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專題14 說明文閱讀_第1頁
(14)-專題14 說明文閱讀_第2頁
(14)-專題14 說明文閱讀_第3頁
(14)-專題14 說明文閱讀_第4頁
(14)-專題14 說明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升初語文高頻考點100題(部編版)

專題14:說明文閱讀

一、(2022·廣東江門·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好奇

①壺里的水開了,壺蓋噗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過這種現象,最多只是把壺從爐子上提下來。只

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壺蓋為什么能被水蒸氣頂起來,于是后來有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樹上的

蘋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蘋果撿起來吃了。只有牛頓很好奇,他深入分

析蘋果成熟便墜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萬有引力定律。

②說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恐怕一點兒也不為過。沒有好奇心的人,覺得一切都是

()的,他們的口頭禪是“神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紅塵的過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實無非

是為了掩飾自己那顆()的靈魂。他們的眼睛雖然睜著,其實卻();他們的耳朵雖然也沒堵著,

其實卻()。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在他們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們就像浮萍,永遠無法洞悉海底深

處的奧秘。膚淺的認知也注定了他們庸庸碌碌的一生。

③有好奇心的人,凡事總愛問個為什么,總想探個究竟。他們從來不滿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

郎神的第三只眼,總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隱藏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往往給人們帶來一個旖旎的新世界。花開

花謝,草長鶯飛,在常人看來不過是一些自然現象,竺可楨先生卻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里面深藏著復雜的物候學知識。稻田里長了一棵“毛毛草”,別人看到了,可能順手就拔下來扔到一邊,

袁隆平卻受到啟發(fā),研制出耐旱的雜交水稻。古往今來所有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幾乎都源于創(chuàng)造者有一顆好奇心。

④好奇,是生命煥發(fā)光彩的字眼。好奇,是人類發(fā)展提升的源泉。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

么請保持一顆好奇心吧,它能讓你的靈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業(yè)徘徊不前,那么請保持一顆好奇

心吧,它能為你的航船揚起風帆!

1.本文的主要觀點,表達最恰當的一項是()

A.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

B.請保持一顆好奇心。

C.好奇,是生命煥發(fā)光彩的字眼。

D.有好奇心的人,凡事總愛問個為什么,總想探個究竟。

2.[多選題]選文用了典型事例闡述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瓦特發(fā)明蒸汽機B.袁隆平發(fā)現物候學的知識

C.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D.竺可楨研制出雜交水稻

3.從下列成語中選擇合適的填在第②自然段的括號里,把答案序號填寫在括號里。

①視而不見②司空見慣③充耳不聞④麻木不仁

4.聯系上下文,第③自然段加點的詞語“他們”指的是哪些人?“他們”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來所有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幾乎都源于創(chuàng)造者有一顆好奇心。”中“幾乎”這個詞語能夠去掉嗎?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請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甘肅隴南·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中國的牛

①對于中國的牛,我有著一種特別尊敬的感情。

②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上一回在田壟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領頭在狹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來了幾頭耕牛,狹道容不下人和牛,終有一方

要讓路。它們還沒有走近,我們已經預計斗不過畜生,恐怕難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襪又是泥又是水

了。正在踟躕的時候,帶頭的一頭牛,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抬起頭看看,稍遲疑了一下,就自動

走下田去,一隊耕牛,全跟著它離開阡陌,從我們身邊經過。

④我們都呆了,回過頭來,望著深褐色的牛隊在路的盡頭消失,忽然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國的牛,永遠沉默地為人們做著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著沉重的犁,低頭

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的松土,好讓人們下種。等到滿地金黃或農閑的時候,它可能還得擔

當搬運負重的工作,或終日繞著石磨,朝著一個方向,走不計程的路。

⑥在它的默默勞動中,人便得到應得的收成。那時候,也許它可以松一肩重擔,站在樹下,吃幾口嫩

草。偶爾搖搖尾巴,擺擺耳朵,趕走飛附在身上的蒼蠅,這已經算是最閑適的生活了。

⑦中國的牛,沒有成群奔跑的習慣,永遠沉沉實實的。它們不像印度的牛,負著神圣之名,搖著尾巴

在大街上閑蕩;它們不像荷蘭乳牛、日本肉牛,終日無事可做,悠閑只等一死;它們不像西班牙的斗牛,

全身精力,都盡付暴力斗爭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這就是中國的牛。

7.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狹窄——()沉重——()悠閑——()

8.在短文第④段中,作者說“忽然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請結合第③段內容,試分析一下,作者為

什么這么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國的牛”具有什么樣的本質特點?(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這一特點的語句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說說文中為什么要寫印度的牛、荷蘭乳牛、日本肉牛、西班牙的斗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能與文章結尾句遙相呼應的是哪一句?請找出來并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2·江蘇宿遷·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

2020年11月10日,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成功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坐底科考。

馬里亞納海溝水壓高、溫度低、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學考察難度大,被稱為“挑戰(zhàn)者深淵”。那么,

在深達萬米海底的巨大水壓下,“奮斗者”號是如何保證“滴水不漏”,保證艙內相機正常工作的呢?

