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人物弧線”或曰“人物弧光”,譯自英文CharacterArc,在羅伯特·麥基看來,“是人物的路線,是人物本身性格的發展軌跡或是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從出發點到目的地,人的發展和變化將形成一條軌跡”。在以成長勵志、救贖重生、畸變黑化等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中,既需要展現人物個性,也需要勾勒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的軌跡,因此人物弧線表現的順暢完美與否,就決定著人物形象立得住或崩塌,決定著影視敘事的成敗。“人物弧線”的理念濫觴于文藝復興時期,成長于啟蒙文學時期,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文學中日漸成熟,在20世紀被電影人所吸納,被羅伯特·麥基予以總結后被廣泛應用于創作實踐和影視批評中,對塑造富有藝術魅力的豐盈人物形象至關重要。在西方文學史上,人物塑造經歷了從扁平人物到圓形人物的蛻變。在古希臘時期,《荷馬史詩》中的阿喀琉斯、奧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其性格往往是刻板定型的。而在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等作品中,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和美狄亞等都是性格鮮明但一成不變的。在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們開始關注人物性格的流動性。如在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悲劇《哈姆雷特》中,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由一個單純而充滿理想的人文主義者,到父親被殺后由于局勢不明,猶豫多疑延宕,及至通過“戲中戲”證實了叔父確是殺父仇人,誤殺戀人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及至戀人自殺,被迫與其兄決斗,中毒臨死時殺死仇敵克勞狄斯。哈姆雷特的復仇心路變化,體現出一道令人信服的弧線。18世紀德國啟蒙主義戲劇理論家萊辛,也認識到了戲劇創作中人物性格流動的意義,隨著典作《浮士德》等橫空出世,才打破了人物形象單一的局面,出現了豐滿立體、性格復雜多變的人物形象。至近代,美國戲劇理論家B·貝克受在《戲劇動力》中提出了類似于“人物弧線”理論的“動態人物”理論,及至德國“成長小說”的出現以及福斯特“圓形人物”理論的出現,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物弧線”理論的完善。在今天,表現“人物弧線”已是小說家和劇作家們司空見慣的寫作技巧。百年電影發展史中,“人物弧線”倍受重視,特別是當羅伯特·麥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對電影弧線做出界定后,是否表現了人物性格發展軌跡或變化,就成為衡量很多作品優秀與否的圭臬。人物弧線的唯一特征就是變化,而性格缺乏變化或變化趨近于靜態的人物被稱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幾乎是大多數商業類型電影的標配,如《007》和《碟中諜》系列等冒險片、《侏羅紀公園》等恐怖片,主角都是被事件和矛盾沖突推著往前走的扁平人物。而與之相對的圓形人物,強調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可分為靜態的圓形人物和有人物弧線的動態的圓形人物。靜態的圓形人物盡管性格豐富立體,但在同一部作品中,他的性格基本沒有變化,如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中的反派滅霸等。而有弧線的動態圓形人物,指人物隨著遭遇的不公際遇與處境而隨之發生變化。“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樣,弧線人物因為性格的峰回路轉,從而使故事產生跌宕起伏的敘事魅力。而人物弧線變化要有內在聯系與邏輯,否則會使人物的弧線流暢性和完整性受損,以致角色行為浮夸失真,劇作敘事線斷裂,結構坍塌,成為有硬傷的作品。給人物弧線變化要符合人性遭變的邏輯,真實可信。也即是說,要用充足的鋪墊來逐步地表現人物心路歷程,細膩而有層次地表現其變化緣由,不能讓它一蹴而就。國產現象級作品如《大魚海棠》《長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轉化的原因鋪墊牽強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線順暢度差強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人物之所以有“弧線”,是因為現實生活的復雜多變,在時時刻刻改變和雕塑著人的性格。如《小丑》中小丑之所以由善良純真變得癲狂殘酷,充滿暴力和仇恨,就是因為哥譚市冷漠的生存環境、社會的疏離和病態的文化氛圍導致他好夢成灰。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線的變化要與環境影響合轍。恩格斯提出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這一現實主義文論的主張。就此而言,影視作品塑造個性突出、有弧線的“圓形人物”,即是對現實環境促使人性變化的展示和描摹。(摘編自楊曉林《影視人物弧線論》,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物弧線”是指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流動軌跡,關系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敘事的成敗,是許多優秀作品的標配。B.發端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弧線”理論在20世紀被電影人吸納,經羅伯特·麥基總結后,被廣泛應用于創作實踐和影視批評中。C.“文似看山不喜平”,塑造弧線人物的性格也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讓故事跌宕起伏,充滿敘事魅力。D.國產現象級作品《大魚海棠》《長津湖》等作品中人物弧線的順暢度欠佳是因為人物弧線的發生變化與環境影響不合拍。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引用專家學者的觀點對“人物弧線”的內涵進行闡釋,為后文論述提供了事實依據。B.文章采用橫向式結構論述“人物弧線”理論的形成過程,讓讀者見識了文學作品中具體不多“鮮活的圓形人物”。C.文章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來對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進行論述,以突顯人物弧線的特征。D.文章結尾通過引述恩格斯的觀點,明確了影視作品要塑造個性突出、有弧線的“圓形人物”的原因和意義。3.依據文本,下列哪一項不是扁平人物()A.《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專橫跋扈,趨炎附勢,狡猾善變,寡廉鮮恥。B.《鴻門宴》中的項羽重情重義,豪放直爽,剛愎自負,寡斷少謀。C.《百合花》中的通訊員天真淳樸,善良靦腆,積極向上,勇敢無私。D.《竇娥冤》中的竇娥正直剛強,寧死不屈,頑強斗爭,震撼人心。4.如今,“表現‘人物弧線’已是小說家和劇作家們司空見慣的寫作技巧”,并非其原因的一項是()A.表現“人物弧線”,可以動態展示“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的軌跡”,讓人物形象更豐盈。B.表現“人物弧線”,讓故事情節更跌宕起伏,增加敘事魅力。C.表現“人物弧線”,可以揭示人物性格和環境的辯證關系,作品對現實的觀照性更強。D.表現“人物弧線”,要有內在聯系與邏輯,否則會使人物角色行為浮夸失真,劇作會有硬傷。5.“現實生活的復雜多變,在時時刻刻改變和雕塑著人的性格。”請結合《雷雨》中魯侍萍的性格變化說說該理論的具體體現。(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變成了雪國。我總覺得夜里的雪下得靜悄悄的,儼然背景音樂,令人有一點迷茫和感傷。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醫院。醫生說,看能熬過這個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長一段時間。我暗自落淚,內心依然巴望奇跡發生。除夕,我請求回家過年,醫生搖了搖頭。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歲吧。我想,無論如何也要過一個像點樣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東西了,但哪怕是擺擺樣子,讓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尋找飯店,去買幾個老伴愛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東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氣襲人。