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1頁
第四單元 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2頁
第四單元 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3頁
第四單元 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4頁
第四單元 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專題學習活動《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孝親敬老,傳承家風》教案

教學目標

1.分享、交流并積累孝親敬老的故事。

2.理解“孝"在不同時代的內涵,探究“孝”在當代的新特征。

3.討論撰寫家規家訓,傳承優良家風。

教學重點

1.分享、交流并積累孝親敬老的故事。

2.理解“孝"在不同時代的內涵,探究“孝”在當代的新特征。

教學難點

討論撰寫家規家訓,傳承優良家風。

教學課時

3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課件。

2.學生:積累整理相關素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從小到大,父母的牽掛是藏在我們褶皺時光里最舒展的溫暖,然而家不應是單行道上的孤獨燈光:

當我們接過清晨溫熱的牛奶時,也應記得傍晚為父母整理歪斜的拖鞋;

當我們身著整潔的衣裳奔赴學校時,也要學會為父母泡一杯解乏的清茶;

當我們帶著滿書包的知識回家后,更該把自己的成績化作點亮他們眼角的星光。

家有父母給予我們的暖意,還應有我們回饋父母的微光。古人有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是我們做子女的義務,更是一個家庭形成良好家風的基礎。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解讀“孝"的內涵,共同傳承優良家風。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孝親敬老,傳承家風》。

二、任務一:分享孝親敬老故事

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孝親敬老的動人故事。在當代社會,孝親敬老的美德得到了大力弘揚,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孝老愛親的模范事跡。下面請讓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搜集從古至今的孝親敬老故事,并合作完成板報設計。

活動1.搜集古代孝親敬老故事

搜集古代的孝親敬老故事,了解其大意。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你知道“二十四孝圖”或歷史上其他有關“孝"的故事嗎?這些故事中,哪些值得我們效仿?哪些在今天已不宜提倡?從中選出有價值的故事。

(2)請你根據示例講述一個歷史上關于“孝”的故事,并填寫表格。

示例:

名稱朝代故事啟示

孝感動天上古時期舜的生父瞽叟偏心后妻之子象,多次試圖謀殺舜。舜逃亡時仍以孝心對待父母,耕作供養家人。他的孝行感動天地,最終繼承堯位,成為賢君。至孝能化解家庭矛盾,感召天地。

交流點撥:

(1)傳統文化中有關孝道的故事分享及價值辨析

①故事參考

二十四孝圖:孝感動天、親嘗湯藥、嚙指痛心、百里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彩娛親、賣身葬父、刻木事親、行傭供母、懷橘遺親、埋兒奉母、扇枕溫衾、拾葚異器、涌泉躍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臥冰求鯉、恣蚊飽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筍、嘗糞憂心、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其他孝順故事:黃香溫席、負母逃難、敬母拒金、韓伯愈泣杖、背母攀藤。

②故事價值評判

值得提倡的故事:

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體現子女對父母的細心照料,符合現代孝道內涵。

百里負米(子路):展現對父母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值得效仿。

嚙指痛心(曾參):強調親情的感應,雖帶有夸張色彩,但核心是孝心傳遞。

蘆衣順母(閔子騫):以德報怨,維護家庭和諧,符合傳統美德。

拾葚異器(蔡順):在困境中優先照顧母親,體現智慧與孝心。

滌親溺器(黃庭堅):親力親為侍奉父母,無封建糟粕,可提倡。

棄官尋母(朱壽昌):孝心感人,但需結合現代社會強調責任與孝道的平衡。

行傭供母(江革):通過勞動供養母親,體現責任與擔當。

戲彩娛親(老萊子):以幽默方式讓父母開心,符合現代家庭情感表達。

懷橘遺親(陸績):從小培養孝心,適合兒童教育。

扇枕溫衾(黃香):與“黃香溫席"重復,故事本身體現體貼父母,值得提倡。

不宜提倡的:

埋兒奉母(郭巨):活埋親生骨肉,嚴重違反法律與倫理,絕對禁止。

賣身葬父(董永):涉及人身買賣,違背現代人權原則。

孝感動天(舜):依賴“大象耕田、小鳥除草”的神話,含迷信色彩。

刻木事親(丁蘭):將孝心形式化,缺乏實際關懷。

恣蚊飽血(吳猛):危害自身健康,不科學且不可取。

臥冰求鯉(王祥):危險行為,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嘗糞憂心(庾黔婁):通過嘗糞判斷病情,不衛生且不科學。

