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組成與結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1頁
物質的組成與結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2頁
物質的組成與結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3頁
物質的組成與結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4頁
物質的組成與結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三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試題分值:100分測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宋代李重元在《憶王孫?夏詞》中寫到“過雨荷花滿院香”。從微觀角度分析,花香飄滿院的合理解釋是

)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體積變大C.分子間有間隔D.分子在不斷運動

【答案】D

【解析】“過雨荷花滿院香”是雨后的荷花更散發出沁人的芬芳,能聞到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帶

有氣味的分子運動到人的鼻子,使人聞到氣味。故選D。

2.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曾攜帶1731g月壤樣品返回地球。月壤中含量豐富的氮-3可作為核聚變燃

料,其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M-3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答案】B

【解析】原子結構示意圖左側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根據題目信息,

氯-3的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所以氮-3原子的質子數為2,核外電子數也為2,故選:

B?

3.科學家運用了模型建構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結構。下列對原子結構模型演變過程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盧瑟福核

式模型

A.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B.湯姆孫等人在原子中發現了電子,推翻了道爾頓實心球模型

C.盧瑟福等人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修正了湯姆孫葡萄干布丁模型

D.盧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結構模型,不會被替代

【答案】D

【解析】A、道爾頓是探索原子的結構較早的科學家,受當時科學水平的局限性,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不

可再分的實心球體”,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A正確;

B、由于湯姆孫等人在原子中發現了電子,提出湯姆孫葡萄干布丁模型,所以推翻了道爾頓實心球模型。

B正確;

C、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設計了a粒子散射實驗,得出盧瑟福核式模型,修正了湯姆孫關于原子結構的

湯姆孫葡萄干布丁模型。C正確;

D、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

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盧瑟福核式模型也不是是最完善的原子結構模型,將會被替代。人

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永無止境。D不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D。

4.下列各圖中?和O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A.圖中含有一種物質的分子,屬于純凈物,該物質的分子中含有兩種原子,屬于化合物;

B.圖中含有三種物質的分子,屬于混合物;

C.圖中含有一種物質的分子,屬于純凈物,該物質的分子中含有一種原子,屬于單質;

D.圖中含有一種物質的分子,屬于純凈物,該物質的分子中含有一種原子,屬于單質.

5.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卿的是()

A.水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一分子間隔變大

B.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C.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D.稀鹽酸和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溶液中都含氫離子

【答案】B

【解析】A、由于水分子受熱后運動加劇,導致水分子間隔變大,所以水變成水蒸氣,水的體積變大。

A正確;

B、熱脹冷縮是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B不正確;

C、由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所以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快。C正確;

D、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酰變色;

都能和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都能和堿反應生成水等,它們的共同點是:它們溶液中的陽離子都是氫

離子。即稀鹽酸和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氫離子。D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

6.氯原子、碘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氯原子碘原子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B.符號“2C1”可表示2個氯元素

C.圖中“+”表示兩種原子帶正電荷D.碘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答案】A

【解析】A、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都有7個電子,故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正確;

B、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故符號“2C1”可表示2個氯原子、不能表示2個氯元素,錯誤;

C、原子是不帶電的,同時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意義,圓圈表示原子核,故圖中“+”表示兩種原子的原

子核帶正電荷,錯誤;

D、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通常容易失電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4,通常容易得電子,碘原子最

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故碘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錯誤;

故選A

7.鈦合金被廣泛應用于醫用金屬材料等領域。下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鈦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g

B.鈦的原子序數是22

C.鈦原子變為鈦離子(口4+)時核外電子數不變

D.鈦元素與其它元素本質區別是原子的中子數不同

【答案】B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

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錯誤;

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左上角數字是原子序數,鈦的原子序數是22,正確;

C、鈦原子變為鈦離子(Ti4+)時,失去了4個電子,核外電子數發生了改變,錯誤;

D、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鈦元素與其它元素本質區別是原子的質

子數不同,錯誤。

故選B。

8.2024年以“創新預見6G未來”為主題的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氮化線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

錢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錢原子結構示意圖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錢元素為非金屬元素B.錢原子的中子數是31

C.圖中X的數值是8D.做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g

【答案】C

【解析】A、像是“車”字旁,所以錢元素為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數字為原子序數=質子數,最下方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

數+中子數,所以錢原子的中子數是70-31=39。不符合題意;

C、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31=2+X+18+3,X=8。符合題意;

D、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錢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A.O2-:表示2個氧原子