我踏著雪向前走著,內心很凄涼。現在,這條十里長街上只有我一個人的腳印。邊走邊尋找著。街道兩旁大商家、小商店、飯店,等等,都關門了。在如此清靜的大街上,孤寂、凄涼和失落始終伴我一同尋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許就是老伴的最后一個年了,我心里就不覺得冷了,我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十里長街尋遍。記得小時候,為了逃避父親的打,離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著從瓦隙中飄落下來的雪花,那種孤凄與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現在自己有家了,就會深深地愛上這個家。這條路可真長呵,加上是難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過一個胡同口,我看到幾個流浪漢正在用小鐵桶涮“火鍋”,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對我說,兄弟,過來喝酒呀,咱們一塊兒過年吧!我說,謝謝,不了,我還有事。大過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這么多吃的呢,都是區政府白給我們的,我們就喜歡在大街上造(吃),這才來脾氣呢。說著,他們舉起了啤酒瓶,兄弟,過年好!過來喝一杯吧!我說,過年好!你們盡興吧,我真的是有事。對了,附近有還開門的飯館嗎?我想弄幾個菜給住院的老伴兒。他們答道,往前走到頭有一家小飯館開門,我們的佐料就是她給的呢。我離開時,那幾個流浪漢在喊,祝你老伴兒早日康復!我聽了,眼淚就流下來了。自老伴兒患病后,我第一次聽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復。老伴兒得了重病之后,我沒有通知單位的任何人。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困難永遠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對。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盡頭我看到了那家小飯館,我又禁不住熱淚盈眶了。年輕的老板娘見我進來,便站了起來。我問,我想買幾個菜帶走可以嗎?給醫院的病人。飯館的老板娘說,當然可以,你先選菜吧。然后她說,我給廚師打個電話。我點了幾樣老伴兒平時愛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這家飯館能不能做,這大過年的。老板娘說,沒問題。廚師很快就回來了,他沖我點了點頭。是啊,若是這時候對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絲的不滿,都會傷害到客人——這個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喲。我問,今天的和平時還是一個價錢嗎?老板娘說,大過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時賣什么價還是什么價,還要做得更好、更精細些才對呀。菜做好了,品相不錯,我決計打車回醫院。上車后,司機說,過年好!去哪兒?我說,第一醫院。司機說,家里有人住院?我說,老伴兒。司機長嘆了一聲,這年哪,有人歡喜有人愁哇。剛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問,大娘咋才回家過年哪?老太太一聽就流淚了。我就跟她說,大娘,大過年的,咱得高高興興的,對吧?臨走時,那個老太太非要給我一百塊錢。我說,我怎么能要您錢呢?您留著吧。老太太說,就當是我給你的壓歲錢了。我一聽,眼淚嘩嘩的。最后,我還是悄悄把錢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進了進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難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婦在家等著我呢,可我為了家人還在路上奔波哩!回到醫院,病床上的老伴兒很高興。看著一桌子的菜,她說,大年三十兒還有飯店開門?我說,這是托你的福,說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從今天開始啦。老伴兒聽了也蠻高興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來。零點的鐘聲響了,我們老兩口兒舉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兒閃動著淚花說,難為你了。我說,別這么說,我愿意,高興著哪。老伴兒說,好好活著。我說,什么?老伴兒說,你一定要好好活著。(選自2019年第1期《長城》,有改動)6.下列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嚴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買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環境下的傷感心情。B.文中插敘“我”小時候逃避父親的打而離家之事,意在用那時的感受來突出“我”現在的孤獨無依以及對家的眷戀。C.文章兩次寫“我”流淚,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時的感動,第二次表達了“我”找到小飯館時的感喟。D.出租車司機的感嘆,意蘊豐富,既有對生活艱辛的感慨,又有對“我”的勸慰,從而揭示出人們對人生無常的哀痛。7.下列對文章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采用第一人稱,但敘述時卻將其它人物推到前臺,讓讀者來認識其言容笑貌,而“我”隱身其后,處于次要地位B.文章開頭點出“迷茫和感傷”,它是“我”心情的寫照,又讓讀者產生疑問,從而自然引出對老伴病情的敘述。C.“街上商家、飯館等都關門了”一句蘊含了“我”的失落、凄涼與孤寂之情,又與最后找到小飯館形成了對比。D.文章構思巧妙,以“我”買菜為線索,將所寫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現,使得文章既層次分明,又脈絡清晰,渾然一體。8.文中對雪夜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從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濃濃的人性之美,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55分)(一)文言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齏粉夫。”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①。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②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選自《莊子·列御寇》,有刪改)【注】①芻,芻草。叔,通“菽”,大豆。②徵,通“征”,應驗,可信。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秦王有病A召醫B破痛C潰痤者D得車一乘E舐痔者F得車G五乘H所治愈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益車百乘”與“若亡鄭而有益于君”(《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益”字含義不同。B.閭,里巷,住處,也指戶口編制單位,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文中是前者意思。C.“吾葬具豈不備邪”與“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兩句中的“備”字含義相同。D.“在上為烏鳶食”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兩句中的“為”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商得到車輛回到宋國后,就去嘲笑莊子,說莊子住在窮街陋巷,窮得靠織草鞋為生,餓得脖子干癟,面黃肌瘦。B.有人從宋王那得了十輛車子,就向莊子夸耀。莊子跟他講了窮人得珠的故事,意在說明得車未必是件好事。C.莊子拒絕弟子對他的厚葬,認為把天地當棺槨,把日月當雙璧,把星星當珍珠,把萬物當殉葬品,就是最好的葬禮。D.神人可以順應自然并得到驗證,愚蠢人往往被外物驅使,而自以為聰明的人還依靠他的偏見看待人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2)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14.從文章敘述的幾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莊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說明。