扼虎救父(楊香):徒手打虎違背安全常識,應提倡理性避險。

(2)請你根據示例講述一個歷史上關于“孝"的故事,并填寫表格。

名稱朝代故事啟示

孝感動天上古時期舜的生父瞽叟偏心后妻之子象,多次試圖謀殺舜。舜逃亡時仍以孝心對待父母,努力耕作供養家人。他的孝行感動天地,最終繼承堯位,成為賢君。至孝能化解家庭矛盾,感召天地。

單衣順母春秋時期閔子騫生母去世,繼母虐待他,偏愛自己所生的孩子,寒冬中給他穿蘆花衣。父親鞭打時,衣服碎裂露出蘆花,繼母被揭穿。閔子騫跪求饒恕繼母,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靠自己的真誠打動父親,也感化了繼母。寬容與隱忍維系家庭和睦。

嚙指痛心春秋時期曾子上山砍柴,家中突然來了客人。母親因家中貧寒,一時不知如何招待,情急之下咬破自己的手指。此時,正在山上勞作的曾子突然感到心口劇痛,他立刻意識到是母親在呼喚自己,于是放下柴刀,飛奔回家,詢問緣由,母親說:“有客人突然來訪,我咬手指是為了提醒你快回來。"曾子隨即以禮招待客人,妥善處理了家中事務。孝道不僅是物質上的贍養,更需用心體察父母的情感需求,及時回應他們的期待。

行傭供母東漢時期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后值戰亂,江革背母逃難,路遇匪盜,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后來江革因為孝順被舉薦為官。孝需要躬身實踐、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孝順是人的底線。

活動2:搜集整理當今時代孝行楷模。

請同學們通過網絡、親自訪談或其他方式了解當今時代心懷感恩、孝親敬老的典范人物的孝行,深入了解他們故事中的動人細節,搜集第一手的鮮活素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

示例1:

古稀兒媳侍奉百歲婆婆十余載

山東定陶區冉堌鎮董莊村72歲的村民胡印粉,每日堅持為103歲的婆婆進行晨間護理(擦臉、梳頭)、定制養生餐食(如核桃仁紅棗粥),并保持十余年睡前洗腳按摩的習慣。為讓老人住得舒適,她定期晾曬被褥、更換床單,天氣晴朗時還會推婆婆外出散步。面對高齡婆婆的寂寞,她耐心傾聽往事、分享生活趣事,成為老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示例2:

癌癥患者堅守病母床榻近30年

山東青州市黃樓街道村民馮玉香,在母親癱瘓后,主動承擔照料責任,每日制作軟爛營養餐(如打成糊狀的飯菜和果汁),并堅持為母親擦洗身體、保持居室清潔,即使確診癌癥后仍未中斷照料。為緩解母親因病產生的抑郁情緒,她長期陪聊、講笑話,甚至根據老人飲食偏好調整菜譜(如長時間燉煮肉類),用細心觀察滿足老人需求。

示例3:

大學生“背母求學"感動社會

河南許昌市大學生張尚昀在2000年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后,母親因車禍喪失勞動能力,他毅然選擇背著母親赴校,半工半讀維持生計并支付醫療費用。五年間輾轉多地打工,堅持在工地扛水泥、做服務員等體力活,同時保持優異學業成績,被媒體稱為“當代孝子”典范。

活動3:設計“孝親敬老"板報。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板報設計大綱,各小組提交本組認為滿意的設計大綱,并交由全班評選,得分最高者將制作成實體板報。

①設計板報時,要注意圖文并茂,設計大綱需要體現圖文排版。

②除了講述孝行故事,還要注意對人物的行為、品格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語言要富有感染力。可以引述前人的名言警句,也可以引用給全國道德模范和“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頒獎詞,還可以自行撰寫。

③請各小組填寫下列表格。

示例:

子路負米事跡:孔子弟子子路早年家貧,為滿足父母食米之愿,翻山越嶺往返百里借糧。父母去世后,他感嘆道:“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他官至高位仍感嘆:“若能再為雙親負米,何其幸也!”評論:子路以“生時盡力,死后思念"的孝行,展現了物質奉養與精神追思的統一。孔子贊其“孝哉”,后世則以“負米"喻子女盡心贍養父母的責任。

大學生“背母求學”事跡:河南許昌市大學生張尚昀在2000年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后,母親因車禍喪失勞動能力,他毅然選擇背著母親赴校,半工半讀維持生計并支付醫療費用。五年間輾轉多地打工,堅持在工地扛水泥、做服務員等體力活,同時保持優異學業成績,被媒體稱為“當代孝子"典范。頒獎詞:單薄的肩膀扛起病母與學業,工地的汗水映照知識的星光。五載輾轉,他用水泥袋壘出求學路,以經濟學公式解構孝道新章——鋼筋水泥般的脊梁,既托起生命的重量,更豎起新時代青年的精神豐碑!

