意流轉成滋養世道的清泉。處眾以和,貴有強毅不可奪之力;持己以正,貴有圓通不固執之權。【譯文】與眾人相處當以和為貴,但貴在內心有剛毅不可動搖的定力;持守自身當以正為本,但貴在處事有圓通不固執的變通。【解讀】此句以“和”與“正”為表,以“剛毅”與“圓通”為里,揭示處世修身的雙重智慧——對外以和為紐帶,然和而不流,需以堅韌心志抵御外界裹挾;對內以正為根基,然正而不僵,需以靈活智慧應對世事變遷,唯有在原則與變通、柔順與剛強間求得動態平衡,方能在紛繁人際中既葆有風骨又不失通達,成就“外圓內方”的君子境界。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處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譯文】讓人當面贊譽你,不如讓人背后不詆毀你;讓人初逢時喜歡你,不如讓人久處后不厭煩你。【解讀】此言直指人際交往的本質——表面的奉承易得卻虛浮,背后的敬重難求卻真實;短暫的歡愉如煙花易逝,長久的相契如靜水流深,揭示真正的情義與德行不在浮夸的贊美或淺薄的熱情,而在經年累月中沉淀的信任與默契,唯有以誠立身、以厚待人,方能于喧囂世態中修得“不毀不厭”的深厚境界,成就超越功利的精神聯結。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鳥,哀哉羞此七尺之軀;暴同三足虎,毒比兩頭蛇,惜乎壞爾方寸之地。【譯文】諂媚如九尾狐妖,狡詐似百舌巧鳥,可悲啊,竟讓這堂堂身軀蒙羞;暴虐同三足惡虎,陰毒比雙頭蛇蝎,可惜啊,終將毀掉那方寸心田。【解讀】此句以妖邪猛獸為喻,痛斥諂媚、狡詐、暴虐、陰毒四類惡行——諂媚狡詐者自損尊嚴,如妖狐巧鳥般令人不齒;暴虐陰毒者自毀心性,如惡虎毒蛇般荼害良知,警示世人立身當以正直為骨,若放任卑劣品性滋長,縱有七尺之軀、方寸靈臺,亦將在墮落中淪為行尸走肉,唯有以浩然正氣滌蕩心魔,方能守住人性的尊嚴與光輝。到處傴僂,笑伊首何仇于天?何親于地?終朝籌算,問爾心何輕于命,何重于財?【譯文】卑躬屈膝四處逢迎,可笑這頭顱為何對天似有仇怨?對地這般諂媚親昵?終日算計錙銖必較,試問此心為何輕賤性命?卻將錢財奉若至寶?【解讀】此句以辛辣筆觸刺破功利世相——諂媚者俯首折腰,如仇天親地般悖逆自然尊嚴;貪婪者謀算無休,如舍命求財般顛倒生命價值,既諷刺了為利益奴顏婢膝的虛偽,更批判了物欲對人性的異化,警示世人:低頭哈腰換不來真正的敬重,汲汲營營買不到生命的豐盈,唯有挺直脊梁、珍視本心,方能于天地間活出“重命輕利、崇德抑欲”的坦蕩人生。富兒因求宦傾貲,污吏以黷貨失職。【譯文】富家子弟為求官職耗盡家財,貪官污吏因斂財瀆職而丟官。【解讀】此句以冷峻筆觸揭露權力與財富的畸形糾纏——富者散金求權,將仕途異化為金錢游戲,終致家業傾頹;貪吏嗜權斂財,視公職為私產,終落身敗名裂,既諷刺了“以財換權”的功利世風,亦警示“以權謀私”的必然惡果,揭示權錢交易中無人贏家的殘酷真相:前者毀家業于虛妄,后者喪名節于貪欲,唯有斬斷利益勾連、重塑清明吏治,方能阻斷這場腐蝕社會根基的惡性循環。親兄弟折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愛錢,書香化為銅臭。【譯文】親兄弟因爭利而折箸分家,美玉般的和睦淪為瓜分爭奪;士大夫貪戀錢財,書卷的清香化作銅錢的腐臭。