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渭南韓城市2024屆高考化學五模試卷

考生須知:

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

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

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在如圖所示的物質轉化關系中,p、q、m、n分別是元素W、

X、Y、Z的氣體單質,p和s均為有色氣體,v的水溶液呈堿性。常溫下,0.1mol?L「t溶液與0.1mol?Lru溶

液的pH均為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Y、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

B.Z和Y的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和沸點高低均為:Z>Y

C.s溶于水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v的電子式可表示為YW—

2、電滲析法是一種利用離子交換膜進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可簡單表示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電后a極區可能發生反應2cl一一2『一。21

B.圖中A為陽離子交換膜,B為陰離子交換膜

C.通電后b極區附近,溶液的pH變大

D.蒸儲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都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3、%與減金屬等單質在較高溫度下可以化合形成離子型金屬氫化物,如NaH、LiH等,它們具有極強的還原性,也

是良好的野外生氫劑(NaH+H2O=NaOH+H2f),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屬乳化物具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氫元索為一I價

B.NaH的電子式可表示為Na+[:

C.NaAlHj與水反應:NaAlH4+H2O=NaOH4-AI(OH)34-H2t

D.工業上用有效氫含量衡量含氫還原劑的供氫能力,有效氫指單位質量(克)的含氫還原劑的還原能力相當于多少克氫

氣的還原能力。則LiAlM的有效氫含量約為0.21

4、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下列關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措施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害怕酒精是因為酒精能使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

B.聚丙烯是制造口罩的原料,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鉆酸鉀溶液褪色

C.雙氧水不能用于家庭消毒以預防新冠肺炎

D.抗病毒疫苗可以在高溫下貯運

5、物質性質的差異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的是

A.沸點:CLVbB.熱穩定性:HF>HC1

C.硬度:晶體硅V金剛石D.熔點:MgO>NaCl

6、BMO(Bi2MuO6)是一種高效光催化劑,可用丁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承建的是

A.該過程的總反應:C6H(,0+702京>6co2+3%。

B.該過程中BMO表現較強還原性

C.降解產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極性分子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7、M、X、Y、Z、W為五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Y、Z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5,X與Z可形成

XZz分子;Y與M形成的氣態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0.76g?LZVV的質子數是X、Y、Z、M四種元素質子數

之和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

A.原子半徑:W>Z>Y>X>M

B.常見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X<Y<Z

C.I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應,共轉移2moi電子

D.由M、X、Y、Z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8、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正確的是

HCLC12X

■???“制備收集干燥的氨氣

9、N%屬于離子晶體。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5+H2O->NH3.H2O+H2T,它也能跟乙醇發生類似的反應,并都

產生氫氣。有關N%敘述正確的是()

A.與乙醇反應時,NHs被氧化

B.NHs中N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C.ImolNHs中含有5molN-H鍵

D.ImolNHs與HzO完全反應,轉移電子2moi

10、常溫下,0.2mol/L的一元酸HA與等濃度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如圖所示

(a、b、d、e均為不超過1的正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濃度moR

A.該溶液pH=7B.該溶液中:c(AO+c(Y)=c(Na+)

C.HA為強酸D.圖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11、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C.H+由石墨1極通過質子交換膜向石墨2極移動

D.電解一段時間后,陰極和陽極消耗的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14、實驗測知K3c60熔融狀態下能導電,關于K3c60的分析錯誤的是

A.是強電解質B.存在兩種作用力

C.是離子晶體D.陰陽離子個數比為20:1

15、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草木灰(含K2c03)不宜與第態氮肥混合使用

B.將FcCb固體溶解在稀鹽酸中配制FeCb溶液

C.人體血液pH值穩定在7.4±0.05

D.工業制硫酸鍛燒鐵礦時將礦石粉碎

16、聯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IYPT2019)?下列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的推斷中,錯誤的是

A.鉞(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兩性

B.或(At)為有色固體,AgAt感光性很強,不溶于水

C.硫酸鋰(SrSO4)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D.硒化氫(HzSc)是無色、有毒,比H2s穩定的氣體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利用丙塊和苯甲醛研究碘代化合物與苯甲醛在Cr-Ni催化下可以發生偶聯反應和合成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Y的

路線如下:

CH=CCHO

己知:①RiCHO+R2cH2cHOR1+H2

R2

②《+IIqo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為—o

(2)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3)X的分子式為o

(4)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

(5)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o

(6)L是D的同分異構體,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與D具有相同官能團,其核磁共振氫譜為5組峰,峰面積比為3:2:2:2:1,

則L的結構簡式可能為

CHO

多環化合物是有機研究的重要方向,請設計由《、

(7)CH3CHO>*合成多環化合物的路線(無機

試劑任選)

18、化合物I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與I相關的反應如下: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B->C的反應類型是o

⑵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o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物質H中的官能團X為一CQOHB.物質C是純凈物

C.有機物A和B以任意物質的量之比混合,只要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相同,那么混合物充分燃燒消耗的氧氣的量相

D.工業上用物質B與02在催化劑條件下可生產環氧乙烷

(4)實驗室取l.96gG完全燃燒,將燃燒產物通過堿石灰,堿石灰質量增加4.68g;若將燃燒產物通過濃硫酸,濃硫酸的

質量增加0.72g。G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o

19、吊白塊(NaHSO2?HCHO?2H2O,M=154.0g/mol)在工業中有廣泛應用;吊白塊在酸性環境下、100℃即發生分解釋

放出HCHO。實驗室制備吊白塊的方案如下:

NaHSCh的制備:

如圖,在廣口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03和水,振蕩溶解,緩慢通入SOz,至廣口瓶中溶液pH約為4,制得NaHSCh溶

液。

(1)裝置I中產生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一;II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一。

(2)實驗室檢測NaHSCh晶體在空氣中是否發生氧化變質的實驗方案是一。

吊白塊的制備:

如圖,向儀器A中加入上述NaHSO.i溶液、稍過量的鋅粉和一定量甲醛,在80~9(TCC下,反應約3h,冷卻過濾。

(3)儀器A的名稱為_;用恒壓漏斗代替普通滴液漏斗滴加甲醛的優點是一。

(4)將儀器A中的反應溫度恒定在8b90c的目的是一。

吊白塊純度的測定:

將0.5000g吊白塊樣品置于蒸饋燒瓶中,加入10%磷酸10mL,立即通入100℃水蒸氣;吊白塊分解并釋放出甲醛,用

含36.00inL0.1000inol-L_,酸性KMnCh吸收甲醛(不考慮SO?影響,4MnO4-+5HCHO+12H+=4Mn2++5CO2t+llH2O),

再用0.1000mol?Lr的草酸標準溶液滴定酸性KMnO4,再重復實驗2次,平均消耗草酸溶液的體積為30.00mL。

(5)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吊白塊樣品的純度為_%(保留四位有效數字);若KMnCh標準溶液久置釋放出Ch

而變質,會導致測量結果一(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20、Fe(OH)3廣泛應用于醫藥制劑、顏料制造等領域,其制備步驟及裝置如下:在三頸燒瓶中加入16.7gFeSO4-7H2O

和40.0ml蒸儲水。邊攪拌邊緩慢加入3.0mL濃H2sCh,再加入Z.OgNaCKh固體。水浴加熱至80℃,攪拌一段時間后,

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經過濾、洗滌、干燥得產品。

(l)NaClO3氧化FeSO47H2O的離子方程式為。

⑵加入濃硫酸的作用為(填標號)o

a.提供酸性環境,增強NaCQ氧化性b.脫去FeSO4-7H2O的結晶水

c.抑制Fe3+水解d.作為氧化劑

⑶檢驗Fe?+已經完全被氧化需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

(4)研究相同時間內溫度與NaCKh用量對Fe?+氧化效果的影響,設計對比實驗如下表

編號氧化效果/%

T/4CFeSO4-7H2O/gNaClOVg

170251.6a

??

117025mb

iii80112.0c

iv80251.687.8

?m=;n=o

②若c>87.8>a,則a、b、c的大小關系為。

⑸加入NaOH溶液制備Fe(OHb的過程中,若降低水浴溫度,Fe(OH)3的產率下降,其原因是一

⑹判斷Fe(OH)3沉淀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為;

⑺設計實驗證明制得的產品含FeOOH(假設不含其他雜質)。o

21、研究碳、氮、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或轉化對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pHCOi90%

8支

無機喋——

CO,

「H2col

其中HeCOi僅為COa的0.2%

⑴海水中無機碳的存在形式及分布如圖所示,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海水呈弱堿性的主要原因C已

知春季海水pH=8.1,預測冬季海水堿性將會______(填“增強”或“減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o

