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級配砂礫石墊層施工總結報告一、 試驗目的 1、確定墊層級配砂礫料的級配和比例; 2、確定最佳松鋪厚度、松鋪系數,以及碾壓遍數、碾壓方式與壓實度的關系; 3、確定最佳含水量及施工偏差; 4、選擇最佳施工方案,優化人員及機械設備組合; 5、掌握墊層施工工藝和檢測手段; 6、為確保本標段墊層高效、優質完成,選擇首件試驗段先期施工,積累施工參數和經驗來指導全線底基層施工。 二、 材料要求及試驗段的選取 級配砂礫墊層材料要求天然砂礫墊層集料必須整潔,不含有機物、塊狀或團狀的土塊、雜物及其他有害特質。需滿足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G/T F20-2015)中的有關規定。天然壓實度96%。墊層頂面彎沉
2、值按I0110(1/100mm)控制。根據現場路基填筑情況及結合本標段的特點,選定 K17+200-K17+400 段300m作為本合同段底基層的首件試驗段。該段為一般14m寬路基、干燥狀態段,墊層設計厚度為15cm,邊坡率 1:1.5,采用級配砂礫料填筑,壓實度95%,設計填筑集料623.7m3 。三、 施工資源配置 3.1 組織結構 項目部成立以常務副經理為組長、總工、工程技術、質檢、測量、試驗人員組成的級配砂礫底基層首件工藝試驗小組:總體負責人:吳軍輝,技術負責人:方維威施工負責人:陳積夫,試驗負責人:朱金虎質量負責人:高煥,測量負責人:周海波物資設備負責人:郭訓華, 安全負責人:左丞;
3、主要施工設備配置: PY18平地機 1臺,25T振動平碾 XG6224M 2臺,柳工 CLG855裝載機3臺,CA10B灑水車2輛,自卸車8輛;GPS測量儀1套,蘇光 DSZ2水準儀1臺,50m鋼尺1把,AGT-10電子秤1套,150mm灌砂筒1 套。四、施工布置及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1)級配砂礫級配砂礫主要采用益陽資陽料場,集料整潔,不含有機物、塊狀或團狀的土塊、雜物及其他有害特質。水:在拌合站用水車取水,該地區為山區深處,水質干凈、清澈、無污染。 (2)材料標準試驗及配合比設計試驗結果根據現場取材送中心實驗室檢測得出的實驗報告,求得最佳含水量為5.6%,最大干密度為2.26g/cm3。 (
4、3)鋪筑前對下承層重新整修、碾壓按規范要求進行檢驗在鋪筑前已經對下承層進行了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度和平整度檢查,對下承層進行了復壓。五、 施工工藝、方法與質量檢驗 5.1 施工工藝流程 準備下承層料場備料施工放樣運輸和攤鋪整平碾壓橫縫處理檢查驗收。 5.2 施工工藝 5.2.1 準備下承層 對已交驗的路基用壓路機碾壓1-2 遍,如發現土過干、表層松散,則適當灑水;如土過濕有“彈簧”、開裂等現象挖開晾曬或換土等措施處理,如換填面積較大則應重新檢測交工。 5.2.2 施工放樣 恢復中樁、邊樁,按 20m 設一樁;放出底基層邊線,并做好指示樁,以便控制底基層的寬度和高度。在中樁和邊線指示樁上用
5、明顯標記標出級配砂礫的松鋪標高并掛線。5.2.4 運輸和攤鋪集料 根據每車料的方量和松鋪厚度在路床上打出網格,網格橫向間距相等,縱向根據厚度和方量調整。供料時,由遠到近將料卸于網格內。 集料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宜過長,運送集料與攤鋪集料工序應緊湊銜接。本試驗段采用平地機攤鋪砂礫料,松鋪系數約為 1.251.35,暫取上限值1.35,則松鋪厚度按15×1.35=20.25cm控制。大面積施工時的松鋪系數和松鋪厚度,通過本試驗段確定。 用推土機將集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網格上,表面應力求平整,并按照規定預留路拱。檢查松鋪材料層的厚度是否符合松鋪厚度要求,必要時,進行減料或補料工作。推土機
6、初平后試驗員檢查含水量,此時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 3 個百分點,否則要根據方量推算出需要補水的數量,現場安排灑水。 5.2.5 整平 用推土機粗平,粗平完成后現場測量員檢查標高,標高符合要求后通知平地機進行精平。精平時由外側向內側進行刮平,然后技術員采用掛線法及時檢查松鋪高程及松鋪厚度,符合要求后通知壓路機碾壓。壓路機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部分。壓路機初壓一遍后,再用平地機按規定的路拱進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 5.2.6 碾壓 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不大于3 個百分點)時,立即用25t 以上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然后進行
7、振動碾壓,震動3 遍(往返一次為一遍)后進行壓實度檢查,直至壓實度滿足要求后停止震動碾壓。根據類似工程經驗,一般振壓34 遍可滿足要求,最后用22t壓路機靜壓一遍。 本試驗段為直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3 輪寬,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然后用壓路機壓到表面無明顯輪跡。壓路機的壓實速度,頭兩邊采用1.51.7km/h 為宜,以后用2.02.5km/h;靜壓時采用5km/h。路面兩側應多壓12 遍,以保證邊緣壓實度。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面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墊層不受破壞。5.2.7 接縫處理 兩作業段的銜接處,按搭接碾壓處理。第一段鋪筑后,留5
