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2025年春版)【知識探究】高二政治高效課堂精優(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2025年春版)【知識探究】高二政治高效課堂精優(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2025年春版)【知識探究】高二政治高效課堂精優(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2025年春版)【知識探究】高二政治高效課堂精優(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10.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2025年春版)【知識探究】高二政治高效課堂精優(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課訴訟實現公平正義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學習目標1.證據的含義及作用2.訴訟證據的種類3.收集與保存證據的重要性4.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5.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6.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7.訴訟的基本原則、靈魂、規則及其意義思考問題:1.在訴訟過程中,證據的作用?2.證據包括什么?3.誰來舉證?4.如何收集證據?注意:案件事實法律事實

生活事實(相關鏈接P95)①決定訴訟勝負的是法律事實(有證據證明的事實),而不是生活事實。②在多數情況下,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可以達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實由于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無法成為法律上認可的法律事實。③證據就成為用已知事實來證明未知事實,將生活事實轉化為法律事實的根據。一.處處留心皆證據1.證據的含義:證明的根據,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2.證據的作用①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是打官司決勝負的關鍵砝碼。②對司法機關而言,證據是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確裁判的依據。③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證據是當事人主張自己權利的重要工具;④在刑事訴訟中,證據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是保障無辜者不受錯誤追訴的盾牌。⑤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P97最后一段)⑥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P97最后一段)了解各類證據3.證據的分類證據類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8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現場筆錄。(9種)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13種)名詞解釋1.書證:指用文字、符號或圖畫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例如:合同書、購物小票、收據等。2.物證:是指通過物理特征來證明案件客觀事實的一切物品和痕跡,例如:案件中被損壞的物品、現場留下的指紋,血跡、腳印,作案工具等。3.視聽資料:是以錄音磁帶、錄像帶、電影膠片或電子計算機相關設備存儲的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音響、活動影像和圖形,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錄音筆)4.電子數據: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例如:網頁信息、手機短信、電子郵件、電子交易記錄等。5.鑒定意見:指各行業的專家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所出具的專門性意見,例如:傷殘鑒定報告、筆跡鑒定報告等。(觀點表達)6.勘驗筆錄:指人民法院指派的勘驗人員對案件的訴訟標的物和有關證據,經過現場勘驗、調查所作的記錄。(如實表達)物證書證從外在形式上看,書證也是客觀存在的物品,但作為證據形式,書證和物證有本質區別。

物證是以物品的形狀、質量、規格、痕跡等外部特征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

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的思想內容證明案件事實。如:合同書、借據、不動產權證書、圖紙等

對于物證的形式等構成要件,法律無特殊要求。

對于書證的形式、制作手續等,法律有時會作出特殊規定。

如果一個證據同時具備兩種證明方式,則既是書證又是物證,理論上稱為物證書證同體。例如:在犯罪現場收集到一封書信,內容與被害人死亡原因有關,如果用該書信的內容證明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則屬于書證;同時,又需要判明該書信是否為被害人所寫,需要作筆跡鑒定,從痕跡的角度看,該書信又是物證。【特別提示】視聽資料與電子數據1.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反映的聲音、圖像以及電子計算機儲存的數據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常見的視聽資料如錄像帶,錄音帶,膠卷,儲存于光盤、硬盤中的電腦數據等。2.電子數據,主要包括五方面:①網頁、博客、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②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③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志等信息;④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⑤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2022.遼寧)“雙減”政策實施后,小玲媽媽為高一的小玲報名寒假興趣班,微信記錄如圖所示。小玲去上課時被要求在報名表上簽字,其上記載:課費不退。后受疫情影響小玲未能完成剩余9次課程,小玲媽媽向興趣班主張退費被拒,遂訴諸法院。本案中(

①銷售人員發送價目表的行為是要約邀請,具有法律約束力②合同在回復“好的”時成立,“課費不退”不作為合同內容③合同自小玲簽字時生效,可以主張不可抗力請求退費④合同系以書面形式訂立,微信記錄構成電子數據證據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C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①不選合同在回復:“好的”時成立。(2023·新課標)某日,夏某到甲餐廳用餐,餐廳員工擅自將其品嘗新菜的畫面拍攝下來,并將照片作為宣傳文章的內容發布在餐廳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照片中夏某的臉部和身體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廳刪除該照片,遭到拒絕。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榮譽權②甲餐廳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權③甲餐廳發布的照片屬于物證④夏某與甲餐廳之間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

