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留心觀察
本單元的主題是“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是“體會咋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
事物的”。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現習作例文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
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要注意,不管是精讀課文還是習作例文
的教學,都指向同一個學習任務一一寫i篇習作,因此教學時應著意引導學生感
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體會“觀察的細致”帶來的好處或收獲,初步/解可以調動
多種感官觀察,逐步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4*4^飛T*?
分類具體內容內容簡說教學要點課時安排
本文以一個孩子
的口吻敘述了他在大了解“我”觀察
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了哪些事物和場景;
程,記錄了“我”乘船了解“我”對翠鳥外
搭船的鳥2課時
去鄉下外祖父家的途貌、動作的細致觀察,
中,眼睛捕捉到翠鳥捕體會留心觀察的好
魚的情景,字里行間充處。
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本文不僅再現了
文
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
麗、生活的快樂,而且交流自己覺得有
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趣、可愛的場景;了
察、了解自然的意識。解草地的變化及變化
金色的草地1-2課時
課文意境優美,語言生的原因,體會“我”
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觀察的細致;能自己
趣,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觀察并和同學交流。
自然、體驗“美”的好
素材。
“交流平臺''中安梳埋總結留心觀
排的兩組例語來自本察的好處;學會調動
交流平臺
單元的兩篇課文。這兩多種感官進行觀察;1課時
初試身手
組例語啟發我們一要按照順序將觀察所得
留心周圍事物,二要細寫下來。
致觀察。
“初試身手”是讓
學生試寫觀察所得,為
后面的“習作”做鋪墊。
了解作者觀察的
方法,關注作者觀察
我家的小狗
時的感受;結合精讀
習
作安排了兩篇習作課文、交流平臺等內
例例文,旨在引導學生體容,引導學生明確可
文會作者觀察的細致。以觀察什么、怎樣進
我愛故鄉
行觀察、觀察時有什
的楊梅
么感受,為習作打基
礎。
運用三幅例圖呈1-2課時
現不同的場景,引導學引導學生回顧習
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注得的觀察方法;交流
意事物的變化,將自己自己的觀察記錄,拓
習的發現寫下來。交流習寬習作思路;圍繞“觀
作作之后,引導學生用一察是否細致”,完成、
句話說說自己的觀察評改習作;鼓勵學生
感受,和同學分享觀察展示觀察所得,交流
心得,養成留心觀察的觀察感受。
習慣。
15搭船的鳥
“父、鸚”等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個生
教413
學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目
標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
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重難點)
課
學“__”
時
前學生預習O2
安
準課
排
備a”
教師備課0時
3年0命F第一時7”.令①?-
'V諛"9斗
“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13個生字,
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交流識字方法。
2.讀通、讀熟課文,盡量讀出感情。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由交流喜歡的動物:它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
點?你覺得它什么時候最有趣、最好玩?
過渡: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不管是看似冰冷的蟒蛇、蜥蜴,還是馴良乖
巧的小狗、小貓,它們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這個美麗的大家庭里,給自然增添
了無限生機。你最喜歡哪種動物?跟大家說一說。(學生自由表述。)
師過渡,引出本文的描寫對象一一翠鳥。
過渡:看來,你對它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歡它,所以說起來頭頭是道。今天,
老師也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它不但長得漂亮,而且特別聰明,還會搭船呢!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預設:引導學生杳字典理解“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就是乘船。
4.質疑課題。預測:看到課文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1)是什么鳥要搭船?它長什么樣子?(2)它搭船干什么?(3)
它要上哪兒去?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借助拼音或是查查字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詞。
(3)同桌互讀,互相糾正,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識字方法:“啦”是多音字,可以結合文中具體語境進行辯讀、識記;“嘴”
字可以編一編謎語;“翠綠、翠鳥、鸚鵡”等詞語可以結合圖片來識記:“沙、
悄”等字可以與形近字結合記憶,“沙啦、靜悄悄”可以提示學生進行生活聯想,
也可以讓學生自主交流喜歡的識字方法。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示范書寫重點字,指導生字書
