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第13課 賣油翁-第三單元(共2課時)_第1頁
2025年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第13課 賣油翁-第三單元(共2課時)_第2頁
2025年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第13課 賣油翁-第三單元(共2課時)_第3頁
2025年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第13課 賣油翁-第三單元(共2課時)_第4頁
2025年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第13課 賣油翁-第三單元(共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時第二課時13賣油翁新課導入/知識鏈接/字詞梳理疏通文意/重點積累/朗讀/整體感知/細讀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課堂小結/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理解文言句意,復述故事的內容。2.品讀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態度,欣賞人物形象。3.學習“精思”方法,理解故事意蘊。學習目標第一課時新課導入新課導入

視頻里提到的《

賣油翁》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故事。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歸田錄》《歸田錄》是歐陽修所寫的筆記小說,為其晚年辭官退居潁州時所作,故名《歸田錄》。歐陽修在《歸田錄·自序》中說:“《歸田錄》者,朝廷之遺事,史官之所不記,與夫士大夫笑談之余而可錄者,錄之以備閑居之覽也。”由于歐陽修文筆優美,《歸田錄》曾以手抄本形式被廣為傳頌,連宋神宗聽說后也想一睹為快,為此,歐陽修做了兩方面的修改:一是“其間所記有未欲廣布者,因盡刪去之”,二是進行文字上的加工,使表述更規范、簡潔。賣油翁的故事最早見于《筆說》,后經歐陽修改收入《歸田錄》。知識鏈接知識鏈接

陳堯咨(970-1034)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狀元,歷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撫使、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工部侍郎等職。陳堯咨性情剛戾,但辦事決斷。他做地方官時注重水利,知永興軍(今陜西)時,發現長安飲水十分困難,便組織人力,疏通了龍首渠,解決了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但陳堯咨為人盛氣凌人,為政“用刑慘急,數有杖死者”。《宋史》記載他知兵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記載的就是關于他的一個故事,《宋人軼事匯編》也有記載。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的特征。“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里,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筆記”本身具有的自由空間,使“小說”的創作與散文化“筆記”的敘述相互交叉,從而凸顯出筆記小說的優勢。知識鏈接自矜

頷矢

忿

jīnpǔshǐ字詞梳理字音字形nìhànfènzhuósháolìqiǎnfù朗

讀1.請同學們分角色誦讀課文,小組推選代表展示。誦讀文章,一定要把自己代入文章中去,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面對當時的情景,結合人物形象特征,揣摩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疏通文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1.結合課下注釋,嘗試邊讀邊口譯、對譯課文,難以理解的詞句標注供討論。2.摘錄文中重要的實詞、和語言現象。疏通文意陳康肅公:即陳堯咨,字嘉謨,謚號康肅。北宋官員,曾任多種文武官職,善騎射。公,對男子的尊稱。善射:擅長射箭。自矜:自夸。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借這種本領自夸。原文注釋譯文疏通文意圃:園子。

釋擔:放下擔子。釋,放下。

睨:斜著眼看。但微頷之:只是對他微微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贊許)。頷,點頭。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陳堯咨)曾經有一次在自家園子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翁)看見他射箭,十次能有八九次射中把子,只是對他微微點頭。原文注釋譯文疏通文意汝:人稱代詞,你。

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但手熟爾: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熟,熟練。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忿然:氣憤的樣子。然,表示“……的樣子”。

安:怎么。

輕吾射: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輕,輕視。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陳堯咨問(老翁)說:“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術難造不精湛嗎?“老翁說:“(這)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原文注釋譯文疏通文意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以,憑、靠。酌,這里指倒入,后面的“酌”是“舀取”的意思。之,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

覆:蓋。

徐:慢慢地。

瀝:這里指把油通過錢孔注入葫蘆。杓:同“勺”。

遣之:讓他走。遣,打發。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老翁)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入葫蘆,(油)從錢孔注入,而銅錢沒有被沾濕。于是(老翁)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陳堯咨笑著讓他走了。原文注釋譯文①爾: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但手熟爾(同“耳”,相當于“罷了”)②以:公亦以此自矜(介詞,憑借)以錢覆其口(介詞,用)③而:釋擔而立(連詞,表示順接)睨之久而不去(連詞,表修飾)而錢不濕(連詞,表示轉折,可譯“可是”)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重點積累一詞多義④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詞,指陳堯咨射箭)但微頷之(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以我酌油知之(代詞,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徐以杓酌油瀝之(代詞,代“葫蘆”)康肅笑而遣之(代詞,代“賣油翁”)重點積累一詞多義但微頷之:名詞作動詞,點頭吾射不亦精乎:動詞作名詞,射技爾安敢輕吾射:形容詞作動詞,輕視重點積累詞類活用1.剛才我們疏通了文意,現在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要求要素完整(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表述簡潔。整體感知陳堯咨射箭本領高超,他自己也以此為傲。一次陳堯咨在自家園子里練習射箭時,有個賣油翁看到他射箭命中率極高,卻只是微微點頭。陳堯咨見此很不高興,就質問賣油翁。賣油翁說射箭命中率高只不過是技法熟練罷了,引得陳堯咨勃然大怒。于是,賣油翁演示了自己高超的酌油技術,陳堯咨就笑著打發他走了。2.分別概括兩個段落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第1段: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和背景。第2段: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3.陳堯咨的“善射”和賣油翁的“善酌”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整體感知熟能生巧。4.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整體感知①戒驕傲,勿賣弄,智者超然物外;②藝無止境,學無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1.故事中首先出現的人物陳堯咨有何特點?為什么要先表現他的特點?細讀分析善射,自矜。暗示情節發展,為下文寫賣油翁的不以為然埋下伏筆。2.賣油翁是怎么觀射的?他觀射時的神態說明了什么?細讀分析“睨之久而不去”,“微頷”。說明略表贊許的同時又感到美中不足。3.朗讀課文,說說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細讀分析忿然(生氣、反感)——笑而遣之(佩服、認輸)。他看到賣油翁酌油技藝純熟卻并沒有“以此自矜”。

