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態變化【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_第1頁
第二章 物態變化【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_第2頁
第二章 物態變化【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_第3頁
第二章 物態變化【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_第4頁
第二章 物態變化【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蘇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物態變化

-考題猜想-

題組猜想內容

題組一溫度與溫度計

題組二判斷物態變化及其現象

題組三物態變化的應用

題組四物態變化有關的吸熱、放熱問題

題組五水循環、水資源危機

題組六物態變化實驗題

題組七物態變化圖像題

題組八物態變化表格題

題組一溫度與溫度計

1.下列溫度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是39℃

B.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約是23℃

C.人洗澡淋浴的適宜溫度約是7CTC

D.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鹽水的凝固點是100℃

【答案】B

【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是36~37回,故A不符合題意;

B.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室內溫度為23℃左右,故B符合題意;

C.人洗澡淋浴的適宜溫度約是40回,故C不符合題意;

D.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鹽水的凝固點小于0回,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實驗室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規律制成的。如圖所示,溫度計的讀數

0

_-

_三

_C

_三

_

-

三20

一30

【答案】熱脹冷縮-22

【解析】口]大部分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實驗室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

規律制成的。

⑵如圖,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回,讀數越往下越大,因此應讀零下,讀數為-22乳

3.如圖:操作中正確的是圖—。其他操作錯誤的原因分別是(1);(2);

【答案】丁甲乙: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和底丙:溫度計的玻璃泡

沒有浸沒在液體中

【解析】⑴⑵⑶根據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可知,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即與

待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等。故操作中正確的是圖丁;甲乙兩圖錯誤為:溫度計的玻璃

泡碰到了燒杯壁和底;丙圖錯誤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浸沒在液體中。

題組二判斷物態變化及其現象

4."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梵凈山主峰時而薄霧繚繞,時而霧散峰青。此現象主

要包含下列哪兩種物態變化()

A.熔化和凝華B.液化和汽化

C.汽化和熔化D.凝固和升華

【答案】B

【解析】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霧散是因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氣。

故選Bo

5.下列景色形成過程中的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A.鵝塘明梅村山頂樹上掛的冰柱

B.鐘山十里畫廊荷葉上晶瑩的露珠

C.富川麥嶺田野里凝重的霜

D.姑婆山山頂輕柔的雪

【答案】B

【解析】A.冰柱是由于水的凝固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露是水蒸氣的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霜是由于水蒸氣的凝華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雪是由于水蒸氣的凝華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6.關于生活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是因為鍋內氣壓大,沸點低

B.人出汗后吹風扇會感覺更涼快,是因為加快了蒸發

C.夏天,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瓶外壁會冒汗,這是一種液化現象

D.湖南的冬季,窗戶上的小水珠常出現在玻璃內側

【答案】A

【解析】A.因為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食物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

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食物熟的

越快,故A錯誤,符合題意;

B.人出汗后吹風扇會感覺更涼快,是因為加快了空氣流動,加快了汗液的蒸發,故B正確,

不符合題意;

C.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飲料瓶會"冒汗",這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

正確,不符合題意;

D.冬季室內溫度較高,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

在玻璃內側,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匯成溪流

B.夏天,清晨河面上出現薄霧

C.深秋,清晨草葉上出現白霜

D.冬天,冰雕沒有熔化卻變小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匯成溪流,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清晨河面上出現薄霧,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雪、霜、霧淞等現象的形成都屬于凝華現象,清晨草葉上出現白霜屬于凝華,故C符合

題意;

D.冰雕沒有熔化卻變小,是固態的冰直接變成氣態的水蒸氣,屬于升華現象,故D不符合

題意。

故選Co

8.在極度干早的沙漠地區,夜晚氣溫一直在-15回左右,落在沙子上的雪很快就消失了,則

雪消失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汽化B.熔化C.升華D.凝華

【答案】C

【解析】因夜晚氣溫一直在-15回左右,低于冰的熔點,因此雪不可能熔化。飄雪落在沙子上

很快消失,則雪是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水蒸氣,這個過程屬于升華現象。故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題組三物態變化的應用

9.中華詩詞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A."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一一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一一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答案】B

【解析】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A錯誤;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現象,故B正確;

C.冰是液態的水凝固形成的固體,是凝固現象,故C錯誤;

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Bo

【答案】A

【解析】A.冰融河開是固態冰變為液態水,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

D.鐵水鑄鍋,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淮南子》完整記載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對有關節氣諺語的分

析中,正確的是()

A.立春:"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中霜的形成是升華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B.驚蟄:"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C.大雪:“落雪見晴天,瑞雪兆豐年”一一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一一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收熱量

【答案】C

【解析】A.立春:“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霜的形成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冰晶,需要放出

熱量,故A錯誤;

B.驚蟄:"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需要放出

熱量,故B錯誤;

