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短文兩篇-愛蓮說》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7課《短文兩篇-愛蓮說》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7課《短文兩篇-愛蓮說》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7課《短文兩篇-愛蓮說》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7課《短文兩篇-愛蓮說》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欣賞蓮花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學習目標了解“說”的特點;(重點)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特征;體會語言特色及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難點)理清文章思路,準確翻譯句子。說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的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周敦頤周敦頤(1017-1073),北宋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謚號元公,著名的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們稱他為濂溪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甚蕃()淤泥()濯()清漣()蔓()褻玩()噫()頤()鮮有聞()隱逸()fányūzhuóliánmànxièyīyíxiǎnyì預習檢測1.聽講課文。2.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翻譯課文,把不理解的字、詞、句標注出來。整體感知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歡牡丹。指前面說的各種花多結構助詞,的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沾染(污穢)洗艷麗我則唯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我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表轉折水波生藤蔓長枝節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親近而不莊重香氣遠聞更加清芬;它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去玩弄啊。更加聳立的樣子豎立句末語氣詞,相當于“啊”“呀”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認為品德高尚的人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隱居避世語氣助詞連用,表示肯定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yī嘆詞,相當于“唉”xiǎn少應當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古今異義:亭亭凈植古義:今義:陶后鮮有聞古義:今義:一字多義:可可愛者甚蕃可遠觀謂予謂菊詞類活用:不蔓不枝歸類整理、記憶值得可以認為豎立

植物,種植少新鮮名詞蔓、枝用作動詞,生藤蔓,生枝節1.文章題為“愛蓮說”也就是“說說我對蓮花的愛”,作者究竟喜歡蓮花的什么?(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2.這些句子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贊美蓮的?表現了蓮花哪些美好的品質?3.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作者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整體感知1.文章題為“愛蓮說”也就是“說說我對蓮花的愛”,作者究竟喜歡蓮花的什么?(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蓮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2.這些句子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贊美蓮的?表現了蓮花哪些美好的品質?蓮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美好的姿態氣質端莊嚴肅,品行高潔,令人敬重3.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作者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菊花牡丹蓮花“菊之愛”有兩重含義:一是做一個避世的隱士;二是保持獨立的人格。秋季開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愛菊愛牡丹愛蓮(鮮)(眾)(獨)隱逸者離世隱居富貴者追名逐利君子身居濁世潔身自好惜厭愛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正襯反襯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愛蓮說》稱蓮為“花之君子”,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備哪些美好品質。和同學討論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2.朗讀課文,說說這兩篇文章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1.《愛蓮說》稱蓮為“花之君子”,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備哪些美好品質。和同學討論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種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他要像蓮一樣身處污濁的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不嘩眾取寵,也不炫耀自己。他潔身自好,莊重,卓然挺立,純正無邪,端莊嚴肅,品格高尚,因而聲名遠揚,被人尊重。“出淤泥而不染”是說在污俗惡劣的環境中,能不為環境而改變,潔身自好,保持清白、正直、純真的品質,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這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品格,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和追求的人生境界。2.朗讀課文,說說這兩篇文章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兩篇文章都是駢散結合?!堵毅憽芬择壘錇橹鳎涫秸R、節奏分明、音韻和諧;《愛蓮說》以散句為主,句式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富于變化。1.托物言志,立意高遠。

作者借贊美蓮花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節,既是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批評,表現了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文中分別賦予菊、牡丹和蓮以特定的象征意義,對當時社會上人們不同的處世態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這一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寫作特色2.巧用襯托手法。本文先后用菊花、牡丹襯托蓮:第一次襯托,表明自己喜愛的與眾不同;第二次襯托,顯出了蓮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襯托,以牡丹反襯,以菊花正襯,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寫作特色本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高潔的品格,從而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厭惡。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課堂小結《陋室銘》和《愛蓮說》這兩篇短文在寫作特色和思想內容上有何相似之處?綜合探究(1)在寫作特色上,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銘》借陋室抒發了作者安貧樂道的志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愛蓮說》借贊美蓮花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態度。(2)兩篇文章都對所描寫的事物進行了生動傳神的描繪?!堵毅憽窂木邮噎h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畫“陋室”主人的情操;《愛蓮說》則從蓮的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等角度來贊美君子的品格。(3)在思想內容上,兩篇文章都表現了作者高潔的品質?!堵毅憽繁憩F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愛蓮說》表現了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