8、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與第二段一起整平后進行碾壓。 墊層填筑、碾壓驗收合格后,放出頂面的中線、邊線,然后人工沿著邊線以1:1.5 的邊坡率向下修整底基層邊坡。 六、試驗路質量檢查結果1、級配砂礫基層試驗路段的各項技術指標經檢查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驗證了生產配合比的可行性。資料詳見附件:質量檢查表及試驗檢測資料;檢 查 結 果 碾壓方法為第一遍以壓路機靜壓,碾壓速度1.52.0km/h;第二遍為壓路機低頻小振幅振壓,碾壓速度2.02.5km/h;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為高頻大振幅碾壓,第六遍為靜壓。通過取點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結果依次為:K17+140右3.0米壓實度為
9、97.1,K17+160右4米壓實度為96.3,K17+200右3.5米壓實度為97.0,K17+240右3米壓實度為97.8,K17+280右4.5米壓實度為98,K17+,320右4.5米壓實度為96.5。6個點壓實度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為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規定,最終確定級配碎石底基層的碾壓遍數為六遍。 2、松鋪系數的確定根據底基層試驗路施工過程中及成型后縱斷高程觀測資料分析確定:觀測點樁號:K17+120-K17+400,每20m個橫斷面設2個觀測點,在橫斷面兩側釘樁采用鋼尺控制測點位置,分別觀測下承層、松鋪后、碾壓后的高程: 試鋪松鋪系數為1.35,終壓后觀測高程與設計高程比較在-3+
10、3之間,符合規范要求。后經過多次取點觀測高程,故確定采用松鋪系數1.267。4、含水量的控制經對運至施工現場的混合料含水量檢測,其含水量為2.4%,低于最佳含水量,因此在施工現場采用灑水車進行補水,在平地機平整過程中同時進行,因考慮到施工現場水分損失,故施工含水量按大于最佳含水量控制,按6.0%控制,按3.6%進行補水,計算每平方米用水量,然后根據每平方用水量計算出本試驗路段總的用水量,并對灑水車拉水總重量進行控制,并均勻灑布。七、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1、卸料必須設專人負責指揮,嚴格按計算的卸料間距卸料,避免多卸或少卸;2、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施工人員應分組作業,明確各組的工作內容,做到各道工序有序進行;3、加強施工放樣工作及施工過程中測量控制,嚴格控制鋪筑厚度、平整度等;4、靜壓一遍后,暴露了底基層潛在的不平整、集料離析現象。對于局部低洼處,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5、碾壓過程中,混合料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如果表面水份蒸發過快,必須及時人工補灑少量水,保持表面潮濕。級配砂礫基層試驗段已施工完畢,經檢測各項指標及檢測方法均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了解硫酸生產》課件
- 《阿里巴巴商業模式分析》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高鐵時代的客運服務課件
- 《三峽人家風光覽》課件
- 房屋買賣糾紛調解協議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鄭州鐵路毛乾亞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建設班組創新文化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產品生命周期概述課件
- 鐵路線路安全防護邵鵬飛年課件
- 河底固定電纜施工方案
- 30題安全員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Unit2-課件全新進階1
- 2023全球主題公園及博物館報告
- 錨桿機司機崗位規范
- 山東省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養老補助申請表
- 第5課+秦漢時期的經濟、科技與文化-【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愛蓮說》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
- 基于ADAMS的單缸內燃機曲柄滑塊機構建模與仿真課件
-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師教師用書
- 認識平面圖上的方向
- 液氮安全培訓資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