寫。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及難句,指名朗讀,教師相機點撥重點詞語,指
導朗讀。
?天下著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觀察課文插圖,引導學生
想象、體會雨點打在船篷上的聲音。)
?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出示翠鳥、鸚
鵡的圖片,觀察翠鳥美麗的羽毛、可愛的樣子。還可以拓展介紹我國傳統工藝“點
翠”,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思想教育。)
?它靜悄悄地停在船頭不知有多久了。(引導學生說出“靜悄悄”的反義詞
“鬧哄哄”,再聯系前文,用充滿疑惑的語氣讀一讀句子,讀出怕驚嚇了翠鳥的
心理。)
?難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嗎?(注意讀準句子的節奏,可
指名多位學生讀一讀,交流怎么才能把句子讀好。)
?哦,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注意讀準“搭”“捕”的字
音和“哦”“呢”兩個詞的語氣。)
(2)分小組或指名學生接力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盡量讀出自己想要表
達的感^情。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試著用芻己的話概述每個自然段
的意思。同桌交流后互相說一說,教師相機點撥歸納。
2.引導學生根據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這篇課文主要敘述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發現并認
識了一只翠鳥的事。
3.思考并討論課后的第1題。
(1)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觀察”。
(2)引導學生說出作者觀察到了什么。
明確:第1自然段,“我”坐在船艙里,聽到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
響”的聲音。第2自然段,“我”發現翠鳥后,觀察了翠鳥美麗的外形:羽毛是
什么顏色,翅膀是什么顏色,嘴巴是什么顏色。第4自然段,“我”觀察到了翠
鳥捕魚時敏捷的動作:沖進水里,飛起來了,銜著一條小魚,吞了下去。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點評表揚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我們曾經在上學的路上,見識過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有多
么美。今天,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我們不但在船篷里聽到了好聽的雨聲,還在
船頭看到了一只美麗可愛的翠鳥。這些生活里的美景,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
受!而我們怎么做才能有所發現呢?對,就靠觀察!下節課,我們還會再次走近
這只“搭船的鳥”,從觀察中感受生活的快樂。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想一想,今天從老師或同學那里,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或新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翠鳥”的相關資料,與作者的觀察進行比較。
2.觀察你身邊的某種小動物,看看它是什么樣子,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3.在家里種種豆芽,觀察其生長變化情況。
4.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學案?”,)
3.令i7人二課時?M幫1^年刊
1.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
“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搭船的鳥”的含義。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中動植物的興趣,培養人與自然
和諧共處的意識。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教師小結指導。
提示;“”詞語聽寫。
2.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介紹翠鳥的科學知識,然后出示翠鳥不同姿態的圖片,引導學生
簡單觀察。
過渡:同學們了解了這么多翠鳥的知識,包括翠鳥長什么樣子,它喜歡住在
哪兒、吃什么,又是怎么警殖的,真有意思!老師也給大家找來了一些翠鳥的圖
片。(出示課件圖片。)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表述,真
漂亮,動作好快……)說得真好!你是從(外形'動作'神態'聯想和想象……)
來觀察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只可愛的鳥兒,好好地觀察一下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自讀圈畫,試著從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鳥樣子的詞語和句子。
2.出示笫2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1)用段中的一個詞概括翠鳥的外形特征。(美麗/漂亮。)
(2)作者重點寫了翠鳥外形的哪一方面的特點?(顏色。)
(3)作者是怎樣觀察這方面的特點的?先看了哪里?后看了哪里?(羽毛、
翅膀、長嘴。)
“彩色的小鳥”“比鸚鵡還漂亮”體會翠鳥的外形美。
4.再讀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景象的呢?教師小
結方法。
思考: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彩色、美麗
翠綠的羽毛
?■JJ。?:
.翅膀帶有J二些藍色
紅色的長嘴
比鸚鵡還漂亮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翠鳥的樣子美。
(二)學習第4自然段。
過渡:這樣一只美麗的翠鳥,還有一個高超的本領呢!同學們,認真讀一讀
課文第4自然段,告訴我,翠鳥的“本領”到底是什么呢?
