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學2024年高考化學四模試卷
考生請注意:
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
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的名稱正確的是
A.SiO2:剛玉
B.(NH4)2CO3:碳核
C.CCh:氯仿
CH,CHa
D.CHCCH.—CHCH.-CH,:3,3,5-三甲基庚烷
CIL—CH
2、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種高硬度單質是寶石,丫?,電子層結構與覆相同,
Z的質子數為偶數,室溫下,M單質為淡黃色固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單質與M單質不能直接化合
B.Y的合金可用作航空航天飛行器材料
C.M簡單離子半徑大于Y?+的半徑
I>.X和Z的氣態氫化物,前者更穩定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CIO的結構式:H—Cl—OB.%與H+互為同位素
C.原子核內有10個質子的氧原子:叼D.N2分子的電子式::NHN:
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Imol-L^KI溶液:Na+、IT、CUT、OH-
B.1.1molUFBSOg溶液:Ci>2+、NHJ、NO3,SO/一
2-
C.1.1molL-'HCl溶液:Ba\K\CH3COONO3
22
D.1.1molL-NaOH溶液:Mg\Na\SO4^HCO3-
5、對于Imol/L鹽酸與鐵片的反應,下列措施不能使產生Hz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加入一小塊銅片B.改用等體積98%的硫酸
C.用等量鐵粉代替鐵片D.改用等體積3mol/L鹽酸
6、常溫卜,卜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中;Na+、M9+、CRT、HSOy
+2
B.c(Fe3+)=0.1mol?L」的溶液中:K>NH4\SO4\SCN-
K
C./-;;、=0』mol?L-i的溶液中:Na+、HCOy.K+^NOy
c(OH)
D.0.1molL,的NaHCCh溶液中:NHZ>NO3、Na+>SO產
3
7、蘋果酸(H2MA,Kai=1.4xl0-;Ka2=L7xlO。)是一種安全的食品保鮮劑,H2MA分子比離子更易透過細胞膜而殺滅
細菌。常溫下,向20mL0.2moi/LH2MA溶液中滴加0.2moI/LNaOH溶液。根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比a點殺菌能力強
B.曲線山代表HMA-物質的量的變化
C.MA2?水解常數KhM.14xlO。
D.當V=30mL時,溶液顯酸性
8、下列過程中,一定需要通電才能實現的是
A.電解質電離B.電化學防腐
C.蓄電池放電D.電解精煉銅
9、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物質的用途、性質都正確且有相關性的是()
選項用途性質
A液氨作制冷劑Mh分解生成,和也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BNHJXSOJz-12比0常作凈水劑NHjFelSOJ-12H,0具有氧化性
C漂粉精可以作環境消毒劑漂粉精溶液中CI(廠和HCI。都仃強乳化性
nAUO.常作耐高溫材料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A.AB.BC.CD.D
10、常溫下,BaCCh的溶度積常數為Ksp,碳酸的電離常數為KHI、Ka2,關于0.1mol/LNaHCCh溶液的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A.溶液中的c(HCOQ一定小于0?1mol/L
B.c(H+)+c(H2cO3)=c(CO32-)+c(OH~)
c(Na+)
C.升高溫度或加入NaOH固體,均增大
c(HCO3)
D.將少量該溶液滴入BaCh溶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K二至
11、鋼鐵防護方法有多種,如圖中的方法描述正確的是
A.b為電源負極
B.該方法是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
C.電子流向:a-鋼鐵閘門-輔助電極Tb—a
D.電源改用導線連接進行防護時,輔助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12、下列裝置應用于實驗室制NO并回收硝酸銅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制取NO
B.用裝置乙收集NO
C.用裝置丙分離炭粉和硝酸銅溶液
D.用裝置丁蒸干硝酸銅溶液制Cu(NO3)2-3H1O
13、下列實驗與對應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解釋或結論
—mLu2mL
001mol/LX0.02mol/L
1?!
