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9課古古詩詩三三首首家國情懷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單元導讀第四單元◎
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語文要素◎
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習作要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正準備舉辦以“走紅色道路,做紅色傳人”為主題的薪火紅色研學活動,重溫英雄事跡,傳承英雄精神;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大單元情境任務我是紅色傳承人領略詩人的報國之志尋英雄背影,感英雄情懷。讓我們一起仰望那些偉岸的身影,去感受先輩崇高的精神;書寫英雄的贊歌,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銘記在心。”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思體悟軍人的鋼鐵意志聆聽革命先驅的故事走進英雄人物的內心尋找身邊的平凡英雄領略詩人的報國之志任務一活動一:穿越千百年走近詩人每一個朝代,都有一些經久流傳的作品,它們或記述愛國將士誓死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或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今天,我們一起穿越千百年,走進詩人,近距離接觸戍邊將士,感受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第1課時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rèn
yuè寫一寫籬lí仞rèn岳yuè摩mó遺yí理解詩題從軍行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邊塞詩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可以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可以狀寫戍邊將士的鄉愁、家中思婦的別離之情,可以表現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艱辛、連年征戰的殘酷艱辛,可以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風民俗。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理解詩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快要天亮。籬笆做的門。詩人在秋天的黎明走出籬笆門迎著習習的涼風時的感想。了解作者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其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芙蓉樓送辛漸》《塞下曲》等。王昌齡(約698—約757)唐代著名邊塞詩人
了解作者字務觀,號放翁。其代表作有《書憤》《示兒》《游山西村》等。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寫作背景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王昌齡的《從軍行》組詩就是描寫這期間邊塞戰士的。《從軍行》這首愛國主義詩篇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的秋天,當時陸游已經六十八歲了,罷歸山陰故里已經四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些?有感情地朗讀看注釋看插圖想象畫面結合寫作背景理解結合詩人生平理解請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默讀這兩首古詩,邊讀邊看注釋。讀完一句想想這句的意思,讀完一首,想想整首詩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也可以邊讀邊與同桌討論。活動二:對比閱讀,感悟詩詞中的家國大義望南望王師又一年。再讀兩首古詩,兩首詩歌里都出現的一個字是哪個字?孤城遙望玉門關。讀古詩,對比“望”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望”誰“望”“望”什么為什么“望”“望”的時候心情如何《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在《從軍行》中,是誰在遙望呢?
他們“望”到了什么呢?戍邊將士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祁連山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邊城。古關名,大唐的軍事要塞,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青海雪山玉門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據《資治通鑒·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自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繪的畫面。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連綿不斷的大片陰云遮暗了雪山,一座城關孤獨的矗立在沙漠中,和它遙遙相對的是玉門關。“暗雪山”中的“暗”字應如何理解?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邊疆生活艱辛,戰場拼殺兇險邊塞“暗”遠離家鄉和親人,不能團聚將士心情“暗”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景色,也渲染了戰爭將至的緊張氣氛,飽含著蒼涼悲壯的情調。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邊塞荒涼、肅殺的感覺,可以讀得低沉、緩慢一些。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戍邊將士們又是怎樣做的呢?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穿透,磨破。西域古國名,這里泛指西域地區的各部族政權。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鎧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場環境特點時間漫長、戰爭頻繁誓死報國邊塞生活雖艱苦,思鄉之情尤深重;但卻磨滅不掉戍邊將士心中那殺敵報國的雄心大志。有感情朗讀古詩。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描寫邊塞風景抒發將士們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細讀詩歌,感受“南望”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結合注釋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很長。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滾滾黃河東流入海華山巍然屹立、直聳入云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滾滾黃河東流入海的磅礴氣勢和華山巍然屹立、高聳入云的雄偉壯麗的特點。[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金統治地區的宋朝百姓在金兵戰馬揚起的塵沙里流盡了眼淚,一年又一年地盼望著宋王朝的軍隊來收復河山。細讀詩歌,感受“南望”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失望盼望絕望讓詩人失望的是什么?讓詩人盼望的是什么?讓詩人絕望的是什么?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開封,北宋滅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時此刻,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金兵在干什么?年過六旬的詩人陸游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淚、痛斷肝腸呢?金兵橫行,遺民淚盡,國破家亡,生靈涂炭,這是何等的凄涼啊!但是他們絕望了嗎?盼望王師趕走金兵,收復失地。他們“望”的是什么?“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仍然——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兵之手六十多年了。發揮想象,說一說:在這六十多年里,遺民們是怎樣期盼南宋軍隊北伐的?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他們渴望的王師來了嗎?南宋統治者在做什么呢?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臨安稱帝,統治著江南一小塊江山,根本不思進取,無心收復失地,繼續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當一次次希望變成落空時,他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用沉痛的語氣朗讀詩句,“盡”和“又”稍稍加重語氣,充分表達出詩中深沉的感情。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詩人借遺民之口表達自己的心情。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盡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那報國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臨終之際留下一紙遺囑——
憂國憂民這一刻,你想說些什么呢?選擇一題,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①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你想說些什么?②面對在金統治地區里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說些什么?
