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創新內涵
定義: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可以被分成三種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
解析:
談科技創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或知識創新是提出新觀點(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科學研究活動,并涵蓋開辟新的研究領域、以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已知事物等。原創性的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知識系統不斷豐富和完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產品不斷更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引領的管理創新作為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科技創新的主題,是當今時代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知識、新藝術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電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集成。從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構成的技術創新雙螺旋結構出發,進一步拓展視野,技術創新的力量是來自于科學研究與知識創新,來自專家和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信息技術引領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推動了管理創新,這既包括宏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制度創新,也包括微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無疑是當前這個時代創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之間的協同互動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創新。名言金句1.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郭沫若2.科學與藝術是人民的光榮,并給人民增添幸福。——愛爾維修3.一旦科學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贏得勝利。——法拉第4.科學的領域是廣大的,人類的生命卻是很短的。——巴爾扎克5.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巴甫羅夫6.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著力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白春禮7.科學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員既要有嚴肅、嚴密和嚴格的學風,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闖的精神。二者不可缺一。——朱兆良8.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于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馬克思9.金融成就科技,創新推進產業。10.科學不等于技術,技術不等于產品,產品不等于創新。《人民日報》金句摘抄1.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最深沉的民族稟賦。3.我國科技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接續奮斗和協同攻關。4.在創新之路上,堅持到底、鍥而不舍,有股勁,有股精氣神,就能找到打開一道道科技創新之門的密碼。5.創新之路,固然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懷揣高遠志向,穩扎穩打,終能抵達遠方。片段示范1.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心懷國之大者,矢志國之重器,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肩負重任、潛心科研,用愛國情懷、學術造詣和科學態度,在祖國大地上結出了一個個科技創新的碩果,實現從落后到跟跑、并跑乃至領跑的跨越。2.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3.事實上,人類每一次攀上科學高峰,都是在探索自然、發現自然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結果。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說:“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4.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加快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面向未來,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唯有創新,才能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5.航天事業是一項需要接續奮斗的事業,也是一趟傳遞夢想的征程。我們鐘愛航天,還在于航天人為如何追尋夢想“打了個樣”,激勵更多人為實現個人理想努力奮斗,不斷抵達人生新的高度。6.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7.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創新是一個決定性因素。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科學家的優勢不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專注和勤奮,經過長期探索而在某個領域形成優勢。科技工作者進軍前所未知的“無人區”,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寒帶”不是因為有奇計妙招,而是因為有“更上一層樓”的韌勁,有“獨釣寒江雪”的毅力。9.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我們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點火系,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10.“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國的錢三強,在空難時舍身保護數據資料的郭永懷,隱姓埋名二十八載、被譽為“氫彈之父”的于敏……這些名字,如燦爛群星,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他們的青春年華、赤子之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繼,凝聚起無窮的力量。(人民日報)人物素材1.于敏:中國氫彈之父
榮譽成就:中國“氫彈之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共和國勛章
事跡回放:于敏,蘑菇云下的蓋世英雄,是他讓氫彈成為了“中國關鍵詞”,從1961年開始,他隱姓埋名28載,進行氫彈理論探索工作,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僅用26個月就帶領科研團隊取得了氫彈試驗的成功,創下了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記錄。他常常半跪在地上分析計算紙帶,以嚴謹求真且務實的態度,一絲不茍地進行著優化設計,憑借著超強的記憶力與計算能力,實現了氫彈試驗結果與計算數據的完全一致。在那些甘坐冷板凳的日子里,他守護著自己真心熱愛的科研事業,不聲不響地潛心做著自己的研究。在大西北核試驗場,他吟誦《出師表》時愴然涕下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一句“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是他真實而光輝的人生寫照。于老曾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4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驚天的事業之下,于老無悔地度過了沉靜思索奉獻堅守的一生。“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于敏的頒獎詞是: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2.劉永坦院士:用雷達筑就“海防長城”
榮譽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事跡回放:劉永坦院士出生于1936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炮火席卷中華,山河零落,他的親人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平安通坦的未來,便取名“永坦”。但他的人生并非帆風順,坎坷未曾缺席,不過多少波折,他都始終堅定腳步,為少時立下的報國志愿而奮斗。20世紀70年代,劉永坦回到哈工大,并獲得了去英國留學進修的機會,在這期間他接觸到了國際上先進的雷達技術,也由此認識到新體制的雷達,是如何克服傳統“盲區”,實現了對海域乃至空域的“全面”監測:他在心中立志,要讓祖國擁有這一項先進技術。歸國之后,他將這個想法告訴學校領導,卻被反饋筑建新制雷達是個世界級的難題,而我國目前沒有理論支撐。于是,劉永坦帶領著團隊無數次地提出設想,總結實踐經驗,根據數萬個測試數據,最終成功完成了“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為研制設備奠定基礎。然而他并不止步于理論創設,很快便帶著團隊在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創建試驗站,制作預想設備。物資匱乏、成本昂貴,困難接連不斷,但劉永坦帶著團隊一次次投入新體制雷達站的鋪設試驗。歷經十余載他們最終成功研制出全天時、全天候、能進行遠距離探測的新體制雷達,將我國雷達技術偵測水平提升至國際前列。在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發言:“我親身經歷了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我們始終堅信,國家需要是最強大的動力。我們科技工作者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追求卓越,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浪潮中,創造出更多讓人民激揚振奮、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3、楊璐菡:“基因剪刀手”