KMnOj溶液jiKMnO』溶液右側試管中溶液紫色褪去慢,推知反
AdJ
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小
/\
2mL0.2molL1H2c2()4(草酸)溶液
分別向盛有等量煤油、無水乙醇的兩燒杯中加入大小相等的金屬
B乙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潑
鈉,對比觀察現象
分別向盛有動物油、石蠟的兩燒杯中加入足量燒堿溶液,充分加
C動物油、石蠟均能發生皂化反應
熱,冷卻
將電石與食鹽水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鈦酸鉀溶液中,觀由溶液紫色褪去可知乙塊能發生氧化
D
察溶液顏色變化反應
B.BC.CD.D
14、25c時,用0.1mol?L-,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mL0.1mol-L-1的鹽酸和醋酸,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B.pH=7時,滴定鹽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相等
C.P(NaDH)=10.00mL時,醋酸溶液中。々設第)〉c(Na)>c(H')>cCOH-)
D.MNd0H)=20.00mL時,兩溶液中c(CH3CO(r)>c(Cl')
15、工業上可用軟錢礦(主要成分是MnO2)和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為主要原料制備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缽
(MnCOj)o其工藝流程如下:
ttWT(NHJ1s.NH.HCO.,
格破酸石灰NHF氨水
々會:二1^1除卜無水MnCXh
廢滴的ft廢油廢液-……一副產%A
已知:凈化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a?+、CM+等雜質(CaFz難溶)。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研磨礦石、適當升高溫度均可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
B.除鐵工序中,在加入石灰調節溶液的pH前,加入適量的軟鈦礦,發生的反應為MnO2+2Fe2++4H+==2Fe3++Mi?
++2出0
C.副產品A的化學式(NHQ2S
D.從沉鎰工序中得到純凈MnCXh的操作方法是過漉、洗滌、干燥
16、在氯酸餌分解的實驗研究中,某同學進行了系列實驗并記錄如下,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現象
①加熱固體M少量氣泡溢出后,不再有氣泡產生
②加熱氯酸鉀至其熔化有少量氣泡產生
③加熱氯酸鉀使其熔化后迅速加入固體M有大量氣泡產生
④加熱氯酸鉀與固體M的混合物(如圖,Ir)
未見固體熔化即產生大量氣泡
廣二―■二J
A.實驗①、②、③說明M加快了氣體產生的速率
B.實驗①、②、④說明加入M后,在較低溫度下反應就可以發生
C.實驗②、③說明固體M的加入增加了氣體產生的量
D.固體M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聚酰亞胺是綜合性能最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己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等領域。某聚酰亞胺的合成
路線如圖(部分反應條件己略去):
己知下列信息:
①芳香族化合物B的一氯代物有兩種
COORCONH-,
6
NH3
催化劑.
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是一(寫名稱);B的化學名稱是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o
(3)D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_。
(4)E的分子式為一;己知ImolF與足量的NaHCXh反應生成4moic02,則F的結構簡式是—。
(5)X與C互為同分異構體,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X的結構簡式
①核磁共振氫譜顯示四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其峰面積之比為2:2:1:1
②能與NaOH溶液反應,ImolX最多消耗4moiNaOH
③能發生水解反應,其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h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以甲苯和甲醇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合成
18、烯元能在臭氧作用下發生鍵的斷裂,形成含氧衍生物:
根據產物的結構可以推測原烯煌的結構.
(1)現有一化學式為CIOHIB的燒A,經過臭氧作用后可以得到CH3COOH和B(結構簡式如圖).
OCH
III3
CH3C-C-COOH
CH3
A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經氫化后得到的烷嫌的命名是__________.
(3)是A的一種同類別同分異構體,經過臭氧作用后,所有產物都不具有酸性.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
(4)以B為原料通過三步反應可制得化學式為(C6HM)O2)n的聚合物,其路線如下:
寫出該聚合物的結構簡式:.