③面對壯志難酬、憂國憂民的詩人陸游,你又想說些什么?我們的詩人最終帶著滿腔的遺憾離開人世,但是詩人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對祖國無限的熱愛都凝聚在這首古詩里,那一字一句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最后讓我們一起試著背誦這首詩吧!陸游盼望朝廷收復失地,卻次次落空。唐朝詩人杜甫終于聽到了收復失地的好消息,他會是怎樣的心情?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第2課時作者簡介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為“李杜”。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聽說[唐]杜甫黃河唐朝軍隊。黃河以南以北地區,那里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杜甫聽說了唐王朝的軍隊收復了黃河以南和黃河以北的消息。唐代玄宗末年,爆發了“安史之亂”,薊北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叛軍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陽,無數受苦受難的百姓背井離鄉。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也把詩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逃難生活。八年之后,叛軍投降,朝廷軍隊收復失地,詩人在劍外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喜訊,欣喜若狂,遂寫下這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jìtìchánɡxiānɡ多音字裳chángshang衣裳初聞涕淚滿衣裳
現代漢語中的“衣裳”指衣服。“裳”指下身穿的衣服,類似現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衣下裳。寫一寫wūtì左右結構框架結構小組合作,結合注釋大致說說詩的意思。【劍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薊北】泛指唐朝薊州北部地區,當時是叛軍盤踞的地方【涕】眼淚。【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青春】隨手卷起。【便】就的意思。詩人聽說薊北被收復后,心情十分激動,想回到家鄉去。指春天。杜甫想到自己終于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回到家鄉了,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漫卷詩書喜欲狂。請你在古詩中找一找表現詩人“喜欲狂”的詞語或詩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品讀“狂喜”,走進內心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身在蜀地時,忽然聽聞薊北被收復的消息,不禁淚灑衣衫。眼淚從“滿”字,你感受到什么?發揮想象,杜甫的眼淚會怎么流呢?想一想,說一說:杜甫是怎樣“初聞”到勝利的喜訊的?杜甫正在吟詩作畫,忽然,他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正在街巷散步,忽然,他看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欣慰◎戰亂將息,百姓終于可以安定下來◎數年顛沛流離,自己終于可以回歸家園◎回憶多年離亂經歷感慨痛徹悲喜交集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一家的愁緒因何而來呢?《春望》作于失陷后的長安城中,杜甫曾在安史之亂前見證盛唐的繁華,可如今的長安卻已滿目荒涼——詩人當時的悲痛和憂愁躍然詩中。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回頭看到妻兒也一掃愁容,隨手卷起書本,內心欣喜若狂。現在你能明白詩人為什么這么高興了嗎?請你用朗讀來表達詩人的“喜欲狂”。詩人淚流滿面卷起書本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欣喜返鄉想象表演,體會“漫卷”喜——“愁不在”——“喜欲狂”妻子詩人漫卷詩書(動作)你覺得怎樣卷詩書才能體現杜甫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在白天便高歌痛飲,想著正好趁春天啟程返鄉。怎樣唱歌是“放歌”,怎樣喝酒才是“縱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誰和誰作伴?詩人已經還鄉了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詩人還沒有還鄉,但說正好可以和春天作伴返回家鄉,表達了作者愉快、輕松的心情。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巴峽巫峽襄陽洛陽路途遙遠可以從巴峽穿過巫峽,再順流而下到襄陽,想象返鄉路上的情景去往洛陽方向。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從”“便下”這兩個詞讓人感覺距離并不遠,仿佛洛陽就在眼前,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喜悅與歸心似箭。有感情朗讀全詩,讀出詩人涕淚交集、欣喜若狂的心情。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
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表達實踐,升華情感同學們,如果把杜甫的這首詩改寫成一個小劇本,一定很有意思,你想試一試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劇場。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把古詩改寫成短小的劇本。《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劇本時間:人物:地點: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那一場險些摧毀唐王朝的安史之亂終于結束了。流寓四川的杜甫聽說了這個消息。杜甫(撩起衣角,擦去滿臉的淚水)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個年頭,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如今唐軍收復了薊北,我們終于可以回家了——這真是大喜之事啊!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眼含熱淚,激動萬分,準備啟程回家。接下來劇情將會如何發展呢?請小編劇們發揮想象,開始改寫劇本吧!對比閱讀,整體回顧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名主要內容表達的情感戍邊將士生活的艱苦、戰斗的慘烈,將士們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抒寫人民對南宋王朝的期盼。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悅,想收拾行裝立即還鄉。愛國熱情對南宋統治者無能的悲憤,仍盼望祖國統一的愿望。無法抑制的勝利喜悅與還鄉快意,真摯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9
