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重點題型預(yù)測:古代詩歌閱讀20題(五省專用原卷版)_第1頁
高考語文重點題型預(yù)測:古代詩歌閱讀20題(五省專用原卷版)_第2頁
高考語文重點題型預(yù)測:古代詩歌閱讀20題(五省專用原卷版)_第3頁
高考語文重點題型預(yù)測:古代詩歌閱讀20題(五省專用原卷版)_第4頁
高考語文重點題型預(yù)測:古代詩歌閱讀20題(五省專用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4古代詩歌閱讀精選20題(原卷版)

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云南地區(qū)專用

一、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念奴嬌

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fēng)輕環(huán)佩,玉鎖無

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

冷浸蕭蕭發(fā)。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注】1147年初秋,由于朝廷內(nèi)投降派得勢,愛國志士被紛紛斥退,收復(fù)中原日益渺茫,詞人的一腔

熱忱付之冰海,滿懷的期望變成極度的失望,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描寫了詞人深夜仰望天宇時的所見之景,“推”字形象地寫出月亮運行的態(tài)勢。

B.上闋中“霧”“笙簫”“環(huán)佩”等意象悠遠、冷清,營造出清幽冷寂、與世隔絕的美麗仙境。

C.下闋以寫景開篇,并由景人情,表現(xiàn)詞人渴望超脫塵世,給自己的心靈以洗禮。

D.結(jié)尾兩句突出詞人對月下幻夢的珍惜,表達不為外人道的隱逸脫俗的情懷,語意深沉。

2.這首詞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寄宇文判官

岑參

西行殊未已,東望何時還。

終日風(fēng)與雪,連天沙復(fù)山。

二年領(lǐng)公事,兩度過陽關(guān)。

相憶不可見,別來頭已斑。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西行還未到達目的地就已回首東望,突出表達了詩人的無奈與沉痛之情。

B.成天面對狂風(fēng)和暴雪,滿眼都是沙漠山丘,詩人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之極端惡劣見諸筆端。

C.結(jié)尾兩句寫詩人與友人相互思念卻不得相見,自從二人分別后自己兩鬢都已斑白。

D.這首詩采用夸張的手法來描寫邊塞壯闊景色,堪稱岑參邊塞詩歌的典型代表。

4.前人評價此詩說:“看似平淡,實則蘊含真情。”請以頸聯(lián)為例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

頻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fēng)——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本詩寫作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八月,當(dāng)時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

亡。杜牧當(dāng)時擔(dān)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②仙掌,漢代建章宮有金銅仙人舒掌托起承露盤。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回鶻人秋日打獵,交代大雁早飛的原因,也暗指回鶻人侵略唐朝。

B.頷聯(lián)用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描繪夜晚大雁南飛的情景,表現(xiàn)出雁飛的急迫,

C.詩人由征雁南飛遙想它們的北歸,以疑問的口吻,寫出它們難回的處境。

D.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和食物充足,詩人希望大雁能長久地在那里安家。

6.本詩是一首詠物詩托物寓意,表達了怎樣的深刻內(nèi)涵?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過伊仆射①舊宅

李商隱

朱邸方酬力戰(zhàn)功,華筵俄嘆逝波窮。

回廊檐斷燕飛去,小閣塵凝人語空。

幽淚欲干殘菊露,余香猶入敗荷風(fēng)。

何能更涉洸江②去?獨立寒流吊楚宮?。

【注】①伊仆射:伊慎,曾先后參與討伐叛黨,唐憲宗時為檢校尚書右仆射,此詩為作者即將渡江赴

徐州任職,過伊慎舊宅時作。②洸江:贛江支流,詩中泛指長江。③楚宮:戰(zhàn)國時楚國的宮殿,借指屈原。

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剛剛還與伊慎在府邸酬戰(zhàn)功,可盛宴好景轉(zhuǎn)瞬即逝。

B.眼前的回廊樓閣破敗塵封,昔日的熱鬧變成了一片空寂。

C.頸聯(lián)用擬人的手法,寫了伊慎令人難以忘懷的高潔品質(zhì)。

2

D.尾聯(lián)中的“何能”意為"怎么能”,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8.此詩抒發(fā)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伴①

辛棄疾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fēng)、只等送

歸船。秋晚蒞統(tǒng)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視草③,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泥酒只依

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注】①范彳卒:即范昂,滁州通判將赴京臨安。彳卒,副職。辛棄疾當(dāng)時任滁州知州。②承明,漢代有