在進行第二步反應時,易生成一種含八元環的副產物,其結構簡式為
19、向碓酸酸化的2mL0.1mol【rAgNO3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振蕩后靜置,溶液先呈淺綠色,后逐漸
呈棕黃色,試管底部仍存在黑色固體,過程中無氣體生成。實驗小組同學針對該實驗現象進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Fe?+產生的原因。
(1)提出猜想:Fe?+可能是Fe與或________反應的產物。(均填化學式)
(2)實驗探究;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與上述實驗等量的鐵粉,再加入不同的液體試劑,5min后取上層清液,分別
加入相同體積和濃度的鐵第化鉀溶液。
液體試劑加入鐵冢化
鉀溶液
1號試管2mL0.1mobL-1
AgNCh溶液無藍色沉淀
2號試管硝酸酸化的2mLO.1mol?L-'______溶液(pH=2)藍色沉淀
①2號試管中所用的試劑為
②資料顯示:該溫度下,0.1moI?LrAgNCh溶液可以將Fe氧化為F*。但1號試管中未觀察到藍色沉淀的原因可能
為。
③小組同學繼續進行實驗,證明了由2號試管得出的結論正確。實驗如下;取10。!111,0.11?0卜11硝酸酸化的人且1>403
溶液(pH=2),加入鐵粉并攪拌,分別插入pH傳感器和NO】傳感器(傳感器可檢測離子濃度),得到圖甲、圖乙,
其中pH傳感器測得的圖示為(填“圖甲”或“圖乙”)。
,/S小
圖甲圖乙
④實驗測得2號試管中有NH4+生成,則2號試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II.探究Fe3+產生的原因。
查閱資料可知,反應中溶液逐漸變棕黃色是因為Fe2+被Ag+氧化了。小組同學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對此進行驗證。
(3)方案一:取出少量黑色固體,洗滌后,(填操作和現象),證明黑色固體中有Ag。
(4)方案二:按下圖連接裝置,一段時間后取出左側燒杯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該實驗現象
(填“能”或“不能”)證明F?2+可被Ag,氧化,理由為。
20、I.現代工業常以氯化鈉為原料制備純堿,部分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NaHCOa在低溫下溶解度較小。
(1)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2)處理母液的兩種方法: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目的是使—循環利用。
②向母液中一并降溫,可得到NH4C1晶體。
II.某化學小組模擬“侯氏制堿法",以Na。、NH3、CO2和水等為原料以及如圖所示裝置制取NaHCCh,然后再將
NaHCCh制成Na2c03。
(3)裝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由裝置丙中產生的NaHCCh制取Na2c03時,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有、洗
滌、灼燒。
(4)若灼燒的時間較短,NaHCCh將分解不完全,該小組對一份加熱了hmin的NaHCCh樣品的組成進行了以下探
究。
取加熱了timin的NaHCCh樣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比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隨著
鹽酸的加入,溶液中有關離子的物質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曲線c對應的溶液中的離子是—(填離子符號);該樣品
中NaHCCh和Na2cCh的物質的量分別是—mok―moL
21、氮化硼(BN)是一種重要的功能陶亮材料。以天然硼砂為起始物,經過一系列反應可以得到BF3和BN,請回答
下列問題
(1)基態B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B和N相比,電負性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價為
(2)在BF3分子中,F?B?F的鍵角是_______,B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BF3和過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q,
BF4-的立體結構為;
(3)在與石墨結構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體中,層內B原子與N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為,層間作用力為;
(4)六方氮化硼在高溫高壓卜,可以轉化為立方氮化硼,其結構與金剛石相似,硬度與金剛石相當,晶胞邊長為
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各氮原子、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yiir5(只要求
列算式,不必計算出數值,阿伏伽德羅常數為NQ。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解析】
A.剛玉為三氧化二鋁,故A錯誤;
B.碳錢為NH4HCO3,故C錯誤;
C.氯仿為CHCb,故C錯誤;
D.CH3CCHCHClI,CH,的主鏈為7個碳:3,3,5-三甲基庚烷,故D正確;
CII2—CH.