古詩三首第1課時第2課時第3課時第1課時參加軍隊花木蘭代父從軍從軍新課導入從軍行王昌齡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從軍行題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詩大多屬于樂府詩。王昌齡(?—約756年)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天寶間詩名甚盛,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尤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在《王昌齡集》。走近作者與邊塞有關的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在你的印象中,邊塞是個怎樣的地方?認認真真地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奏。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初讀古詩學習古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看注釋看插圖想象畫面說一說這首古詩字面上的意思。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邊塞一帶陰云密布,烽煙滾滾,皚皚雪山都顯得黯然無光。孤城與玉門關遙遙相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鎧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描寫邊塞風景。抒發將士們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體會詩的深層含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輕聲讀一讀,你看到了邊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長云、雪山、孤城、玉門關。品讀古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仔細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說一說:這是一座什么樣的雪山?祁連山祁連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終年積雪。祁連山雪光閃耀,異常壯麗,為什么暗了下來?漫天的黃沙,四起的硝煙,讓雪山變暗了。“暗”體現了戍邊將士低落、孤獨的心情,以及對故土和家鄉親人的思念。再讀這兩句詩,哪個字撞擊著你的心扉?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盔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說說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磨破穿征戰時間之久,暗示戰爭的激烈、頻繁。忠心報國的壯志雄心。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從這豪壯的語言中,你感受到了將士們怎樣的心?不把敵人消滅誓不還的決心,一顆熱愛祖國的心。“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鏗鏘有力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了將士們的萬丈豪情,難道他們不思念家鄉的親人,不想回家嗎?他們思念親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報國比這些更重要。感悟詩情家鄉的親人也無時無刻不牽掛著他們啊!會有誰在牽掛著他們呢?請你們代替邊關的將士們給家鄉的親人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你為什么“終不還”。有感情地朗讀《從軍行》。背誦《從軍行》。默寫《從軍行》。課后作業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邊塞的惡劣環境,感受到了戍邊戰士的凄苦、孤獨與悲涼,更感受到了將士們誓死報國的壯志豪情,這孤獨、悲涼、充滿壯志豪情的畫卷就是唐朝的邊塞詩。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從軍行青海長云雪山孤城遙望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環境惡劣將士辛苦黃沙百戰穿時間漫長戰爭頻繁不破樓蘭終不還豪言壯語愛國熱情第2課時唐宋,是中華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的兩個朝代,無數的詩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閃耀著璀璨的光芒。今天,讓我們擷取其中耀眼的一顆,走進南宋這個戰火紛飛的朝代,一起走進詩人陸游那顆憂國憂民的心靈。新課導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陸游,“南宋四大家”之一,中國歷史上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愛國詩人。他年少的時候就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愿,他寫了無數的詩歌來表達自己對國家那份至死不渝的愛。走近作者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強烈的愛國之情《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又體現了陸游什么樣的心情呢?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秋天的后半夜,將要天亮的時候,陸游走出籬笆做成的門,迎著習習的涼風深有感慨。//曉天亮讀了這個題目,你想問什么?讀一讀,給這首詩劃分節奏。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初讀古詩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呢?
