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文言文閱讀【題型解讀】廣東省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主要以文言文對比閱讀的形式呈現,題型主要包括詞語解釋、句子翻譯、內容理解、對比分析等,以下是具體的題目類型:1.
詞語解釋:要求考生解釋文中出現的生僻詞語或重點詞語的含義。2.
句子翻譯:要求考生將文中的某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
內容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結構、寫作手法等。4.對比分析:要求考生對兩篇文言文的某些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知識導圖】【解題技巧】1.
認真閱讀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2.
注意文中的生僻詞語和重點詞語,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3.
對于句子翻譯,要注意句子的結構和語法,盡可能準確地翻譯成現代漢語。4.
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分析文章的主旨、結構、寫作手法等。5.
對于綜合分析題,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和評價。??1.(2023·廣東·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選自《戰國策·齊策一》)(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臣之妻私臣②聞寡人之耳者③時時而間進(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②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乙】貞觀中,太子承乾數虧禮度,侈縱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撰《諫苑》二十卷諷之。是時太子右庶子孔穎達每犯顏進諫,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謂穎達曰:“太子長成,何宜屢得面折?”對曰:“蒙國厚恩,死無所恨。”諫諍愈切。承乾令撰《孝經義疏》,穎達又因文見意,愈廣規諫之道。太宗并嘉納之二人各賜帛五百匹黃金一斤以勵承乾之意。(選自《貞觀政要》)(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太子承乾數虧禮度/珠可歷歷數也B.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謂穎達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C.何宜屢得面折/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D.蒙國厚恩/則有去國懷鄉(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太宗并嘉納之二人各賜帛五百匹黃金一斤以勵承乾之意(5)根據【甲】【乙】兩篇選文,把下面對話補充完整。
2.(2023·廣東東莞·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甲】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宴酣之樂
③樹林陰翳(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贍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③。晝則舟楫出沒于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④。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節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注釋】①江:長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壯闊。③闔:閉,意為天陰。④騁騖:馳騁戰場。(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流奔放肆大/雖乘奔御風 B.與海相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以覽觀江流之勝/岳陽樓之大觀也 D.余兄子贍名之曰/名之者誰(4)請用三條“/”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晝則舟楫出沒于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5)閱讀【甲】【乙】兩文,用自己的話說說【甲】文中的“樂”和【乙】文中的“快哉”在情感內涵上有何不同?3.(2023·廣東東莞·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月色入戶(2)念無與為樂者
(3)懷民亦未寢(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選自《宋史·蘇軾傳》)[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插,箕畚鐵鍬。③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3)下列各項中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徙知徐州/鵬之徙于南冥也 B.軾詣武衛營/詣太守,說如此C.尾屬于城/屬引凄異 D.軾廬于其上/南陽諸葛廬(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5)【甲】【乙】兩文分別體現出蘇軾怎樣的性情品質,請結合選文分析。4.(2023·廣東茂名·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故不為茍得()
②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③蹴爾而與之()(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乙】《春秋》之所治①,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②,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③。仁之于人,義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眾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④,而以義設⑤人,詭其處而逆其理⑥,鮮不亂矣。是故人莫欲亂而大抵常亂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義之所在也。仁之法⑦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摘編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注釋:①治:研究。②該句大意:“仁”說的是如何對待他人。③該句大意:命名不同就是為了區別仁和義。④裕:這里是寬待的意思。⑤設:這里指要求。⑥該句大意:混淆了二者的關系,違背了這一道理。⑦法:標準。(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鮮不亂矣()
②弗予為義()(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是故人莫欲亂而大抵常亂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義之所在也。(5)古人在論證觀點時常從反面著筆,如《誡子書》中“非寧靜無以致遠”就從反面強調了靜的重要性。【甲】文和【乙】文也有類似的寫法,請結合【甲】【乙】兩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簡要分析。5.(2023·廣東河源·一模)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臣自潁移揚,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言訖淚下,臣亦不覺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節選自《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夫君子之行 B.何夜無月/百姓何由安生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病終 D.水中藻、荇交橫/阡陌交通,雞犬相聞(2)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口猶可以生(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②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4)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請你結合甲、乙兩文寫出對“樂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6.(2023·廣東珠海·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選自《唐雎不辱使命》)(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故不錯意也
②豈直五百里哉
③以頭搶地爾(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乙】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秦王屏左右,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①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謝曰:“非敢然也。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于王,愿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曰:“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事無大小,愿先生悉以教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睢曰:“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謬乎?秦之有韓,若木之有蠹②,人之病心腹。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于韓王不如收韓韓聽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選自《戰國策·秦策三》,有刪改)[注]①跽(jì):長跪。②蠹(dù):蛀蟲。(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有間,秦王復請/其間千二百里 B.若是者三/猛浪若奔C.范雎謝曰/長跪而謝之曰 D.愿先生悉以教寡人也/悉如外人(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于韓王不如收韓韓聽而霸事可成也(5)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乙】文中的秦王形象。7.(2023·廣東深圳·三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周亞夫軍細柳》)【乙】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選自《資治通鑒》)(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軍士吏被甲/同舍生皆被綺繡B.固可襲而虜/求之下流,固顛C.已而之細柳軍/輟耕之壟上D.任座趨出/嘗趨百里外(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天子為動,改容式車。②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3)請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三處)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4)試分析選文是如何刻畫文帝、文侯這兩個人物特點的。8.(2023·廣東·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兵革非不堅利也
