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專用)中考歷史真題匯編:綜合材料題-5年(2020-2024)中考真題1年模擬真題匯編1.(2024·福建·中考真題)結合嚴謹的史料,電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感受歷史上的時代變遷、重大事件、人物情感和社會百態。表3為中外電影摘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電影外國電影《楊靖宇》《珍珠港》《百團大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血戰臺兒莊》《巴頓將軍》《七七事變》《戰爭與和平》《狼牙山五壯士》《不列顛空戰》《平津戰役》《諾曼底登陸》——摘編自鐘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等(1)呈現人類過往歷史的方式是多元的,請寫出除電影外的一種呈現方式。(2)為舉辦主題觀影活動,請你從材料中選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部電影,結合其反映的史實,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述。(要求:價值觀正確,選取正確,主題明確,史論結合)2.(2023·福建·中考真題)學校開展“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項目式學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實證——著裝變化】材料一
改革開放前,受經濟等條件制約,人們的穿著需求主要集中在堅實、保暖、耐磨、耐臟上,民眾服裝的主要色調是藍、黑、灰色。——摘編自朱漢國主編《當代中國社會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改革開放前我國民眾著裝的特點。材料二
——摘編自中國地圖出版社《中國歷史地圖冊》等(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后我國民眾著裝的新趨勢。【歷史解釋——奧運佳績】材料三
1995年,我國開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后來,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來保護和支持社會體育的發展。——摘編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史》(3)根據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國在夏季奧運會上所獲金牌數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變化產生的原因。3.(2022·福建·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圖1978-1990年我國農業總產值變化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農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摘自《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詞節選)注:歌詞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據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等編制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摘自《春天的故事》(歌詞節選)
——摘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1)根據材料一,簡述1978-1990年我國農業總產值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農村走上“希望的田野”的原因。(2)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任選你感觸最深刻的“一個春天”,寫出序號,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3)根據材料一、二,提煉一個主題。4.(2021·福建福州·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表1952-1957年我國工業年增長率(部分)(1)根據材料一,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我國棉紡織業和機制面粉業的發展狀況。(2)根據材料二,概括1952-1957年我國工業發展的領域,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50年代-21世紀初我國鐵路建設發生的變化。(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相關史實,說明1949年以來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5.(2020·福建·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末年,貴族階層分化,有些低級貴族不得不以傳授知識為生。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士人創辦的私學由此興起。在魯國,孔子廣收徒眾,傳授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學”走向興盛,為戰國社會的變革奠定了人才基礎。——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等材料二
唐太宗貞觀年間,興辦了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等多種中央官學,學生來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學的學生除參加科舉考試外,還可通過選拔進入四門學學習。官學教育內容以“五經”、《論語》等為主。政府還鼓勵私人辦學。——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簡述春秋末年私學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3)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點的相似之處。6.(2024·福建廈門·一模)舞蹈承載多元文化,體現對美的追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古代舞蹈相關文物①舞蹈紋彩陶盆發現于青海省,屬于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類型,距今約5000年。②西藏布達拉宮壁畫(局部)繪于17世紀,描繪了拉薩僧俗舉行儀式,歡迎五世達賴喇嘛從北京返回西藏的場景。
③敦煌莫高窟壁畫(局部)繪于初唐,舞者赤腳袒腹,具有印度特點,伴奏所用的都曇鼓等來源于印度。材料二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兩件頭飾,與漢族傳統舞蹈“清商樂”相同;下裝為白褲、烏皮靴,與西域“龜茲樂”“安國樂”相似。“方舞”音樂安徐、閑雅,近于漢族傳統,而腳下動作繁雜豐富,具有西域風格。——摘編自袁禾《中國舞蹈通史》材料三
北宋民間舞蹈不僅出現于瓦子、酒樓,在城市街巷、鄉村場院也發展起來。由若干表演者組成的舞隊數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樣,并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新。文化夜市開始出現,市民在支付費用后,就可以觀看舞蹈