“奮斗者”號的鈦合金艙球殼直徑長達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艙球殼,采用整體沖壓加電子束焊

接的技術自主制造,標志著我國鈦合金材料技術和焊接加工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即使做到這一點,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因為研究人員在對耐壓倉進行研究測試時,發(fā)現艙內玻璃窗

要頂不住了。當壓力罐內壓力達到100兆帕時,耐壓倉前的玻璃窗會突然破裂,這種高硼硅玻璃的的硬度

根本無法承受萬米水壓。

經過反復測試,研究人員發(fā)現寶石藍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藍寶石,純度極高,無色透明,耐壓性也非常

強,是潛水器玻璃窗的最佳選擇。適合萬米深海探測的藍寶石玻璃窗誕生了。

可是,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奮斗者”號如何做到精準定位的呢?首先,“奮斗者”號會利用水聲通

信技術,在深海之下通過向水面發(fā)送聲波來向母船“喊話”收發(fā)信息,指導智能相機進行拍照、錄像。其

次,一套“慣性導航裝置”可以實時研判“奮斗者”號的行動軌跡,讓它能清楚的感應自身的位置、速度、

姿態(tài)和方向,即便只有一枚硬幣厚度的偏移,也可以被檢測到。

錦上添花的是,“奮斗者”號還攜帶了一套燈光系統(tǒng)。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陽光的照度不足水

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種種情況必須打光。這套燈光系統(tǒng)

的每一臺照明燈都有獨立的編號和控制系統(tǒng),可以滿足不同的水下照明需求。

解決了玻璃窗和燈光系統(tǒng),“奮斗者”號艙內的相機便能自如地拍下海洋最深處的情景,甚至通過無

線電系統(tǒng)實現了實況直播——原來海底并非一片平坦,而是有火山、河流,甚至瀑布的。海底還有花園、

噴泉,也能下起“海雪”,自然景觀比陸地毫不遜色。

“奮斗者”號正載著中國人民的殷切期盼,于黑暗的深海中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光明前程。

12.下面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馬里亞納海溝水壓低、溫度高、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學考察難度大。

B.藍寶石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藍寶石,純度極高,無色透明,耐壓性非常強。

C.“奮斗者”號攜帶的燈光系統(tǒng)中,有的照明燈有獨立的編號和控制系統(tǒng)。

D.海底有瀑布、花園、噴泉,也能下起“海雪”,但自然景觀比陸地遜色。

13.第六自然段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樣表達的好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目的的不同,關注的內容也不同。如果想了解“奮斗者”號怎樣精準定位,應重點閱讀第____自然

段。閱讀這一自然段,通過提取關鍵信息的方法,知道“奮斗者”號精準定位是靠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15.“奮斗者”號于黑暗的深海中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光明前程。請你聯系全文并結合實際,談一談我們的

光明前程會是什么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1·青海·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改造火星

①我們能把火星變成地球嗎?能將火星凜冽寒冷、空氣稀薄的地表轉化為適宜人類居住的地球環(huán)境

嗎?如果能,我們應該怎樣做?

②有證據表明,火星形成初期,大量的二氧化碳曾經使火星的氣候變得溫和,有一段時間曾有河流流

入汪洋大海。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著二氧化碳,在凍結的泥土和極地冰蓋中還可能存在著水。

③美國宇航局的行星科學家克里斯·麥凱表示,將火星地球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火星自身完成。

④麥凱說:“人類所做的工作只是將火星的氣候變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種子。”在地球上生活的

我們,已經知道讓行星變暖的方法,那就是向大氣層中添加一些溫室氣體。全氟化碳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

體,可以用火星的泥土和空氣中的成分合成獲得,然后將它釋放到大氣中。這會使整個行星變暖,接著它

們就會釋放出冷凍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會促使溫度升高,從而將大氣壓力增加到能讓液態(tài)水流動的

程度。

⑤與此同時,威斯康星大學的植物學家詹姆斯·格雷厄姆說,通過這種方法,人類就可以在這顆紅色

星球上建設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先在火星的南極地區(qū)會生長出細菌和地衣類植,之后會出現苔

蘚類植物,一千年或更長時間后會長出紅杉樹,再經過幾千年的時間,長成的森林會逐漸釋放出更多的氧

氣。

⑥當前,實現該計劃的時間尚待商榷(què)。美國一個由白宮指定的討論組最近建議首先在月球或小

行星上嘗試一下,而現在,我們還無法估算出,要將一顆死氣沉沉的行星變成地球一樣的綠色星球到底需

要多少費用。

(選自《科學之友》,有刪改)

16.閱讀全文回答:人類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著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刪去?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近年來人類加快了探測火星的步伐,然而對改造火星計劃的可行性,還存在爭議。你認為改造火星的

計劃是否可行?依據文中內容,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22·全國·小升初模擬)

冰雪精靈——霧凇

張敏

如果說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霧凇一定是信使的精靈。

“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凇花云疊。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冰羽晶瑩,寬裳窈窕,欲舞

高寒闕。煙波照影,翩翩思與誰約?”

從古至今,贊美霧凇的詩詞太多了,但好像千言萬語都無法描述那種通透靈動的美。它不僅僅是一種

自然現象,更是天地間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贈予。

霧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溫環(huán)境中,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者是無數0℃以下的過冷霧滴隨風在樹枝

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黏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積物。

形成霧凇的氣象條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長,而且空氣中水汽充足。①其次,霧卷的形成要求

天晴少云,靜風或是風速很小。②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間有云時,削弱了向外的長波

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就不會凝結。③若是掀掉了這床被

子,熱量就更多地散發(fā)出去,使得地面溫度降低,為水汽的凝結提供了必要條件。④大風是霧凇形成過程

中的天敵,它總能把形成過程中結構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擁在一起的霧凇也會被吹得無影無蹤,微風

或靜風條件為水汽凝結凝華成霧凇提供保障。

霧凇形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冷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后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凇