C.大雪:"落雪見晴天,瑞雪兆豐年”一一雪的形成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熱量,

故C正確;

D.大寒:"小寒大寒,滴水成冰"一一冰的形成是水凝固成的,是凝固現象,需要放出熱量,

故D錯誤。

故選C。

12.二氧化碳氣體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會變成固態的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

可用于人工降雨,這是由于干冰在常溫下會變為氣體,吸收熱量,促使水蒸氣遇冷

液化成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從而達到降雨的條件。(填物態變化名稱)

【答案】升華

【解析】干冰在常溫下是固態,干冰是容易升華的物質,在常溫下會升華變為氣體,吸收熱

量。

題組四物態變化有關的吸熱、放熱問題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灑水降溫一熔化吸熱B.冰袋冷敷一升華吸熱

C.蒸汽熨燙一液化放熱D.干冰保鮮一凝華放熱

【答案】C

【解析】A.灑水降溫是利用蒸發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

B.冰袋冷敷是利用熔化吸熱,故B不符合題意;

C.蒸汽熨燙是利用水蒸氣液化放熱熨燙使衣物平整,故C符合題意;

D.干冰保鮮是利用升華吸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4.媽媽將樟腦丸放入大衣柜內,一段時間之后,小明打開大衣柜,發現樟腦丸不見了,這

是(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這一物態變化需要熱。

【答案】升華吸

【解析】四一段時間之后,小明打開大衣柜,發現樟腦丸不見了,樟腦丸直接從固態變成

了氣態,屬于升華現象。

⑵升華需要吸熱。

15.如圖,顯示了某物質發生物態變化時所需的條件,則甲物態是(選填"固態""液

【解析】[1]⑵由圖知:丙到甲吸熱,甲到乙吸熱,所以丙為固態,甲為液態,乙為氣態;

則甲到乙是液態變成氣態為汽化過程,需要吸熱;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露是水蒸氣

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乙到丙是氣態變成固態為凝華過程,則乙到丙的過程需要放熱。

16.水是人類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過吸熱、放熱在固態、液態、氣態之間

轉化,形成了霧、雨、雪、露、霜、霧淞等等自然現象,如圖所示是水的三態變化圖,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過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過程

C.霧的形成是甲到丙的過程

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過程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則乙是固態,丙是液態水,冰雪消融是乙到

丙的過程,故A錯誤;

B.露珠消失是液態露珠汽化為水蒸氣,汽化吸熱,甲是氣態,因此露珠消失是丙到甲的過

程,故B錯誤;

C.霧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是甲到丙的過程,故C正確;

D.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小冰晶,凝華放熱,是甲到乙的過程,故D錯誤。

故選C。

題組五水循環、水資源危機

17.自然界中不少高山冰川就是大江、大河的,河流及滲入土壤、植物中的水分

會通過升騰到空氣中成O當高空遇冷時,空氣中的液化成—

或成小冰晶,到一定程度后又降落回地面,這就是自然界中的大致過程。

【答案】源頭汽化水蒸氣水蒸氣小水滴凝華水循環

【解析】⑺冰川有許多固態的冰,通過熔化現象變為液態的水,產生河流。

⑵⑶液態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會汽化吸熱變為氣態的水蒸氣。

⑷⑸⑹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后,會放熱液化形成小水滴,或放熱凝華形成小冰晶。

⑺小水滴或小冰晶過大后,會下落形成雨或雪,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現象。

18.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世界水平的!,且地區分布極不均衡。

以下對水資源的利用中,恰當的是()

①實現工業廢水的達標排放;

②推廣家用節水器具;

③垃圾可以扔到河里由水流帶走;

④大量開采地下水;

⑤農業灌溉引用工業廢水。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工業廢水如果能夠達標排放,這樣就會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故①做法正確;

②家庭如果都能夠利用節水器具,這樣會減少對水的利用量,節約用水,故②做法正確;

③垃圾扔到河里,會污染河水,故③做法不妥;

④地下水資源是有限的,大量開采地下水會破壞地質結構,故④做法不妥;

⑤工業或生活廢水對環境有很強的污染性,如果直接用來農業灌溉,會造成對莊稼污染和

破壞,故⑤做法不妥。

綜上所述,恰當做法是①②,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19.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與狀態隨環境和氣候經常發生變化,且循環往復。以下關

于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解釋正確的是()

A.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液化形成水蒸氣

B.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華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深圳市屬于淡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

【答案】B

【解析】A.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由液態變為氣態,汽化形成水蒸氣,故A錯誤;

B.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液化形成小水滴,故B正確;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由液態變為固態,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

地面,故C錯誤;

D.深圳屬于比較缺水的城市,并不屬于淡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故D錯誤。

故選Bo

題組六物態變化實驗題

20.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

二3100

T

T

n

-

-

二=-90

-

二L

-

(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調整______(選填"燒杯"或"溫度

計")的位置;