等表演。觀舞寫詞也成為宋代文人的風尚,據不完全統計,《全宋詞》所錄北宋時期描寫舞蹈的詞約有210首。——摘編自李忻桐《北宋市民藝術研究——以宋人筆記為中心》(1)從材料一中找出能說明以下主題的文物。(。每一主題搭配一種文物,寫序號即可。)中國境內文明的起源: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2)根據材料二,概括“方舞”所體現的時代特征。結合所學知識,舉例這一時期其他史實論述該時代特征。(3)根據材料三,歸納北宋舞蹈藝術發展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7.(2024·福建·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自“發現”以來,歐洲殖民者就將“新大陸”當作其原料生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致使拉美國家對歐美嚴重依附盡管19世紀初,拉美主要國家紛紛獨立,直至半個世紀后,即1870﹣1930年的“初級產品出口”模式、1930﹣1982年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模式、以及1982年以來的“外向發展”模式。這種“外向——內向——外向”的轉換被稱為模式選擇的“鐘擺現象”。不僅在經濟方面,拉美國家在“政治模式”的選擇上也存在“鐘擺現象”。一個世紀以來時至今日,向現代化邁進的拉美國家人口已超6億。目前已有22個拉美國家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1)根據材料一圖示,簡要說明16﹣19世紀歐洲國家對拉丁美洲進行殖民統治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概括拉美在現代化道路中暴露出的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其原因。(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與拉美現代化進程的相似之處。8.(2024·福建寧德·一模)歷史與藝術學科的整合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圖1所示油畫由美國著名畫家霍華德·克里斯蒂創作。畫面展現了來自除羅得島州之外的12個州的55名代表,多數為種植園主、商人、銀行家、律師。1787年9月17日,39個制憲會議代表簽署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材料二
法國大革命期間,拿破侖率領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抄近道進入意大利,給反法聯軍出其不意的打擊,用一個月時間結束戰爭。圖2所示油畫以對角線趨勢充滿畫面,展現了拿破侖身著橘黃色的披風,騎著一匹白馬,翻越阿爾卑斯山的情景。——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喬會根《世界名畫全知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1中①標示的歷史人物,提取并解讀這幅油畫蘊含的一條歷史信息。(2)圖2所示油畫,無論在構圖方面還是在細節刻畫方面,都處理得很到位。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并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的歷史、美術知識概述你選擇這一方面的原因。9.(2024·福建·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紀英國議會針對工廠的立法(部分)時間事件1843年倫敦天空充滿煙塵,于是頒布《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煙法》1874年女工在輕工業從業者中占比提高,但從事重工業給身體帶來傷害,反而影響生產效率,于是《工廠(婦女健康)法》獲得通過1883年面對工人抗爭,出臺《工廠與作坊法》規定:工廠必須具備全套工作服等——據孫東波《19世紀英國工廠立法初探》等編制材料二1881年,李鴻章創辦的開平礦務局,從礦區所在的唐山,建一條鐵路到胥各莊,運出的煤炭供應給清政府創辦的企業。這條鐵路投運后吸引大量乘客,唐山逐漸成為人口與產業聚集的城市。1906年,民營的廣東粵漢鐵路總公司成立,為民間工廠運輸原料和產品。——摘編自趙德馨主編《中國經濟通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世紀英國議會針對工廠立法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末鐵路發展的意義。(3)根據材料一、二,談談中、英經濟近代化建設對當代中國發展的啟示。10.(2024·福建泉州·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報,是一種傳播信息的媒體。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收集以下海報進行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材料一
圖1海軍部征兵海報
(1941年流行于美國)
圖2《美國,睜開你的眼睛》(約翰.法爾特[美],1942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你從圖1中獲取的歷史信息和該海報的創作意圖。(2)根據材料一,簡述從圖1到圖2,美國對戰爭態度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材料二
“我們能行!”——海報中是二戰時期典型的女子鉚釘工(RosietheRiveter)的形象(注:海報采取三角形構圖,其底色是黃橙色,女工頭戴紅色白圓點頭巾、身著深藍色工裝,是美國的一個文化象征,代表二次大戰期間六百萬進入制造業工廠工作的女性,以前這些工作傳統上是由男性做的)。圖3《我們能行》(1942年)(3)海報常用繪畫技巧和文字信息來直接表現主題。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的歷史、美術知識,概述圖3海報是如何表現其主題的。11.(2024·福建·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35年遵義會議后,紅軍堅決聽從毛澤東指揮,堅信反帝反封建的事業必將勝利,并聲東擊西,跳出敵人包圍,走過杳無人煙的草地,突破敵人重兵把守的臘子口。1936年,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長征向沿途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紅軍途經四川阿壩州時,當地少數民族踴躍參軍。——摘編自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等(1)根據材料,以民國紀年的方式,寫出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2)小歷認為,紅軍自身因素是長征勝利的重要原因。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12.(2024·福建莆田·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95年后,外圖人在華設廠開礦,每奪中國鐵路投資權。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無力改變現狀,也無力再投資興辦新式企業。民族企業家痛感戰敗之辱,主張自辦鐵路、設廠開礦,以抵制詳商洋廠。清政府諭令民間“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制造”。——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等材料二
