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 基礎練(二)-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_第1頁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 基礎練(二)-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_第2頁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 基礎練(二)-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_第3頁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 基礎練(二)-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_第4頁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 基礎練(二)-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伴性遺傳和人類遺傳病基礎練(二)

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備考

一、單選題

1.美國遺傳學家薩頓基于大量的生物學發現,做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推論。生物學家摩爾根利

用果蠅進行了長期的遺傳學實驗研究,最終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果蠅性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遺傳與性別無關

B.薩頓做出推論的依據是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平行關系

C.薩頓做出推論和摩爾根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說一演繹法

D.摩爾根利用果蠅雜交實驗還證明了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2.如圖為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部分果蠅雜交實驗過程圖解,下列相關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

P紅眼(雌)x白眼(雄)

F,紅眼(雌、雄)

|巳雌雄交配

F2紅眼(雌、雄)白眼(雄)

3/41/4

A.依據Fi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可知,果蠅的紅、白眼色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B.摩爾根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C.演繹推理的內容是:若假說成立,F2中紅眼與白眼果蠅之比為3:1

D.Fi中紅眼雌雄果蠅雜交,在不發生基因突變情況下,子代可能會出現白眼雌果蠅

3.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以對人群的大量隨機調查為依據,下列關于幾

種單基因遺傳病發病率的說法,錯誤的是()

A.白化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小于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B.紅綠色盲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于人群中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C.抗維生素D佝僂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于在女性中的發病率

D.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4.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遺傳病可能存在多種遺傳萬式

B.若1-2為純合子,則m-3是雜合子

C.若III-2為純合子,可推測II-5為雜合子

D.若II-2和H-3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的概率為1/2

5.圖1表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該家庭成員的相關基因經限制酶切割形成長度不同的DNA

片段,經電泳后得到圖2所示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OOkb

I□O正常男女900kb

患病男女

n?□ollOkb

34/未知性別及性狀胎兒

m電泳結果

6注:條帶表示特定長度的酶切片段,

圖1kb表示堿基后數目

圖2

A.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致病基因插入一段DNA片段后形成正常基因

C.若卬6的電泳結果含有三條帶,則無法確定其性別

D.田6患該種遺傳病的概率是1/4

6.某種雌雄異株的植物有寬葉和狹葉兩種類型;寬葉由顯性基因B控制,狹葉由隱性基因b控制,

B和b均位于X染色體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后代全為寬葉雄株個體,則親本基因型為XBXBxXbY

B.若后代全為寬葉,雌、雄植株各半,則親本基因型是XBXBXXBY

C.若后代雌雄各半,狹葉個體占1/4,則親本基因型是XBXbxXBY

D.若后代性別比為1:1,寬葉個體占3/4,則親本基因型是XBXbxXbY

7.某家族患有甲、乙兩種遺傳病,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一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

體上。研究人員通過調查得到了該家族的遺傳系譜圖。不考慮變異,且只考慮甲、乙兩種遺傳病。下

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Q口

nb

3?□。正常男女

2\三患甲病女

TIl

1

——?皿患乙病男女

f425?

IH

Il?2)■患甲、乙病男

A.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發病率不同

B.若兒子患乙病,則其母親一定患乙病

c.L與Hl的基因型不同

D.Ill與II2再生一個孩子兩病兼患的概率為1/12

8.下圖①~④為四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黑色表示患者,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段及突變),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中母親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②中遺傳病一定為伴性遺傳

C.③中父親和兒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2

D.④中夫婦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4

9.松鼠的體色受M/m和N/n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某野生型松鼠的體色是褐色,褐色源于黃色素(由

M基因控制)和黑色素(由N基因控制)的疊加。現有一白色純合品系A,該品系無法合成黃色素和黑

色素。研究人員讓品系A與純合野生型松鼠進行雜交,所得艮的體色均為褐色。研究人員利用Fi又

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一:讓F1雌松鼠與品系A的雄松鼠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褐色:白色=1:1。

實驗二:讓F]雄松鼠與品系A的雌松鼠雜交,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褐色:黃色:黑色:白色=9:1:1:9。

不考慮致死、突變及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根據以上實驗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僅由實驗一能判斷控制松鼠體色的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控制體色色素合成的兩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品系A的基因型為mmnn

C.F]中雄松鼠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體色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了互換