(2)實驗中,水溫升到90回開始,每隔Imin讀一次溫度并記入表格,第3min時溫度計示

數如圖乙,讀數是0;

時間/min0123456

水的溫度/回909294989898

(3)由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

(4)觀察到氣泡如圖丙所示,這是水沸騰(選填"前"或"時")的現象。實驗結束后

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會,這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這種判斷是否正

確:O

【答案】燒杯96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時見解析

【解析】(1)[1]因為實驗中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且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到容器的

底部,所以需要先調整燒杯。

(2)[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團,刻線往上示數越大,所以讀數為96國。

(3)⑶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4)⑷圖丙中氣泡往上越來越大,說明水蒸氣含量越來越多,所以說明是沸騰時的氣泡圖

像。

⑸不正確,因為撤去酒精燈,由于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所以水不會立即停止沸騰,

不能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

21.如圖所示,觀察碘的物態變化情況。

碘錘

碘錘

(1)微微加熱密封有固態碘顆粒的玻璃錘,發現玻璃錘內沒有出現液態碘就直接出現紫色

碘蒸氣,這是碘發生了現象(填寫物態變化名詞);

(2)已知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為400回,一標準大氣下碘的熔點為113.6囿碘的沸點為184.3團,

甲圖直接用酒精燈火焰加熱玻璃錘,乙圖用沸水加熱玻璃錘。_________圖所示方案更合理,

理由是這個方案可以防止碘發生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詞)。

【答案】升華乙熔化

【解析】(1)四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

(2)⑵⑶選用乙圖更合理,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回且沸騰后保持不變,此時碘發生升

華現象,而直接在火焰上加熱,因為火焰的溫度超過碘的熔點和沸點,碘會熔化,再汽化,

而不是升華現象。

22.小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規律時,分別用水浴法對海波和石蠟進行

加熱,直到它們完全變為液態后溫度繼續升高一段時間,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

據表中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

海波的溫度/℃40434547484848484848495255

石蠟的溫度/℃43464952555759616365676971

(1)在海波和石蠟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

(2)在第(1)問中所確定出的晶體物質的熔點是℃;

(3)海波被加熱到第lOmin時,它處于(選填"固"或"液")態;

(4)實驗過程中采用“水浴法”對試管內的物質加熱目的是o

【答案】海波48液使被加熱物質受熱均勻

【解析】(1)口]由表格中數據得,海波熔化時溫度不變,有固定熔點,是晶體;石蠟熔化

時溫度持續上升,沒有固定熔點,是非晶體。

(2)⑵由表格中數據得,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48回,即熔點是48回。

(3)[3]由表格中數據得,海波被加熱到第9min時,熔化結束,則海波被加熱到第lOmin

時,它處于液態。

(4)⑷實驗過程中采用“水浴法”對試管內的物質加熱可以使試管中物質受熱均勻。

題組七物態變化實圖像題

23.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加熱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對甲、乙、丙、丁四個試管中的物質

的熔化過程進行研究,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同一坐標紙上畫出四種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

間變化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試管_____中的物質是非晶體;試管—和—中

的物質可能是同一種物質(均選填"甲""乙""丙"或"丁")O

?溫度/OC

_________________里_乙_

------必啰

。時間/min

【答案】甲乙丙

【解析】⑺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非晶體熔化時,溫度是變化的,觀察圖中圖線,可知

甲試管物質的溫度在不斷變化,可知甲中的物質是非晶體。

⑵⑶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同種晶體,熔點不變,即熔化時溫度是相同的,觀察圖中,可知

乙和丙試管中物質熔化時,溫度是相同的,那么乙和丙中的物質可能是同一種物質。

24.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畫出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的大

致圖像如圖所示。若在該實驗的過程中,用風扇對酒精棉吹風,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時溫度

【答案】C

【解析】由圖示知,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玻璃泡上的溫度計,其示數經過2min,由20回

降至10回以下,然后溫度逐漸上升到20人溫度計示數變化是由于酒精蒸發吸熱造成的。而

對著酒精棉吹風時,酒精蒸發加快,溫度計示數降低加快,但由于蒸發加快,降溫時間短,

所以降溫幅度小,降至的最低溫度比沒吹風的高,酒精蒸發完畢后,溫度計示數逐漸升到初

溫用時也較少。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25.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加蓋子是為了減慢水的沸騰,開小孔是為了防止沸點變大

B.圖乙中讀數方法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C.圖丙中A是沸騰時氣泡的變化情況,B中沸騰前氣泡上升時變小是因為空氣遇冷液化

D.圖丁中,若人6是同種物質,則圖像不同的原因有初溫不同和質量不同

【答案】D

【解析】A.加蓋是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加快沸騰,故A錯誤;