B.2A1:表示2個鋁元素

C.7SO2:表示7個二氧化硫

D.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答案】D

【解析】A、O2-:表示1個氧離子,選項錯誤;

B、元素符號前出現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故2A1:表示2個鋁原子,選項錯誤;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式前出現數字表示幾個分子,故7s表示7個二氧化硫分子,選項錯

誤;

D、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選項正確;

故選D。

10.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氫氣B.一氧化碳

C.金剛石D.氯化鈉

【答案】C

【解析】A、氫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由氫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B、一氧化碳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C、金剛石屬于碳單質,由碳原子構成,符合題意;

D、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如圖為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母誤的是()

A.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B.鈉原子在該反應中形成了陰離子

C.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結構都相對穩定

【答案】B

【解析】A、氯離子是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的,故每個氯離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不符合題意;

B、在該反應中,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符合題意;

C、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D、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是8,均達到了相對穩定結構,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我國科學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備出一種薄如蟬翼的光學晶體一轉角菱方氮化硼。氮元素和硼元素的

本質區別是()

A.質子數不同B.中子數不同

C.電子數不同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此不同的元素的本質區別是是

質子數(或核電荷數)不同,故選A。

13.化學物質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市場上有“含氟牙膏”“加碘食用鹽”“加鋅奶粉”等商品,這里的“氟、碘、

鋅”是指()

A.物質B.元素C.分子D.原子

【答案】B

【解析】這里的“氟、碘、鋅”不是以分子、原子、單質的形式存在,而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

態無關。

故選B。

14.硫、氯和硒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16s17Cl

硫氯

32.0635.45

34Se

78.96

A.不同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不同

B.硫和硒兩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硒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4

D.硫和氯為常量元素是由于攝入的營養物質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對較大

【答案】B

【解析】A、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

荷數),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說法正確;

B、硫和硒兩種元素位于同一縱列,所以屬于同族元素,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4;根據原子

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硒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4,故說法正確;

D、硫和氯為常量元素是由于攝入的營養物質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對較大,故說法正確。

故選B。

15.“微粒觀”是一種化學觀念,在化學符號5SO;中,表示離子個數的數字是()

A.2B.3C.4D.5

【答案】D

【解析】A、標在離子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2”表示一個亞硫酸根離子帶2

個單位負電荷,不符合題意;

B、標在離子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離子中所含有的原子個數,“3”表示一個亞硫酸根離子中有3

個氧原子,不符合題意;

C、該化學符號中不含有“4”,不符合題意;

D、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個數,“5”表示5個亞硫酸根離子,符合題意;

故選:D。

16.氮化鎂(MfcN?)是一種高強度材料,已知MgsN?中Mg的化合價為+2價,則N的化合價為()

A.-3B.-2C.0D.+5

【答案】A

【解析】氮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無,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

零,可得:(+2)x3+2x=。,x=-3o

故選Ao

17.化學家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錮、鉞、鋅等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質量為L993xl(y26kg,

一種鋅原子的質量為L096xl(y25kg,該鋅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2B.64C.66D.1.096xl0-25kg

【答案】C

【解析】一個原子質量與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々的比值就是相對原子質量;則Zn的相對原子質量

12

1.096x10-25必

-----------------------?66

—xl.993xl0-26^

12

故選Co

18.各種元素在地殼里的含量(質量分數)如下圖,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他12.62%

A.鐵B.鋁C.硅D.氧

【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各種元素在地殼里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因此含量最多

的元素是氧,故選D。

19.青海省是我國光伏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硅是光伏產業中應用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工業制取高純硅

其中一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QC一定條件、4二°氫原子

++^+電o氯原子

甲乙丙丁?硅原子

A.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B.甲物質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為56:71

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粒子個數比為1:1

D.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答案】A

一定條件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Cl4+2H2Si+4HC1;

A、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為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正確;

B、根據微觀粒子圖得出,甲為SiCI甲物質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質量比=28:(35.5x4)=14:71,錯誤;

C、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粒子個數比=1:2,錯誤;

D、丙物質是硅,由硅原子構成,不是由分子構成,錯誤。

故選Ao

20.尿素是一種優良的氮肥,其化學式為CO(NH2)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60

B.尿素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之比是6: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46.7%

D.尿素能使植物枝繁葉茂、葉色濃綠

【答案】B

【解析】A、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14+2)x2=60,故A說法正確;

B、尿素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卜4)=3:1,故B說法錯誤;

C、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一?…cX100%-46.7%,故C說法正確;