承明廬,為朝官夜值住宿的地方。③視草:為重命起草制誥。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句一“老”一“怯”,抓住詞人心理描寫,寫出詞人對時光流透的哀嘆、始終不得重用的失意和悲

痛心情。

B.上闋的后兩句運用想象與列錦手法,強化江上品美味,家中團聚的畫面感,情感從送別的悲傷轉(zhuǎn)為對

朋友的美好祝福。

C.上闋寫景造境思路清晰,詞人從酒宴餞別寫到歸船遠行再到兒女團圓,三個場景由虛入實,層層推進。

層次分明。

D.上闋運用了直抒胸臆、側(cè)面烘托、化用典故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質(zhì)樸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蘊藉之

美。

10.辛棄疾善于借送別、飲宴等社交題材來抒寫胸襟。下闋先寫他人,后寫自身,情感富于變化,跌宕起

伏。請結(jié)合下闋內(nèi)容,概括分析詞人的情感變化過程。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快閣黃明府強使和山谷先生留題之韻

戴復(fù)古

未登快閣心先快,紅日半檐秋雨晴。

宇宙無邊萬山立,云煙不動八窗明。

飛來一鶴天相近,過盡千帆江自橫。

借問金華老仙伯⑶,幾人無忝入詩盟。

【注】黃庭堅,號山谷道人,“金華仙伯”是其另一別稱。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句以“心先快”一語,表現(xiàn)出詩人雖未登臨快閣但已然心馳神往。

B.雨后初霽、紅日朗照的美麗秋景,為整首詩的景物描寫增添了明麗之色。

C.在廣闊無邊的天地中,詩人著眼于群山聳立、云煙靜浮,可謂氣象宏大。

D.詩歌頸聯(lián)以靜襯動,其中千帆競發(fā)而江水自流的描寫又蘊含著哲理意味。

12.本詩與黃庭堅《登快閣》的尾聯(lián)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小題。

從軍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橫笛遍吹行路難①。

破②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塞上

宋?柳開

鳴骰③直上一千尺,天靜無風(fēng)聲更干。

碧眼胡兒三百騎,盡提金勒向云看。

【注】①行路難,樂府曲調(diào)名,多描寫旅途的辛苦和離別的悲傷。②磺(qi),沙漠,這里指邊關(guān)。③

骸(xiao),響箭。

1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詩第一句點明地域、季節(jié)、氣候,有力地烘托了行軍時的環(huán)境氣氛;第二句中的“橫笛遍吹”折射出

征人的豪放心境。

B.李詩第三、四句中以“債里”和“月中”兩個詞,進一步渲染了征人在行軍時環(huán)境的蒼涼,“一時回首”,更

是意蘊無限。

C.柳詩第一、二句,以“天靜無風(fēng)”渲染天空的遼闊寧靜,似一幅畫卷;“直上一千尺”的“鳴骸”使此畫變得

靈動強勁。

D.柳詩最后一句“盡提金勒向云看”,極寫三百胡騎全神貫注、目不轉(zhuǎn)睛的狀態(tài),可謂神來之筆,以動寫

靜,具有雕塑美。

14.這兩首邊塞詩所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鑒賞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①(其二)

4

黃庭堅

青松出澗壑,十里聞風(fēng)聲。

上有百尺絲,下有千歲苓②。

自性得久要③,為人制頹齡。

小草有遠志,相依在平生。

醫(yī)和④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醫(yī)國,可用太早計。

小大材則殊,氣味固相似。

【注】①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元年,當(dāng)時擔(dān)任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的黃庭堅寫了一封信給正任徐州知州的

蘇軾,并附上古詩二首。②百尺絲;此處指菟絲,一種纏繞寄生之草。千歲苓;此處指生長多年的茯苓,

是一種生于松根處的菌類植物。二者都是藥草。③久要:久交,“要”同“遺”。④醫(yī)和:春秋時名醫(yī)。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松長在山澗深谷,迎風(fēng)發(fā)出聲響十里外都能聽見,詩人以松喻人,贊美蘇軾雖仕途坎坷,但依然聲

