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陜西省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2月高考預測卷(二)
語文
一、閱讀(72分)
(-)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首先要說清楚:什么是橋。如果說,能使人過河,從此岸到彼岸的東西就是橋,那么,船也是橋了;
能使人越嶺,從這山到對山的東西就是橋,那么,直升機也是橋了。船和飛機當然都不是橋,因為橋是固
定的,而人在橋上是要走動的。可是,攔河筑壩,壩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壩上走,從此岸走到彼岸,難
道壩也是橋嗎?不是的,因為橋下還要能過水,要有橋孔。那么,在淺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
塊,排成一線,直達對岸,上面走人,下面過水,而石塊位置又是固定的,這該是一座橋了(這在古時叫
作“霸母以為橋梁”,見《拾遺記》,近代叫作''汀步橋"),然而嚴格說來,這還不是橋,因為橋面是要連
續的,不連續,不成路。但是,過河越谷的水管渠道,雖然具備了上述的橋的條件,而仍然不是橋,這又
是何故呢?因為它上面不能行車。這樣說來,礦山里運煤的架空棧道,從山頂到平地,上面行車,豈非也
是橋嗎,然而又不是,因為這種棧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說來說去,橋總要是條路,它才能行車走人,
不過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過水行船。
其次,怎樣叫早。是自然界歷史上的早呢,還是人類歷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國的早呢,還是僅僅本國
的早。所謂早是要有歷史記載為根據呢,還是可憑推理來臆斷。早是指較大的橋呢,還是包括很小的在內
的,比如深山曠野中的一條小溪河上,橫跨著一根不太長的石塊,算不算呢?也就是說,是指有名的橋
呢,還是無名的橋。這樣一推敲,也就難落筆了。姑且定個范圍,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現的人造的橋,
但只指橋的類型而非某一座橋。
在人類歷史以前,就有三種橋。一是河邊大樹,為風吹倒,恰巧橫跨河上,形成現代所謂“梁橋”,
梁就是跨越的橫桿。二是兩山間有瀑布,中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漸漸擴大,孔上石層,磨成圓
形,形成現代所謂“拱橋”,拱就是彎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過河,一個先上樹,第二個上去抱著它,第
三個又去抱第二個,如此一個個上去連成一長串,將地上猴子甩過河,讓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對岸一棵
樹,這就成為一串“猿橋”,形式上就是現代所謂“懸橋”。梁橋、拱橋和懸橋是橋的三種基本類型,所有
千變萬化的各種形式,都由此脫胎而來。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現的人造的橋就離不開這三種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單孔的木梁。在
淺水而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寬的河上,就是單孔的石拱,在水深流
急而面又寬的大河上,就是只過人而不行車的懸橋。應當附帶提一下,我國最早的橋在文字上叫作
“梁”,而非“橋”。《詩經》“親迎于渭,造舟為梁”,這里的梁,就是浮橋,是用船編成的,上面可以行
車。這樣說來,在歷史記載上,我國最早的橋,就是浮橋,在這以前的“杠”“榷”“彳勺”“圮”等等,
都不能算是橋。
(選自茅以升《橋話?最早的橋》)
材料二:
橋梁的歷史是非常有趣的。橋是一種跨越工程,遇到自然的障礙,譬如河流、峽谷,得想辦法越過
它。水淺好辦,拋一行石頭,踏步而過,稱作石工,架一根獨木梁,那就叫杠。并列幾根木料架空而過可走
車馬,此稱梁。不但梁上要過人、馬、車、轎,還可以在梁上造個涼亭。人停下來休息休息,觀賞風景和
過橋船只,那就叫橋。原來“橋"一■字就是照這意思創造出來。
不是說有路就有橋嗎?其實還有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甚至直到現今世界某些地方,路到水邊還沒有
