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新教材統編版)《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原卷版)_第1頁
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新教材統編版)《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原卷版)_第2頁
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新教材統編版)《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原卷版)_第3頁
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新教材統編版)《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原卷版)_第4頁
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詳解(新教材統編版)《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芣苢》

1、原文

芣苢---佚名〔先秦〕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譯文: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來采呀。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采起來。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來。

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來。

3、課下注釋:

采采:茂盛的樣子。

芣苢(fúyǐ):又作“芣苡”,野生植物名,可食。毛傳認為是車前草,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有明顯

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狀花序結籽特別多,可能與當時的多子信仰有關。這種說法與《山海經》、《逸周

書·王會》以及《說文解字》相矛盾,但得到郭璞、王基等人的支持,宋代朱熹《詩集傳》亦采此說。近

現代學者如聞一多、宋湛慶、游修齡等則認為芣苢是薏苡,可以人工栽培,其果實去殼后即薏仁米。

薄言:“薄”“言”發語詞,無義。這里主要起補充音節的作用。

有:取得,獲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從莖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東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帶上兜東西

4、寫作背景:

這是周代人們采集芣苢時所唱的歌謠。《毛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

后人多不贊成毛序的說法。其他說法有所謂“傷夫有惡疾”說、“室家樂完聚”說、“喻求賢才”說、“祈

子求福”說、“童兒斗草嬉戲”說、普通勞動歌謠說以及歌頌夏禹說等等。

5、賞析:

《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

有的。先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以《詩經》各篇的情況而論,可以解釋為“采而又采”,亦可解

釋為“各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一種解釋重復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

不合道理,應該還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

無大變化。第三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

話:采芣苢,采到了。這還罷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

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

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這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一說即車前草,一說為薏苡)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

每章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余一概不變,反復地表達勞動的過程,勞動成

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達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1、原文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宋代〕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2、譯文:

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去年的陳谷了,幸虧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

連續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

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

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3、課下注釋:

賴有:幸虧有。

諸孫:泛指孫輩。

陰霪(yín):連綿不斷的雨。

一竿:指太陽升起的高度。

村酤(gū):農家自釀的酒。酤,酒。

閉廩(lǐn):關閉糧倉。廩,糧倉。

4、賞析: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描寫的是蘇轍晚年閑居潁昌時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麥收季節,外孫文驥來村里

幫助自己收割麥子,蘇轍寫此詩記錄。從諸孫入村幫自己收麥寫起,寫出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首詩表現了作者看到農村勞作和收獲的快樂。結合蘇轍晚年的遭遇(因為遭

受政治上的禁錮,成為朝廷監管的對象,蘇轍被迫選擇了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幾乎斷絕了與官場同僚、

朋友的交往,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為他詩歌寫作的核心內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動疏離且不

關心政治和官場的深意。

5、詩句賞析

(1)“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運用了對比手法。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了農村麥收季節

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詩人把“三夜陰霪”和“一竿晴日”進行對比,用環境陡然變化,來突出外

孫入村收麥的急切與喜悅之情。用詞生動形象,富有內涵。“三夜”突出了“陰霪”之長,“一竿”突出

了“晴日”到來之驚喜,“敗”突出了天氣給農人帶來的失望、憂慮之情,“舞”突出了農人收獲時熱火

朝天的辛勤與喜悅之情。

(2)“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這句從側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

著酤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

(3)“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這句寫對外孫勞動結束關倉歸來后的贊嘆,詩人表示要寫一首詩表揚對方。語言風趣,充滿喜悅,表

現了詩人的灑脫情懷與拳拳親情之樂。

二、專項練習

《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復習訓練

題號一二三四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對《芣苢》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

一路辛苦,反映出當時的勞動者身負沉重的壓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

賞,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

D.《芣苢》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奏、意境、韻律等方面,顯示出極高的藝

術性和感染力。

2.下列對《芣苢》一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亦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辛勞,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

身負沉重的壓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

賞,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

D.《芣苢》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奏、意境、韻味等方面,顯示出相當高的

藝術性和感染力。

3.下列加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薄言采之(說話)

B.薄言有之(取得,獲得)

C.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東西)

4.下列選項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采芣苢(茂盛的樣子)薄言采之(輕微,少)

B.多博村酤勞苦辛(求取)薄言有之(取得,獲得)

C.畢廩歸來真了事(糧倉)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三夜陰霪敗場圃(連綿不斷的雨)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東西)

5.下列畫線詞語的解釋,全部錯誤的一項是()

①薄言采之(助詞,無實義)

②薄言掇之(選取)

③賴有諸孫替老人(依靠,依賴)

④急炊大餅償饑乏(賠償)

⑤多博村酤勞苦辛(求取)

⑥賦詩憐汝足精神(愛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詩句中,節拍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欲收/新麥/繼陳谷

B.三夜/陰霪/敗場圃

C.多博/村酤/勞苦/辛

D.閉廩/歸來/真了事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五經”之一。

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篇,大都

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曲歌辭;“頌”分為

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

C.《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社會生活,共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方法基

本上是現實主義的。

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閱卷人二、語言表達

得分

8.班上要組織一次《詩經》中勞動場景的詩歌誦讀會,請你為《芣苢》設計一個朗誦腳本,可以從情感基

調、重音、語調、語速、停頓等方面設計。

閱卷人三、詩歌鑒賞

得分

9.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釋】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車前(草名),可

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

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3).前人說此詩,“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2)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

括描述。

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

都是語助詞,無實義。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

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同時,還采用了手法,

給人一唱三詠之感。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

述。

12.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北宋]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注釋】①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②博:求取。③酤:酒。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

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

C.第三聯所呈現的充滿鄉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

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2).請簡要概括本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宋]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注]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

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

C.第三聯所呈現的充滿鄉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

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2)賞析頷聯,并分析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14.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寫農事、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歌,結合課文兩首描寫勞動的詩歌一起閱

讀,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勞作場景,也能體會不同作者在不同詩中寄寓的情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