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1頁
第17課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2頁
第17課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3頁
第17課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4頁
第17課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教學設計

【素養目標】

1.知人論世,了解創作背景及文體知識。

2.通過試讀、范讀、糾錯讀、趣讀、譯讀、變換人稱讀等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從而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理解文意。(重點)

3.通過品析,了解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風格,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學習本文比興、類比、托物言志等寫作手法。(重難點)

4.學習作者的高尚情操和高潔的志趣,并聯系現實感悟文章“惟吾德馨"在當下的價值。(難點)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任務:

任務一知識積累(預習檢測)

任務二初讀課文感知韻律

任務三默讀課文疏通文意

任務四身入陋室感悟情懷

任務五探究寫法體悟情感

任務六深悟陋室暢談感悟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在唐代,有位詩人被貶至偏遠之地,面對僅能容膝的陋室,卻提筆寫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千古名句。他為何能對物質匱乏如此豁達?這間陋室里究竟藏著怎樣的精神密碼?今天讓我們走進劉禹錫的《陋室銘》,探秘一間陋室背后的精神宇宙。

任務一知識積累(預習檢測)

1.了解作者、文體知識、寫作背景

2.掌握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并能運用到寫作和日常生活中

【了解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因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后屢遭貶謫。詩文名篇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哲學著作《天論》三篇。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文體知識】

【寫作背景】

播放視頻

【字音字形】

任務二初讀課文感知韻律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

——朱熹

【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分節奏。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hónɡ][rú],往來/無白丁。可以/調/[tiáo]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齊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在句式上的特點。

2、這篇文章讀來朗朗上口,除了句式上的特點,還有什么特點

3、多種方式誦讀。

讀音準確

停頓恰當

富有節奏

讀出情感

【誦讀感悟】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句式特征:

多為駢句,駢散結合,

句式整齊,節奏明快。

韻腳詞,也即“句末韻母相同或相近的詞語"

講究押韻:

本文韻腳詞-

名ing,靈ing,馨in,

青ing,丁、經、形、亭ing

任務三默讀課文,疏通文意

要求:默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重點字詞含義并疏通文意。標出不理解的詞句,通過同桌互助、小組交流、討論等方式,掃除閱讀障礙。

【理解文意】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顯得神異。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譯文】

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功名的人。可以彈琴,閱讀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譯文】

(它好比)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文言清單】

1、詞類活用

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神異。

惟吾德馨名詞作動詞,(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名詞作動詞,蔓延。

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

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

2、古今異義詞

3、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句,正確語序“有何陋”。

任務四身入陋室感悟情懷

1、本文的標題是《陋室銘》,那么在作者眼中陋室到底陋不陋呢?請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2、本文從哪些方面論述陋室不陋的?

1、本文的標題是《陋室銘》,那么在作者眼中陋室到底陋不陋呢?請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結論:陋室不陋。

2、本文從哪些方面論述陋室不陋的?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居住環境)

上:“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

入:“草"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

運用對偶、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景,突出陋室環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往之人)

作者沒寫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

運用對偶、襯托的手法,寫朋友的賢良儒雅,反映出陋室主人高潔傲岸的情懷。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日常生活)

實寫:“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虛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反面)

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陋室之景幽雅,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高亞從三方面寫陋室不陋,呼應開頭“惟吾德馨”,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小結】

2、本文從哪些方面論述陋室不陋的?

任務五探究寫法體悟情感

1.作者借贊美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趣,這是一種什么表現手法?

2.作者描寫和贊美陋室,為什么先寫“山"水”“仙"龍”呢?

3.怎樣理解“可以調素琴"和“無絲竹之亂耳”?這兩者矛盾嗎?

4.作者主要描寫和贊美陋室,為什么又寫了“諸葛廬"和“子云亭”呢?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話做結,有什么作用?

1.作者借贊美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趣,這是一種什么表現手法?

斯是陋室:環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脫俗。

惟吾德馨: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于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征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繪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征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對比等。

2.作者描寫和贊美陋室,為什么先寫“山"水”“仙"龍”呢?

比興手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以山水比喻起興,以虛襯實,引出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為主人的“德馨”而“馨”,從而點明文章的主旨“德馨”。

3.怎樣理解“可以調素琴"和“無絲竹之亂耳”?這兩者矛盾嗎?

對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反)

把自己日常悠閑脫俗的生活與官場上聚會的煩擾、公務的勞碌形成對比,鮮明地表達了自己不慕富貴,不追求功名利祿的志趣,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情操。

4.作者主要描寫和贊美陋室,為什么又寫了“諸葛廬"和“子云亭”呢?

類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話做結,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截取引用后一句,一方面暗含著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與文章開頭的“惟吾德馨"相呼應,深刻的表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為陋的品質,表明了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志趣。

任務六深悟陋室,暢談感悟

小組任務:通過研讀【資料一】【材資料二】各小組派代表談談獲得了什么啟示?

【資料一】

【資料二】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

感悟示例:現在的年輕人常說“躺平”“擺爛”,但劉禹錫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是永遠不摔倒,而是摔倒了還能抓把土種花。他像一株長在石頭縫里的野草,用23年時間證明:命運可以奪走你的官位、健康、青春,但永遠搶不走你眼里的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