橋梁。春秋時候有個小國掌權人,只能用他自己的馬車,水漲時載人過齊腰深的河流。可是大水如長江黃
河,那時無法造永久性的橋梁,只能用船擺渡。人們想跨越障礙,就得想出辦法怎樣去跨越障礙。憑著觀
察自然,人們發現橫過樹木可以過河,這就是梁橋。木料比較輕和容易加工,所以先出現的自然是木梁
橋。又因為木料會腐朽,所以能保存到今天的木梁橋最早不過三四百年(已經很不容易了)。
利用自然的樹木桿件構成橋梁,除了簡單地兩頭擱在橋柱或橋墩上成為梁橋外,還有比較復雜的構
造。在東方,有把木梁一層層疊起來,從兩岸向河心,后面用石塊壓住,向前一層比一層挑遠,中間相隔
一段距離,用木梁擱上,稱作木伸臂梁橋,在中國稱作“河歷”,或叫刁橋。橋外形成折線形,所以又稱
折橋(如圖)。世界上最早的折橋記載是在307?313年西晉永嘉年間,造在甘肅省黃河的上游,跨度達到
五六十米。在印度、不丹以及日本等鄰國也有類似橋式,只是年代要晚得多。木伸臂梁橋有單孔的,大半
造在山谷河流上。假如用木籠盛石做橋墩,或用石砌的橋墩,就可以造在比較寬大的河流上,成為多孔的
折橋,使橋跨從簡單支梁橋的10米左右,一下增加到30?50米。中國廣西、湖南還有很多修復保存得好
的多孔木伸臂梁橋。民間喜歡替各種橋起些通俗的象征性的名稱,多孔木伸臂梁,在橋墩上的層層疊木好
像喜鵲窩,所以又稱“鵲巢橋”。橋上多造重檐廊、閣,上加木雕彩繪,所以又叫“花橋”。可惜此法所用
木料太多,現在保護自然森林,愛惜樹木,不會再大量去造花橋。想不到的是伸臂造橋,是后世的一種重
要橋式和“先進”的施工方法。
(摘編自唐寰澄《世界橋梁趣談》)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梁橋、拱橋和懸橋是橋的三種主要類型,由它們衍生出了橋的千變萬化的所有形式。
B.我國最早的橋是浮橋,它是用船編成的,上面可以行車,在《詩經》中有相關記載。
C.虹、杠、梁、橋都可用來巧妙應對自然障礙,但在建造難度、功用范圍上存在區別。
D.木梁橋因原材料便宜易得且數量繁多而成為最早出現的梁橋,但其缺點是保存時間短。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第一段中括號內的文字“這在古時……”有補充說明的作用,既豐富了文段內容,又使前文的
表述嚴謹有據。
B.材料一第二段中五組“是……,還是……”的選擇問句,既引發了讀者的相關思考,又體現出作者思
維的縝密性。
C.材料二第二段中例舉春秋時期小國掌權人以馬車載人過河之事,旨在證明人們能發揮聰明才智想出辦
法跨越障礙。
D.材料二第三段中以“在印度、不丹以及日本等鄰國也有類似橋式,只是年代要晚得多”凸顯折橋的記
載在中國最早。
3.材料二中第三段中加點的“如圖”處,需要附一幅圖,下列最合適的一幅是()
4.根據教材,“歸謬法是從某一觀點推出明顯的錯誤或矛盾,從而證明這一觀點本身的錯誤”。材料一中
也有類似的邏輯推理,請試舉一例并分析其邏輯推理過程。
5.讀了這兩則材料,你覺得橋梁的建造設計應該遵循哪些原則?請根據材料加以概括。
(-)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山水
李廣田
①先生,你那些記山水的文章我都讀過,我覺得都很好。但我又有一個奇怪念頭:我再也不愿意讀你
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奪飾,而那些夸飾是會叫生長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為什么盡把
你們的山水寫得那樣美好呢?我現在以一個平原之子的心情來訴說你們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
便,不如平原坦坦蕩蕩;在山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邊,因為亂山遮住了你們的望眼;你們喜歡寫帆,寫
橋,寫浪花濤聲,但在我平原人看來,卻還不如秋風禾黍、古道鞍馬更為好看。此外似乎應該有許多理
由,然而我不能再寫出來了。唉唉,我多么愚,我想同你開一回玩笑,不料卻同自己開起玩笑來了,我原
是要訴說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讀了你的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故鄉,我不能忘記那塊平原的憂愁。
②我們那塊平原上自然是無山無水,然而平原的子孫們是如何的喜歡一洼水,如何喜歡一塊石啊。那
里當然也有井泉,但必須是深及數丈之下才能取得他們所需的清水。他們愛惜清水,就如愛惜他們的金
錢。孩子們巴不得落雨天,幾個雨點已使他們的靈魂得到滋潤,一旦大雨滂沱,更要樂得發狂。他們在深