4自然段,交流明確答案一一(捕魚)。
續思考:課文中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動作快/動作敏
捷……)
3.再讀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圈畫體現翠鳥動作敏捷的詞語。(沖、飛、銜、
站、吞。)
4.出示一組句子,引導學生比較用詞。
?它掉進水里,不見了??墒牵诛w起來了,紅色的長嘴咬著一條小魚。
它落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吃進去了。
?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墒?,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
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明確:(1)首先是動詞的比較一一課文原句動詞的運用更準確,更能讓人
體會出翠鳥捕魚技術嫻熟、動作敏捷。(2)其次是詞組比較一一“一下子”“沒
一會兒”說明翠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整個捕魚、吃魚的過程,動作十分迅
速。(3)詞語拓展(形容時間短的詞語):馬上、突然、立刻、剎那、霎時、
一瞬間、轉眼間、眨眼間、倏地、一忽兒、分秒之間……
5.適時播放翠鳥捕魚的視頻,引導學生邊看邊加深感知。
6.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注意強調幾個動詞。(可
出示課后第二題)
(三)學習第1、3、5自然段,回顧整篇課文。
過渡:同學們,這么漂亮、這么敏捷的鳥兒,“我”是怎么碰到的呢?讓我
們將目光聚集到這艘在河面上行駛的小船上,同作者一起踏上去外祖父家的旅
途。
1.出示課本插圖,播放雨聲音頻,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我”這
時候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樣?
2.教師朗讀第2自然段,談話激趣,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在單調的行程中,
“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同學們,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時
你會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表述。)
3.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讀出強烈的疑問語氣。
4.學生討論交流:你覺得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好奇心強,善
于觀察,愛動腦筋思考問題……)
5.這是一只什么鳥呢?齊讀第5自然段,聯系全文思考:“我”是怎么認識
翠鳥的?
預設:通過觀察,“我”認識了這只外形美麗、動作敏捷的鳥兒:經過媽媽
的指點,“我”知道了這只鳥兒的名字。學習不一定都來自書本,還有其他的途
徑(如留心觀察、詢問他人等)。
三、再讀課文,升華感悟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知,思考“我”對翠鳥的感情。(驚喜、
好奇、喜愛……)
“搭船的鳥”,引導學生找出與文題呼應的句子并加以體會。
小結:哦,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把翠鳥當成人來寫,字里
行間充滿童趣。翠鳥本身是一種孤獨且怕人的鳥,而此時它為什么敢長時間停在
船頭?因為我們沒有傷害它,甚至都沒有驚擾它。它自在地搭船,自在地捕魚,
絲毫不受影響。正因為不去傷害鳥,人才欣賞到了鳥的美麗與可愛。更因為鳥不
害怕人,人身邊才出現了這么和諧、美好的畫面,才發生了這么溫馨、有趣的故
事。同學們,做個愛鳥、愛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會遇見很多美好的瞬間。
四、觀察實踐,仿寫練習
1.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觀察的小動物,或是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
察。
2.學生練筆,把自己的觀察寫一寫,然后匯報展示。
小結:同學們不僅觀察到了小動物的不同特點,還讓老師看到了你們的細心,
更感受到了你們的愛心。是呀,留心觀察生活,才能發現身邊的美,才能學到更
多有用的知識,才能積累更多好的習作素材。
五、積累拓展,作業設計
1.課外閱讀。請爸爸媽媽幫助,再找一些表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讀一
讀。
2.觀察作'I匕繼續觀察自己種的口芽,或是其他動物、植物等,簡要地記錄
觀察所得(見下圖),為單元習作做準備。
觀察記錄單
觀察對象
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
觀察所得
3.完成木課對應訓練。
(“學案?",)
和書役時
,____H外形(美)H羽毛翠綠、翅膀帶藍、長嘴紅]
選船的好
■動作(疾5~~(沖、飛、銜、君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一份愛護小動
物的情感,從《搭船的鳥》這篇課文中,我們就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這篇文
章語言雖然簡潔,讀起來卻耐人尋味。和學生一起學完這篇課文,我們都意猶未