(二)文言文閱讀Ⅱ(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甲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選自《莊子·養生主》)乙梓慶銷木為鐻①,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齋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②,其巧專而外骨③消。然后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后成見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選自《莊子·達生》)【注】①“鐻”同“虡”,指懸掛鐘鼓的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動的圖案。②公朝:見君主。③骨:同“滑”,亂之意。15.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然后A入山林B觀C天性D形軀E至矣F然后G成H見鐻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蓋,何、怎么,與《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的“蓋”意思不同。B.善,揩拭,擦拭,與《鴻門宴》“素善留侯張良”“善”意思不同。C.“謚號”指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對其一生做的概括性評價,如惠王、宣王、太祖。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公”,比它低一等的是“伯”。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庖丁解牛時,手足并用,肩膝同舉,寫出了庖丁解牛技術的嫻熟;“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兩句運用了類比,寫出了庖丁解牛動作的節奏感。B.甲文中,梁惠王由“解牛之道”品悟出“養生之道”:人生在世,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不強行,不妄為,這樣才能保全自己。C.乙文寫了一位專技者梓慶的精修用心的過程,以喻與自然為一的道理,創作者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創作出出神入化的作品。D.兩篇選文想象豐富,構思精巧,描寫生動,寓哲理于形象之中,體現了莊子散文最主要的藝術特色:采用寓言故事來說理。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2)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19.兩文的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概括。(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登岳陽樓唐·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①,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②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注】①坼:裂,隔離。②戎馬:戰馬,代指戰爭。代宗大歷三年(768)八月,吐蕃大舉入侵,京師戒嚴。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聯上下句形式上對偶兼互文,內容上又構成對比,詩人夙愿得償,喜不自勝。B.第二聯以坼、浮二字,準確而精煉地寫出洞庭湖隔離吳楚、承載天地的壯闊景象。C.“年老多病,沒有親朋任何消息,只有孤舟可依靠”,可見詩人當時的孤苦與困窘。D.“憑軒涕泗流”一句,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動蕩、自己處境艱難的壓抑與傷感。21.本詩是如何緊扣題目的“登”字展開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2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比較謙虛,從他述志時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可以看出。(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運用對比、反問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對秦朝統治者掠奪財物極盡分毫、揮霍無度的批判。(3)小剛在進行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習時,發現古人創作詩詞常借助“露”這一意象來表情達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時代,是每個人成長的大舞臺。有人說,青春只有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也有人說,在時代的浪潮中,青春的我們應找準方向,勇擔使命。時代召喚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時代、融入時代、推動時代。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作文,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人物弧線”或曰“人物弧光”,譯自英文CharacterArc,在羅伯特·麥基看來,“是人物的路線,是人物本身性格的發展軌跡或是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從出發點到目的地,人的發展和變化將形成一條軌跡”。在以成長勵志、救贖重生、畸變黑化等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中,既需要展現人物個性,也需要勾勒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的軌跡,因此人物弧線表現的順暢完美與否,就決定著人物形象立得住或崩塌,決定著影視敘事的成敗。“人物弧線”的理念濫觴于文藝復興時期,成長于啟蒙文學時期,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文學中日漸成熟,在20世紀被電影人所吸納,被羅伯特·麥基予以總結后被廣泛應用于創作實踐和影視批評中,對塑造富有藝術魅力的豐盈人物形象至關重要。在西方文學史上,人物塑造經歷了從扁平人物到圓形人物的蛻變。在古希臘時期,《荷馬史詩》中的阿喀琉斯、奧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其性格往往是刻板定型的。而在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等作品中,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和美狄亞等都是性格鮮明但一成不變的。在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們開始關注人物性格的流動性。如在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悲劇《哈姆雷特》中,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由一個單純而充滿理想的人文主義者,到父親被殺后由于局勢不明,猶豫多疑延宕,及至通過“戲中戲”證實了叔父確是殺父仇人,誤殺戀人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及至戀人自殺,被迫與其兄決斗,中毒臨死時殺死仇敵克勞狄斯。哈姆雷特的復仇心路變化,體現出一道令人信服的弧線。18世紀德國啟蒙主義戲劇理論家萊辛,也認識到了戲劇創作中人物性格流動的意義,隨著典作《浮士德》等橫空出世,才打破了人物形象單一的局面,出現了豐滿立體、性格復雜多變的人物形象。至近代,美國戲劇理論家B·貝克受在《戲劇動力》中提出了類似于“人物弧線”理論的“動態人物”理論,及至德國“成長小說”的出現以及福斯特“圓形人物”理論的出現,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物弧線”理論的完善。在今天,表現“人物弧線”已是小說家和劇作家們司空見慣的寫作技巧。百年電影發展史中,“人物弧線”倍受重視,特別是當羅伯特·麥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對電影弧線做出界定后,是否表現了人物性格發展軌跡或變化,就成為衡量很多作品優秀與否的圭臬。人物弧線的唯一特征就是變化,而性格缺乏變化或變化趨近于靜態的人物被稱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幾乎是大多數商業類型電影的標配,如《007》和《碟中諜》系列等冒險片、《侏羅紀公園》等恐怖片,主角都是被事件和矛盾沖突推著往前走的扁平人物。