故選D。
2、A
【解析】元素X的一種高硬度單質是寶石,即X是C,丫2+電子層結構與翅相同,則Y為Mg,Z的質子數為偶數,Z可
能是Si,也可能是S,室溫下,M的單質為淡黃色固體,則M為S,即Z為Si,A、C與S能直接化合成CS2,故說法錯
誤;B、鎂合金質量輕,硬度大,耐高溫,可用作航空航天飛行器材料,故說法正確;C、S?-比Mg2+多一個電子層,因
此S?一的半徑大于Mg?卡,故說法正確;D、氫化物分別是C%、SiHo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C>Si,
即C4比SiH4穩定,故說法正確。
3、D
【解析】
A、HC10中O原子分別與H原子和CI形成共價鍵,故HC1O的結構式為H—O—CL故A不正確:
B、同位素研究的是原子之間的關系,出與H?之間不是原子,所以不屬于同位素,故B不正確;
C、氧原子原子核內不可能有10個質子,只有Nc原子才含有10個質子,故C不正確;
D、N2分子的電子式::N”N:,D正確;
故選D。
4、B
【解析】
A項,r與CKT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選;
B項,在Fez(SO4)3溶液中離子相互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故B選;
C項,在HCI溶液中CFhCOO-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選;
D項,Mg2\HCO3?都能與OH?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選,答案選B。
5、B
【解析】
A.Fe>Cu和稀鹽酸能構成原電池,Fe易失電子作負極而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將稀鹽酸改用濃硫酸,濃硫酸和Fe發生鈍化現象且二者反應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氫氣,故B錯誤;
C.將鐵粉代替鐵片,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故C正確;
D.改用等體積3moi/L稀鹽酸,鹽酸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
故答案為Bo
【點睛】
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明確濃度、溫度、催化劑、反應物接觸面積等因素對反應速率影響原理是解本題關鍵,
lmol/L鹽酸與鐵片的反應,增大鹽酸濃度、將鐵片換為鐵粉、升高溫度、使其形成原電池且Fe作負極都能加快反應
速率,易錯選項是B。
6、D
【解析】
A.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呈堿性,HSO3\Mf+不能大量存在,且CIO一與HSO3-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
共存,選項A錯誤;
B.c(Fe3+)=0/mol?L-i的溶液中:卜它+與SCN一發生絡合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選項B錯誤;
C.-^~7=0.1mol?L」的溶液中c(H+)=10"mol/L,為強酸性溶液,HCCh?不能大量存在,選項C錯誤;
2
D.0.1mol”]的NaHCCh溶液中:NHJ、NO3\Na+、SO4\HCO3?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7、D
【解析】
H2MA分子比離子更易透過細胞膜而殺滅細菌,則HzMA濃度越大殺菌能力越大,H2MA與NaOH反應過程中H2MA
濃度逐漸減小、HMA?濃度先增大后減小、MA??濃度增大,所以I表示H2MA、II表示HMA-、III表示MA?,。
A.H2MA分子比離子更易透過細胞膜而殺滅細菌,則H2MA濃度越大殺菌能力越大,H2MA濃度:a>b,所以殺菌能
力a>b,A錯誤;
B.通過上述分析可知,III表示MA??物質的量的變化,B錯誤;
Kixio_14
C.MA?-水解常數K=———/,、——-=-77^=-------------=5.88x10"。,C錯誤;
hC\MA2-)Ka21.7X10-5
D.當V=30mL時,溶液中生成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MA、Na2MA,根據圖知溶液中C(HMAXC(MA21說明HMA,
電離程度大于MA??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酸性,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o
8、D
【解析】
A、電離小需要通電,故錯誤;
B、電化學防腐不需通電,故錯誤;
C、放電不需要通電,故錯誤;
D、電解需要通電,故正確。
答案選D。
9、C
【解析】
A.液氨作制冷劑原理是液氨汽化大量吸熱,而非分解,故A錯誤;
B.NH,Fe(SOP242H2。作凈水劑原理是鐵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而非氧化性,故B錯誤;
C.飄粉精作為消毒劑是因為CKT和HC1O都有強氧化性,故C正確;
D.氧化鋁作為耐高溫材料是因為氧化鋁的熔點高,而非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故D錯誤;
故答案選:Co
10、D
【解析】
A.HCO3一離子在溶液中既要發生電離又要發生水解,O.lmol/LNaHCO.3溶液中的c(HCO3)一定小于0.1mol/L,A
正確;
B.NaHCC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CO3)+c(HCOy)+c(CO32-)>電荷守恒:②c(Na+)+
+,2
C(H+)=C(OH-)+C(HCO/+2C(COF),①代入②可得c(H+c(H2COv)=(CO3)+c(OH?,B正確:
c(Na')
C.升高溫度,HCO3?離子的電離和水解都是吸熱反應,所以c(HCO3)會減小,而c(Na+)不變,"二二、會增大;加
c(HCO,)
c(Na.)