(或硬凇),它的結構較緊密;另一種是由霧滴蒸發(fā)時產生的水汽凝華而形成的晶狀霧港(或軟淞),結構

較松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由于霧凇中霧滴與霧滴間空隙很多,不僅看起來輕盈潔白,附著在樹木上,宛如瓊樹銀花,清秀雅致,

也具有很多內在的優(yōu)秀品質,人們在觀賞玉樹球花般的古林霧凇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

腑,這是因為霧凇蓬松的結構能夠吸附大量空氣中的污染顆粒,是空氣的天然“凈化器”。

霧凇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fā)生器”,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增多。據測,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霧凇時負

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可達上千至數千個,比沒有霧凇時的負氧離子數量多5倍以上。

此外,霧凇還是環(huán)境的天然“消音器”。霧凇由于具有濃厚、結構疏松、空隙度高的特點,對音波反

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納大量音波。在形成霧凇的成排密集的樹林里感到靜,就是這個道理。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霧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饋贈,就像人生一樣,只有做好充

分的準備,覓得良機,才會成就一場繁華。

19.畫線部分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第2自然段引用古詩詞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為了準確說明事物,說明文的語言很講究分寸。說說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據測,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可達上千至數千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平實的語言概述霧凇在改善環(huán)境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20·廣東廣州·校考小升初真題)

①2008年北京奧運會3000多枚奧運會獎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侖玉。

②青海昆侖玉出產于青海省格爾木市境內昆侖山脈的道教發(fā)源地玉虛峰。我國古代自然、社會科學典

籍中多有“玉出昆崗”的記載。昆侖玉主要成分是由“透山石”和“陽起石”組成的纖維狀微晶結合體,

有“白玉”“青玉”“青白玉”“黃玉”“墨玉”“翠綠色玉”等,豐富的色澤便于區(qū)分金、銀、銅獎牌

的等級。

③據悉,北京奧運會的金牌、銀牌、銅牌分別由“白玉”“青白玉”“青玉”制作。玉環(huán)的內環(huán)周長

31.9毫米,外環(huán)周長為57.7毫米,厚為3毫米。

④昆侖玉體積大于新疆和田玉,最大塊體超過10噸,質地細密(柔嫩柔潤),加工處后光瑩

溫潤、潔透高雅、美觀堅固,是國際珠寶界認定的優(yōu)質級別玉石種類。此外,青海昆侖玉儲大,大塊材料

多,可滿足同等獎牌使用相同質地成色材料的需要,能為北京奧運會獎牌的制作提供足的原料來源。青海

昆侖玉與新疆和田玉處于昆侖山脈同一條成礦帶上,由于新疆和田玉資源儲已十分稀少,近年來青海昆侖

玉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了較大的(份額分量)。

⑤數千年來,玉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古代文化歷來崇尚以玉比德、以玉情、以

玉明志。玉含有美好、尊敬、相愛、相助的內涵,也凝聚著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精神。綿延于海高原、享

有“萬山之宗”美譽的昆侖山,不僅出產了品質優(yōu)美的青海昆侖玉,也孕育了中華各民族互融合交匯發(fā)展、

博大精深的昆侖文化,凝結著中華文化中“和諧、和平、和睦”“和為貴”“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

處的思想。將昆侖玉作為制作北京奧運會獎牌的材料,既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也完美體現了北京

奧運會“綠色、人文、科技”的主題,對于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社會進步與發(fā)展,構建和諧世界具有積極

的作用。

23.從第④段的兩處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文中的橫線上。

24.第②段中的加點詞語“主要”不能刪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②段的畫線句“我國古代自然、社會科學典籍中多有“玉出昆崗'的記載”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將昆侖玉作為制作北京奧運會獎牌的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哪些思想精髓?(請用原文中的語句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玉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以玉比德、以玉表情、以玉明志。請補全下面與“玉”有關的成語。

(1)_____________,敗絮其中。

(2)_____________,不為瓦全。

(3)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

七、(2021·江蘇淮安·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洞悉宇宙,天眼已開(節(jié)選)

2016年9月25日,是舉世矚目的“天眼”(FAST)竣工的日子。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簡稱。這個坐落于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zhèn)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

FAST的建成已經讓國內外專家為之震撼。

FAST工程副經理彭勃說:“這是中國射電地理學界初次擁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設備,我興奮得睡不著

覺”。

中科院鄭曉年介紹說,FAST將可能搜索到更多的奇特天體,用來測量脈沖星,探究宇宙來源和演化、

星系與銀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展開對外地文明的探究。

“我要向FAST的建立者們表示祝賀,他們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設備。”美國物理學家、

諾貝爾得獎主泰勒先生說,“我估計FAST將會帶來許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效果,我十分期待看到這些效

果。”

“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實跟咱們平時常見的鍋式天線差不多,通過拋物面把采集到的信號反射到接收

信號的饋源艙里,再由相應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對接受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只不過,“天眼”有世界級的超大

口徑,采集的是來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腦,是曙光的超級計算機。

這只“大眼睛”的反射面是由4450塊反射面單元組成的,與普通鍋式天線相比,它的反射面是個球

面。說得通俗一點,從側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鍋式天線更深一些。它打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

這個巨大的反射面攤開來足有30個足球場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實的“大鍋”。

28.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1)舉世矚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副其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快速閱讀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這里的“天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天眼”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請用“”畫出來。

3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說明方法,“30個足球場”直觀形象地說明

了____________,“大鍋”形象地說明了____________。

32.作為一名中國人,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請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21·云南昆明·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巧奪天工的烏銅走銀

烏銅走銀,是云南特有的中國傳統(tǒng)銅制工藝品,曾與聞名天下的景泰藍齊名,并稱為“銅藝雙絕”。

它以銅為胎,在銅胎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然后將熔化的銀或金全填入花紋圖案中,冷卻后打磨光滑。時