⑵工業上以CO和1力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應:CO(g)+2H2(g)===CH.QH(g)AHV0,在容積為1L的恒容容器中,

分別在1、T2、T3三種溫度下合成甲醇。如圖是上述三種溫度下不同H2和CO的起始組成比(起始時CO的物質的量

均為Imol)與CO平衡轉化率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式

)

寺I

uo

°12345

/i(H2)/n(CO)

A.a>b、c三點H2轉化率:c>a>b

B.上述三種溫度之間關系為TI>T2>T3

C.c點狀態下再通入ImolCO和4m0IH2,新平衡中H2的體積分數增大

I),a點狀態下再通入0.5molCO和OSniolCMOH,平衡不移動

(3)NO加速臭氧層被破壞,其反應過程如下圖所示:

①NO的作用是o

②已知:O3(g)+O(g)===2O2(g)AH=-143kJmor,

反應1:O3(g)4-NO(g)===NO2(g)+O2(g)AHl=-200.2kJ?mo「。

反應2:熱化學方程式為。

(4)若將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O(g)+2NO(g)=N2(g)+2CO2(g)AH=-759.8k.bmol

反應達到平衡時,N的體積分數隨n(CO)n(NO)的變化曲線如下圖。

①b點時,平衡體系中C、N原子個數之比接近_______。

②a、b、c三點CO的轉化率從小到大的順序為;b、c、d三點的平衡常數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③若n(CO)n(NO)=0.8,反應達平衡時,N的體積分數為20%,則NO的轉化率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解題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p、q、m、n分別是元素W、X、Y、Z的氣體單質。p與q反

應生成u,u為二元化合物,而常溫下0.1mol-L」u溶液的pH為1,則u為HCI,由原子序數可知,X為H元素、W

為C1元素,故q為Hi,p為Ch.q與m反應生成v,v的水溶液呈堿性,則m為Ni,v為NH3,故Y為N元素;m

與n在放電條件下得到r.「與n得到有色氣體s.且*與水反應得到r與t.而常溫下(Mmol?L”溶液的pH為1.t

為一元強酸,故n為。,r為NO,s為NOi,t為HNO3,則Z為O元素,綜上可知X為H元素、Y為N元素、Z為

O元素、W為C1元素。

【題目詳解】

A.Y、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HNO3和HCKh,兩者均為強酸,故選項A正確;

B.Z和Y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HQ和NH3,水的穩定性和沸點均高于氨氣,故選項B正確;

C.s為NO1,3NOI+H!O=IHNO3+NO,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故選項C正確;

D.v為NH3,其電子式可表示為H:R:H,故選項口錯誤;

H

故選D。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注意氣體的顏色及溶液的pH為推斷的突破口,再結合轉化關系推斷,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

知識。

2、B

【解題分析】

A.通電后,a電極為陽極,陽極是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其電極反應為:2c「一2e—=CbT,A正確;

B.陰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陰離子自由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自由通過,隔膜A和陽極相連,陽極是陰離子放

電,所以隔膜A是陰離子交換膜,隔膜B是陽離子交換膜,B錯誤;

C.通電后,b電極為陰極,陰極區是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pH變大,C正確;

D.蒸饋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都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D正確;故答案為:Bo

3、C

【解題分析】

A、金屬氫化物具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氫元素為一1價,化合價為最低價,容易被氧化,選項A正確;

B、氫化鈉為離子化合物,NaH的電子式可表示為Na+[:H「,選項B正確;

C、NaOH和AI(OH)3會繼續反應生成NaAKh,選項C不正確;

Q

D、每38gLiAlHi失去8moi電子,與8g氫氣相當,故有效氫為.,約為0.21,選項D正確。

38

答案選C。

4、A

【解題分析】

A.酒精能使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A正確;

B.聚丙烯中無碳碳雙鍵,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B錯誤;

C.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用于殺菌消毒,能用于家庭消毒以預防新冠肺炎,C錯誤;

D.抗病毒疫苗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在高溫下失活,D錯誤;

答案選A。

5、A

【解題分析】

A、分子晶體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沸點越高,則鹵素單質的熔、沸點逐漸升高,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A正確;

B、非金屬性F>CI>Br>L則HF、HCkHBr、HI熱穩定性依次減弱,與共價鍵有關,B錯誤;

