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卷(浙教版)
第4章植物與土壤(A卷?考點達標卷)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測試范圍: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章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
1.學校里的勞動實踐基地內,同學們種植了多種農作物,其中黃瓜的莖屬于()
A.直立莖B.匍匐莖C.攀援莖D.纏繞莖
【解答】解:黃瓜的莖屬于攀援莖。攀援莖是指莖本身不直立,但通過卷須或其他附屬結構攀附
在其他物體上生長的莖。黃瓜的莖通過卷須攀附在其他物體上,因此屬于攀援莖。
故選:Co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是植物生長的搖籃。如圖是教材中探究土壤成分的部分實
驗,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解答】解:A.有氣泡逸出,證明有空氣,但是無法測定空氣的含量,A錯誤。
B.可以用來檢驗土壤中含有水,但是試管口需要朝下傾斜,B錯誤。
C.取干燥的土壤放在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到土壤變黑有焦味說明土壤中含有有機物,
C正確。
D.可以通過加水之后過濾的方法獲取土壤浸出液,但是圖中的漏斗需要緊貼下面的燒杯壁,D錯
誤。
故選:Co
3.葉片中葉肉細胞有大量的葉綠體,該結構與其相適應的功能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D.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解答】解: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所以葉片中葉肉細胞有大量的葉綠體,該結構與其相適
應的功能是光合作用。
故選:Ao
4.將一個馬鈴薯切削成圖示的形狀,然后放一小容器中,分別加入1、2兩種液體,過一會兒后,
其液面發生圖示的變化,則關于1、2二種液體的說法最有可能的是()
馬玲薯
O'"一
A.1、2都是清水B.1、2都是鹽水
C.1是清水,2是鹽水D.1是鹽水,2是清水
【解答】解:觀察圖示可知,馬鈴薯內的1液體液面上升,馬鈴薯外面的2液體液面下降。所以
馬鈴薯內的1液體濃度大于外面的2液體濃度,所以最有可能的是1是鹽水,2是清水。
故選:D。
5.如圖是氣孔張開和閉合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①②
A.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水分以氣體形式也可以通過氣孔
B.夜幕降臨時,葉片大多數氣孔呈①狀態,蒸騰作用隨之減弱
C.當太陽升起時,葉片氣孔可由狀態②轉為狀態①
D.氣孔①一②狀態的轉化可能影響無機鹽的運輸
【解答】解:A、植物的葉片上有許多氣孔,氣孔主要分布在葉片的下表皮。當氣孔張開時,蒸
騰作用是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去。因此,氣孔是植物體
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A正確;
B、保衛細胞的形狀是能夠調節的,氣孔既能張開,又能閉合。當夜幕降臨時,葉片的生產活動
就停止了,大多數氣孔縮小或閉合,蒸騰作用隨之而減弱。B錯誤;
C、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氣孔就慢慢張開了,由狀態②轉為狀態①,空氣也就涌進氣孔,為葉
片制造有機物提供二氧化碳;當然,水分也就會通過氣孔而散失。c正確;
D、蒸騰作用順利進行又促進水分的吸收和運輸以及無機鹽的運輸,氣孔①一②狀態的轉化可能
影響無機鹽的運輸,D正確。
故選:Bo
6.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植物葉片各部分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葉脈,屬于保護組織,對葉起保護作用
B.②和④是表皮,屬于輸導組織,具有運輸作用
C.③是葉肉,屬于營養組織,其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
D.⑤是保衛細胞,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
【解答】解:A、①是葉脈,屬于輸導組織,對葉起輸導作用,錯誤。
B、②和④是表皮,屬于保護組織,對葉起保護作用,錯誤。
C、③是葉肉,屬于營養組織,其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正確。
D、⑤是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錯誤。
故選:Co
7.樂樂為研究“植物體內的水是從葉的什么地方散發出來的”,從同一株新鮮白菜上裁取四片大小、
質量相同的大葉片(下表皮氣孔數多于上表皮),做了如下處理(凡士林有密封的作用)。將四組
同時置于溫暖通風處,6小時后稱重,組別的重量從小到大排序為()
組別甲乙丙丁
涂凡士林部位不涂上表皮下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凡士林質量忽
略不計)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C.丙乙丁甲D.丁丙乙甲
【解答】解: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氣孔是水蒸氣外出的門戶,葉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氣
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氣孔較多。由題意可知,甲葉片沒處理,上下表皮都有氣孔,水分通過氣孔
蒸發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輕;乙葉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葉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
氣孔較多,因此乙葉片蒸發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輕一些;丁葉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
凡士林,水蒸氣無法通過氣孔蒸發出去,丁最重,A符合題意。
故選:Ao
8.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該植物細胞
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表:
濃度(mol/L)0.150.20.250.3
質壁分離狀況不分離剛分離顯著顯著