間久了,底銅自然變?yōu)闉鹾冢赋鲢y色或金色紋理,呈現出黑白或黑黃分明的裝飾效果,古香古色,典雅

別致。

烏銅走銀工藝源于清雍正年間(1722——1735年)云南石屏縣一名匠師岳富的偶然靈感。在一次煉銅

造器時,岳富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不慎掉入坩堝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余,岳富將周圍放著的銀等

金屬全扔進坩堝里泄憤。

氣消之后,岳富發(fā)現坩堝中出現了一種顏色黑亮的合金銅,黑色中呈現若隱若現的金黃色和銀白色的

線條。他試著用這種合金銅制作成工藝品,又經仔細研究琢磨,終于成就了“烏銅走銀”工藝。

烏銅走銀遠比一般的銅銀工藝復雜得多,除了獨門的冶煉烏銅配方和走銀技術,更需要全面掌握造型

雕刻、書法繪畫、微雕等技藝。因烏銅走銀工藝復雜,這一獨特的傳統(tǒng)制銅工藝曾經瀕臨滅絕,其工藝品

存世不多,如今能夠制作烏銅走銀的藝人更是屈指可數,烏銅走銀險成段消失的文化記憶。

33.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短文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讀短文,選出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一項。()

A.烏銅走銀記憶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B.烏銅走銀是以銅、金、銀混合而成,這門技藝已經失傳。

C.烏銅走銀曾被稱為“銅藝雙絕”之一。

D.烏銅走銀發(fā)源于云南石屏。

35.選出不屬于烏銅走銀工藝特點的一項。()

A.烏銅走銀以銅為胎,在銅胎上雕刻各種圖案。

B.將熔化的銀或金填入花紋圖案后,還需要冷卻、打磨。

C.烏銅走銀遠比一般的銅銀工藝復雜得多。

D.能夠制作烏銅走銀的藝人屈指可數。

36.請結合短文內容簡要評價烏銅走銀工藝的創(chuàng)始人岳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20·江蘇南京·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生命不止,遷徙不息

①說起遷徙,人們很容易就會想到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在這支浩浩蕩蕩的遷徙大軍中,角馬無疑是

中堅力量。

②角馬能忍受貧瘠的環(huán)境,但必須每天或隔天大量飲水,因此在它們的活動區(qū)域15-25千米范圍內必

須有水源。這也是角馬遷徙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最大的角馬種群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數量超過100

萬頭。角馬每年的遷徙時間都有所不同,為了追逐濕潤氣候帶來的豐沛水草,它們不惜每年長途跋涉2800

多千米,在非洲大草原上作順時針運動。

③當南方草原的雨季結束時,上百萬頭角馬從塞倫蓋蒂北上,來到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尋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一同遷徙的還有其他食草動物,它們按照消化特性自覺地分批開拔,喜食高層新

草的斑馬打頭陣,愛吃中層嫩草的角馬緊隨其后,偏好底層短草的瞪羚殿后。這支食草大軍的排列并非絕

對的涇渭分明,角馬和斑馬也常常攜手同行。

④角馬在遷徙中集結成群,它們會將年幼的個體保護在群內,夜晚休息時也會輪流放哨。盡管如此,

每年這一路奔騰,角馬們也養(yǎng)活了路上埋伏和尾隨的肉食動物。草原上隨時上演各種驚心動魄的狂野殺戮:

一只正在游泳渡過馬拉河的角馬,很可能被河中的鱷魚攻擊;草原上一只年輕的角馬或許會成為獅子的大

餐。

⑤角馬交配的季節(jié)通常是在5月到7月,有孕在身的角馬媽媽即使跑長途也沒有什么“孕婦專座”,

照樣千里奔襲。第二年1月到3月,當雨季再次來臨時,回到塞倫蓋蒂的雌角馬會在幾周內產下上萬頭小

角馬,并帶著寶寶踏上新一年的征程。

3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列選項中,沒有采用列數字這一說明方法的是()

A.它們不惜每年長途跋涉2800多千米。

B.在它們的活動區(qū)域15~25千米范圍內必須有水源。

C.最大的角馬種群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數量超過100萬頭。

D.草原上一只年輕的角馬或許會成為獅子的大餐。

39.根據短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

(1)第①自然段畫“”句子中的“角馬無疑是中堅力量”在文中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畫“”句子中的這支食草大軍的排列并非絕對的涇渭分明”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從全文看,下列說法不符合短文內容的一項是()

A.角馬是非洲草原遷徙動物中最主要的種群。

B.角馬的遷徙養(yǎng)活了路上埋伏和尾隨的肉食動物們,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huán)。

C.角馬每年的遷徙時間都有所不同,是隨雨季變化而變化的。

D.角馬每年在遷徙途中生產角馬寶寶。

十、(2021·安徽蚌埠·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古蜀傳說,解密三星堆文明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新發(fā)現六個“祭祀坑”,目前已出土五百余件重要文物,青銅方尊、黃金面具、

象牙……使我們看到了神話傳說背后隱藏的古蜀國文明的真實面貌。

李白《蜀道難》有詩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

與秦塞通人煙。”

在現代考古學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扎根前,由于地理環(huán)境原因,古蜀國的歷史一直處于神話傳說之中。

如西漢楊雄《蜀王本紀》稱:“蜀王之先,名蠶叢,后代名日柏溲(又名柏灌),其后名魚鳧。此三代水

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這是關于蜀國先祖最早的神話傳說。其中提及的先祖名號,

都與動植物圖騰有關。

東晉時期,蜀地有一位史學家常璩撰寫了《華陽國志》,這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它記錄