C、原子晶體中,共價鍵的鍵長越短,溶點越高,金剛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點也高于硅,與共價鍵有關,C錯

誤;

D、離子鍵的鍵長越短,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熔點越高,離子半徑:Mgr<Na\O2-<C1,所以熔點:

MgO>NaCL與離子鍵大小有關,D錯誤;

正確選項A。

6、C

【解題分析】

A.根據圖知,反應物是C6H6。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該過程的總反應為

C6H60+702喘―6co2+3H2O,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中BMO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作還原劑,體現較強的還原性,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故C錯誤,符合題意;

I).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判斷消耗苯酚的物質的量之比,過氧根離子生成氧離子得到3個電子、BMO+得1個電子,根據轉

移電子守恒知,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7、B

【解題分析】

Y與M形成的氣態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0.76g-1廠,該氣態化合物的摩爾質量為22.4L/molxO.76g?11=17必101,

該氣體為NH3,M、X、Y、Z、W為五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則M為H元素,Y為N;X、Y、Z

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5,X與Z可形成XZ2分子,X為+4價,Y為-2價,可推出X、Y、Z分別為C、N、O三種元

素;W的質子數是X、Y、Z、M四種元素質子數之和的!,推出W的質子數為6+7+8+1=U,所以W為Na元

22

素。

A.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徑最小,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到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

Na>C>N>O>H,即W>X>Y>Z>M,故A錯誤;

B.X、Y、Z分別為C、N、O三種元素,非金屬性XvYvZ,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氫化物越穩定,故B正確;

C.NaH與水發生反應:NaH+H2O=Na0H+H231moiNaH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應共轉移Imol電子,故C錯誤;

D.由M、X、Y、Z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為氨基酸或碳酸筱、醋酸錢等物質,如為氨基酸,則只含有共價鍵,故

D錯誤。

故選B。

8、A

【解題分析】

A.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低,可除掉氯化氫,故A正確;

B.蒸鐳試驗中溫度計測量蒸氣的溫度,應與蒸儲燒瓶支管口處相平,故B錯誤;

C.制備乙酸乙酯可直接加熱,水浴加熱不能達到合成溫度,故C錯誤;

I).可用濃氨水和生石灰制備氨氣,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但導管應插入試管底部,故D錯誤。

故選A。

【題目點撥】

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逆的,氯化氫溶于水電離是不可逆的,所有單質氣體都是難溶于或者微溶于水的,只有鹵族除外,

他們可以和水發生化學反應,而CL和水反應產生cr,這個反應是一個平衡反應,有一定的限度,當水中cr增多時,

平衡會逆向移動,所以NaCl溶液中C12更加難溶,HCI溶于水后非常容易電離,因此可以用飽和食鹽水除去C12中的

HCIo

9、A

【解題分析】

反應NHs+HzOTNHvFhO+HzT,NHs的5個H原子中有1個H原子,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水中H元素化合價

由卜1價變為0價,所以NH5作還原劑,水作氧化劑,

【題目詳解】

A.NHs也能跟乙醇發生類似的反應,并都產生氫氣,則乙醇作氧化劑,NHs作還原劑而被氧化,A正確;

H.

B.NHs的電子式為[H:N:H][:H];N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B錯誤:

H

H+

C.N%的電子式為[H:N:HrEH];1nwlN%中含有4moiN-H鍵,C錯誤;

H

D.ImolNHs與H2O完全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lmolx[0?(?l)]=lmol,D錯誤;

故選A。

10、B

【解題分析】

常溫下,0.2moI/L的一元酸HA與等濃度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得到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的NaA溶液;

A.由c(A)V0.lmol/L,表示HA是弱酸,NaA溶液顯堿性,pH>7,A錯誤;

R.A?水解使溶液顯堿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濃度的大小關系是c(Na+)>c(A)>c(OW)>c(HA)>c(H+),所以X是OH,.