僅沒膝的池塘里游水,他們在小小的水溝里放草船,他們從流水的車轍想象大河,又從稍稍寬大的水潦想
象海洋。遠山人帶來小小的光滑石卵,他們猜想那塊石頭的來源,說那是從什么山里采來的,為幾千萬年
的山水所沖洗,于是變得這么滑,這么圓,又這么好看。去過遠方的人回來驚訝道:“我見過山,我見過
山,完全是石頭,完全是石頭。”于是聽話的人在夢里畫出自己的山巒。他們看見遠天的奇云,便指給孩
子們說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孩子們便望著那云彩出神。平原的子孫對于遠方山水真有
些好想象,而他們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無邊。先生,你幾時到我們那塊平原上去看看呢:樹木、村落,樹
木、村落,無邊平野,尚有我們的祖先永息之荒冢累累。
③自從我們的遠祖來到這一方平原,他們就已領受了這份寂寞。他們在這塊地面上種樹木,種菜蔬,
種各色花草,種一切谷類。多少世代向下傳延,平原上種遍了樹木,種遍了花草,種遍了菜蔬和五谷,也
造下了許多房屋和墳墓。但是他們那份寂寞卻依然如故,他們常常想到些遠方的風景,那是夢想,也是夢
吃,他們仿佛曾看見些美好的去處。他們想,為什么這塊地方這么平呢,為什么就沒有一些高低呢。他們
想以人力來改造他們的天地。
④你也許以為這塊平原是非常廣遠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條小河,北去三百里,有一條大
河,東至于海,西至于山,俱各三四百里。這里并不廣袤,然而住在這平原的我們的祖先,卻覺得這天地
之大等于無垠。我們的祖先住在這里,與一個孤兒被舍棄在荒島上無異。我們的祖先想用自己的力量來改
造天地。平原的人們用鍬,用鍬,用刀,用鏟,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鑿成了一道大
川流。先生,從此以后,我們的祖先才可以垂釣;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橋,可以駕小舟。你還必須知道,
那時我們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蠶織,所以都得飽食暖衣,平安度日。既已有了河流,然而我們的
祖先仍是覺得不夠美好,他們還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岳。
⑤一道活水既已流過村東,我們的祖先又在村西起始第二件工程。他們用大車,用擔子,用籃子,用
布袋,用一切可以盛土的東西,運村南村北之土于村西;又把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于是一日南海,
一日北海。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幾丈高的土山,我們的祖先遠去西方,采來西山之石,又到南國,移來南
山之木,把一座土山裝點得峰巒秀拔,嘉樹成林。年長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勝用,珍禽異獸,亦
時來棲止。農事有暇,我們的祖先還樂得扶老攜幼,攜酒登臨。南海北海,亦自魚鱉繁殖,萍藻繁多,夜
觀漁舟火,日聽采蓮歌。先生,你看我們的祖先曾過了怎樣的好生活呢。
⑥唉唉,說起來令人悲哀呢,我雖不曾像你的山水文章那樣故作夸飾——因為平原的子孫誰都得承認
這些事實,而且也樂意提起這些光榮——然而我卻是對你說了一個大謊,因為這是一頁歷史,一個故事,
這故事是永遠寫在平原之子的記憶里的。
⑦我離開那平原已經有好多歲月了。時間使我這游人變老,我卻相信那塊平原還依然當初。那里仍是
那么坦坦蕩蕩,也仍是那么平平無奇。你也許會問我;祖先的工程就沒有一點影子,遠古的山水就沒有一
點痕跡嗎?當然有的,不然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傳到現在,使后人相信呢。我憶起孩提之時,我跟隨老祖
父到我們的村西,老祖父像在夢里似的,指點著深埋在土里而只露出了頂端的一塊巖石說:“這就是老祖
宗的山頭。”又走到村南村北,見兩塊稍低下的地方,指點說:“這就是老祖宗的海子。”村東也有一條
低下的去處,當然就是祖宗的河流。我在那塊平原上生長起來,在那里過了我的幼年時代,我憑了那一塊
石頭和幾處低地,夢想著遠方的高山、長水,與大海。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先生”寫的山水文章“近于夸飾”,是因為他夸大了筆下山水的美麗,相比之下,自己故
鄉平原的風景更加動人。