②委而去之
③親戚畔之(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乙】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釋】①雪宮:齊宣王的離宮(古代帝王在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則非其上矣②然而不王者(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5)結合【甲】【乙】兩文,簡要分析孟子認為君王能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9.(2023·廣東汕頭·一模)【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必先苦其心志②人恒過,然后能改③發于聲,而后喻(2)翻譯句子。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乙】魯人燒積澤①,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眾趣②救火。左右無人,盡逐獸而火不救。乃召問仲尼。仲尼曰:“夫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賞,此火之所以無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賞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于人請徒行罰。”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③之罪。逐獸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選自《韓非子》【注釋】①澤:草木叢生的沼澤;②趣:同“促”,督促;③降北:投降敗北(3)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哀公懼(恐懼) B.盡逐獸而火不救(都)C.乃召問仲尼(于是) D.逐獸者比入禁之罪(禁止)(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事急不及以賞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于人請徒行罰。(5)兩文同樣講到治國問題,【甲】文孟子主張治國要,【乙】文孔子建議當權者要。11.(2023·廣東佛山·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勞其筋骨②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過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乙】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方其系燕父子以組①,函②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矣!及仇讎③已滅,天下已定,則專寵伶官,沉溺聲色,朝政皆廢。終至一夫④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⑤,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尚書》曰:“謙受益,滿招損。”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注釋:①組:絲編的繩索,這里泛指繩索。②函:匣子,名詞用作動詞。③仇讎(chóu):仇敵。④一夫:指唐莊宗同光四年(926)發動兵變的軍士皇甫暉。⑤斷發:把發髻割下扔在地上(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遺恨也(贈與)B.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等到)C.故方其盛也(正當)D.舉天下之豪杰(全,整個)(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5)乙文中莊宗的經歷與甲文中六位歷史名人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12.(2023·廣東汕尾·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孟子·告子上》)(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死亦我所惡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蹴爾而與之(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④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節選自《墨子·貴義》)【注釋】①予:給,送。②子:你,代詞。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今謂人曰/此之謂失其本心 B.萬事莫貴于義/皆朝于齊C.殺子子身/身亡所寄 D.必不為,何故?/溫故而知新(4)請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5)【甲】【乙】兩文都闡明了“義”的重要性,你認為“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還有堅持的必要嗎?談談你的見解。13.(2023·廣東中山·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選自《陋室銘》)【乙】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①,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選自《陸游筑書巢》,有刪改)【注釋】①覿(dí):相見。(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有仙則名/故雖有名馬 B.有龍則靈/以告先帝之靈C.惟吾德馨/惟手熟爾 D.草色入簾青/客始不能入(2)請根據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例句學法指導詞義解釋俯仰四顧無非書者課內聯系法: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蒲松齡《狼》)(1)信乎其似巢也查閱詞典法:①言語真實;②講信用;③實在,的確;④相信;⑤音訊,消息。(2)(3)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4)請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5)【甲】【乙】兩文中所表現的思想情趣有什么異同?14.(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詠雪》)【乙】子路初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①?”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哉?”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②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鏃而礪之⑤,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節選自《孔子家書》,有刪節)【注釋】①好(hào)樂:喜好,愛好。②柔:同“揉”,通過人力加工,把曲的變直,或直的變曲。③達于犀革:射穿用犀牛皮制作的戰甲。④栝而羽之:栝(guā),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即用羽毛裝飾。⑤鏃而礪之:鏃(zú),箭頭;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1)選出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臂式堆料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自行車輻條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繃板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快速上卸扣套管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水表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學習臺燈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皮帶輪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公路用熱軋薄板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推進計劃
- 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監測計劃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中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粉筆國考行測模考大賽第十季
- 老年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征PPT通用通用課件
- 超星爾雅學習通《人力資源招聘與選拔》章節測試含答案
- 路面級配砂礫石墊層施工總結報告
- 主提升機司機培訓課件
- 變壓器容量計算表
- 連續油管作業技術(共122頁).ppt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培訓
- 3號鋼筋加工場桁吊安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