他們又測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濃度,發現乙地土壤溶液的濃度適合該植物生長,則乙地土壤溶液的
濃度最可能是()
A.20.2B.W0.2
C.<0.2D.0.15〈土壤溶液<0.3
【解答】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為保證植物甲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乙地土壤
溶液的濃度應<0.2mol/L。
故選:Co
9.如圖所示的“藍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時,開始用染料澆灌花卉,讓花
像吸水一樣,將色劑吸入開出藍色花朵。下列關于“藍色妖姬”的制作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橫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其韌皮部變藍,本質部不變藍
B.在染料中添加適量葡萄糖以確保營養,可以使花朵嬌艷欲滴
C.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
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擔心植株“燒苗”
【解答】解:A、從莖的縱切面上看,染成藍色的是導管,導管位于木質部中具有向上運輸水和
無機鹽的功能,因此木質部會變藍,A錯誤。
B、在染料過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錯誤。
C、白玫瑰快到花期時,開始用染料澆灌花卉,讓花像吸水一樣,將色劑吸入開出藍色花朵。在
莖的木質部中,導管是上下相通的: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的。
因此縱向剖開染色后的莖,發現木質部自下而上藍色逐漸變淺,C正確。
D、澆灌時使用染料的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染料的濃度過高,就會導致細胞失水,植株也會出
現“燒苗”現象,D錯誤。
故選:Co
10.如圖為證明土壤中含有無機鹽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土壤浸出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后,
放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蒸干水分,蒸發皿上會殘留白色固體物質。對該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裝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灑
B.只用乙裝置還可以用來測量土壤有機物的含量
C.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是難溶于水的無機鹽
D.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一定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
【解答】A、甲裝置中玻璃棒用以引流而防止液體外灑,A符合題意;
B、土壤浸出液加熱蒸干后殘留白色固體是無機鹽,并不是有機物,B不符合題意;
C、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是可以溶于水的無機鹽,C不符合題意;
D、由于土壤浸出液過濾,并且使用酒精燈加熱蒸發,因此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不一定含有
氮、磷、鉀三種元素,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由半透膜(該膜水分子能穿透,蔗糖分子不能穿透)包裹蔗糖溶液
的丙小袋放入盛有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甲、乙裝置中(如圖),結果甲裝置中丙袋保持原形狀且
體積幾乎不變,乙裝置中丙袋萎縮、體積變小。則甲、乙、丙三種溶液濃度的關系是()
包包
甲乙
A.甲最大,乙與丙相近B.甲最小,乙與丙相近
C.乙最大,甲與丙相近D.乙最小,甲與丙相近
【解答】解:當周圍溶液的濃度大于丙溶液的濃度時,丙溶液水量減少濃度變大,乙裝置中的丙
袋萎縮、體積變小,可見乙裝置內蔗糖溶液濃度大于丙蔗糖溶液濃度,甲裝置中的丙袋保持原形
狀且體積幾乎不變,說明甲與丙中溶液濃度相近;
故選:Co
12.如圖,枝條上有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幼果,現分別在枝條的a、b處把莖環剝一圈,一段時間
后,果實的生長狀況是()
A.甲良好、乙停止生長B.乙良好、甲停止生長
C.甲、乙都良好D.甲、乙都停止生長
【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自上而下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導管位于維管
束的木質部內,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自下而上輸送到全身各器官。現分別在枝條的a、b處
把莖環剝一圈,一段時間后,木質部中的導管均能將水和無機鹽運輸到甲和乙果實。b處以上的
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能向下運輸到甲果實,因此甲果實能得到有機養料能正常生長。
由于b處樹皮被剝,有機物向下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b處以上的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
乙果實,同時a處樹皮被剝,有機物向上的運輸通道篩管被割斷,a處以下葉制造的有機物也不
能運輸到乙果實,因此乙果實不能得到有機養料停止生長。
故選:Ao
13.水培是一種將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潤于營養液中的新型室內植物無土栽培方式,水培花卉在生長
過程中易受到缺氧脅迫和養分失衡的限制,影響花卉品質。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水培植物的根毛區是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B.將植物的根露出水面一半左右,有利于根部細胞進行呼吸作用
C.觀花類植物花芽發育階段,可以適當增加含磷的營養液
D.植株長得矮小、葉片發黃時,可以適當增加含NaCl的溶液
【解答】解:A、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
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A正確;
B、將植物的根露出水面一半左右,有利于根部細胞進行呼吸作用,B正確;