Y是HA,Z表示H+,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為c(A-)+c(HA)=c(Na+),B正確;

C.O.lmokLNaA溶液中c(A,)V0.1mol/L,說明/V發生水解,則HA為弱酸,C錯誤;

D.A-水解使溶液顯堿性,所以溶液中的粒子濃度的大小關系是c(Na+Ac(A-)>c(OIT)>c(HA)>c(H+),所以X是OH:

Y是HA,Z表示H+,D錯誤;

答案選Bo

11、B

【解題分析】

A.所給現象只能確定有Na+,不能確定是否有K+,確定是否有K+要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火焰顏色,A項錯誤;

B.滴定管在盛裝溶液前要用待裝液潤洗2~3次,如不潤洗,滴定管內壁殘存的水分將會對裝入的溶液進行稀釋,導致

所耗鹽酸的體積偏大,造成NaOH的濃度的計算結果偏高,B項正確;

C.酸性高鋅酸鉀溶液的褪色,只是說明生成了不飽和荒,不能確切指生成了乙烯,C項錯誤;

D.在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之前,一定要加過量的NaOH溶液中和作為催化劑的硫酸,并調整溶液至堿性,不然

即使淀粉發生水解生成了葡萄糖,也不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共熱產生磚紅色沉淀,D項錯誤;

所以答案選擇B項。

12、C

【解題分析】

A.因為醋酸是弱酸,故①中O.lmol/L的醋酸pH>LA錯誤;

B.若②中a=20,則醋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反應生成醋酸鈉,醋酸鈉水解顯硬性,B錯誤;

C.③中溶液的電荷守恒為:c(CH3c8)十c(OH)十c(C「)=c(Na4)十c(H)結合n(Na。=n(C「),故

++

c(CH3COO)+c(OHj=c(H),所以c(CH3coer)Vc(H)c(0H)<c(H),PH<7,C正確;

D.①與③所得溶液相比,③相當于向①中加入了氯化鈉溶液,越稀越電離,故等體積時③中醋酸分子數少,D錯誤;

答案選C。

13、D

【解題分析】

該裝置有外接電源,是電解池,由圖可知,氧氣在石墨2極被還原為水,則石墨2極為陰極,B為直流電源的負極,

陰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A為正極,石墨1極為陽極,甲醇和一氧化碳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碳酸二甲酯,

+

陽極反應為2CH3OH+CO-2e=(CH3O)2CO+2H,據此解答。

【題目詳解】

A.由以上分析知,石墨2極為陰極,陰極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則B為直流電源的負極,故A正確;

B.陽極上是甲醇和一氧化碳反應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2cHK)H+CO?2c=((田式》^包認故R正確:

C.電解池中,陽離子移向陰極,則H+由石墨1極通過質子交換膜向石墨2極移動,故C正確;

D.常溫常壓下甲醇是液體,電解池工作時轉移電子守恒,根據關系式2co?4b~Ch可知,陰極消耗的。2與陽極消

耗的CO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D錯誤;

答案選D。

14、D

【解題分析】

A.K3c60熔融狀態下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并且是鹽,是強電解質,故A正確;

B.是離子化合物,存在離子鍵,陰離子中存在共價鍵,故B正確;

C該物質熔融狀態下能導電,說明是電解質且含有離子鍵,所以屬于離子晶體,故C正確;

D.K3c6o=3K++CM*陰陽離子個數比是3:1,故D錯誤;

故選:D.

15、D

【解題分析】

A.因為草木灰中碳酸根水解顯堿性,氨態氮肥中錢根離子水解顯酸性,二者混合使用會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NH3,使

N元素流失,降低肥效,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不選;

B.加入鹽酸后溶液中H+增多,可以抑制FeCb的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不選;

C.人體血液中含有緩沖物質,如:HzCOVNaHCOa,人們食用了酸性食品或堿性食品后,通過平衡移動使血液pH值

穩定在7.4±0.05,能用勒夏特列原埋解釋,故C不選;

D,工業制硫酸鍛燒鐵礦時將礦石粉碎,是增大礦石與空氣接觸面積,與勒夏特列原理無關,故D選;

故答案為Do

16、D

【解題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Be和AI處于對角線位置上,處于對角線的元素具有相似性,所以Be(OH)2可能有兩性,故A正確;

B.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似性,所以鹵族元素性質具有相似性,根據元素的性質、氫化物的性質、銀鹽的性質可推知破

(At)為有色固體,AgAt感光性很強,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B正確;

C.同主族元素性質具有相似性,鐵和錮位于同一主族,性質具有相似性,硫酸鐵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質,所以硫酸錮

也是不易溶于水的白色物質,故C正確;

D.S和Se位于同一主族,且S元素的非金屬性比Se強,所以H2s比H?Se穩定,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3.氯丙快酯基CI3HI6O2取代反應

CHO+CH3cH2cH0CH=CCHO+H:0

乂1I

CH;

CH

CH3C=CH22=CCHO

..