中國現代鐵路發展大事記(部分)時間事件1950年我國原有鐵路修復后基本暢通,運兵鎮壓意在顛疫新中國的反革命運動1952年天水至蘭州新鐵路線建成1953年夫水至蘭州新鐵路線為蘭州新建的機器制造廠運輸原料1996年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19年濟清高鐵開始引入科威特國家主權基金戰略投資,2022年我國鐵路完成客運發送量16.1億人次——據董志凱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更》等編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50—1953年我國鐵路建設的影響。(3)與清末相比,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鐵路事業成果顯著。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原因。13.(2024·福建福州·三模)書籍目錄揭示線索,隱含認識。以下目錄出自王家范等撰寫的中國古代史專著——《大學中國史》。閱讀目錄,回答問題。閱讀目錄,根據題目要求回答:(1)第二章上古三代中第一節的標題是“尋覓中的夏”,其下包含了“文獻傳說中的夏朝”“夏文化中的考古探索”兩目.據此,請你推測作者“尋覓”夏朝歷史的研究方法。(2)結合所學,在目錄中①②③橫線處填入相應內容。(3)第四章以“大一統帝國的創制(創立制度):秦、漢”為標題,請寫出作者要強調的秦朝創立的主要制度。(4)從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說說這本中國古代史只寫到1840年前的原因。(請按層次作答)14.(2024·福建福州·三模)科學技術的發展既然政治經濟的反映,又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學習完三次科技革命后,九年級(9)班計劃以“三次工業革命”為主題出一期歷史黑板報。以下是小榕同學設計的黑板報樣式,在標有序號的空白處各舉一例相應的史實,幫助她完成這期黑板報。材料一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如圖為19世紀后期,英國的有錢人乘坐汽船游覽泰晤士河的場景。汽船在河中冒著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變得污濁不堪。——摘編自部編版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工業化為人類帶來的“歡欣”和“痛苦”。材料二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文章中指出,人類正在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之上展開,向著更智能、更綠色、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摘編自新浪網——摘自2017年11月張召忠新浪微博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智能工廠
智能生產人機交互3D技術
網絡通訊技術
物聯網資源整合
智能家電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革命
機器自組織數字化制造云計算
高度數字化
服務個性定制
創新——摘編自新浪網張召忠,著名軍事專家從2020年起,中國有可能領跑第四次工業革命,利用上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成果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用十幾年的時間就能把美國歐洲日本甩在身后。英國稱霸世界300年靠的是18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革命),美國稱霸世界近百年靠的是19世紀和20世紀兩次工業革命(電氣革命和信息革命),中國如能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革命),不僅加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能另引領中國稱雄世界更長的時間,厲害了我的國。——摘自2017年11月張召忠新浪微博(3)根據材料二歸納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材料二張召忠預測中國有可能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你是否同意他的預測?請說明原因。15.(2024·福建福州·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時間事件1949年開國大典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抗美援朝勝利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摘編自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二:
圖
農村改革、政策偏向與中國城鄉差距的變遷——數據來源:魏后凱、劉長全《中國農村改革的基本脈絡、經驗與展望》材料三時間歷史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廈門等4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廣州、福州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開放長江三角洲、廈漳泉三角區等經濟開放區——摘編自王碩《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1979-1986)》(1)根據據材料一,歸納1949——1956年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要線索。(2)根據材料二,指出1978——2002年我國改革重心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78——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區域對外開放的特點。(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史實分析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貢獻。16.(2024·福建漳州·三模)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穿越歷史的風煙眺望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的發展共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一】理線索:世界格局的演變【二】互學習:文明互鑒材料二:20世紀20年代,列寧說:“當我們用‘強攻’的辦法,即用最簡單、迅速、直接的辦法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和分配原則的嘗試已告失敗后,我們必須改變。“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從此“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交相作用,改變了人們對傳統的市場經濟模式的認識。——摘編自《大國崛起》解說詞【三】暢未來:合作共贏篇材料三: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在國際上搞“小圈子”“新冷戰”,排斥、威脅、恐嚇他人,動不動就搞脫鉤、斷供、制裁,人為造成相互隔離甚至隔絕,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對抗。一個分裂的世界無法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對抗將把人類引入死胡同。——摘編自國家主席習近平《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1)仿照示例,在圖1和圖2中任選一幅圖,對其進行解讀示例:圖3多極化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國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美國實施的經濟政策的名稱。(3)根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今世界在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面臨什么挑戰。(至少寫一個)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應該如何進一步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17.(2024·福建莆田·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年(3)班準備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活動,現邀你一起參與。材料一