入NaOH固體,c(Na+)會增大,HCO3-與OIT反應導致c(HCOn減小,八℃、會增大,所以C正確;
C(HCO3)
1
D.將少量NaHCCh溶液滴入BaCL溶液發生:HCOj.*H++CCV(KQ、Ba2++CO32-BaCOj;(—)、H++HCO3-
1Ka,
H2CO3(—),三式相加可得總反應Ba2++2HCO3.=BaC(hl+H2CO,K),所以K=刀;,D錯誤;
Kai%
答案選D。
【點睛】
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數相乘,方程式反應物生成物互換平衡常數變成原來的倒數。
11、D
【解析】
從圖示可知,由于有外加電源,故此為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
A、在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中,鋼鐵要做電解池的陰極,即a為電源的負極,則b為電源的正極,選項A錯誤;
B、該方法是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選項B錯誤;
C、在電解池中,電子由電解池的陽極->電源的正極,電源的負極一電解池的陰極,即電子要由輔助電極一b、a-鋼
鐵閘門,選項C錯誤;
D、電源改用導線連接進行防護時,即酒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則輔助電極要做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12、C
【解析】
A.生成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且NO易被氧化,應選分液漏斗,A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NO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O,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裝置丙是過濾裝置,可分離炭粉和硝酸銅溶液,C能達到實驗目的;
D.裝置丁是生埸,用于灼燒固體,不能用于蒸干溶液,且硝酸銅溶液在蒸發時,銅離子水解,生成瘠酸易揮發,D不
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13、B
【解析】
A.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則解釋與結論不正確,A項錯誤;
B.鈉會與無水乙醇反應產生氫氣,則說明乙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潑,R項正確;
C.動物油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在堿性條件下會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納,能發生皂化反應,但石蠟不會與氫氧化鈉發
生皂化反應,C項錯誤;
D.電石與食鹽水反應生成的乙煥氣體含雜質如硫化氫等氣體,所以通入酸性高鎰酸鉀溶液中能使紫色褪去的氣體不一
定是乙塊,D項錯誤;
答案選Bo
14>C
【解析】
A.鹽酸為強酸,醋酸為弱酸,濃度相同時鹽酸的pH較小;
B.濃度、體積相等時,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溶液呈堿性,而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溶液呈中性;
C.V(NaOH)=10.00mL時,反應后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和醋酸鈉的混合液,醋酸的電離程度大于醋酸鈉的水
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D.V(NaOH)=20.00mL時,反應后得到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鈉、氯化鈉溶液,醋酸根離子部分水解,則醋酸根
離子濃度較小。
【詳解】
A.根據圖示可知,I的起始pH較大,II的起始pH較小,則I表示的是醋酸,II表示鹽酸,選項A錯誤;