C、磷肥能夠促進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能使植物多開花多結果,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和改善
果實品質,觀花類植物花芽發育階段,可以適當增加含磷的營養液,C正確;
D、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莖葉旺盛生長,缺氮肥,植株長得矮小、葉片發黃,D錯誤。
故選:D。
14.如圖所示是某科研小組研究某種植物吸水速率與蒸騰速率關系時繪制的曲線圖,圖中兩曲線表
示一天內光照和黑暗環境下吸水速率與蒸騰速率的變化過程。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水(mg/h)
A.b時刻蒸騰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a到b時間段內,蒸騰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光照時,蒸騰速率有可能會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時吸水速率總是大于蒸騰速率
D.光照時,蒸騰速率有可能會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時吸水速率總是小于蒸騰速率
【解答】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b是某植物的蒸騰速率和吸水速率曲線重合點,時刻蒸騰速
率等于吸水速率。A正確。
B、圖中a-b時間段內,蒸騰速率和吸水速率都是逐漸升高,并這個時間段蒸騰速率總是大于吸
水速率。B正確。
C、由圖可知,a點之前和b以后的光照條件下,吸水速率則大于蒸騰速率;黑暗時吸水速率總是
大于蒸騰速率,C正確。
D、圖中黑暗時間內,無論那一時刻,吸水速率的曲線總是位于蒸騰速率的曲線之上,即黑暗時
吸水速率總是高于蒸騰速率;而有光照時,a-b時間段內蒸騰速率大于吸水速率,a點之前和b
以后吸水速率則大于蒸騰速率,D錯誤。
故選:D。
15.如圖是綠色植物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則此過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氣,b表示二氧化碳,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
D.若d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木質部向下運輸
【解答】解: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則此過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確;
B、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若a表示氧
氣,b表示二氧化碳,它們都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的,正確;
C、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正確;
D、若d表示有機物,則它通過韌皮部的篩管向下運輸,錯誤;
故選:D。
二.填空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13分)
16.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實驗材料,利用如圖甲裝置進行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的活動。裝置中隔板與無
色透明鐘罩之間以及隔板小孔與玉米莖之間都用凡士林密封,鐘罩內放一盛有某種液體的小燒杯,
圖乙是玉米葉片結構示意圖。
(1)實驗中,培養液的濃度應________玉米根細胞液濃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若小燒杯中的液體是澄清石灰水,將該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段時間后,發現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則可以得到結論;
(3)移去小燒杯,將該裝置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無色鐘罩內部出現大量水珠,其主要通過
圖乙結構中的[]散失。
【解答】解:(1)根據植物細胞的滲透作用原理,植物細胞是否失水或吸水,與植物細胞液的濃
度和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有關,當植物細胞內外液體有濃度差時,植物細胞就會吸水或失水。
細胞液內外的液體濃度相等時,植物細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
部濃度時,水由細胞內向細胞外滲透,即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因此實驗中,培養液的濃度應小于玉米根細胞液濃度。
(2)若小燒杯中的液體是澄清的石灰水,將裝置放在黑暗處后,由于在黑暗環境中植物不能進
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一段時間后,鐘罩內會積聚大量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
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從而證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3)在實驗過程中,鐘罩內壁出現的水珠,主要是通過葉表皮的⑥氣孔散失出來的水蒸氣凝結
而成的,此生理過程叫做蒸騰作用。
故答案為:(1)大于。
(2)玉米幼苗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或玉米幼苗在黑暗環境中主要進行呼吸作用)。
(3)⑥氣孔。
17.在水分充足、晴朗無風的夏日,某種植物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和氣孔大小速率日變化趨勢如圖
所示。回答以下問題:
(1)植物通過蒸騰作用運送水分和無機鹽,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器官是o
(2)結合圖像分析能夠得出在12:00-18:00這段時間植物的蒸騰作用大小與氣孔大小的關系
是;
(3)結合該植物圖像分析判斷,在12:00CO2含量不是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請說
出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解:(1)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