三萬里河五千仞岳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發源于我國青海省,由西往東,最后在山東注入渤海。“三萬里河”指的是什么?不是,是為了突出黃河的長。“三萬里”是真實的數字嗎?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黃河呢?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驚濤駭浪、波濤洶涌岳:西岳華山。仞:長度單位,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為一仞。“五千仞岳”中的“岳”指的是什么?“仞”是什么意思?高“五千仞岳”表現了華山的什么特點?“上摩天”是什么意思?碰到天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華山?直插云霄、聳入云天、高聳入云壯麗你感受到詩人筆下的祖國河山是怎樣的?面對如此壯麗的祖國河山,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樣的情懷?高興、激動、自豪、興奮讀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心情?你是從哪個字眼中體會到的?悲涼、悲傷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詩人心中應該是無比的自豪、興奮,可是詩人卻為何如此的悲傷呢?是什么讓他如此心痛呢?美好的河山被金人占領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開封,北宋滅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以臨安背景材料:品讀古詩為都城,統治著江南一小塊江山,根本不思進取,無心收復失地,繼續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此時年過六旬的詩人陸游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淚、痛斷肝腸呢?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是被誰遺棄的呢?南宋的昏君和貪官。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老百姓。這些遺民中有哪些人?老人、婦女、兒童等。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他們“望”的是什么?期望王師趕走金兵,收復失地。“又一年”是多少年?一年又一年。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此時此刻,你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憂國憂民。這一刻,你想說些什么呢?選擇一題,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你想說什么呢?面對在金統治地區里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說些什么呢?面對壯志難酬、憂國憂民的詩人陸游,你又想說些什么呢?背誦并默寫《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后作業思考:為什么把這三首詩放在同一篇課文中,這三首詩有什么共同點?這三首詩都是描寫家國情懷的。總結提升這三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每首詩的前兩句都是寫景,借景抒情;后兩句都是寫人,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內心。這兩首古詩告訴我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遭受禍害而躲開。板書設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山河壯麗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憂國憂民第3課時新課導入關于杜甫你了解多少?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齊讀詩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初讀古詩//////////當杜甫聽到唐軍收復失地,激動無比,揮淚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律詩。請同學們讀讀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韻味,看看從詩中你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薊北涕淚衣裳襄陽字詞學習交流“安史之亂”的相關信息,了解古詩背景。默讀古詩,你可以圈一圈、畫一畫、寫一寫,看看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詩人的喜悅呢?細讀古詩細讀品味:匯報交流讀書情況,深入感受杜甫內心的喜悅之情。(1)先在四人小組中匯報交流: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詩人的喜悅之情?(2)全班匯報交流:說一說自己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學認真聽,然后作補充。感悟“悲喜交集”你從詩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天然保濕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基于擊打手的工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圖書廣告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葉綠素銅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口腔護理和和口腔衛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單軌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加納種子提取物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內窺鏡干燥儲藏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預測與投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兒童折疊睡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三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期末知識點歸納復習知識點鞏固練習
- 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正式版)
- 《光伏發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
- 流體力學(劉鶴年) 全集通用課件
- 小學生常規衛生紀律檢查記錄表
- 4.XXX地鐵項目圖紙問題BIM技術應用交底報告 (1)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共5套)
- 止水螺桿施工方案(共1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