國慶節通常是一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紀念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這一天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等材料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接受檢閱(1949年10月1日)旁白: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時,海軍只有百余艘陳舊艦艇核導彈方隊接受檢閱(2019年10月1日)旁白:導彈方隊包括地空導彈、岸艦導彈、船艦/潛艦導彈、反坦克導彈、核導彈等多種導彈在內的裝備方隊——據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共產黨簡史》等整理材料三
國慶大典是為慶祝國慶而舉行的大型活動,主要形式是大閱兵。每次慶典都會展示我國最先進的經濟、文化和國防等方面的成就;每次慶典都是一次綜合國力的大檢閱。——摘編自劉國新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長編》等(1)根據材料一,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的由來。(2)根據材料二,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重要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國家舉行國慶大典的必要性。參考答案:1.(1)呈現方式:文獻材料、圖片、圖表、實物、遺址、遺跡、口述等。(2)【示例】電影:《楊靖宇》《狼牙山五壯士》主題:抗日英雄的浴血奮戰。論述: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他們的英勇斗爭,有力打擊了日軍,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1941年9月,晉察冀軍區戰士馬寶玉等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日軍引上了狼牙山峰頂絕路,最后寧死不做日軍俘虜,縱身跳下萬丈懸崖。狼牙山五壯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顯示了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偉大精神。2.(1)特點:經濟實用;色彩單調(作答1點即可)(2)新趨勢:款式由單一到多元;色彩由單調到豐富;衣著需求從“穿暖”到“穿美”轉變;著裝理念從大眾化到個性化。(任答2點即可。或其他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3)變化:穩步上升。原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國家政策、法規的保護和支持。全民體育參與意識的增強;國際體育交流的推動;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奧成功的推動。(回答3點即可。或其他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3.(1)發展趨勢:快速上升(或發展迅速)。原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決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推廣,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民的辛勤勞動。(2)選擇歌詞序號: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亦可)理由:中共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我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選擇歌詞序號:②。(若答“1992年的春天”,亦可)理由:鄧小平的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深遠影響;1992年以來相繼開放重慶、滿洲里等城市,我國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3)一個主題:黨的政策和人民的辛勤勞動推動我國社會蓬勃發展: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與鄧小平對改革開放的重大貢獻;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社會走向富強;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保障等。(任答1點即可)4.(1)狀況:發展速度都較快。(2)領域:重工業。變化:從普通鐵路到高速鐵路建設;從引進學習到自主創新;中國普通鐵路通車總里程逐步增長,運營效率提高;高速鐵路從無到有,總里程逐步增長并居世界第一。(3)主要原因: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這是工業發展的前提。②一五計劃的完成,為我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奠定基礎。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工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④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增強了企業的活力。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工業發展注人新的活力。⑥通過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推動工業結構趨向合理。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工業發展開拓新空間。⑧引進學習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科技含量不斷提升,為工業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保障。(答出4個要點即可)5.(1)士人發揮的作用,工商業的發展,人們對知識的需求,孔子辦學的影響。(2)擴大了科舉的生源,傳承了儒學文化,推動了大眾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為唐代的興盛提供了人才基礎。(3)私學發展,教學內容豐富,儒學教育突出,教育對象廣泛。6.(1)①③②(2)特征: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加強。