盡,有幾點是比較成功的:
一、抓住重點,引導觀察。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作者對翠
鳥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因
此,圍繞“觀察”,我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觀察,又引導他們結合課文中的重
點詞句(表示顏色的詞、相關的動詞、按順序描寫的句子)去探究作者觀察到了
什么,是怎么觀察的,從而把抽象的教學目標轉化成了實際可行的教學過程。為
適應教學需要,對課文內容的順序也重新進行了調整,但是章法可循,并不顯凌
亂。
二、自主提問,激發興趣。
童年本身就是一個人腦子里存有太多問號的年齡,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來
說,無數的好奇和遐想充滿他們的小腦袋。揭示課題后,我首先發問:看到這個
題目后你們的頭腦中會想到什么問題呢?學生們馬上舉起了小手,雖然有的學生
說得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為他們敢于提問感到欣喜。我把大家提的問題進行
歸總,分為三類;搭的是雄的船?搭船的鳥是什么鳥?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點
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三人問題的提出層層深入,不僅能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
力,更把學生很自然地帶入到了文本中,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自主學習,加深卬象。
在第二堂課之前,我專門布置了搜集翠鳥資料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這種鳥
兒的外形、習性等有初步的把握,這對最后體會文章情感也有很大幫助。我又找
了一些圖片讓孩子們欣賞,介紹了一些課本外的知識,并通過短片讓他們感受翠
鳥捕魚的過程,使他們對這種陌生的鳥類有了更深的了解。學生對翠鳥的印象就
更加深刻了,此時再讀課文,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四、創設情境,感悟朗讀。
整個教學過程,我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語言,在讀中感悟寫法。在整體把握
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脈絡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平淡之中突遇驚喜”
的波瀾,我借助了插畫、多媒體課件等形式,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創設出獨特
的氛圍,引導學生想象、體悟,去感受雨天行船的寧靜與單調,去體會翠鳥突然
出現帶來的驚喜與好奇,云品味翠鳥的美麗與敏捷,從而讓學生明白細心觀察的
好處:留心觀察才能獲得新知,才能發現美好,感受快樂。
五、讀寫結合,嘗試實踐。
為了能夠將習得的方法運用于實踐,我在課前布置了觀察小作業,在課堂上
自然延伸課文主題,安排了仿寫小練筆。學生們本身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因此
在練筆時很容易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又有課文語句可供模仿借鑒,訓練效果超出
預期,達到了學以致用、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目的。
但這節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說雖然布置學生搜集了一些資料,對逐步
培養他們搜集信息的能力是一種促進,但是這個過程還可以細化,免得出現學生
在課堂上對相關信息缺乏整理,東拉西扯、抓不住重點的情況。另外,作為教師,
提問、過渡、小結、鼓勵等語言還需要進一步豐富,以免影響實際教學效果。作
為教師的基本功底,語言方面再加強也不為過。
第五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是習作單元,以“留心觀察”為主題,編排了兩篇精讀課文《搭船的
鳥》《金色的草地》和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四篇
課文內容貼近兒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動物、植物和場景為描寫對象,表現了周圍
世界的五彩繽紛C《搭船的鳥》記錄了“我”旅途中的觀察所得,既觀察了旅途
中聽到的雨聲,也觀察了翠鳥的外貌和捕魚時的動作?!督鹕牟莸亍分饕尸F
了“我”長時間觀察到的苴地的變化情況及其變化的原因。習作例文《我家的小
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為學生提供了觀察與習作的范例,并以課后題和旁批的
形式,提示了細致觀察和調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的意識。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時中的梯度序列
小
的淘
把X
[疊媼而&/
35現
?
因
活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留心觀察!是
9
‘
種
<王-f,,
;了哪些事物,細致觀褰帶來;的
了
聯
二.
〔了什么新發現。;rri
。
八
體會作者是怎樣留?