孝道名言警句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韓詩外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排版思路①最上方寫板報標題。②板報整體布局采用“古今對話”式布局,左側展示傳統二十四孝圖某個故事,右側對應現代孝行案例。

③用“孝"字書法作為背景水印,左下角位置配合手繪萱草或康乃馨進行點綴。④右下角部分點綴部分關于孝行的名人名言。

三、任務二:合作探究理解孝的內涵

“孝”的觀念植根于子女對父母天然愛敬的情感,涉及一系列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理解“孝"的內涵,有助于我們認識中國人的傳統道德觀念。請同學們淺談下你對“孝”的理解以及當下的我們應該如何盡孝?

1.通過網絡搜索、查閱相關論著等方式,搜集古人有關“孝"的論述,仔細閱讀,并在小組內互相討論關于“孝”的內涵,并填寫表格。

示例:

論述譯文“孝"的內涵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老部》)“孝”,就是好好侍奉父母的人。從字形上看,上面是“老"字的一部分,下面是“子”字,表示子女攙扶、照顧老人。孝是善于侍奉父母,孝也是子女的責任。

點撥:

論述譯文內涵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老部》)“孝”,就是好好侍奉父母的人。從字形上看,上面是“老”字的一部分,下面是“子"字,表示子女攙扶、照顧老人。孝是善于侍奉父母,孝也是子女的責任。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子游問孔子什么是孝順,孔子說:“現在的人認為孝順就是能養活父母。可是連狗和馬都能被養活,如果只是養活父母卻不尊敬他們,那和養狗養馬有什么區別呢?"孝不僅是物質贍養,更是精神敬愛,是以對長輩的尊敬為前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孝順的孩子能做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尊重自己的父母和長輩。真正的孝順不是只做表面的事,而是要從內心尊重父母,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禮記·祭義》)真正深愛父母的孩子,一定會對父母態度溫和;態度溫和的人,臉上自然會有開心的表情;臉上有開心表情的人,看起來就會溫柔親切。真正的孝順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從心底深愛父母,自然會通過態度和表情表現出來。

人之孝行,根于誠篤,雖繁文末節不至,亦可以動天地、感鬼神。(袁采《袁氏世范》)一個人的孝順行為,根源在于真誠的心。即使一些表面的禮節沒做到,也能感動天地萬物。真誠的孝心比任何形式都重要。

2.請結合上述材料請你談下應該如何盡孝?

①敏銳察覺父母需求,及時回應,主動行動。

②對待父母要發自內心愛戴,不能以虛情假意應付。

③侍奉父母要態度恭順。

④不要做讓父母擔憂的事。

⑤注重情感陪伴,而非僅重視物質供給,要精神和物質同步。

3.有人認為,當代青少年講究個性、重視獨立,與“孝”有矛盾之處。也有人認為,“孝"的本意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與青少年追求自我實現并不矛盾。

請同學們按照以下流程組織討論,并在最后得出結論。

環節內容

教師提問環節“這兩種情況算不算‘孝順?’為什么?”①父母要求周末補課,但自己執意參加籃球隊比賽,拒絕父母安排。②不記得父母生日,偶然得知父母生日后,送父母禮物后發朋友圈炫耀。

學生思考環節每組領取1個核心問題,并先在組內傳閱,如:①什么時候需要堅持自己的想法?②哪些事應該考慮父母的感受?③如何協調自己與父母的沖突?

小組發言環節各小組提出自己的核心問題,其他小組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回答,由提出問題的小組負責記錄答案并匯總。

建議環節各小組提出一項孝順父母的建議措施。

教師總結由教師匯總可行的觀點和措施,并作總結。

小結:

①經常和父母聊些新鮮事,拒絕“嗯哦"式簡單敷衍對話。

②當自己與父母理念發生沖突時,要注意與父母進行溝通,不能任性而為,要學會傾聽父母的建議。

③健康自律即盡孝,堅持運動早睡,避免生病讓父母操心勞累。

④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擔心,不讓父母為難就是最大的孝順。

⑤對待父母不過分在意外在形式,隨時隨地及時用心去做。

四、任務三:“家風尋根”探索優秀家風

中華民族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等都是傳統的家庭美德。在今天,傳承優良家風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分享家風

請同學們根據示例,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家風,每小組再選派一人在全班分享本組認為最好的家風故事,并據此總結家風的特點和作用。

示例:

我家有個用了十幾年的保溫桶,據說那是我出生的時候,奶奶為了給在產房的媽媽送小米粥特意買的。當時奶奶有關節炎,而我恰好出生在悶熱潮濕的六月。那時家里沒有電梯,往日奶奶在這個季節都因為腿疼很少下樓,但在我出生的那個夏天,奶奶每天都從四樓步行下樓,用這個保溫桶給媽媽送飯。

在我長大后的今天,周末陪媽媽去醫院送飯,我才知道奶奶關節炎犯了卻不肯告訴子女。消毒水味刺鼻的走廊里,媽媽咳嗽著走到奶奶的病房。

奶奶對媽媽說:“你不舒服就別過來了。"媽媽笑著走到奶奶身邊,一邊給她揉腿一邊說:“媽,您當年帶三個孩子,不也是發著高燒給他們包餃子嗎?還有我生孩子的那年,你不也是抻著這個病腿跑上跑下的給我送飯嗎?”當保溫桶揭開時,山藥排骨的香氣漫出來,奶奶別過臉去擦眼鏡片,說熱氣熏著眼睛了。

媽媽回到家后,顧不上身體不舒服就去單位加班了,我學習網上做八寶粥的教程為媽媽熬了一鍋粥,我抱著保溫桶騎車去她的單位,我沖進辦公室,看見她燒得滿臉通紅還在為學生批改作業。我把保溫桶往桌上一墩:“現在輪到你聽話了!"她愣了幾秒,忽然笑得像小時候給我讀繪本時那樣溫柔。

我們家的保溫桶,裝過奶奶給媽媽熬的小米粥,裝過媽媽給奶奶做的排骨湯,還裝過我給媽媽的八寶粥。原來這就是爸媽從不說出口的家風——像保溫桶一樣,不需要多漂亮,但永遠把溫暖默默地一代代傳遞下去。

家風的特點:

代代相傳、生活場景中潛移默化、長輩言傳身教。

家風的作用:

①道德約束與品格塑造:通過日常行為準則與家庭氛圍,潛移默化塑造個體的價值觀與道德判斷力,形成優良品格。

②文化傳承與精神延續:承載家族歷史記憶與道德標準,如勤儉持家、重視教育等傳統通過傳承得以延續。

③社會示范與風氣引領:家庭和諧直接關聯社會和諧,良好家風能帶動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形成。

2.學習家風

家訓、家書、家規是家風常見的文字載體,請同學們根據示例搜集材料,理解其中的思想內涵,填寫表格,先在小組討論后再選派一名優秀的同學到全班進行分享。

示例:

家訓、家規譯文內涵理解

《禮》云:“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禮記》里講:“欲望不能放縱,志向不可自滿。"天地宇宙尚且有邊界,人的欲望卻永無止境。只有減少貪念、懂得知足,給自己立下底線,才能守住人生的分寸。貪心和自滿會讓人失去方向,學會滿足才能保持快樂和安全。

點撥:

家訓、家規譯文內涵理解

《禮》云:“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禮記》里講:"欲望不能放縱,志向不可自滿。"天地宇宙尚且有邊界,人的欲望卻永無止境。只有減少貪念、懂得知足,給自己立下底線,才能守住人生的分寸。貪心和自滿會讓人失去方向,學會滿足才能保持快樂和安全。

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包拯家規,見《宋史·包拯傳》)今后凡我子孫做官者,若敢貪贓枉法,生前逐出家族不得歸宗,死后不得安葬于祖墳。不遵此訓之人,便不是我真正的子孫!這條家規以鐵律明志,約束后人:嚴禁貪贓枉法;通過逐出宗族、禁葬祖塋等措施嚴懲不守族規的后人,維護集體名譽;通過斷絕親緣的訓誡,維護正直家風。

一個人無論學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澤東1947年10月8日給毛岸英的信)毛主席在家風訓導中體現了革命家庭教育注重務實奉獻、反對功利虛榮的價值取向,彰顯個人發展與人民利益相統一的倫理追求。

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夏明翰烈士就義前給母親陳云鳳的信)昭示革命理想高于個人存亡價值觀,既傳承著忠孝大義的傳統倫理,又塑造了紅色家庭獻身真理、化小愛為大愛的精神基因,彰顯革命者家族用熱血澆灌理想、以生命傳遞信仰的崇高家訓。

小結:這些家訓告訴我們要控制欲望、保持廉潔、腳踏實地、心懷家國,這些品質就像建造房子的基石,能讓我們走得更穩更遠。

3.與家人一起撰寫家訓家規

請同學們按照以下要求與父母、祖輩一起撰寫或修改自己家的家訓、家規。先在小組內分享、討論,每組再選派一名優秀的同學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