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易錯題解析及練習試卷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解釋要求: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文言實詞。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2.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論語》)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保ā墩撜Z》)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7.子曰:“君子不器。”(《論語》)8.子曰:“有教無類。”(《論語》)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二、文言文句子翻譯要求:翻譯下列句子。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ā墩撜Z》)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9.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10.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四、文言文斷句練習要求:請根據(jù)文意,在下列句子中正確斷句。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孔子三試于季氏,而用之。(《史記》)2.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1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五、文言文句子理解要求:解釋下列句子的意思。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保ā墩撜Z》)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7.子曰:“君子不器。”(《論語》)8.子曰:“有教無類。”(《論語》)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10.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六、文言文比較閱讀要求: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完成題目。甲:《論語》中,孔子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請根據(jù)兩段文言文的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是什么?2.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達的觀點是什么?3.將甲段文言文中的學習態(tài)度與乙段文言文中的觀點進行比較,談?wù)勀愕睦斫狻1敬卧嚲泶鸢溉缦拢阂弧⑽难晕膶嵲~解釋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解析:知之者,指懂得的人;好之者,指喜好的人;樂之者,指以學習為樂的人。此句意為:懂得學習的人不如喜好學習的人,喜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2.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論語》)解析:嘗,曾經(jīng);終日,整天;思,思考;須臾,片刻。此句意為:我曾經(jīng)整天思考,卻不如片刻學習來得有益。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解析:學,學習;而,連詞;時,按時;習,溫習;之,代詞,指學習的內(nèi)容;不亦,不是也很嗎;說,通“悅”,高興。此句意為: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時溫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ā墩撜Z》)解析:三人行,三個人一起行走;必有,一定有;我?guī)煟业睦蠋煛4司湟鉃椋嚎鬃诱f:“三個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學習的人。”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解析:溫故,溫習舊知識;知新,了解新知識;可以,可以成為;為師,做老師。此句意為:孔子說:“溫習舊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解析:學而不思,只學習不思考;則,就;罔,迷惑;思而不學,只思考不學習;殆,疑惑。此句意為: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產(chǎn)生疑惑。”7.子曰:“君子不器。”(《論語》)解析:君子,有道德的人;不器,不成為某個器物,即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此句意為: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8.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解析:有教,有教育;無類,不分等級。此句意為:孔子說:“有教育,不分等級。”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解析:成人之美,成就別人的美德;不成人之惡,不成為別人的惡行;小人反是,小人則相反。此句意為: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成就別人的美德,不成為別人的惡行。小人則相反。”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解析:坦蕩蕩,胸懷坦蕩;長戚戚,憂愁的樣子。此句意為:孔子說:“有道德的人胸懷坦蕩,小人則憂愁的樣子。”二、文言文句子翻譯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解析: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ā墩撜Z》)解析: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學習的人。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解析:學習了知識然后按時溫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解析:溫習舊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解析: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產(chǎn)生疑惑。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解析:有道德的人胸懷坦蕩,小人則憂愁的樣子。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解析:我每天反省自己:為別人打算而不忠誠嗎?與朋友交往而不誠信嗎?傳授的知識不溫習嗎?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解析:孔子說:“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9.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解析:孔子說:“不要擔心貧窮而擔心不平均,不要擔心貧瘠而擔心不安定。”10.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解析:孔子說:“經(jīng)歷了嚴寒,才知道松柏之木不會凋謝。”三、文言文斷句練習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孔子三試于季氏,而用之。(《史記》)解析: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孔子/三試于/季氏,而/用之。2.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解析: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解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解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解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解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解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1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解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四、文言文句子理解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解析: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學習的重視,認為學習知識后能夠按時溫習是令人高興的事情。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解析:這句話表明孔子認為通過溫習舊知識來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這樣就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解析:這句話強調(diào)了學習和思考的相輔相成,只學習不思考會使人迷茫,只思考不學習會使人陷入困境。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ā墩撜Z》)解析:這句話表明孔子認為在與他人交往中,一定會遇到值得學習的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解析: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君子胸懷坦蕩,小人則憂愁的樣子。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解析:這句話強調(diào)了君子成全別人的美德,不促成別人的惡行,而小人則相反。7.子曰:“君子不器。”(《論語》)解析:這句話表明孔子認為君子不應(yīng)該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而應(yīng)該具備多方面的才能。8.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解析: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教育的看法,認為教育應(yīng)該面向所有人,不分等級。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解析:這句話強調(diào)了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即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施加給別人。10.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解析:這句話表明孔子認為人們不應(yīng)該擔心自己的貧窮,而應(yīng)該擔心社會的不公平和不穩(wěn)定。五、文言文比較閱讀甲:《論語》中,孔子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解析: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學習的重視和熱愛,認為學習知識后能夠按時溫習是令人高興的事情。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解析:這句話表明孟子認為人們應(yīng)該追求正義之道,因為正義之道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是什么?解析: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是重視學習和熱愛學習,認為學習知識后能夠按時溫習是令人高興的事情。2.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達的觀點是什么?解析:乙段文言文中孟子所表達的觀點是追求正義之道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3.將甲段文言文中的學習態(tài)度與乙段文言文中的觀點進行比較,談?wù)勀愕睦斫狻=馕觯杭锥挝难晕闹械膶W習態(tài)度和乙段文言文中的觀點都強調(diào)了追求正義和美好品質(zhì)的重要性。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了通過不斷學習和溫習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而觀點則強調(diào)了追求正義之道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兩者相互關(guān)聯(lián),都強調(diào)了個人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個人可以更好地追求正義之道,而正義之道的追求也能夠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六、文言文比較閱讀甲:《論語》中,孔子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解析: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學習的重視和熱愛,認為學習知識后能夠按時溫習是令人高興的事情。乙:《孟子》中,孟子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解析:這句話表明孟子認為人們應(yīng)該追求正義之道,因為正義之道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1.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是什么?解析:甲段文言文中孔子所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是重視學習和熱愛學習,認為學習知識后能夠按時溫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