D.若讓Fi雌、雄松鼠相互交配,則后代中黃色松鼠所占比例為19/400

10.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遺傳病,前者不能將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將

尿黑酸轉變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氣后氧化變黑。如圖表示人體內與之相關

的一系列生化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苯丙氨酸蛆酪氨酸一B-羥苯丙氨酸通&尿黑酸

白化病'酶B黑尿病*酶D

黑色素乙酰乙酸

A.白化病和黑尿病說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B.若受精卵中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不能正常表達,可能會導致黑尿病

C.若一個皮膚角質層細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異常,不會導致白化病

D.圖中代謝過程說明一個基因可影響多個性狀,一個性狀也可受多個基因控制

11.下圖為3名產婦羊水中胎兒細胞性染色體檢測的結果(所取的胎兒細胞不分裂)。探針與X染

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綠色,探針與Y染色體特定DNA序列結合后,經激發呈紅色。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可將連接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RNA作為探針,檢測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

B.胎兒a的母親可能在減數分裂I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

C.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并不意味著其不攜帶致病基因且不患遺傳病

D.胎兒c的父親或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

12.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病患者都攜帶致病基因,且性狀與性別相關聯時一定是伴性遺傳

B.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人群中男性患者遠遠少于女性患者

C.“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不宜選擇多基因遺傳病作為調查對象

D.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一定不能利用光學顯微鏡進行檢測

13.如圖顯示某種鳥類羽毛的毛色(B、b)遺傳圖解,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P蘆花(/)x蘆花(辛)

2:1:1

A.該種鳥類的毛色遺傳屬于性染色體連鎖遺傳

B.蘆花形狀為顯性性狀,基因B對b完全顯性

C.非蘆花雄鳥和蘆花雌鳥的子代雌鳥均為非蘆花

D.蘆花雄鳥和非蘆花雌鳥的子代雌鳥均為非蘆花

14.蝗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O型,XX為雌性,XO為雄性。控制體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

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雄性有褐色和黑色兩種表型,雌性無論何種基因型均表現為黑色(不考慮致死、

變異等情況)。控制蝗蟲復眼正常(B)和復眼異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含基因b的精

子致死。下列敘述錯誤是()

A.復眼異常雄性個體中的b基因只能來自母本

B.蝗蟲雌性個體中控制復眼性狀的基因型有2種

C.蝗蟲減數分裂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體

D.一只純合褐色復眼正常雌性和黑色復眼異常雄性雜交,子代有2種表型

15.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繪出了第一幅基因位置圖譜,示意圖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一4一1—1

tH-I■

果蠅X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圖

A.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狀均表現為伴性遺傳

B.所示基因在Y染色體上都有對應的基因

C.所示基因在遺傳時均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D.四個與眼色表型相關基因互為等位基因

二、非選擇題

16.一個具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如下。甲病是某種家族遺傳性腫瘤,由等位基因

A/a控制;乙病是苯丙酮尿癥,因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所致,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兩對基因獨立

遺傳。

□O正常男女

吆。患甲病男女

昌患乙病男

小患甲乙病女

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甲病L乙病。推測II-2的基因型是

⑵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懷孕母體的血液中有少量來自胎兒的游離DNA,提取母親血液中的DNA,

采用PCR方法可以檢測胎兒的基因狀況,進行遺傳病診斷。該技術的優點是(答出2

點即可)。

(3)科研人員對該家系成員的兩個基因進行了PCR擴增,部分成員擴增產物凝膠電泳圖如下。據圖分

析,乙病是由于正常基因發生了堿基__________所致。假設在正常人群中乙病攜帶者的概率為1/75,

若III-5與一個無親緣關系的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為-若HI-5和III-3婚配,生

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前一種婚配的一倍。因此,避免近親結婚可以有效降低遺傳病的發病風險。

(4)近年來,反義RNA藥物已被用于疾病治療。該類藥物是一種短片段RNA,遞送到細胞中,能與

目標基因的mRNA互補結合形成部分雙鏈,影響蛋白質翻譯,最終達到治療目的。上述家系中,選

擇___________基因作為目標,有望達到治療目的。

17.色盲可分為紅色盲、綠色盲和藍色盲等。紅色肓和綠色盲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分別由基

因L、M突變所致;藍色盲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由基因s突變所致。回答下列問題:

(1)一綠色盲男性與一紅色盲女性婚配,其后代可能的表型及比例為或;其表型正常后

代與藍色盲患者(Ss)婚配,其男性后代可能的表型及比例為(不考慮突變和基因重組等因素)。

(2)1個L與1個或多個M串聯在一起,Z是L上游的一段基因間序列,它們在X染色體上的相對位

置如圖a。為闡明紅綠色盲的遺傳病因,研究人員將男性紅綠色盲患者及對照個體的DNA酶切產物

與相應探針雜交,酶切產物Z的結果如圖b,酶切產物BL,CL、DL、BM>CM和DM的結果見下表,

表中數字表示酶切產物的量。

乙T

n/-

V

±電

一-

z泳

-方

圖b

BLCLDLBMCMDM

對照15.118.133.645.521.366.1

甲00021.910.961.4

乙15.018.500033.1

丙15.918.033.045.021.064.0

T16.018.533.045.021.065.0

①若對照個體在圖a所示區域的序列組成為“Z+L+M+M”則患者甲最可能的組成為(用Z、部

分Z,L、部分L,M、部分M表示)。

②對患者丙、丁的酶切產物Z測序后,發現缺失Zi或Z2,這兩名患者患紅綠色盲的原因是=

③本研究表明:紅綠色盲的遺傳病因是

參考答案:

1.B

A、位于果蠅性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遺傳與性別有關,稱為伴性遺傳,A錯誤;

B、薩頓之所以推論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因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B正確;

C、薩頓做出推論后并未進一步進行實驗驗證,方法不是假說一演繹法,C錯誤;

D、摩爾根利用果蠅雜交實驗還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D錯誤。

2.C

A、據圖解可知,F2中性狀分離比為3:1,說明眼色基因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遵循基因的

分離定律,A正確;

B、摩爾根運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B正確;

C、F2中紅眼與白眼果蠅之比為3:1屬于已知的實驗結果,不屬于演繹推理的內容,C錯誤;

D、Fi中紅眼雌雄果蠅(XAXa、XAY)雜交,正常情況下子代不會出現白眼雌果蠅;在不考慮基因突

變的情況下,可能因為F1中雌果蠅XAXa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xaxa未分離,從而導致子代出現XaXaY

白眼雌個體,所以在不發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子代也可以出現白眼雌果蠅,D正確。

3.C

A、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等于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的平方,故在人

群中的發病率小于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A正確;

B、紅綠色盲屬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于該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B正確;

C、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特點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人群中男女比例接近1:1,

因此抗維生素D佝僂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小于在女性中的發病率,C錯誤;

D、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基因型可以表示為AA、Aa、aa,其中AA和Aa為患者,aa表型正常,

如果A基因的基因頻率為p,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1—(1-p)2,1-(1-p)

2—P=P(1—p),由于0<p<l,因此p(1—P)>0,即1一(1—p)2>p,D正確。

4.C

A、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正確;

B、若1一2為純合子,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則III-3是雜合子,B正確;

C、若III-2為純合子,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無法推測II-5為雜合子,C錯誤;

D、假設該病由Aa基因控制,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II-2為aa,II-3為Aa,再生一個孩子,其

患病的概率為1/2;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I-2為Aa和H-3aa,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的概率為

1/2,D正確。

5.D

A、1匕表現為男性患病,只含有llOOkb條帶,說明llOOkb條帶代表異常基因;Ii和H5的表型正

常,只含900kb和llOkb條帶,說明900kb和UOkb條帶代表正常基因;含有正常和異常兩種基

因,但H4的表型正常,說明H4是攜帶者。綜上分析,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A錯誤;

B、12只含有llOOkb條帶(該條帶代表異常基因),I1含有900kb和110kb條帶(這兩條帶代表正

常基因),因此致病基因缺失一段DNA片段后形成正常基因,B錯誤;

C、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而由“田6的電泳結果含有三條帶獲得了雙親的正常

基因”,說明皿6一定含有兩條X染色體,即Ilk一定為女孩,C錯誤;

D、由于H5的表型正常,說明口5不攜帶致病基因,相關基因可表示為XBY,由電泳圖可知114是雜

合子,基因型為XBX%因此后代中只有XbY的患病,即患病概率是1/4,D正確。

6.D

A、若后代全為寬葉雄株個體XBY,雌性親本產生的配子只有一種是XB,因此雌性親本的基因型是

XBXB,雄性親本只產生Y的配子,又根據題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親本的基

因型是XbY,正確;