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成熟
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與土壤中水接觸的面積,有利于吸水。
(2)氣孔張開或閉合的最直接原因是保衛細胞的吸水或失水。保衛細胞壁因外側較薄而內側較
厚,保衛細胞吸水時,細胞膨脹,細胞厚度增加,兩細胞分離,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時,細
胞收縮,細胞厚度減小,兩細胞合并,氣孔閉合。所以氣孔的張開和閉合由保衛細胞控制。隨著
溫度的升高,蒸騰作用增強,保衛細胞失水,氣孔閉合,之后蒸騰作用減弱。結合圖像分析能夠
得出在12:00?18:00這段時間植物的蒸騰作用大小與氣孔大小的關系是氣孔越大,蒸騰作用
越強。
(3)氣孔是由一對保衛細胞組成的,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圖像中表明12點氣孔最大,二氧化碳可以通過空氣從氣孔進入,所以此時二氧化碳不是光合速
率降低的主要影響因素。
故答案為:
(1)根。
(2)氣孔越大,蒸騰作用越強。
(3)圖像中表明12點氣孔最大,此時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二氧化碳可以通過空氣從氣孔進入,
所以此時二氧化碳不是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影響因素。
18.甘蔗在我國南方多個省份都可種植。溫嶺的甘蔗比較有名氣,它適合在通氣、透水、保水和保
肥能力強的土壤中生長。
(1)下列模型表示的各類土壤,較適宜種植甘蔗的是(填寫字母)。
D
(2)當甘蔗根的周圍施了過多的肥料后,葉片出現了菱菁現象,是因為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
質量分數(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造成細胞
失水。
【解答】(1)土壤按質地可分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土通氣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溫變
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發生干旱。黏土通氣透水能力差,土壤結構致密,耕作阻力大,但保
水保肥能力強,供肥慢,肥效持久、穩定。壤土的性質介于沙土與黏土之間,是最優良的土質,
壤土土質疏松,容易耕作,透水良好,又有相當強的保水保肥能力,甘蔗適合在通氣、透水、保
水和保肥能力強的土壤中生長,可知甘蔗適合壤土類土壤,故選:B;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
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
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細胞內液濃度大
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才能吸收水和無機鹽,葉片出現了菱蕉現象,是植物細胞失水,故根毛細胞
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造成細胞失水。
19.《跟著貝爾去冒險》介紹了很多在野外取水的方法。
(1)若要收集到樹干中的水分,甲圖中釘入的竹管應到達莖中的處;
(2)乙圖為沙漠中的取水方法,其中涉及的物態變化有。
【解答】(1)木質莖的木質部中有導管,導管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所以若要收集到樹干中的水
分,甲圖中釘入的竹管應到達莖中的導管處;
(2)由圖知。沙坑中的水分會汽化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塑料薄膜液化成小水珠,涉及的物態
變化有汽化和液化。
故答案為:
(1)導管;
(2)汽化和液化。
20.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逝世。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畢生
致力于促進雜交水稻技術創新,一次又一次創造了糧食生產的奇跡,在鹽堿地里,這種“不適合”
的地方種出了水稻——海水稻。今后,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鹽堿地逐漸變成綠洲I。
(1)普通水稻在鹽堿地里會因失水而無法正常生長,主要原因是
(2)海水稻從鹽堿地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解答】解:(1)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
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所以普通水稻不能在鹽堿地上生長,主要是因為
水稻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鹽堿地土壤溶液的濃度,導致細胞失水而影響生長。
(2)根尖的成熟區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
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所以海水稻從鹽堿地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區。
故答案為:(1)水稻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鹽堿地土壤溶液的濃度,導致細胞失水而影響生
長。
(2)成熟區。
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21.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質
量均為300克,枝條大小及葉片數量相同且來自同株植物。各組實驗結果的數據統計如表所示。
組別5小時后裝置質量
5)
甲150
乙100
丙200
T130
(1)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問題是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丁組中的“?”處應填℃?
(3)根據乙、丙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4)除實驗中的三種因素外,請再寫出一種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o
【解答】解:(1)如果甲(濕度70%)、乙(濕度30%)是一組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濕度,
因此探究的問題是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有影響嗎?
