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_第1頁
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_第2頁
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_第3頁
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_第4頁
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魚池養殖管理制度細則?總則目的為規范魚池養殖管理,確保養殖生產的科學、高效、可持續發展,提高魚產品質量和產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細則。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魚池養殖區域,包括魚苗培育池、成魚池等。基本原則1.科學規劃原則:根據魚池的地理位置、水源條件、土壤狀況等因素,科學規劃養殖品種、養殖密度和養殖方式。2.生態環保原則:注重養殖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實現養殖與生態的和諧發展。3.質量安全原則:嚴格把控魚產品質量安全,從魚苗選購、飼料投喂、疾病防治等環節入手,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標準。4.效益最大化原則:通過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養殖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魚池建設與維護魚池選址1.水源充足:選擇靠近優質水源的地方,確保魚池有穩定、充足的水源供應,水質應符合漁業用水標準。2.地勢平坦:魚池應建在地勢平坦、開闊的區域,便于排水和日常管理。3.交通便利:便于飼料、魚苗等物資的運輸和產品的銷售。4.周邊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周邊無大型工業企業、養殖場等,避免對養殖環境造成污染。魚池設計1.形狀與面積:魚池形狀以長方形為宜,長寬比一般為24:1。面積根據養殖規模和養殖品種而定,魚苗培育池面積一般為15畝,成魚池面積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擴大。2.深度:魚苗培育池深度一般為0.81.2米,成魚池深度一般為1.52.5米。3.進排水系統:進排水系統應獨立設置,進水口應高于水面,排水口應低于池底,確保排水順暢。進排水口應安裝過濾網,防止野雜魚、雜物等進入魚池。魚池建造1.池底處理:魚池建造前,應對池底進行平整和夯實,清除雜物和淤泥,確保池底平坦、堅實。2.池埂修筑:池埂應修筑牢固,高度和坡度應根據魚池深度和土質情況確定,一般池埂高度應高于水面0.5米以上,坡度為1:1.52。3.護坡建設:為防止池埂坍塌,可在池埂坡面鋪設護坡材料,如水泥板、塑料薄膜等。魚池維護1.定期清淤:每年冬季或春季,應定期對魚池進行清淤,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保持魚池水質清新。2.池埂加固:定期檢查池埂,發現裂縫、滲漏等問題應及時進行修補和加固,確保池埂安全。3.設備維護:定期對進排水設備、增氧設備等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魚苗選購與放養魚苗選購1.選擇優質魚苗:選購魚苗時,應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魚苗。魚苗應來自正規的魚苗生產廠家,具有良好的品種特性。2.考察魚苗場:在選購魚苗前,應對魚苗場進行考察,了解魚苗場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養殖環境等情況,確保魚苗質量可靠。3.檢疫檢驗:魚苗購進后,應進行嚴格的檢疫檢驗,防止帶入病原體,確保魚苗健康。魚苗放養1.放養時間: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確定魚苗放養時間。一般春季水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放養。2.放養密度:放養密度應根據魚池條件、養殖品種、養殖技術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一般魚苗培育池每畝放養密度為1030萬尾,成魚池每畝放養密度為10003000尾。3.放養方法:放養魚苗時,應先將魚苗袋放入魚池水中浸泡1520分鐘,使魚苗適應水溫后再緩慢放入魚池。放養時應避免魚苗受傷。飼料投喂飼料選擇1.優質飼料:選擇質量可靠、營養全面、適口性好的飼料,飼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2.根據魚品種選擇: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選擇適合其生長需求的飼料,如草魚飼料、鯉魚飼料、鯽魚飼料等。3.飼料品牌選擇:選擇信譽良好、口碑較好的飼料品牌,確保飼料質量穩定。投喂量1.根據魚體重確定:投喂量應根據魚的體重、水溫、水質等因素合理確定。一般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2%8%,具體投喂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定期調整:隨著魚的生長,應定期調整投喂量,確保魚始終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3.觀察魚的攝食情況:通過觀察魚的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避免飼料浪費和過度投喂。投喂次數1.根據魚品種確定:不同的養殖品種,投喂次數也有所不同。