這節課我們從總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明確了文中所寫的人物和各自的特長。在誦讀課文中,我們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為我們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課堂小結第二課時

兩人對對方的態度主要體現在四個詞語上,就是睨、頷、忿、笑,我們抓住這四個關鍵詞,看看這些詞分別反映了他們怎樣的心理?細讀分析1.我們先來看“睨之”這一細節,想象賣油翁當時的心理活動。盡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用賣油翁的口吻表達。細讀分析①看那小子臉有自得之色,技藝究竟怎么樣啊?②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本領不會好到哪里去!③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是一樣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領有多高。2.如果說“睨之”表示一種觀望心理,那么“頷之”這一動作又表現出怎樣的心理活動呢?盡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賣油翁的口吻表達。細讀分析①“頷之”是點頭贊許的意思,也許賣油翁想:呵!箭術真的不錯啊!②“微頷之”,不是使勁點頭,而是微微點了幾下頭。應該這樣想:嗯,馬馬虎虎,還行。③這個點頭說不定是悟出了某種道理,譬如,練多了,手法就熟了,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頭我倒油也是這個理啊。3.在賣油翁提出“無他,但手熟爾”的看法后,陳堯咨“忿然”,對賣油翁的態度在語言上有什么表現呢?其潛臺詞可能是什么?細讀分析“爾安敢輕吾射”?你怎么敢輕視我的箭術呢?潛臺詞就是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4.賣油翁不慌不忙,“徐以杓酌油瀝之”,在“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事實面前,康肅公態度有了變化,由“忿然”到“笑而遣之”。這種“笑”會是什么樣的笑呢?細讀分析①歉疚的笑:對不起,錯怪你老人家了。②慚愧的笑: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夠謙虛,真是慚愧。③自嘲的笑:竟然被賣油翁點破了,果真只是熟能生巧罷了。④不以為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為瀝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⑤心悅誠服的笑:沒想到這賣油翁還真厲害。

從上面的心理揣摩中感知到賣油翁身懷絕技,謙虛沉著;陳堯咨卻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氣揚,兩者對比鮮明。細讀分析教師小結5.完成表格,總結寫法。細讀分析康肅公賣油翁特長神態語言動作性格特點善射:當世無雙、發矢十中八九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忿然睨之、但微頷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睨以我酌油知之、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取、置、覆、酌、瀝傲慢、自以為是沉穩、謙虛

發掘人物特點,除描寫人物外貌特征外,還可通過傳神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以及心理描寫來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使人物鮮活起來。細讀分析教師小結深入探究1.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概括故事蘊含的道理——熟能生巧。從這兩人身上思考一下,怎樣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呢?①要勤學苦練,比如陳堯咨肯定是在練習中達到十中八九的水平,賣油翁也肯定是在練習中才能讓油從錢眼穿過,而錢不沾濕;②要有興趣,還要專心致志。康肅公如果覺得老是開弓瞄準太單調乏味,并因此放棄了,那么十中八九是做不到的,可見要做到熟能生巧,還必須做到專注和感興趣。深入探究2.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發表一點議論,就把道理說得明白生動,引人深思?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主角是賣油翁,寫陳堯咨的善射,是為了反襯賣油翁的善酌。所以只用“當世無雙”“十中八九”來描寫他射技的精湛,而對賣油翁的酌油技術寫得比較詳細。這樣安排主次分明,同時重點突出,富有說服力;深入探究②對比鮮明。陳堯咨因“善射”自滿,賣油翁身懷絕技卻謙虛沉著,二者形成鮮明對比;③語言精練。短文用“當世無雙”“十中八九”“汝亦知射”“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等語句,充分表現了陳堯咨的自矜。用“睨之”“微頷”“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等詞句,刻畫出賣油翁精通酌油技巧,對人不卑不亢的形象。拓展延伸1.有人可能會問: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壺里灌油嗎?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嗎?再讀課文,談談你的看法。高超的箭法不能等同于往壺里灌油。以常識來看,從錢孔里注油入葫蘆,不漏滴不沾濕錢孔,確是手熟之技;但與高超的箭法是不能等量齊觀的。練成如此箭法不僅僅靠“手熟”兩字,還要有過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賦等。這個故事也從側面反映了宋代“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拓展延伸2.《賣油翁》原文結尾還有這樣一句話“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這句話在選入教材時被刪掉了。你認為是否應該刪去?為什么?庖丁解牛

出自《莊子·養生主》,講的是一個叫丁的廚師,向梁惠王講解解剖牛的技巧,闡述了面對復雜多變的事物,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再反復地實踐,便能夠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的道理。這個典故誕生了“目無全牛”“游刃有余”“躊躇滿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等五個成語。知識鏈接輪扁斫(zhuó)輪

出自于《莊子·天道》,講的是一個叫輪扁的手藝人,他在制作車輪時看見齊桓公在專心致志地讀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