而與之相對的圓形人物,強調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可分為靜態的圓形人物和有人物弧線的動態的圓形人物。靜態的圓形人物盡管性格豐富立體,但在同一部作品中,他的性格基本沒有變化,如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中的反派滅霸等。而有弧線的動態圓形人物,指人物隨著遭遇的不公際遇與處境而隨之發生變化。“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樣,弧線人物因為性格的峰回路轉,從而使故事產生跌宕起伏的敘事魅力。而人物弧線變化要有內在聯系與邏輯,否則會使人物的弧線流暢性和完整性受損,以致角色行為浮夸失真,劇作敘事線斷裂,結構坍塌,成為有硬傷的作品。給人物弧線變化要符合人性遭變的邏輯,真實可信。也即是說,要用充足的鋪墊來逐步地表現人物心路歷程,細膩而有層次地表現其變化緣由,不能讓它一蹴而就。國產現象級作品如《大魚海棠》《長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轉化的原因鋪墊牽強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線順暢度差強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人物之所以有“弧線”,是因為現實生活的復雜多變,在時時刻刻改變和雕塑著人的性格。如《小丑》中小丑之所以由善良純真變得癲狂殘酷,充滿暴力和仇恨,就是因為哥譚市冷漠的生存環境、社會的疏離和病態的文化氛圍導致他好夢成灰。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線的變化要與環境影響合轍。恩格斯提出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這一現實主義文論的主張。就此而言,影視作品塑造個性突出、有弧線的“圓形人物”,即是對現實環境促使人性變化的展示和描摹。(摘編自楊曉林《影視人物弧線論》,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物弧線”是指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流動軌跡,關系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敘事的成敗,是許多優秀作品的標配。B.發端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弧線”理論在20世紀被電影人吸納,經羅伯特·麥基總結后,被廣泛應用于創作實踐和影視批評中。C.“文似看山不喜平”,塑造弧線人物的性格也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讓故事跌宕起伏,充滿敘事魅力。D.國產現象級作品《大魚海棠》《長津湖》等作品中人物弧線的順暢度欠佳是因為人物弧線的發生變化與環境影響不合拍。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引用專家學者的觀點對“人物弧線”的內涵進行闡釋,為后文論述提供了事實依據。B.文章采用橫向式結構論述“人物弧線”理論的形成過程,讓讀者見識了文學作品中具體不多“鮮活的圓形人物”。C.文章通過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來對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進行論述,以突顯人物弧線的特征。D.文章結尾通過引述恩格斯的觀點,明確了影視作品要塑造個性突出、有弧線的“圓形人物”的原因和意義。3.依據文本,下列哪一項不是扁平人物()A.《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專橫跋扈,趨炎附勢,狡猾善變,寡廉鮮恥。B.《鴻門宴》中的項羽重情重義,豪放直爽,剛愎自負,寡斷少謀。C.《百合花》中的通訊員天真淳樸,善良靦腆,積極向上,勇敢無私。D.《竇娥冤》中的竇娥正直剛強,寧死不屈,頑強斗爭,震撼人心。4.如今,“表現‘人物弧線’已是小說家和劇作家們司空見慣的寫作技巧”,并非其原因的一項是()A.表現“人物弧線”,可以動態展示“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的軌跡”,讓人物形象更豐盈。B.表現“人物弧線”,讓故事情節更跌宕起伏,增加敘事魅力。C.表現“人物弧線”,可以揭示人物性格和環境的辯證關系,作品對現實的觀照性更強。D.表現“人物弧線”,要有內在聯系與邏輯,否則會使人物角色行為浮夸失真,劇作會有硬傷。5.“現實生活的復雜多變,在時時刻刻改變和雕塑著人的性格。”請結合《雷雨》中魯侍萍的性格變化說說該理論的具體體現。【答案】1.D2.D3.B4.D5.①被拋棄前,生活環境相對單純的魯侍萍和周家少爺未婚生子,體現了她少不更事,單純善良。
②被拋棄時,見識了人性之惡的魯侍萍無奈投河自殺,體現了她的軟弱、覺醒和自尊。
③三十年后重回周公館,飽經磨難的魯侍萍當面撕毀周樸園給的支票,體現了她的自愛清醒和成熟堅韌。【解析】【導語】這篇文章詳細論述了“人物弧線”在文學和影視創作中的重要性及其發展歷程。文章首先引用專家觀點闡明“人物弧線”的內涵,然后通過文學作品的歷史演變和多個案例證明其作用和影響。文章通過對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的對比,強調了“人物弧線”在塑造豐滿、立體人物形象中的關鍵作用,并指出人物弧線需具備內在邏輯,才能使人物形象真實可信。最終,文章呼應現實主義文論,說明“人物弧線”與環境的關系,完善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是因為人物弧線的發生變化與環境影響不合拍”錯,張冠李戴,由文中“國產現象級作品如《大魚海棠》《長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轉化的原因鋪墊牽強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線順暢度差強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可知,《大魚海棠》《長津湖》等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弧線流暢度欠佳的原因是“迫使主角性格轉化的原因鋪墊牽強甚至不足”,而不是“人物弧線的發生變化與環境影響不合拍”。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事實依據”錯,專家學者的觀點應為事理論據;B.“橫向”式結構錯,根據“在古希臘時期”“在文藝復興時期”“18世紀”“至近代”“在今天”等信息可知是“縱向”式結構;C.“比喻論證”錯,于文無據。文中有舉例論證,如“國產現象級作品如《大魚海棠》《長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轉化的原因鋪墊牽強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線順暢度差強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但沒有比喻論證。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奧楚蔑洛夫是性格缺乏變化或變化趨近于靜態的扁平人物。B.項羽的性格雖然具有多面性,立體豐富,但缺少變化,屬于靜態的圓形人物,不是扁平人物。C.通訊員是性格缺乏變化或變化趨近于靜態的扁平人物。D.竇娥是性格缺乏變化或變化趨近于靜態的扁平人物。故選B。【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要有內在聯系與邏輯,否則會使人物角色行為浮夸失真,劇作會有硬傷”錯,這不是表現“人物弧線”已是小說家和劇作家們寫作技巧的原因,而是對人物弧線變化的要求。故選D。【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羅伯特·麥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是否表現了人物性格發展軌跡或變化,就成為衡量很多作品優秀與否的圭臬”,“有弧線的動態圓形人物,指人物隨著遭遇的不公際遇與處境而隨之發生變化”“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線的變化要與環境影響合轍。個性突出、有弧線的‘圓形人物’,即是對現實環境促使人性變化的展示和描摹”。①人物的性格與其生活環境和經歷有很大關系。被拋棄前,魯侍萍只是周家的一個侍女,生活環境簡單,因而心思單純,這才造成了她相信周樸園的愛,和周家少爺未婚生子,體現了她少不更事,單純善良。②人物遭遇的不公和環境的變化使人物性格發生改變。魯侍萍已經生了兩個孩子,卻因為周家要娶一個有錢有門第的小姐而被拋棄,這樣的不公際遇讓魯侍萍見識了人性之惡,此時她的性格不再那么單純,而是認識到了世間丑惡,感覺心碎,并且她的做法也讓父母生氣,她感到羞恥,又走投無路,無奈投河自殺,體現了她的軟弱、覺醒和自尊。③投河被人救起后,魯侍萍遠走他鄉,三十年歷經人世艱辛,嫁過兩次,做老媽子伺候人,生活的艱辛讓她飽受磨難。而三十年后重回周公館,她見識到了周樸園的冷漠和虛偽,飽經磨難的魯侍萍當面撕毀周樸園給的支票,體現了她的自愛清醒和成熟堅韌。總之,魯侍萍的性格隨著她的人生經歷而不斷變換,性格轉換合理,是個成功的“圓形人物”。(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變成了雪國。