名遠播。

B.青松上有菟絲攀緣,根部有茯苓生長,它們都是有用之材,詩人借此表現(xiàn)蘇軾的眾多追隨者都是人才。

C.人們都說良才可以治國,然而當(dāng)時機未到時,也不必操之過急,“人言可醫(yī)國”這兩句包含著對蘇軾的

安慰之情。

D.“醫(yī)和不并世”兩句將蘇軾比作古代名醫(yī),表明他有超出眾人的才干,眾多追隨者在他的蔭蔽下可以鞏

固根基。

16.黃庭堅此前與蘇軾并未深交,蘇軾讀了他的信和詩后深受感動,寫了和詩回贈,兩位大詩人從此結(jié)下

深厚的情誼。本詩是如何打動蘇軾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語言精煉,“誓掃”、“不顧”兩詞表現(xiàn)了唐軍將士忠勇敢戰(zhàn)的氣概和獻身精神。

B.“錦衣貂裘”運用借代手法,代指唐朝精稅部隊。“五千”表現(xiàn)戰(zhàn)死者之眾,足見戰(zhàn)斗之激烈。

C.三四句先寫戰(zhàn)爭帶來的尸骨遍野的悲慘景象,后寫家人對戰(zhàn)士思念而不得的悲傷情緒。

D.“春閨夢”與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夢境都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18.結(jié)合詩句分析“可憐”、“猶是”兩個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南樓①

陸游

十年不把武昌酒,此日闌邊感慨深。

舟楫紛紛南復(fù)北,山川莽莽古猶今。

登臨壯士興懷地②,忠義孤臣許國心。

倚杖黯然斜照晚,秦吳萬里入長吟。

【注】①淳熙五年六月,詩人因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在自蜀地東歸途中作此詩于鄂州。②東晉

名臣、名士庾亮鎮(zhèn)守武昌時,曾與僚屬同登“武昌郡”之“南樓”;他曾上疏北伐,遭朝臣反對。

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直抒胸臆,寫詩人十年未飲武昌之酒,此日登臨南樓不禁感慨萬千。

B.頷聯(lián)狀寫登臨所見,江上舟楫南來北往,山川莽莽古今依舊,情景交融。

C.頸聯(lián)虛實兼顧,以東晉名臣庾亮自比,流露出忠義之臣的拳拳報國之心。

D.尾聯(lián)借景抒情,以夕陽晚照映襯山河之美好,詩人心情由黯然轉(zhuǎn)為開朗。

20.有人稱此詩將自然、社會、時局以至個人的遭遇融于觀景之中,請談?wù)勀愕睦斫狻?/p>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①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注釋]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他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

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21.正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盡”“迥”“開”直接刻畫出岳陽樓的雄偉和洞庭湖的壯闊,也暗寓登臨之事。

B.頷聯(lián)對仗工整,“愁心”被雁帶走,“好月”相伴左右,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傳達內(nèi)心感情。

6

C.尾聯(lián)寫樓高風(fēng)起,詩人的衣袖也隨之飄舞起來,也可以體現(xiàn)出詩人瀟灑自如的形象。

D.“醉后涼風(fēng)起”“人生如夢,一尊還醉江月”,詩人們常常以酒寓懷,俱“酒”中情懷各異。

22.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都寫到了洞庭湖,請簡要分析詩人這樣寫的不同用意。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春游南亭①

韋應(yīng)物

川明氣已變,巖寒云尚擁。

南亭草心綠,春塘泉脈動。

景煦聽禽響,雨馀看柳重。

逍遙池館華,益愧專城②寵。

【注】①南亭:指滁州之南亭。②專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此時指詩人自己,時

任滁州刺史。

2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起筆清遠,境界開闊,用遠景鏡頭描繪了滁州大地冬寒漸退、春氣萌動之時的景象。

B.詩人對春草和泉水的兩處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春草碧綠,春泉歡流,可見詩人內(nèi)心的欣喜。

C.“看柳重”的“重”寫出了雨中楊柳的風(fēng)姿,與“花重錦官城”的“重”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游記詩,前三聯(lián)寫步游南亭的所見所聞,尾聯(lián)寫春游的總體感受,升華了詩歌的主旨。

24.如何理解詩歌的尾聯(lián)“逍遙”和“益愧”?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韻毛君游陳氏園

蘇轍

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fēng)雨怨頻頻。

笳筲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

簿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

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

[注]①本詩作于詩人被貶筠州期間。②賞筲:一種皮薄竿高節(jié)長、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

2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園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頻頻風(fēng)雨損傷,但詩人游園的心情并沒受到影響。

B.頷聯(lián)使用擬人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貧筲和芍藥,也點出了游園的時節(jié)。