D、尿素屬于氮肥,能使農作物枝葉繁茂、葉色濃綠、提高產量,故D說法正確;

故選:Bo

二、填空題(本題6小題,每空1分,化學方程式2分,共44分)

21.世界是物質的。從宏觀角度看,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從微觀角度看,物質又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

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1)圖1中被原子的質子數為,被屬于(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圖2中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微觀粒子是(填字母序號),與C屬于同種元素的是I

字母序號)。

(3)圖2中B單質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4)圖2中A和B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其中A元素的化合價為

【答案】(1)4金屬

(2)CB

(3)原子

(4)Na2s-2

【解析】(1)圖1中被原子的原子序數(左上角數字)是4,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

子數,則被原子的質子數是4;

鍍帶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

(2)最外層電子數為8(一個電子層為2)屬于相對穩定結構,則圖2中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

微觀粒子是C;

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一種元素,B與C質子數(圓圈內數字)相

同,則與C屬于同種元素的是B;

(3)圖2中B是鈉單質,鈉屬于金屬由原子構成;

(4)圖2中A(硫)和B(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其中硫元素顯-2價,鈉元素顯+1價,則化學

式為NazS,其中A(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

2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表示汞原子,“O”表示氧原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A.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

C.化學變化前后分子、原子數目均不變

D.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實現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轉化

【答案】(1)ADB

A

(2)2Hg+O2=2HgOD

【解析】(1)圖A表示的是氧分子構成的氧氣,圖B表示的是氧化汞分子構成的氧化汞,圖C表示的

是汞原子構成的汞,圖D表示的是氧分子構成的氧氣,所以表示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AD;表示化合

物的是B;

(2)□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2是汞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氧化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

為:2Hg+O2=2HgO;

□A、物質不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例如汞是由原子構成的,故說法錯誤;

B、如圖可知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故說法錯誤;

C、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數目一定不變,但分子的數目不一定變,故說法錯誤;

D、據圖可知,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實現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轉化,故說法正確;

故選D。

23.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是認識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重要方法。

(1)下表為三種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元素名稱氮氟鎂

原子結構示意圖一(+12)2少82

口上表中*=。氟原子在反應中易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口鎂原子失去2個電子所形成離子的符號為。

口已知這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核外電子層數相等時,核電荷數越多,原子半

徑越小。這三種原子中半徑最小的是—O

(2)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一物質類別”關系如圖。

氮元素的化合價「,20、

HNO3Ca(NO3)2

T一X

NH3

物質

氫化物單質氧化物酸鹽類別

□物質X的化學式是O

□NH3和0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2和H20,生成N2和H20的分子數之比o

□寫出HNCh通過中和反應生成Ca(NO3)2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⑴5得到Mg2+氟原子/F

(2)N201:3Ca(OH)2+2HNO3=Ca(^)2+2H2O

【解析】(1)U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貝Ux=7-2=5;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7,在反應中易得到電

子;

□鎂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符號為:Mg2+;

口已知這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則鎂的原子半徑大于氮、氟;核外電子層數相

等時,核電荷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小,則氟原子的半徑小于氮原子,故氟原子的半徑最小;

(2)口物質X是含氮元素的氧化物,氮元素顯+1價,所以化學式是:N20;

一定條件

□NE和0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2和H20,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則生

成N2和H2O的分子數之比為:2:6=1:3;

口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HN03氫氧化鈣反應生成Ca(N03)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Ca(OH)2+2HNO3=Ca(NQ),+2旦0。

24.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請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IA0

1H2He

1氫IIAIIIAIVAVAVIAVIIA

1.0084.003

3Li4Be5B6C7N8O9F10Ne

2鋰被硼碳氮氧氟敏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11Na12Mg13A114Si15P16S17C118Ar

3鈉鎂鋁磷硫氯僦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是(填字母)。

A.門捷列夫B.拉瓦錫C.道爾頓D.阿伏加德羅

(2)氟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弱齒。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已知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8)28,請寫出該微粒的符號。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5)表中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答案】(1)A

(2)19.00

(3)O2-

(4)AI2O3

(5)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都達到了穩定結構

【解析】(1)A.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此選項符合題意;

B.拉瓦錫測定出了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C,道爾頓等科學家提出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阿伏加德羅指出,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的體積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2)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數字是相對原子質量,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

(3)該微粒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微粒是離子,由于質子數為8,所以該微粒是氧離子,其符號

為O-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它們組成的化合物

的化學式為A12O3O

(5)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都排滿了,都達到了穩定結構。

25.化學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改造物質和應用物質。

(1)分類是認識物質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從氫氣、氫氧化鈣、三氧化硫、氯化銀中選取合適的物質,

將其化學式填在下列橫線上。

□一種非金屬單質;

□一種非金屬氧化物;

口一種難溶性的鹽____;

口一種微溶性的堿O

(2)人們根據物質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可以創造出新物質。

口反應物相同,反應條件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新物質。例如,二氧化碳與水反應,能生成碳酸(H2co3),

還能通過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l。6)。一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個氫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

素的質量為g?