舉例: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推動了北魏的封建化,也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3)特點:舞蹈藝術發展迅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范圍擴大);舞隊數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樣,并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新;體現了市民化、通俗化。影響:豐富了市民的娛樂文化生活,影響了宋詞的創作(促進了宋朝文學的發展)。7.(1)變化:殖民國家由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發展到西、葡、英、法、荷五國。(2)問題:始終未能擺脫對西方的依附;未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原因:歐洲列強的長期殖民與奴役;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干涉;拉美國家領導者的執政能力有限;沒有抓住科技革命發展的機遇等。(3)相似之處:擁有獨立自主、發展振興的共同愿望;人口規模大的現代化。8.(1)人物:華盛頓。【示例一:從畫面中代表們討論和簽署憲法的場景,可見1787年憲法的制定過程體現了民主精神,是各州妥協的結果。【示例二】從畫中代表們穿著講究,可見他們是美國資產階級的代表,1787年憲法體現的是資產階級的意志。【示例三】從畫面中華盛頓所處的位置,可見華盛頓具有崇高的威望,在制定憲法的過程中起領導作用。(2)【示例一】方面:構圖。原因:拿破侖揮手勒馬向上的雄姿以對角線趨勢充滿畫面,將拿破侖描繪成英勇、果敢、堅毅的統帥形象,展現了拿破侖在法國大革命面臨困難的情況下,以英勇大無畏的精神,帶領法國人民打敗反法聯軍,維護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示例二】方面:細節刻畫。原因:通過對遠處的阿爾卑斯山、戰士和戰車遠景的簡約、模糊處理,和對拿破侖、戰馬進行細膩的描繪,渲染出拿破侖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凸顯了拿破侖在法國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現了法國人民打敗反法聯軍的堅強決心和大無畏精神。9.(1)議會掌握立法權;現代工廠制確立;蒸汽機加劇環境污染;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工業革命需要健康勞動力;馬克思主義推動工人運動高漲。(2)推動洋務運動進展;密切生產和市場的聯系(或促進商品流通);方便人們出行;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3)加強法制建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重視環境效益和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交通運輸,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建設;發展多種所有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10.(1)歷史信息:美國對戰爭威脅無動于衷。創作意圖:批判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傾向,對戰爭威脅沒有足夠的警惕。(2)變化:從無動于衷到積極參與。原因: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3)如何表現:通過語言和動作表明女性鉚釘工對戰勝法西斯和勝任男性工作的信心,通過構圖和色彩對比對形成鮮明的視覺沖擊等,言之有理即可。11.(1)民國二十四年。(2)【示例一】判斷:同意。理由:紅軍在長征途中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對民主革命的政治信仰保持不變。紅軍采取正確戰術,有利于打亂敵人“追剿”計劃,保存紅軍基干力量。紅軍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支撐紅軍克服困難、英勇作戰、永不言敗。因此,長征勝利是紅軍政治素質、軍事素質和精神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示例二】判斷:不同意。理由:紅軍堅持黨的領導,采取正確戰術,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推動長征勝利。但長征勝利離不開遵義會議召開,它糾正“左”的錯誤,確立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黨、紅軍和中國革命。黨的救國道路贏得人民認可,壯大革命隊伍。長征勝利是黨撥亂反正、紅軍素質、人民支持共同作用的結果,小歷觀點片面。(或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12.(1)背景:列強在中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洋務運動的破產;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晚清政府的提倡;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國內市場的擴大。(2)影響:有助于鞏固新生的國家政權;促進工業化建設,為一五計劃的實施提供了交通保障;推動了一批新交通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完善的鐵路交通網絡。(3)原因:國家取得了獨立;國家的重視和支持;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為其提供了物質基礎;市場需求的推動;建設資金來源的多元保障;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13.(1)研究方法:將文獻、傳說與考古資料相互印證。(2)內容:①:歷史大變動:春秋戰國。②:帝國的繁榮與開放。③:元(3)主要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4)原因:層次一: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所以中國史止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真空泵鑄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滑動軌道潤滑油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游泳前安全教案大班
- DB63T 2414-2025 蠶豆聯合收獲作業質量
- 煤炭試驗中統計學應用知識講座
- 柳林縣煤礦通風瓦斯管理講義XXXX版
- 高鐵維修作業管理辦法
- 高鐵建設質量管理
- 湖南省高校教師資格考試高等教育心理學(第一章認識高等教育心理學)
- 強化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引導
- 村衛生室規范化管理
-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低樁承臺基礎設計(樁徑1.5m)
- 機械加工企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樣本(2篇)
- 耳穴壓豆治療便秘
- 2023年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知識培訓
- 機械CAD、CAM-形考任務二-國開-參考資料
- 腫瘤中醫治療及調養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規定
- 高質量數字化轉型技術解決方案集(2024上半年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