CHOCH3

匕4粉

OHC

【解題分析】

=_與氯氣在紫外線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A(三%),物質A與NaCN在加熱條件下繼續發生取代反

應生成三f,三f在酸性條件下生成三f再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B(?),B與

CNCNCOOII

HI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繼續與苯甲醛反應生成X(0、0);另一合成路線中采用逆

八八人G

合成分析法可知,E為聚合物Y的單體,其結構簡式為:,根據已知信息②逆推法可以得出D為

=與水發生加成反應所得,C與苯甲醛在堿性條件下發生反應②,結合已知信息①可推出

小0"是由

C為丙醛,其結構簡式為CH3cH2cH0,據此分析作答。

【題目詳解】

(1)人為=一、,其名稱為3-氯丙烘;

(2)B為?,其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酯基;

(3)從結構簡式可以看出X的分子式為:G3Hl6。2;

(4)反應①中?C1轉化為?CN,屬于取代反應,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5)根據已知的給定信息,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CHO+CH3cH2cH0CH=CCHO+H:O

66?

2x10+2-10

(6)L是D的同分異構體,則分子式為CioWoO,不飽和度==6,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說明分子結構

中含苯環;與D具有相同官能團,則含醛基與碳碳雙鍵;又核磁共振氫譜為5組峰,峰面積比為322:2:1,則有5種

CH3C=CH2CH2=CCHO

氫原子,其個數比為3:2:2:2:1,符合上述條件的L的結構簡式有:.、a

CHOCH3

CHO

(7)根據上述合成路線及給定的已知信息可將原料CH3CHO、弓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后再繼

續與《依據已知信息②得到^^),最后與漠加成制備得到目標產物

,具體合成路線如下:

Br

18、加聚反應CH3CHO+2Cu(OH)2+NaOHCHjCOONa+CuzOI+3H2OACDC9H8。5

【解題分析】

C為聚乙烯,那么B為乙烯,B生成C的反應即加聚反應:由A依次生成D,E,F的條件可知,A中一定有羥基,

所以A為乙醇;由G生成H的條件可知,G中一定含有羥基,H中一定含有撥基,所以H中的-X即為竣基;根據(4)

中提供的燃燒的相關信息,可計算出G的分子式,結合前面推出的信息就可以確定G的結構中含有兩個較基,1個羥

基。

【題目詳解】

⑴通過分析可知,B生成C即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應,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

(2)D生成E的反應即乙醛與弱氧化劑Cu(OH)2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

A

CHj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I+3H2O;

(3)A.通過分析可知,H中X的官能團為竣基,A項正確;

B.物質C為聚乙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都是混合物,B項錯誤;

C.A為乙醇,Imol乙醇完全燃燒消耗3mol02;B為乙烯,Imol乙烯完全燃燒消耗也是3moiO2,所以A與B無論何

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相同,則完全燃燒消耗的氧氣的量就相同,C項正確;

D.乙烯可以在銀的催化下與02反應生成環氧乙烷,工業上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生產環氧乙烷,D項正確;

答案選ACD;

(4)1.96gG中含有HO.O8g即0.08moL含有C1.08g即0.09moL那么。的質量為0.8g即0.05moL再結合推斷流程分

析可知,G分子式為C9HsC>5。

【題目點撥】

有機推斷題中,物質的推斷一方面可以通過反應條件猜測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有機物燃燒的規律

判斷有機物的組成。

19、Na2s+H2SO4=Na2SO4+SO2t+H2O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加快氣體的吸收速率取少量NaHSO3

晶體于試管中,加少量水溶解,滴加過量鹽酸,再滴加氯化鋼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說明NaHSCh被

氧化三頸燒瓶恒壓滴液漏斗可以保持內外壓強一致,液體順利流下,同時避免HCHO揮發溫度過低反應

較慢,溫度過高會導致吊白塊分解當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

部變為原來的顏色92.40%偏高

【解題分析】

⑴裝置I中產生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SO2f+H2O;II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可以增大氣