B、若后代全為寬葉,雌、雄植株各半時,雄性親本產生Y和X的兩種配子,又根據題意可以知道,

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寬葉,雌性親本只產生

一種XB的配子,因此雌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XB,正確;

C、若后代性比為1:1,雄性親本產生Y和X的兩種配子,又根據題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

致死,因此雄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寬葉與窄葉之比是3:1,說明雌性親本含有窄葉基因,

因此雌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X%正確;

D、若后代性比為1:1,雄性親本產生Y和X的兩種配子,又根據題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

致死,因此雄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寬葉與窄葉之比是3:1,說明雌性親本含有窄葉基因,

因此雌性親本的基因型是XBX%錯誤。

7.C

A、13和14均不患甲病,生了一個患甲病的女兒(113),由此可以確定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病;據題意“其中一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可知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乙

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該家系中14患乙病,112未患病,由此判斷乙病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

體顯性遺傳,女性發病率大于男性,A正確;

B、乙病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兒子的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若兒子患乙病,則其母親

一定患乙病,B正確;

C、假定控制甲病的基因為A、a,控制乙病的基因為B、b,分析甲病,14不患甲病但所生的H3患

甲病,14基因型為Aa,III不患甲病,但其父親有甲病,Hi基因型為Aa。I4患乙病但所生的Hz

不患乙病,14基因型為XBX%山患乙病,但其母親沒有乙病,山基因型為XBX%14與H1的基因

型相同,C錯誤;

D、山基因型為AaXBXb,112基因型為1/3人人*6丫、2/3AaXbY,用分離定律的思維求解,患甲病的

概率為2/3xl/4=l/6,患乙病的概率是1/2,再生一個孩子兩病兼患的概率為1/6x1/2=1/12,D正確。

8.D

A、①中,雙親正常,生出一個患病的兒子,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雙親均含致病基因),

也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于兒子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則兒子的致病基因來自母親),

故母親乙定含致病基因,A錯誤;

B、②中遺傳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

色體顯性遺傳病,B錯誤;

C、③中雙親均患病,生出正常的女兒,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父親的基因型為Aa,兒子

基因型為AA或Aa(假設控制該遺傳病的基因用A、a表示),父親和兒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C錯誤;

D、④中,設控制該遺傳病的基因用B、b表示,雙親均患病,生出正常的兒子,該病為常染色體顯

性遺傳病(雙親基因型均為Bb,再生一個正常孩子bb的概率為l/2xl/2=l/4)或伴X染色體顯性遺

傳病(父親基因型為XBY,母親基因型為XBX%再生一個正常孩子XbY的概率為l/2xl/2=l/4),故

④號家庭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4,D正確。

9.D

AB、不考慮致死、突變及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由題意“Fi的體色均為褐色”可推知:控制體

色色素合成的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品系A的基因型為mmnn,Fi的基因型為MmNn。

若控制松鼠體色的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實驗一中的后代各表型及比例為褐色(MmNn):

黃色(Mmnn):黑色(mmNn):白色(mmnn)=1:1:1:1,與實際的“褐色:白色=1:1”不符,

說明控制體色色素合成的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同一對常染色體上,所以僅由實驗一能判斷控制松鼠體

色的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正確;

C、控制體色色素合成的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同一對常染色體上,Fi雄松鼠與品系A的雌松鼠雜交,

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9:1:1:9,說明Fi雄松鼠產生的配子及比例為MN:Mn:mN:mn=

9:1:1:9,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體色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了互換,C正確;

D、Fi雌松鼠與品系A的雄松鼠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褐色:白色=1:1,說明Fi雌松鼠產生

的配子及比例為MN:mn=l:l,Fi雄松鼠產生的配子及比例為MN:Mn:mN:mn=9:1:1:9?

