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的環境意義教育環境,是指潛藏于教育實施背景、或環繞于教育實施外圍,而對教育實施產生影響的要素。老師認為,教育環境包括三個向度,分別為:教育的「制度環境」教育的「心理環境」教育的「物理環境」教育的「制度環境」01
「制度環境」:教育實施在進程、類型通路、供給等方面的制度設計,通常關系著教育機會層面的問題。「心理環境」:與教育實施有關的、屬于無形層面的文化與氣氛等,牽涉著教育相關人員精神感受層面的問題。「物理環境」:與教育實施有關、屬于有形硬件相關性的設施、設備,一方面牽涉著教育實施硬件資源層面的問題,另方面也關系著教育實施相關人員精神感受層面的問題。1.安排各級教育的「進程」,順序并無爭議,主要爭議點在于各階段教育起訖時間,如何選材分配等(升學制度)。2.安排各種教育的「類型」,普通教育/技職教育的分配比例,其教育內涵分配比例。一般/特殊教育的分合,提供強度及方式。(1970年回歸主流→1980年融合教育→1990年在最少限制環境接受教育)※把特殊教育帶到普通班給特殊生,而非把特殊生帶出普通班接受特教,使教育正常化、一般化。
一、教育制度的設計:主要內涵
3.安排各級各類教育銜接交流通路高中/高職間相互的轉換銜接,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采計承認,離開正規教育之后提供回流教育的問題等。4.決定教育的「供給」,提供免費義務教育,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學費高低相關的政策問題。※義務教育向上延伸(十二年國教)或向下延伸(幼小銜接)二、教育機會均等與否的問題最值得關注的包括:1.城鄉間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2.家庭社經地位不同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均3.公私立教育機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4.一般學生與特殊學生間(特別是身心障礙學生)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5.「升學班」與「放牛班」學生間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6.不同類型教育間的教育資源不均(理工VS.人文)7.特殊人員、國際間的教育機會公平問題。
98學年度博班生就讀類科比例本表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人文5520(16.37%)社會5154(15.27%)科技23071(68.36%)97年度大專生每人培育成本國立大專181,732私立大專105,076差額76,656高中:高職人數83:32:6898:53:47幼兒園5歲入學98:92.12%高中生升學率83:57.38%98:95.56%高職生升學率83:16.22%98:76.91%國中畢業生升學率75:77.13%85:90.70%98:97.63%(增加實用技能學程)教育優先區自83年規劃,85年實施,迄98學年度共編144億元。特教育算:89年起超過3%(特教法修正:中央特教育算不得低于4.5%);98:4.31%99:4.63%大專原住民生數88:6780人98:19299人研究所:36人增至803人國家或地方教育當局對此類問題事實上早有注意與行動,基于「正義原則」而特別提供偏遠地區學校改善教育設施的資源,事實上已有不少的挹注。我國的「教育優先區」計畫,目標即是針對若干教育資源不利的地區給予資源。在這類努力下,城鄉教育資源的懸殊差距事實上已大幅拉近。部分偏遠地區的學校資源甚至超越其他地區學校,甚至毫不遜色。尤其硬設備方面
但是,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似乎并未縮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師資問題,偏遠地區的師資明顯的有年輕而缺乏經驗、流動率大等問題,造成偏遠地區教育質量的不穩定。因應此一問題,諸多強制措施或優惠措施均加以推動,例如偏遠地區特別加給、遷調特別加分、興建教職員宿舍、以及保障特定地區畢業生就讀師資培育學校而后返鄉服務等。不過,效果均不十分理想。