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加快氣體的吸收速率。

⑵實驗室檢測NaHSO3晶體在空氣中是否發生氧化變質的實驗方案是其實就是硫酸根離子的檢驗,首先排除亞硫酸氫

根離子干擾,所以取少量NaHSO.3晶體于試管中,加少量水溶解,滴加過量鹽酸,再滴加氯化領溶液,看是否有白色

沉淀生成,若有,說明NaHSCh被氧化。

⑶儀器A的名稱為三頸燒瓶;用恒壓漏斗代替普通滴液漏斗滴加甲醛的優點是恒壓滴液漏斗可以保持內外壓強一致,

液體順利流下,同時避免HCHO揮發。

⑷根據信息吊白塊在酸性環境下、100C即發生分解釋放出HCHO,因此將儀器A中的反應溫度恒定在80~90℃的目

的是溫度過低反應較慢,溫度過高會導致吊白塊分解。

⑸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當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部變為原來的

顏色;

5H2c2。」——2KMnO4

5mol2mol

0.1000IIK)1L-1X0.03Lxinol

5mol:0.1(M)()mol,L-,x().03L=2mol:xmol

解得x=1.2x10-3moi

36.00mL0.1000mol?L-i酸性KMnfh的物質的量為36.00xl0-3Lx0.1000mol-L_,=3.6xl0-3mol,則甲醛消耗得高鎰酸鉀

4Mn0「——5HCHO

的物質的量為3.6x10-3moi-l.2xl()-3mol=2.4xl0-3moL再根據4moi5mol

2.4xl0-3molyinol

4mol:2.4x10-3mol=5mol:ymol

解得y=3x1(「3moi

3=3x103m?:]54g.mol00%;92.40%,若KMnO4標準溶液久置釋放出(h而變質,消耗草酸量減少,則計

0.5g

算出高錠酸鉀與甲醛反應得多,則計算出吊白塊測量結果偏高。

【題目詳解】

⑴裝置I中產生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sO3+HzSO4=Na2sO4+SO2T+H2O;II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可以增大氣

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加快氣體的吸收速率,故答案為:Na2SO3+H2SO4=Na2SO4+SO2f+H2O;增大氣體與溶液的

接觸面積,加快氣體的吸收速率。

⑵實驗室檢測NaHSOj晶體在空氣中是否發生氧化變質的實驗方案是其實就是硫酸根離子的檢驗,首先排除亞硫酸氫

根離子干擾,所以取少量NaHSCh晶體于試管中,加少量水溶解,滴加過量鹽酸,再滴加氯化領溶液,看是否有白色

沉淀生成,若有,說明NaHSCh被氧化,故答案為:取少量NaHSO3晶體于試管中,加少量水溶解,滴加過量鹽酸,

再滴加氯化領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說明NaHSCh被氧化。

⑶儀器A的名稱為三頸燒瓶;用恒壓漏斗代替普通滴液漏斗滴加甲醛的優點是恒壓滴液漏斗可以保持內外壓強一致,

液體順利流下,同時避免HCHO揮發,故答案為:恒壓滴液漏斗可以保持內外壓強一致,液體順利流下,同時避免

HCHO揮發。

⑷根據信息吊白塊在酸性環境下、100C即發生分解釋放出HCHO,因此將儀器A中的反應溫度恒定在80~90C的目

的是溫度過低反應較慢,溫度過高會導致吊白塊分解,故答案為:溫度過低反應較慢,溫度過高會導致吊白塊分解。

⑸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當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部變為原來的

顏色;

5H2c2。4——2KMl104

5mol2mol

0.1000IDO1L-|X0.03Lxinol

5mol:0.1000mobL-,x0.03L=2mol:xmol

解得x=1.2x10-3moi

36.00mL0.1000mol?Lr酸性KMnCh的物質的量為36.00xl0-3Lx0.1000molL-1=3.6xl0-3mol,則甲醛消耗得高鎰酸鉀

4MnOJ——5HCHO

的物質的量為3.6x10-3moi-1.2x10-3mol=2.4x10-3mol,再根據4moi5mol

2.4xl0-3molyinol

4mol:2.4x10-Jmol=5mol:ymol

解得y=3xl0-3mol

3=3X1o3m?:154g.molI乂1oo%=92.4O%,若KMnCh標準溶液久置釋放出O2而變質,消耗草酸量減少,則計

0.5g

算出高鈦酸鉀與甲醛反應得多,則計算出吊白塊測量結果偏高,故答案為:當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錐形瓶內溶液