榮譽成就:2017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事跡回放:有數據顯示,全世界約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全世界有器官移植需要的病人卻遠遠超出所捐獻的器官數量,器官移植已成為全球困境。許多科學家致力于解脫這一難題,而楊璐菡也屬于其中一位。在北京大學畢業后,她前往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并開始參與一項特殊的研究工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助力豬器官移植于人體。由于貢獻突出,2014年楊璐菡被福布斯雜志評為30歲以下30個科學醫療界領軍人物之一。2017年9月22日,楊璐菡在國際權威雜志《科學》上發表一篇論文,引起世界轟動。經過多次研究實驗,楊璐菡等研究人員終于運用一種新興技術攻克了一直以來異種器官移植的難題,這為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希望。作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時年29歲的楊璐菡被人們譽為“基因剪刀手”。面對外界的褒獎和喧嘩,楊璐菡表示:“對我來說,這是一項'24x7’的工作,即需要7天24小時的專注,盡可能時時刻刻注意力都在課題上。同時,這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一個終身的事業。”4、科技探索需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袁隆平科技探索需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凡成功者,必定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他們把理想作為自己人生的航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達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緊弦的發條,拉滿弓的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的艱難險阻。終于,他實現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養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讓中國人遠離了饑餓。他曾說:“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正是在他的引領下無數科研工作者沖在一線拓荒、不斷探索,鑄就了中國的今時今日的糧倉,也激勵著青年人緊隨榜樣的步伐,在強國征程中不斷筑夢圓夢。5、科技探索需要一顆好奇心,勇攀高峰:屠呦呦科技探索需要一顆好奇心,勇攀高峰。對于未知事物人類總是抱著極大的好奇心,正是這種好奇心,人類就有了破解難題的信念和決心,就有了勇攀科學高峰的志向,女科學家屠呦呦就是在尋找瘧疾藥物中發現了青蒿素這種特效藥,從而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為人類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像屠呦呦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努力拼搏,不畏懼任何困難,全身心地投入事業,解決一個個的難題。他們或許也有過對未知的恐懼,但更多的是決心和勇氣,從而推動了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典型事例1.EAST首次實現千秒量級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支持的大科學裝置,2024年科研團隊利用EAST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實現千秒量級的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標志著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2.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成功發射第一束光: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我國第一臺高能量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于2025年3月正式運行開放并成功發射第一束光,該光源能夠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前沿研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3.“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2024年1月,我國自主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推動深海科技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60兆瓦/600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該項目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國家示范項目,于2023年順利并網發電,它驗證了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對于推動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基于脫氨酶的轉錄因子印記技術:這項技術通過精準的基因編輯手段,在轉錄因子上留下特定的“印記”從而調控基因的表達,它為治療與基因表達異常相關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6.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療技術:這項技術利用新型光敏蛋白的特性,實現了對特定基因的精確編輯和修復,相比傳統的基因治療方法,它具有更高的特異性和安全性,為遺傳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考場佳作獨立自主,放眼全球獵獵風響,我們已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路口,科技發展永遠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領域,唯有堅持自立自強、引進創新與全球化發展的科技發展道路,中國科技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科技之林。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盛,企業賴之以共贏,人民賴之以便利。中國在科技發展之路上遭到了無數次的技術封鎖與技術霸凌,這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唯有堅持獨立自主,堅持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才能真正地掌握核心力量。基于此,從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如今我國北斗建成、天眼研發、羲和探日與空間站的建成,無不依賴于我國所堅持的自立自強的科技之路。從探月“嫦娥”到潛海“蛟龍”;從“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到“京華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從C919大飛機到高速磁懸浮列車;一件件“高精尖”又“接地氣”的重量級科研成果,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東政法大學《數據庫基礎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籃、足、排教學與實踐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凱里學院《外科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聊城茌平縣聯考2025年下學期初三5月段考試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模擬測試(一)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陽市鎮平縣2025屆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城市社會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試題模擬試卷含解析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土木工程防災減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自動駕駛開發到落地流程
- 國際工程招標招投標實務操作講義
- 數據治理管理制度
- DB15-T 3967.3-2025 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第3部分:水利工程
- Module 9 Friendship 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新標準)版八年級下冊
- 《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課件-第五章 深度學習
- 2025年戶外廣告牌租賃合同(合同范本)
- 2025年第六屆美麗中國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project使用培訓標準課件
- 兩輪電動車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陜西省中級電工職業技能鑒定備考試指導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