了上起遠古下至東晉永和三年(347年)間巴蜀地區(qū)的歷史、地理、風俗、物產等情況。其中有“蜀之為

國,肇于人皇”之說。在上古神話譜系中,盤古開天辟地后有天皇、地皇、人皇相繼擔任部落聯盟首領,

是為“三皇”。人皇時期,在黃河上游活動的羌氐等民族,沿著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向南遷徙。其中一支部

落在今天四川松潘縣的岷江森林河谷中,發(fā)現了桑樹和野蠶,成為華夏民族中最早的制絲部落。

三星堆的故事,始于1929年。那年春天,廣漢農民燕道成、燕青保父子在開挖溝渠時,偶然發(fā)現了

一批精美玉器。經歷八十多年時光,考古學家對三星堆遺址文化已有了相當了解。該文化分為四期,延續(xù)

時間距今4800年——2600年,一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二期之后進入文明時代。

三星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高65厘米、寬138厘米的青銅縱目面具,身高180

厘米、加上底座通高260厘米的青銅大立人,通高達396厘米的青銅神……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神秘、巨

大。

本次考古還出土了一批黃金制品。其中一個殘缺的黃金面具,寬約23厘米,高約28厘米,復原后比

人臉大得多,考古學家據此認為應不是給人佩戴的。它究竟具有何功能,還有待解答。但古蜀文明對黃金

的加工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顯而易見。

在整個中華文明的區(qū)域文化中,“早期巴蜀文化”的特色與其他區(qū)域文化相比較,其差異性是最大的。

三星堆文化的意義在于,它充分吸收了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的陽光雨露,因而顯得格外璀璨耀眼,也再次

表明了中華文明是多樣性、豐富性與融合性、統(tǒng)一性的關系。

《商文化怎樣傳入四川》一文中指出:“三星堆的青銅文化最接近于湖南湖北,與淮河流域也有聯系。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設想,以中原為核心的商文化先向南推進,再經淮河至長江,越過洞庭湖,同時過長

江三峽傳入蜀地。這很可能是商文化通往成都平原的一條主要途徑。”

41.解釋詞語。

爐火純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他們都是部落聯盟首領。()

(2)三星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是很發(fā)達的青銅文明。()

(3)關于蜀國先祖最早的神話傳說,出現在《華陽國志》一書中。()

(4)在整個中華文明的區(qū)域文化中,“早期巴蜀文化”的特色與其他區(qū)域文化相比較,其差異性是最大的。

()

43.寫出三星堆文化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用自己的一句話贊揚三星堆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21·福建寧德·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超級網銀

①“網上銀行”又稱網絡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通過互聯網向客戶提供查詢、對賬、轉賬、信貸、

網上證券、投資理財等傳統(tǒng)服務項目,使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

投資等。可以說,網上銀行是在互聯網上的虛擬銀行柜臺。

②如果你已開通網上銀行,你會發(fā)現里面新增了一個“超級網銀”功能。

③“超級網銀”全稱是“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tǒng)”,通過構建“一點接入、多點對接”的系統(tǒng)架構,

實現“一站式”網上跨銀行財務管理,是2009年研發(fā)的標準化跨銀行網上金融服務產品,2010年8月30

日正式上線。“超級網銀”不僅能使用當前的網銀行服務,還可以跨行查詢別的銀行賬戶,甚至能跨行將

其他銀行賬戶內的錢匯入當前賬戶。“超級網銀”具有統(tǒng)一身份驗證、跨行賬戶管理、跨行資金匯劃、跨

行資金歸集、統(tǒng)一直聯平臺、統(tǒng)一財務管理流程、統(tǒng)一數據格式等七種功能。

④一般來說,在使用“超級網銀”前,用戶首先需要成為簽約客戶。登錄各家銀行的網上銀行系統(tǒng)主

頁,在“我的賬戶”→“賬戶管理”→“他行(互聯)賬戶查詢/簽約”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關的操

作選項。

⑤使用傳統(tǒng)網上銀行系統(tǒng)時,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銀行的賬戶情況,需進行多次登錄、查詢操作。

而“超級網銀”通過統(tǒng)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銀行發(fā)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詢管理在多家銀行

開立的賬戶余額和交易明細,一個U盾可以完成多家銀行的網銀登錄。

⑥對個人轉賬服務而言,“超級網銀”比普通網銀更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實時到賬。對于公

司而言,“超級網銀”強大的資金歸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結算賬戶與子公司的結算賬戶之間建立上劃下

撥關系。

⑦目前“超級網銀”的收費標準與普通商業(yè)銀行網上業(yè)務的收費標準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銀行宣布暫

時不收取跨行轉賬手續(xù)費,而大部分銀行公布的收費水平均不低于現有普通網銀。

⑧“超級網銀”實現了實時跨行轉賬和跨行賬戶實時管理,將引領整個銀行業(yè)進入一個更加高效和便

捷的時代。

(選自《半月談》2012年第6期有刪改)

45.不屬于“網上銀行”功能的選項是哪一個?()

A.轉賬B.信貸C.理財D.取款

46.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紹了“超級網銀”的什么特點?()

A.名字B.功能C.使用方法D.上線時間

47.下列關于“超級網銀”,描述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超級網銀”比普通網銀更為高效、快捷。

B.“超級網銀”可以跨行查詢別的銀行賬戶。

C.“超級網銀”全稱是“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tǒng)”。

D.“超級網銀”比普通銀行網上業(yè)務的收費高得多。

48.第五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種說明方法?結合文本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第七自然段加點詞語“暫時”能否去掉?結合文本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21·山東濟寧·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大白鯊