物證是以物品的形狀、質量、規格、痕跡等外部特征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如:作案工具、損壞的物品、受到的傷害等,本案中照片發布公眾號,是通過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證明夏某肖像權受到侵害,而不是通過外形等證明該事實。屬于電子數據而非物證。案例分析:某日晚小王下班走到家門口,忽聽到隔壁張家傳來呼救聲急忙推門過去見張小妹倒在地板上鮮血直流就立即報告了派出所。公安人員立即趕到現場,見張小妹尚未斷氣趕快將她送醫院搶救同時在現場發現鞋印兩個。張小妹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后說是鄰居李大龍在她身上連砍兩刀并且搶去她的金項鏈一條現金1400余元。公安人民提取李大龍的鞋印經鑒定與現場所留的鞋印一致。經批準公安人員將李大龍拘留,并在李家中搜出金項鏈一條現金1400余元以及三角刮刀菜刀各一把。經鑒定沾在菜刀上的血跡血型與張小妹的血型相同,菜刀與張小妹的傷口吻合。經辨認金項鏈一條確是張小妹的。審問過程中李大龍承認由于賭博輸了錢而去張家搶劫金項鏈一條現金10000余元的犯罪事實。問題:找出本案已經收集到哪些法定證據?證人證言物證當事人陳述鑒定意見物證鑒定意見當事人陳述、嫌疑犯供述探究與分享:劉女士乘坐公交車時錢包不慎被竊,里面有別人寫給她的兩張借條。事后,欠款人賴賬,劉女士在律師的指導下,給債務人打去電話稱借條丟了。債務人在電話里推脫:“不能再補寫了。”其實這一切都被錄音了,劉女士又去了公證處對錄音資料做公證。劉女士的證據意識,使自己在不利情形下維護了權益。思考:劉女士的經歷對我們有何啟示?收集與保存證據非常重要,要增強證據意識,做事要留痕。遇到糾紛可咨詢法律專業人士,為自己維權提供幫助。連貫和完整的聊天記錄才會被采納4.證據的收集與保存①要求:做事要留痕,講的就是要留證據。如果缺乏證據意識,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一旦發生糾紛,難免處于不利地位。②體現:A.與別人合作要盡量簽書面合同;B.借錢給別人,要對方寫借條;C.返還比較重要的東西給別人,要對方寫收條;D.買東西或者接受服務要盡量索取發票。思考:偷拍、偷錄的資料能否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證據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排除的根本性標準在于收集該特定證據的手段與結果是否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如果偷拍、偷錄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竊入別人家中),這種資料就不能作為證據;如果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則可以作為訴訟證據。民事訴訟中:

非法證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這類證據通常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如侵犯他人隱私、商業秘密等,嚴重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例如,未經允許私自錄音、錄像或偷拍他人的行為,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所得證據將被視為非法證據?。2.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證據?:這類證據是指通過違反法律明確禁止的方式或手段獲得的證據。例如,通過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獲取的證據,或者通過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迫使對方提供的證據,都屬于這一類?3.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證據?:公序良俗是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簡稱,代表了社會的基本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如果一項證據的取得方式嚴重違背了公序良俗,那么它也將被視為非法證據。例如,通過雇傭私家偵探進行非法跟蹤、偷拍等行為獲取的證據,可能因違背公序良俗而被排除?。在行政訴訟中,非法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非法定的行政主體收集的證據。如果證據的收集者并非法定的行政主體,那么這份證據就可能被視為非法證據。2.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即使收集證據的主體是合法的,如果其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違反了法定的程序,那么這份證據同樣可能被視為非法證據。3.通過非法權能取得的證據。如果證據是通過非法手段或者濫用權力取得的,那么這份證據也將被視為非法證據。包括通過非法竊聽、拍攝、侵犯個人隱私等方式獲取的證據?,偽造、篡改、捏造的證據,?通過騙取、威脅、利誘等手段獲取的證據?等。在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2.?以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的供述、陳述和證言?。3.?未經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證屬實的證據材料。收集證據建議:1.減少現金支付,盡量使用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一旦出現糾紛,銀行流水和支付憑證是重要證據。2.養成保留票據、合同的習慣。如購物小票、交通票據、營業廳的業務合同,這些日常的合同證據建議保留幾個月至一年。3.不要輕易刪除聊天記錄。因為刪除相關記錄,也同時刪除了證據。4.養成文字確認的好習慣。無論是借錢還是還錢,現金支付還是轉賬,支付完成后,不妨給對方發個短信之類的信息,確認之前發生的行為。公交急剎車,38歲女乘客被甩出2米遠身亡情境假設一:王某受傷后被公交公司送往醫院后經診斷,為腰錐體爆裂性骨折,結果由于醫生操作不當導致術后傷口感染,產生醫療事故糾紛,王某訴至法院,誰承擔舉證責任?

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醫院及其醫務人員必須就自己一方沒有過失行為,以及患者的人身損害與自己一方無關進行舉證。情境假設二:王某受傷后被公交公司送往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王某親屬將公交公司訴至法院,誰承擔舉證責任?二.主張權利靠舉證1.三大訴訟的舉證責任①民事訴訟:A.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B.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當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慮,由對方負責舉證。【相關鏈接】:常見的舉證責任倒置情形1.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由行為人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無過錯侵權責任2.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過錯推定侵權責任3.個人信息處理者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由個人信息處理者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過錯推定侵權責任4.訴訟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5.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6.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等結論:過錯推定與無過錯侵權責任”都屬于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個人信息處理②行政訴訟:A.要求: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B.原因: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對人在舉證能力上無法與行政機關抗衡。C.目的:通過舉證責任分配方式來體現公正。注意:行政訴訟原告需舉證的情形:

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

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③刑事訴訟:A.刑事訴訟法規定:公訴案件: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B.

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

罪責法定

疑罪從無

非法證據排除三大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例外規定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負有舉證責任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行政機關提供證據公訴案件

由人民檢察院舉證;自訴案件

由自訴人舉證

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舉證責任倒置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舉證2.訴訟的基本原則①是什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是任何訴訟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②為什么A.必要性: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B.意義: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3.證據的收集和保存1.含義、作用2.種類1.民事訴訟舉證2.行政訴訟舉證3.刑事訴訟舉證4.基本原則、靈魂和規則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證據舉證小明只需要證明自己被“大數據殺熟”(行為)和給自己造成了一定損失(損失)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所以需要網絡平臺證明自己沒有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