心觀察周圍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的草地》
《我愛故鄉的楊梅》
引導學生了解觀察時要注
:讓學生借助旁批和表格,了
意事物的變化,體會細致
;解作者從哪些方面對楊梅進
觀察的好處,增強留心觀,行細致觀察,借鑒作者調動
、察的意識。
〔多種感官細致觀察的方法。,
內容教學要點
◎認識10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5個字,會寫24個
字詞識寫
詞語。
◎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體會留心觀察
的好處。
語言積累
◎初步了解調動多種感官細致觀察、持續進行觀察可以對事物有
更多更深的了解。
◎能和同學交流作者是如何細致觀察的,梳理總結留心觀察的好
口頭表達處。
◎能與同伴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動物、植物或場景及其變化情況。
◎能結合日常觀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清
書面表達
楚,并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習作。
15搭船的鳥
【教學目標】
1.認識“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13
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
“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我”
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開滿野花的草地、舒枝展葉的楊梅樹、毛色
漂亮的泰迪狗、月色朦朧的群山的圖片:小貓捉老鼠的視頻。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
“我”觀察的細致。
【教學過程】
板塊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L欣賞圖片,聚焦單元目標。
(1)學生欣賞圖片:課件依次出示開滿野花的草地、舒枝展葉的楊梅樹、
毛色漂亮的泰迪狗、月色朦朧的群山。教師引導:看完這些,你最想說什么?
(2)教師小結。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
的眼睛?!敝灰粜挠^察,生活處處都是美。
(3)明確目標。
①出示單元篇章頁,引導:學習第五單元,我們的任務是什么呢?請同學們
讀一讀。
課件出不:
?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
?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②引導:請瀏覽整個單元,看看你們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交流后,教師提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單元,叫習作單元,學習目標
很明確,就是一一(指單元篇章頁,再次讓學生讀單元目標)
2.“搭”字入手,揭示課題。
(1)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第一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觀察的。
(2)板書“搭”,引導學生交流:你們認識這個字嗎?是如何認識的?(相
機板書:搭車、搭船)
(3)引導:誰能用“搭車、搭船”各說一句完整的話?
(4)小結:從剛才大家說的句子中,我們發現無論是搭車還是搭船,主人
公一般都是人。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認識一個特殊的搭船乘客,那是一只
鳥。
(5)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6)教師梳理問題:這是一只怎樣的鳥?它為什么要搭船?
【設計意圖】聚焦單元目標,引導學生發現這個單元的特殊性。由“搭”字
入手,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自己的疑問,形成認知上的矛盾、沖突,激發
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課件出示:
?碰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讀通句子。
?在文中圈出要認識的字,用以前識記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再讀,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一想:這是一只怎樣的鳥?它為什么要搭
船?
2.隨文識字,發現規律。
課件出示:
外祖父船夫翠鳥鸚鵡靜悄悄沙啦沙啦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讀準多音字“啦”。
la沙啦嘩啦呼啦哇啦
la他來啦!你怎么啦?
(3)觀察思考,發現規律。
再讀詞語,你發現了什么?(第一組詞是人或鳥的稱呼,第二組詞與聲音有
關。)
(4)過渡:同學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今天大家要帶著這雙會發現的眼
睛一起來學習。
3.關注習題,整體把握。
(1)引導學生交流:搭船的鳥是什么鳥?它是一只什么樣的鳥?它為什么
搭船?
(2)默讀課文,思考:“我”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的觀察?你從哪里看出
來跑L語文要素
(3)引導:誰能試著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讀通、讀順是了解文本的前提,讀后解疑、整體把握是理解文
本的基礎。這一板塊的設計主要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文本閱讀的規律。
板塊三直奔重點,指向目標
1.聚焦外形,說我所見。
(1)觀察課文插圖,了解翠鳥。
①填上合適的表示顏色的詞,將翠鳥的特點說具體。
(紅色)的嘴巴(翠綠)的羽毛帶著一些(藍色)的翅膀(黃色)的腹部
②用一段話介紹翠鳥,
(2)圖文對照,解密作者的觀察。
①引導:讓我們回到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
②讀第2自然段,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③引導:作者能把翠鳥寫得這么美,是因為什么?