我總覺得夜里的雪下得靜悄悄的,儼然背景音樂,令人有一點迷茫和感傷。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醫院。醫生說,看能熬過這個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長一段時間。我暗自落淚,內心依然巴望奇跡發生。除夕,我請求回家過年,醫生搖了搖頭。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歲吧。我想,無論如何也要過一個像點樣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東西了,但哪怕是擺擺樣子,讓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尋找飯店,去買幾個老伴愛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東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氣襲人。我踏著雪向前走著,內心很凄涼。現在,這條十里長街上只有我一個人的腳印。邊走邊尋找著。街道兩旁大商家、小商店、飯店,等等,都關門了。在如此清靜的大街上,孤寂、凄涼和失落始終伴我一同尋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許就是老伴的最后一個年了,我心里就不覺得冷了,我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十里長街尋遍。記得小時候,為了逃避父親的打,離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著從瓦隙中飄落下來的雪花,那種孤凄與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現在自己有家了,就會深深地愛上這個家。這條路可真長呵,加上是難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過一個胡同口,我看到幾個流浪漢正在用小鐵桶涮“火鍋”,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對我說,兄弟,過來喝酒呀,咱們一塊兒過年吧!我說,謝謝,不了,我還有事。大過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這么多吃的呢,都是區政府白給我們的,我們就喜歡在大街上造(吃),這才來脾氣呢。說著,他們舉起了啤酒瓶,兄弟,過年好!過來喝一杯吧!我說,過年好!你們盡興吧,我真的是有事。對了,附近有還開門的飯館嗎?我想弄幾個菜給住院的老伴兒。他們答道,往前走到頭有一家小飯館開門,我們的佐料就是她給的呢。我離開時,那幾個流浪漢在喊,祝你老伴兒早日康復!我聽了,眼淚就流下來了。自老伴兒患病后,我第一次聽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復。老伴兒得了重病之后,我沒有通知單位的任何人。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困難永遠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對。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盡頭我看到了那家小飯館,我又禁不住熱淚盈眶了。年輕的老板娘見我進來,便站了起來。我問,我想買幾個菜帶走可以嗎?給醫院的病人。飯館的老板娘說,當然可以,你先選菜吧。然后她說,我給廚師打個電話。我點了幾樣老伴兒平時愛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這家飯館能不能做,這大過年的。老板娘說,沒問題。廚師很快就回來了,他沖我點了點頭。是啊,若是這時候對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絲的不滿,都會傷害到客人——這個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喲。我問,今天的和平時還是一個價錢嗎?老板娘說,大過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時賣什么價還是什么價,還要做得更好、更精細些才對呀。菜做好了,品相不錯,我決計打車回醫院。上車后,司機說,過年好!去哪兒?我說,第一醫院。司機說,家里有人住院?我說,老伴兒。司機長嘆了一聲,這年哪,有人歡喜有人愁哇。剛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問,大娘咋才回家過年哪?老太太一聽就流淚了。我就跟她說,大娘,大過年的,咱得高高興興的,對吧?臨走時,那個老太太非要給我一百塊錢。我說,我怎么能要您錢呢?您留著吧。老太太說,就當是我給你的壓歲錢了。我一聽,眼淚嘩嘩的。最后,我還是悄悄把錢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進了進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難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婦在家等著我呢,可我為了家人還在路上奔波哩!回到醫院,病床上的老伴兒很高興。看著一桌子的菜,她說,大年三十兒還有飯店開門?我說,這是托你的福,說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從今天開始啦。老伴兒聽了也蠻高興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來。零點的鐘聲響了,我們老兩口兒舉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兒閃動著淚花說,難為你了。我說,別這么說,我愿意,高興著哪。老伴兒說,好好活著。我說,什么?老伴兒說,你一定要好好活著。(選自2019年第1期《長城》,有改動)6.下列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嚴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買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環境下的傷感心情。B.文中插敘“我”小時候逃避父親的打而離家之事,意在用那時的感受來突出“我”現在的孤獨無依以及對家的眷戀。C.文章兩次寫“我”流淚,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時的感動,第二次表達了“我”找到小飯館時的感喟。D.出租車司機的感嘆,意蘊豐富,既有對生活艱辛的感慨,又有對“我”的勸慰,從而揭示出人們對人生無常的哀痛。7.下列對文章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采用第一人稱,但敘述時卻將其它人物推到前臺,讓讀者來認識其言容笑貌,而“我”隱身其后,處于次要地位。B.文章開頭點出“迷茫和感傷”,它是“我”心情的寫照,又讓讀者產生疑問,從而自然引出對老伴病情的敘述。C.“街上商家、飯館等都關門了”一句蘊含了“我”的失落、凄涼與孤寂之情,又與最后找到小飯館形成了對比。D.文章構思巧妙,以“我”買菜為線索,將所寫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現,使得文章既層次分明,又脈絡清晰,渾然一體。8.文中對雪夜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從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濃濃的人性之美,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6.D7.A8.①渲染寒冷環境氣氛,烘托了人物傷感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氣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內心哀傷。②用寒冷的氣候突出反襯出流浪漢、出租車司機和飯店老板娘等人熱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顯出偉大的人性光輝。9.①“我”為老伴的病情擔憂,為了安慰老伴,尋找老伴喜歡吃的菜,而老伴最后說“你一定要好好活著”等,體現了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為對方著想的深情。老伴生重病,“我”沒告訴別人,敢于面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②流浪漢在大街上用小鐵桶涮“火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與“我”陌不相識,叫“我”一起過年,告訴我小飯館的位置,還祝“我”老伴早日康復。體現了以苦為樂、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③小飯館老板娘及廚師給流浪漢佐料,對待“我”很熱情,價格與平時一樣,還要做得更好、更精細。體現了待人善良、服務熱情、生意公道、為他人著想的品質。④出租車司機開導大娘,還不收其車費,送大娘進車站口后才走,體現了為人熱心,救助危難的道德品質。