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二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二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二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4頁
第二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單元時空】【考情回放】時間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題型非選擇題———選擇題分值5———2小切口羅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雅爾塔會議考查熱度★★趨勢分析本單元的考點在江西中考中五年兩考,命題素材以材料為主,考查題型以選擇題為主,兼顧非選擇題其考查角度如下:一、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作用;二、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過程;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2024年重點關注羅斯福新政【回歸教材】知識點1: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2022年版課標通過了解經濟大危機和羅斯?!靶抡?初步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的影響。一、經濟大危機背景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收音機、電冰箱、吸塵器等新產品開始進入大眾家庭,汽車也不再是富人才能買得起的奢侈品原因(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2)主要原因: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與勞動人民的購買力相對低下的矛盾。生產力不斷提高,企業利潤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資卻增長緩慢,購買力嚴重不足,導致生產過剩(3)直接原因:大量資金進入股票市場,股票價格狂漲,資本家興風作浪,普通民眾把有限的積蓄用來購買股票,于是出現了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概況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價格突然暴跌;一場規??涨暗慕洕笪C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窮人們想盡一切辦法艱難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不惜銷毀大量商品特點(1)涉及范圍特別廣(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2)持續時間比較長(1929年到1933年)(3)破壞性特別大(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了1/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失業人數超過3000萬)二、羅斯福新政背景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目的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特點采用國家干預手段內容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實質新政是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影響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局限性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知識點2:意大利、德國、日本法西斯政權的侵略擴張2022年版課標通過了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納粹德國的對外擴張,知道德國、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團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意大利法西斯政權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乎癱瘓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政權對外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36年,意大利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德國法西斯政權背景(1)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廣大中下層民眾困苦不堪,對政府的不滿加劇(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徒對各個階層的民眾進行針對性的蠱惑宣傳,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煽動復仇情緒,從而贏得了廣泛支持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不久,他解散國會,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對內獨裁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解散工會;焚燒進步書籍;殘酷迫害猶太人對外擴張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1936年,德國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日本法西斯政權背景在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國內外矛盾激化,法西斯組織出現建立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對中國的侵略(1)1931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不久,日本相繼占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結成侵略集團形成過程1936年,德國與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意大利于1937年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署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認識德國、日本、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集團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知識點3:第二次世界大戰2022年版課標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和主要戰場,知道《聯合國家宣言》和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原因。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1939—1945年爆發原因(1)直接原因: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2)催化因素:英、法等國采取的“綏靖政策”,使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脹(3)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4)歷史原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埋下的禍根,對德國和日本的壓制,引起了兩國對國際秩序的不滿主要進程序幕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開始了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擴大1940年4月,德國進攻北歐的丹麥、挪威。不久,荷蘭、比利時投降;1940年5月,德軍突入法國北部,在6個星期內打敗了法國;接著,德軍對英國實施了猛烈的轟炸進一步擴大德國進攻蘇聯:1941年6月,德國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10月,德軍逼近莫斯科。蘇聯軍民頑強抵抗,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達到最大規模日本偷襲珍珠港概況: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也對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還向東南亞等地區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影響:激發了美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使美國加入了反法西斯國家的陣營,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轉折(1)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2)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連同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戰和北非戰場的阿拉曼戰役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大轉折點走向勝利(1)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不久,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2)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3)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這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行動起了推動作用結束(1)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2)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特點歷時長;參與人口眾多;死亡人數多;涉及范圍廣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原因(1)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各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堅強不屈、英勇作戰影響(1)消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積極:①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②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③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④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同時也推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啟示(1)和平來之不易,二戰悲劇不能重演;所有國家都應當和平共處,形成反對戰爭、愛好和平的共識(2)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可以共同應對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只有加強國際合作,各國才能求得共同發展(3)二戰反映了法西斯的殘暴,所以人類應該團結起來,與法西斯思想和軍國主義思想作斗爭,防止法西斯死灰復燃(4)學習反法西斯人民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精神二、《聯合國家宣言》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以后又有21個國家在宣言上簽字。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三、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會議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時間1943年11月1945年2月1945年7月參會國家中、美、英美、英、蘇美、英、蘇內容發表《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影響為中國收回被日本侵略的土地提供了依據(1)積極:協調了盟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行動,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國家的步伐(2)消極:會議帶有大國強權主義色彩;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侵犯—【課標拓展】易錯易混(1)羅斯福新政“新”在國家干預經濟;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2)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德國和日本;在一戰影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意大利。(3)蘇德戰爭的爆發使二戰規模擴大;日本偷襲珍珠港使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到最大規模??记樾n}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開放項目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中國改革開放不同點特點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內容涉及農村、城市和整個經濟領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性質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成就調動了生產者的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