B.醋酸為弱酸,溶液體積相同時,醋酸和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相等,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溶液呈堿性,
而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溶液呈中性;若pH=7時,醋酸消耗的NaOH溶液體積應該稍小,選項B錯誤;
C.V(NaOH)=10.00mL時,反應后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和醋酸鈉的混合液,醋酸的電離程度大于醋酸鈉的水
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則c(H+)>c(OH),反應后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CH3COO)>c(Na+)>c(H+)
>c(OH),選項C正確;
D.V(NaOH)=20.00mL時,兩溶液都恰好反應得到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鈉和NaCl溶液,由于醋酸根離子部分水
解,則兩溶液中C(CH3COO)<c(Cl),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本題考查了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圖象曲線變化的含義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溶液酸堿性與溶液
pH的關系,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15、C
【解析】
由流程可知軟鎰礦(主要成分Mn(h)和黃鐵礦加入硫酸酸浸過濾得到浸出液調節溶液pH,FeS?和稀硫酸反應生成
Fe2+,然后過濾得到濾渣是MnCh,向濾液中加入軟鉆礦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2++3+2+22
2Fe+15MnO2+28H=2Fc+14H2O+15Mn+4SO4,過濾,濾液中主要含有Cu\Ca?+等雜質,加入硫化餞和氟化俊,
生成CuS>CaF沉淀除去,在濾液中加入碳酸氫錢和氨水沉鎰,生成MnCCh沉淀,過漉得到的濾渣中主要含有MnCOa,
通過洗滌、烘干得到MnCCh晶體。
【詳解】
A.提高浸取率的措施可以是攪拌、適當升高溫度、研磨礦石、適當增大酸的濃度等,故A正確;
B.主要成分是FeSz的黃鐵礦在酸浸過程中產生亞鐵離子,因此流程第二步除鐵環節的鐵應該轉化鐵離子才能更好除
去,所以需要加入氧化劑軟鎰礦使殘余的Fe"轉化為F/+,離子方程式為MnO2+2Fe2++4H+=2Fe3++Mn"+2H20,再加
入石灰調節pH值使F*完全沉淀,故B正確;
C.得到的濾液中還有大量的錢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沒有反應,因此可以制的副產品為:(NH4)2SO4,故C錯誤;
D.從沉銘工序中得到純凈MnCCh,只需將沉淀析出的M11CO3過濾、洗滌、干燥即可,故D正確;
故選C。
16、B
【解析】
①說明固體M受熱會釋放出少量的氣體;②說明氯酸鉀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會釋放出氧氣;③說明氯酸鉀在較高的溫
度下與M接觸釋放出大量的氧氣;④說明氯酸鉀與固體M的混合物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釋放出大量的氧氣;
A.實驗①、②、③三個實驗并不能說明M加快了氣體產生的速率,故A錯誤;
B.實驗①、②、④對比可知,加入M后,在較低溫度下反應就可以發生,故B正確;
C.實驗②、③說明固體M的加入反應速率加快了,并不能說明增加了氣體產生的量,故C錯誤;
D.要證明反應中固體M是催化劑還需要驗證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發生了變化,故D錯誤;
故答案選Bo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COOHCOOCHJ
1濃鄧0.人
17、焦炭對二甲苯(或1,4-二甲苯)+2CH30H/士fJ+2H2O酯基取代
COOHCOOCHj
OOCH
反應
C10H14JT"JT'
HOOC/^^COOH<
CH30H去CH3Q。―)HCOOCHj
^OOIICH)0HJx,COOC?)