①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著大約350種鯊魚,它已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了3億多年。在所有的鯊

魚中,大白鯊個兒最大、最兇猛、最為矯健有力,沒有任何海洋動物敢與大白鯊為敵。

②生物學家認為,大白鯊可以長到7.61米長,壽命達20年。剛生下來的大白鯊幼魚約1.06米,出

生的當天就會自己捕食。雌大白鯊成年時長4.84米,體重達1360——2721千克。漁民因漁網被兇悍的大

白鯊撞破扯爛而一無所獲的事時有發(fā)生。

③大白鯊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幼小的大白鯊捕食魚類,身體長到2.74——3.65米時,轉而捕食海洋

中比魚類個子大的海豹、海獅之類的哺乳動物。捕食時,大白鯊往往先在獵物四周慢吞吞地游來游去兜圈

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將身子隱蔽在礁石之間;覷準時機,猛然閃電般向上直撲獵物的腹部或尾部,刀

鋒似的利齒將獵物咬成幾塊,三口兩口就把獵物吞進了肚里。

④大白鯊的表皮覆蓋著一排排叫做真皮齒的尖利鱗片,每個鱗片猶如一粒細小的利牙,魚皮表面像砂

紙般粗硬。高速游動的大白鯊如果擦碰到人體,人的肌膚會被割劃得皮開肉綻。

⑤大白鯊的體溫比周圍水溫高6℃。據科學測算,肌肉溫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縮力便增加2倍。

這是大白鯊反應神速、肌肉爆發(fā)力強大的主要原因。

⑥大白鯊的鼻孔上邊有一系列感覺小孔,這些小孔能靈敏地探測到獵物發(fā)出的微弱電磁場,因此大白

鯊能很容易地捕獲獵物。通過鼻上小孔,大白鯊還能依據地球電磁場,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動時準確地把

準方向。大白鯊游動時,將上下顎收縮在鼻子下邊,使頭部成流線型,以減少水的阻力。

⑦大白鯊是海洋生物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它起著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動物數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

老弱病殘者,促進生存競爭。另外,大白鯊還吞食海洋中的動物尸體,清潔海洋。可惜的是,體態(tài)優(yōu)美的

大白鯊由于受到誤解,被人類大量捕殺,數量急劇減少,現在已被世界動物保護組織列入了瀕危動物名單。

50.大白鯊反應神速、肌肉爆發(fā)力強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標出來。

51.文中畫線的句子(在第④自然段)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大白鯊的鼻孔上邊有感覺小孔,這些小孔有哪些作用?概括地寫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舉例說明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寫出兩種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文章的第③自然段具體地寫了大白鯊是怎樣捕食的,你覺得哪些詞用的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2021·江蘇無錫·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天舟二號建功業(yè)航天強國再夢圓

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萬里穿針”

技術再現太空。空間交會對接是載人航天活動的三大基本技術之一,復雜度高、精準度高、自主性要求高、

安全性要求高。此次交會對接看似是一小步,卻是中華民族向著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又邁出堅實的一大步。

()浩瀚宇宙,()航天事業(yè),()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飛向

蒼穹,使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正式開通,為更好服務全球、

造福人類貢獻智慧和力量;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讓世界為中國航天畫出大大的驚嘆號;“天

問一號”著陸火星,就此登上無盡前沿的創(chuàng)新高地……天舟二號與天和的太空牽手成功,也將為我國航天

事業(yè)發(fā)展的壯美畫卷增添雄渾的一筆。

在太空的交會對接只是以秒計算的瞬間,為之付出的卻是中國航天人的“三十年磨一劍”:僅僅是為

了讓貨運飛船的主動對接機構與核心艙的被動對接機構能“溫柔”地“吻”上去,中國航天設計師們就經

過500多次仿真分析和300多次地面試驗,終于使原本8噸的對接能力提升到74噸,乃至180噸,大大

提升了大型航天器對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萬里穿針”技術再現太空的背后,凝結了航天工作者夜以繼日、刻苦攻關的辛勤汗水,體現了航天

工作者協(xié)力攻關、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彰顯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進取精神。

(摘自光明網,作者謝偉鋒,有改動。)

55.“萬里穿針”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A.建設發(fā)展探索B.探索發(fā)展建設

C.探索建設發(fā)展D.建設探索發(fā)展

57.第二自然段中,寫長征五號、北斗三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目的是為了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中國航天設計師們就經過500多次仿真分析和300多次地面試驗,終于使原本8噸的對接能力提升

到74噸,乃至180噸”這段話中的兩組數字,分別說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作者用“溫柔”“吻”這樣的詞語寫空間對接的過程,這樣寫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2020·江西新余·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森林——地球綠色的肺

①森林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是地球的綠色之肺。森林維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

這種“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任何物體都不能取代的。我們要保護森林。

②森林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干旱的作用非常大。據專家測算,一片約10萬畝面積的森林,相

當于一個約200萬立方米的水庫。這正如農諺所說的:“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

能吐。”森林因這種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學家稱之為“吞水吐雨器。”

③森林另一種“吞吐”功能,就是它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吐出新鮮氧氣,調節(jié)氣溫,為我

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據林業(yè)專家統(tǒng)計,全世界森林總體上每年凈吸收大約15億噸的氧化碳。一公頃