顏色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部變為原來的顏色;92.40%;偏高。

2++

20^C103+6Fe+6H=6Fe^+Cr+3H20a、cK"Fe(CN)6]溶液2.025c>b>a若溫度過低,Fe(OH)3

膠體未充分聚沉收集,導致產率下降取最后一次洗滌液于兩只試管中,分別滴加HCI酸化的BaCb溶液和HNO3

酸化的AgNO.a溶液,若都無白色沉淀,則說明Fe(OH)3沉淀洗滌干凈稱取mg樣品,加熱至恒重后稱重,剩余固

【解題分析】

(DNaCKh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將FeSCh。%。氧化為硫酸鐵,據此書寫;

(2)NaC103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氧化性增強;同時反應產生的Fe3?會發生水解反應,根據鹽的水解規律分析分

析;

⑶檢驗Fe?+已經完全被氧化,就要證明溶液在無Fe2+;

(4)實驗是研究相同時間內溫度與NaCKh用量對Fe?+氧化效果的影響,根據表格數據可知i、ii是研究NaCKh用量的

影響;II、川或I、lv是研究溫度的影響;據此分析解答;

(5)溫度低,鹽水解程度小,不能充分聚沉;

(6)Fe(OH)3沉淀是從含有Na。、H2s。4的溶液在析出的,只要檢驗無。?或SCh??就可證明洗滌干凈;

⑺根據Fe元素守恒,若含有FeOOH,最后得到的固體質量比Fe(OH)3多。

【題目詳解】

(DNaCKh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將FeSOMHzO氧化為硫酸鐵,NaCKh被還原為NaCL同時產生水,反應的離

子方程式為:CIO/6Fe2++6H+=6Fe3++C「+3H2。;

⑵NaCKh氧化FeSO4?7%O時,為了增強其氧化性,要加入酸,因此提供酸性環境,增強NaCKh氧化性,選項a合

理;同時FeSO4?7H2O被氧化為FC2(SO4)3,該鹽是強酸弱堿鹽,在溶液中Fe3+發生水解反應使溶液顯酸性,為抑制Fe3+

的水解,同時又不引入雜質離子,因此要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選項c合理,故答案為ac;

⑶檢驗Fe2+已經完全被氧化,只要證明溶液中無Fe?+即可,檢驗方法是取反應后的溶液少許,向其中滴加KWFelCN”

溶液,若溶液無藍色沉淀產生,就證明Fe?+已經完全被氧化為Fe3+;

(4)①根據實驗目的,i、ii是在相同溫度下,研究NaCKh用量的影響,ii、iii或i、iv是研究溫度的影響;因此m=2,

n=25;

②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實驗b>a;ii、iii的反應物濃度相同時,升高溫度,化

學反應速率大大加快,實驗c>b,因此三者關系為c>b>a;

⑸加入NaOH溶液制備Fe(OH)3的過程中,若降低水浴溫度,Fe(OH)3的產率下降,原因是溫度過低,Fe(OH)3膠體

未充分聚沉收集,導致產率下降;

(6)Fe(OH)3沉淀是從含有Na。、HzSOj的溶液在析出的,若最后的洗滌液中無C1或SOj?-就可證明洗滌干凈。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于兩只試管中,分別滴加HC1酸化的RaCL溶液和HN(h酸化的AgNCh溶液,若都無白色沉淀,則

說明Fe(OH)3沉淀洗滌干凈;

(7)在最后得到的沉淀Fe(OH)3中若含有FeOOH,由于Fe(OH”中比FeOOH中Fe元素的含量多。由于lmolFe(OH)3

質量是107g,完全灼燒后產生OSmolFezCh,質量是80g,若稱取mgFe(OH%,完全灼燒后固體質量是需g,若樣

品中含有FeOOIL加熱至恒重后稱重,剩余固體質量大于g。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了氫氧化鐵的制備原理及操作的知識。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實驗方案的涉及、離子的槍驗方法、

鹽的水解、物質純度的判斷等。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識和化學反應基本原理是解題關鍵。

21、HCO3+H2O=H2CO3+OH;減弱;水解是吸熱的,溫度越低,水解程度越低;D;催化劑;

NO2(g)+O(g)=NO(g)+O2(g)AH=+57.2kJ/mol;1:1;c<b<a;b=c>d;60%。

【解題分析】

(1)本小題考察鹽類水解,水解平衡為吸熱反應,冬天溫度降低,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溶液堿性減弱;

(2)根據圖中n(H2)/n(CO)越大,即增大氫氣濃度,平衡正向移動,C。的轉化率增大;根據圖中關系,當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