B.平原遠祖以人力改天換地,而曾經的偉績如今已淪落為一塊巖石、幾處洼地,是因為平原子孫不像其
遠祖那樣不懈追求、不憚勞苦。
C.本文在構思上頗具匠心,時而回溯遠古歷史,時而抒發個人感受,使文章起伏曲折、搖曳多姿,便于
表現作者情感上的微妙變化。
D.作者幼年時曾憑借故鄉的石頭和土地夢想遠方,凸顯出作者對遠方高山長水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自
己對故鄉無山無水的厭倦。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也許文中的“先生”并不確有其人,但以此帶來的第二人稱敘事,拉近了距離,便于情感交流,增強
了文章的抒情特質。
B.全文整句、散句并舉,在描述平原子孫們對山水的思慕渴求、遠祖們改天換地的偉績時,使用排比句
式來增強語勢。
C.本文有娓語閑談式的生活化語言,也有典雅整飭的文學化語言,平淡質樸中有波瀾之勢,富含詩意,
展現了作者自然醇厚的藝術追求。
D.作者描繪故鄉山水的方式,與那些“夸飾”的文章不同,他以紀實的筆法展示了平原生活的悲歡喜
憂,表達了平原人對美的向往。
8.作者在文章第①段畫橫線處談到“我原是要訴說平原人的悲哀”。從全文來看,你認為“平原人的悲
哀”是什么?請結合文本分析概括。
9.第②③段寫平原的子孫,多用“他們”;第④⑤段寫平原的祖先,則多用“我們”。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請結合文本分析。
(三)閱讀in(本題共5小題,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武《兵法》。家
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
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
詣河北招討使張所,所待以國士,借補修武郎,充中軍統領。所問曰:“汝能敵幾何?”飛日:“勇
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采樵以致絞皆謀定也。”所也然曰:“君殆非行伍中人。”飛
因說之日:“國家都汴,恃河北以為國。茍馮據要沖,峙列重鎮,一城受圍,則諸城或撓或救,金人不能
窺河南,而京師根本之地固矣。招討誠能提兵壓境,飛唯命是從。”所大喜,借補武經郎。
初,秦檜逐趙鼎,飛每對客嘆息,又以恢復為己任,不肯附和議。讀檜奏,至“德無常師,主善為
師”之語,惡其欺罔.恚目:“君臣大倫,根于天性,大臣而忍面謾其主耶!”兀術遺檜書曰:“汝朝夕
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
家無姬侍。吳玲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日:“主上宵阡,豈大將安樂時?”卻不受,玲
益敬服。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日:“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日:“文臣不愛錢,武
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嘗習注坡,馬蹶。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
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卒有疾,躬為調
藥;諸將逃戍,遣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
好賢禮士,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如書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然思憤激
烈,議論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禍。
(節選自《宋史?岳飛傳》)
材料二:
帥臣之得令譽也有三:嚴軍令以禁掠奪,為軟語以慰編氓,則民之譽歸之;修謙讓以謹交際,習文詞
以相酬和,則士之譽歸之;與廷議而持公論,屏奸邪以交君子,則公卿百僚之譽歸之,岳侯之死,天下后
世胥為扼腕,而稱道之弗絕者,良繇是也。唯然,而君子惜之,惜其處功名之際,進無以效成勞于國,而
退不自保其身。遇秦檜之奸而不免,即不遇秦檜之奸而抑難乎其免矣。