可見,讓Fi雌、雄松鼠相互交配,則后代黃色(M_nn)=(1/2x1/20+1/2x9/20)=1/4,D錯誤。

10.A

A、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而非直

接控制,A錯誤;

B、基因突變發生在個體發育的時期越早,變異范圍越大,反之越小,所以一個受精卵(能分裂和分

化)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會導致黑尿病,B正確;

C、基因突變發生在個體發育的時期越早,變異范圍越大,反之越小,若一個皮膚角質層細胞(已經

高度分化的細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表現突變的范圍較小,不會導致白化病,C正確;

D、圖中代謝過程可知酶A缺乏可影響多個性狀,即一個基因可影響多個性狀,同時尿黑酸的合成受

多個基因控制,即一個性狀也可受多個基因控制,D正確。

11.D

A、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單鏈DNA或者RNA均能夠與目標DNA單鏈雜交,所以可以利用帶

有熒光分子的單鏈DNA或者RNA制作探針,A正確;

B、據圖可知,胎兒a含有兩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若是XX+Y組合,可能是其母親在減數

分裂I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也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染色體的異常分

離,若是X+XY組合,可能是父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發生了X、Y染色體的異常分離,B正確;

C、胎兒b含有一個綠色熒光點和一個紅色熒光點,熒光圖僅能說明胎兒b的染色體數目正常,即含

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其可能攜帶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遺傳病,C正確;

D、據圖可知,胎兒c含有三條X染色體,可能是母親在減數分裂I后期兩條同源X染色體異常分離,

或者減數分裂II后期兩條相同X染色體的異常分離,D錯誤。

12.C

A、遺傳病患者不一定都攜帶致病基因,如21-三體綜合征,不是與性別相關聯的性狀遺傳就是伴性遺

傳,如從性遺傳,A錯誤;

B、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錯誤;

C、“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不宜選擇多基因遺傳病作為調查對象,而應選擇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

遺傳病,C正確;

D、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也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如鐮狀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紅細胞形態發生改變,

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D錯誤。

13.D

A、Fi中雌雄性表現型不同,說明該性狀屬于性染色體連鎖遺傳,A正確;

B、親本均為蘆花,子代出現非蘆花,說明蘆花形狀為顯性性狀,基因B對b完全顯性,B正確;

C、鳥類的性別決定為ZW型,非蘆花雄鳥(ZbZb)和蘆花雌鳥(ZBW)的子代雌鳥(ZbW)均為非

蘆花,c正確;

D、蘆花雄鳥(ZB%)和非蘆花雌鳥(ZbW)的子代雌鳥為非蘆花或蘆花,D錯誤。

14.D

A、由于控制蝗蟲復眼正常(B)和異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含基因b的精子致死,所

以雄性個體無法提供含基因b的精子,復眼異常雄性個體中的b基因只能來自母本,A正確;

B、蝗蟲雌性個體中控制復眼性狀的基因型最多有2種,XBXB和XBX%B正確;

C、雄性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0,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故減數分裂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可能

不含X染色體,C正確;

D、純合褐色復眼正常雌性(AAXBXB)和黑色復眼異常雄性(aaXb。)雜交,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

死,故aaXX產生的配子中只有aO能夠參與受精,故后代只有雄性(AaXBO),表現為褐色復眼正

常雄性,D錯誤。

15.A

A、圖為X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圖,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總是與性別相關聯,圖所示基

因控制的性狀均表現為伴性遺傳,A正確;

B、X染色體和Y染色體存在非同源區段,所以Y染色體上不一定含有與所示基因對應的基因,B

錯誤;

C、在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內)仍然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因此,圖所示基因在遺傳時遵

循孟德爾分離定律,C錯誤;

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狀不同表現類型的基因,圖中四個

與眼色表型相關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其基因不是等位基因,D錯誤。

16.(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abb

(2)操作簡便、準確安全、快速等

(3)缺失1/90025

(4)A

(1)據圖判斷,I-1和I-2患甲病,生了一個正常的女兒II-3,所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I-1和I-2都不患乙病,生了一個患乙病的女兒II-2,所以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1和I

-2的基因型都是AaBb,II-2兩病兼患,但是她的兒子0-2不患甲病,推斷H-2的基因型是Aabb

(2)采用PCR方法可以檢測胎兒的基因狀況,進行遺傳病診斷。該技術的操作簡便、而且利用的是

懷孕母體的血液中來自胎兒的游離DNA,所以準確安全、快速。

(3)根據遺傳系譜圖判斷III-2不患甲病患乙病,他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A/a基因擴增帶的第一

個條帶是a,第二個條帶是A;B/b基因擴增帶的第一個條帶是B,第二個條帶是b;b條帶比B短,

所以乙病是由于正常基因發生了堿基缺失所致。I-1和I-2的基因型都是Bb,II-5的基因型是2/3Bb,

n-6的基因型是BB(根據電泳圖判斷),推出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