,化劑.[J
【解析】
采用逆推法,D中應該含有2個酯基,即,反應①的條件是乙醇,因此不難猜出這是一個酯化反應,C為
COOH
對二苯甲酸,結合B的分子式以及其不飽和度,B只能是對二甲苯,從B到C的反應條件是酸性高鎰酸鉀
COOH
溶液,固體A是煤干館得到的,因此為焦炭,再來看下線,F脫水的產物其實是兩個酸好,因此F中必然有四個竣基,
則E就是1,2,4,5-四甲苯,據此來分析本題即可。
【詳解】
(1)固體A是焦炭,B的化學名稱為對二甲苯(或1,4-二甲苯)
COOCHj
/X機so-
(2)反應①即酯化反應,方程式為fJ+2CH3OH[J+2H2O;
COOHCOOCHj
(3)D中官能團的名稱為酯基,注意苯環不是官能團;
IIOOC^^^COOH
XX
(4)E是1,2,4,5-四甲苯,其分子式為CioHu,根據分析,F的結構簡式為
HOOC^^^^COOH
(5)根據給出的條件,X應該含有兩個酯基,并且是由酚羥基形成的酯,再結合其有4種等效氫,因此符合條件的X
的結構簡式為
(6)甲苯只有一個側鏈,而產物有兩個側鏈,因此要先用已知信息中的反應引入一個側鏈,再用酸性高鋅酸鉀溶液將
側鏈氧化為竣基,再進行酯化反應即可,因此合成路線為
CHOH-1!£^CH3C1OOCHj
30
ACHQHCOOCHj
^HSO/A
催化劑24
5
18、3,4,4■三甲基庚烷
H3c—CHC—C-CH=CH-CH3
C%CH,
IT3C—C=C——C=C——CHQ
Illi
CH3cH3cH3cH3
【解析】
(1)分析題目給出的信息,進行逆向推理即可;根據化學式為GoHi8的煌A,則A烯煌應該是下列三個片斷結合而成,
CH3
2個CH3=再結合反應原理解答該題;
CH3cH3
⑵根據⑴的分析所得A的結構簡式,再根據系統命名法命名與%發生加成反應的產物;
⑶煌A的一種同類別同分異構體,經過臭氧作用后,所有產物都不具有酸性,說明雙鍵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據此分
析;
?尸
(4)B為CHjC-f—COOH,分子式為:C6HIO03,第一步發生生成C6Hl2O3,則埃基與氫氣加成生成醇羥基即結構式
CH3
OHCH3()HCll3
^CH3CH-C-COOH;第二步CH3%/—COOH生成C6H10O2,則脫去1分子水,即醇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碳碳雙
CH3CH3
CH3CIh
II--CH-------
鍵即結構式為CH2=CH-f_COOH;第三步CH2=CH-f-COOH發生加聚反應生成;|,據此分析解
Cll3CI13coon
答。
【詳解】
(1)根據題目所給信息可知:碳碳雙鍵在酸性高鋅酸鉀作用下,生成2個碳氧雙鍵,現生成的2種化合物中共有3個碳
氧雙鍵,故A中含有2個碳碳雙鍵,根據化學式為GoHi8的短A,則A烯燒應該是下列三個片斷結合而成,2個
CII3戶3
CH3故A的結構簡式是%C—CH=c—C-CHWH-CH、;
TH3cH3CHjOl3
CH,
|
(2)根據(1)的分析,A^JII3C—cn=c—C-CH=CH-CH3,經氫化后雙鍵都被加成為單鍵,所以得到的烷燒的命名是3,
CH3CH3
4,4■三甲基庚烷;
(3)克A的一種同類別同分異構體,經過臭氧作用后,所有產物都不具有酸性,說明雙鍵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則該同
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c-f=f-f=f-C%;
CH3cH3cH3cH3
OCH3
IlI
(4)B為ClhC-f-COOH,分子式為:C6HIO03,第一步發生反應生成C6Hl2O3,則埃基與氫氣加成生成醇羥基即結構
CH3
?HCHjOHCH3
式為CH3cH-f-COOH;第二步CH3&-卜COOH生成C6H10O2,則脫去1分子水,即醇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碳碳
8H35
CH
3-------H2C—CHJ—
雙鍵即結構式為CH2=CH_f_COOH;第三步C“2=CH-f_COOH發生加聚反應生成IJn.第一
H3C-C-CH3*加一
CH3COOH
OHCfl3OHCH3
II
步ClhCH-f-COOH反應時,2分子CMCH-f-COOH易生成一種含八元環的副產物,即羥基與翔基、竣基與羥基發
Cll3CH3
生酯化反應生成八元環的酯類物質,所以其結構簡式為
HjCC)
【點睛】
考查有機物推斷,注意根據轉化關系中有機物結構進行推斷,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官能團的性質與轉化,需要學生對給
予的信息進行利用,較好的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知識遷移應用,難度中等。
+2
19、HNO3AgNO3NaNO3該反應速率很小(或該反應的活化能較大)圖乙4Fe4-10H4-NO3=4Fe