闊葉林可吸收1千克的二氧化碳,釋放730千克的氧氣。所以科學家稱森林是“吞碳吐氧機”,是天然韻

綠色氧吧。

④當前,值得關注的是地球的綠色之肺在日益萎縮。近200年間,地球上的森林大約有1/3被砍伐和

毀掉。而另一方面,地球上的燃料熱能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劇增加。這使得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急劇惡化,

從而引發(fā)熱浪、颶(jù)風、暴雨、洪水、暴風雪及干旱,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⑤總之,我們要保護森林。為了使地球這個“能吞能吐”的綠色之肺恢復健康,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抑

制全球氣候變暖,減少旱澇等多種自然災害,我們應該大力植樹造林,使每座荒山都綠起來。

60.下面的敘述,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項是()

A.森林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干旱的作用非常大。

B.森林被稱為“吞碳吐氧機”是因為“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C.全世界森林總體上每年凈吸收遠遠超過15噸的二氧化碳。

D.大力植樹造林,可以使地球的綠色之肺恢復健康。

61.請為下列的句子選擇正確的說明方法。

A.引用B.列數字C.打比方D.作比較

(1)森林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是地球的綠色之肺。()

(2)一公頃闊葉林可吸收1千克的二氧化碳,釋放730千克的氧氣。()

(3)這正如農諺所說的:“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62.選擇。短文的表達順序是()

A.先總述再分述B.先分述再總述

C.先總述后分述再總述D.事情發(fā)展順序

63.結合短文內容,請你寫一條保護森林資源的宣傳語。(結合文章中有關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2021·四川廣安·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人體的色彩科學

①色彩具有令人驚訝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實驗:將同樣重量的兩份

東西分裝于兩個盒子,再將一個盒子用白紙包封,另一個用紅紙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會覺得

______。

②戴爾教授在14年前首先發(fā)現色彩有“重量”。他經過多種復雜的實驗后得出結論,各種顏色在人的

大腦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還將顏色按“重量”從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順序:紅、藍、綠、橙、黃、白。

③色彩學還告訴我們,顏色不僅具有“重量”,而且還有“味道”。這是因為我們()能用眼睛看清顏色,

()還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們。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某一具體波長的能,我們的神經末梢,即感覺器官

可以接收到這種能。正是由于這種原因,許多盲人也能分辨顏色。

④根據這一發(fā)現,科學家們認為,人的皮膚吸收其喜愛的顏色,而拒絕其討厭的顏色。例如,室內的

顏色就左右著人體的狀態(tài)。如果在一間沒有窗戶、壁紙及家具都是紅色的房間度過兩個小時,就會感覺像

過了4個小時;而在全藍色的房間則會感到僅過了1個小時。而且,人的體溫也會因室內顏色的變化而變

化。如果從紅色房間移到藍色房間,人的體溫就會下降。

⑤更為奇異的是,專家們發(fā)現:顏色可促進人體分泌荷爾蒙,而分泌荷爾蒙的多寡,能影響人們的身

心健康和工作情緒。如黃、橙、紅等色有使人振奮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發(fā)人們的積極性,促使進入興

奮狀態(tài);而藍色、紫色、綠色等則有使人平心靜氣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環(huán)境產生活躍的氣氛,

刺激和增進生產活力;而后者則能使人鎮(zhèn)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種復雜精細的工作。

(有刪改)

64.在文中括號內填入合適的關聯詞語。

65.色彩有令人驚訝的特性,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

6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中“用手掂量掂量”中“掂量掂量”的意思是用手估量輕重。

B.聯系上下文,第①段橫線處應該填入的內容是“用紅紙包封的盒子輕一些”。

C.第③段第一句話中的“重量”和“味道”兩個詞語可以互換。

D.根據第⑤段的內容,臥室裝修時宜使用紅色、藍色等作為主色調。

67.第④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不少于2種)?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在舉重比賽中,為了使舉重運動員更好地發(fā)揮,你認為比賽場地的地毯應是什么顏色的?杠鈴應是什

么顏色?這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9·安徽蚌埠·校聯考小升初真題)

《論語》

①《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一部書。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

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中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②經典是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經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經典就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

最有價值的東西。《論語》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是儒學奠基之作,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

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

③《論語》以記錄言論為主,“論”是“編撰”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的意思。《論

語》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所記錄和整理的。《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

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其中,有很多名句,至今還在流行。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

乎?”“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④《論語》一書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20篇。《論語》語言精練而形象,是

語錄體散文的典范。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寫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

并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進行了歸類,并有重復章節(jié)出現。

⑤《論語》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例如,薄賦斂、舉賢才、節(jié)用、使民以時、有教無類

等,尤其是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和詩論等。《論語》中許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這些可貴經

驗的概括和總結。

⑥《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它的文學性主要是語言形象。它往往用簡練的言辭寫出人物的神情

語態(tài)和性格特征。

⑦宋代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論語》的貢獻很大。

69.“四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論語》是孔子自己寫的一部記錄自己言行的書。

B.《論語》是孔子和孟子合寫的書。

C.《論語》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所記錄和整理的。

7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論語》沒有嚴格的編寫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

B.《論語》沒有集中地反映孔子的思想。

C.《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

D.《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它的文學性主要是語言形象。

72.寫出《論語》中有積極意義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素養(yǎng)點寫出《論語》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21·福建泉州·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中國制造”

鄧興旺

中華文明與“五谷”密不可分。“五谷”通常是指稻、黍、稷、麥、菽,分別對應現代的水稻、黃米、

小米、麥子、大豆。大豆是何方神圣?又是憑借怎樣的本領占據“五谷”之一席?