(節選自王夫之《宋論?卷十》)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用兵在先A定B謀C欒枝曳柴以敗D荊E莫敖采樵以致F絞G皆謀H定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農歷每月十五日。與《登泰山記》“望晚日照城郭”中的“望”意思不同。
B.殆,恐怕、大概。與《六國論》“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中的“殆”意思相同。
C.是,助詞,用于前置賓語之后。與《季氏將伐顓臾》“無乃爾是過與"中的“是”意思相同。
D.常,固定不變的。與《師說》“圣人無常師”中的“常”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岳飛具有卓越的軍事思想,為張所部將時就認為作戰不能光依靠勇氣,強調用兵要謀略在先,讓張所
很驚訝。
B.岳飛忠貞廉潔。吳圻看他沒有姬妾,送美人給他,岳飛以皇上勤于政事自己豈能貪圖享樂為由拒絕。
C.岳飛從嚴治軍,包括嚴格訓練、嚴肅紀律,士兵拿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繩綁草料,就被立刻斬首。
D.君子認為岳飛進一步無法為國家建功立業,退一步不能保全自己,即便沒有秦檜這樣的奸臣,恐怕也
不會有好結果。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恚曰:“君臣大倫,根于天性,大臣而忍面謾其主耶!”
(2)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
14.王夫之認為“帥臣之得令譽也有三”,請結合材料一分析岳飛“嚴軍令”的表現。
(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山中
方岳[注]
半塢幽深近物情,一靠老健愜山行。
月于水底見逾好,風打松邊過便清。
鶴睡不驚舂藥臼,鳥啼時作讀書聲。
山翁兩手渾無用,只把犁鋤做太平。
【注】方岳,南宋詩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仕途坎坷,此詩即被黜居家時所作。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蟄居幽深的山間,卻以親近自然、杖竹出游為樂,足見其閑適、樂觀的心態。
B.此詩移情于物,山中風月、鶴鳥既是自然美景,其狀態也是“愜”字的生動注腳。
C.“鳥啼時作讀書聲”指鳥啼也如讀書聲一樣婉轉動聽,暗含鳥雀妙解人意的意蘊。
D.詩人對山中老人埋首躬耕、不問世事的態度不甚認同,側面反映了他的用世之心。
16.方岳主張“詩須放淡吟”,追求清新恬淡的風格。請簡要分析本詩是如何體現這一風格的。
(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學校新修了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筑供學生小憩,想請王老師命名,王老師脫口吟出陶淵明《歸去
來兮辭并序》中“,”兩句,然后說就叫“易安閣”吧。
(2)李斯曾言“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曹操《短歌行》中
“,”兩句,也用同樣的意象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求。
(3)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以“”一句描繪錢塘的湖山之美。
(4)成都舊有大城、少城之分。少城在古代為掌織錦的官員之官署,故稱錦官城,也可簡稱為錦
城,這一別稱在唐代詩歌中十分多見,如“
二、語言文字運用(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會莫名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甚至皮膚長紅點的癥狀,其中絕大多數人會一
A_,更不知道這可能是過敏反應。①世界上30個國家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②全球約有22%的人群
患有過敏性疾病。③環境中存在著大量可能導致過敏的因素、食物、花粉等。④另有研究認為,⑤不合理
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會導致過敏。
食物過敏是常見的現象。近年來,全球過敏性疾病總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其中,(甲)。那么,食
物是如何引起過敏反應的?