□玻璃被譽為改變世界面貌的偉大發明之一。在工業生產中,玻璃通常是用石英砂、純堿、石灰石按一

定的質量比混合,經高溫燒制而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SiO2—CaSiO3+CO2T;

高溫

Na2CO3+SiO2^=X+CO2T

上述反應中,x的化學式為。

(3)合理利用物質可以促進社會發展,改善人類生活。

口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填選項序號)。

A.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常用作導線

B.鹽酸能與氧化鐵反應,可用于除鐵銹

C.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造電光源

口我國是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目前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已走入千家萬戶。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寫出甲烷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1)氏SO3AgClCa(OH)2

(2)1272Na2SiO3

點燃

(3)CCH4+2O2^^CO2+2H2O

【解析】(1)口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氫氣是一種非金屬單質,其化學式為H2,故填:

Eh;

口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則三氧化硫是一種非金屬氧化物,其

化學式為S03,故填:S03;

□氯化銀是難溶于水的鹽,其化學式為是AgCl,故填:AgCl;

口氫氧化鈣是一種微溶性的堿,其化學式為Ca(0H)2,故填:Ca(OH)2;

(2)□一個葡萄糖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則一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

個氫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為180gxsxlOO%=72g,故填:12;72;

u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反應前Na、C、0、Si的原子個數分別為2、

1、5、1,反應后Na、C、O、Si的原子個數分別為0、1、2、0,則X中含有2個鈉原子、1個硅原子

和3個氧原子,X的化學式為NazSiCh,故填:Na2SiO3;

(3)口A、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常用作導線,故選項說法正確;

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稀鹽酸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因此可用于除鐵銹,故選項說

法正確;

C、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造電光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甲烷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故填:

CH4+2O2CO2+2H2O0

26.氧化鉉(Y2O3)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涂層材料,以富鈕稀土礦(主要成分為Y2O3,含有少量的FeQ,、

CuO、Si。?等雜質)生產氧化鈕的工藝流程如下:

鹽酸

NH3NH4HCO3

富鈕焙燒

—*,Yo

稀土礦23

SiO2濾渣

(1)籍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鈕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x=

(2)丫2。3中Y的化合價為,“酸浸”過程中,氧化憶(Y2o3)溶于鹽酸的化學方程式是

(3)“調pH”時,通入NH3使溶液呈堿性,“濾渣”的主要成分是o

(4)加入NH4HCO3發生“沉鈕”的化學反應為2YC§+6NH4HCO3=3CO2f+3H2O+6X+Y2(CO3)3,

X的化學式為,寫出X在農業生產中的一種用途:。

(5)“焙燒”的反應原理與煨燒CaCC)3相似,焙燒丫2?。3)3生成Y2O3的化學方程式是。

【答案】(1)399

(2)+3/+3價Y2O3+6HC1=2YC13+3H2O

⑶Fe(OH)3、CU(OH)2

(4)NH4C1作氮肥

焙燒

(5)Y2(CO3)3^=Y2O3+3CO2T

【解析】(1)由鈕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鈕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9,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

39=2+8+18+x+2,得x=9,故填:39;9;

(2)Y2O3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Y的化合價為+3價;“酸浸”過程中,氧化鋁(丫?。?)與鹽酸

反應生成氯化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YQ3+6HC1=2YC13+3H2O,故填:+3或+3價;

Y2O3+6HC1=2YCL+3H2。;

(3)“調pH”時,通入NH使溶液呈堿性,“濾渣”的主要成分是氫氧根離子與鐵離子、銅離子生成的氫

氧化鐵沉淀、氫氧化銅沉淀,故填:Fe(OH%、CU(OH)2;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反應前Y、ChN、H、C、0的原子個數

分別為2、6、6、30、6、18,反應后Y、Cl、N、H、C、。的原子個數分別為2、0、0、6、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