(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則丁組中的“?”處應填30,與乙組溫度30°
C保持一致。
(3)乙、丙除了溫度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是一組對照實驗,5小時后裝置質量乙組質量小于
丙組,據此可得出結論:溫度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
(4)影響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有溫度、光照、濕度和空氣流動速度等。一般情況下,氣孔周圍
如果濕度大、溫度低、光照弱、氣流速度慢,則蒸騰作用弱;如果濕度小、溫度高、光照強、氣
流速度快,則蒸騰作用就強。
故答案為:(1)濕度;
(2)30;
(3)溫度會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
(4)空氣流動速度。
22.小丁同學在研究蠶豆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目)時,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案
進行實驗。
方案一:在一株生長旺盛的蠶豆植株上選取一片蠶豆葉,用濾紙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將
兩張浸有氯化鉆溶液的藍色濾紙(遇水會變紅)相對應地貼在葉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
針將其固定,觀察貼在葉片上、下表皮上的濾紙,哪一張先變色,哪一張的顏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鮮的蠶豆葉片沒沒在60℃左右的熱水中,觀察葉片兩面的氣泡數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來源相同、具有等量葉片的該植物嫩枝,按圖丙所示方法處理。
I甲I乙
油
水
葉片未經處理葉片下表面葉片上下表面
涂上凡士林涂上凡士林
AB丙C
(1)方案一實驗中,濾紙貼上后經過一段時間,發現貼在葉片下表皮上的試紙先變色且顏色深
一些。這種實驗現象說明下表皮散發出來的水分(選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上表皮散發出來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觀察到葉片下表面氣泡多,說明葉片下表皮氣孔比上表皮o
(3)在方案三中,實驗開始時,先將各裝置的質量調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時測一次各裝置的
質量,直至實驗結束,圖丁曲線是實驗結果。
①圖丁中曲線(選填"I"、“II”或“III”)代表裝置B的實驗結果。
②如果將裝置A放在陽光下,在圖丁中畫裝置質量變化的曲線。
【解答】解:(1)植物的葉片上有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又是水分散失的“窗口”,方案
一貼在葉片下表皮上的試紙先變色且顏色深一些,這是因為下表皮氣孔比上表皮多,散失的水分
較多。
(2)把新鮮的蠶豆葉片浸沒在60℃左右的熱水中(如圖所示),觀察葉片兩面的氣泡數目,如果
下表皮氣泡的數目比上表皮多,說明葉片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裝置A由于葉子未處理,所以能正常進行蒸騰作用,試管內的水減少的比較快,裝置B中
葉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無法進行蒸騰作用,而上表皮照樣可以進行,所以試
管內的水減少的比較慢,而裝置C中葉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試管內的水不減少。由
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曲線I代表的是裝置C內水的變化情況;曲線II代表的是裝置B內水的變化
情況;曲線III代表的是裝置A內水的變化情況。由于植物的蒸騰作用在無光和有光的條件下都能
進行,只是在光照強的時候,蒸騰作用的強度大,所以如果將裝置A放在陽光下,裝置A里面
的水將會減少的更多一些,曲線變化如圖:
23.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某研究小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
CO2o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該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繼出現了同位素14C(如圖甲,黑色部分
表示檢測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據此回答:
(2)1%02在葉肉細胞中被合成有機物,含有14C的有機物是通過莖中的(選填“導
管”或“篩管”)送到該植物的根部。
(3)一段時間后,研究小組在容器A外的空氣中(選填“能”或“不能”)發現14co2。
【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
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所以14co2是通過氣孔進入葉片內
的。
(2)葉片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含有14C的有機物是通過韌皮部中篩管送到該植物的根
部。
(3)該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
過氣孔散失到周圍的空氣中。研究小組在容器A外的空氣中能發現14co2。
故答案為:(1)氣孔。
(2)篩管。
(3)能。
四.解答題(共3小題)
24.(6分)八(1)班同學以“植物中的物質運輸”為主題開展相關的大單元學習。小科同學畫出
圖甲所示葉片上的物質流動圖,并利用顯微鏡觀察了蠶豆下表皮裝片和根尖的縱切片,如圖乙是
顯微鏡下的部分視野,圖丙是他繪制的根毛細胞。請回答。
②
甲
(1)圖甲中代表有機物運輸路徑的是(填圖中序號)。
(2)圖乙中“?”代表的是細胞。
(3)植物的根尖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條件是圖丙中的細胞液濃度(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濃度。
【解答】解:(1)有機物是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通過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其他部位,所以
圖甲中代表有機物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作協議委托合同樣本
- 2025至2031年中國有機玻璃化妝品座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數據采集與清洗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代碼安全機制與實現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城市規劃原理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人力資源經理工作成果展示》課件
- 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
- 2025智能家居安防系統安裝合同書
- 2025至2030年中國車載式LED電子顯示屏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美式沾塑鋼絲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公安機關業務技術用房建設標準
- WS/T 224-2002真空采血管及其添加劑
- GB/T 4423-2007銅及銅合金拉制棒
- GB/T 18959-2003木材保管規程
- 部編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教材介紹課件
-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與除法課件
- 誠信期末考試構建誠信考場宣傳PPT模板
- 全國電網情況介紹課件
- 人教版 七年級數學下冊平行線中的“拐點”問題課件
- DBJ50-T-398-2021 城軌快線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工程進度檢查評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