偏遠地區師資問題的解決,牽涉到人性(不愿意長期留在偏遠地區)、社區本身教育價值觀、以及整個社會趨向都市化的問題,牽涉到巨觀環境的結構性問題,并非單憑教育單方面的努力所能解決,甚至可能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此困境下,對于偏遠地區提供的補助、強制或優惠等措施,雖效果有限,但卻是少數的可行方法,原則上必須加以維持,否則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將更為懸殊。(二)家庭社經地位不同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均問題家庭社經地位(SocialEcnomicStatus,以下縮寫:SES)是社會階層化相關的概念,它通常經由家庭家長的職業類別、教育程度、經濟收入、或者主觀判斷、社會聲望評量等方式來衡量。SES對學生學業成就有一定程度的影響。SES較高的家庭,通常能具備或提供較優質的教育條件,如在教育價值與教育觀念、教育期望與抱負水平、智力因素與語言表達、教養方式與教育時間、父母參與及親子相處、教育環境與物質條件等方面,通常都比SES較低的家庭優越。經濟資本︰財產、收入可立即轉換成貨幣文化資本︰知識、語言、思考模式、價值體系、生活風格…這些優越的條件有利其子女獲得較多較好的就學機會,以及較佳的學業成就。而較好的就學機會與學業成就,進一步在未來能獲得較高的SES,形成良性循環。相對的,SES低的家庭則無法獲得較好的就學機會與學業成就,以至于不容易擺脫原有的SES,一個代代相承的高/低「社會階層」于焉產生。階層再制:富爸爸富兒子;窮爸爸窮兒子
不過,研究亦發現,家庭社經地位(SES)高低與子女的就學機會與學業成就之間,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系。老師認為,可以歸因于若干不確定因素或中介影響因素的存在。「不確定因素」SES較高的家庭不保證都能提供較優越的教育條件,這些家長致力事業與應酬,或對子女有過高的期待壓力,縱使在其他方面上給子女較優越的條件,卻往往無助于子女的就學機會與學業成就。相對的,一些SES較低的家庭,家長教育觀念或期望不輸于SES較高家庭家長,竭盡所能提供子女各方面良好的教育條件。在臺灣早年經常可見此類案例。「中介影響因素」指政府或民間基于正義原則、基于教育機會均等目的,對于SES較低家庭所提供的措施,例如︰補償教育、早期療育、入學優惠、經濟支援等等。這些中介影響因素的投入,可以彌補SES較低之家庭在教育條件方面提供的不足,進而提高其子女獲得較多較好的就學機會與學業成就的可能。
家庭社經地位不同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均問題圖示由于不確定因素的變異及中介影響因素的投入,前述因教育而造成固定高/低SES便可能被打破。原本較高SES的家庭可能相對淪為較低的SES,而原本較低SES的家庭可能躋身于較高的SES,此即「社會流動」的現象。SES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的現象,相較西方國家,情況似乎較緩和。其中,聯考制度被認為是一大功臣,許多人認為聯考制度擺脫SES對就學機會的影響,提供較低社經地位家庭子女向上流動的機會。不過,聯考制度雖然公平,卻不盡合理,因此近年逐漸被其他升學方案所取代或稀釋,然新的升學制度也引發人們對于教育機會均等新一波的疑慮。政大11/29大學推甄評鑒教育的「心理環境」02社會巨觀層面我國歷史傳統對于教育有頗高的評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透露出社會對教育的正面價值觀念與期望。對于教育的此種正向價值觀念與期望,對教育的實施有著積極正面的助益。(以上是就受教者的觀點來說明)我國傳統上對施教者也有較高的評價。相較西方視施教者為「教仆」、「女性行業」我國自古將教師與「天地君親」并列的崇高地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及對孔子的尊崇,施教者在社會上獲得相當高的地位。即使今日,社會環境丕變,但是施教者在多數人們的心目中,仍居于至少中上位階的一定地位。微觀層面:(一)文化環境1.文化環境的內涵與形成學校、班級、社教機構、甚至家庭等這些教育組織或單位,或多或少都會在某些層面上呈現出一些內部成員共有、或與其他組織或單位不同的內涵或表征,這些內涵或表征可以說就是這些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文化」。舉例來說,不同的教育組織單位甚至班級,可能會在:「成果導向─人員導向」、「單元價值─多元價值」「精英主義─大眾主義」、「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男性氣質─女性氣質」、「保守穩定─激進革新」「權力距離大小」、「對不確定性的逃避」、「對細節的注意」…等層面上,有不同的偏向,就點點滴滴形成特殊的文化體系。說一說:以前你高中班級偏屬上述哪些文化?靜態結構的觀點文化的結構包括三個層次:1、「基本假設階層」(內層)︰成員對于時空、人性、環境等的一些不可見的,例如對于人性的觀點、管理模式。附中VS.忠信;長庚集團打卡制度