B.溫度計的。刻度在下,俯視讀數使讀數偏大,故B錯誤;

C.沸騰前,燒杯中水的溫度下層高,上層低,氣泡上升時水蒸氣遇冷液化,使氣泡變小;

沸騰時,燒杯中上層水的溫度和下層水的溫度相同,氣泡上升逐漸變大,直至液面破裂,故

C錯誤;

D.若a、b是同種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差越小的質量越大,故D正確。

故選Do

26.如圖所示,圖甲是探究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

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3

A.本實驗只需圖甲所示的器材就可順利完成實驗

B.圖甲中,為了準確記錄物質溫度,溫度計玻璃泡要接觸試管底部

C.該物質的熔點為80回

D.該物質為非晶體

【答案】C

【解析】A.探究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需要記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圖甲中測量工具

只有溫度計,還需要添加秒表,故A錯誤;

B.溫度計測量物質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試管底部,因為試管底部的溫度比物質高,故

B錯誤;

C.由圖乙可知,物質在熔化時溫度保持80回不變,所以該物質的熔點為80回,故C正確;

D.由圖乙可知,物質在熔化時溫度保持80回不變,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所以該物質是晶體,

故D錯誤。

故選Co

27.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往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將

溫度計插入試管后,待溫度升至50回左右開始,每隔大約Imin記錄一次溫度,溫度隨時間

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酒精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B.除甲圖中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停表

C.當溫度為80回時,物質可能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

D.該晶體熔化過程持續大約15min,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內能增大

【答案】B

【解析】A.酒精燃燒時,得到了內能,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除甲圖中測量工具溫度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停表,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該物質的熔點是80回,當溫度為80團時,物質可能是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故C

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晶體從第lOmin開始熔化,第25min熔化結束,熔化過程持續大約15min,熔化過程

中,一直在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8.圖甲是觀察某物質熔化和凝固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

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儀器有溫度計和秒表

B.該物質5-lOmin時是固液共存狀態

C.通過水浴法加熱,有助于更好觀察實驗現象

D.該物質是晶體,它的凝固點是45回

【答案】B

【解析】A.該實驗需要用溫度計測量該物質在不同時間的溫度,所以要用到溫度計和秒表,

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乙圖可知,BC段為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所以3-6min為固液共存態,6-lOmin為液態,

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研究晶體熔化特點時,為了使固體物質受熱均勻,減慢熔化,便于觀察實驗現象,需要采

用“水浴法"加熱;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該物質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45團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點和凝固點是450,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題組八物態變化實表格題

29.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時,小明持續加熱該物質,認真規范的完成實

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

加熱時間/min01234567891011

溫度/團404244464848484848505356

A.該物質屬于非晶體B.該物質的熔點為48回

C.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需要吸熱D.該物質在42回時,處于固液共存態

【答案】B

【解析】AB.根據表中數據可知,4至8分鐘吸熱但溫度保持48回不變,故該物質屬于晶體,

該物質的熔點為48回,故A錯誤,B正確;

c.熔化是吸熱過程,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吸熱,故C錯誤;

D.該物質在4至8分鐘為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態,該物質在42團時處于固態,故D錯

誤。

故選Bo

30.根據下表給出的信息,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液態氧沸點液態氮沸點液態氫沸點固態氮熔點固態氧熔點固態氫熔點

-183℃-196℃-253℃-210℃-218℃-259℃

A.-215回時,氧是液態,氫是氣態,氮是固態

B.沸點低的物質熔點也低

C.采用空氣降溫液化的辦法,首先分離出來的是氫

D.因為這三種物質的沸點、熔點都極低,因此它們極易沸騰、凝固

【答案】A

【解析】A.由表格數據知,液態氧的沸點是-183團,固態氧熔點為-218回,-215回低于氧的沸

點,高于氧的熔點,所以氧是液態。液態氫的沸點是-2530,固態氫的熔點為-259回,-215回

高于氫的沸點及熔點,所以氫是氣態,液態氮的沸點是-196團,固態氮的熔點是-210國,-215團

低于氮的沸點和熔點,所以氮是固態,故A正確;

B.由表格數據知,液態氮的沸點比氣態氮的低,但固態氮的熔點比固態氧的熔點高,故B

錯誤;

C.采用降溫液化法來分離空氣,因為三種氣體中,氧的沸點最高,氫的沸點最低,那么氧

最先液化成液態,最先分離出來,氫最后液化成液態,最后分離出來,故c錯誤;

D.物質沸點越低,越容易沸騰,熔點越低,那么其凝固點也越低,所以越難凝固,故D錯

誤O

故選A。

31.下表為幾種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固態氮固態氧固態酒精固態水銀

熔點/回-210-218-117-39

物質液態氮液態氧液態酒精液態水銀

沸點/國-196-18378357

A.在-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