盡管過敏和食物不耐受都是由食物引起的,但其實它們B。食物不耐受并不涉及免疫機制,而是
由于人體先天缺乏相關消化酶,或者食物中的成份存在藥理作用導致的。例如,乳糖不耐受的人往往在喝
完鮮奶后會出現腹部不適的情況。(乙),它是由食物中的過敏原引起的,是由抗體介導的不良反應。當食
物中的蛋白質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被人體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質形式穿過受損的腸道屏障(腸道
通透性增大)進入血液時,這些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質(過敏原)被機體的免疫系統當作抗原物質,引起過
敏反應,并釋放抗體與過敏原結合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會識別抗原抗體復合物,將它固
定住并清除掉。當抗原持續存在、機體不能及時清除時,這種免疫復合物就會沉集于局部或全身多處毛細
血管基底膜上,引起以充血、水腫、局部壞死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要特征的炎癥和組織損傷,導致身體
出現紅疹、瘙癢和咳嗽等癥狀。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
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第二段結尾句運用設問句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
字。
22.文中第三段有兩處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
三、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但有人感覺,我們的生活卻越來越貧乏單調。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5屆陜西省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2月高考預測卷(二)
語文參考答案
一、閱讀(72分)
(一)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1?5題答案】
【答案】l.C2.C
3.B4.①材料一中例子:“如果說,能使人過河,從此岸到彼岸的東西就是橋,那么,船也是橋了。”
其余例子也可。
②分析:作者假設“能使人過河,從此岸到彼岸的東西是橋”,因為船可以滿足上述條件,所以推出“船
是橋”,可是船顯然不是橋,因此證明“能使人過河,從此岸到彼岸的東西是橋”的說法不科學。
5.①橋梁的建造要考慮實用性;
②橋梁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類型;
③橋梁的設計要吸取前人的經驗;
④要注意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二)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6?9題答案】
【答案】6.C7.D
8.①從環境角度看:文章寫出了平原人民在無山無水的自然環境中艱苦的生活狀態,平原人渴望山水,但
平原卻無山無水;
②從歷史變遷角度看:遠祖雖創造了山水,但現在山水已然消逝,平原的子孫也沒能再造山水,平原依舊
平平無奇。
9.①作者是遠離故鄉多年的游子,作者與平原子孫的生活有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故用“他們”來代指平原
子孫。
②用“我們”,強調了自己與祖先、與平原的血脈聯系,表明即使滄海桑田,但平原人依然銘記先祖創業
的功績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表達了對先祖的崇敬與懷念。
③不同的稱呼,呈現了不同代際的人不同的生存狀態,便于抒發作者對平原的復雜情感。
(三)閱讀III(本題共5小題,22分)
【10?14題答案】
【答案】10.CEG
11.B12.D
13.(1)(他)憤怒地說:“君臣之間的大義,是根源于天性的,大臣怎么能忍心當面欺騙他們的君主呢!
(2)皇帝開始的時候想為岳飛建造府邸,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為什么(還要)建立自己的
府邸呢?
14.①嚴格訓練。
②不徇私情。
③士兵取民財,斬首示眾。
④士兵不能進入民宅。
(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
【1576題答案】
【答案】15.D16.①意象清新。詩人通過月、溪水、清風、松林、山鶴、鳴鳥等意象,充分營造了山中
寧靜清新、淡雅幽美的意境。
②形象清雅。詩人隱居山中,卻不以仕途坎坷為意,沉浸于山中風物之中,享受閑逸的生活狀態,展現了
清雅脫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房屋買賣合同書
- 國內貨物運輸合同
- 借款不動產抵押擔保合同
- 外貿貨物進口合同
- 保安聘用勞動合同
- 工程設備租賃合同
- 家裝防水施工合同
- 第三方定制家具協議合同
- 租蔬菜攤位協議合同模板
- 掛靠地址合同協議
- 2024年地理中考模擬考試地理(江蘇泰州卷)(A4考試版)
- 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5年版)解讀
- 2024年上海嘉定區區屬國有企業招聘真題
- 2025河北建投水務招聘2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常德輔警考試題庫
-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策略研究
- 有理數的加法說課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2025年江蘇南通蘇北七市高三二模語文作文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宣城市廣德縣人民法院招考書記員兼任法警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屆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三下學期第三次四校聯考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