臺大(啃雞腿、新生發保險套)
VS.政大VS.大同※學校組織是如何看他們的?學生是××的?成員是××的?2、「價值階層」(中層)︰一些攸關運作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內在標準,例如教育界對循規蹈矩的受教者,評價通常高于調皮搗蛋的受教者。※學生哪些言行表現值得贊許?創意、活潑、多元VS.唸書聽話、循規蹈矩3、「成品階層」(外層)︰一些可見的有形建筑、工具、語言、技術等,如傳統的學校教室都是呈現出四平八穩、中規中矩格局等。無圍墻、班群教室動態形成過程觀點創建者哲學觀、重要人物言行舉止,如私立教育機構的創建者(銘傳包德明;慈濟證嚴法師)對于教育所抱持的哲學觀,經常影響整個學校文化的發展基調;教育組織單位中具較大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北大校長蔡元培;竹中校長辛志平;本系主任胡秉正;內中校長林暉),其言行舉止通常透露出組織所希欲的行為規范,亦具有示范引導作用,對文化的型塑或維持亦具有相當影響。動態形成過程觀點社會化措施則是指教育組織單位對其成員,于預備期、接觸期、蛻變期等階段,透過故事、儀式、物質符號、或語言等各種形式的措施,使成員了解、接受及融入于該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文化中;具有成員選擇權力或機制的教育組織或單位,也可以透過人員選擇的方式,選擇較能適應其既有文化的人成為其成員,進而型塑或維持其既有文化。曉明女中生命教育、成年禮;學長姐制度微觀層面:(一)文化環境
2.文化環境的可能影響︰兼具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積極面而言,教育組織單位的文化能促使成員認同各該組織單位,影響成員的價值觀,促使成員自我檢驗并表現出被接受的適當態度行為,有利于各該組織單位的穩定,型塑特殊的風格。某校有優良「傳統」或「校風」,就是某校具有優良的文化,并對該校的教育實施產生正面的影響。
但就消極面而言,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文化也可能侷限多樣發展,不利于變革的推動。尤其是其中屬于「強勢文化」的部分,由于是屬于被強烈支持、廣泛共有的核心價值觀,就變成類似「天條」一般,是不容挑戰、違犯的,是難以撼動變革之,如此可能造成各該組織或單位的保守停滯。就怕劣幣驅逐良幣?微觀層面:(一)文化環境
3.主流文化VS.次級文化前面所談的主要是指主流文化,是組織中大多數成員所共有的核心價值觀。主流文化外,組織中存在的次級文化也值得關注教育領域里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學生次級文化,即是學生團體所具有、認同或共享的獨特規范、價值或行為模式。學生次級文化對于學生思想與行為、對于教育實施成效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影響力甚至高過主流文化。※貴校的學生次文化特色?自主創意、嚴謹自持微觀層面:(一)文化環境4.特別應關注的問題第一,文化沖突的問題。如果成員不能接受或順從其所置身的教育組織或單位之文化,或有所矛盾沖突時,雙方應該如何調適之。例如,一個主張尊重學生人格尊嚴的教師,進入一個普遍踐踏學生人格尊嚴的學校,他應該如何自處?又如,受教者的部分次級文化(例如反智)與施教者的理念不相符合時,教育人員應該如何面對或處理之?
第二,文化本身正當性的檢討。即使成員與其所置身的教育組織或單位之文化并未產生矛盾沖突,但是并不代表該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文化必然正當。成員之所以接受,或許是被集體催眠或壓抑的結果。因此,如何導入適當的機制與勢力,來檢視并松動教育組織或單位中可能不正當的文化,也是值得探討的。微觀層面:(二)氣氛環境
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氣氛(或稱氣候)是組織單位內瀰漫、而為成員所感受到的一種獨特心理知覺。這種氣氛,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依作者之見解,其中應以人際互動關系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師-師;師-生間;生-生;師-生-家長;師-行政單位
