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改地區高三政治期末考試選擇題匯編專練——專題十五哲學認識論一、單項選擇題。1.從1962年開始,以美國為代表的多個國家前后十多次發射了火星探測器。1997年美國“火星探路者”號發回火星表面有遠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國“奧德賽”號發現火星北極區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凍水”。20年美國“鳳凰”號第一次“觸摸和品嘗”到火星上的水,這對于多年來以找水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測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這表明①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的活動②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④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主要標準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2、英國作家惠茲里特說:“一個除了書本以外一無所知的純粹學者,必然對書本也是無知的。”與這句話蘊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還有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④“讀有字的書,不如去讀生活這本無字的大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3、為了應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針對第一代互聯網數據包傳送格式設計時的局限性,世界互聯網工程組織設計并正式發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數據包傳送格式。這表明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C.真理具有客觀性絕對性D.認識推動事物發展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見的地球是一個球體,無法分辨出細節;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學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樓房;如果用放大億倍的納米掃描顯微鏡,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這一事實說明 A.人們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B.新的認識工具和手段能夠推動認識的發展 C.實踐中的新問題會推動實踐的發展 D.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擴展5.我國月球探測近期規劃共分為“繞”、“落”和“回”三個階段。目前我國月球探測的所有工作都在圍繞“繞”這一目標進行。圍繞“繞”這一目標進行科學實驗,體現了實踐是A.客觀的物質性活動B.有目的、有意識的能動性活動C.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D.社會性和歷史性的活動6.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就是說①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對權威,就能樹立創新意識③要敢于否定,樹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書、不唯上,拋棄舊有知識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7.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重要任務。“沒有和諧文化,就難以建成和諧社會”。這一觀點說明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B.社會意識的變化決定社會存在的變化C.認識對實踐有能動的反作用D.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發展8.華夏文明五千載,歷經無數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并沒有屈服,更沒有倒下,而是斗志彌堅,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地從艱難困苦中挺了過來,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撓地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再次驗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多難興邦!這表明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真理是永恒不變的w.w.w.k.s.5.u.c.o.m③認識具有無限性④人們只有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20年9月25日,我國成功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型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送人太空預定軌道。這一壯舉主要說明A.實踐的客觀性B.實踐的能動性C.實踐的歷史性D.實踐的社會性、號稱中國股市散戶第一人的楊百萬說,股市是沒有圍墻的社會財經大學,只有留級和重讀,永遠沒有畢業生。這告訴我們A.真理是客觀的 B.認識具有無限性、反復性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D.有些事情是人們不能認識的11、下列詩詞中,與“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B;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12.三十年前,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泰戈爾說:“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這說明A.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B.真理與滲誤相互融合C、真理以謬誤為基礎的D.真理與謬誤相互區別13.人們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發了“綠色”革命。高產優質物種培育成功使富足成為事實,然而由此帶來的大批物種的滅絕,造成嚴重的生態和道德方面的問題,給人們帶來新的困擾、新的課題。這表明()①人們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②人們的認識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③認識的無限性表明人們無法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④世界是無限發展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沒有窮盡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國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從原來國家經濟“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變化說明A.世界是物質的,同時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B.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C.價值觀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D.真理是相對的,認識總是要隨著實踐的變化而變化發展w.w.w.k.s.5.u.c.o.m20年12月18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回答15-16題15.改革開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真理標準的討論推動了當時思想的解放,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以下對真理的認識正確的有A.真理是客觀見之與主觀的活動B.真理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C.真理是客觀的,即真理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D.真理向前邁出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因此說真理與謬誤沒有絕對的界限16.胡錦濤指出,在30年的創造性實踐中,我們經過艱辛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概括起來說,就是黨的十七大闡明的“十個結合”。以下節選的其中幾個結合中最能體現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是①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②必須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③必須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起來。④必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長期以來,癌癥的陰影籠罩著人類,人們將癌癥當成死亡的代名詞。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抗癌斗爭的深入,人們認識到癌癥不等于絕癥。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把癌癥列為慢性病,提出只要加強預防、及早發現、合理治療,癌癥患者是可以長期存活的。回答17—18題。17.材料主要表明A.認識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實踐的不斷發展B.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追求和發展真理C.認識具有自我超越的內在力量,并決定實踐發展的方向D.真理是無條件的,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變化發展18.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認為:“別只顧著打殲滅戰,過度治療只會適得其反,保存自身免疫力很重要,要把腫瘤當成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來看待。”這依據的哲學道理有①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③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相互轉化 ④一切自然物都依賴人類為其立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回顧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從“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優先”,到“保增長”,這一認識過程表明A.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推動作用 B.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C.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D.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客觀規律認識不斷深化20.真理,沒有不被懷疑和突破的特權,這是因為w.w.w.k.s.5.u.c.o.m A.人能認識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確認識世界 B.真理具有客觀性 C.認識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導實踐 D.客觀世界是無限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是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21.“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此論斷給我們的啟示是,自然現象的無限復雜性決定了①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相對性④人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地震是對人類生存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地球上每年僅7級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幾次。回答22—23題。22.打開一幅地震分布圖,可以看到,歷史上的地震發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勻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幾個地帶上。如果把這些地震帶再與地質構造圖做一比較,就不難發現它與地殼的斷層帶關系特別密切。這說明 ①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 ②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本質 ③規律是主觀的,確定不移的 ④客觀規律依賴于意識的發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孕律的復雜性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以及人類對地震成因和地震發生的規律還知之甚少等主觀因素的影響,預測地震成為世界性的科學難題。這啟示我們 ①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相對性 ④人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24.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都要關注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對發展觀和公平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說明①真理都是具體的②認識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④人類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A.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③④25.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關注社會公平”,黨的十七大對發展觀、公平觀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表明A.真理的內容是主觀的B.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C.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真理不止一個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26.泰戈爾說:“真理之川從他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這說明w.w.w.k.s.5.u.c.o.mA.真理與謬誤相互區別B.真理與謬誤相互融合C.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D.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27.針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某校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他們查閱資料、走訪社區、問卷調查……進而把問題研究引向深入。這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主要來源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C.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8.政治生活中關于“我們總要參與,我們總會參與”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A.實踐性B.革命性和科學性C.唯物主義特征D.辯證法特征29.20年8月1日,歷經13年才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正式開始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出臺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上述材料反映:A.認識的反復性和目的性B.認識的無限性C.實踐是不斷發展的,認識是反復多變的D.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30.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①圓圈式的循環運動②波浪式的前進③直線式的上升④螺旋式的上升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1.“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外科醫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腎臟泌尿超聲》課件
- 2025金融借款合同協議書
- 理發門面出租合同協議
- 電力通信專線合同協議
- 玉米收割勞務合同協議
- 瓦工轉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 電梯采購加裝合同協議
- 電力施工擔保合同協議
- 生物質供氣合同協議
- 環保核查服務合同協議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 產品路標規劃-綜述2.1
- 2023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考試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子制造技術-電子封裝》配套教學課件
- 二月份循證護理查房課件
- 粉筆國考行測模考大賽第八季
- JJF(湘) 09-2018 純水-超純水系統監測儀表(電導率)計量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復習資料
- 延安市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
- 中藥斗譜排序
- 數學建模“如何進行人員分配”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