【解讀】此句以家庭與士林的雙重墮落,直指利益對人倫與文化的侵蝕——兄弟本應如璧合無瑕,卻因私利折箸反目,手足情碎如瓜剖豆分;士人本當以書香立世,卻因貪財逐臭,風骨盡喪如銅銹滿身,揭示物欲至上的世風下,血緣之親、文化之雅皆難逃異化,唯有以“重義輕利”為錨,方能護持人性本真,在紛爭與腐化中守住精神的純凈與尊嚴。士大夫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謹家規、崇儉樸、教耕讀、積陰德,此造福也。廣田宅、結姻援、爭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長,求福者濃而短。【譯文】士大夫應為子孫創造真正的福祉,而非為子孫謀求浮華的福祿。嚴謹家規、崇尚儉樸、教導耕讀、積德行善,這才是造福子孫;廣置田宅、攀附姻親、爭奪小利、買賣功名,這只是求取虛福。造福之舉如清泉源遠流長,求福之徑似烈火熾烈短暫。【解讀】此段直指家族傳承的本質差異——真正的“福”不在金銀田宅、權位聯姻等外物堆砌,而在精神根基的培育:以家規塑風骨,以儉樸養心性,以耕讀傳薪火,以陰德種善因,如此方能滋養子孫自立自強之志,福澤綿長;反之,若沉迷斂財爭利、攀附鉆營,看似繁華卻如沙上筑塔,終因德不配位、智不守業而衰敗。揭示儒家“厚德載物”的智慧:德性如水,潤物無聲;功利若焰,焚盡即空。士大夫當為此生惜名,不當為此生市名。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競標榜,邀權貴,務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譯文】士大夫應當珍惜此生清譽,而非為此生沽名釣譽。研習詩書以固根基,崇尚氣節以立風骨,慎行取舍以明是非,端肅儀態以顯莊重,此為惜名之道;攀比炫耀以博虛名,諂媚權貴以求提攜,故作偏激以引人目,圓滑模棱以避是非,此為市名之術。惜名者靜守本心而得安泰,市名者躁逐浮華反顯拙劣。【解讀】此段直指名譽的本質分野——真正的“惜名”是以詩書氣節涵養內在德性,以慎行端儀淬煉外在風骨,如靜水深流般滋養生命的厚重;虛偽的“市名”則是以標榜攀附粉飾空虛,以矯激圓滑迎合世俗,如風卷浮云般徒留喧囂與淺薄。警示世人:名譽的根基不在外界的喝彩,而在內心的澄明與持守,唯有以“惜”代“市”,以內修制外求,方能褪去功利的枷鎖,在紛擾世相中成就“名實相符”的磊落人生。士大夫當為一家用財,不當為一家傷財。濟宗黨,廣束修,救荒歉,助義舉,此用財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會,聚寶玩,此傷財也。用財者,損而盈,傷財者,滿而覆。【譯文】士大夫應當善用錢財造福家族,而非濫用錢財拖累家族。周濟宗族鄉黨、興辦教育、賑濟災荒、贊助善行,這才是善用錢財;修建園林、蓄養歌舞、奢靡宴飲、收藏珍寶,這便是糟蹋錢財。善用錢財者,看似消耗實則充盈;揮霍錢財者,看似滿溢終將傾覆。【解讀】此段以“用財”與“傷財”的對比,揭示財富管理的終極智慧——真正的治家之道不在斂財之多寡,而在用財之正邪:周濟、興學、賑災、助善,是以錢財滋養人倫、培育德行,散財反成聚德;縱欲、奢靡、享樂、斂珍,是以錢財腐蝕心性、消磨志氣,蓄財終致敗家。借“損而盈”“滿而覆”的辯證之理,警示世人財富的價值取決于其流向——用于道義則如活水長流,用于私欲則如覆舟之浪,唯有以德馭財、以義制利,方能成就家業與品格的共榮。士大夫當為天下養身,不當為天下惜身。省嗜欲,減思慮,戒忿怒,節飲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