施教者與受教者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進而影響其對于施教、受教等的態度及成效。具體言之,可能影響受教者的學業成就、成就動機、人格適應、情意發展、內控或外控信念,可能影響受教者與施教者間的關系,可能影響施教者的工作滿足感,可能影響教育組織或單位的效能、及對組織或單位的認同疏離等等。
上述氣氛或許有主觀上的可欲或不可欲之別,但是未必全部都有特定的好壞區分。例如,我們主觀地認為輕松愉快、和諧合作、民主人本等是較為可欲的氣氛取向。但在不同情境下,嚴肅痛苦、競爭沖突、權威監護的氣氛取向,也可能在某些層面上獲致較佳效果。因此,施教者在營造教育組織或單位氣氛時,經常會面臨兩難的抉擇。教育的「物理環境」03
一、是指與教育實施有關的、屬于有形物質硬件相關性的設施、設備。二、關系著教育運作層面的問題,師生教學質量與效率、身體健康與安全…。三、也關系著教育實施相關人員精神感受層面的問題。四、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各領域的教育或多或少均有物理環境存在,不過其中僅以學校教育較具討論的規模,以下專門針對學校教育討論之。
一、學校教育之設施與設備學校物理環境的規劃設計牽涉到教育哲學、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建筑學、人體工學、美學等學問。綜言之,學校物理環境的規劃設計,必須關照到教育實用(L.Sullivan:形式跟隨功能)、適應人性、安全衛生、經濟效益、彈性開放、創新前瞻、整體美觀、多重功能等原則。(一)學校建筑規劃學校的建筑與規劃,不是僅止于校舍建筑而已,從校地選擇、學校規模、校區配置、校舍建筑、教室規劃、校園景觀、運動館場、附屬設施等,都是應關注的范圍。1.校地選擇學校校地理論上應選擇位置適中、交通方便、環境優雅、安全無虞、具擴充性地價低廉之地點,并配合學校規模,具備相當的面積。但是以臺灣而言,一方面受限于地狹人稠,另方面校地多半由都市計劃委員會決定,教育人員置喙機會不多,上述理想未必能夠容易實踐。2.學校規模學校規模原則上應依據校地面積大小、社區學齡人口現況與未來消長、乃至于周遭其他學校的規模等因素來決定。學校規模的大小差距相當懸殊,目前對于中小學規模傾向主張「小班小校」,以利于教育輔導的實施。不過,大型學校與小型學校,各有其優點與缺點。大型學校固然容易有制式管理、空間狹迫、人際沖突等缺點但是也經常有較佳的資源、較杰出的表現。
小型學校固然較容易營造溫暖和諧、人性化、個別化的環境,但是也經常因無法具備較充裕的資源,而影響師生教學成效。而對于目前既有的大型學校,事實上未必一定要加以打破,透過適當的區隔方式(例如年級共同生活區、schoolinschool校中校等概念),即可相當程度地緩和其因規模過大所帶來的缺失。※臺北縣立秀朗國小曾榮膺世界最大小學:224班
120000名學生。3.校區配置校區主要包括校舍建筑、庭園、運動場等三類設施,三類設施的配置應同時考慮面積分配比例,及其間的相對位置。在面積分配比例上,校舍建筑、庭園、運動場三者約以□:□:□為理想。在相對位置方面,應依據其功能,以動靜區隔為原則,配合校地實況做對稱或自由布局的配置。規劃時,可安排中介區來緩沖及聯系動態區與靜態區。各項設施彼此之間亦應有適當「動線」,以便利交通聯系。4.校舍建筑應該綜合考慮校舍形式(如開放或封閉,如○□日字型)、方位(例如座北朝南)、樓層數、棟距、造型、色彩(與外在環境相融合,依建筑物功能、目的、用途,配合所需氣氛)、采光照明(人工、自然)、音量管控(含所欲聲響的清晰穩定,與非所欲噪音的防治)、通風空調(人工、自然,溫度、溼度)、消防防火、防臺、防震、防汛等問題。北投圖書館:綠建筑(張清華)2010花博
校舍建筑又可區分為教學建筑(普通教室、專科教室、教師教學準備空間等)、行政建筑(行政大樓、辦公室等)、休閑活動建筑、生活服務建筑(例如學生宿舍、教職員宿舍、廚房、餐廳)等,規劃時應考慮其間的相對配置問題,功能相近的建筑應該集中(例如圖書館位置應接近教學區)、動靜不同的建筑應有所區隔,各項建筑之間則應有便利通達的動線規劃。籃球場四周被教室包圍