大豆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制造”,至少有4500年的種植歷史。三千年前的《詩經》中就出現了它的身

影:“中原有菽,小民采之。”眾多的考古證據也證實了“大豆生中國”的觀點。截至2013年,在考古

中已發(fā)現了11處栽培大豆遺址。

起源于中國的大豆,身影現已遍布世界各地。大約在6世紀,大豆傳入日本;18世紀,歐洲和北美殖

民地開始種植大豆;如今,美洲已經成為全球大豆最主要的產地。隨大豆一起傳播的還有豆腐的制作方法。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相傳,兩千多年前淮南王招納煉丹士用汞煉丹,

以求長生不老。某日,煉丹士將黃豆磨漿,置于爐火上煮熟,加入鹽鹵以試驗煉丹,結果陰差陽錯造出了

豆腐。如果沒有先人們開創(chuàng)的“豆腐之法”,大豆還只是最初的黃色圓豆,變不成豆?jié){、豆腐、豆花兒、

豆腐腦兒……在泰國、韓國、越南、日本等國家,豆腐已經是主要食物之一,英文中也有“tofu”這個專

門的詞語稱呼豆腐。

大豆深受世界人民喜愛,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獨特的營養(yǎng)構成。大豆不但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與蛋白

質相當的肉類相比,價格要低廉得多,是一種質優(yōu)價廉的蛋白質補充食物。豆?jié){享有“植物牛奶”的美稱,

中國人最經典的早餐搭配當數豆?jié){、油條。大豆不僅是糧食,還是一種油料作物,主要用來加工成豆油和

豆粕,豆油供人食用,豆粕用來飼養(yǎng)豬和雞。大豆油是世界消費量最大的油料,占據世界食用油的半壁江

山。

中國作為大豆的原產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大豆品種資源,一直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生

產國之一。20世紀90年代前,中國大豆完全自給自足,是大豆出口大國。然而,20世紀90年代后,

隨著食用油和豆粕消費量的大幅度增加,國內每年大豆需求量急劇增長,竟高達7500萬噸之多。中國因

此面臨著艱難的選擇:要么擴大國內種植,要么增加進口。因為種植那么多的大豆,需要400萬頃土地,

為此還不得不進口至少2億噸糧食。如此一來,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大量增加進口。2015年進口8000萬

噸,近年已經超過了9000萬噸,中國就這樣變成世界上進口量最大的大豆買家。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超

過4500年,卻在不到40年間發(fā)生“角色反轉”。這是一組值得國人反思的數據,折射出背后深刻的問題。

曾經,中國作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薪火不斷的國度,經由陸上及海上

絲綢之路,向外傳播的不僅有大豆種子,還有相關的技術與文化。國家繁榮的基礎是農業(yè),農業(yè)發(fā)展的根

本驅動力是科學技術。大豆生中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古老的大豆能借助新興的科技在中華大地上重放

異彩!

(選自《植物與食物》,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有刪改)

74.“中原有菽,小民采之”中的“菽”指的是什么()

A.水稻B.大豆C.麥子D.小米

75.作為大豆的原產國,我國目前大豆供給情況如何()

A.自給自足B.大量出口C.大量進口D.各占一半

76.第3自然段列舉兩千多年前發(fā)明豆腐的事例,主要目的是什么()

A.強調豆制食品豐富多樣。B.說明豆腐是有意發(fā)明的。

C.介紹豆腐是當時主要食物。D.說明豆腐制作方法源于中國。

77.根據文章內容,關于大豆,下列哪個說法是錯誤的()

A.考古證實,大豆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制造”。

B.豆腐制作方法隨大豆一起傳播到世界各地。

C.“tofu”是專門為“大豆”而造的英語單詞。

D.我國需要借助新興科技讓大豆產業(yè)重放異彩。

78.讀了文中畫橫線的語句,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請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大豆為什么能占據“五谷”之一席?請結合文本簡要回答,至少三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有讀者認為,本文以《大豆:中國制造》為題更加準確。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9·天津和平·統(tǒng)考小升初真題)

你不了解的鉬元素

①某一年,新西蘭的一個牧場遭遇了干旱,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條礦工經常踩踏的小路邊上,

生長著茂密的綠草。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里的礦場是鉬礦,礦工們走路時不經意間將礦渣撒落在小路上,

給路邊的小草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那么,鉬是怎樣的一種元素呢?

②對鉬的發(fā)現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學家彼得·海基爾姆用封閉的坩堝對由碳粉、亞麻籽油和

鉬酸混在一起攪拌成糊狀的漿糊加熱,他用這種碳還原法將一種新的金屬從輝鉬礦中分離出來,并將該金

屬命名為鉬。至此,鉬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③鉬一經面世,便以堅韌、耐腐蝕、耐高溫的優(yōu)勢在軍事、醫(yī)療等領域受到青睞。

④一戰(zhàn)中,英國人最初給坦克安裝了75毫米厚的錳鋼板,但這種坦克過于笨重,表現得并不理想。

后來,英國人將錳鋼板換成鉬鋼板,使坦克的厚度減少了50毫米,這不但沒削弱防御力,還使坦克更加

機動靈活,在戰(zhàn)爭中大顯神威,這也讓鉬名揚天下。

⑤鉬元素還被應用于醫(yī)療實踐。比如,锝99是應用最廣泛的放射性造影劑,它由鉬99衰變而來。鉬

99是鉬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為2.75天,半衰期過后,鉬99衰變?yōu)轱?9。鉬99的半衰期

非常理想,這個時間既保證了鉬原子在原料地到醫(yī)療場所的運輸過程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又保證了锝99

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激活。在現代核醫(yī)學中,80%的醫(yī)療都用到了锝99,而在當今的美國,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