++NH4++3H2O加入足量稀硝酸并加熱將固體全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或加入足
量稀鹽酸,有黑色固體剩余)(答案合理均可)不能Fe?+可能被HNOj氧化或被氧氣氧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I.(1)向硝酸酸化的AgNCh溶液(pH=2)中加入過量的鐵粉,過量的鐵粉可與硝酸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也可與AgNCh
溶液反應生成Fe?+,Fe+2AgNO3=Fe(NO3)24-2Ag,因此溶液中的耐+可能是Fe與HNO3或AgNCh反應的產物,故
答案為:HNOj;AgNO3;
(2)①探究Fe?+的產生原因時,2號試管作為1號試管的對比實驗,要排除Ag+的影響,可選用等濃度、等體積且
pH相同的不含Ag+的NaNOj溶液進行對比實驗,故答案為;NaNO^;
②AgNQi可將Fe氧化為Fe?+,但1號試管中未觀察到藍色沉淀,說明AgN(h溶液和Fe反應的速率較慢,生成的Fe?
+濃度較小,故答案為:該反應速率很小(或該反應的活化能較大);
③由2號試管得出的結論正確,說明Fe2+是Fe與HNO3反應的產物,隨著反應的進行,HNQ,溶液的濃度逐漸減小,
溶液的pH逐漸增大,則圖乙為pH傳感器測得的圖示,故答案為:圖乙;
④實驗測得2號試管中有NH」生成,說明Fe與HNCh反應時,Fe將HNCh還原為NH,,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可
+2+++2++
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10H+NO3=4Fe+NH4+3H2O,故答案為:4Fe+10H+NO3=4Fe+NH4+
3H2O;
II.(3)④屋氧化Fe2+時發生反應Ag++Fe2+=Agl+F<P+,而黑色固體中一定含有過量的鐵,所以可加入足量HQ或
H2s04溶液溶解Fe,若有黑色固體剩余,則證明黑色固體中有Ag;或向黑色固體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加熱溶解后再加
入稀鹽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黑色固體中有Ag,故答案為:加入足量稀硝酸并加熱將固體全部溶解,再向所得
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或加入足量稀鹽酸,有黑色固體剩余)(答案合理均可)
(4)取左側燒杯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變紅,只能證明有Fe,,生成,不能證明Fe>可被Ag+氧化,因
為Fe(NO3)2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NO1可將Fe?+氧化為Fe3+,且Fe(NO3)2溶液直接與空氣接觸,F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案件卷宗心得體會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教學設計
- 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八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二 核能教學設計 (新版)蘇科版
-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3 一個接一個第2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數學三年級上冊蘇教版
- 工程設備安全培訓
- 房地產銷售培訓課件
- 《植樹》(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 新型傳感技術及應用 課件全套 第1-5部分:基礎知識 -典型傳感器
- 中國東盟物流行業分析
- 管理能力測試題大全
- 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滬教版)
- 房建工程安全質量觀摩會策劃匯報
- 例談非遺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教學思考 論文
- 郝萬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條《傷寒論》論原文
- 播音主持-論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 魔獸爭霸自定義改鍵CustomKeys
- 幼兒園故事課件:《畫龍點睛》
- 植被清理施工方案
- 新時代高職英語(基礎模塊)Unit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