對于多數學校而言,新建校舍建筑的機會相對較少,反而是如何進行「校舍更新」更值得探究。尤其是最近幾年「開放教育」的呼聲,連帶影響校舍建筑的規劃,漸漸朝向不同于傳統的開放彈性設計,既有校舍建筑如何因應或轉型,也是一值得關注的議題。無圍墻、雙走廊、學習角5.庭園景觀主要著重美化、綠化工作,例如花壇設計、花木選擇、道路規劃、休憩設施、庭園造景等等。但是必須切記學校庭園與一般公園應該是有所區隔的,學校庭園除了要重視美觀悅目之外,更應該同時能夠發揮「教材園」及境教的效果。大學要夠「大」!學校就是藝術品,臺南藝術學院…6.其他︰運動館場、附屬設施田徑場、球場、體育館、游泳池等。特別要考量的是運動館場與靜態教學區應該有適當區隔,以免產生干擾。學校在運動館場的規劃上如有困難,也可以考慮結合社區資源、鄰近學校共同使用。另如校門、圍墻、傳達室、走廊、川堂、樓梯、地下室、廁所、司令臺停車場、校區道路、垃圾場均應結合學校主體建筑或校區規劃,做適切安排。學校物理環境規劃逐漸重視一、基于對殘障人士的尊重,無障礙設施的規劃設計。二、基于安全與對女性的尊重,學校廁所的規劃設計,漸漸考慮與教室共同配置,且女廁數量多于男廁。2:1三、基于資源有效利用,漸漸重視多目標使用的規劃設計,例如都市地區學校操場底層可以規劃為地下停車場等。四、基于教育人員多半不嫻熟建筑,部分校開始引進「專業營建管理」制度。五、學校物理環境的評鑒或用后評估POE。二、班級教室整理布置主要討論的是教室里的座位安排、教室布置、環境整理、教學設備配置等。教室里的座位安排應配合教學方式(例如講述法、小組討論、分組合作學習等)、學生個別差異(性別、身高、體型等)、以及教室秩序管理需求(例如走動管理、特別監護座位等)來進行安排或選擇。
■教室布置通常有提供教學信息、展示教學成果、表彰榮譽、營造教學氣氛、美化教室情境等作用。未來可以思考以景觀化的布置,以期教室布置的美化效果能夠獲得提升。■環境整理工作兼具有生活教育的功效,不宜廢除,只不過,其操作方式上可以朝向較為人性化、合理化的方向做部分調整,取消整潔秩序比賽。■教學設備配置方面,均應力求俱全,并保持堪用的狀態。一、學校教育之設施與設備學校物理環境的規劃設計牽涉到教育哲學、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建筑學、人體工學、美學等學問。綜言之,學校物理環境的規劃設計,必須關照到教育實用(L.Sullivan:形式跟隨功能)、適應人性、安全衛生、經濟效益、彈性開放、創新前瞻、整體美觀、多重功能等原則。物理環境傳達的精神層面意義1.邱吉爾說:「我們先塑造建筑,然后環境再塑造我們」。2.經常會在無意中流露出一些訊息,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其中的相關人員,有「潛在課程」的意味。3.例如:學校物理環境采取較為封閉式的、以行政單位為中心配置者,可能無形中讓師生浸濡在一種權威保守的氛圍中,遂而認同嚴肅穩重的行事風格。
反之,學校物理環境采取較為開放的、人性化設計者,可能無形中讓師生培養自由活潑的人格態度。又如,學校學生人數眾多,校地面積狹窄,高密度的活動空間可能造成師生無形中變得暴躁易怒。再如,學校物理環境單調呆板,學生審美能力或美學觀念,可能就與學校物理環境豐富多元的學生有所不同等。這些物理環境未必是施教者刻意設計的,但是仍然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與教學成就。政大最醒目重要的建筑物是哪一棟?教育環境的營造與超越一、教育的環境因素,對于教育機會、精神感受、及教育運作等方面,直接間接、或多或少都有所影響。因此,施教者不可輕忽之。二、教育的環境經常是不如理想的,面對這些有瑕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毛皮制品加工行業技術創新考核試卷
- 船舶安全監督檢查船舶高級消防課件
- 2025年杭州工行柜員合同工面試通知
- 北歐郵輪港口及旅游資源天津海運職業李肖楠課件
- 5國家機構有哪些 第一課時 身邊的國家機構(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5.1.3農耕文明的繁盛教學設計
- 農歷的天空下南明課程
- 月租保潔服務合同范本
- 內部培訓有關刑法知識考試題庫
- 內部培訓“刑法”知識考試完整題庫完整答案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招聘考試真題2024
- 產品推廣活動策劃方案詳解
- 上門催收技巧培訓
- 【初中地理】《日本》課件-2024-2025學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 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工作制度
- 洛索洛芬鈉口服溶液-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18《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漳州市醫院招聘真題2024
- 專題05 文學文化常識 知識清單 中考語文復習
- 2025年江蘇省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魚塘修建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