C.“無巡”意為不揀選地方,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與友人暢飲時的隨意狀態(tài)。

D.路上雜亂地走著盡歡而散的人們,詩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滿喜悅。

26.從本詩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濟州過趙叟家宴(節(jié)選)

王維

深巷斜暉靜,閑門高柳疏。

荷鋤修藥圃,散帙眼農(nóng)書。

上客搖芳輸,中廚情野蔬。

夫君第高飲,景晏出林閭。

2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四兩句描寫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園情趣,趙叟的隱者形象躍然紙上。

B.第六句寫趙叟以農(nóng)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見主人的真誠質(zhì)樸,照應(yīng)了題目。

C.最后兩句既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又表達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

D.詩歌巧妙地選取了幾個生活場景,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重要特點。

28.《紅樓夢》中,黛玉教香菱學(xué)詩,道:“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

修飾,自是好的。”請結(jié)合黛玉的觀點,賞析本詩開頭兩句。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趙將軍歌

岑參

九月天山風(fēng)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E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⑵。

注:【1】博:這里指古代軍中較量騎射和勇力的一種游戲。【2】貂(dido)鼠袍:用貂鼠皮做成的暖

裘。貂鼠即貂,體細長,色黃或紫黑,皮毛極輕暖珍貴。

2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篇展現(xiàn)了一幅寒風(fēng)凜冽的邊塞圖,為趙將軍的出現(xiàn)設(shè)置了特定的場景。

B.“城南”一句,寫很能耐寒的獵馬,在寒風(fēng)中凍得縮縮瑟瑟,進一步渲染氣氛。

C.后兩句構(gòu)思巧妙,比喻新穎。詩人用賭博來比喻戰(zhàn)斗,手法新穎。

D.全詩語言樸素生動,場面曠遠開闊,情調(diào)蒼涼悲愴。

8

30.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將軍形象?運用了何種手法?請結(jié)合詩歌簡析。

閱讀下面這首南北朝詩,完成下面小題。

渡河北

王褒

秋風(fēng)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①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②。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注】①亭障:古代的軍事堡壘。②隴頭歌:曲名,內(nèi)容多寫征人的艱辛。

3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邊塞詩,描寫了詩人渡過黃河北上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其中寄寓了詩人深沉的慨嘆之情。

B.頷聯(lián)中“繞”字刻畫了黃河岸邊森嚴(yán)戒備的緊張景象,反映當(dāng)時戰(zhàn)事頻繁、兵連禍結(jié)的現(xiàn)實狀況。

C.頸聯(lián)中的“異方樂”即“隴頭歌”,詩人在滿腹愁苦之際聽到故鄉(xiāng)歌聲,心中升起無限悲苦。

D.尾聯(lián)寫暮色四起,詩人失道于陌生的北國大地,只有征馬作伴,突出了詩人迷茫與失落的情狀。

32.這首詩的首聯(lián)是如何抒發(fā)詩人的情感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

江上吟

李白

木蘭之根①沙棠②舟,玉蕭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注]①枇:同"楫”,舟旁劃水的工具。②沙棠:木名。據(jù)《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說,沙棠出昆侖山上,人

吃了它的果實“入水不漏”。

3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四句描寫了江上之游的華麗場景,經(jīng)過詩人的夸飾,表現(xiàn)出泛舟的酣暢恣適。

B.“仙人”二句表示即使是神仙,仍需倚仗黃鶴;海客隨波漂蕩,沒有心思追隨白鷗。

C.“興酣”二句承接屈平辭賦說,活畫出詩人搖筆賦詩時藐視一切,傲岸不羈的神態(tài)。

D.作為形式自由的歌行體詩歌,本詩也具有綿密工整的特點,語言上華美與平白兼具。

34.古人講究擇善而從,取舍有度。本詩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人生取舍?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明月皎夜光①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秋蟬鳴樹間,玄鳥②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翩③。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軻。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注】①此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題目為后人添加。此詩為詩人游宦京華,久寓客中所作。②玄

鳥:本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出自《山海經(jīng)》。詩中的“玄鳥”指燕子。③翩:本義為羽毛中間的硬管,

這里指鳥的翅膀。據(jù)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故曰“六翩

3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首兩句從視、聽兩個角度描寫了幽靜的環(huán)境,在皎潔的月光下,蟋蟀在吟唱。

B.“玄鳥逝安適”是詩人在月下發(fā)出的悵然問嘆:這些燕子又將飛往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