【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思想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D.“從而揭示出人們對人生無常的哀痛”錯。司機只知“我”老伴住院,而不知其病重危及到生命,因此“對人生無常的哀痛”語意過重。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能力。A.“‘我’隱身其后,處于次要地位”分析有誤。從文章來看,“我”與文中所寫人物及大多數的事件都有聯系;而在敘述時,“我”同時也在參與其中,和其它人物共同為表現文章主題服務,因此,并沒有隱身其后,也不是處于次要地位。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環境描寫作用能力。環境描寫常見作用如下: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突出形象,推動情節。答題時,要先分析環境特點,然后分析這樣的環境與人物、情節等之間的關聯。“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變成了雪國”,可見天氣寒冷,所以渲染寒冷的環境氣氛,烘托了人物傷感心情。結合“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醫院”“大雪甫落之后,東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氣襲人。我踏著雪向前走著,內心很凄涼。現在,這條十里長街上只有我一個人的腳印”“我總覺得夜里的雪下得靜悄悄的,儼然背景音樂,令人有一點迷茫和感傷”分析,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氣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內心哀傷。結合“路過一個胡同口,我看到幾個流浪漢正在用小鐵桶‘涮火鍋’,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對我說,兄弟,過來喝酒呀,咱們一塊兒過年吧”“果然,在街的盡頭我看到了那家小飯館,我又禁不住熱淚盈眶了”“年輕的老板娘見我進來,便站了起來。我問,我想買幾個菜帶走可以嗎?給醫院的病人。飯館的老板娘說,當然可以,你先選菜吧。然后她說,我給廚師打個電話”等分析,天氣雖然寒冷,但人情暖心,所以用寒冷的氣候突出反襯出流浪漢、出租車司機和飯店老板娘等人熱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顯出偉大的人性光輝。【9題詳解】本題考查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小說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有“我”,除夕夜為安慰妻子,冒著大雪,去尋找老伴喜歡吃的菜;有“流浪漢”,在大街上用小鐵桶涮火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請“我”喝酒,幫“我”指路,祝“我”老伴早日康復等;有“小飯館老板娘及廚師”,給流浪漢佐料,幫“我”燒菜,價格與平時一樣;有“出租車司機”,開導大娘,不收其車費,送大娘進車站;還有“我”病重的妻子,自己已經病危,還勸“我”“你一定要好好活著”。結合“我暗自落淚,內心依然巴望奇跡發生”“我知道老伴吃不下東西了,但哪怕是擺擺樣子,讓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尋找飯店,去買幾個老伴愛吃的菜”“老伴兒說,你一定要好好活著”“老伴兒得了重病之后,我沒有通知單位的任何人。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困難永遠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對”等分析,體現了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為對方著想的深情。“我”沒告訴別人,敢于面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結合“我看到幾個流浪漢正在用小鐵桶涮‘火鍋’,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他們對我說,兄弟,過來喝酒呀,咱們一塊兒過年吧”“過年好!你們盡興吧,我真的是有事”“我離開時,那幾個流浪漢在喊,祝你老伴兒早日康復”“他們答道,往前走到頭有一家小飯館開門,我們的佐料就是她給的呢”等分析,體現了以苦為樂、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結合“飯館的老板娘說,當然可以,你先選菜吧。然后她說,我給廚師打個電話”“老板娘說,沒問題”“老板娘說,大過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時賣什么價還是什么價,還要做得更好、更精細些才對呀”等分析,體現了待人善良、服務熱情、生意公道、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結合“剛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問,大娘咋才回家過年哪?老太太一聽就流淚了。我就跟她說,大娘,大過年的,咱得高高興興的,對吧?臨走時,那個老太太非要給我一百塊錢。我說,我怎么能要您錢呢?您留著吧。老太太說,就當是我給你的壓歲錢了。我一聽,眼淚嘩嘩的。最后,我還是悄悄把錢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進了進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難的事呀”等分析,體現了為人熱心,救助危難的道德品質。這些人有的待人善良,服務熱情,生意公道,有的為人熱心,救助危難,有的待人細心,體貼入微。這些描寫表現了濃濃的人性美,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二、古代詩文閱讀(55分)(一)文言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齏粉夫。”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①。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②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選自《莊子·列御寇》,有刪改)【注】①芻,芻草。叔,通“菽”,大豆。②徵,通“征”,應驗,可信。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秦王有病A召醫B破痛C潰痤者D得車一乘E舐痔者F得車G五乘H所治愈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益車百乘”與“若亡鄭而有益于君”(《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益”字含義不同。B.閭,里巷,住處,也指戶口編制單位,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文中是前者的意思。C.“吾葬具豈不備邪”與“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兩句中的“備”字含義相同。D.“在上為烏鳶食”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兩句中的“為”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商得到車輛回到宋國后,就去嘲笑莊子,說莊子住在窮街陋巷,窮得靠織草鞋為生,餓得脖子干癟,面黃肌瘦。B.有人從宋王那得了十輛車子,就向莊子夸耀。莊子跟他講了窮人得珠的故事,意在說明得車未必是件好事。C.莊子拒絕弟子對他的厚葬,認為把天地當棺槨,把日月當雙璧,把星星當珍珠,把萬物當殉葬品,就是最好的葬禮。D.神人可以順應自然并得到驗證,愚蠢的人往往被外物驅使,而自以為聰明的人還依靠他的偏見看待人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2)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14.從文章敘述的幾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莊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說明。【答案】10.BEH11.C12.D13.(1)有個人拜見宋王,宋王恩賜十輛車子。他用這十輛車子向莊子夸耀。