④小結:作者能把翠鳥寫得這么美,是因為作者用3己的眼睛細致地觀察了
翠鳥身體不同部位的顏色,寫出了它與別的鳥的不同。看來,留心觀察周圍的事
物,我們就會有新發現。
(3)用表小顏色的詞語介紹翠鳥。
提示:這是一只(彩色)的翠鳥……
翠鳥的美不僅在于它有著色彩艷麗的羽毛,作者細致觀察后,又對翠鳥有了
更多更深的了解。
2.聚焦動詞,想象情景。
(1)自由讀第4自然段,說說課文中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
象。(動作敏捷)
(2)引導:這一自然段哪些詞語體現了翠鳥動作的敏捷?圈出來。(沖、
飛、銜、站、吞)
(3)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①課件出示課后笫二題。
②教師范讀,引導:聽老師讀,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
樣的畫面。
③學生交流: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仿佛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鳥在捕魚吃的場
景。這是因為作者進行了細致觀察。
④梳理小結:在我們身邊很多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作者把這復雜多變而又
轉瞬即逝的連續性動作觀察得很細致。
(4)播放翠鳥捕魚的視頻,引導交流:你觀察到了什么?哪些動作和你想
象的一樣?哪些動作出乎你的意料?
【設計意圖】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初步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播放翠鳥捕魚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感受觀察
的樂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書寫“搭、親”等13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2.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回顧7學習觀察一、
1.引導回顧: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語文要素
語文要素
2.遹酗度的觀察、
(1)學生默讀,思考:除了翠鳥以外,作者還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的觀察?
說說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交流,課件相機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這是一次怎樣的旅行?
①引導抓住“天下著雨”、雨點“沙啦沙啦地響”及“坐在船艙里”體會旅
途的平常。
②填空。
在這次極為平常的探親之旅中,因為留心觀察,“我”認識了■位可愛的新
朋友一一會“搭船”的翠鳥,給“我”的旅途增添了許多樂趣。
3.了解作者觀察時的想法。
(1)啟發思考:瀏覽課文,這篇文章除了寫作者去鄉下途中所見的景色,
以及翠鳥的外形和動作,還寫了什么?
預設:第3自然段寫了“我”觀察翠鳥時產生的疑問;第5自然段寫了“我”
明白翠鳥搭船的原因。
(2)學習第3自然段。
①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②指名朗讀,引導:讀完這個自然段,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
這3個疑問體現了翠鳥的突然出現讓“我”感到好奇、驚喜。
③小結:看來,留心觀察能引發我們的思考。
(3)學習第5自然段。
①課件出示笫5自然段。
②指名朗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小結:留心觀察,能讓我們有甑的發現。、
4.回讀全文,梳理觀察方法?!氛Z文要素
(1)自由朗讀全文。
(2)引導: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說的?
(3)小結: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因為留心觀察,作者認識了一個可愛的
新朋友一一會“搭船”的翠鳥。留心周圍的事物,我們就會有新的發現。平時我
們也應該像作者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的素材。
【設計意圖】本環節緊扣單元語文要素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
明臼留心觀察能引發我們的思考,能讓我們有新的發現,進一步體會細致觀察帶
來的好處,從而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板塊二拓展延伸,嘗試觀察
1.播放視頻,嘗試觀察。
(1)播放小貓捉老鼠的視頻。
(2)引導觀察:小貓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捉老鼠的?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觀察小貓的外形,發現小貓捉老鼠時的連續性動作。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讓學生嘗試觀察小貓捉老鼠的情形,
交流觀察所得,遷移本課習得的觀察方法,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
板塊三書寫生字,評價指導
1.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羽、翠。
①引導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預設:“翠”的上面是變了形的“羽”字。“羽”是“翠”的部首。
②說說在出字格中寫“翠”要注意什么。
③教師范寫。邊寫邊提示:“翠”是上下結構,“羽”的鉤不見,“卒”字
首橫起筆在橫中線上,下面的長橫托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認證服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夾鉗起重機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20250401-223532
- 不銹鋼粗鋼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紅外線輻射烘箱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真空過濾機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日用玻璃制品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坩堝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啤酒市場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業面包店校對員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可互換鏡頭相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A卷(含答案)
- 店長勞務合同協議
- 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5年版)解讀
- 肺癌化療護理查房
- JJG 693-201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
- 廉潔合作承諾書(簡單版)
- GB/T 35347-2017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站
- 人工智能發展史課件
- 醫院定量檢驗性能驗證實驗方案設計
- 《組織行為學》題庫(含答案)
- 重醫大小兒外科學教案11先天性腸閉鎖、腸狹窄及腸旋轉不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