一般魚苗培育階段每天投喂35次,成魚養殖階段每天投喂23次。2.定時投喂:投喂時間應相對固定,一般上午910點、下午34點各投喂一次,確保魚有規律地攝食。投喂方法1.均勻投喂:投喂時應將飼料均勻地撒在魚池水面上,避免飼料集中在一處,造成部分魚攝食過多,部分魚攝食不足。2.緩慢投喂:投喂速度應緩慢,讓魚有足夠的時間攝食,避免飼料落入水中造成浪費。3.避免驚擾魚:投喂時應盡量避免驚擾魚,保持魚池環境安靜。水質管理水質要求1.水溫適宜:不同的養殖品種對水溫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應保持水溫在適宜的范圍內。如草魚適宜水溫為2032℃,鯉魚適宜水溫為1830℃。2.溶解氧充足:魚池水中溶解氧應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避免魚因缺氧而浮頭甚至死亡。3.酸堿度適中:魚池水質酸堿度(pH值)應保持在78.5之間,過酸或過堿的水質都會影響魚的生長。4.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達標:魚池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應符合漁業用水標準,避免對魚造成毒害。換水1.定期換水:根據魚池水質情況,定期進行換水,一般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水量為魚池總水量的1/31/2。2.換水方法:換水時應緩慢進水,避免水流過大對魚造成驚嚇。同時,應注意觀察魚的反應,如發現魚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換水。增氧1.安裝增氧設備:根據魚池面積和養殖密度,合理安裝增氧設備,如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等。2.增氧時間:根據天氣情況和魚的活動情況,合理確定增氧時間。一般在晴天中午、陰天清晨等溶氧較低的時段開啟增氧機,確保魚池水中溶解氧充足。3.備用增氧設備:為確保增氧設備正常運行,應配備備用增氧設備,如發電機、便攜式增氧機等。水質監測1.定期監測:定期對魚池水質進行監測,包括水溫、溶解氧、酸堿度、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2.監測頻率:魚苗培育階段每周監測23次,成魚養殖階段每周監測12次。3.水質調控: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及時采取相應的水質調控措施,如換水、增氧、施肥等,確保水質符合養殖要求。疾病防治預防為主1.加強日常管理:保持魚池環境清潔,定期清淤、消毒,合理投喂飼料,控制養殖密度,增強魚的體質,提高魚的抗病能力。2.定期消毒:定期對魚池、養殖工具等進行消毒,可選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劑,殺滅病原體,預防疾病發生。3.疫苗接種: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和疾病流行情況,合理進行疫苗接種,預防疾病的發生。疾病診斷1.觀察癥狀:密切觀察魚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體色變化等,及時發現魚的異常癥狀,如魚體發黑、游動緩慢、體表充血、潰瘍等。2.實驗室檢測:對于難以診斷的疾病,可采集病魚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確定病原體種類,為疾病治療提供依據。疾病治療1.選擇合適的藥物:根據疾病診斷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藥物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避免使用違禁藥物。2.正確使用藥物: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進行用藥,控制用藥劑量和用藥時間,避免藥物殘留對魚產品質量造成影響。3.隔離病魚:對于患病的魚,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防止疾病傳播擴散。病死魚處理1.無害化處理:對于病死魚,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如深埋、焚燒等,防止疾病傳播和環境污染。2.記錄處理情況:對病死魚的處理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包括處理時間、處理方式、處理數量等。日常管理巡池1.巡池時間: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觀察魚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水質變化等,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2.記錄巡池情況:認真記錄巡池時間、魚的活動情況、水質指標、飼料投喂量等信息,為養殖管理提供依據。設備管理1.定期檢查:定期對進排水設備、增氧設備、投餌設備等進行檢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2.維護保養: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如更換零部件、加注潤滑油等,延長設備使用壽命。3.安全操作: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設備安全運行,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人員管理1.培訓教育:定期對養殖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