(2)你見過祭祀的牛嗎?披著紋彩錦繡,喂著芻草大豆。14.①不慕名利,淡泊明志。曹商向莊子炫耀車輛,楚人聘請莊子,都可見其淡泊之心。②深謀遠慮,居安思危。莊子從宋國的危機中預判到從宋王那里得到車輛是一件危險的事情。③順應自然,追求平等。莊子看淡生死,拒絕厚葬,主張順應天地,平等看待萬物。【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秦王生病征召醫師,如果能夠把癰癤和痤瘡中的膿水擠出來的,賞賜馬車一輛;如果有能舔干凈痔瘡的,賞賜馬車五輛,所治的患處越卑下。“秦王有病召醫”是主謂句,“有病”“召醫”是連動短語作謂語,聯系緊密,其后B處斷開;“破痛潰痤者得車一乘”與“舐痔者得車五乘”為對稱結構,結構一致,各自斷開,EH處斷開。故選BEH。【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一詞多義,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益”:增加/有益處。句意:增加賞賜了他上百輛車子。/如果使鄭國滅亡能對您有好處。B.說法正確。C.錯誤。“備”,齊備,完備/防備。句意:我的安葬用具難道不完備嗎?/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D.正確。“為”:被/替。句意:在上面被烏鴉和老鷹吃/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愚蠢的人往往被外物驅使,而自以為聰明的人還依靠他的偏見看待人事”說反了,應該是“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被外物驅使,而愚蠢的人還依靠他的偏見看待人事”。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人有見宋王者”,定語后置,“有見宋王人”;“錫車十乘”,定語后置,“錫十乘車”;“錫”,賜;“驕”,向……炫耀。(2)“犧”,祭祀;“文繡”,紋彩錦繡;“食”,喂。【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點的能力。根據原文曹商向莊子炫耀車輛他的反應“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和楚人聘請莊子時他的反應“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可看出其不慕名利,淡泊明志。根據原文“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為赍粉夫”可知,莊子從宋國的危機中預判到從宋王那里得到車輛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由此可見其深謀遠慮,居安思危。根據原文“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可知莊子看淡生死,拒絕厚葬,主張順應天地,平等看待萬物,由此可見其順應自然,追求平等。參考譯文: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為宋王出使秦國。曹商去的時候,宋王賜了他數輛車子。(曹商在秦國對秦王百般獻媚)秦王大為高興,賞賜了他上百輛車子。曹商返回宋國,見到了莊子,說:“住在窮街陋巷,窮得靠織草鞋為生,餓得脖子干癟,面黃肌瘦,這是我所干不了的;一見面就能使大國之君醒悟而使跟隨的車子多達一百輛,這是我所擅長的。”莊子說:“秦王生病征召醫師,如果能夠把癰癤和痤瘡中的膿水擠出來的,賞賜馬車一輛;如果有能舔干凈痔瘡的,賞賜馬車五輛,所治的患處越卑下,賞的車越多。先生您大概就是治的痔瘡吧?(不然)為什么能得這么多車呢?您還是趕快走開吧!”有個人拜見宋王,宋王恩賜十輛車子。他用這十輛車子向莊子夸耀。莊子說:“河邊有個貧困家庭,靠編織蘆葦用具過生活,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價值千金的珍珠。他的父親對他的兒子說:‘拿石頭來錘破它!這值千金的珍珠,一定在九重深淵驪龍的下巴下面。你能得到珍珠,定遇到驪龍在睡覺。假使驪龍醒來,你還能保全半點嗎!’現在宋國危機的深重,不止于九重的深淵;宋王的兇猛,不止于驪龍。你能得到車子,一定遇到他迷糊的時候;假使宋王醒來,你就要粉身碎骨了。”楚國有人來聘請莊子,莊子回答使者說:“你見過祭祀的牛嗎?披著紋彩錦繡,喂著芻草大豆。等到把它牽入太廟去,要想做頭無人豢養的牛犢,怎能辦得到呢!”莊子臨死,弟子打算厚葬他。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我的棺槨,用日月做我的雙璧,星星做我的珍珠,萬物做我的殉葬品。我的喪葬用品難道還不齊備嗎?還有比這更好的嗎!”弟子們說:“我們擔心烏鴉和老鷹啄食老師的尸體。”莊子說:“在上面讓烏鴉和老鷹吃,在下面讓螻蛄和螞蟻吃,從烏鴉、老鷹那里奪過來給螻蛄、螞蟻,這是多么偏心啊。”用不公平的方式來顯示公平,這種公平其實并不公平;用不能驗證的事物來求驗,這種征驗不能算征驗。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被外物驅使,神人則可以順應自然并得到驗證。聰明人比不上神人已經很久了,而愚蠢的人還依靠他的偏見看待人事,他的功效只是表面的,這不是很可悲嗎!(二)文言文閱讀Ⅱ(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甲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選自《莊子·養生主》)乙梓慶銷木為鐻①,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齋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②,其巧專而外骨③消。然后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后成見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選自《莊子·達生》)【注】①“鐻”同“虡”,指懸掛鐘鼓的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動的圖案。②公朝:見君主。③骨:同“滑”,亂之意。15.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然后A入山林B觀C天性D形軀E至矣F然后G成H見鐻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蓋,何、怎么,與《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蓋”意思不同。B.善,揩拭,擦拭,與《鴻門宴》“素善留侯張良”的“善”意思不同。C.“謚號”指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對其一生做的概括性評價,如惠王、宣王、太祖。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公”,比它低一等的是“伯”。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庖丁解牛時,手足并用,肩膝同舉,寫出了庖丁解牛技術的嫻熟;“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兩句運用了類比,寫出了庖丁解牛動作的節奏感。B.甲文中,梁惠王由“解牛之道”品悟出“養生之道”:人生在世,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不強行,不妄為,這樣才能保全自己。C.乙文寫了一位專技者梓慶的精修用心的過程,以喻與自然為一的道理,創作者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創作出出神入化的作品。D.兩篇選文想象豐富,構思精巧,描寫生動,寓哲理于形象之中,體現了莊子散文最主要的藝術特色:采用寓言故事來說理。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2)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19.兩文的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概括。【答案】15.BDF16.C17.A18.(1)依照牛體的自然結構,擊入大的縫隙,引刀進入骨節之間的空處,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脈絡相連和筋骨相結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嘗試,更何況大骨呢!(2)我是個做工的人,會有什么特別高明的技術呢?雖說如此,我還是有一種本事。19.①都是先寫技工技藝之高超以引發觀者的嘆問;②然后借技工的回答對其成功之道作解說;③最后以點明主旨作結,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然后我便進入山林,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選擇好外形與體態最與鐻相合的,這時業已形成的鐪的形象便呈現于我的眼前。“入山林”和“觀天性”都是動賓結構,其后BD分別斷開;“矣”是句末語氣助詞,其后F處斷開。故選BDF。【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A.正確。何、怎么;發語詞,不譯。句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如果從那變化的一面看。B.正確揩拭,擦拭;友善,與……交好。句意:然后把刀揩拭干凈,收藏起來。/向來與留侯張良交好。C.“太祖”錯誤。“太祖”是廟號。D.正確。故選C。【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類比”錯誤,“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兩句運用了“比喻”。故選A。【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郤”,同“隙”,空隙;“因”,順著;“固”,本來的。(2)“臣工人”,判斷句;“何術之有”,賓語前置,應為“有何術”;“雖然”,雖說如此或雖然這樣。【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思路的能力。①由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梓慶銷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可知,都是先寫技工技藝之高超以引發觀者的嘆問;②由原文“庖丁釋刀對曰”“對曰:”可知,然后借技工的回答對其成功之道作解說;③由原文“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與”可知,最后以點明主旨作結,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參考譯文:甲庖丁給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抵住的地方,砉砉作響,進刀時發出“??”的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既)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追求的是天道,超過技術了。起初我宰牛的時候,眼里看到沒有不是(完整的)牛的;三年以后,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現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體的自然結構,擊入大的縫隙,引刀進入骨節之間的空處,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脈絡相連和筋骨相結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嘗試,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因為用刀割斷筋肉;技術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因為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那牛的骨節有空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分寬綽,那么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戒懼地提高警惕,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之處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謋的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堆積在地上一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四處張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后把刀揩拭干凈,收藏起來。”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乙梓慶能削刻木頭做鐻,鐻做成以后,看見的人無不驚嘆好像是鬼神的工夫。魯侯見到便問他,說:“你用什么辦法做成的呢?”梓慶回答道:“我是個做工的人,會有什么特別高明的技術?雖說如此,我還是有一種本事。我準備做鐻時,從不敢隨便耗費精神,必定齋戒來靜養心思。齋戒三天,不再懷有慶賀、賞賜、獲取爵位和俸祿的思想;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議、夸譽、技巧或笨拙的雜念;齋戒七天,已不為外物所動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體。正當這個時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專一而外界的擾亂全都消失。然后我便進入山林,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選擇好外形與體態最與鐻相合的,這時業已形成的鐪的形象便呈現于我的眼前,然后動手加工制作;不是這樣我就停止不做。這就是用我木工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這一點吧!”(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登岳陽樓唐·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①,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②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注】①坼:裂,隔離。②戎馬:戰馬,代指戰爭。代宗大歷三年(768)八月,吐蕃大舉入侵,京師戒嚴。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聯上下句形式上對偶兼互文,內容上又構成對比,詩人夙愿得償,喜不自勝。B.第二聯以坼、浮二字,準確而精煉地寫出洞庭湖隔離吳楚、承載天地的壯闊景象。C.“年老多病,沒有親朋任何消息,只有孤舟可依靠”,可見詩人當時的孤苦與困窘。D.“憑軒涕泗流”一句,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動蕩、自己處境艱難的壓抑與傷感。21.本詩是如何緊扣題目的“登”字展開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案】20.A21.①先寫“登”之事(第一聯):詩人慕名登樓。②再寫“登”所見之景(第二聯):洞庭湖浩瀚寬廣,分隔吳楚,包含天地。③后寫“登”之所感:孤獨之愁、飄零之苦、國家戰亂之悲。【解析】【導語】杜甫《登岳陽樓》以登樓所見所感,抒發家國情懷與個人悲苦。詩中“昔聞”與“今上”對比,展現夙愿得償的喜悅;后聯借洞庭壯景,暗喻國家動蕩,末句“涕泗流”凝聚憂國傷時之痛,情感深沉,意境宏闊。【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A.“詩人夙愿得償,喜不自勝”錯誤。根據第一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中的“昔聞”與“今上”可知,詩人雖實現了登樓的愿望,但結合全詩情感基調來看,此句并未流露出“喜不自勝”的情緒,而是帶有深沉的感慨和悲涼。故選A。【21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結構和情感脈絡的分析能力。①先寫“登”之事(第一聯):詩人慕名登樓。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點明題目的“登”字,交代了詩人慕名已久、今日終于實現登樓心愿的經歷。“昔聞”與“今上”形成時間上的對比,既突出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向往之情,也為后文的情感埋下伏筆。②再寫“登”所見之景(第二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立學校教師與學校勞動合同
- 與讀書有關的課件模板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異常遺傳專題
-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二中2025年高三生物試題(下)期中試卷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點2025屆高三復習統一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寒假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電路理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中學歷史名師教學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技術開發與合作合同
- 機械加工廠勞務派遣合同書(標準版)
- 離職證明(標準模版)
- 2025屆遼寧省遼陽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
- 少先隊輔導員技能大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2024年保密教育培訓考試(題目和答案)
- 【中考真題】廣西壯族自治區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
- 跨學科主題學習 做時間的主人 學案 蘇科版三上信息科技
- 馬斯克課件完整版本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3-國開(ZJ)-參考資料
- 2069-3-3101-002WKB產品判定準則-外發
- 外科常見手術備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